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滄桑之變賞析

滄桑之變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6 19:20:59

A. 水調歌頭·台城游的作品賞析

上片落筆先寫南國秀麗的風景,而偏安江南的六朝君主卻一個比一個奢侈豪華。「台城」以下五句,集中寫六朝奢華之最的陳後主宮中宴樂、吟詩、詠美、醉生夢死的生活。在吟詠酣醉中打發歲月。「回首」二句寫陳城破國亡,君臣們連作井底之蛙的機會都望而不得。六朝斷送在驕奢淫逸之中。歷史的教訓太深刻了。
下片寫時代的變遷,昔日簪纓望族之居現已淪落為貧民區,街巷窄隘不容車過,從前王、謝堂前的紫燕現在不知飛向誰家?詞人化用劉禹錫詞句,提供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也是他對歷史的慨嘆。緊接著筆鋒一轉,鏡頭拉向樓外,秋夜星空,銀河橫天,秦淮河上,秋潮漲滿,水月交輝,商旅舟楫,輕歌緩曲,漸漸地,從窗縫里傳出後庭花的歌聲,化用杜牧詩意,綰合上片陳亡故事,烘托氣氛,點明主題,氣象蒼涼渾莽,情緒沉鬱悲壯。北宋積貧積弱、國勢日衰,統治者卻如六朝之君一樣驕奢淫逸。詞人關心國事,針砭時弊,借古諷今,具有積極的思想意義。把詠古喻今國家大事一並入詞,擴大了詞的領域。本詞用典貼切,化用古人詩句天衣無縫,音樂感強,辭情俱佳。
此為金陵懷古詞。詞之上片擇取一段最令人感慨的史事來正面描寫,表現了詞人指點江山的鮮明態度和強烈的愛憎之情,下片化用唐人詩意,由詠史轉入撫今,表達了作者空懷壯志,報國無門的浩茫心事。
詞的上片,擷取一段最令人感慨的史實來進行正面描寫,表現了詞人的指點江山的鮮明態度和強烈的愛憎之情。起首兩句,一寫江山,一寫史實,都從大處落筆 ,高屋建瓴,氣度非凡。「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長期以來就被騷人墨客所稱道。詞人登臨送目之時,正逢天高氣爽的秋季,因此用「瀟灑」來形容「 南國 」,就顯得非常貼切傳神。在這澄江如練,龍蟠虎踞的江山之中 ,數百年來,六朝的末代君主,一個個粉墨登場,恣意聲色,競事豪奢,最終國亡身辱,成為江山的千古罪人。詞人於「瀟灑」之前下一「本」字,於「豪奢」之前下一「浸」字,在貌似客觀的評述之中已經蘊含了自己主觀上的無限感慨。
以下五句純用史實,鋪敘六朝最後一個君主陳叔寶驕奢淫逸的腐朽生活。據《南史·陳後主本紀》所載,這位昏庸風流的短命皇帝,在隋兵壓境,危在旦夕之際,荒於酒色,不問政事。後宮「美貌麗服巧態以從者千餘人,常使張貴妃、孔貴人等八人夾坐,江總 、孔范等十人預宴,號曰『狎客』。先令八婦人襞采箋 ,制五言詩,十客一時繼和,遲則罰酒」。這就是詞人「 台城遊冶,襞箋能賦屬宮娃」所謂的史實。
他搜刮民脂,營結綺、臨春、望仙三座高達數十丈的樓閣 ,偎紅倚翠,酣飲消暑。「使諸貴人及女學士與狎客共賦新詩,互相贈答 ,采其尤艷麗者 ,以為曲調 ,被以新聲 。……其曲有《玉樹後庭花》、《臨春樂 》等。其略雲『璧月夜夜滿,瓊樹朝朝新』,大抵所歸,皆美張貴妃、孔貴嬪之容色」(《南史·張貴妃傳 》)。詞人將其化成「 雲觀登臨清夏,璧月流連長夜,吟醉送年華」三句。在最後一句里,詞人寫出了這批渾渾噩噩的末世君臣優游佚樂的生活和醉生夢死的心理狀況,已暗含結拍的轉折。
結拍「 回首飛鴛瓦 ,卻羨井中蛙」兩句,與前五句形成強烈的對比。詞人以「回首」二字,由繁華陡折至敗亡,以「卻羨」二字,漫畫似地勾勒出這個隋兵攻破金陵後惶惶如喪家之犬的亡國之君欲作井中蛙而不可得的悲慘結局,表現了詞人對這些污染江山的群醜的憤怒與鄙棄。
下片由詠史轉入扶今,化用唐人詩意。前五句很明顯出自劉禹錫《 烏衣巷》一詩:昔日的朱門重院,今天已成為荊扉白屋;昔日的長街通衢,今天已變得狹不容車;當年在雕梁畫棟作巢的雙燕,如今參差其羽 ,又將飛向誰家呢 ?強烈的感慨使詞人把劉詩中冷靜客觀的描述改為執著的反詰,在這深情的一問之中,可以體會到詞人因面目全非的滄桑之變而引起的心緒的動盪起伏 。「樓外」至結句,可能是詞人登樓所見到的實景,但又明顯地受杜牧《泊秦淮》一詩的啟發和影響。為了抒情的需要,詞人對眼前的景色進行了精心的剪裁,繪出一幅高遠空靈、迷濛冷寂的秦淮秋月圖。秋夜,銀河橫天,北斗斜掛,一輪明月的柔輝,夢幻般地籠罩著水波瀲灧的秦淮河,把幾桅檣影清晰地映在鋪滿銀霜的寒沙之上 。《後庭花》之曲斷斷續續地隨風傳來,如泣如訴,令人神傷。詞人在結尾有意突出商女「 猶唱《後庭花》」這一情節,與上片呼應,可謂用心良苦。亡陳的靡靡之音至今猶盪在秦淮河上,這與杜牧《阿房宮賦》里「秦人不暇自哀 ,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 ,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的概嘆是同一目的的 。詞人寫這首詞的時候,正在歷陽石磧戍任管界巡檢,實際是一個供人驅遣的武弁而已。他空懷壯志,報國無門,只能把自己抑塞磊落的弔古傷今之情融入這凄清冷寂的畫面之中。
此詞聲情激越,慷慨豪爽,充分顯示了詞人抑塞磊落、縱恣不可一世之氣概,讀之令人感奮。

B. 吳冠中的滄桑之變賞析

] 吳冠中致力於風景油畫創作,並進行油畫民族化的探索.他力圖把歐洲油畫描繪自然的直觀生動

C. 吳冠中的滄桑之變從色彩上來講有什麼風格

吳冠中的風景畫,早年多是以江南水鄉為主要題材,白粉牆,黝黑瓦,湛藍天,赭灰地。

畫面詩意盎然,半具象半抽象的色塊、線條,以點線面的有機構成形式,營造出一種新的空間幻覺,在這跳躍與平衡、歡快與沉穩的起伏節奏中,蘊含著極為濃厚的畫意和畫境。

吳冠中用硬筆創作以軟筆為特徵的中國畫。這大概是他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的特點,受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影響。那些個時代畫家在東西方文化藝術的領域來回穿梭。

沾染上了異樣的表現方式與另樣的藝術氣息,難分伯仲。吳冠中的國畫特別是風景的裝飾意味很強。那些色塊、那些線條都表現出了很強的形式感。

(3)滄桑之變賞析擴展閱讀:

「北方的風景「吳冠中先生的油畫「北方的風景」,由全國委員會前主席收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政協)李同志30年來,被監護人國際拍賣公司拍賣成功,拍賣了2700萬元。

這幅作品是吳冠中為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創作的大型壁畫。吳老對這幅作品的評價是:「這幅畫不小,我已經盡力了,所以它不再是『草稿』,而是已經體現了一幅巨作的最終效果。」

這幅作品描繪了中國北方的雄偉自然,融合了中國水墨的精緻和西方油畫色彩的和諧。這是一幅極為珍貴的吳老畫。拍賣所得將全部用於資助三資教育基金會為貧困大學生提供教育。

D. 吳冠中的滄桑之變它與寫實繪畫有什麼不同

吳冠中的滄桑之變它與寫實繪畫有的最大不同就是 寫實是要刻意的將事物的本事描繪的面面俱到 而他的那個只能算是寫意

E.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好句賞析 急!急!急!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賞析:

原句:「我把第一天給了我的朋友,給了那版些有生命和沒有權生命的東西,第二天我看到人類和自然的歷史面目。第三天我要在里,在從事日常生活的人們中度過平凡的一天。」
賞析:讓我知道了生活中的事物有多麼美好:身邊的朋友是好心的、溫和的、友好的,他們使我的生活變得有價值;每日的
又落下,那是天空從黑夜變成白天的激動人心的奇觀;和劇院或電影院里,我可以看人類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看歷代的興衰和滄桑之變;樹林里又或者城市中,總能從別人臉上看到朝陽般的表情。這些每天被我們忽略的美好細節,都是無法實現的夢想。

F. 虞美人字詞賞析

兩個春字不僅點明了創作的季節,而且寫出了作者對舊時宮廷生活的無限追憶並與內現下為人軟禁的無容奈形成強烈對比。
前一個東字也隱隱流露出對故國的懷念及作者的蕭索悲廖,而後一個東字則顯露出事情的無可挽回及作者的痛心。
一家之言,淺薄莫怪。

G. 題滕王閣的詩意和賞析是什麼

滕王平昔好追游, 高閣依然枕碧流。

勝地幾經興廢事, 夕陽偏照古今愁。

城中樹密千家市, 天際人歸一葉舟。

極目滄波吟不盡, 西山重疊亂雲浮。

滕王閣舊址在今南昌市新建縣西章江門上,是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在高宗時期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它背負名城,下臨贛江,是歷代游覽勝地。王勃青年時遠道省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曾參與閻都督舉行的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並詩,以精美多彩的文筆,描繪高閣勝景,滕王閣從此著稱於世。據《能改齋漫錄》卷十一載,王安國這首詩,是他十三歲時登臨滕王閣所作,時為康定元年(1040)。據說當時「郡守張侯見而異之,為啟宴張樂於其上。」王安國是安石四弟,安石在《平甫墓誌》中稱安國「年十二,出其所為銘、詩、賦、論數十篇,觀者驚焉。自是遂以文學為一時賢士大夫譽嘆。」據此看來,王安國十三歲寫作《題滕王閣》詩,不是沒有可能的。王勃、王安國兩位早慧的詩人,都在青年時代登臨滕王閣,留下了為人傳誦的名篇,這可說是唐宋詩壇上的佳話。

首聯開門見山,用平敘筆墨寫滕王閣的來歷和現狀。滕王李元嬰喜好游賞歌舞,因此興建此閣。雖物換星移,歷經滄桑,高閣依然完好地保存下來。滕王「好追游」,並非憑空而發,王勃當年不是有「佩玉鳴鸞罷歌舞」之句嗎?足見滕王當時的歌舞盛況。「依然」,強調這一游覽勝地歷久不廢。「枕碧流」,點出高閣的所在,它安然高卧於一派深碧的滾滾江流之上。這一聯對滕王閣雖有空間形勢的交代,但主要是從時間角度敘寫,上句寫昔,下句寫今。

頷聯緊承首聯,著重從時間著眼,寫滕王閣這塊勝地在歷史長河中所經歷的滄桑之變。從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建閣,到王安國十三歲游覽此地,縱觀這三四百年的歷史,風雲變幻,幾度滄桑。「興廢事」、「古今愁」,含蘊豐富,引起人們的種種遐想。「幾經」和「偏照」強調變遷之匆迫,興廢之不常。在自然和人事的隱隱對比中,包含著無限弔古之思,今昔之感。

頸聯以下轉為從空間著眼,寫高閣所在的地理形勝和周圍風光。頸聯出句寫城,南昌向為名都,人煙稠密,市街繁榮,是商賈薈萃之所。對句寫江,贛江由贛州曲折北流,經吉安、清江,流經南昌,縱貫今江西全省,是省內最大河流。登閣俯瞰,城中綠樹濃陰,千家櫛比,市井興旺;憑欄遠眺,贛江遙接雲天,江面上一葉扁舟,搖曳而過,彷彿遊人從天邊歸來。上句是近景,下句是遠景,「樹密」、「千家」,給人以繁榮之感;「天際」、「一葉」,具有

H. 題滕王閣的作品賞析

滕王閣舊址在今南昌市新建縣西章江門上,是唐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在高宗時期任洪州都督時所建。它背負名城,下臨贛江,是歷代游覽勝地。王勃青年時長途跋涉,探望父親,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曾參與閻都督舉行的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並詩,以精美的文筆,描繪高閣勝景,滕王閣從此著稱於世。據《能改齋漫錄》卷十一載,王安國這首詩,是他十三歲時登臨滕王閣所作,時為1040年(康定元年)。據說當時「郡守張侯見而異之,為啟宴張樂於其上」。王安國是王安石四弟,王安石在《平甫墓誌》中稱王安國「年十二,出其所為銘、詩、賦、論數十篇,觀者驚焉。自是遂以文學為一時賢士大夫譽嘆」。據此,王安國十三歲寫作《題滕王閣》,不是沒有可能的。王勃、王安國兩位早慧的詩人,都在青年時代登臨滕王閣,留下了為人傳誦的名篇,這是唐宋詩壇上的佳話。
首聯開門見山,用平敘筆墨寫滕王閣的來歷和現狀。滕王李元嬰喜好游賞歌舞,因此興建此閣。雖物換星移,歷經滄桑,高閣依然完好地保存下來。滕王「好追游」,並非平空而發,王勃當年也有「佩玉鳴鸞罷歌舞」之句。「依然」,強調這一游覽勝地歷久不廢。「枕碧流」,點出高閣的所在,它安然高卧於一派深碧的滾滾江流之上。這一聯對滕王閣雖有空間形勢的交代,但主要是從時間角度敘寫,上句寫往昔,下句詩人所在的時代。
頷聯緊承首聯,著重從時間著眼,寫滕王閣這塊勝地在歷史長河中所經歷的滄桑之變。從659年(唐高宗顯慶四年)建閣,到王安國十三歲游覽此地,縱觀這三四百年的歷史,風雲變幻,幾度滄桑。「興廢事」、「古今愁」,含蘊豐富,引起人們的種種遐想。「幾經」和「偏照」,強調變遷的匆忙和興廢的無常。在自然和人事的隱隱對比中,包含著無限的弔古之思,今昔之感。
頸聯以下轉為從空間著眼,寫高閣所在的地理形勝和周圍風光。頸聯上句寫城市,南昌向來為名都,人煙稠密,市街繁榮,是商賈薈萃之所。下句寫江水,贛江由贛州曲折北流,經吉安、清江,流經南昌,縱貫今江西全省,是江西境內最大的河流。登閣俯瞰,城中綠樹濃蔭,千家櫛比,市井興旺;憑欄遠眺,贛江遙接雲天,江面上一葉扁舟,搖曳而過,如同遊人從天邊歸來。上句是近景,下句是遠景,「樹密」、「千家」,給人以繁榮之感;「天際」、「一葉」,具有淡遠閑靜之趣。兩句有遠、有近,疏密襯映,一靜一喧,相互對照,寫出了滕王閣背城面江的獨特風光。
尾聯宕開視野,繼續寫景,而於寫景中收煞全詩。「極目」在意念上與前句「天際人歸」緊密相關,「滄波」與首聯「碧流」遙相呼應。放眼江流,氣象萬干,非詩句所能寫盡,這就將無限風光囊括其中。客觀景物吟詠不盡,正是暗示詩篇將盡。正在吟詠不盡之時,西山之上亂雲重疊,晚煙出岫,又展現出一幅新的圖景。「珠簾暮卷西山雨」(王勃《滕王閣詩》),西山的晚雲將要帶來一番風雨,憑閣四望,勝地的晦明變化無人能預測其妙。「西山重疊亂雲浮」,意象蒼茫縹緲,雖以景結,而含蘊渾厚,言盡而意不盡,極有韻味。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