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詩歌賞析
100個帖子-41個作者-新貼子:2008年3月30日席慕容的詩,是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最喜歡的。當時愛死了那首<一棵開花的樹>。現在,已經沒有再去讀的心情了啊。。
席慕容詩歌賞析:
② 席慕容《獨木》的詩歌賞析
賞析:
整首詩運用了大量的對比和類比,以自我剖析的方法表達出作者渴望自由的空間、渴望自由的舒展的心情。
席慕容先是以火車上的自己為引子,引出所見的獨木。其中,火車則是作者心中無人打擾的空間的象徵。喜歡在火車上,實則是喜愛獨自一人的清凈自在。
在詩的前幾句,作者花少量的筆墨刻畫了這樣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空間,為的是在讀者心中留下印象。隨後以群木和獨木的對比,寫社會和理想的對比。至此,那個「空間」的概念成功地轉換為「理念」的概念。從一個自在的空間,到對自由本質的嚮往。
文中用委婉的方法來生長一句,說的是社會。不僅如此,它也做了一個鋪墊,為什麼要委婉生長?是因為要獲得陽光。隨後一個轉折,跳到那一株獨木,自由地生長得如蓬如傘,是最重要的,仍然能獲得陽光。
作者通過這樣的描寫,表現出自身內心最深處的願望,單純的自在是不足的。不僅自在、還要舒適地生活。所以說,作者所求的自在,是一種不受束縛的生活方式。這無疑是現實中不可能的,所以作者筆鋒一轉、再點群木。
通過這樣的一次迂迴,作者從中引出做人的道理,要自由、先要妥協;要舒暢、先要學會在社會中獨立。這種獨立不是特異獨行,而是在不得不依附「群木」的時候,在內心深處做一棵獨木。
拓展資料:
原文:
《獨木》
席慕容
喜歡坐火車,喜歡一站一站的慢慢南下或者北上,喜歡在旅途中間的我。
只因為,在旅途的中間,
我就可以不屬於起點或者終點,不屬於任何地方和任何人,
在這個單獨的時刻里,我只需要屬於我自己就夠了。
所有該盡的義務,該背負的責任,
所有該去爭奪或是退讓的事物,
所有人世間的牽牽絆絆都被隔在鐵軌的兩端,
而我,在車廂里的我是無所欲求的。
在那個時刻里,我唯一要做也唯一可做的事,
只是安靜地坐在窗邊,觀看著窗外景物的交換而已。
窗外景物不斷在變換,山巒與河谷綿延而過,
我看見在那些成林的樹叢里,每一棵樹都長得又細又長,
為了爭取陽光,它們用盡一切委婉的方法來生長。
走過一大片稻田,在田野的中間,我也看見了一棵孤獨的樹,
因為孤獨,所以能恣意地伸展著枝葉,長得象一把又大又粗又圓的傘。
在現實生活里,我知道,我應該學習遷就與忍讓,
就象那些密林中的樹木一樣。
可是,在心靈的原野上,請讓我,讓我能長在一棵廣受日照的大樹。
我也知道,在這之前,我必須先要學習獨立,在心靈最深處,學習著不向任何人尋求依附
作者簡介:
席慕蓉,1943年10月15日生,出生於四川,成長於台灣,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當代畫家、詩人、散文家。原籍內蒙古察哈爾部。
1963年,席慕蓉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1966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完成進修,獲得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等多項獎項。著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七里香》、《無怨的青春》、《一棵開花的樹》等詩篇膾炙人口,成為經典。
席慕容的作品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③ 席慕容的詩歌風格賞析
一、至善純情,恬靜從容:
席慕容的詩體現著純真、寬容、仁愛的精神內涵。詩人追求絕對的愛、永恆的愛,在《七里香》、《一棵開花的樹》等眾多愛情詩中都體現了這種純真、痴情的特點。
二、通俗淺白,中國韻致:
席慕容的詩完全沒有艱澀聱牙的文句,用語淺白卻清新淡雅,這比較貼近一般讀者的審美品質。由於精熟古詩詞,詩人還善於取讀者所熟悉的古典意象入詩,使詩歌具有濃郁的中國韻致。《蓮的心事》、《緣起》、《鄉愁》等,就像歲月饋贈的一杯杯清香習習、淡澀而回甘的中國茶一樣,令人品了還品,飲了又飲。
④ 蚌與珠 席慕容賞析
這首詩選自席慕容的詩集《河流之歌》,顧名思義,在她看來,時間應該就是一條奔騰向前的河流,永不停息。湍急的水流中央,疾馳而下的是你、是我、是她、是我們的青春、愛情、歡樂或者憂傷。可是,作者肉身已順流而下,靈魂卻依然戀戀於岸上所發出的哀婉吟唱——關於流逝的青春與愛情的吟唱。
詩歌借蚌與珠的形象,表達自己對記憶的感情。張愛玲說:「我們再也回不去了。」既然回不去,那麼只能將昨日種種包括情感都化作回憶,埋藏於心底,如同蚌包裹著泥沙一樣,每每想到往事,觸及心中那柔軟的地方,傷痛的感覺便會油然而生,但是,過去的終會過去,而這些回憶慢慢經過時間的沉澱和歲月的洗禮,終會變成自己最珍藏的寶貝,如同那些珍珠,晶瑩美麗。
⑤ 席慕容詩賞析
席慕容的詩很深奧
其一定要自己體會
暮色
在一個年輕的夜裡
聽過一首歌
清洌纏綿
如山風拂過百合
再渴望時卻聲息寂滅
不見蹤跡 亦無來處
空留那月光沁人肌膚
而在二十年後的一個黃昏里
有什麼是與那夜相似
竟爾使那旋律翩然來臨
山鳴谷應 直逼我心
回顧所來徑啊
蒼蒼橫著的翠微
這半生的坎坷啊
在暮色中竟化為甜蜜的熱淚
這是一首精緻感人的美麗小詩,飽含真摯熱切的愛戀之情。當我們走過繽紛的花叢,怡人的小徑,亦或經過一株獨開的花,一片殘留的綠時,我們是否會想到在我們的身邊的莽莽生靈中有那麼一些正守望著我們,祝福著我們,深深地愛著我們,因我們的存在而美麗,幸福?
愛是一種痛苦,也是一種幸福;悲哀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痛苦。是否真有輪回的造化成就著情感的延續與傳遞?亦或身邊的美好本身就透漏著愛的信息?
讓我們共同祈禱!
----- 王粲
一個執著無悔的女詩人,一首執著無悔的心曲。
當我們還是孩提時,願做一棵開花的樹,苦望成熟。然而時間無視渴望。成長與蛻變是花開花落的必然歷程,歲月極美就在於它必然流逝。
陽光下朵朵盛開的是濃抹的重彩,一地花落的凄涼是突兀的可悲。難道,真的是一萬年才修得人形,再有一萬年才修得七情六慾,才可以站在所愛的人面前,流下第一滴眼淚。
在平凡的日子裡,可以認認真真相愛的人,是有福的!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一顆孤單的心,充滿了對愛情的期盼卻又似乎不為人知。她(他)情感真摯熱切,哀婉之情中不乏執著於恆久,而我們能給予的也許只能是無限的祝福:願這顆孤單的心能夠找到自己的歸宿。
在現在的社會中,這樣的故事情節也許不會發生。但這也許會成為一種昭示 -- 愛情,需要執著。
-- 李志彬
(相遇是錯)也許一開始就註定是錯,只是我不願不願相信我們的緣分只有一次相遇的巧合。
五百年的等待換回了相遇的那一刻,如果我再等五百年或者更長的歲月,你會不會看我看我那滿樹的期望是怎樣為你紛紛而落。
一棵樹,只開一次花,一個人,也只有一次美麗。只為你能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而你卻無視地走過,踩著一層疊一層地花落。
你微笑著,欣賞著腳下彈奏的音樂。哦,朋友,原來你所愛的,不是花開的聲音,而是心碎的。
當你走過,帶走了你所有的故事,而我的故事還沒來得及開始。
當你無視地走過,我這才悟出:相遇不是美麗,相遇是錯。
- - 劉曉英
(那凋零的是花,不是春天)若干年之後,有一朵花樹靜靜地綻放著她潔白的容顏。
然而,在經過了時光的沉澱和歲月的侵蝕後,我們還能有一顆飽滿潔凈的心嗎? 席慕容的詩很早就讀過,那時候還小,只覺得她的詩很美,朦朦朧朧的,正符合少女愛幻想的特點,所以,常把這些詩抄在一本小小的日記本上,配上一些插圖,精心地收藏著,就像那個年紀藏著的一些所謂的秘密一樣。所做的這一切,正如席慕容的那首《如歌的行板》:
一定有些什麼 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草木怎麼都會循序生長
而候鳥都能飛回故鄉
一定有些什麼 是我所無能為力的
不然 日與夜怎麼交替得那樣快
所有的時刻都已錯過
憂傷蝕我心懷
一定有些什麼
在葉落之後是我所必須放棄的
是十六歲時的那本日記還是
我藏了一生的
那些美麗的如山百合般的秘密
《無怨的青春》
在她的詩里,我可以就是那棵開花的樹,可以是那枝悠然的百合,一塵不染的,做著少女的夢。
再大些,讀她的詩更多了些,讀出的味道也更深了些。那時候,最愛的一首是並不為許多人所知的,《懸崖菊》。也許是心理上正處於叛逆期,或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原因吧。
如雪般白
似火般烈
蜿蜓伸展到最深最深的谷底
我那隱藏著的願望啊
是秋日裡最後一叢盛開的
懸崖菊
《時光九篇》
在初識情為何物時,瘋似的愛上了席慕容的另一首詩《白鳥之死》,在BBS里我貼過,是一首凄美的詩,一直想像著如果以此為主線寫篇小說,一定也很感人。
你若是那含淚的射手
我就是 那一隻
決心不再躲閃的白鳥
只等那羽箭破空而來
射入我早已碎裂的胸懷
你若是這世間唯一
唯一能傷我的射手
我就是你所有的青春歲月
所有不能忘的歡樂和悲愁
就好象是最後的一朵雲彩
隱沒在那無限澄藍的天空
那麼 讓我死在你的手下
就好象是 終於能
死在你的懷中
《無怨的青春》
那時候很傻,偷偷的喜歡上了一個人,他卻只把我當作「知己」,與他分享著他的戀情歷程的同時,我也在想像著一段轟轟烈烈的愛情,就好像那隻白鳥,不過我是想像拚死為他抵擋一箭,然後凄慘地在他的懷里死去,當然,最後還要掙扎著看他最後一眼,用最幽怨最美麗的眼神,好讓他一輩子都記得我。
有人認為,席慕容的詩過於小氣,女人味太重了。不錯,她的詩大部分是比較清婉的,但也不乏豪放之詞。如一首《出塞曲》,後來被編成歌了,蔡琴和張清芳都唱過。
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
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
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
我心中的大好河山
那隻有長城外才有的清香
誰說出塞歌的調子都太悲涼
如果你不愛聽
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
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
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
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
想著黃河岸啊 陰山旁
英雄騎馬啊 騎馬歸故鄉
而讀這樣的詩,心中常會生出幾分豪情的。本來席慕容就是草原的女兒嗎,塞外的風情在她的詩中也隨處可見。
在微微顫抖的風里,每一朵花都小心地眨巴著眼睛;在長空皎潔地月下,每一片葉都輕搖著小手,期待著,祈禱著,也許是明天地朝陽抑或後天的晨曦?
在你必經的路旁,有一棵花樹安靜而又熱烈地綻放……
而你卻無視……
也許,人生如斯。漫漫人生路,你掙扎得衣衫襤褸,頭破血流,最終卻只能獨立西風,一任如血殘陽將你的身影刻畫在斑駁的古道上。。。。。然而,你堅持著,顫抖的葉是你生命的熱情,醉人的芬芳是你幾百年醞釀的碩果。你堅持著,直到沉埃落定,直到山高水長。這種對於希望無悔的付出,這種對於生命固執的詮釋,或許成了我們心中蒼茫大海上那若隱若現的微光 -- 人生總該有一種堅持,堅持著我們的根,堅持著生的慾望……
" 在暗黑的雲層里 / 終於留下了淚 / 為所錯過或者沒有錯過的相遇 / 生命 / 其實最後總能成詩 / 在滂沱的雨後 , 我的心靈將更加潔凈 / 如果你肯等待所有飄浮不定的雲彩 / 到了最後 , 都匯成河流 ." 地上不僅有繽紛的落英,還有天使晶瑩的眼淚…… -- 那凋零了的,使花,不是春天。
聰明的人總是用別人的智慧填補自己的大腦,愚蠢的人總是用別人的智慧干擾自己的情緒。 ―― 威廉詹姆斯
⑥ 《雨後》 席慕容 詩歌賞析
詩中"前行""盼望""搜尋"等動作行為應該是"生命,其實也可以是一首詩"的前提,如果能夠在希望中探專尋,那麽屬不管是淚是笑是悲是喜,都有是可欣慰的。"逐漸加深的暮色""不可知的泥淖""暗黑"的雲層"等一組句子寫了"我"在生命探尋的旅程中所經歷的坎坷、挫折和悲酸。"如果你肯等待所有飄浮不定的雲彩"兩句詩中,詩人呼籲人們要敢於迎接暴風雨的洗禮,只有這樣,我們的心靈"才會更為潔凈"。
⑦ 席慕容的詩歌鑒賞
對故土的眷戀可以說是人類共同而永恆的情感。遠離故鄉的遊子、漂泊者、流浪漢,即使在耄耋之年,也希望能葉落歸根。
席慕蓉將這份鄉愁用簡短的七行三節詩進行概括:第一節寫鄉音的清新繚繞,笛聲「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試想一年四季又有幾個晚上沒有月光啊,這就隱隱喻出遊子無時無刻不在懷戀故鄉。第二節寫鄉情的悵惘,對故鄉的懷念漸漸遙遠,時間的推移搖落了故鄉的輪廓,僅剩一種模糊不清的悵惘,如霧里別離,濃似血卻又隔著一層迷濛的雲霧。用霧里的揮手別離來比喻對故鄉的模糊而悵惘的印記,是用一種可觀可感的具象來描述抽象的主觀感受,可謂生動形象、貼切自然。第三層寫鄉愁的永恆。是從上兩層的鄉音繚繞和鄉情纏綿過渡而來,這在形式上極具新穎意味。層次的漸遞使主題由模糊逐漸鮮明。詩人用沒有車輪的樹永駐遊子心中「永不老去」的形象比喻抒發了深似海洋的愁緒和懷戀、悵惘的情感。
情感抒發與意象選擇的融合,使整首詩的意境深邃悠遠。比喻的貼切自然、語言的樸素優美更使整首詩具有牧歌式的情調。
【作者簡介】
席慕容(1943-),著名詩人、散文家、畫家,祖籍內蒙古察哈爾盟明安旗。出版的詩集有《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邊緣光影》、《迷途詩冊》、《我折疊著我的愛》等。新作《席慕容和她的內蒙古》用優美的文字和親手拍攝的照片,記錄了席慕容自1989年與"原鄉"邂逅後,17年來追尋游牧文化的歷程。
生於四川,幼年在香港度過,成長於台灣。於台灣師范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歐深造。一九九六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
曾在國內外個展多次,曾獲比利時皇家金牌獎、布魯塞爾市政府金牌獎、歐洲美協兩項銅牌獎、金鼎獎最佳作詞及中興文藝獎章新詩獎等。曾任台灣新竹師范學院教授多年,現為專業畫家。
著作有詩集、散文集、畫冊及選本等五十餘種,讀者遍及海內外。近十年來,潛心探索蒙古文化,以原鄉為創作主題。2002年受聘為內蒙古大學名譽教授。
⑧ 席慕容的詩歌風格賞析
席慕容,女,蒙古族,全名穆倫·席連勃,意為浩盪大江河。1943年生於四川重慶,祖籍察哈爾盟內明安容旗貴族。蒙古族王族之後,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親的軍旅生活中,席慕容出生於四川。十三歲起在日記中寫詩,十四歲入台北師范藝術科,後又入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1964年入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專攻油畫。畢業後任台灣新竹師專美術科副教授。舉辦過數十次個人畫展,出過畫集,多次獲多種繪畫獎。1981年,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容的第一本詩集 《七里香》,一年之內再版七次。其他詩集也是一版再版。台灣師范大學藝術系及比利時布魯塞爾皇家藝術學院畢業。她是台灣知名畫家,更是著名散文家與詩人,著有詩集《七里香》、《無怨的青春》、《時光九篇》,散文集《有一首歌》、《江山有詩》,美術論著《心靈的探索》、《雷色藝術異論》等。她的作品浸潤東方古老哲學,帶有宗教色彩,透露出一種人生無常的蒼涼韻味。席慕容多寫愛情、人生、鄉愁,寫得極美,淡雅剔透,抒情靈動,飽含著對生命的摯愛真情。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長歷程。
⑨ 席慕容的一首詩歌賞析
成熟
童年的夢幻褪色了
不再是 只願做一隻
長了翅膀的小精靈
有月亮的晚上
倚在窗前的
是漸呈修長的雙手
將火熱的頰貼在石欄上
在古長春藤的蔭里
有螢火在游
不再寫流水帳似的日記了
換成了密密的
模糊的字跡
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
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
成熟,一個很高深的字眼。它似乎是一件很殘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夢想的褪色,也昭示著單純最終走向世故。有人說成熟是一種不顯山不露水的執著,是一種不懼風不畏雨的堅忍,是一種不圖名不圖利的忠誠,我喜歡這個夠有氣勢的排比闡釋,是的,人生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這樣想來,面對失去的某些東西又覺得理所當然,有所值了。
鍾情席慕容的一首詩《成熟》,「童年的夢幻褪色了,不再是只願做一隻,長了翅膀的小精靈。有月亮的晚上,倚在窗前的是漸呈修長的雙手,將火熱的頰貼在石欄上,在古長春藤的蔭里,有螢火在游。不再寫流水帳似的日記了,換成了密密的、模糊的字跡,在一頁頁深藍淺藍的淚痕里,有著誰都不知道的語句。」總感覺詩裡面有股攝人心扉的安靜與傷感,也總覺得成熟就是刻在人臉上的滄桑,外在或是內在,躲開的,顯現了,從詩的情致和意蘊里,我似乎感覺到,成熟並不是自我傷感,現代生活里,他不是手中高雅的酒杯和指上瀟灑的香煙,也不等於一言不發的沉默,它是在看透、讀透生活後提煉出來的心境,是反思人生後走路的沉穩,真真切切而又實實在在的反映了一個人的理性。刻意表現的成熟,沒有境界,也不深刻,那是幼稚和淺薄,把一個人裝扮的很做作。對於我們來說,成熟只是一種方向,卻永遠不會有絕對的結果,就像「只有更好,沒有最好」這句話一樣,成熟是相對的,只有比較成熟,沒有完全成熟。
另一層次上,成熟算是一種蛻變。就如一般人而言,得到一些必然會失去一些,成熟也是這樣,可能我們在這個必經的過程里會經歷許多痛苦與折磨,或是犯下無法彌補的錯誤,但是不管有多苦,過去的終歸過去,在這一步步的丟失和慘敗里,在這一次次的創傷中,我們才能慢慢長大,慢慢學會生活,善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