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晨鄭愁予賞析

晨鄭愁予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17 16:14:33

『壹』 鄭愁予的錯誤賞析

《錯誤》賞析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一首至今仍膾炙人 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鳴、最能打動人心靈 深處的地方,莫過於美與情,那麼《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 者,為詩人奠定了他在台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初看這首詩時,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國性。這是一首絕對 的中國詩,是一首屬於中國人的詩,講著一個永恆、美麗的中國的 故事。因此,這首詩的外殼雖標榜著學習西方技巧的現代派,但它所傳達出的更深一層的中國傳統意識是不可置疑的。 《錯誤》一詩,承受的可說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 傳統。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遊江南,留下了獨守空閨的女子,日以繼夜地等待著、盼望著情人"我"的歸來。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卻換來了漫長又百般無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為她傳遞消息,沒有滿天飛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著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去看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 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 不露,又悠長深遠。終於"我"回來了,達達的馬蹄聲對她而言是美麗的,因為日盼夜 盼的心上人歸來了,但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 無限的失望。因為"我"只不過是過路罷了,而不是"歸人"。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或許,有些人會把詩中的"我"理解為浪子無家可歸的悲哀, 而這種理解是未嘗不可的。處在那個動盪時代的台灣人的心態是一 種漂泊,等待著一天能夠有個定位,他們在台灣島上僅是一個過客,想著有一天能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然而,由於政治緣故, 他們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產生出失落惆悵之感。不過,如果嘗試 把鄭愁予的其他詩作與《錯誤》相對比的話,不難找出有力的旁 證。如鄭愁予《情婦》中"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和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種人"兩行,皆表現出女子深守閨中,等 待主人公歸來的主題。另一首詩《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 裸著的臂用紗樣的黑夜纏繞。於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長歲月中,空等著男子歸來的凄涼心 境。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全篇幅不長,但所表現 的藝術技巧不僅被人稱道,更被人在口頭上傳誦。從結構上看,隱 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 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 這種寫法與柳宗元《江雪》中從"千山鳥飛絕"的大景,最後落墨在漁翁獨釣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間處理,頗有相似之處,將詩情層層 推向高潮。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後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 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了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 得詩意盎然,在不協調中閃發出光彩。 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 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的,"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 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為 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後情景的逆轉, 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若與此詩的中國性 聯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所表現的意境。 同時,鄭愁予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 "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再再表現了鄭愁予中國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楊牧在《鄭愁予傳 奇》的長篇文章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 字寫作,形象准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強調了鄭愁予詩歌語言的中國化,從而體現了中國的思想與情感。 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點。鄭愁予在談論寫詩技巧時,說:"寫詩要忠誠,對自己誠,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寫的東西連 自己都不確定,那就是不忠實。"因而鄭愁予的《錯誤》強調純凈 利落,清新輕靈,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戲,或堆砌詞藻,竭力以最忠 實的文字展示詩人最忠實的感情。這是一首真實、真情的詩。 《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 在於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在的情感感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 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貳』 錯誤鄭愁予 藝術特色 解析

詩中用了一個倒裝句,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詩意,這一句是: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運用的手法是比喻!表現了花開易落,紅顏易老。
這首詩廣為傳誦,它最主要的藝術特色是運用了一個美麗的倒裝句和一個出人意料的結局。 《錯誤》賞析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鳴、最能打動人心靈深處的地方,莫過於美與情,那麼《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者,為詩人奠定了他在台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初看這首詩時,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國性。這是一首絕對的中國詩,是一首屬於中國人的詩,講著一個永恆、美麗的中國的故事。因此,這首詩的外殼雖標榜著學習西方技巧的現代派,但它所傳達出的更深一層的中國傳統意識是不可置疑的。

《錯誤》一詩,承受的可說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 傳統。詩中主公"我"騎著馬周遊江南,留下了獨守空閨的女子,日以繼夜地等待著、盼望著情人"我"的歸來。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卻換來了漫長又百般無聊的等待。

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 有"東風"為她傳遞消息,沒有滿天飛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著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去看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

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長深遠。終於"我"回來了,達達的馬蹄聲對她而言是美麗的,因為日盼夜 盼的心上人歸來了,但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因為"我"只不過是過路罷了,而不是"歸人"。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樣。
或許,有些人會把詩中的"我"理解為浪子無家可歸的悲哀,而這種理解是未嘗不可的。處在那個動盪時代的台灣人的心態是一種漂泊,等待著一天能夠有個定位,他們在台灣島上僅是一個過客,想著有一天能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然而,由於政治緣故,他們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產生出失落惆悵之感。

不過,如果嘗試把鄭愁予的其他詩作與《錯誤》相對比的話,不難找出有力的旁證。如鄭愁予《情婦》中"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種人"兩行,皆表現出女子深守閨中,等待主人公歸來的主題。另一首詩《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著的臂用紗樣的黑夜纏繞。於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長歲月中,空等著男子歸來的凄涼心境。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全篇幅不長,但所表現的藝術技巧不僅被人稱道,更被人在口頭上傳誦。從結構上看,隱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

這種寫法與柳宗元《江雪》中從"千山鳥飛絕"的大景,最後落墨在漁翁獨釣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間處理,頗有相似之處,將詩情層層推向高潮。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後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了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調中閃發出光彩。

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的,"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後情景的逆轉,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

若與此詩的中國性聯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所表現的意境。 同時,鄭愁予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再再表現了鄭愁予中國性的最根本的所在。

楊牧在《鄭愁予傳奇》的長篇文章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 字寫作,形象准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強調了鄭愁予詩歌語言的中國化,從而體現了中國的思想與情感。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點。

鄭愁予在談論寫詩技巧時, 說:"寫詩要忠誠,對自己誠,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寫的東西連自己都不確定,那就是不忠實。"因而鄭愁予的《錯誤》強調純凈利落,清新輕靈,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戲,或堆砌詞藻,竭力以最忠實的文字展示詩人最忠實的感情。這是一首真實、真情的詩。

《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在的情感感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欣賞《錯誤》
1.解題
現代詩社主要成員鄭愁予的詩歌以婉約見長,

他的愛情詩更是清新婉約。

《錯誤》以江南的小城為中心意象,

寫思婦盼歸人的情思,

意境優美深婉,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

楊牧:「自從現代以後,中國也有些外國詩人,

用生疏惡劣的中國文學寫他們的『現代感覺』,

但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

形象准確,詩句華美,

而且絕對是現代的。」
鄭詩大都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

被稱為「浪子詩人」。

「我從小是在抗戰中長大,

所以我接觸到中國的苦難,

人民流浪不安的生活,

我把這些寫進詩里,

有些人便叫我『浪子』。

其實影響我童年的和青年時代的,

更多的是傳統的仁俠精神。」

(仁俠精神與浪子情懷的結合)他的詩歌在台灣傳唱的程度,

恐怕不亞於李後主、李商隱。

他的詩歌,

一種是豪放、爽快、豁達的「仁俠」精神,酷似李白;

一種則是曲折動人、情意綿綿、欲語還羞的婉約情韻,

宛若李商隱。

兩種氣質充分顯示了詩人深厚的古典文學修養。

正是這種修養使他避免了台灣現代派詩歌的缺點,

把中國的傳統意識和西方現代派的表現技巧結合得渾然一體,

使他成為地地道道的「中國的中國詩人」。

『叄』 野店 鄭愁予 賞析

第一段詩起句「月光流著,已秋了,已秋得很久很久了 / 乳的河上,正凝為長又長的寒街」歷來,月總是秋天忠實的代言人,杜甫的〈月夜憶舍弟〉「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是;白居易的〈望月有感〉「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也是。在詩人眼中月光是流動的,為第二行詩「乳的河上」伏筆,在這里「秋」也變成了動詞,讓整首詩一開始就清新活潑生動起來。重復的秋字,讓深秋不知不覺的就已經是「很久很久了」,增加了詩的音樂性、韻味與耐讀性。乳白色的月光河,彷佛凝化為兒時深秋長又長的寒街,冥然間,兒時玩的雙連船紙藝,彷佛又一起攜手挽臂隨著月光河漂來一般。年老時的回憶或冥想,常常容易回溯到幼年童稚的時光,是中國人一種臨老還童、落葉歸根的想法驅使所然。

第二、三段詩,敘述的是一種認命的無奈的心境,也是一種夫妻白頭偕老的卓然決絕的心境。雖然是「遲遲的步履」緩慢,但終究是會確實到達的,或許那速度快的像「以著白發垂長的速度」到來,但你「一向是伴我的人」因為我們是「老年的夫妻」。第三段詩後兩行「當雙連的紙藝復平,你便在我的右邊隱逝了 /我或在你的左邊隱逝,那時」當雙連的紙藝復平代表的是生命終點的到來,而我們都將「隱逝」在你我彼此的左右。第四段增強了這命定的堅定的態度,雖然生命永恆的黑暗之落蓬、暗幕(代表死亡),將我們輕輕的覆蓋,我們也是恆久在一起、長相左右的。或許,當時鄭愁予恰巧找到了終生的伴侶,這首詩可說是知性與感性交溶的情詩,代表著至死不渝的愛情觀。

『肆』 鄭愁予的巜晨》是一個怎樣的早晨

鄭愁予的《晨》用鳥聲開啟詩篇,暗合鍾磬之聲,以琉璃修飾,也說通透明凈之意內。一夜雨露,點明容當時的季節時令,讓人不由自主想像之後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夢里的藍袈裟,...旅人木」這句虛實相生,也帶出來我目前的回境況(旅人),而旅人最容易引發的是什麼,那邊是寧靜中的思念回憶。接下來就是水到渠成,主題出現了——將清晨喻為女孩子,加上躡足二字,那邊是年輕活潑的,可愛宜人的生動形象。窺——小心翼翼的狀態,而剃度——與過去斬斷。二者無法為彼此停留相守,但都是美好的存在,這樣答的遺憾現在看來已經淡化......唯有珍惜與懷念!

鄭愁予《晨》

鳥聲敲過我的窗,琉璃質的磬聲

一夜的雨露浸潤過,我夢里的藍袈裟

已掛起在牆外高大的旅人木

清晨像躡足的女孩子,來到

窺我少年時的剃度,以一種惋惜

一種沁涼的膚觸,說,我即歸去

這首詩歌整體感覺溫潤如玉,安靜寧謐之中有著淡淡的遺憾,深深懷戀、好好珍惜那段美好的時光。

『伍』 簡單概括 鄭愁予的《錯誤》賞析

錯誤
鄭愁予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項,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聲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這個九行小詩共分三節。
第一節的兩句詩寫「我」騎馬在江南趕路,自然而然的想起那位還在這里苦等的「佳人」。「蓮花的開落」是個變化著的意象,它在詩中有兩層意思:一是暗示「我」與她分別的時間之長,一是說她的容顏在等待中憔悴。
第二節五行詩全寫「我」對她的想像:時節雖是陽春,但由於「我」仍未歸來,所以她絲毫也未感覺到柳絮飄飛的春意。她的心寂寞猶如小城的傍晚,惆悵猶如緊掩的窗扉。這幾行詩不禁讓我們想起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想佳人、妝樓 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由此也可見出鄭詩的古典韻味。
第三節寫「我」從想像中回到現實,我從她的身邊路過,她也許能隱約聽到這「達達的馬蹄聲」但「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美麗的錯誤」是全詩最讓人激賞的字眼,與她越來越近確實是美麗的,但不能相見無疑是一個錯誤,詩人把兩個相互矛盾的片語合在一起,真可謂妙筆生花。全詩情意纏綿,格調凄婉,含蓄蘊籍,韻味悠長。
這首詩在台灣被譽為「現代抒情詩的絕唱」,「愁予風」之所以能長盛不衰,與這首詩有很大的關系。

『陸』 求鄭愁予的賦別及賞析

鄭愁予·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發或是整理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 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說,你真傻,多像那放風爭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爭去了,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本不開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山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與晚天,錯得多美麗 而我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惡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這世界,我仍體切的踏著 而已是你底夢境了…… 《賦別》是一首寫離別的詩,寫一對男女戀人分手的悲歌。全詩分成三小段來展開詩意。 《賦別》一開始便點出了離別的時間與氣候,他不說他跟他的女朋友的分手別離發生在一個風雨的夜晚,而說「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難道這一段感情,註定了會像風那般的輕?註定了會像讓情人流下傷心眼淚的雨?難道這一段感情的結局,竟會走上似乎早已是命定了的「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的夜晚?別離的時刻選在刮著風、下著雨的夜裡,也的確為這分手的感傷營造了再恰當不過的氣氛與時間了。然而分手卻沒有任何不必要的爭吵與哭鬧,她只是無言地笑了笑,詩人也只是無言地擺一擺手,於是,寂寞,便伴隨著兩個人,沿著一條完全背道而馳而永不會再交接的路上,向著兩頭無窮地伸展、伸展、再伸展……。「再見」,通常不就意味「不再見」嗎?所以這句客套話在這情景下,豈不已變得完全是多餘?還需要再說出來嗎?「話」是一種表達自己的方式,但是默默無言的「笑」與「擺手」也是。詩人和他的女朋友的分手是不是真的像「釋迦捻花,迦葉微笑」式地無言的「頓悟」,可是,他們兩人的分手,真能讓他們「頓悟」到了什麼嗎?還是「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這個順序根本不過就是「顛倒」的,一下子竟由「頓悟」走向完全相反的反面而變成了徹底的「迷執」?「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這真是一種極高的文學筆法!寂寞是沒有腳的,它不會向兩個相反的路上伸展,但是,分手而失戀的人卻會!「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是宋代才華絕頂的女詞人李清照的句子。相思,它也是沒有腳,它不會向汴京與濟南兩處奔跑,但是,對深切想念著對方的人所帶來的苦惱與悲傷而言,這卻讓八百多年前的李清照眉頭緊皺,她試著自我安慰地想,「月滿西樓」的日子不能回來,也許會在月底回來吧!於是,眉頭不皺了,然而,一想到月底他還不一定能回來那該怎麼辦!於是,那種緊緊握住她每一根神經才剛剛從眉頭消除下來的苦惱,卻又跑到心頭上去了!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兩位詩人的手法真是出奇的相似!詩人和他的女朋友分手了,這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客觀事實!可是,詩人卻無法忘懷對方,他能不念、不想嗎?於是,「念」此時此刻她可能已經回到她湖濱的小屋,「想」到現在她可能正在梳理著她被風吹亂了的長發,或者是整理著她被雨打濕了的外衣。這種無法自拔的懸念,不正是仍深深地愛著對方的明證嗎?然而等待著詩人的是什麼?是風雨交下的漫漫長路的寂寞歸途!詩人的內心的感覺是什麼?是孤單、渺小、落寞、迷惘、沮喪與一片漆黑!「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是北宋歐陽修的名句,寫送別的人與離去的人的距離越來越遠,他們就像被無窮地拉開的寬廣世界所隔絕,即使登上高樓,倚遍高欄,然而對方心意已決,便不會再回頭,從分手的那一剎那開始,便步步走出了他的世界,越走越遠,最後完全消失於無形!但是,詩人鄭愁予並不這樣寫,他離開了分手的傷心地後,似乎是風雨兼程地乘坐火車回家的,火車經由丘陵地帶賓士進入了一片寬廣的平蕪,於是山便慢慢向後退,越退越遠,平蕪就由於山的不斷地後退而拓得更寬廣更闊大,用這個漸漸寬廣闊大的平蕪去襯托出火車上的失戀的詩人,他,是何等地孤單、渺小和落寞!這寬廣闊大的平蕪,豈不正好為當前孤單、渺小和落寞的詩人提供了一個完全貼切的舞台?南宋末年的詞人蔣捷有一首寫聽雨的《虞美人》詞,其中寫「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正可與鄭愁予這里的寫法作一比較。詞人蔣捷寫他人在中年,遠離熟悉的家人親朋,奔波於旅途的客舟上,寬闊無際的江面,因為下著雨,天也蒙蒙的一整片,連著無邊無際的滔滔江水,這個寬廣無邊的大江緊密地連著天際而形成無窮無邊的水天一色,正好襯托出坐在小船上的詞人蔣捷,他,是何等地孤單、渺小和落寞!這個蒙蒙的水天一色的無邊無際,不正好就是當前的詞人蔣捷最貼合不過的舞台嗎?然而,就在這個時刻,在秋日的西風里,一隻離群的孤雁在大江上呼喊著它的同伴,「你們在哪裡?你們在哪裡?」這一聲聲悲切的呼喊,難道不是發自詞人蔣捷的內心?客觀的景色原來只不過就是主觀的內心世界所投射出去的。這種中國傳統詩詞的絕妙手法,早已為只有二十二歲的詩人鄭愁予所充分地掌握!但是,詩人還是不能完全明白過來,為什麼他們會走上分手一途?他迷惘、沮喪,他的內心早已漆黑一片,但是詩人鄭愁予卻不直接地說出來,他卻經由失去了她之後的世界,就像「已真的成形了」的黑暗世界一樣,毫無意義與一片漆黑。這第一段的寫法,經由想她正「在梳理長發」與「整理濕了的外衣」去回應一開始的「是風」與「是雨」,以及經由「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去回應「是夜晚」,便讓詩的第一段展現出緊密細致而環環相扣的有機組織,這難道不是大手筆? 解放後1960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柒』 鄭愁予的《錯誤》賞析

鄭愁予的《錯誤》這首小詩,輕巧清雋,是一首至今仍膾炙人口的佳作。如果說,鄭愁予的作品最能引起共鳴、最能打動人心靈深處的地方,莫過於美與情,那麼《錯誤》這首詩可謂其中的佼佼 者,為詩人奠定了他在台灣詩壇上不可忽視的地位和影響。

初看這首詩時,最先感受到的便是它的中國性。這是一首絕對的中國詩,是一首屬於中國人的詩,講著一個永恆、美麗的中國的故事。因此,這首詩的外殼雖標榜著學習西方技巧的現代派,但它所傳達出的更深一層的中國傳統意識是不可置疑的。錯誤》一詩,承受的可說是中國古代宮怨和閨怨一類詩歌的傳統。詩中主人公"我"騎著馬周遊江南,留下了獨守空閨的女子,日以繼夜地等待著、盼望著情人"我"的歸來。然而女子痴痴的深情卻換來了漫長又百般無聊的等待。所以,她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沒有"東風"為她傳遞消息,沒有滿天飛舞的春天的"柳絮";所以她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時刻留意著青石道上的"跫音",甚至連帷幕也不揭開,去看看窗外花團錦簇的春景。劉禹錫《春詞》中"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與上述所詠的怨情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含蓄不露,又悠長深遠。終於"我"回來了,達達的馬蹄聲對她而言是美麗的,因為日盼夜盼的心上人歸來了,但轉瞬間,這無限的喜悅變成了無限的失望。因為"我"只不過是過路罷了,而不是"歸人"。這"美麗的錯誤"捉弄了她,就好像上天捉弄了她一樣。或許,有些人會把詩中的"我"理解為浪子無家可歸的悲哀,而這種理解是未嘗不可的。處在那個動盪時代的台灣人的心態是一——種漂泊,等待著一天能夠有個定位,他們在台灣島上僅是一個過客,想著有一天能回到故鄉,與親人團聚。然而,由於政治緣故,他們的願望不能實現,因而產生出失落惆悵之感。不過,如果嘗試把鄭愁予的其他詩作與《錯誤》相對比的話,不難找出有力的旁證。如鄭愁予《情婦》中"我想,寂寥與等待,對婦人是好的"和 "因我不是常常回家大那種人"兩行,皆表現出女子深守閨中,等待主人公歸來的主題。另一首詩《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著的臂用紗樣的黑夜纏繞。於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 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長歲月中,空等著男子歸來的凄涼心境。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全篇幅不長,但所表現的藝術技巧不僅被人稱道,更被人在口頭上傳誦。從結構上看,隱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這種寫法與柳宗元《江雪》中從"千山鳥飛絕"的大景,最後落墨在漁翁獨釣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間處理,頗有相似之處,將詩情層層推向高潮。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後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了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調中閃發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 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的,"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後情景的逆轉,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若與此詩的中國性聯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所表現的意境。 同時,鄭愁予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再再表現了鄭愁予中國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楊牧在《鄭愁予傳奇》的長篇文章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准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強調了鄭愁予詩歌語言的中國化,從而體現了中國的思想與情感。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點。鄭愁予在談論寫詩技巧時,說:"寫詩要忠誠,對自己誠,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寫的東西連自己都不確定,那就是不忠實。"因而鄭愁予的《錯誤》強調純凈利落,清新輕靈,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戲,或堆砌詞藻,竭力以最忠實的文字展示詩人最忠實的感情。這是一首真實、真情的詩。《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在的情感感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捌』 鄭愁予 雨說 賞析

《雨說》是詩人鄭愁予借春雨的擬人化形象,對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充滿「愛心」的傾訴,是詩人心靈唱出的一曲動人心弦的愛之歌。全詩以雨為中心意象,開闔發展,形成從展示(第一節)到發展(第二至第七節)到概括(第八節)的充滿快樂氣氛的「春雨交響曲」。在詩人筆下,「雨」和其他事物都被賦予生命的靈性,成為一種十分美好、神奇、有情有義的存在,使人覺得親切可愛、活潑歡快、充滿情趣。

這首詩清新明麗,節奏歡快,融典雅的詞句與活潑的口語於一體,特別適合於朗誦。教讀課文,要引導學生加強誦讀,以切合的語氣和語調,很好地表現「雨」的形象。學習的重點是引導學生把握詩中的關鍵語句,體會詩歌擬人化的藝術表現手法,以及「雨」的形象的象徵意味教學中運用評析欣賞法,充分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深入情境,把握詩的內涵和特點。活動探究內容可滲透單元綜合性學習「雨的訴說」,以豐富學生的心靈感悟,體驗大自然的韻味。

「雨」說她來了;她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她,靜悄悄地走來,孩子們不要拒絕她的來到;她,來自遙遠的地方;她曾在幸運的笑中長大。「雨」說她來了,就不再回去,當孩子們學會了自由地笑,她快樂地安息。這些話表達了中國的長者們為了讓兒童們能夠無憂無慮、健康幸福的長大,他們願意做出一切的努力、付出一切的代價。

『玖』 鄭予愁 《晨》的賞析,在線等,別太多也別太少

首先,小小糾來正一下源是鄭愁予。
高中的時候貌似學過他的《錯誤》。


作者: 鄭愁予

鳥聲敲過我的窗,琉璃質的罄聲
一夜的雨露浸潤過,我夢里的藍袈裟
已掛起在牆外高大的旅人木
清晨像躡足的女孩子,來到
窺我少年時的剃度,以一種婉惜
一種沁涼的膚觸,說,我即歸去

賞析:
這首詩歌整體感覺溫潤如玉,安靜寧謐之中有著淡淡的遺憾,深深懷戀、好好珍惜那段美好的時光。
用鳥聲開啟詩篇,暗合鍾磬之聲,以琉璃修飾,也說通透明凈之意。一夜雨露,點明當時的季節時令,讓人不由自主想像之後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夢里的藍袈裟,...旅人木」這句虛實相生,也帶出來我目前的境況(旅人),而旅人最容易引發的是什麼,那邊是寧靜中的思念回憶。接下來就是水到渠成,主題出現了——將清晨喻為女孩子,加上躡足二字,那邊是年輕活潑的,可愛宜人的生動形象。窺——小心翼翼的狀態,而剃度——與過去斬斷。二者無法為彼此停留相守,但都是美好的存在,這樣的遺憾現在看來已經淡化......唯有珍惜與懷念!
【ps:個人的一點愚見,僅供參考。】

『拾』 鄭愁予《錯誤》的賞析

我打江南走過

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

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錯誤》這首詩共九行,九十四個字,全篇幅不長,但所表現的藝術技巧不僅被人稱道,更被人在口頭上傳誦。從結構上看,隱含著縱橫兩條線索。明顯可見的縱線是自大景到小景,層次分明。開頭兩句先以廣闊的江南為背景,再將鏡頭推移到小城,然後到街道、帷幕、窗扉,最後落在馬蹄上及打破前面一片寂靜的馬蹄聲。這種寫法與柳宗元《江雪》中從"千山鳥飛絕"的大景,最後落墨在漁翁獨釣江心的小景上的空間處理,頗有相似之處,將詩情層層推向高潮。從橫線來看,開頭兩句應該是結尾,正是因為"我"從江南走至女子的處所也不進去,女子期盼的"容顏如蓮花開落",等待的熾情變成了心灰意冷。最後兩句本應該是"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所以"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在這里詩人用了一個小倒裝句。這樣的安排,造成了結構上的參差錯落,因而更顯得詩意盎然,在不協調中閃發出光彩。這首詩另一動人之處是其語言之美,特別是"美麗的錯誤"數 字。這句話原本就是矛盾的,"達達的馬蹄"敲響了女子希望重逢的心靈深處,因而美麗。不過,這馬蹄聲僅僅從前面路過,並不為她的企盼而停駐,因而是個錯誤。這一起一伏,前後情景的逆轉,產生了高度的戲劇性,更形成了清勁跌宕之勢。若與此詩的中國性聯想,又似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所表現的意境。 同時,鄭愁予在詩中還運用了中國傳統古典詩歌的意象,如"蓮花"、"柳絮"、"馬蹄"、"春幃",特別是"東風"這一意象取李商隱《無題》中"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之意,再再表現了鄭愁予中國性的最根本的所在。楊牧在《鄭愁予傳奇》的長篇文章說:"鄭愁予是中國的中國詩人,用良好的中國文字寫作,形象准確,聲籟華美,而且絕對地現代的",強調了鄭愁予詩歌語言的中國化,從而體現了中國的思想與情感。文字純凈是這首詩的另一個優點。鄭愁予在談論寫詩技巧時,說:"寫詩要忠誠,對自己誠,而不是唬唬人的,如果寫的東西連自己都不確定,那就是不忠實。"因而鄭愁予的《錯誤》強調純凈利落,清新輕靈,不在文字上玩弄游戲,或堆砌詞藻,竭力以最忠實的文字展示詩人最忠實的感情。這是一首真實、真情的詩。《錯誤》至今仍能打動無數讀者的心弦,我想最重要的因素不在於以詞藻取勝,而是以它內在的情感感動人。這種情感不偽裝、不雕飾,在詩中使情景和諧一致,產生了意味不盡的藝術感染力。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