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的全部名言
2、尊重同僚和前人遺名。——培根
3、若遇派別時,一個上升時最好加入某派,在高位時保持中立。——培根
4、騰達者手段多善惡交混。——培根
5、地位顯出為人。——培根
6、地位基本上是德能的反映。——培根
7、過於重視愛情,就意味著放棄智慧與財富。——培根
8、有必要時,要編造理由主動出擊。——培根
9、一個國家要偉大就要有一個善戰的民族。——培根
10、尚武才能突然強大。——培根
11、叛亂的根源一是多貧二是多怨。有多少破產者就有多少喜亂者。——培根
10、人君之事,在於巧避和轉移臨近之難。——培根
11、監視不懈,時刻警惕。——培根
12、困於租稅的民族想變勇敢善戰是不可能的。不適於建立帝國。——培根
13、不能讓貴族繁殖過快。——培根
14、上流生活開放有序,不隱秘吝嗇,禮賢下士,賓客茂盛,會引人到建立豐功偉 績上來。——培根
15、最得力者是平時最致力投入者。——培根
16、坐著做工者和戶內技藝者,其精密的本性與好戰心理不合。游盪、愛危險甚於愛勞作者有一定的好戰性。——培根
17、把軍事認為是舉國唯一的榮譽、學問和職業是尚武的體現。——培根
18、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勝過10個犯罪。——培根
19、光榮的戰爭是真實的鍛煉。——培根
20、海空的主人適合建立帝國。——培根
21、蛇不吃蛇就不能變成龍。——培根
22、極端愛國、愛主上的人向來是不幸的。——培根
23、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情。——培根
24、要靠別人的錯誤繁榮自己。——培根
25、美貌的人並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予以彼。所以許多容顏俊秀的人卻一無作為,他們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但這話也不全對,因為奧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愛德華四世、阿爾西巴底斯、伊斯梅爾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培根
26、如果把幸運之事歸功於自己的聰明和智謀的人結局多半是不幸的。——培根
27、社會財富分配最為平均時國家最興旺。 ——培根
28、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培根
29、大事要謹慎積極,小事得益小樂,不要大喜過忘。——培根
㈡ 有關分享的名言,是培根的!!!
1、真正的愛是從你裡面自然涌現出來的喜悅,它沒有原因,也沒有動機,只是版去分享它所產生出來權的喜悅。——培根《學術的偉大復興》
2、分享歡樂是一個人在過著健全的正常的和諧的生活所感到的喜悅。——培根《培根隨筆》
3、快樂的分享,痛苦的承擔。在你與人分享的時候,就肩負著一份重任。讓他更快樂,讓痛苦全部溜走,讓陽光灑滿你的心靈。——培根《培根隨筆》
4、生活中的一切都需要分享,學會分享就學會互助互愛,學會分享就學會坦誠相待,學會分享就學會儲蓄幸福。——培根《培根隨筆》
5、分享是一種神奇的東西,它使快樂增大,它使悲傷減小。——培根《學術的偉大復興》
6、分享是沒有佔有欲的,相當於把自己的東西拿出來與別人共同擁有。——培根《學術的偉大復興》
7、你分享的不是水,而是生的希望。但假如你明知不去分享的話同伴就有可能活下來,反之則兩人都喪失了生機。——培根《培根隨筆》
㈢ 培根的名言中關於學習的有哪些
培根《論讀書》Of Studies 中膾炙人口名篇
一、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培根
二、但是這一句其實是原文二個段落合並而成的,是已故北京外國語大學王佐良教授對培根( Francis Bacon)的名篇 Of Study 的翻譯,實現了與原文在「形」和「神」上的傳遞。充滿了中國古體詩韻味和風格。
Reading makea full man; conference a ready man; and writing an exact
man. And therefore, if a man write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great
memory; if he confer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a present wit; and if he
read little, he had need have much cunning, to seem to know that he doth
not.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因此不常做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
Histories make men wise; poets witty; the
mathematics subtile; natural philosophy deep; moral grave;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Abeunt studia in morse. (Studeis go to make up
a man』s character.)
三、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實驗科學的創始人,是近代歸納法的創始人,又是給科學研究程序進行邏輯組織化的先驅。主要著作有《新工具》、《論科學的增進》以及《學術的偉大復興》等。
四、論讀書是《培根隨筆》中的一篇重要的文章。年發表,收於《培根隨筆》一書中。《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筆、透徹的說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㈣ 名人名言(培根)
1、地位顯出為人。——培根名言
2、地位基本上是德能的反映。——培根名言
3、若遇派別時,一個上升時最好加入某派,在高位時保持中立。——培根名言
4、過於重視愛情,就意味著放棄智慧與財富。——培根名言
㈤ 培根的名言
一、君王是不能享受友誼的。因為友誼的基本條件是平等,而君王與臣民的地版位卻太懸殊權了。
出自:〔英〕培根《論友誼》
二、經常保持心胸坦然,精神愉快,這是延年益壽的秘訣之一。人尤其應當克服嫉妒、暴躁以至埋在心裡的怒火,積郁不解的思考,無節制的狂歡,內心的隱痛,等等。
出自:〔英〕培根《論健康》
三、無病時不要濫用葯物,否則疾病降臨,葯就可能不生效了。但也不要忽視身體中的小毛病,應當注意防微杜漸。當有病時,就要努力恢復健康。當健康時,則應當經常從事鍛煉。
出自:〔英〕培根《論健康》
四、人,既然是自然的僕役和解釋者,他所能做的和了解的,就是他在事實上或思想上對自然過程所觀察到的那麼多,也只有那麼多。
出自:〔英國〕培根:《新工具》
五、「忍」字當頭,就可征服一切命運。
出自:〔英國〕培根:《學識的增長》
㈥ 培根的名言有哪些
諺語可以體現一個民族的創造力,智慧和精神。 —— 培根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真理因為像黃金一樣重,總是沉於河底而很難被人發現,相反地,那些牛糞一樣輕的謬誤倒漂浮在上面到處泛濫。 —— 培根
時間乃是最大的革新家。 —— 培根
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 —— 培根
真理之川從它的錯誤之溝渠中流過;像萌芽一般,在一個真理之下又生一個疑問,真理疑問互為滋養。 —— 培根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准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 培根
書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時代的波濤中破浪前進。它滿載貴重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 —— 培根
重復言說多半是一種時間上的損失。 —— 培根
友誼不但能使人生走出暴風驟雨的感情而走向陽光明媚的晴空,而且能使人擺脫黑暗混亂的胡思亂想而走入光明與理性的思考。 —— 培根
如果說,友誼能夠調劑人的感情的話,那麼友誼的又一種作用則是能增進人的智慧。 —— 培根
掌握知識不是為了爭論不休,不是為了藐視別人,不是為利益、榮譽、權力或者達到某種目的,而是為了用於生活。 —— 培根
世上友誼本罕見,平等友情更難求。 —— 培根
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 培根
使人們寧願相信謬誤,而不願熱愛真理的原因,不僅由於探索真理是艱苦的,而且是由於謬誤更能迎合人類某些惡劣的天性。 —— 培根
友誼之於人心其價值真有如煉金術上常常所說的他們的寶石之於人身一樣。 —— 培根
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 —— 培根
㈦ 關於培根的名人名言
一、在向榮譽攀登的一切美德中,做事敏捷是至高無上的。因為,上司不喜歡用那版些城府深、能力強的人權,而喜歡用那些敏捷而勤奮的人。
出自:〔英國〕培根:《學識的增長》
介紹: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一1626年),第一代聖阿爾本子爵(1st Viscount St Alban),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散文家、哲學家。
二、「忍」字當頭,就可征服一切命運。
出自:〔英國〕培根:《學識的增長》
三、民主是天才的好保姆;卓越的文才只能和它同盛衰的。
出自:〔英國〕培根:《培根論說文集》
四、國家的強弱,並不僅取決於有多少高牆、堅壘、大炮、火葯、戰車、駿馬。從根本上說,只有民氣強悍英武,國勢才能強盛而不可侮。
出自:〔英國〕培根:《隨筆》
五、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出自:〔英〕培根《論美》
㈧ 培根說過什麼名言
培根的名言:
知識就是力量.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真摯的友誼猶如健康,不到失卻時,無法體味其珍貴。
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葯劑是可以通心的。對一個真心的朋友你可傳達你的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心上的事情。
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來的光明比從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斷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凈純粹……
最能保人心神之健康的預防葯就是朋友的忠言和規諫。
疑心病是友誼的毒葯。
友誼的主要效用之一,就是使人心憤怨和抑屈之氣得以宣洩釋放。
臨時結交的人,不能算是朋友。
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如果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
天性好比種子,它既能長成香花,也可能長成毒草,所以人應當時時檢查,以培養前者而拔除後者。
友誼使歡樂倍增,使痛苦減半。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
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
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
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
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
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
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
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
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
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
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
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
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
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
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論愛情
舞台上的愛情比生活中的愛情要美好得多。因為在舞台上,愛情只是喜劇和悲劇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愛情卻常常招來不幸。它有時象那位誘惑人的魔女,有時又象
那位復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
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
情。只有羅馬的安東尼和克勞底亞是例外。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後者卻是嚴肅
多謀的人。這說明愛情不僅會佔領開曠坦闊的胸懷,有時也能闖入壁壘森嚴的心靈--
--假如守御不嚴的話。
埃辟克拉斯間說過一句笨話:「人生不過是一座大戲台。」似乎本應努力追求高
尚事業的人類,卻只應象玩偶般地逢場作戲。雖然愛情的奴隸並不同於那班只顧吃喝
的禽獸,但畢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隸,而上帝賜人以眼睛本來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例如,只有在愛情中,才總是需要
那種浮誇諂媚的詞令。而在其它場合,同樣的辭令只能招人恥笑。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總是留給自己的。」----只有對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為甚至最
驕傲的人,也甘願在情人面前自輕自賤。所以古人說得好:「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
回答者:foolmouse - 秀才 三級 4-15 09:35
求知可以作為消遣,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增長才幹。
當你孤獨寂寞時,閱讀可以消遣。當你高談闊論時,知識可供裝飾。當你處世行
事時,正確運用知識意味著力量。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有實際經驗的人雖能
夠辦理個別性的事務,但若要綜觀整體,運籌全局,卻唯有掌握知識方能辦到。
求知太慢會弛惰,為裝潢而求知是自欺欺人,完全照書本條條辦事會變成偏執的
書獃子。
求知可以改進人和天性,而實驗又可以改進知識本身。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
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實習嘗試則可檢驗修正知識本身的真偽。
狡詐者輕鄙學問,愚魯者羨慕學問,唯聰明者善於運用學問。知識本身並沒有告
訴人怎樣運用它,運用的方法乃在書本之外。這是一門技藝。不經實驗就不能學到。
不可專為挑剔辯駁去讀書,但也不可輕易相信書本。求知的目的不是為了吹噓炫耀,
而應該是為了尋找真理,啟迪智慧。
有的知識只須淺嘗,有的知識只要粗知。只有少數專門知識需要深入鑽研,仔細
揣摩。所以,有的書只要讀其中一部分,有的書只須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對於少數好
書,則要精讀,細讀,反復地讀。
有的書可以請人代讀,然後看他的筆記摘要就行了。但這只限於質量粗劣的書。
否則一本好書將象已被蒸餾過的水,變得淡而無味了!
讀書使人的頭腦充實,討論使人明辯是非,作筆記則能使知識精確。
因此,如果一個人還原做筆記,他的記憶力就必須強而可靠。如果一個人只願孤
獨探索,他的頭腦就必須格外銳利。如果有人不讀書又想冒充博學多知,他就必定很
狡黠,才能掩飾他的無知。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
養,邏輯修辭使人善辯。總之,「知識能塑造人的性格」。
不僅如此,精神上的各種缺陷,都可以通過求知來改善----正如身體上的缺陷,
可以通過運動為改善一樣。例如打球有利於腰腎,射箭可擴胸利肺,散步則有助於消
化,騎術使人反應敏捷,等等。同樣,一個思維不集中的人,他可以研習數學,因為
數學稍不仔細就去出錯。缺乏分析判斷力的人,他可以研習經院哲學,因為這門學問
最講究繁瑣辯證。不善於推理的人,可以研習法律學,如此等等。這種種頭腦上的缺
陷,可可以通過求知來療治。
論愛情
舞台上的愛情比生活中的愛情要美好得多。因為在舞台上,愛情只是喜劇和悲劇
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愛情卻常常招來不幸。它有時象那位誘惑人的魔女,有時又象
那位復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無論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銘於人
類記憶中的),沒有一個是因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這種軟弱的感
情。只有羅馬的安東尼和克勞底亞是例外。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後者卻是嚴肅
多謀的人。這說明愛情不僅會佔領開曠坦闊的胸懷,有時也能闖入壁壘森嚴的心靈--
--假如守御不嚴的話。
埃辟克拉斯間說過一句笨話:「人生不過是一座大戲台。」似乎本應努力追求高
尚事業的人類,卻只應象玩偶般地逢場作戲。雖然愛情的奴隸並不同於那班只顧吃喝
的禽獸,但畢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隸,而上帝賜人以眼睛本來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過度的愛情追求,必然會降低人本身的價值。例如,只有在愛情中,才總是需要
那種浮誇諂媚的詞令。而在其它場合,同樣的辭令只能招人恥笑。古人有一句名言:
「最大的奉承,人總是留給自己的。」----只有對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因為甚至最
驕傲的人,也甘願在情人面前自輕自賤。所以古人說得好:「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
作者: ☆星月夜 2006-7-27 15:55 回復此發言
--------------------------------------------------------------------------------
2 培根隨筆3則
持聰明。」情人的這種弱點不僅在外人眼中是明顯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會很
明顯----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所以,愛情的代價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
愛,就會得到一種深藏於心的輕蔑,這是一條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見,人們應當十分警惕這種感情。因為它不但會使人喪失其他,而且可以
使人喪失自己本身。至於其他方面的損失,古詩人早就告訴我們,那追求海倫的人,
是放棄了財富和智慧的。
當人心最軟弱的時候,愛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當人春風得意、忘乎所以和處境
窘困孤獨凄零的時候,雖然後者未必能得到愛情。人在這樣的時候,最急於跳入愛情
的火焰中。由此可見,「愛情」實在是「愚蠢」的兒子。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
愛,仍能約束它,使它不妨礙重大的事業。因為愛情一旦干擾情緒,就會阻礙人堅定
地奔向既定的目標。
我不懂是什麼緣故,許多軍人更容易墮入情網,也許這正象他們嗜愛飲酒一樣,
是因為危險的生活更需要歡樂的補償。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種博愛傾向,若不集中於某個專一的對象身上,就必然施
之於更廣泛的大眾,使他成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侶那樣。
夫妻的愛,使人類繁衍。朋友的愛,給人以幫助。但那荒淫縱欲的愛,卻只會使
人墮落毀滅啊!
論美
美德好比寶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襯托下反而更華麗。同樣,一個打扮並不華貴卻
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並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為造物是吝嗇的,他給了此就不再予以彼。
所以許多容顏俊秀的人卻一無作為,他們過於追求外形美而放棄了內在美。但這話也
不全對,因為奧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愛德華四世、阿爾西巴底斯、伊斯梅
爾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仔細考究起來,形體之美要勝於顏色之美,而優雅行為之美又勝於形體之美。最
高的美是畫家所無法表現的,因為它是難於直觀的。這是一種奇妙的美。曾經有兩位
畫家----阿皮雷斯和丟勒滑稽地認為,可以按照幾何比例,或者通過攝取不同人身上
最美的特點,用畫合成一張最完美的人像。其實象這樣畫出來的美人,恐怕只有畫家
本人喜歡。美是不能制訂規范的,創造它的常常是機遇,而不是公式。有許多臉型,
就它的部分看並不優美,但作為整體卻非常動人。
有些老人顯得很可愛,因為他們的作風優雅而美。拉丁諺語說過:「晚秋的秋色
是最美好的。」而盡管有的年輕人具有美貌,卻由於缺乏優美的修養而不配得到贊美。
美猶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爛而難保持的。世上有許多美人,他們有過放盪的
青春,卻迎受著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
美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㈨ 培根的名言有哪些
培根的名言:
知識就是力量.
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
書並不以用處告人,專用書之智不在書屬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
讀書使人成為完善的人。
真摯的友誼猶如健康,不到失卻時,無法體味其珍貴。
除了一個真心的朋友之外沒有一樣葯劑是可以通心的。對一個真心的朋友你可傳達你的憂愁、歡悅、恐懼、希望、疑忌、諫諍以及任何壓在你心上的事情。
一個人從另一個人的諍言中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