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古詩賞析作文800

古詩賞析作文800

發布時間: 2021-01-13 10:21:10

『壹』 古詩賞析的作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首詞是元豐五年(1082)十二月蘇軾初貶黃州寓居定慧院時所作。詞中借月夜孤鴻這一形象托物寓懷,表達了詞人孤高自許、蔑視流俗的心境。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上闋前兩句營造了一個夜深人靜、月掛疏桐的孤寂氛圍,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漏」指古人計時用的漏壺;「漏斷」即指深夜。這兩名出筆不凡,渲染出一種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來的兩句,先是點出一位獨來獨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隨即輕靈飛動地由「幽人」而孤鴻,使這兩個意象產生對應和契合,讓人聯想到:「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縹緲若仙的孤鴻之影嗎?這兩句,既是實寫,又通過人、鳥形象的對應、嫁接,極富象徵意味和詩意之美地強化了「幽人」的超凡脫俗。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下闋專寫孤鴻遭遇不幸,心懷幽恨,驚恐不已,揀盡寒枝不肯棲息,只好落宿於寂寞荒冷的沙洲。這里,詞人以象徵手法,匠心獨運地通過鴻的孤獨縹緲,驚起回頭、懷抱幽恨和選求宿處,表達了作者貶謫黃州時期的孤寂處境和高潔自許、不願隨波逐流的心境。作者與孤鴻惺惺相惜,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孤鴻的心理活動,把自己的主觀感情加以對象化,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技巧。

小荷作文網
www.zww.cn
這首詞的境界,確如黃庭堅所說:「語意高妙,似非吃煙火食人語,非胸中有萬卷書,筆下無一點塵俗氣,孰能至此!」這種高曠灑脫、絕去塵俗的境界,得益於高妙的藝術技巧。作者「以性靈詠物語」,取神題外,意中設境,托物寓人;在對孤鴻和月夜環境背景的描寫中,選景敘事均簡約凝練,空靈飛動,含蓄蘊藉,生動傳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貳』 古詩賞析作文該怎麼寫

杜甫的《望岳》
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意多,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終當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准確,神氣索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叄』 要求寫一篇古詩文鑒賞方法的作文800字,急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意多,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終當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准確,神氣索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肆』 古詩賞析 初中作文600字

大概就是吧古詩的情景再現一下 給你個例文

改寫《清明》

「沙沙沙!沙沙沙!」又下雨了。雨紛紛揚揚的,輕如牛毛,細如絲線,如塵似霧,從天空飄落下來。那雨輕輕地落在樹枝上,樹枝上的嫩芽鑽出了可愛的小腦袋,睜開美麗的小眼睛,好奇地望著周圍的一切。雨悄悄地落在草地上,草兒頑強地掀開了壓在它身上的泥土,努力地鑽了出來。它伸了個懶腰,打了個呵欠,開始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小草這兒一堆,那兒一簇,給大地披上了一層綠衣裳。草叢中開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有黃的油菜花、紅的玫瑰花、紫的三角梅、白的鬱金香,它們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幾只燕子從空中嘰嘰喳喳地飛過,好像在說:「春天來了!春天真美啊!」
可這樣的雨中美景,卻吸引不了路上來來往往的行人的目光。他們來去匆匆,個個心事重重。行人中,有的扛著掃把,帶著祭品,去掃祖墓,想起去世的親人,心情十分悲痛;有的背井離鄉,外出謀生,前途未卜,心情壓抑;有的正走在投靠親友的路上,前景不明,更是心煩意亂。他們頭上頂著陰郁的天空,心情在小雨的浸潤中顯得更加沉重了。
行人中,一個書生模樣的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杜牧。他身材偏瘦,皮膚白凈,戴著斗笠,背著行囊,步履艱難。杜牧臉色憔悴,眉頭緊鎖著,形成了「川」字,一邊走,一邊還搖頭嘆息著什麼。他已經趕了好幾天的路了,加上這「天公不作美」,陰雨綿綿,到處迷迷濛蒙,更使他情緒低落。此時此刻,他的肚子餓得咕咕直叫,口渴得喉嚨像要冒煙。他多麼想找個地方歇歇腳,吃口熱飯,填飽肚子,再喝上幾口老酒,解解渴,暖暖身子,然後好好地睡上一覺,該有多爽啊。然而這人生地不熟的,叫他往哪兒找酒家啊。
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清脆悠揚的笛聲。那聲音是那樣清脆、悅耳。杜牧的精神不由為之一振。他抬起頭來,放眼望去,只見迎面走來一隻黃牛,黃牛背上坐著一個牧童。他大約十一二歲,黑里透紅的小臉上有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顯出了幾分機靈、幾分可愛、幾分淘氣。杜牧心想:有牧童就有村莊,有村莊就有酒家,對了, 何不向他打聽一下?他想到這里,走向前去,很有禮貌地問:「小兄弟,請問這兒有酒家嗎?」牧童看見了他,點了點頭,笑了一笑,向他扮了一個鬼臉,拿著笛子往身後的方向指了指,意思是:往前走,就有酒家了。杜牧明白了,他連忙謝過牧童,打起精神,加快腳步,往前走去。果然,不久,一個村子在雨霧中若隱若現,那兒道路兩旁開滿了杏花,幾個酒幌子在隨風飄舞著,好像正向他招手呢……杜牧興奮極了,靈感也隨之而來,一首七言絕句脫口而出: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伍』 賞析古詩作文1000字(一首詩)

到月亮,人們就會想到美麗的神話傳說,而在詩詞文學中,你夜常常能發現月亮的蹤跡!

暢游在中國古代詩詞的海洋里,你一定會被一些琳琅滿目的詠月詩詞所吸引。「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這是李白與明月作伴的美好願望;「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這是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形象寫照;「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這又是李白的迷霧般的夢境!
皓月當空,一瀉千里,給人以廣袤深邃的意境。於是乎,詩人常常寄情於月。親情,鄉情,友情,愛情都可以借月抒發。。「花好月圓」是美滿婚姻的頌詞;而「月缺花飛」、「曉風殘月」則是愛情不幸的曲筆。宋代歐陽修「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詞句,表達了黃昏後月光下情人約會的歡快心情。詩仙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句,表達了遊子懷鄉之情。宋代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中秋詠月詞,更是被譽為千古絕唱,詞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之句,反映了作者胸襟開朗、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因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成了後人遠別互道「多加保重」的代名詞。
對著同一輪明月,各人情感迥然不同。李白的《把酒問月》詩中寫道:「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如果仔細琢磨,你會發現這既是李白「明月長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對當時社會現狀的憤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又是張九齡對月思鄉的情懷。「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確是東坡對人生的思索。

月亮乃是天上的聖物,在人們的心中,美好的事情總會與月亮相聯系,通過對古代詠月詩的鑒賞,我們會發現,其實月亮很美,但更多的是深不可測,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快點行動起來,讓我們共同去揭開月亮的神秘面紗!

『陸』 選擇古詩詞進行賞析 要求作文600字 以上題目自擬

你幾年級啊?
個人建議盡量選借景抒情那種文章吧,最好是愛國明志一類的,別搞愛情回,寫不出東西來。答
一、簡單的翻譯一遍,把這篇文章講什麼寫出來。
二、挖掘一下你選的這篇古文的背景,包括朝代、歷史事件、作者的個人境況等,把你所能感受到的,作者想要表達的情緒和願望寫出來。
三、看了這篇文章你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吧?把它寫在紙上整理下,就可以了。

『柒』 古詩賞析的作文

杜甫的《望岳》

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全篇圍繞「望」字展開,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結合。國家動亂不安,戰火經年不息,人民妻離子散,音書不通,這時候收到家書尤為難能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戰爭給人民帶來的巨大痛苦和人民在動亂時期想知道親人平安與否的迫切心情。同時也以家書的不易得來表現詩人對國家深深地憂慮。結尾兩句,寫詩人那愈來愈稀疏的白發,連簪子都插不住了,以動作來寫詩人憂憤之深廣。全篇詩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練,言意多,充分體現了詩人「沉鬱頓挫」的藝術風格。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虛字,這里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盪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著,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不言而喻,其中蘊藏著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最後兩句,寫由望岳而產生的登岳的意願。「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終當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准確,神氣索然。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使人怵目驚心,繼而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司馬光說:「『山河在』,明無余物矣;『草木深』,明無人矣。」(《溫公續詩話》)詩人在此明為寫景,實為抒感,寄情於物,托感於景,為全詩創造了氣氛。此聯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翻跌。「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頹垣殘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國破」之下繼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表;「城春」原當為明媚之景,而後綴以「草木深」則敘荒蕪之狀,先後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極贊此聯說:「對偶未嘗不精,而縱橫變幻,盡越陳規,濃淡淺深,動奪天巧。」(《唐音癸簽》卷九)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一般解釋是,花鳥本為娛人之物,但因感時恨別,卻使詩人見了反而墮淚驚心。另一種解釋為,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亦驚心。兩說雖則有別,其精神卻能相通,一則觸景生情,一則移情於物,正見好詩含蘊之豐富。
詩的這前四句,都統在「望」字中。詩人俯仰瞻視,視線由近而遠,又由遠而近,視野從城到山河,再由滿城到花鳥。感情則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在景與情的變化中,彷彿可見詩人由翹首望景,逐步地轉入了低頭沉思,自然地過渡到後半部分——想望親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自安史叛亂以來,「烽火苦教鄉信斷」,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戰火仍連續不斷。多麼盼望家中親人的消息,這時的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啊!「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時的迫切心情,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鳴,因而成了千古傳誦的名句。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遠方的慘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頹敗之景,不覺於極無聊賴之際,搔首躊躇,頓覺稀疏短發,幾不勝簪。「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傷痛之外,又嘆息衰老,則更增一層悲哀。
這首詩反映了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脈貫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離,感情強烈而不淺露,內容豐富而不蕪雜,格律嚴謹而不板滯,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寫得鏗然作響,氣度渾灝,因而一千二百餘年來一直膾炙人口,歷久不衰。

『捌』 800字詩歌鑒賞文章

[原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此為序。

這首古詩好象為我寫的。壯志未酬身已老,且最早有這感觸的到是那回醉死在東陵大門前,門前落木蕭蕭下的霞光,還在那兒等著些過往的象長江滾滾來的殷殷學子。秋高氣爽的日子,自以為是的氣度不凡的人啊,有幾人知自己是蕭蕭下的落木;而些人,早無盡長江滾滾來的,用利己手法鋪墊好了他們令壯志的人去未酬的道路。。。。。。

而我,在那好象大青門前,看到的僅是落木的蕭蕭和那些單純的學子。在那兒,豆蔻年華的情開始蒙動,我喜愛的她傻傻的酒窩兒,把我迷惑。最好的最早的寫作動力和源泉,在那裡出現;而同時我卻有回光反照的感觸,那就是落木蕭瑟的把霞光遞給了我,其實,是在影子般的提示我的人生坎坷。。。。。。

我的人生坷坷絆絆的在兒時過來。那時最早的落木霞光,該在那次四,五歲的幼兒園我一人過小馬路,挨騎車的碰的路邊;圍觀的一鄰里小哥,把我傷口包好且用大前門牌香煙紙包的。當時疼到我有種無盡長江滾滾來的感觸;媽值晚班,爸卻出差了,大一歲的姐卻在農村。而我被媽掛在脖子上的大小門葯匙,卻早甩在我脖後;這樣我昏迷在大門外點起了幾根火柴,看到了今生確信無疑該走的路就是苦不堪言的道路,就是金光閃閃的學以致用的苦坐舟,也是獨臂滑行一路挨整;也看到了學校里朗朗讀書聲也淹沒不了那些拿孩子們前途當兒戲的,可讓孩子們落木蕭蕭的毒鞭的抽聲。。。。。。

讀書後蕭瑟的人生確實開演了。雖然早已是80年代啦,那餓死鬼的教員的鞋子,媽在春節時都給送過,爸都被媽欺負的象長江的纖夫,卻還督促我和姐讀書。而我看到了爸對我們的無盡長江滾滾來的期盼,期盼在目前實現;而目前的事業和家庭的小收獲更離不開打小到今的,那些蕭瑟的路程!

《登高》這詩在杜甫夔州濱臨長江登高而作,那是何等意境!唯獨我巧的是頭些年,坐那趟翻山越嶺的玩命麵包車里,駕駛員帶我們這些「白領」出差學習的,神學於黃山風景區蕭瑟落木彩雲間;那時,更怕挨整下崖下的高幹們,帶著孩兒落木的哭了!!

而我冷汗流盡後,神般添了些斗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人生的心!寫到此,彎彎腰,看看落木蕭瑟的冬首;而這時妻兒開使了晚上該做的事,妻在洗衣服,女兒在寫作業。。

『玖』 古詩賞析作文

黎簡《小園》賞析及練習

水影動深樹,山光窺短牆。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

幽竹如人靜,寒花為我芳。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

黎簡(1747~1799) 清代詩人。字簡民,一字未裁,順德(今屬廣東)人。因喜其境內東樵(羅浮)、西樵二山之勝,故自號「二樵」。他還取東樵432峰、西樵72峰之意,把居室命名為「五百四峰堂」。 黎簡詩、書、畫、印方面均有較深造詣,其詩能自成一格,對清代中葉嶺南詩歌的發展產生過積極的影響。黎簡個性狂傲狷介,自稱「狂簡」,自刻印章「小子狂簡」。據傳當時名動天下的袁枚到廣州時欲求一晤,黎簡拒之門外,其狂傲如此。

首聯寫園內之景,一正寫,一側寫。小園內有一小池,池水清澈,池邊一棵大樹,枝繁葉茂,倒映池中。傍晚時分,微風乍起,池中樹影搖晃,婆娑盪漾。水的靜,影的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山光」泛指山中各種景物,一詞寫盡秋山美景。唐人張旭有「山光物態弄春暉」,常建有「山光悅鳥性」之詩句。但山光雖美,小園中景物更具風情,故有「山光窺短牆」。本為小園主人透過短牆欣賞「山光」,詩人卻巧妙變換角度,運用擬人手法,寫「山光」因好奇園中美景而探頭探腦,窺視園中。 不但寫活了「山光」的意態神情,而且從側面突出了園中景物之富有魅力。此句與王安石的「兩山排闥送青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頷聯由園內而至園外,視野放遠,境界開闊.秋天的山村黃葉滿山。這種黃,是成熟的金黃,並非枯槁的褐黃.它黃得亮,也黃得潤,給畫面塗上一層亮色,片片金黃的葉如只只飛舞的蝶.尤其是在斜暉的映照下,一半明艷,一半陰暗,色澤層次分明,盡顯」山光」之致.
頸聯又回到寫園內,寫翠竹之幽,寒花之芳。幽竹靜立,人亦靜立,人心澄明、淡定、從容。「寒花」即菊花,凌霜傲放,清香襲人。此二句詩人擷取「幽竹」「寒花」兩個典型意象,一為勁節,一為傲骨,顯示詩人的高風亮節,孤標傲世。

尾聯「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詩句故設重字,造語別致。「小園」「小立」兩個「小」字一指范圍,一指時間。為何「宜小立」?只因月已如霜。雖曰「小立」,然詩人自「斜陽」至「新月似新霜」,也立之太久,陶醉於眼前美景而不忍離去。新月新霜乃是高雅聖潔、白璧無瑕之象徵,於是一個孤清高潔的詩人形象就躍然紙上。

這首詩設色明麗,開闔自如,取象秀雅,風格清峻,體現了黎簡孤傲高潔的情懷。

不過明眼人一眼便看出此首五律並不中規中矩,頷聯「秋村黃葉滿,一半入斜陽」不對仗。然而「錘焉鑿焉,雕焉琢焉,於是成其二樵之詩」(張維屏《國朝詩人征略》)的黎簡深得杜甫律詩精髓,為何在全詩對仗工穩,格律謹嚴之狀態下出此拗句呢?據傳黎簡原作此聯時是「秋村黃葉滿,西樵白靄長」,然「小子狂簡」一時興起,覺得語意平淡,不若夕照之下黃葉滿山來得絢麗、奇幻,故有此一改,亦是其狂傲之性所致。

練習:

(1)詩的首聯中哪個字用得最好?為什麼?請簡要賞析。

答:「窺」。 角度巧(不說小園里的人越過短牆能看見牆外山光,卻說「山光窺短牆」,好像那山光探頭進入短牆,在窺視這小園中的景物,巧妙突出了小園景物之富於魅力);擬人化(以物擬人,寫活了「山光」的意態神情,與王安石「兩山排闥送青來」有異曲同工之妙)。

「動」。 小園中池水澄清,樹木倒映其中,本是靜止的,傍晚微風乍起,水中樹影也隨風婆娑盪漾,這樣靜動結合,畫面更美。

「深」。 深樹本謂茂密的樹林,從水中倒影能看出樹林茂密扶蘇的深淺層次,更突出了水之深、之清。

(2) 這首詩的後兩聯由物及人(詩人),請簡要賞析詩中「人」的形象特點。

答: 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貞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聖潔,白璧無瑕的象徵。幽竹靜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顯示出詩人的勁節高風,一片冰心。此時詩人小立於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節操,澄明的胸懷,與周圍景物渾融一體,一個孤清高潔的形象躍然紙上。

『拾』 賞析《赤壁》這首古詩寫一篇800字的作文。很急,跪求。

這首《念奴嬌》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時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余。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風景優美,是文人清賞之地。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八載東坡語:
黃州西山麓,斗入江中,石色如丹,傳雲曹公敗處,所謂赤壁者。或曰非也。曹公敗歸,由華容路,路多泥濘,使老弱先行踐之而過,曰:'劉備智過人而見事遲,華容夾道皆葭葦,若使縱火,吾無遺類矣。'今赤壁少西對岸即華容鎮,庶幾是也。然岳州復有華容縣,竟不知孰是。今日,李委秀才來,因以小舟載酒,飲於赤壁下。李善吹笛,酒酣,作數弄。風起水涌,大魚皆出,山上有棲鶻,亦驚起。坐念孟德、公瑾,如昨日耳。蘇軾這里所描述的風起水涌景象和對曹操、周瑜赤壁之戰的聯想,在這首《念奴嬌》詞和《赤壁賦》中都有鮮明生動的反映。
值得注意的是,蘇軾對於黃州之赤壁是否三國時赤壁之戰的故地是頗存疑慮的。
此詞懷古抒情,寫自己消磨壯心殆盡,轉而以曠達之心關注歷史和人生。上闋以描寫赤壁磯風起浪涌的自然風景為主,意境開闊博大,感慨隱約深沉。起筆凌雲健舉,包舉有力。將浩盪江流與千古人事並收筆下。
千古風流人物既被大浪淘盡,則一己之微豈不可悲?然而蘇軾卻另有心得:既然千古風流人物也難免如此,那麼一己之榮辱窮達復何足悲嘆!人類既如此殊途而同歸,則汲汲於一時功名,不免過於迂腐了。接下兩句切入懷古主題,專說三國赤壁之事。"人道是"三字下得極有分寸。赤壁之戰的故地,爭議很大。一說在今湖北蒲圻縣境內,已改為赤壁市。但今湖北省內有四處地名同稱赤壁者,另三處在黃岡、武昌、漢陽附近。蘇軾所游是黃岡赤壁,他似乎也不敢肯定,所以用"人道是"三字引出以下議論。
"亂石"以下五句是寫江水騰涌的壯觀景象。其中"穿"、"拍"、"卷"等動詞用得形象生動。"江山如畫"是寫景的總括之句。"一時多少豪傑"則又由景物過渡到人事。
蘇軾重點要寫的是"三國周郎",故下闋便全從周郎引發。換頭五句寫赤壁戰爭。與周瑜的談笑論戰相似,作者描寫這么一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也是舉重若輕,閑筆紛出。從起句的"千古風流人物"到"一時多少豪傑"再到"遙想公瑾當年",視線不斷收束,最後聚焦定格在周瑜身上。然而寫周瑜卻不寫其大智大勇,只寫其儒雅風流的氣度。
不留意的人容易把"羽扇綸巾"看作是諸葛亮的代稱,因為諸葛亮的裝束素以羽扇綸巾著名。但在三國之時,這是儒將通常的裝束。宋人也多以"羽扇"代指周瑜,如戴復古《赤壁》詩雲:"千載周公瑾,如其在目前。英風揮羽扇,烈火破樓船。"
蘇軾在這里極言周瑜之儒雅淡定,但感情是復雜的。"故國"兩句便由周郎轉到自己。周瑜破曹之時年方三十四歲,而蘇軾寫作此詞時年已四十七歲。孔子曾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蘇軾從周瑜的年輕有為,聯想到自己坎坷不遇,故有"多情應笑我"之句,語似輕淡,意卻沉鬱。但蘇軾畢竟是蘇軾,他不是一介悲悲戚戚的寒儒,而是參破世間寵辱的智者。所以他在察覺到自己的悲哀後,不是像南唐李煜那樣的沉溺苦海,自傷心志,而是把周瑜和自己都放在整個江山歷史之中進行觀照。在蘇軾看來,當年瀟灑從容、聲名蓋世的周瑜現今又如何呢?不是也被大浪淘盡了嗎。這樣一比,蘇軾便從悲哀中超脫了。"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和子由澠池懷舊》)。所以蘇軾在與周瑜作了一番比較後,雖然也看到了自己的政治功業無法與周瑜媲美,但上升到整個人類的發展規律和普遍命運,雙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大的差別。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於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也。"這種超然遠想的文字,宛然是《莊子•齊物論》思想的翻版。但莊子以此迴避現實,蘇軾則以此超越現實。
黃州數年是蘇軾思想發生轉折的時期,也是他不斷走向成熟和睿智的時期,他以此保全自己的岸然人格,也以此養護自己淳至的精神。這首《念奴嬌》詞及其作於同一時期的數篇詩文,都為我們透示了其中的端倪。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