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佛經經典名句翻譯

佛經經典名句翻譯

發布時間: 2021-01-14 20:37:19

『壹』 什麼是佛經翻譯中的四例翻經和五種不翻

自佛法傳入中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在翻譯佛經方面,耗費了非常多的心血。因為要正確表述佛陀的意思,要看翻譯者的佛學造詣,以及翻譯水平和文字功力。為了恰當地翻譯佛經,古時的譯經者,在翻譯佛經時,形成「四例五不翻」的共同守則。
四例是
:一、翻字不翻音:如『般若』二字,與諸佛菩薩所說的『咒語』,雖然已經將梵字譯成中國文字,但卻保留原來的梵音,不按中國文字發音。

二、翻音不翻字:如佛胸前的「萬」字相,字體雖然仍然是梵文,卻譯成中國的語音「萬」。

三、音字俱翻:如大藏經中的大小乘經典,全部譯成中國的語言文字。

四、音字俱不翻:如梵文版本的佛經,全部保存梵文與梵音。

五不翻是:
一、多含不翻:如薄伽梵,含有熾盛、端嚴、名稱、吉祥、尊貴、自在等六義;又如阿羅漢,比丘等,一個名詞含有多種意義,故不翻含義。

二、秘密不翻:如佛經中的一切陀羅尼神咒,是諸佛菩薩於禪定中所發出的秘密語,一詞含攝無量義,中文根本就沒有適當的詞句,可以表達其中所含的奧義,故不翻。

三、尊重不翻:如般若,雖然可以譯名智慧,但這種能夠透視諸法實相,親證人生真理的智慧,並不是一般人的智慧可比,即使是三乘聖眾的智慧,亦望塵莫及;為了顯示般若的尊貴,避免人產生誤會,所以直接用原音,不譯其義。

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雖然可以譯為『無上正等正覺』,但古的譯經大德,故意保留原音,目的是顯示佛道的殊勝,令讀者特別注意!所以後來譯經的人,亦隨順古人的意思,保留不翻。

五、此方無不翻:如庵摩羅果,是印度當地的一種葯果,形似檳榔,食之可驅風寒;其他地區沒有,所以不翻。其實,庵摩羅,是清凈無垢的意思,可譯名:清凈無垢果。

『貳』 佛經經典有哪些這些都是翻譯過來的嗎

佛教經典分復三藏,即經、律、論制
經,是佛的說法
律,是佛制定的戒律
論,是佛弟子對佛法的論述

經、律兩部分,因為都是佛所說,故是翻譯過來的
論,具體情況不一樣,有印度高僧大德的著作,這是翻譯過來的,如龍樹菩薩的《大智度論》
也有中國高僧大德的著作,如慧遠法師的《沙門不敬王者論》

『叄』 佛經的五大譯經師

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西域龜茲國(今新疆庫車縣)人。鳩摩羅什是中國佛教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人。父親原是國相,鳩摩羅什7歲時隨母親出家,長大後精通大小乘佛法,成為一代宗師,聲名遠播。前秦君主苻堅征服龜茲,想把他接到長安,因後來亡國,使鳩摩羅什在後涼滯留達16年之久。之後,後秦君主姚興把鳩摩羅什接到長安,讓他安心從事譯經工作,最後圓寂於長安,終年69歲。
鳩摩羅什在長安組織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官辦性質的譯經場。鳩摩羅什與弟子共譯出佛典74部584卷。鳩摩羅什的翻譯以意譯為主,而且注意修辭,譯文流暢,很有文采,主要有《摩訶般若》、《妙法蓮華經》、《維摩詰經》、《金剛經》、《阿彌陀經》、《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成實論》等,系統介紹了大乘中觀派的思想體系。 真諦(公元499~569年),印度優禪尼國人,精通大乘佛教。真諦在南北朝梁武帝時攜帶大量梵文經典乘船來到梁都建康,正准備開始譯經之時,發生「侯景之亂」,真諦於是輾轉來到富春,才開始譯經。之後,真諦又多次輾轉各地,在兵荒馬亂的年代裡,始終堅持譯經。
真諦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49部142卷,著名的有《無上依經》、《十七地論》、《攝大乘論》、《俱舍釋論》等。 五、六世紀間之著名譯經僧。梵名Parama^rtha 。 音譯作波羅末他、波羅末陀。又稱拘羅那陀(梵Kulana^tha )。西北印度優禪尼(梵Ujjaini^ )人,婆羅門種,姓頗羅墮(梵Bha^rata )。聰敏強記,辯才不竭。少游諸國,歷事諸師,精研四韋六論,貫練三藏五部,究明大乘之妙理。南朝梁代中大同元年(546)攜經典抵中國南海。太清二年(548)入建業(南京)謁武帝,時值侯景之亂,遂潛行南歸,輾轉游歷今蘇、浙、贛、閩、廣州等地,而所至譯經不輟,每亦撰疏闡釋經論理趣。陳太建元年示寂,世壽七十一。自梁武帝末至陳太建元年,共譯經論紀傳六十四部二七八卷,今僅存三十部,大多為佛教研究之重要典籍。與鳩摩羅什、玄奘、義凈同稱四大翻譯家。其翻譯之方法與學識,為我國佛教傳譯史上之泰斗。主要譯作除轉識論、大乘唯識論等唯識論典外,另有金光明經、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律二十二明了論、中邊分別論、十七地論(此書乃瑜伽師地論之別出本)、俱舍論釋、大乘起信論等。其中以攝大乘論、攝大乘論釋影響最大,此二論乃南朝攝論學派之主要理論根據,真諦亦因之被尊為攝論宗之祖。 玄奘(公元600~ 664年),中國洛州緱氏(今河南洛陽偃師)人。玄奘12歲出家,遍讀佛典。因覺得當時佛典多有出入之處,令人迷惑,玄奘於是決定去印度取經。玄奘在貞觀元年時,一人從長安出發,歷經艱辛到達印度佛教中心那爛陀寺。玄奘拜住持戒賢為師,後升至該寺副主講。玄奘在貞觀十九年回到長安,共帶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經論657部。其後,玄奘在唐太宗的支持下在長安大慈恩寺設譯經場,與弟子等人專心翻譯所帶回的佛典。
玄奘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75部,1355卷。玄奘的譯典著作有《大般若經》、《心經》、《解深密經》、《瑜伽師地論》、《成唯識論》等。
唐代僧人,法相宗創始人,佛經翻譯家、旅行家。幼年出家 玄奘家貧,父母早喪。20歲在成都受具足戒。曾游歷各地,參訪名師。先後從慧休、道深、道岳、法常、僧辯、玄會等學《攝大乘論》、《雜阿毗曇心論》、《成實論》、《俱舍論》以及《大般涅槃經》等經論,造詣日深。西行求法 通過多年來在各處講筵所聞,他深感異說紛紜,無從獲解。特別是當時攝論、地論兩家關於法相之說各異,遂產生去印度求《瑜迦師地論》以會通一切的念頭。貞觀元年(627)玄奘結侶陳表,請允西行求法。但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決心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始自長安神邑,終於王舍新城,長途跋涉五萬余里。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今新疆吐魯番縣境),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後經屈支(今新疆庫車)、凌山(耶木素爾嶺)、素葉城、迦畢試國、 赤建國(今蘇聯塔什干)、颯秣建國(今撒馬爾罕城之東)、蔥嶺、鐵門。到達 貨羅國故地(今蔥嶺西、烏滸河南一帶)。南下經縛喝國(今阿富汗北境巴爾赫)、揭職國(今阿富汗加茲地方)、大雪山、梵衍那國(今阿富汗之巴米揚)、犍雙羅國(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及其毗連的阿富汗東部一帶)、烏伏那國(巴基斯坦之斯瓦特地區),到達迦濕彌羅國。在此從僧稱(或作僧勝)學《俱舍論》、《順正理論》及因明、聲明等學,與毗戌陀僧訶(凈師子)、僧蘇伽蜜多羅(如來友)、婆蘇蜜多羅(世友)、蘇利耶提婆(日天)、辰那 羅多(最勝救)等討信紙佛學,前後共2年。以後,到磔迦國(今巴基斯坦旁遮普)從一老婆羅門學《經百論》、《廣百論》;到至那仆底國(今印度北部之菲羅茲布爾地方)從毗膩多缽臘婆(調伏光)學《對法論》、《顯宗論》;到闍爛達羅國(今印度北部賈朗達爾)從旃達羅伐摩(月胄)受《眾事分毗婆沙》;到窣祿勤那國(今印度北部羅塔克北)從闍那 多學《經部毗婆沙》;到秣底補羅國(今印度北部門達沃爾)從蜜多犀納受《辯真論》、《隨發智論》;到曲女城(今印度恆河西岸之勒克 )從累縭耶犀納學《佛使毗婆沙》、《日胄毗婆沙》。貞觀五年,抵摩揭陀國的那爛陀寺受學於戒賢。玄奘在那爛陀寺歷時5年,備受優遇,並被選為通曉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後聽戒賢講《瑜伽師地論》、《順正理論》及《顯揚聖教論》、《對法論》、《集量論》、《中論》、《百論》以及因明、聲明等學,同時又兼學各種婆羅門書。歷游五印 貞觀十年玄奘離開那爛陀寺,先後到伊爛 缽伐多國(今印度北部蒙吉爾)、 薩羅國、安達羅國、馱那羯碟迦國(今印度東海岸克里希納河口處)、達羅毗荼國(今印度馬德拉斯市以南地區)、狼揭羅國(今印度河西莫克蘭東部一帶)、缽伐多國(約今克什米爾的查謨),訪師參學。他在缽伐多國停留兩年,悉心研習《正量部根本阿毗達磨論》及《攝正法論》、《成實論》等,然後重返那爛陀寺。不久,又到低羅擇迦寺向般若跋陀羅探討說一切有療三藏及因明、聲明等學,又到杖林山訪勝軍研習唯識抉擇、意義理、成無畏、無住涅槃、十二因緣、庄嚴經等論,切磋質疑,兩年後仍返回那爛陀寺。此時,戒賢囑玄奘為那爛陀寺僧眾開講攝論、唯識抉擇論。適逢中觀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師師子光也在那裡講《中論》、《百論》,反對法相唯識之說。於是玄奘著《會宗論》三千頌,以調和大乘中觀、瑜伽兩派的學說。同時參與了與正量部學者般若 多的辯論,又著《制惡見論》一千六百頌。還應東印迦摩縷波國(今印度阿薩姆地區)國王鳩摩羅的邀請講經說法,並著《三身論》。接著與戒日王會晤,並得到優渥禮遇。戒日王決定以玄奘為論主,在曲女城召開佛學辯論大會,在五印18個國王、3000個大小乘佛教學者和外道2000人參加。當時玄奘講論,任人問難,但無一人能予詰難。一時名震五印,並被大乘尊為「大乘天」,被小乘尊為「解脫天」。戒日王又堅請玄奘參加5年一度、歷時75天的無遮大會。會後歸國。回國譯經 貞觀十九年正月二十五日,玄奘返祗長安。史載當時「道俗奔迎,傾都罷市」。不久,唐太宗接見並勸其還俗出仕,玄奘婉言辭謝。爾後留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20餘人助譯,分任證義、綴文、正字、證梵等職,組成了完備的譯場。同年五月創譯《大菩薩藏經》20卷,九月完成。貞觀二十年正月,玄奘譯出無著《顯揚聖教論》20卷;並口述由辯機筆受完成《大唐西域記》。同年尚譯出《解深密經》、《因明入正理論》,推進了因明在中國的發展,嗣又奉敕將《老子》、《大乘起信論》譯作梵文,傳於印度。二十二年五月譯出《瑜伽師地論》100卷,並請太宗作經序。十月,譯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不久,大慈恩寺落成,玄奘遂奉敕入住任上座,並悉心從事翻譯佛經。永徽三年(652),奏請建塔以安置經像,經高示敕許,乃於大慈恩寺西院營建雁塔。玄奘「親負簣畚,擔運磚石,首尾二周(年),功業始畢」。顯慶三年(658)移居西明寺,因常為瑣事所擾,遂遷居玉華寺,致力譯經。顯慶五年,始譯《大般若經》。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玄奘頗為謹嚴,不刪一字。至龍朔三年(663)終於譯完這部多達600卷的巨著。此後,玄奘深感身心日衰,及至麟德元年(664),譯出《咒五首》1卷後,遂成絕筆。同年二月逝世。據載,玄奘前後共譯經論75部,總計1335卷。所譯之經,後人均稱為新譯。主要學說①五種姓說。進一步發揮了印度戒賢一系五種姓說,即把一切眾生劃分為聲聞種姓、緣覺種姓、如來種姓、不定種姓、無種姓。認為根據人的先天素質可以決定修道的結果。玄奘在此總賅印度諸家的學說,對五種姓說作了系統的闡述。②唯識論。玄奘及其學派主張,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類的自我)皆非獨立存在的,而是由人們的意識變現出來的,即所胃「唯識所變」。最根本的意識稱作「阿賴耶識」,是世界各種事物、現象的一切「種子」,是宇宙的本源。③因明。因明在印度瑜伽學系中就十分發達。世親之後,經過陳那和護法的發展,因明和唯識學說就緊密地結合。玄奘在此基礎上又有新的發展。他在印度提出了「真唯識量」。回國以後,除翻譯了因明的主要著作外,並對因明辯論、論證的性質作了精細的發揮,深化了因明立量的方法,又地立破的理論進行了精細的分析。玄奘畢生致力於佛教事業,共事跡多見於《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續高僧傳·玄奘傳》。研究玄奘一派學說的重要著作,除《成唯識論》外,有「唯識三大部」,即窺基的《成唯識論述記》、慧沼《成唯識論了義燈》、智周《成唯識論演秘》。弟子 玄奘之學,博大精深。一時碩彥,俱集門下。神昉、嘉尚、普光、窺基,號稱奘門四哲,皆為法相之大家;普光、法寶、神泰,則稱俱舍三大家;窺基、神泰、順憬又為因明巨匠;新羅高僧圓測,為玄奘神足,新羅元曉,為華嚴大家;西域利涉,為護法名僧;南山道宣為之證義,乃律學宗師;玄應,義學名家;東塔懷素,後為新疏之主。 不空(公元705~ 774年),獅子國(今斯里蘭卡)人。不空唐朝時來華,是「開元三大士」之一,對中國密宗的形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不空隨其師金剛智先來到洛陽,後又到長安,然後不空在長安大興寺設立道場,翻譯密宗經典,度僧受戒,使密宗在中國的影響大增。
不空及其弟子共譯出佛典100多部,主要有《金剛頂經》、《般若》、《華嚴》、《大集》 唐代僧人。密宗祖師之一。全稱不空金剛。師子國(今斯里蘭卡)人。與善無畏、金剛智並稱開元三大士。14歲在闍婆國(今印度尼西亞爪哇)隨金剛智來華。唐開元八年(720)至洛陽。一說西域人,幼隨舅父到內地,10歲游武威、太原,15歲遇金剛智。開元十二年在洛陽廣福寺受比丘戒,此後學習漢、梵經論,並隨金剛智譯經。金剛智卒後,奉遺命至天竺龍智處秉受密法。初至南海(廣州)為探訪使劉巨鄰留請傳法。開元二十九年(一說天寶二年),奉詔齎送國書,率弟子等37人人普賢阿闍黎重受灌頂,學習密法3年。後又周遊印度,於唐天寶五載(746)返長安。攜回梵本經100部,計1200卷,以及師子國王屍羅迷伽的國書、大般若經夾和方物。天寶十五載奉詔住長安大興善寺開壇灌頂。安祿山攻陷長安後,他秘密派人與肅宗通報消息。至德二載(757)唐室還都後,備受肅宗禮遇。乾元元年(758)肅宗敕命將長安、洛陽諸寺及各縣寺舍、村坊凡舊日玄奘、義凈、菩提流支、善無畏、寶勝等攜來的梵夾全部集中大興善寺,交不空翻譯。所譯顯密教典共110部,143卷。卒後,代宗敕贈「司空」,謚大辯正廣智不空三藏和上。受法弟子數以萬計,受比丘戒弟子也有2000人。著名的有含光、惠超(新羅人)、惠果、惠朗、元皎和覺超,號稱六哲。惠果後傳法於日僧空海,空海歸國後創真言宗,後世稱為東密。

『肆』 翻譯佛經

http://boruo.goodweb.cn/ 般若抄文海 佛教經典襲

佛經可以翻譯的,咒語不能翻。

阿彌陀佛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伍』 佛教重要經典都是那位大德翻譯的

佛教重要經典都是大德翻譯的
鳩摩羅什
譯出《摩訶般若》、《妙法蓮華》、《維摩專詰》、《阿彌陀》屬、《金剛》等經和《中》、《百》、《十二門》和《大智度》等論,共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 由於譯文非常簡潔曉暢,妙義自然詮顯無礙,所以深受眾人的喜愛,而廣為流傳,對於佛教的發展,有很大貢獻。所介紹之中觀宗學說,為後世三論宗之淵源。佛教成實師、天台宗,均由其所譯經論而創立。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時稱「四聖」。

『陸』 翻譯佛經

似乎是描述的是無上瑜伽男女雙修之法。

『柒』 求把中文佛經翻譯成英語!

佛家禪語,又是一個哲理故事
The Buddha asked;"what is 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the world?'The student answered:"The thing that we have lost and the thing that we haven't got.''The Buddha didn't say angthing.Several years past,the world has changed a lot.And the Buddha asked his students the same question again,and this time ,the students answered:"The most valuable thing in the world is just the thing that we have now''
可能有謬誤,回望能幫到答您

『捌』 求兩句佛經的解釋:最好一個字一個字的翻譯!!!最後在分別說出他們的寓意!!!

1)紅塵十丈,卻困眾生芸芸;仁心雖小,也容我佛慈悲。
「紅塵」,比喻引發我們內心貪欲的外境,即我們通常所說的「財色名食睡」這「地獄五條根」;「十丈」極言六塵對我們眾生的誘惑力之大;「困」比喻眾生如牲畜被束縛於圈中而不能出離;「芸芸」,言眾生之多數不勝數。此為上聯,意思是說,無數眾生都困在五欲六塵的束縛之中而不得解脫。
「仁心」,出於儒家之說,即孟子所說的「不忍人之心」(包括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簡言之,就是心中裝著他人,一心只為別人好的那種善良的本性。「慈悲」是佛教用語,「慈」,是「與樂」,給人以幸福快樂;「悲」是拔苦,把別人從痛苦中解救出來;如果是無條件地給眾生以快樂,救眾生於水火,這就是菩薩的「大慈大悲」。這句講人的善良的本性發展到極致,就是佛菩薩的大慈大悲。
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則冰融,冰融則火滅。故此,佛曰不可說。
人屬於有情的眾生,但「情」一字,雖然能給人以溫暖,但如果懷著私心,有了染污,那麼,「愛」也會走向其反面而變成「恨」。此句用火化冰而反被冰化成的水澆滅來比喻對感情的執著帶給眾生的痛苦與災難。
「佛曰不可說」的本義是說,佛認為,宇宙人生的真理需要每個人自己用心去悟,不能從語言中從概念中得;用在這里,是說,對於「情」字,如果能夠以清凈的愛心去處理,它是人間變天堂的必不可少的至寶;如果以自私的『愛心』去處理,它會變成殺人的元兇:二者的界限,不是可以從現象上看得到的,要看每個人的動機,這就不是可以用語言來說清楚的。所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是也。
2)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
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釐。失之須臾。
佛的這些話,是告訴我們佛法的本質。佛法是佛陀治療眾生身心的疾病而下的葯,眾生的病不同,佛開的葯方也不同,所以,不能執著於佛講的「法」。只有去掉了一切執著之後,才能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佛經浩如煙海,就只有一個目的,讓人去掉一切執著而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佛說:「我所講的佛法就是,雖然時時都有念頭,但從來沒有『我在念』的執著;時時都在做事,但從來沒有『我在做』的執著;時時都在說話,但卻從來沒有『我在說話』的執著;時時都在修行,但卻從來不存在『我在修行』這個執著。一個真正去掉了內心的我執之後,內心清凈了,他便離佛所說的『道』越來越近了;如果不懂得內心清凈才是『道』,那麼,他雖然在修道,但卻離真正的『道』越來越遠了。佛道是向自己內心去求的,是從自己內心的清凈中去求的,一旦執著於名詞術語,通向真理的『道』反而被阻斷了。自己求道之路行不通,不是別人或者外物限制了你。如果我們對佛講的『道』的理解有絲毫差錯,馬上就迷失了方向,找不到修行的正路了。」
第二段文字告訴我們,佛教的核心即破除一切執著,包括對法的執著;只有將內心的分別執著與妄想徹底打破,才是一個真正的佛弟子,才是一個真正的修行佛道的人。

『玖』 佛經翻譯

你是要全部翻譯嗎……
說實話,有幾句我只能靠猜。
【聲在聞中,自有生版滅。非為汝權聞聲生聲滅,令汝聞性為有為無】
聲音對於聽聞來說,自有升起滅去。不是你聽到聲音升起滅去,而是要你聽到空性聚集滅去。
這句大概是在說緣起性空法。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疑物,何處染塵埃。】
簡單點說,(菩提智慧中)本來沒有菩提樹,(心中)也沒有明鏡台。本來就神馬都沒有,那裡去惹塵埃(煩惱)。
這句是六祖的悟道偈。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知道世間為幻想就是離開,不借用方便道。
離開幻想即是正覺,沒有次第。
這句大概是禪宗的頓悟。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這句話太白話了,打字累,字面意思,簡單說就是路只有你一個人走。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也是白話。字面意思。佛說「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白話。……自作自受善惡因果。

【自性彌陀,唯心凈土。】
自己的心性就是彌陀佛(阿彌陀佛?),心性是凈土。
也是禪宗的明心見性,不求凈土。

『拾』 在中國佛教史上最著名的四位佛經翻譯家是

1.鳩摩羅什法師(Kumārajīva,西域龜茲國人,344-413年),於南北朝(北)前秦苻堅、後秦姚興時期入華譯版經
2.真諦法師(Paramā權rtha,天竺優禪尼國人,499-569年),於南北朝(南)之梁朝武帝(蕭衍)時來華主持翻譯佛經
3.玄奘法師(602-664年),洛州(今洛陽)人士,唐太宗-唐高宗-武後時,西竺求法、返唐譯經
4.義凈法師(635-713年),齊州(今濟南)人士,唐高宗-唐玄宗時,西竺求法、返唐譯經

有意思的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佛經翻譯家,包括2位國際友人、2位同胞;國際友人恰在南北朝對峙時期援華,一南一北,此為佛教在中國漸興時期;2位本土大德,均在初唐、盛唐時期,先後西天取經,此為佛教在華鼎盛時期,所謂「盛世崇佛」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