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丁都護歌名句

丁都護歌名句

發布時間: 2021-01-15 04:38:28

⑴ 《丁都護歌》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丁都護歌》 - 詩歌原文
《丁都護歌》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回一何苦。
水濁不可答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督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系盤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丁都護歌》 - 詩歌注釋
丁都護歌:一作「丁督護歌」,樂府《吳聲歌曲》名。《宋書樂志》載:南朝宋武帝的女婿徐逵被殺,府內督護丁旿奉旨料理喪事,逵之妻向丁詢問送殮情況時,每發問一句輒嘆一聲「丁督護」,至為哀切。後人即制為《丁督護曲》。李白以此為題寫民夫之悲苦,誠為「未成曲調先有情」。
雲陽:今江蘇丹陽縣。
吳牛喘月:江淮一帶的水牛怕熱,看到月亮也疑為太陽而喘大氣。
一何苦:多麼辛苦。
一:語助詞,以加強語氣。
芒碭:芒山和碭山的合稱,在今安徽的最北端。

李白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作不如杜甫多,此詩寫纖夫之苦,卻是很突出的篇章。全詩層層深入,處處以形象畫面代替敘寫。篇首「雲陽」二字預作伏筆,結尾以「磐石芒碭」點明勞役性質,把詩情推向極致,有點睛的奇效。通篇無刻琢痕跡,由於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寫來自覺「落筆沉痛,含意深遠」,實為「李詩之近杜者」(《唐宋詩醇》)。

⑵ 小弟頭一次提問,幫手穩下幾首詩的資料:丁都護歌 越女詞五首 月夜 哀江頭, 十萬火急~~~~多謝了了~~~~

1. 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的詩以飄逸著稱,其實,李詩也不乏風格沉鬱的現實主義詩篇,《丁都護歌》就是這樣一篇令人悲痛欲絕的佳作。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系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這首詩作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李白游丹陽橫山時,描繪了纖夫拖船的勞苦情景,揭露了統治階級窮奢極欲、不顧人民死活的罪行,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全詩言近旨遠,意蘊深厚。
「丁都護歌」是南朝樂府舊題。《宋書·樂志》記載:南朝宋高祖劉裕的女婿徐逵之被魯軌殺害,劉裕派直督護丁旿前去料理喪事。事後,徐逵之的妻子(劉裕長女)向丁旿詢問殯殮時的情況,每問一聲,就哀嘆一聲「丁督護」,聲調凄切,催人淚下。後人依聲制曲,題為「丁都護歌」。李白借舊題寫時事,在標題上就已營造了凄切悲苦的基調。
開頭兩句交代拖船的地點、環境:從雲陽逆水北上,兩岸商賈雲集。好像無關題意,其實匠心獨運:商業網點的稠密、商賈市肆的豪華與下文纖夫拖船的勞苦構成鮮明的對照;「雲陽上征去」,也為下文「萬人系盤石」作了鋪墊。
下兩句寫纖夫拖船的勞苦。《世說新語》記載:「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李白借用典故,構建畫面,巧妙點出炎夏酷暑的時令特徵,使纖夫逆水拖舟的形象躍然紙上:烈日之下,挽著纖繩,喘著粗氣,衣衫襤褸,彎腰曲背,一步一顛,掙扎行進……「拖船一何苦」,一個「苦」字貫穿全篇,成為詩眼。詩人的嘆息沉痛而深長。

後兩句寫生活條件的艱苦。天熱水淺,拖船艱難,汗流如雨,唇焦口乾,纖夫的苦痛,不言而喻;可一滴清水也沒有:「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詩人抓住這一細節,窺一斑見全豹,可謂含蓄精妙:連水都沒有!生活條件的惡劣,不言自明。
以下兩句刻畫纖夫心理的悲苦。因為統治階級大興土木,纖夫們被迫掙扎在生死邊緣。這不約而同唱起的拉船號子,一聲歌,一行淚,凄切哀怨,令人不忍聽聞:在繁重勞動下苟延殘喘的纖夫們悲苦的內心世界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接下兩句把纖夫之苦難推向極端。石大而多,耗盡「萬人」之力也斷難到達江邊,工程的艱巨可想而知;但「無由達」卻必須達:這是怎樣的悲哀啊!統治者窮奢極欲,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多麼深重啊!
結尾兩句直抒胸臆,詩人的悲苦之情奔涌而出,達到高潮。這廣大的盤石,采不盡,運不完,苦難深重,哪有盡頭啊!詩篇就在這沉痛感嘆和深切同情中結束。「掩淚悲千古」,確實,直到今天,我們吟誦這首《丁都護歌》,也仍然會禁不住灑下同情的淚水。
整首詩格調沉鬱,感情凝重,層層深入。作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竟能寫出這樣傑出現實主義詩篇,難怪杜甫稱贊他「筆落驚秋雨,詩成泣鬼神」了。
2. 越女詞五首 作者 李白

其一

長干吳兒女 眉目艷新月
屐上足如霜 不著鴉頭襪

其二

吳兒多白皙 好為盪舟劇
賣眼擲春心 折花調行客

其三

耶溪采蓮女 見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 佯羞不出來

其四

東陽素足女 會稽素舸郎
相看月未墮 白地斷肝腸

其五

鏡湖水如月 耶溪女似雪
新妝盪新波 光景兩奇絕
3. 你說的月夜是不是指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作者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灧灧隨波千萬里,
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覺飛,
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
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
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
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回,
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
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
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
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
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
落月搖情滿江樹。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就這樣輕松地,將我們引領進了一個唯美的春江花月夜。 春 江 花 月 夜,每個字都蘊含著美的遐思,每個字都浸透的美的體味。那醉人的明月,那灧灧的湖水,那潔凈的天空,那汀上的白沙,詩人用唯美的文字,描繪了一幅唯美的畫 卷。這一美景,不僅成為詩人記憶中難以磨滅的印記,也感動了千年間的一代代人,沉澱在中華文明的血液里,成為永恆的經典。「色不迷人人自迷,景不醉人人自 醉」,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這個虛擬的場景,沉醉於這春江花月夜。
如果詩人就此打住,僅僅將一幅圖畫展給世人即沉默無語。也許,這首詩也只能名噪一時,很快湮沒於歷史的風雨中。詩人的高明之處,更在於他沒有沉迷於眼前的 美景而流連忘返,而是興起一份對人對明月,對千古宇宙的深思冥想。「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生世代的變化 無窮,正如同江中明月的千古不變。詩人的心都是晶瑩剔透的,也是脆弱敏感的。他們常常易於發現美,又從美之中聯想到人生的短暫,歲月的無情。想起了李白的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瀟灑飄逸的詩仙,性情狂傲不羈,面對明月面對自然時,心頭也不免有些感慨與落寞;想起了蘇軾的《前赤壁賦》,豪放派 的代表領袖,官場的落魄者,卻在人之與自然的渺小中,得到了一份釋然與安慰。
從「白雲一片去悠悠,清風浦上不勝愁」開始,詩人敘寫了遊子和思婦的離愁別緒,明靜的詩境中融入了詩人淡淡的哀傷。詩人從千古的冥思中回到現實,想到了天 涯遊子,想到了閨中思婦,中間的轉換絲毫沒有突兀之感。「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詩人徐徐停下手中的筆,卻讓讀者人掩卷長思,那其中的意蘊, 那美妙的回憶,詩已盡卻味無窮。「落月搖情滿江樹」,這結句的「搖情」——不絕如縷的思念之情,將月光之情,遊子之情,詩人之情交織成一片,灑落在江樹 上,也灑落在讀者心上,情韻裊裊,搖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春江花月夜》在思想與藝術上都超越了以前那些單純模山范水的景物詩,「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的哲理詩,抒兒女別情離緒的愛情詩。詩人將這些屢見不鮮的傳統題材,注入了新的含義,融詩情、畫意、哲理為一體,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 描繪,盡情贊嘆大自然的奇麗景色,謳歌人間純潔的愛情,把對遊子思婦的同情心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起來,從而匯成一種情、 景、理水交溶的幽美而邈遠的意境。詩人將深邃美麗的藝術世界特意隱藏在惝恍迷離的藝術氛圍之中,整首詩篇彷彿籠罩在一片空靈而迷茫的月色里,吸引著讀者去 探尋其中美的真諦。
記得周國平說過:詩人與哲學家是相通的。他本人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有著哲學家和詩人的雙重身份。這句話在張若虛身上再次得到了驗證。傳說中,當年他就是憑借著一首完美的《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當之無愧。

4. 《哀江頭》 作者:杜甫

少陵野老吞聲哭,春日潛行曲江曲。
江頭宮殿鎖千門,細柳新蒲為誰綠。
憶昔霓旌下南苑,苑中景物生顏色。
昭陽殿里第一人,同輦隨君侍君側。
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嚙黃金勒。
翻身向天仰射雲,一箭正墜雙飛翼。
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
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
黃昏胡騎塵滿城,欲往城南望城北。

註: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6)七月,安祿山攻陷長安。肅宗在靈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靈武途中,被叛軍虜至長安。次年寫此詩。詩旨在哀悼貴妃之死。因不敢直言,故借當年行幸江頭以為題。
詩的開首先寫作者潛行曲江,憶昔日此地的繁華,而今卻蕭條零落,進而追憶貴妃生前游幸曲江的盛事。再轉入敘述貴妃歸天,玄宗上蜀,生離死別的悲慘情景。
全詩以「哀」字為核心。開篇第一句「吞聲哭」,就創造出強烈的藝術氛圍,接著寫春日潛行是哀,睹物傷懷還是哀,最後,不辨南北更是極度哀傷的表現。「哀」字為題,以「哀」統領全面,籠罩全篇,沉鬱頓挫,意境深遠。
全詩的這種「哀」情,是復雜的,深沉的。詩人在表達出真誠的愛國激情的同時,也流露了對蒙難君王的傷悼。因此,我們說全詩是對國破家亡的深切巨慟、是李唐盛世的輓歌,也是國勢衰微的悲歌。
詩的結構波折跌宕,紆曲有致。以「哀」起寫,事事是哀。哀極生樂,寫李、楊極度佚樂生活;又樂極生悲,寫人死國亡,把哀慟推向高潮。這種由眼前到回憶,由回憶到現實的過程描述,給人造成一種波瀾起伏,紆曲難伸,愁腸百結的感覺,情深情長,凄切哀憫,含隱無窮,讀之令人肝腸寸斷。

⑶ 丁都護歌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應用比喻;對照;襯托;誇大等手法白描、用典的表現手法

《丁督護歌》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的版作品。此詩描繪權了勞動人民在炎熱的季節里拖船的勞苦情景,揭露了統治階級窮奢極欲、不顧人民死活的罪行,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命運的深切同情,是一首風格沉鬱的現實主義詩篇。全詩描寫與議論相結合,突出描寫民夫拖船的痛苦,然後在描寫的基礎上抒發議論,揭示勞動人民的痛苦沒有終結,不僅深化了前面的描寫,而且擴展提高了詩的主題意義。詩中的描寫和議論,都採用現實主義的手法,不加修飾,沒有誇張,言近旨遠,意蘊深厚,與詩人的浪漫主義詩歌相比,別是一種風格。

⑷ 李白的丁都護歌的翻譯

丁督護歌[1]⑴
唐代詩人:李白
雲陽上征去⑵,兩岸饒商賈⑶。
吳牛喘月時⑷,拖船一何苦⑸。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⑹。
一唱督護歌⑺,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⑻,無由達江滸⑼。
君看石芒碭⑽,掩淚悲千古。[2]
翻譯:
溯流而上雲陽城去,兩岸有很多商賈大戶。
吳國水牛喘月的時節,拖船工人多麼辛苦!
江水混濁不可飲用,一壺水裡面半壺是土。
遠處傳來《督護歌》的吟唱聲,心摧傷啊淚如雨。
萬名工人鑿取奇異的文石,沒辦法很快就運達江邊。
你們且看那又大又多的山石,讓工人掩淚千古悲傷。

賞析(丁都護歌)

丁都護歌李白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注釋】:1.《丁都護歌》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據傳劉宋高祖的女婿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府內直督護丁旿奉旨料理喪事,其後徐妻向丁詢問殮送情況,每發問輒哀嘆一聲「丁都護」,至為凄切。後人依聲制曲,故定名如此。(見《宋書·樂志》)李白以此題寫悲苦時事,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了。2. 雲陽:秦以後為曲阿,天寶初改丹陽,屬江南道潤州,是長江下游商業繁榮區,有運河直達長江。即今江蘇丹陽縣。3. 吳牛:指江淮間的水牛。4. 壺漿:壺里的水。5. 摧:折裂。6. 系:一作「鑿」。7. 盤石:大石頭。8. 江滸:江邊。9. 芒碭:芒山、碭山,在今安徽、江蘇、山東三省的交界處。古時芒、碭山一帶盛產文石(有紋理的石頭)。一說,芒碭是疊韻聯綿字,形容石頭粗重難移動。【賞析一】:首二句說自雲陽乘舟北上,兩岸商賈雲集。把纖夫生活放在這商業網點稠密的背景上,與巨商富賈們的生活形成對照,造境便很典型。「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這里巧妙點出時令,說「吳牛喘月時」比直說盛夏酷暑具體形象,效果好得多。寫時與寫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寫境傳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嘆息語意沉痛。「拖船」與「上征」照應,可見是逆水行舟,特別吃力,纖夫的形象就突現紙上。讀者彷彿看見那襤褸的一群,挽著纖,喘著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步一顛地艱難地行進著……氣候如此炎熱,勞動強度如此大,渴,自然成為纖夫們最強烈的感覺。然而生活條件如何呢?渴極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濁不可飲」呵!僅言「水濁」似不足令人注意,於是詩人用最有說服力的形象語言來表現:「壺漿半成土」,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說「不可飲」,言下之意是不可飲而飲之,控訴的力量尤為含蓄。纖夫生活條件惡劣豈止一端,而作者獨取「水濁不可飲」的細節來表現,是因為這細節最具水上勞動生活的特徵;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以下兩句寫纖夫的心境。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他們的歌聲即拉船的號子來表現的。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艱難、生活條件之惡劣、心境之哀傷一一寫來,似已盡致。不料末四句卻翻出更驚心的場面。「萬人系磐石」,結合首句「雲陽上征」的詩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運河北運。雲陽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為建築園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視。船夫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開采難盡的石頭運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萬人」之力拖「系」之,亦斷難達於江邊。此照應「拖船一何苦」句,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纖夫之苦推向極端。為造成驚心動魄效果,作者更大書特書「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碭」三字形象的表明:這是采之不盡、輸之難竭的,而纖夫之苦亦足以感傷千古矣。【賞析二】這首詩作於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李白游丹陽橫山時,描繪了纖夫拖船的勞苦情景,揭露了統治階級窮奢極欲、不顧人民死活的活的罪行,對勞動人民的苦難命運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全詩言近旨遠,意蘊深厚。 「丁都護歌」是南朝樂府舊題。《宋書?樂志》記載:南朝宋高祖劉裕的女婿徐逵之被魯軌殺害,劉裕派直督護丁旿前去料理喪事。事後,徐逵之的妻子(劉裕長女)向丁旿詢問殯殮時的情況,每問一聲,就哀嘆一聲「丁督護」,聲調凄切,催人淚下。後人依聲制曲,題為「丁都護歌」。李白借舊題寫時事,在標題上就已營造了凄切悲苦的基調。 開頭兩句交代拖船的地點、環境:從雲陽逆水北上,兩岸商賈雲集。好像無關題意,其實匠心獨運:商業網點的稠密、商賈市肆的豪華與下文纖夫拖船的勞苦構成鮮明的對照;「雲陽上征去」,也為下文「萬人系盤石」作了鋪墊。 下兩句寫纖夫拖船的勞苦。《世說新語》記載:「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李白借用典故,構建畫面,巧妙點出炎夏酷暑的時令特徵,使纖夫逆水拖舟的形象躍然紙上:烈日之下,挽著纖繩,喘著粗氣,衣衫襤褸,彎腰曲背,一步一顛,掙扎行進……「拖船一何苦」,一個「苦」字貫穿全篇,成為詩眼。詩人的嘆息沉痛而深長。 後兩句寫生活條件的艱苦。天熱水淺,拖船艱難,汗流如雨,唇焦口乾,纖夫的苦痛,不言而喻;可一滴清水也沒有:「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詩人抓住這一細節,窺一斑見全豹,可謂含蓄精妙:連水都沒有!生活條件的惡劣,不言自明。 以下兩句刻畫纖夫心理的悲苦。因為統治階級大興土木,纖夫們被迫掙扎在生死邊緣。這不約而同唱起的拉船號子,一聲歌,一行淚,凄切哀怨,令人不忍聽聞:在繁重勞動下苟延殘喘的纖夫們悲苦的內心世界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接下兩句把纖夫之苦難推向極端。石大而多,耗盡「萬人」之力也斷難到達江邊,工程的艱巨可想而知;但「無由達」卻必須達:這是怎樣的悲哀啊!統治者窮奢極欲,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多麼深重啊! 結尾兩句直抒胸臆,詩人的悲苦之情奔涌而出,達到高潮。這廣大的盤石,采不盡,運不完,苦難深重,哪有盡頭啊!詩篇就在這沉痛感嘆和深切同情中結束。「掩淚悲千古」,確實,直到今天,我們吟誦這首《丁都護歌》,也仍然會禁不住灑下同情的淚水。 整首詩格調沉鬱,感情凝重,層層深入。作為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竟能寫出這樣傑出現實主義詩篇,難怪杜甫稱贊他「筆落驚秋雨,詩成泣鬼神」了。 【賞析三】李白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作不如杜甫多,此詩寫纖夫之苦,卻是很突出的篇章。《丁都護歌》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據傳劉宋高祖(裕)的女婿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府內直督護丁旿奉旨料理喪事,其後徐妻(劉裕之長女)向丁詢問殮送情況,每發問輒哀嘆一聲「丁都護」,至為凄切。後人依聲制曲,故定名如此。(見《宋書·樂志》)李白以此題寫悲苦時事,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了。「雲陽」(即今江蘇丹陽縣)秦以後為曲阿,天寶初改丹陽,屬江南道潤州,是長江下游商業繁榮區,有運河直達長江。故首二句說自雲陽乘舟北上,兩岸商賈雲集。把纖夫生活放在這商業網點稠密的背景上,與巨商富賈們的生活形成對照,造境便很典型。「吳牛」乃江淮間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這里巧妙點出時令,說「吳牛喘月時」比直說盛夏酷暑具體形象,效果好得多。寫時與寫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寫境傳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嘆息語意沉痛。「拖船」與「上征」照應,可見是逆水行舟,特別吃力,纖夫的形象就突現紙上。讀者彷彿看見那襤褸的一群,挽著纖,喘著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步一顛地艱難地行進著……氣候如此炎熱,勞動強度如此大,渴,自然成為纖夫們最強烈的感覺。然而生活條件如何呢?渴極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濁不可飲」呵!僅言「水濁」似不足令人注意,於是詩人用最有說服力的形象語言來表現:「壺漿半成土」,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說「不可飲」,言下之意是不可飲而飲之,控訴的力量尤為含蓄。纖夫生活條件惡劣豈止一端,而作者獨取「水濁不可飲」的細節來表現,是因為這細節最具水上勞動生活的特徵;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以下兩句寫纖夫的心境。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他們的歌聲即拉船的號子來表現的。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艱難、生活條件之惡劣、心境之哀傷一一寫來,似已盡致。不料末四句卻翻出更驚心的場面。「萬人系磐石」,「系」一作「鑿」,結合首句「雲陽上征」的詩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運河北運。雲陽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為建築園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視。船夫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開采難盡的石頭運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萬人」之力拖(「系」)之,亦斷難達於江邊(「江滸」)。此照應「拖船一何苦」句,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纖夫之苦推向極端。為造成驚心動魄效果,作者更大書特書「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碭(廣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這是采之不盡、輸之難竭的,而纖夫之苦亦足以感傷千古矣。全詩層層深入,處處以形象畫面代替敘寫。篇首「雲陽」二字預作伏筆,結尾以「磐石芒碭」點明勞役性質,把詩情推向極致,有點睛的奇效。通篇無刻琢痕跡,由於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寫來自覺「落筆沉痛,含意深遠」,實為「李詩之近杜者」(《唐宋詩醇》)。

⑹ 李白的《丁都護歌》詩眼應該是「苦」還是「悲」為什麼

描寫纖夫之苦是這首詩的主調,而悲是詩人的感嘆。所以詩眼是苦,由苦才生悲。

⑺ 李白的《丁都護歌》中是怎樣描述採石搬運的工人

反映復勞動人民的思制想和生活,關心民間疾苦,也是李白詩歌的重要思想內容。他一生政治上很不順心,長期到處漫遊,有機會接觸普通百姓,並且結交了一些朋友,對他們的思想和生活了解很深,常常在詩中反映出來,如《丁都護歌》中描寫了採石搬運工人的勞苦:「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萬人系磐石,無由達江滸。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這些詩篇,如果不對勞動人民的工作、生活有深刻體會,如果不對勞動人民有深厚感情,是寫不出來的。

⑻ 求李白《丁都護歌》詩詞朗誦錄音!!!急啊!!

你好,我來為你解答:
溯流而上雲陽城去,兩岸有很多商賈大戶。 吳國水牛喘月的專時節,拖船工人多麼屬辛苦! 江水混濁不可飲用,一壺水裡面半壺是土。 遠處傳來《督護歌》的吟唱聲,心摧傷啊淚如雨。萬名工人鑿取奇異的文石,沒辦法很快就運達江邊。 你們且看那又大又多的山石,讓工人掩淚千古悲傷。

⑼ 李白的<<丁都護歌>>前八句塑造了怎樣的纖夫形象

這首詩的前八句是刻畫的古代勞動人民的艱苦可憐形象。次句」兩岸饒商賈「兩岸有很多商專賈大屬戶,他們不用勞動,卻有萬貫家財,且可以驅使艱苦勞動卻得不到幾個錢的纖夫們為他勞動,實際上是用對比顯露出纖夫的無奈和可憐。第三、四句用」吳牛喘月「的典故來形容江南的天氣熱(雲陽就是現在的丹陽),而在江南如此炎熱的氣候下纖夫要不斷的工作,這是用客觀環境的描寫突出纖夫的可憐。五、六兩句寫水被泥沙所混雜,也和上面一樣帶到了客觀環境,所不同的是由於承接上面的意思二來且把畫面對准纖夫且寫到了口含泥沙的痛苦感覺(有點通感的意思),實際上更進一步刻劃纖夫的艱苦可憐形象(但是要注意這句可能含有誇張的成分,因為老是這樣就真的沒法喝了,要喝也得把泥沙洗干凈了再喝,雖然可能有個別時候如此但很可能不會總是這樣的。誇張也是李白的詩的最常用的手法)。最後兩句寫詩人的感受,詩人聽見纖夫們的呼號聲,淚滴如雨(也是誇張),這是從用詩人的感受主觀襯托出纖夫的可憐痛苦。

⑽ 李白《丁都護歌》譯文!不要賞析!!!

丁督護歌[1]⑴
唐代詩人:李白
雲陽上征去⑵,兩岸饒商賈⑶。
吳牛喘月時⑷,拖船一何版苦⑸權。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⑹。
一唱督護歌⑺,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磐石⑻,無由達江滸⑼。
君看石芒碭⑽,掩淚悲千古。[2]
翻譯:

流而上雲陽城去,兩岸有很多商賈大戶。
吳國水牛喘月的時節,拖船工人多麼辛苦!
江水混濁不可飲用,一壺水裡面半壺是土。
遠處傳來《督護歌》的吟唱聲,心摧傷啊淚如雨。
萬名工人鑿取奇異的文石,沒辦法很快就運達江邊。
你們且看那又大又多的山石,讓工人掩淚千古悲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