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何其芳作品賞析

何其芳作品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3 21:41:13

『壹』 賞析何其芳的《聽歌》

詩人將歌聲分為(低咽)、(高昂)、(溫柔), 三個流程

意象有「夜晚的專噴泉、圓圓的月亮、巨大的波浪屬、藍色的海洋、少女的眼睛、裂土而出的植物」等。

本詩運用的最突出的表現手法是通感,詩人用大量的視覺形象來表現聽覺感受,化抽象為具體,使聽覺細致人微;色彩紛繁,充分展現了歌聲全部的內容。

『貳』 分析何其芳的《回答》,大概150個字左右

《回答》這首詩於1952年1月和1954年勞動節先後完成。這首詩無論是從時間的跨度上,還是內從內容上都表容現了作者努力想跳出困境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這首詩的前五節主要交代了當時的社會狀況、時代主旋律和引出回答的問題,後四節是作者的國家感情,是宏大的國家話語。我們可以推想在這先後的時間跨度里,作者的思想肯定經歷了痛苦的掙扎。從內容上,我們可以看出作者在這段時間里試圖改變自己原有的詩歌創作理論,試圖接受詩服務於政治,詩與現實生活,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詩歌創作理念,結果,經歷了這么長時間的苦苦掙扎,作者還是不能接受這種新的詩歌創作理念。
(正如詩歌的結尾所說的:「請接受吧,這就是我的回答。」)

『叄』 何其芳[花環]鑒賞

[鑒賞]一個少女悄然殞逝,還在豆蔻芳齡吧,已是質本潔來還潔去了。沒有呼專天搶地、頓足捶胸的哭悼屬,詩已超越了時空距離、生死困惑,完全沉浸在對純潔、天真、憂傷、美麗的禮贊之中了。晶瑩剔透的詩句,喃喃娓娓的訴說,對早殤少女的哀惋痛惜之情居然還有這樣一種表達。 藝術特色:何其芳是一位典型的自我抒情詩人。他的詩總是敞開心扉,真誠坦率地流泄細微的靈魂隱秘與情思律動,甚至對缺點也不加掩飾,表現出一種真摯深切、豐富而扣人心弦的情感美。這一點只要做一下抽樣分析即會清楚。如寂寞、夢這種「最隱秘最深沉的心聲」,在一般詩人那裡是不願公開袒露的,可它們在何詩中卻有著深入的輻射與展開。例如詩中有「我愛星光,寂寞的星光」。 與流動轉換,意象本身的蕭索,冷清的色調特質,具有鮮明的情感指向性,帶著詩人懷念友人的深沉情感和凄清色彩。《花環》也因想像力的提升,使幽谷里的花香、朝霞,沒有照亮影子的小溪等清麗的比喻意象不再是大自然純客觀的孤寂存在,而染上了如煙的輕愁與生命情調的沉思,暗示少女的柔美的同時,使恐怖的死亡也幻化出沉靜的美麗。為使意象情感化,詩人常採用感情性色彩詞彙穿插,或化實為虛的方法。

『肆』 何其芳 《河》 賞析

主題:熱愛人類和自然的情感。
藝術特點: 以河代人表現詩人與河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

『伍』 何其芳 遲暮的花 賞析 只需一兩句

「夕陽是時間的翅膀,當它飛遁時有一剎那極其絢爛的展開。」很有詩意,把內時間的飛遁容與夕陽放在一起,讓時間有了無窮的魅力與韻味。用美妙的語言說出最平凡的哲理

「新月如半圈金環,和著白色小花朵似的星星嵌在深藍色的天空里。」一個人只有很安靜的時候才可以感覺到自然的美妙,一個安靜的自由的思想的人,一個平靜的睿智的人,這樣的色彩分明而又美麗的語言,可能沒有很多的感染力也不會給人怎樣的啟迪,但是在這喧鬧的世間能偷得一份如此的清閑也著實不易.
在你的笑容里我找到了童年的夢 如在秋天的園子里找到了遲暮的花 我喜歡藍色的天 藍色的水 藍色的夢 只因為對藍色格子的在你的笑容里我找到了童年的夢心動 雁過也 天空沒有留下痕跡 但卻知道了 一次次的一笑而過 卻始終沒有勇氣停留深知 這是蒙朧的夢始終沒有果 卻還是堅持執著 只為那馳騁車上身邊的感覺 只為那不著風塵的笑容 只為那似曾相識的感覺 書中夾著的詩行 冬來也.

『陸』 賞析何其芳的《畫夢錄》中的《黃昏》

在一個孤獨的黃來昏里,詩人自佇立於荒涼的街上,有馬車經過,自遠而來,又自近而遠地消失,空剩下馬蹄聲如「灑落在沉默的街上如白色的小花朵」。在這樣的環境中,詩人自然思緒飄飛,疑惑著馬車「是載著黃昏,沿途散下它陰暗的影子」。一切景語皆情語。在詩人筆下,所有外在景物的描寫都變成了心靈語言的象徵。於是乎,我們便可以感受到詩人孤獨又憂郁的心頭籠罩著影子,這奠定了整首散文詩的情感基調。

這是一首絕妙的散文詩,語言靈動飄逸,意境空靈飄忽卻又富於美感。在一種很靜謐的氛圍里,我調動自己的全部想像力進入了《黃昏》的詩意。
這首散文詩從開篇到收尾,雖然一直籠罩著惆悵又怨抑的氣氛,又帶有唯美主義的色彩,但卻能寫得如此凄美動人,利用意象的飄忽迷離來表達內心的語言,實在是一篇不可多得的佳作。

『柒』 預言 何其芳 賞析

《預言》是一首愛情詩,抒寫了詩人一段珍貴的感情經歷。全詩共分6節,以「年輕的神」的蹤跡為線索來抒寫,剖白式地傾訴了詩人每一刻的痴情。詩人心中的愛神形象是光彩動人的,詩人深深地眷戀著她,充滿柔情地想像著它的到來,熱情贊美它的美麗,同時也傾訴失去它的惆悵。

想見時,「年輕的神」那「夜的嘆息似的」足音,輕柔、飄忽,而詩人卻憑著自己細膩的感觸,將它從「 林葉和夜風的私語」和「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中辨認出來,詩人盼望「年輕的神」的心情是何等的熱切,迎候是何等的專注。

相見後,詩人熱烈贊美「年輕的神」所生活過的光明、溫暖和多情的世界,表達了自己由衷的傾慕之情。詩人祈求「年輕的神」不要離開自己,「前行」到那陰森恐怖、黑暗和空寂的地方去。可是「年輕的神」似乎並不了解詩人的心情,她執意要走。盡管如此,詩人也願意為她引路,要在陰森黑暗的路途中給它撫慰、溫暖和力量。

最後,「年輕的神」終於走了,那腳步聲竟「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悄悄地消失了、「年輕的神」從那美麗、 溫郁的南方而來,卻走向了恐怖死寂的森林中去,從光明到黑暗,並不美滿。它的輕飄而來使詩人激動得「心跳」,而它的無語而去卻給詩人留了凄清的哀怨,給詩人留下了深深的惆悵。

(7)何其芳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預言》原文:

這一個心跳的日子終於來臨!

你夜的嘆息似的漸近的足音,

我聽得清不是林葉和夜風的私語,

麋鹿馳過苔徑的細碎的蹄聲!

告訴我,用你銀鈴的歌聲告訴我,

你是不是預言中的年輕的神?

你一定來自那 溫郁的南方,

告訴我那兒的月色,那兒的日光,

告訴我春風是怎樣吹開百花,

燕子是怎樣痴戀著綠楊。

我將合眼睡在你如夢的歌聲里,

那溫暖我似乎記得,又似乎遺忘。

請停下,停下你長途的奔波,

進來,這兒有虎皮的褥你坐!

讓我燒起每一個 秋天拾來的落葉,

聽我低低地唱起我自己的歌。

那歌聲將火光一樣沉鬱又 高揚,

火光一樣將 我的一生訴說。

不要前行!前面是無邊的森林:

古老的樹現著野獸身上的斑文,

半生半死的藤蟒一樣交纏著,

密葉里漏不下一顆星星。

你將怯怯地不敢放下第二步,

當你聽見了第一步空寥的回聲。

一定要走嗎?請等我和你同行!

我的腳知道每一條平安的路徑,

我可以不停地唱著忘倦的歌,

再給你,再給你手的溫存!

當夜的濃黑遮斷了我們,

你可以不轉眼地望著我的眼睛。

我激動的歌聲你竟不聽,

你的腳竟不為我的顫抖暫停!

像靜穆的微風飄過這黃昏里,

消失了,消失了你驕傲的足音!

啊,你終於如預言中所說的無語而來,

無語而去了嗎,年輕的神?

『捌』 關於:何其芳--《河》的賞析

文章:


我散步時的侶伴,我的河,
你在歌唱著什麼?
我這是多麼無意識的話呵。
但是我知道沒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

你從我們居住的小市鎮流過。
我們在你的水裡洗衣服洗腳。
我們在沉默的群山中間聽著你
像聽著大地的脈搏。

我愛人的歌,也愛自然的歌,
我知道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

(1)「我們在你的水裡洗衣服洗腳。」說明詩人和河水什麼樣的關系?
(2) 請用簡潔的話分別概括第1節、第2節詩的內容。
(3) 詩中最具詩意和哲理的兩句詩是哪兩句?
(4) 最後兩行詩表現詩人怎樣的感情?

1、親密相依關系。
2、第1節,問河為何歌唱,代答;第2節,表現詩人與河之間親密無間的關系。
3、沒有水的地方就是沙漠,沒有聲音的地方就是寂寞。
4、熱愛人類和自然的情感。

概述
何其芳(1912—1977),男,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文藝評論家。曾任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所長,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原名何永芳,出生於四川萬縣一個守舊的大家庭。1935年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先後在全國各地任教,創辦刊物《工作》,發表過大量詩歌與政論文章,對國民黨消極抗戰表示了極大憤慨。他早期的作品如:《漢園集》、《夜歌》、《預言》、《夜歌與白天的歌》等,深受讀者喜愛。也寫過《秋天》,入選中學課本。
1938年,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革命文藝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建國後,歷任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歷屆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是一位貫穿20世紀中葉——大時代、大變革中成就斐然的詩人。
幼年時即喜愛中國古代詩詞小說,1929年到上海入中國公學預科學習,讀了大量新詩。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學哲學系學習。
大學期間在《現代》等雜志上發表詩歌和散文。1936年他與卞之琳、李廣田的詩歌合集《漢園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畫夢錄》於1937年出版,並獲得《大公報》文藝金獎。大學畢業後,何其芳先後在天津南開中學和山東萊陽鄉村師范學校任教。
抗日戰爭爆發後,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繼續寫作詩歌、散文、雜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魯迅藝術學院任教,後任魯藝文學系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主要從事文學研究和評論,並長期參加文藝界的領導工作。曾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作家協會書記處書記等職,並任文學研究所所長職務。
詩歌是何其芳最先喜愛和運用的文學樣式。他自稱開始創作時「成天夢著一些美麗的溫柔的東西」,早期的作品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他不滿丑惡的現實,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熱切地嚮往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熱烈的追求。於是較多徘徊於懷念、憧憬和夢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憂郁。
何其芳對於藝術形式的完美,表現出執著的探求。在詩歌方面,他創作之初即十分講究完整的形式、嚴格的韻律、諧美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詩明顯地具有細膩和華麗的特色。在散文創作上,他自稱「我的工作是在為抒情的散文發現一個新的園地」,他善於融合詩的特點,寫出濃郁纏綿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顏色和圖案,使他的散文別具風格。
真正明顯地表現出思想和藝術風格的變化,是在抗戰開始,特別是到了延安以後。這時他漸離夢境,面對現實,詩文風格趨向朴實明朗。
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收錄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創作和論著。
(摘自《中國大網路全書•中國文學》1992年版)
[編輯本段]何其芳改名
現代著名詩人和文學理論家何其芳,原名何永芳,國文老師將「永」改為「其」,成為何其芳。這一字之改,使名字大放光彩,由一個十分俗氣的名字,變成一個內涵雋永的美名。將「永」改為「其」名字起了兩大變化:一是變九、名分檔為連姓取名,擴大了名字的容量,豐富了名字的內涵;二是變三個實詞為兩實一虛,虛實相生,使名字充滿了生機,跳盪著情感,升騰著熱浪,具有感人的力量。何其芳-----多麼芬芳,多麼美好,多麼令人陶醉啊!名字散發著詩意,洋溢著浪漫情懷,真是不可多得的佳名。何其芳不負重望,後來成為著名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使「名副其實」,美名遠播。
[編輯本段]詩集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作的詩集《預言》(1931-1933)。它不像那個時期的詩人們那樣愛用象徵手法,寫得神秘莫測,或愛尋味哲理,顯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個人狹小天地,纏綿悱惻於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難得地將視野投向鄉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詩作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徵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麼一種氛圍,那麼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所謂氛圍,在文學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體性的境象、風神、氣韻。它與嚴羽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的氣象有所類似,又有所不同,氣象所指更為廓大,包括內容、形式各個方面;氛圍似乎主要關乎內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圍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圖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難狀。」亦如唐人所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但讀之有感,瞭然於心,也應能言追心意,形之於文。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於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造出鬆弛、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其中「霧」「霜」這些表現環境氛圍的詞(還有上一節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的,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畫面在這里都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詩中出現,在此彷彿「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於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這本不是人的活動,其後必有續言,那就是少女心懷戀情。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卻變化清靜了,人在寂靜時大都反觀自身,傾聽心靈之聲。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心靈的某一角落開始萌動起來,真是「如樹根在熱的夏夜裡震動泥土」(何其芳詩《夏夜》)。寫戀愛尤其是初戀,是早年何詩所擅長的,這次他寫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這一節才五行,就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了「牧羊女的眼裡」這一特定角度,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裡面的清純、明凈,那是初戀少女似戀非戀時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這三節詩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景物與人事,這第三節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不這么寫,難以入情、入神,詩就「飄浮」起來了。
總之,《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後的農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處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它像何其芳其他詩作一樣專用輕柔之詞寫清麗意象,避開喧囂的景境,避開拙重之詞,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一不和諧地統一;因而這種氛圍所賴以形成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點也無一不達於極致。技蓋至此,非高手不能為。可是何其芳寫這首詩時才是20歲左右的大學生!
詩歌是何其芳最先喜愛和運用的文學樣式。他自稱開始創作時「成天夢著一些美麗的溫柔的東西」,早期的作品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他不滿丑惡的現實,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熱切地嚮往著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熱烈的追求。於是較多徘徊於懷念、憧憬和夢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憂郁。
何其芳對於藝術形式的完美,表現出執著的探求。在詩歌方面,他創作之初即十分講究完整的形式、嚴格的韻律、諧美的節奏,並注意表現出詩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詩明顯地具有細膩和華麗的特色。在散文創作上,他自稱「我的工作是在為抒情的散文發現一個新的園地」,他善於融合詩的特點,寫出濃郁纏綿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顏色和圖案,使他的散文別具風格。
真正明顯地表現出思想和藝術風格的變化,是在抗戰開始,特別是到了延安以後。這時他漸離夢境,面對現實,詩文風格趨向朴實明朗。
六卷本《何其芳文集》(人民文學出版社)收錄了何其芳的大部分創作和論著。
[編輯本段]思想
何其芳1930年以優異成績同時考取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二校。先入清華外文系,後離開。1931年秋,入北大哲學系。1935年北大畢業後,何其芳先後任教於天津南開中學、山東萊陽鄉村師范、成都聯合中學。1938年8月,輾轉奔赴延安,被安排到魯迅藝術學院工作。1942年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1949年參加籌辦並出席第一次文代會。1953年奉調創建文學研究所(原屬北大,1956年改為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後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歷任領導小組組長、副所長、所長、一級研究員。他曾任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文學評論》主編、《人民文學》和《文藝報》編委。
何其芳的學術貢獻和治學精神,周揚曾作過這樣的評價:「其芳同志在藝術上不斷進行著新的追求和探索,在理論上也有自己的獨立建樹。其芳同志治學嚴謹,刻苦勤奮。他研究了我國古典詩歌、民歌、新詩在形式上的特點,根據現代漢語的客觀規律,提出了建立現代格律詩的主張,並且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對詩歌的形式進行了新的探索。他關於我國古典文學的研究,提出了不少自己獨到的見解,推動了我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發展。他不止一次地說過,做好古典文學研究工作,特別是總結那些帶有規律性的問題,不僅有助於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還可以豐富我國馬克思主義的文藝理論。」
作為傑出的詩人,何其芳不僅寫過許多深受讀者歡迎,傳誦很廣的優美詩篇,而且是「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第一位系統地探索並建立了現代格律詩的理論體系的學者。早在1953年寫的《關於寫詩和讀詩》的文章里,他就提出了現代格律詩的問題,把新詩區分為格律詩和自由詩,主張建立現代格律詩。1954年,他專門寫了《關於現代格律詩》的長篇論文,就建立現代格律詩的必要,現代格律詩的頓和押韻,現代格律詩不能採用五、七言體等問題,進行了系統而又周詳的論證與發揮。他提出,現代格律詩除了應該具備詩的一般特點外,以形式而論,還應每行有一定的頓數,可分三頓、四頓、五頓幾種不同的句式。在長詩中,如有必要,頓數可以變化;同時要押大致相適的韻,不一定非要一韻到底,可以少到兩行一換韻,四行一換韻。何其芳關於現代格律詩的理論主張,是在研究了中國古典詩歌和民歌的傳統,研究了「五四」以來新詩創作的實踐經驗,並借鑒了外國詩歌的形式規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在何其芳看來,做學問的方法,研究的方法,在本質上是一種思想方法,是哲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在具體學術研究領域的應用,他一再強調,學術研究方法其實是一種特殊的工作方法。在具體的研究對象上,何其芳非常重視佔有和掌握資料,通過佔有和掌握資料,盡可能詳細和周密地了解課題的歷史和現狀。例如,前人有些什麼重要的、值得重視的研究成果,有哪些值得借鑒之處,存在著哪些局限,以及現在進展到什麼程度,水平如何,難點何在,等等,他都要了解。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自己進行研究的著力點,最終獲得創造性的實績。以對屈原的研究為例,他講,這並不是他非常熟悉的領域。為盡可能詳細地佔有資料,了解屈原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他閱讀了能夠找得到的古往今來的全部《楚辭》的注本,特別是文學所圖書館館藏的屈賦注本。
何其芳認為,從事文學研究必須要有廣博的學識,不僅要廣博,而且要扎實。因此,他主張讀好書,多讀書。何其芳讀書,有做批語的習慣,許多很重要的思想見解,就批在他自己的書上,它們大部分沒有被系統地整理過。整理這些批語,不僅對於何其芳研究,就是對於更廣的意義上的文學研究,也都是非常有價值的。從文化視野上來看,何其芳學術研究所關注的領域,也可以說涵蓋了古今中外。在他留下來的學術遺產中,屬於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的,以1956年寫的長達8萬余字的《論〈紅樓夢〉》為代表。在這篇論文中,他不僅對《紅樓夢》作了全面的精細的思想分析和藝術分析,對其中一些主要的人物給予了准確的評價,對當時與以往紅學研究中的一系列重要問題,如「市民說」的問題,後四十回的真偽問題等,都經過縝密的研究,發表了自己的見解,而且,通過對這部封建時代社會生活網路全書式的作品的研究與評價,充分而全面地展示了何其芳的才情與學力、學風和品格。這篇論文可以視為何其芳文學研究的一個制高點,它代表了當時以及以後相當一段時間內《紅樓夢》研究的最高水平,至今讀來,仍不覺其陳舊,給人以藝術的和生活的啟發。

『玖』 雨前 何其芳 賞析

賞析:

這篇散文運用南北對比的方法,描寫了沙漠式的北國的煩悶與焦灼,以及對春雨的期待、渴望,用以暗示南來遊子靈魂的焦渴。

首先,文章展示北國與南方故鄉春天雨前跡象的不同。在北國,雨前天空灰暗而凄冷;在南方,雷雨具有豪爽的氣勢和滋潤萬物的柔情。

其次,通過對鴨的描寫,對比北南方雨前的春景。在北國,在衰落舊都的河溝上下的鴨,它們自得地做它們的夢。在南方,鵝黃色的雛鴨隨著牧鴨人的長竹竿驅趕,游牧在溪流間,營造出一幅鮮活的鄉村牧鴨圖。

再次,通過鷹隼的怒憤,將對雨的渴盼升華到對伴侶的呼喚。憤怒的鷹隼,威嚴地滑翔,猛烈地上騰,有力地嗚叫,這鷹隼的呼叫正是何其芳作為遊子孤獨、焦渴的靈魂尋找友情的吶喊,是一個知識青年對無情現實的失望。這冷峻的結尾,加深了文章的意蘊,使人深思、憤激。

(9)何其芳作品賞析擴展閱讀

《雨前》是現代散文家何其芳於1933年春創作的一篇散文。這篇散文著重描繪了三組動物圖:驚惶的鴨子、煩躁的鴨群、憤怒的鷹隼,其間穿插了兩組故鄉風情畫:草木迎春、雛鴨嬉水。文章深邃而明麗,委婉而濃郁,真切地表明了作者內心煩悶而焦渴的情緒,也為讀者帶來豐富的想像空間。

創作背景:

在五四散文變革的基礎上,20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抒情散文獲得長足的進展,尤其是何其芳等人致力於「為抒情的散文找出一個新的方向」,執著追求散文藝術的獨創與完美,改變了人們輕視散文藝術的傳統偏見。《雨前》就是作者於這一時期創作的一篇散文。

作者簡介:

何其芳(1912年2月5日-1977年7月24日),原名何永芳,生於重慶萬州,現代詩人、散文家、文學評論家。1938年,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任教,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革命文藝作了大量拓荒工作。同年,發表作品《生活是多麼廣闊》《我為少男少女們歌唱》。

詩歌是何其芳最先喜愛和運用的文學樣式。早期的作品鮮明地表現出一個小資產階級知識青年的思想感情和個性,較多徘徊於懷念、憧憬和夢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憂郁。在散文創作上,他善於融合詩的特點,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顏色和圖案,使何其芳散文別具風格。

『拾』 何其芳 秋天 的賞析

《秋天》選自何其芳早年創作的詩集《預言》(1931-1933)。它不像那個時期的詩人們那樣愛用象徵手法,寫得神秘莫測,或愛尋味哲理,顯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拘守個人狹小天地,纏綿悱惻於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而是難得地將視野投向鄉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動場景,以觀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現一派明朗純凈的詩意詩風。詩作採用直陳其事的寫法,表面看來似乎簡單、直白,缺少象徵的奧義,實則意味情味既深且長。詩中透出那麼一種氛圍,那麼一種神韻,這是最能勾住讀者心魄的東西。

所謂氛圍,在文學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體性的境象、風神、氣韻。它與嚴羽的「氣象混沌,難以句摘」的氣象有所類似,又有所不同,氣象所指更為廓大,包括內容、形式各個方面;氛圍似乎主要關乎內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圍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圖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難狀。」亦如唐人所言:「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但讀之有感,瞭然於心,也應能言追心意,形之於文。

在《秋天》里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描寫農家生活,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復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

第一幅畫面是「農家豐收圖」。這里不是寫某個農夫,而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置於篇首,丁丁聲悠遠地飄來,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真是一片世外風光,啟迪人追思那邈遠的印象,《詩經》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遷於喬木」之句嗎?「飄」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不過那都是寫虛的,用的是比喻義、引申義,用在這里才是寫實的,別有一番情韻。背瓜果所伴隨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那是欣喜、笑盈盈的。「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這節詩的末尾,來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秋天)西視象化了,創造出鬆弛、閑靜的氛圍。

第二幅畫面是「霜晨歸漁圖」。其中「霧」「霜」這些表現環境氛圍的詞(還有上一節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詩中常出現的,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畫面還包括一系列活動:撒網,收漁,搖槳。這些平常活動畫面在這里都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輕輕」一詞常在何詩中出現,在此彷彿「信手拈來」,顯示出漁人悠閑與自得的心情。也許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么寧靜、悠遠。

第三幅畫面是「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於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這本不是人的活動,其後必有續言,那就是少女心懷戀情。大自然繁囂的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卻變化清靜了,人在寂靜時大都反觀自身,傾聽心靈之聲。牧羊女聽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聲」,忽然聽不到了,心靈的某一角落開始萌動起來,真是「如樹根在熱的夏夜裡震動泥土」(何其芳詩《夏夜》)。寫戀愛尤其是初戀,是早年何詩所擅長的,這次他寫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這一節才五行,就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了「牧羊女的眼裡」這一特定角度,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裡面的清純、明凈,那是初戀少女似戀非戀時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這三節詩我們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景物與人事,這第三節真正寫入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不這么寫,難以入情、入神,詩就「飄浮」起來了。

總之,《秋天》這首詩通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後的農閑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處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它像何其芳其他詩作一樣專用輕柔之詞寫清麗意象,避開喧囂的景境,避開拙重之詞,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里的各個意象,無一不和諧地統一;因而這種氛圍所賴以形成的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點也無一不達於極致。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