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楊萬里春日賞析

楊萬里春日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4 19:43:53

㈠ 楊萬里的春日絕句的人行紅雨中含義

這句出之抄楊萬里《春日絕句》
日落碧簪外,人行紅雨中。
幽人詩酒里,又是一春風。
「人行紅雨中」《釋名》:
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行:伉也,伉足而前也。又《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紅雨:1.紅色的雨。《說郛》卷三一引《致虛閣雜俎》:「天寶十三年,宮中下紅雨,色若桃花。」
2.落在紅花上的雨。唐孟郊《同年春宴》詩:「紅雨花上滴,綠煙柳際垂。」
3.比喻落花。唐李賀《將進酒》詩:「況是青春日將暮,桃花亂落如紅雨。」
4.比喻女子落淚。元張可久《朝天子·道院中
中:《前漢·律歷志》春為陽中,萬物以生。秋為隂中,萬物以成。又中央,四方之中也。
根據以上釋名,「人行紅雨中」自明。意思就是人走在落有桃花的路中。
供參考。

㈡ <春日》楊萬里

《春日》
──楊萬里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

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

㈢ 我需要一些有關春天的古詩、夏天的古詩、秋天的古詩、冬天的古詩,

一、春季:

孟浩然
春曉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春曉》給我們展現的是一幅雨後清晨的春景圖。它看似平淡,卻韻味無窮。不寫繁花似錦,不寫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數筆,就把那不經意的一瞬間感受到的濃濃春意勾勒得淋漓盡致。詩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襯愛春,言簡意濃,情真意切。從那「夜來風雨聲」中,我們可以盡情地想像那鶯歌燕舞、百花齊放的爛漫春光。

譯文
春意綿綿好睡覺,不知不覺天亮了;
猛然一覺驚醒來,到處是鳥兒啼叫。
夜裡迷迷胡胡,似乎有沙沙風雨聲;
呵風雨風雨,花兒不知吹落了多少?

詠柳 唐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譯文:如玉雕一樣的新柳碧玉婆娑,無數柔嫩的柳條掛下來象絲帶一樣。細長的柳葉是誰剪出來的呢?原來二月的春風就是一把神奇的剪刀。

點評:作者觀察細致,比喻新穎,想像別致,語言淺近流暢,字里行間溢出濃郁的春意。

二、夏季

江南 漢樂府

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

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

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

譯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蓮的季節了,葉子浮出水面緊密相連。

魚兒在蓮葉間嬉戲,魚兒在蓮葉東面嬉戲,魚兒在蓮葉西面嬉戲,

魚兒在蓮葉南面嬉戲,魚兒在蓮葉北面嬉戲。
(註:後五句意義相同,都是說魚兒在蓮葉間嬉戲的意思。東、西、南、北並列,鋪陳其事,這是詩經中的「賦」的手法,)

【釋】:
本篇是一首與勞動相結合的情歌。詩歌採用民間情歌常用的比興、雙關手法,以「蓮」諧「憐」,象徵愛情,以魚兒戲水於蓮葉問來暗喻青年男女在勞動中相互愛戀的歡樂情景。格調清新健康。詩歌的開頭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動的江南景緻。後四句以東、西、南、北並列,方位的變化以魚兒的游動為依據,顯得活潑、自然、有趣。句式復沓而略有變化,是《詩經》的傳統手法,用在這里,更令人聯想到采蓮人在湖中泛舟來往、歌聲相和相應的情景。詩中沒有一字直接寫人,但是通過對蓮葉和魚兒的描繪,卻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氣,領略到采蓮人內心的歡樂。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年代:【宋】 作者:【楊萬里】 體裁:【七絕】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注釋

[注釋](1)凈慈寺:在今杭州西湖南岸。(2)畢竟:終究,到底。(3)四時:四季。

[譯文]到底是六月的西湖,特有的風光就是與別時不同。蓮葉滿湖,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荷花帖水映日,顯出與眾不同的艷紅。

三、秋季

山行
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
沿著彎彎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雲深處,居然還有人家。停下車來,是因為喜愛這深秋的楓林晚景。楓葉秋霜染過,艷比二月春花。
全詩通過楓葉,寫出了晚秋的熱烈氣氛。

[賞析] 此詩寫山中所見秋景,這最後兩句尤為優美。所以黃生《唐詩摘鈔》說「詩中有畫」,是一幅《秋山旅行圖》。詩中「坐」字作因為解,並非坐下之意。「霜葉紅於二月花」,前人贊為「真名句」,因為它申足前意,將一片楓林秋景展現在我們面前。你看,在秋陽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盡染,燦若朝霞,艷如去錦,豈不比二月春花還要美麗!透過這片紅色,使人看到了秋天具有春天一親的魅力,能不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天 凈 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小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 文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

第一幅畫共18個字九個名詞,其間無一虛詞,卻自然流暢而涵蘊豐富,作者以其嫻熟的藝術技巧,讓九種不同的景物沐於夕陽的清輝之下,象電影鏡頭一樣以「蒙太奇」的筆法在我們面前依次呈現,一下子就把讀者帶入深秋時節:幾根枯藤纏繞著幾顆凋零了黃葉的禿樹,在秋風蕭蕭中瑟瑟地顫抖,天空中點點寒鴉,聲聲哀鳴……寫出了一片蕭颯悲涼的秋景,造成一種凄清衰頹的氛圍,烘托出作者內心的悲戚。我們可以想像,昏鴉尚能有老樹可歸,而遊子卻漂泊無著,有家難歸,其間該是何等的悲苦與無奈啊!接下來,眼前呈現一座小橋,潺潺的流水,還有依稀裊起炊煙的農家小院。這種有人家安居其間的田園小景是那樣幽靜而甜蜜,安逸而閑致。這一切,不能不令浪跡天涯的遊子想起自己家鄉的小橋、流水和親人。在這里,以樂景寫哀情,令人倍感凄涼,烘托出淪落他鄉的遊子那內心彷徨無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畫里,我們可以看到,在蕭瑟的秋風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飽嘗鄉愁的遊子卻騎著一匹延滯歸期的瘦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著遠方踽踽而行。此時,夕陽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暉,本是鳥禽回巢、羊牛迴圈、人兒歸家的團圓時刻,而遊子卻仍是「斷腸人在天涯」,此時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鄉的遊子面對如此蕭瑟凄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腸寸斷!一顆漂泊羈旅的遊子心在秋風中鮮血淋淋……

馬致遠就是以這樣一支極為簡短的小曲,表達了難以盡述的內蘊,形象地描繪出天涯遊子凄楚、悲愴的內心世界,給人以震撼人心的藝術感受。

四、冬季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舟雪。

〖譯文〗
連綿的群山不見鳥的飛影,
所有的路上難尋人的行蹤。
一條孤單的小船上,
有一位披蓑戴笠的漁翁,
獨自在風雪寒冷的江上釣魚。

〖點評〗
此詩用白描手法,真實地再現了一個幽靜寒冷、純潔寂靜的自然景象,抒發了
詩人政治上失意的郁悶和苦惱。

兵車行 ·杜甫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千雲霄。
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雲「點行頻。或從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營田。去時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被驅不異犬與雞。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怨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譯 文
車輛隆隆響,戰馬蕭蕭鳴,出徵士兵弓箭各自佩在腰。爺娘妻子兒女奔跑來相送,塵埃飛揚不見咸陽橋。攔在路上牽著士兵衣服頓腳哭,哭聲直上天空沖雲霄。
路旁經過的人問出徵士兵怎麼樣,出徵士兵只是說按名冊徵兵很頻繁。有的人十五歲到黃河以北去戍守,有的人四十歲到西部邊疆去種田。去時里長給有的壯丁裹頭巾,他們回時已經白頭還要去守邊。邊疆無數士兵流血形成了海水,武皇開拓邊疆的念頭還沒停止。您沒聽說漢家華山以東兩百州,百千村落長滿了草木。即使有健壯的婦女手拿鋤犁耕種,田土裡的莊稼也長得沒有東西行列。況且秦地的士兵又能夠苦戰,被驅使去作戰與雞狗沒有分別。盡管長輩有疑問,服役的人們怎敢伸訴怨恨?就象今年冬天,還沒有停止征調函谷關以西的士兵。縣官緊急地催逼百姓交租稅,租稅從哪裡出?如果確實知道生男孩是壞事情,反而不如生女孩好。生下女孩還能夠嫁給近鄰,生下男孩死於沙場埋沒在荒草間。
您沒有看見,青海的邊上,自古以來戰死士兵的白骨沒人掩埋。新鬼煩惱地怨恨舊鬼哭泣,天陰雨濕時眾鬼啾啾地喊叫。

㈣ 楊萬里《春日絕句》

《春日絕句》
楊萬里

日落碧簪外,人行紅雨中。
幽人詩酒里,又是一春風。

㈤ 春日楊萬里帶著拼音的古詩

chūn rì zhū xī
春 日(朱 熹) (宋)
shâng rì xún fāng sì shuǐ bīn,wú biān guāng jǐng yī shí xīn
勝 日 尋 芳 泗 水 濱,無 邊專 光 景 一 時屬 新 。
děng xián shí dã dōng fēng miàn,wàn zǐ qiān hïng zǒng shì chūn
等 閑 識 得 東 風 面, 萬 紫 千 紅 總 是 春 。

㈥ 小池,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春日,題林安邸

《小池》南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專有蜻蜓立上頭。

《曉屬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南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春日》宋代-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題臨安邸》宋代詩人林升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這四首詩都是屬於七言絕句。

詩詞鑒賞中的表現手法有哪些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內心強烈的感情不加掩飾地直接敘述出來,讓強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傾瀉而出。

如: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1)譯文:先代的聖君,我見也沒見到,後代的明主,要等到什麼時候。想到宇宙無限渺遠,我深感人生短暫,獨愴然而涕下。

(2)賞析: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等幽州台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屬間接抒情的一種,通過對實景的描寫來抒寫作者的感情。

如: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1)譯文:煙霧籠罩著水面,月光籠罩著沙岸,小船夜泊秦淮,靠近岸邊酒家。酒樓里的人們還在尋歡作樂,那些賣笑的歌女渾然不知亡國之痛,隔江還唱《後庭花》。

(2)賞析:詩歌的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所寫景並非晴朗的月夜、萬里無雲的碧空,而是迷濛的煙月,籠罩著寒水白沙。景色是那麼黯淡,氛圍是那麼冷寂,這就給後兩句寫作者的憂慮情緒增添了氣氛,加濃了色澤,兩者情景交融,渾然一體。

3、托物言志:屬間接抒情的一種,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發的感情、闡發的思想藉助於對某種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議論表達出來。

如: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虞世南《詠蟬》)

(1)譯文:蟬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與那些在腐草爛泥中打滾的蟲類自然不同,因此它的聲音能夠流麗響亮。蟬兒棲身高處,聲音自然會傳得很遠,這並不是藉助秋風的飛傳。

(2)賞析:詩歌中所描寫的蟬的形象是:蟬垂著觸須在枝頭吸飲清潔的露水,陣陣的蟬聲從稀疏的梧桐上傳出來。身居高處,叫聲自然傳的很遠,並非依靠風的力量。

而在詩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發的人生感懷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總是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地提高自身修養,因而美好的聲名自可遠揚,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噓。由此可見,寫蟬是依據,而抒懷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寫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詩歌達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1)譯文:而陶潛《飲酒》詩中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此中當自有真意,要辯論已忘言

(2)賞析:詩句表面上是寫景,而實際上則隱寓著詩人的一種超脫塵世、熱愛自然、遠離官場的感情境界。

5、動靜結合:指對人、事、景處於動態或相對靜態時的描寫。

如: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

(1)譯文:漆黑的夜晚,一盞漁燈閃現在河面上,那盞漁燈的光亮就像螢火蟲似的,靜靜地映在河面上。一陣微風吹來,河面漾起層層細浪,原來像螢火蟲那樣的一點光亮散開了,變成了無數顆星星,在河面閃動。

(2)賞析:全詩用白描手法寫出了詩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兩句寫靜態,後兩句寫動態,一動一靜,相輔相成。

6、以動襯靜: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即通過對動態的描寫,渲染反襯出靜態,也就是在動態描寫中顯示出靜態。

7、樂景寫哀:屬反襯手法中的一種,表面上寫的是一種歡樂的場景,而實踐上是藉此來表達一種悲哀、凄楚的情緒。

8、以景結情: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作結,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顯得意猶未盡。

9、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亂來諷喻當朝。

㈧ 古詩春日萬里帶著拼音的古詩全文

【全文】

春日 楊萬里

chūn rìyángwànlǐ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

yuǎnmùsuítiānqù,xié yángzhuó shùmíng

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

quǎnzhīhéchùfèi,rénzàibànshānxíng

【賞析】

「隨」字寫詩人遠望春天的天空、原野,將滿目春意盡情寫出;同時表現了詩人愉悅、自得之情。「著」字寫斜陽照山樹,既表現了樹之英姿,又寫出殘陽之烈,使日與樹互相映襯。天空高遠,山樹鬱郁蔥蔥,夕陽光輝燦爛,是為靜景;犬吠聲洪亮,人行半山中,是為動景;既表現了春意盎然,又表現了人行之精神倍增。

【楊萬里】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二十四年(1154)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調零陵丞。與尤袤、范成大、陸游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楊萬里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稱為「誠齋體」。代表作品有《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閑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過安仁》等。

㈨ 霧氣因山見,春日六絕句其三。這首詩怎麼翻譯

春日六絕句

【宋】楊萬里

其一

日落碧簪外,人行紅雨中。

幽人詩酒里,又是一春風。

其二

遠目隨天去,斜陽著樹明。

犬知何處吠,人在半山行。

其三

霧氣因山見,波痕到岸消。

詩人元自懶,物色故相撩。

其四

春醉非關酒,郊行不問塗。

青天何處了,白鳥入空無。

其五

江水夜韶樂,海棠春貴妃。

殷懃向春道,莫遣一花飛。

其六

春色有情意,挑花生暮寒。

只應催客子,不遣立江干。

【題解】

五言絕句。押蕭韻。

【詩意】

其三

氤氳的霧氣依憑遠遠的青山而顯現,

水面上波浪的痕跡直到岸邊才消失。

我這個詩人元本就是太慵懶了啊,

這美麗的景色本就撩亂了我的心。

【注釋】

1、霧氣:雲霧;水蒸氣。《管子·輕重己》:「宜藏而不藏,霧氣陽陽。」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夷水》:「大溪南北夾岸,有溫泉對注,夏煖冬熱,上常有霧氣。」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異七·山市》:「文登昆嵛山有山市,恆在清晨。遙望之,山化為海,惟露一島。島外悉波濤彌漫,舟船往來,山下人但覺在霧氣中。」王願堅《七根火柴》:「(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濕透的衣服上冒著一層霧氣。」

2、因山:語出晉左思《三都賦》:「至乎臨谷為塞,因山為障。峻岨塍埒長城,豁險吞若巨防。」

3、波痕:淺海、河湖的一種小型地形特徵,由尖波峰、圓波谷,坡度對稱組成連綿波浪狀。

4、詩人:這里是作者楊萬里自稱。

(1)指《詩經》的作者。《楚辭·九辯》:「竊慕詩人之遺風兮,願托志乎素餐。」宋邵伯溫《聞見前錄》卷七:「范魯 戒子孫詩,其略曰:『……《相鼠》尚有禮,宜鑒詩人刺。』」

(2)寫詩的作家。漢揚雄《法言·吾子》:「詩人之賦麗以則,辭人之賦麗以淫。」唐白居易《馬上作》詩:「吳中多詩人,亦不少酒酤。」明黃淳耀《馬巽甫〈游橫山記〉序》:「昔陶徵士作《桃花源記》,後世詩人如摩詰、昌黎、夢得、聖俞諸公,皆形之詠歌,以為神仙。」孫犁《秀露集·關於詩》:「這包括詩人的『志』,即思想或見解。」

5、元自:猶言原本,本來。唐杜甫《傷春》詩之二:「鬢毛元自白,淚點向來垂。」明李贄《史綱評要·南宋紀·高宗》:「金人元自識人。」

6、物色:景色;景象。

(1)牲畜的毛色。《禮記·月令》:「(孟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犧牲,視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陳澔集說:「物色或騂或黝。」明張寧《方洲雜言》:「文帝初耕藉田時,借牛於田家。既終畝,二耕叟互錯認牛,喧閧不已。帝召問之曰:『父老何自錯?牛物色奈何?』」

(2)物體的顏色。《金史·仆散忠義傳》:「時昏霧四塞,跬步莫睹物色。」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藝林學山一·綠沉》:「蓋有物色之深者為綠沉也。」洪深《戲劇導演的初步知識》下篇二:「白色照在屋面,有些光被吸收而有些光被反射時,所反射的『色光』就是『物色』。」

(3)形狀;形貌。《西京雜記》卷二:「高帝既作新豐,並移舊社,衢巷、棟宇,物色惟舊。士女老幼相攜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雞鴨於通塗,亦竟識其家。」《後漢書·逸民傳·嚴光》:「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李賢註:「以其形貌求之。」《新唐書·忠義傳中·顏春卿》:「嘗送徒於州,亡其籍,至廷,口記物色,凡千人,無所差。」

(4)景色;景象。南朝宋鮑照《秋日示休上人》詩:「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榮。」宋蘇舜欽《寄王幾道同年》詩:「新安道中物色佳,山昏雲澹晚雨斜。」明高啟《宣和所題畫》詩:「那知回首宣和殿,物色凄涼與畫同。」魯迅《墳·摩羅詩力說》:「乃戍高加索,見其地之物色,詩益雄美。」

(5)用品;物品。《南史·劉孝綽傳》:「少孤,宅近僧寺,孝綽許,適見黃卧具,孝綽謂僧物色也,撫手笑。」《朱子語類》卷十六:「如一個好物色到面前,真個是好,也須道是好。」《宣和遺事》後集:「所貢物色,盡取之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2回:「房裡多是要緊文書物色,你敢亂動么!」

(6)訪求;尋找;挑選。漢劉向《列仙傳·關令尹喜》:「老子西遊,先見其氣,知有真人當過,物色而遮之,果得老子。」宋周煇《清波別志》卷上:「令臣搜訪詩人,臣已物色得數人。」《明史·韓林兒傳》:「福通物色林兒,得諸碭山夾河,迎至亳,僭稱皇帝。」張重光《坐寫字間的人》一:「他叫章湘,和我一樣是半年前從基層物色到局宣傳處的。」

(7)引申指搜捕。宋文天祥《〈指南錄〉後序》:「經北艦十餘里,為巡船所物色,幾從魚腹死。」清錢謙益《讀杜小箋》上:「然隆準之子孫,千人亦見,其能免於逆胡之物色乎?」

(8)端詳;辨認。宋無名氏《李師師外傳》:「帝於燈下凝睇物色之,幽姿逸韻,閃爍驚眸。」清宣鼎《夜雨秋燈錄·東鄰墓》:「捕驚醒……駕輕舠,破浪南下,適遇,見其兩足尖搭舵後,屹如山峙,詳加物色,宛與夢符。」

(9)猶物性。唐杜甫《遣悶奉呈嚴公二十韻》:「會希全物色,時放倚梧桐。」浦起龍心解:「猶莊子言使得全其天年。」唐孟郊《與韓愈李翱張籍話別》詩:「物色豈知異,人心故將違。」

(10)標志。明王濟《君子堂日詢手鏡》:「由貴陸行往賓州,必經大龍山,非馮氏之車則不敢行,車上有小旗為物色。」

【作者】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高宗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調贛州司戶參軍。歷永州零陵丞、知隆興府奉新縣。孝宗乾道六年(1170)召為國子博士(本集卷一三三《國子博士告詞》注),遷太常博士、將作少監。出知漳州,改常州。淳熙六年(1179)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同上書《廣東提舉告詞》注),尋除本路提點刑獄。召為尚左郎官。十二年(1185)以地震應詔上書,擢東宮侍讀。十四年(1187)遷秘書少監(同上書《秘書少監告詞》注)。十五年(1188)因上疏駁洪邁太廟高宗室配饗議,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兼實錄院檢討官,會孝宗日歷成,宰臣令他人為序,遂以失職丐去,出為江東轉運副使,權總領淮西江東軍馬錢糧。因論江南行鐵錢不便,忤宰相意,改知贛州,未赴。寧宗即位,屢召屢辭。慶元五年(1199)致仕(同上書《通議大夫寶文閣待制致仕告詞》注)。開禧二年(1206)卒,年八十。謚文節(《宋會要輯稿》禮五八之一○○)。有《誠齋集》、《易傳》等傳世。事見其子長孺撰墓誌(清乾隆刊《楊文節公文集》卷末附)。《宋史》卷四三三有傳。楊萬里詩42卷辭操1卷,以宋端平間刊本(原書藏日本東京宮內廳書陵部)為底本。校以宋淳熙、紹熙間遞刻之《誠齋先生江湖集十四卷荊溪集十卷西歸集四卷南海集八卷江西道院集五卷朝天續集八卷退休集十四卷》(簡稱宋遞刻本,藏北京圖書館,原該共63卷,今殘存60卷)、影印清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誠齋集》(簡稱四庫本)。參校明末毛氏汲古閣鈔本《誠齋集》(簡稱汲古閣本,今藏上海圖書館)、清乾隆六十年吉水楊氏帶經軒刊《楊文節公詩集》(簡稱楊本)。另從諸書輯得之集外詩,編為第44卷。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