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的名句
⑴ 關於「靜心」的名句有哪些
"心外無物,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出版處《幽窗權小記》【明】陳繼儒。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此偈出自《六祖壇經》。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船夜援琴》【唐】白居易
天清江月白,心靜海鷗知——《贈漢陽輔錄事其一》【唐】李白
石室人心靜,冰潭月影殘。——《寄白閣默公》【唐】賈島
病來心靜一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白居易《齋月靜居》
鳥穿浮雲雲不驚,沙沉流水水尚清。任他塵世多喧囂,靜我凡心立功名。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王維《山居秋暝》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陶淵明的《飲酒·結廬在人境》
心靜即聲淡,其間無古今。——白居易《船夜援琴》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病來心靜一無思,老去身閑百不為。——白居易《齋月靜居》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柳宗元《晨詣班超師院讀禪經》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後兩句是成語:「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出處
靜心則專;靜思則通;靜居則安;靜默則熟
⑶ 關於靜心學習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關於靜心學習的名言名句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諸葛亮
應該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高爾基:《文學書簡》
學無早晚,但恐始勤終隨。——(宋)張孝祥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減。
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但丁
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信仰是心中的綠洲,思想的駱駝隊是永遠走不到的。 —— 紀伯倫
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 —— 薩迪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游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逆境有一種科學價值。一個好的學者是不會放棄這種機會來學習的。——愛默生
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劉向
⑷ 求關於排除雜念,靜心學習的名言警句!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頭懸梁錐刺股
我覺得最好的就是"慎獨"二字
⑸ 有哪些表示人要靜心或專注的名言警句
1、偉大人物的最明顯標志,就是他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
2、頑強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3、哪有斬不斷的荊棘?哪有打不死的豺虎?哪有推不翻的山嶽?你只須奮斗著,猛勇地奮斗著;持續著,永遠的持續著,勝利就是你的了。
4、咬住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6、勝利屬於最堅忍的人。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8、勝利的道路是迂迴曲折的。象山間小徑一樣,這條路有時先折回來,然後伸向前去;象山間小徑一樣,走這條路的人需要耐心和毅力。累了就歇在路邊的人是不會得到勝利的。
⑹ 關於靜心學習的文章或者名言警句或詩句有哪些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 王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專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屬方悔讀書遲。 —— 顏真卿《勸學詩》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 顏真卿《勸學詩》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元來不讀書。 —— 章碣《焚書坑》
一日不讀書,胸臆無佳想。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 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 劉昚虛《闕題》
人學始知道,不學非自然。 —— 孟郊《勸學》
歸志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 —— 陸游《讀書》
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 杜甫《柏學士茅屋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 王禹偁《清明》
一月不讀書,耳目失精爽。 —— 蕭掄謂《讀書有所見作》
蕭索空宇中,了無一可悅!歷覽千載書,時時見遺烈。 —— 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讀書三十年,腰間無尺組。 —— 王維《偶然作六首》
想見讀書頭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 黃庭堅《寄黃幾復》
我閉南樓看道書,幽簾清寂在仙居。 —— 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⑺ 關於靜心學習的文章或者名言警句或詩句 跪求。
故賢曰:板凳要坐十年老,文章不寫半句空。這便是一種精神,一種做學問精神。只有懷有這種精神,並踏踏實實堅持下去,才能成為真正的學問家。
之前,中國的科學、思想界有兩位泰山北斗相繼離我們而去:錢學森,季羨林。這兩位,無一不具有做學問的精神,而他們的逝去,無異於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界的一場地震。有人驚呼:「中國再無大師級學問家!」原因正在於當代缺少像他們一樣為鑽研學問的學者。
做學問的精神首先在於『坐的住』。只有做的住,將冷板凳坐熱,才能靜下心,杜絕浮躁,深入學問的鑽研中。正是因為坐的住,才成就了「何妨一下樓主人」聞一多,成就了《唐詩雜論》《楚辭校補》。達摩面壁,靜坐九年,影嵌入壁,終悟得大道,開少林寺一脈,傳之千年而不衰。太史公司馬遷,隱忍而活,一坐十年,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史記》之言。若沒有這坐的住的品格,又怎會這流傳至今的精神學問。
做學問的精神還在於有吃「苦」的品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做學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范仲淹少時求學,居破廟之中,啖粥而食,可謂苦極矣;余秋雨行遍中國,鑄成《文化苦旅》,亦是苦中味道;古有讀書人,頭懸梁,錐刺股,亦有螢囊映雪,鑿壁偷光,苦之至也。若沒有吃苦的品質,又如何做學問?當然,物質條件的「苦」中還有精神上的「甘」,那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居陋巷而不改其樂的顏回,不正是從學問中收獲快樂嗎?做學問時的痛苦只是暫時的,收獲到的快樂卻是永恆的。
做學問的精神少不了「禪」,即淡泊名利的品質。故賢曰:「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沒有淡泊人事,不慕功利的品格,終究一事無成。方仲永,神童矣,四處拜謁,不事學問,終泯然眾人。做學問必需耐得住寂寞,功名,不嘩眾取寵,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不如此,則心不定,學問難成。
做學問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只有發揚,踐行這種精神,人人即可成為學問家,則吾中華必能自立自強於世界強國之林。
⑻ 如何靜心消除心中雜念 佛經經典靜心名句
佛經靜心養氣的經典名句
佛雲: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佛又雲:心無厭足,惟得多求,增長罪惡。
佛還雲: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心身自在。
佛雲: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處。知足之人,雖卧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人,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所憐憫。是名知足。
佛經十大名句
經典一:一切皆為虛幻。
經典二:不可說。
經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經典四: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經典五: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經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經典七: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經典八: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經典九: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經典十: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色不異空 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般若心經
佛經靜心養氣的經典名句!
一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二、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三、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四、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五、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六、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七、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八、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九、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十、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十一、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十二、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十三、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十四、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痛苦的,沒有例外的。
十五、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十六、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十七、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十八、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十九、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二十、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二一、內心沒有分別心,就是真正的苦行。
二二、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二三、你每天若看見眾生的過失和是非,你就要趕快去懺悔,這就是修行
二四、業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
二五、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二六、當你知道迷惑時,並不可憐, 當你不知道迷惑時,才是最可憐的。
二七、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
二八、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二九、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狂妄你自己。
⑼ 關於靜心的名言警句,要多點,有兩頁作業紙。
1人之所以痛苦,在於追求錯誤的東西。
2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3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4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5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恆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恆的。
6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7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8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後悔的地方上。
9你什麼時候放下,什麼時候就沒有煩惱。
10每一種創傷,都是一種成熟。
11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沒有救,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12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13一個人如果不能從內心去原諒別人,那他就永遠不會心安理得。
14心中裝滿著自己的看法與想法的人,永遠聽不見別人的心聲。
15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16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17永遠不要浪費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歡的人。
18請你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度,把你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19同樣的瓶子,你為什麼要裝毒葯呢?同樣的心裡,你為什麼要充滿著煩惱呢?
20得不到的東西,我們會一直以為他是美好的,那是因為你對他了解太少,沒有時間與他相處在一起。當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美好。
21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22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別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嗎?
23憎恨別人對自己是一種很大的損失。
24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但並非每個人都懂得生命,乃至於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對他來說,是一種懲罰。
25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26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這樣子比較少後悔。
27當你對自己誠實的時候,世界上沒有人能夠欺騙得了你。
28用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掩飾自己缺點的人,是可恥的。
29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布施。
30不要刻意去猜測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沒有智慧與經驗的正確判斷,通常都會有錯誤的。
31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32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33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迴旋。
34時間總會過去的,讓時間流走你的煩惱吧!
35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36永遠扭曲別人善意的人,無葯可救。
37說一句謊話,要編造十句謊話來彌補,何苦呢?
38白白的過一天,無所事事,就像犯了竊盜罪一樣
39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40沈默是毀謗最好的答覆。
41對人恭敬,就是在庄嚴你自己。
42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43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44慈悲是你最好的武器。
45隻要面對現實,你才能超越現實。
46良心是每一個人最公正的審判官,你騙得了別人,卻永遠騙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47不懂得自愛的人,是沒有能力去愛別人的。
48有時候我們要冷靜問問自已,我們在追求什麼?我們活著為了什麼?
49不要因為小小的爭執,遠離了你至親的好友,也不要因為小小的怨恨,忘記了別人的大恩。
50感謝上蒼我所擁有的,感謝上蒼我所沒有的。
51凡是能站在別人的角度為他人著想,這個就是慈悲。
52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誇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
53誠實的面對你內心的矛盾和污點,不要欺騙你自己。
54因果不曾虧欠過我們什麼,所以請不要抱怨。
55大多數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56心是最大的騙子,別人能騙你一時,而它卻會騙你一輩子
57隻要自覺心安,東西南北都好。如有一人未度,切莫自己逃了。
58當你手中抓住一件東西不放時,你只能擁有這件東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機會選擇別的。人的心若死執自己的觀念,不肯放下,那麼他的智慧也只能達到某種程度而已
59如果你能夠平平安安的渡過一天,那就是一種福氣了。多少人在今天已經見不到明天的太陽,多少人在今天已經成了殘廢,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失去了自由,多少人在今天已經家破人亡。
60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幹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認命。
61你希望掌握永恆,那你必須控制現在。
62惡口永遠不要出自於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63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恨別人,為什麼?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64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就得先受苦受難。
65世界原本就不是屬於你,因此你用不著拋棄,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
66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我也是搜來的。。你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