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蘇軾詩詞賞析

蘇軾詩詞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5 21:09:21

1. 蘇軾名詩句賞析

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賞析: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哲理詩,「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迷在局中者看這個世界,就像莊子筆下的井蛙與夏蟲一樣,永遠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2

飲湖上初晴後雨

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賞析:無論是陽光明媚,還是煙雨蒙蒙,西湖都有一種不可言說的迷人,只有西施可以比擬。到底是蘇軾成就了西湖,還是西湖成就了蘇軾?

3

海棠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作者將花擬人,讓本詩極具藝術魅力。夜闌人靜,人卻無法入眠,如何度過這漫漫長夜?有海棠花作伴,就不會孤寂,點亮蠟燭,它就不會睡去,就是心靈的港灣。

4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賞析:本詩是蘇軾為惠崇所繪的鴨戲圖而作的題畫詩。蘇軾根據畫意,妙筆生花,寥寥幾筆,就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竹林、桃花、蔞蒿、蘆葦、鴨群、河豚、春水,讓本詩富於畫面感。

5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賞析:本詞是中秋望月懷人之作,作者通過奇思妙想,表現出了樂觀曠達的精神。上闋寫望月奇思,幻想遊仙於月宮。下片寫賞月後的感受。作者視月為有生命、有情感之友伴,既可感客觀存在自然之美,亦可領略人情之愛,達到了物我交感,人月合一的境界,意境深邃,使得本詞成為千古絕唱。

6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賞析:蘇軾的代表作,是其謫居黃州時所作。上闋對赤壁的描寫和贊美,寓情於景,情景交融。下闋刻畫周瑜形象傾注了作者對歷史英雄的敬仰,也表達了對自己身世浮沉的感慨。全詞意境開闊,感情奔放,借古抒懷,雄渾蒼涼,大氣磅礴。

2. 求關於蘇軾的詩詞及賞析,有難度!!!慎入!

《前赤壁賦》是蘇軾的一篇名作,歷來為人們所傳誦。文章寫於元豐五年(1082),其時作者被貶謫到黃州已有三年,政治上抑鬱苦悶,生活上比較貧困。作者在這篇賦中以自我排遣來解脫苦悶,全文五節按感情的起伏可分為三個部分:首先,突出地寫月夜泛舟欣賞奇妙的江山美景和御風「登仙」的超然之樂。接著,客人悲涼幽怨的洞簫聲,引出對歷史人物興亡的憑吊和現實人生短促無常的感嘆,原來歡快舒暢的情緒驟然低落。最後,作者闡發了事物的「變」與「不變」的觀點,由此丟開愁懷,主客共同在「江上之清風」和「山間之明月」中得到解脫,暢飲入睡,「不知東方之既白」。這里,作者曠達的胸懷和縱情山水、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交織在一起。文中所謂「變」與「不變」的觀點,不過是老莊哲學的齊生死、等榮辱、同憂樂、無是非的虛無主義思想。

前赤壁賦 蘇軾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既望:已經過瞭望日,即陰歷每月的十六日。望:陰歷每月的十五日。蘇子與客泛舟游於赤壁之下。泛舟:乘船。泛:飄浮。赤壁:這里指湖北省黃岡縣城外的赤鼻磯。三國時孫權、劉備聯合破曹操的赤壁是在湖北省的嘉魚縣,兩者不是一個地方,作者是借赤壁之名來弔古懷抒。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舉酒屬客:舉起酒杯請客人同飲。屬:勸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兩句說,朗誦「明月」詩里的「窈窕」一章。這是指《詩經·陳風·月出》篇的第一章:「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窈糾」即「窈窕」。少焉,一會兒。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鬥牛:即「南斗」和「牽牛」,心宿名。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知,凌萬頃之茫然。這兩句說:聽任小船漂流而去,出沒在曠遠迷茫的江面上。縱:聽任。一葦:比喻小船象一片蘆葦葉狹長而輕。所如:所往。凌:越過。萬頃:形容江面寬廣。茫然:江面上迷茫一片。浩浩乎如憑虛御風,這句說:浩浩盪盪地象騰空駕風而行。虛:太虛,天空。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這兩句說:飄飄然象離開塵世,超然獨立;成了仙人,飛升仙境。

於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扣舷:敲著船邊。指唱歌時打拍子。歌曰:「桂棹兮蘭漿,桂棹、蘭漿:劃船的工具,桂和蘭都是形容漿的精美。兮:啊。擊空明兮泝流光。空明:水月交映的明凈的江面。擊空明指船漿擊打明凈的江水。流光:江水上浮動著的月光。泝:同「溯」,逆流而行。泝流光指船在浮動著月光的江面上逆流而進。渺渺兮予懷,我的心啊,想得很遠很遠!望美人兮天一方。」這句說:遙望「美人」啊,卻在天的那一邊!「美人」:古人常用來指內心想慕的賢人、聖主或美好的理想。客有吹洞簫者,依歌而和之。倚著歌聲吹簫伴奏。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象哀怨,象思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嫋嫋:形容聲音宛轉悠揚,繚繞不絕。不絕如縷,縷:細絲。午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這兩句說:(悲泣的簫聲)使潛藏在深淵里的蛟龍飛舞起來,使孤舟上的寡婦哭泣不已。幽壑:原意為深谷,這里指深淵。嫠婦:寡婦。

蘇子愀然,愀然:面容憂愁變色的樣子。正襟危坐,正襟:正一正衣襟。危坐:端正地坐著。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簫聲)為什麼這樣悲涼呢?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夏口:今湖北省武漢市。武昌:今湖北省鄂城縣。山川相繆,郁乎蒼蒼;繆:同「繚」,纏繞。山川相繆就是山盤水繞。蒼蒼:這里指蒼翠之色。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周郎:指三國時吳國名將周瑜;他作中郎將時才二十四歲。困於周郎:指曹操與周瑜率領的孫權、劉備聯軍在赤壁地方大戰,結果曹操大敗。方其破荊州,下江陵,荊州:東漢末年,劉表為荊州刺史,當時荊州相當於今湖北、湖南一帶。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進兵荊州,迫使劉琮(劉表子)投降,接著又在當陽長坂打敗當時依附劉表的劉備,進兵江陵(今湖北省江陵縣)。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舳艫:戰船。舳艫千里是指戰船前後相接,連綿不絕。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釃酒臨江:面對著長江斟酒。釃酒原義是濾酒。槊:長矛。曹操破荊州後,順長江而下,躊躇滿志,臨江飲酒,橫執著長矛吟誦他所作的《短歌行》。固一世之雄也,真是一代的英雄啊!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江渚:江邊和江中的沙洲。侶魚蝦而友糜鹿,侶魚蝦:同魚蝦作伴侶。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舉匏樽以相屬:舉起酒杯互相敬酒。匏:一種葫蘆,鋸開可以作酒器。寄蜉蝣與天地,蜉蝣:夏秋之間生在水邊的一種昆蟲,只能活幾小時。渺滄海之一粟。這句說: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吾生之須臾,須臾:片刻。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這兩句說:同神仙一起遊玩,和明月一起長存。挾:帶著,這里是伴隨的意思。遨:遊玩。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這兩句是說:明知道這是不可能馬上實現的,只好把表達這種心情的簫聲寄託在悲涼的秋風之中。遺響:指洞簫的餘音。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夫:指示代詞,相當於「那」、「那個」。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這兩句意思說:滔滔逝去的江水,象這樣不斷地流,實際上卻未曾流去。斯:此,指水。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這兩句意思是說:時圓時缺的月亮,實際上卻終於沒有圓缺。彼:那裡,指月亮。卒:到底。消長:消減和增長。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這兩句說:如果從變化的一面來看,那麼天地間的任何事物簡直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原樣。曾:副詞,簡直。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於我皆無盡也,無盡:沒有終了,不會消失。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且夫:承接連詞,近似「況且」。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這兩句說:這是自然界無窮無盡的寶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造物者,指大自然。適:享受、賞玩的意思。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洗盞更酌:洗杯重飲。餚核既盡,杯盤狼藉。狼藉:雜亂無章。相與枕藉乎舟中,這句說:彼此挨著睡在船里。不知東方之既白。既白:(天色)已經發白。

賞析

這篇賦的藝術成就很高。作者將敘事、寫景、抒情、議論結合得這樣自然,使客觀的生活圖景和主觀的思想感情和諧地統一起來,創造出一種抒情意味極其濃烈的清新自然的藝術境界。寫景最具特色:泛舟於月夜的秋江,天上一片銀光傾瀉,江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只見一葦扁舟,浩浩渺渺,順波而流······隨著作者任意揮灑的彩筆,讀者只覺得眼前一片秋色,深深感受到無比的美,不能不為之陶醉。與此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一起的是作者飄渺的思緒,通過放懷的長吟,啟人哀思、催人淚落的洞簫聲,主客間弔古傷今的悲嘆感慨和看來超脫實為虛無的對話,層出不窮地渲染出具有強烈浪漫主義色彩的意境,同樣地激逗著讀者思緒的起伏,產生出巨大的藝術魅力。

這篇賦的另一特色是文字優美流暢,生動形象.作者對於文字的錘煉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絕妙好詞,比比皆是。如:用「徐來」描繪清風微微地、從容不迫地吹拂,用「不興」描繪水波的平靜,勾勒出一種安謐寧靜的畫面,給人以舒坦爽然的感覺。用「徘徊」一詞描繪天上的明月也依戀地放慢了腳步,賦予無生命的月光以知覺和感情,使人感到她似乎也與泛舟夜遊的主客一樣被如此美景所陶醉。「縱一葦之所知,凌萬頃之茫然」句,用「縱」「凌」二字描繪小舟在寬闊的江面上自如地輕舉盪漾的動態,是何等傳神;而「茫然」一詞,既是描繪作者視覺所及的景象,又傳達出他在領略曠遠迷茫的江景時所產生的具體感受。順此馳聘想像的翅膀,達到了感情的升華,其結果便由泛舟夜遊而進至「浩浩乎」、「飄飄乎」憑虛御風、羽化登仙的神遊境界。「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句,用「枕藉」一詞化敘述為描繪,形象地勾勒出主客豪飲後任意入睡的情景,又通過「不知」一詞寫出主客睡眠之酣暢,從而反映出解脫苦悶之情後的輕松自在,使讀者感到此情此境歷歷都在眼前。又如,形容洞簫聲的凄切,從各個角度形象地加以攀狀。以上這些常見的字和詞,它們本身並不存在特別美妙之處,但是由於作者依據情和景而「隨物賦形」,便顯得「姿態橫生」,具有形象的美,可見其設想運用之妙。

此外,全篇韻散結合,偶句和散句交互疊出,錯落有致;音節自然,具有流利的節奏美。而文字的流暢,更如「順流而東」的滔滔長江之水,實踐了作者「形乎所當行」、「止乎不可不止」的主張。

本文在寫法上既不受傳統賦體的限制,用散文的筆法縱橫自如地寫景、抒情、發議論,但是中間主客對話又巧妙地運用了傳統賦的表現手法。這種主客對答,實際上是作者的自我獨白,表達出蘇軾思想感情上波折、掙扎、解脫的過程,同時造成了文意跌宕起伏,曲折有致。

3. 蘇軾詩詞鑒賞

東坡詞中,有一個或顯或隱、貫穿始終的基調,我們不妨稱之為「人生詠嘆調」。和之相伴隨的,則是作者持續不斷的人生思索摘要:其廣度和深度在詞史上都是前無古人的。
東坡詞所體現的人生思索主要有以下三對人生矛盾摘要:
一、出仕和退隱。蘇軾早在26歲時即踏上仕途,長時間在宦海浮沉,反復地面臨著人生抉擇,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貶竄之時。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堯舜,此事何難」的豪言壯語,最能代表他對事功的嚮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無多,便漸漸傾向恬退摘要:「搔首賦歸歟,自覺功名懶更疏」;「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雲」。在經歷了宦海浮沉之後,詞人更體悟到仕途的曲折和險惡摘要:「三十三年,飄流江海,萬里煙浪雲帆。」其退隱的內在要求自然格外強烈。而一旦被朝廷「放歸」卻又想到功業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來摘要:「老去君恩未報,空回首,彈鋏悲歌。」可見詞人仍在出入之間徘徊。在詞人看來,解決這一矛盾最好的辦法是功成身退摘要:「何日功成名遂了,還鄉」。
二、理想和現實。詞人盡管懷抱著「致君堯舜」的理想,但現實卻難盡如人意摘要:煩冗的宦務和頻繁的調動使他身不由己摘要:「長恨此身非我的,何時忘卻營營」;「人生底事,來往如梭」。他的飄泊感、淪落感、厭倦感也油然而生摘要:「生人到處萍飄泊」;「天邊同是傷淪落」。烏台詩案,黃州及嶺海兩度流貶,都曾使詞人的理想破碎,「宦遊處,青山白浪,萬重千迭」。詞句飽含曲折和難言的苦衷!詞人忽而迷惘摘要:「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忽而自嘲摘要:「三入承明,四至九卿,問書生、何辱何榮」;忽而負屈摘要:「問公何事,不語書空」;忽而沉痛摘要:「珠淚濺,丹衷碎」;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發的。
詞人從現實出發,走向理想的步履為什麼那樣艱難?一是朝廷黨爭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訐,爭斗不休,使蘇軾難以大展經綸。二是宋王朝國力的貧弱,再加上國策的保守,決定了統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為,「道大難容,才高見嫉」(薛瑞生語)的蘇軾的命運不問可知。
那麼,如何解決理想和現實的種種矛盾?蘇軾的回答大致是摘要:淡化功名意識;守著「用舍由時,行藏在我」的隨機應變的人生哲學;抱定「樂天知命」的處世態度。
三、宇宙和人生。這是一個沉重的帶有根本性的課題。「閬苑先生須自責,蟠桃動是千秋。不知人生苦厭求」。蘇軾在帶有神話色彩的奇想中觸及了宇宙無窮和人生短暫的深刻矛盾。有見於此,他對於日居月諸時不我待異常敏感摘要:「人事凄涼,回首便他年」;「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這種對於人生短促的慨嘆,和其惜花傷春之詞同樣表現出對生命本體的憂思。但蘇軾並非一味浩嘆,他在《赤壁賦》中就從宏觀的角度提出了一種達觀的詮釋摘要:「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和我皆無盡也」。他在詞作中經常表現出對生活、對人生的熱愛就和這種達觀的態度相表裡。
我以為東坡詞中最值得關注的,還是那些富有積極思想意義的部分。表現為摘要:
對現實人生的熱愛。這在前期的名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詞中表現得十分充分。即使詞人身處逆境,我們仍能看到他積極進取的態度和樂觀向上的精神摘要:「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還有更多的作品寫對自然和人生的品味,尤其是像「忽然浪起,掀舞一葉白頭翁」的瀟灑;「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的欣慰,在逆境中仍能品出生活的甘美,不是同樣顯示了詞人對現實生活的熱愛嗎?
在順境中的淡泊。元豐末年至元

4. 蘇軾的詩詞鑒賞

永遇樂

彭城夜宿燕子樓,夢盼盼,因作此詞

蘇軾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

曲港跳魚,圓荷瀉露,寂寞無人見。

紞如三鼓,鏗然一葉,黯黯夢雲驚斷。

夜茫茫、重尋無處,覺來小園行遍。

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

燕子樓空,佳人何,空鎖樓中燕。

古中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

異時對、黃樓夜景,為余浩嘆。

這首詞寫於元豐元年(1078)蘇軾任徐州知州時。詞中即景抒情,情理交融,狀燕子樓小園清幽夜景,抒燕子樓驚夢後縈繞於懷的惆悵之情,言詞人由人去樓空而悟得的「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之理。作者題記中提及的盼盼,乃唐代張尚書之愛妾,能歌善舞,風情萬種。張氏死後,盼盼念舊情不嫁,張尚書為其所建的燕子樓獨居了十多年。作者聲稱自己夜宿燕子樓,夢到盼盼,因作此詞。

上片寫夜宿燕子樓的四周景物和夢。首句寫月色明亮,皎潔如霜;秋風和暢,清涼如水,把人引入了一個無限清幽的境地。「清景無限」既是對暮秋夜景的描繪,也是詞人的心靈得到清景撫慰後的情感抒發。

接著景由大入小,由靜變動:曲港跳魚,圓荷瀉露。詞人以動襯靜,使本來就十分寂靜的深夜,顯得越發安謐了。魚跳暗點人靜,露瀉可見夜深。「寂寞無人見」一句,含意頗深:園池中跳魚瀉露之景,夜夜可有,終是無人見的時候多;自己偶來,若是無心,雖眼前,亦不得見。

以下轉從聽覺寫夜之幽深、夢之驚斷:三更鼓響,秋夜深沉;一片葉落,鏗然作聲。夢被鼓聲葉聲驚醒,更覺黯然心傷。「紞如」和「鏗然」寫出了聲之清晰,以聲點靜,更加重加濃了夜之清絕和幽絕。片末三句,寫夢斷後之茫然心情:詞人夢醒後,盡管想重新尋夢,也無處重睹芳華了,把小園行遍,也毫無所見,只有一片茫茫夜色,夜茫茫,心也茫茫。詞先寫夜景,後述驚夢游園,故夢與夜景,相互輝映,似真似幻,惝恍迷離。

下片直抒感慨,議論風生。首三句寫天涯漂泊感到厭倦的遊子,想念山中的歸路,心中眼中想望故園一直到望斷,極言思鄉之切。此句帶有深沉的身世之感,道出了詞人無限的悵惘和感喟。「燕子樓空,佳人何,空鎖樓中燕」的喟嘆,由人亡樓空悟得萬物本體的瞬息生滅,然後以空靈超宕出之,直抒感慨:人生之夢未醒,只因歡怨之情未斷。「古今」三句,由古時的盼盼聯繫到現今的自己,由盼盼的舊歡新怨,聯繫到自己的舊歡新怨,發出了人生如夢的慨嘆,表達了作者無法解脫而又要求解脫的對整個人生的厭倦和感傷。結尾二句,從燕子樓想到黃樓,從今日又思及未來。黃樓為蘇軾所改建,是黃河決堤洪水退去後的紀念,也是蘇軾守徐州政績的象徵。但詞人設想後人見黃樓憑吊自己,亦同今日自己見燕子樓思盼盼一樣,抒發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王羲之《蘭亭集序》)的無窮感慨,把對歷史的詠嘆,對現實以至未來的思考,巧妙地結合一起,終於掙脫了由政治波折而帶來的巨大煩惱,精神獲得了解放。

這首詞深沉的人生感慨包含了古與今、倦客與佳人、夢幻與佳人的綿綿情事,傳達了一種攜帶某種禪意玄思的人生空幻、淡漠感,隱藏著某種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詞中「燕子樓空」三句,千古傳誦,深得後人贊賞。此三句之妙,正如鄭文焯手批《東坡史府》雲,「殆以示詠古之超宕,貴神情不貴跡象也。

5. 《江城子》·蘇軾 詩詞賞析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是蘇軾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表現了綿綿不盡的哀傷和思念。全詞情意纏綿,字字血淚。

上闋寫詞人對亡妻的深沉的思念,是寫實。下闋記述夢境,抒寫了詩人對亡妻執著不舍的深情。上闋記實,下闋記夢,襯托出對亡妻的思念,加深本詞的悲傷基調。既寫了王弗,又寫了詞人自己。詞中採用白描手法,出語如話家常,卻字字從肺腑鏤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這首詞思致委婉,境界層出,情調凄涼哀婉,為膾炙人口的名作。

拓展資料:

全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創作背景:

蘇東坡十九歲時,與年方十六的王弗結婚。王弗年輕美貌,且侍親甚孝,二人恩愛情深。可惜天命無常,王弗二十七歲就去世了。這對東坡是絕大的打擊,其心中的沉痛,精神上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蘇軾在《亡妻王氏墓誌銘》里說:「治平二年(1065)五月丁亥,趙郡蘇軾之妻王氏(名弗),卒於京師。六月甲午,殯於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葬於眉之東北彭山縣安鎮鄉可龍里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於平靜語氣下,寓絕大沉痛。

6. 蘇軾詩詞鑒賞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人稱其為專「蘇東坡」。北宋著名文學家屬、書畫家、詩人,豪放派詞人代表。漢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人,祖籍欒城。
蘇詩現存約四千首,其詩內容廣闊,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筆力縱橫,窮極變幻,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
蘇軾的詞現存三百四十多首,沖破了專寫男女戀情和離愁別緒的狹窄題材,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蘇軾在我國詞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詞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沖破了詩庄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名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等,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劉辰翁在《辛稼軒詞序》說:「詞至東坡,傾盪磊落,如詩,如文,如天地奇觀。」

7. 蘇軾詩詞賞析

減字木蘭花·春月
蘇軾
春庭月午,搖盪香醪光欲舞。步轉迴廊,半落梅專花婉娩香。
輕雲薄霧,總是屬少年行樂處。不似秋光,只與離人照斷腸。

詩人描繪了一幅與友人於月下把酒言歡的景象:皓月當空,與友人小酌堂前,月光倒影如舞,梅香陣陣,月色溶溶,樂也融融。如此春宵,確是少年行樂的佳境;不像秋光那樣,只照著斷腸的離人。
整首詞的意境宛如一杯清酒,飲之令人悠然自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