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有美堂暴雨賞析

有美堂暴雨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3 02:42:30

Ⅰ 蘇軾烏台詩案之前的詩詞賞析

【主要詩詞作品】
《前赤壁賦》
《後赤壁賦》
《石鍾山記》
《出潁口初見淮山,是日至壽州》
《春宵》
《海棠》
《和子由澠池懷舊》
《和子由踏青》
《花影》
《(惠崇)春江晚景》 (此詩為作者蘇軾觀看惠崇所畫《春江晚景》而作)
《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三月二十九日》
《上元侍宴》
《石蒼舒醉墨堂》
《書李世南所畫秋景》
《題金山寺》
《題西林壁》
《望海樓晚景》
《雪後北台書壁》
《飲湖上初晴後雨》
《有美堂暴雨》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
《贈劉景文》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予於女王城東禪莊院》
《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
《八聲甘州(寄參寥子)》
《卜運算元(缺月掛疏桐) 》
《蝶戀花(花褪殘紅青杏小)》
《蝶戀花(記得畫屏初會遇)》
《蝶戀花(密州上元)》
《定風波(常羨人間琢玉郎)》
《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洞仙歌(冰肌玉骨)》
《洞仙歌(江南臘盡)》
《賀新郎(乳燕飛華屋)》
《浣溪沙(覆塊青青麥未蘇)》
《浣溪沙(畫隼橫江喜再游)》
《浣溪沙(山色橫侵蘸暈霞)》
《浣溪沙(山下蘭芽短浸溪)》
《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
《浣溪沙(細雨斜風作小寒)》
《浣溪沙(寓意)》
《浣溪沙(照日深紅暖見魚)》
《減字木蘭花(春月)》
《減字木蘭花(空床響琢)》
《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
《江城子(湖上與張先同賦)》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無窮)》
《江城子(十年生死)》
《臨江仙(夜飲東坡醒復醉)》
《滿江紅(江漢西來)》
《滿江紅(清潁東流)》
《滿庭芳(三十三年)》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這些大概是吧!!!行行好,給我點分吧!

Ⅱ 蘇軾 有美堂暴雨翻譯

有美堂暴雨①

蘇軾

遊人腳底一聲雷,
滿座頑雲撥不開。②
天外黑風吹海立,
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灧金尊凸,③
千杖敲鏗羯鼓催。④
喚起謫仙泉灑面,⑤
倒傾鮫室瀉瓊瑰。⑥

【作者】
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
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
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
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
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注釋】
①有美堂:嘉佑二年(1057),梅摯出知杭州,仁宗皇帝親自賦詩送行, 中有
「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後,就在吳山頂上建有美堂以見
榮寵。歐陽修曾為他作《有美堂記》。 ②頑雲:猶濃雲。 ③瀲灧(音斂艷):
水波相連貌。凸:高出。 ④敲鏗:啄木鳥啄木聲,這里借指打鼓聲。羯(音
竭)鼓:羯族傳入的一種鼓。 ⑤謫仙:被貶謫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賀知章
曾贊美他為謫仙人。唐玄宗曾譜新曲,召李白作詞。白已醉,以水灑面,使之
清醒後,即時寫了多篇。 ⑦鮫室:神話中海中鮫人所居之處,這里指海。瓊
瑰:玉石。

【品評】
此詩通首描寫暴雨,而前半篇與後半篇用的是兩種手法。用傳統的術語來
說,是前賦後比。它首聯非常特徵地寫出了雨前一剎那的氣氛。在撥不開的濃
雲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雲中鑽出來了,預示暴兩即將來臨。次聯,三
句是想像,四句是親見。杜甫《朝獻太清宮賦》有雲:「九天之雲下垂,四海
之水旨立。」蘇軾在此時不能不想到他敬愛的前輩所創造的這聯驚人奇句,而
隨風而至的雨卻已從東飛來,自然湊泊。在詩的後半,作者接連用了幾個比喻
來形容這場暴雨。一寫雨勢之來,竟如金杯中斟滿的酒高出了杯麵,二寫雨聲
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趕著打擊,充滿敲鏗之聲。也評蘇軾當時正在有美
堂中宴飲,筵中有鼓樂,所以見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詩人飛騰的想像並沒有
到此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愛的前輩李白的故事。這一場暴雨也許是
老天爺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來,好寫出許多氣勢如翻江倒海的詩篇,所以
特地將雨灑在他的臉上吧。從而充分地表達了他的內心活動。
暴雨是誰都經歷過的,但只有詩人,才能夠將生活中這種常見的、但又是
稍縱即逝的景物賦與永恆的意義,從而顯示了它的美。但必須注意的還在於蘇
軾寫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麼別的地方看到的;同時,
他寫的是一位詩人特有的想像和感受,而不是別人的想像和感受。

Ⅲ 詩詞賞析《有美堂暴雨》

全詩生動地寫出了暴風驟雨來臨前後的景象:雷聲轟鳴,烏雲密布,黑風從天內外刮來,大海為容之豎立,足見其兇猛;大雨隨風飛騰,由浙東橫過大江,足見其急驟。湖海水漲,雷聲鏗鏘,詩人的才思也在暴風雨的催促下迸發出來。

Ⅳ 《山雨》翁卷、和《山雨》何紹基的賞析

雨,作為一種自然現象,有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之分,有細雨、暴雨、雷雨、驟雨等之別,又有落在平原的雨、山區的雨與江河湖海的雨等之異。雨景,既是自然的,又往往是奇異的。因而,自古以來,詩人們大都喜歡以雨入詩,吟就了不少傳世之作。如:「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春夜喜雨》),「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蘇軾《有美堂暴雨》),等等,都是膾炙人口的詠雨名句。宋代詩人翁卷的《山雨》與清代詩人何紹基的《山雨》也都是耐人玩味的詠雨佳作。這兩首同題詩,都描寫山間之雨,「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但其技法明顯有別,這主要表現在如下幾方面: 1.結構有別翁卷《山雨》,前兩句寫山間的夜晚,星月皎潔,無雲無雷,緊扣一個「晴」字下筆。這是寫雨前之景。後兩句,以「平明」二字與上文的「夜」字相照應,以「忽見溪流急」與上文的「星月白」,「 亦無雲氣亦無雷」相照應,而「溪流急」又與「他山落雨來」互為因果,前者為果,後者為因。這是寫雨後之景。顯然,此詩在結構安排上是別出心裁的,寫雨,不寫雨中之景、雨本身,而由雨前之景一下子切換至雨後之景,跳躍性大,採用的頗似現代電影蒙太奇的剪輯手法,令人眼目為之一新。 何紹基的《山雨》,在結構上有別於翁卷的《山雨》,不似翁詩跳躍性大,而是通篇緊扣詩題《山雨》,按雨前之景、雨中之景、雨後之景順序寫來,令人一目瞭然。開篇兩句,寫雨前之景,著重寫詩人頭戴以竹篾編織而成的圓形雨帽在秋天初涼時節漫行於山野林間,不時地閃避著樹枝,字里行間透露出如此信息:秋高氣爽,行者也心曠神怡。中間四句轉入寫雨中之景。「溪雲到處自相聚」一句承上啟下,由上文寫未雨轉入下文寫遇雨。「山雨」句開始寫山雨,「忽來」二字明言山雨驟來之特點,繼之以「人不知」三字,則進一步凸現此特點。「馬上」兩句續寫雨中之景,也完全切合秋日山雨之特徵。最後兩句寫雨後之景,突出雨過天晴,山峰重現青翠,山野間萬瀑齊飛。其景物描寫,場面轉換自然,與翁詩各具特色。 2.描寫方法有別 翁卷的《山雨》,寫山雨,不從「雨」之本身著墨,而從側面下筆。詩的前兩句寫雨前之景,後兩句摹雨後之景,而下雨的過程也即雨本身則略而不寫,看似與寫雨無關,實卻無不關涉一個「雨」字。詩人寫雨前之景,強調昨夜天氣晴朗,實言此山無雨。後兩句寫雨後之景,突出「忽見溪流急」,並以之推知「他山落雨來」,原來是他山之陣雨注入溪中,形成了「溪流急」的景象。清代劉熙載雲:「絕句取徑貴深曲,蓋意不可盡,以不盡盡之。正面不寫寫反面,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須如睹影知竿乃妙。」①翁詩寫山雨,正是採用了「本面不寫寫對面、旁面」之法,且達到了「睹影知竿」之效,堪稱詠雨妙作。 何紹基的《山雨》,寫山雨,不似翁詩僅從側面下筆,而是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溪雲」兩句,寫溪上雲霧,寫山雨,用的是正面描寫之法。「馬上」兩句,寫雨水打濕了詩人的衣巾,淋得村邊的瓜豆枝葉散亂紛披,似亦可理解為以正面描寫為主。而「新晴」兩句,則主要是側面描寫。「新晴盡放峰巒出」與「萬瀑齊飛」,這些都是山雨所賜。山雨的洗禮,使得山峰在雨過天晴時更為青翠,而山雨的注入,又使得山野間萬瀑齊飛。可見,寫雨過天晴,山峰青翠重現,山野間萬瀑齊飛,正是從側面寫山雨。詩中「放」、「飛」等字下得精妙,使畫面動了,活了,尤其是結句「萬瀑齊飛又一奇」,語奇景妙,從側面寫活寫足了山雨,與翁詩的「平明忽見溪流急」筆法相似,但更有氣勢。 3.言情有別翁卷的《山雨》,不僅描寫了此山星白月朗,他山一霎雨過的奇異景象,而且抒發了詩人驚異的感情。而這情又不是直接抒發的,而是寓於景中,在跳動的景物描寫之中含蓄地抒寫了出來。 何紹基的《山雨》,較之翁卷的《山雨》,感情更為豐富,其表達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何紹基的詩寫山雨,詩人是以一個山行者、山雨的親身體驗者的身份寫的。其感情也隨著雨前、雨中、雨後景物描寫的變化而變化。雨前,詩人野行,心曠神怡,這從「宜」字等可感受到。雨中,他「馬上衣巾任沾濕」,委婉地表達了遇雨而喜雨之情。雨後,目睹山峰青翠重現、萬瀑齊飛的奇景,詩人直抒胸臆,以一「奇」字,既明言雨後山景之奇妙,又直抒詩人的驚奇之情。全詩直抒胸臆與借景抒情相結合,將詩人的感情抒寫得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翁卷的《山雨》與何紹基的《山雨》均描繪頗具特色的山雨,但二者技法明顯有別:在結構安排上,前者由雨前之景一下子跳至雨後之景,而雨中之景則略而不寫,別具匠心,後者則按雨前、雨中、雨後之景順序寫來,脈絡分明;在描寫方法上,前者採用側面描寫之法,後者則以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在言情方面,前者寓情於景,曲折地抒寫了詩人對山雨奇景的驚異、贊美之情,後者則採用直抒胸臆與借景抒情相結合的方式,抒寫了詩人雨前的心曠神怡、雨中的喜雨、雨後的「奇」雨之情。一言以蔽之,這兩首詩吟詠山雨,同中有異,異曲同工,都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Ⅳ 《有美堂暴雨》什麼思想感情

《有美堂暴雨》是宋代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生動地展現暴雨由遠而近、橫跨大江、呼嘯奔來的壯觀景象。首聯非常特徵地寫出了雨前一剎那的氣氛,在撥不開的濃雲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雲中鑽出來了,預示暴雨即將來臨。頷聯三句是想像,四句是親見。頸聯二句具體寫暴雨,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聲。尾聯寫觀感,突發奇想,聯想到李白故事。詩如寫生畫家即興揮毫,臨摹自然實景,展現大自然的壯麗雄偉之景。

整體賞析
這首《有美堂暴雨》是蘇軾即景詩中的力作之一。詩以雄奇的筆調、新妙的語言有聲有色地摹寫了詩人於有美堂所見驟然而至的急雨之景。暴風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懾人心的壯觀之一。蘇軾生性豁達爽朗,對暴風雨特別欣賞,寫了多首詩進行描摹贊嘆。這首詩由於是在吳山頂上的有美堂中所寫,氣勢更為雄偉壯大。
詩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題寫暴風雨來時,悶雷起自腳下,雲霧繞座不散。突出了所處的地勢很高,因而所見的暴雨,與平地所見不同,為下文鋪墊。接下就別出蹊徑,描繪了一幅壯闊異常的場面。風是看不見的,蘇軾卻給它著色,說是黑風,以視覺代替感覺,很形象地表現了暴雨來時疾風挾著塵灰烏雲的情況。「吹海立」是形容風的強烈。宋蔡絛《西清詩話》以為是學杜甫文中「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盡管不一定對,但兩者的氣勢很接近。有美堂雖然很高,但不可能見到大海,「吹海立」是想像之詞,下句寫風帶著暴雨從東面漸漸而來,便是實指。夏天的暴雨,區域很小,來勢迅猛,通過「飛雨過江來」五字,將這一情況囊括殆盡。這句詩雖然搬用了唐殷堯藩《喜雨》詩句,但妙合時地,密切無縫。《御選唐宋詩醇》卷三十四評此聯說:「寫暴雨非此傑句不稱……且亦必有『浙東』句作對,情景乃合。」並說只有唐駱賓王的「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方能與此方駕。
五、六二句具體寫暴雨。雨落在西湖裡,水汽蒸騰,西湖像一隻盛滿水的金樽,幾乎要滿溢出來;雨聲急促激切,又如羯鼓聲,敲打著這世界。這兩句從高處著眼,氣勢充沛,繪聲狀形,寫景與寫意交相並用。而用誇張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聲,想像都很奇特。煞尾轉入觀感。這樣磅礴的雨景,令詩人震動不已,於是想讓這滿山飛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讓他看看如同倒傾鮫人宮室、灑下滿天珍珠的奇景;同時,又等於在說要喚醒李白,請他寫出美妙傑出如同珠玉般的詩篇來。這兩層意思,看似不連,實際上是用了詩家慣用的「雨催詩」的典故。如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過雨》雲:「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蘇軾很喜歡用這典,如「雨已傾盆落,詩仍翻水成」(《次韻江晦叔》),「颯颯催詩白雨來」(《游張山人園》)。

Ⅵ 詩詞賞析《有美堂暴雨》

【這里有3篇,供你參考】

此詩通首描寫暴雨,而前半篇與後半篇用的是兩種手法。用傳統的術語來
說,是前賦後比。它首聯非常特徵地寫出了雨前一剎那的氣氛。在撥不開的濃
雲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雲中鑽出來了,預示暴兩即將來臨。次聯,三
句是想像,四句是親見。杜甫《朝獻太清宮賦》有雲:「九天之雲下垂,四海
之水旨立。」蘇軾在此時不能不想到他敬愛的前輩所創造的這聯驚人奇句,而
隨風而至的雨卻已從東飛來,自然湊泊。在詩的後半,作者接連用了幾個比喻
來形容這場暴雨。一寫雨勢之來,竟如金杯中斟滿的酒高出了杯麵,二寫雨聲
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趕著打擊,充滿敲鏗之聲。也評蘇軾當時正在有美
堂中宴飲,筵中有鼓樂,所以見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詩人飛騰的想像並沒有
到此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愛的前輩李白的故事。這一場暴雨也許是
老天爺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來,好寫出許多氣勢如翻江倒海的詩篇,所以
特地將雨灑在他的臉上吧。從而充分地表達了他的內心活動。
暴雨是誰都經歷過的,但只有詩人,才能夠將生活中這種常見的、但又是
稍縱即逝的景物賦與永恆的意義,從而顯示了它的美。但必須注意的還在於蘇
軾寫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麼別的地方看到的;同時,
他寫的是一位詩人特有的想像和感受,而不是別人的想像和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賞析:詩的首聯寫暴雨欲來之勢。「遊人腳底一聲雷」,這句話一方面表現出夏天暴雨前霹靂往往自地而起的特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山的地勢之高。對句在描寫平地霹靂之後續寫烏雲壓座。所謂「頑雲」,所謂「撥不開」,都活話出烏雲低沉.濃密的情態,說明氣壓極低,空氣似乎像凝固了一樣。烏雲低而密,帶電雲離地甚近,雷聲也就像自地而起了。從自然現象來看,這兩句應是倒裝。作者先寫雷聲,後寫了雲,這樣寫使詩更具有驚人的氣勢。

在描寫暴雨的前奏之前,頷聯接著寫暴雨自遠而近的情景。風而言「黑」是緊承首聯對句,極寫當時天昏地暗的景象。「吹海立」是對風的狂暴的極度誇張,是對由風吹來的水的翻卷而引起的聯想。

頸聯寫暴雨的遠景,一連用了兩個形象的比喻正面描寫暴雨的聲勢,出句屬見,寫傾盆的雨勢;對局屬聞,寫急促的雨聲。這一聯的以「金樽凸」和「羯鼓催」分別比喻雨勢和雨聲,使文章形象.生動.貼切,使人如見如聞。

尾聯仍寫雨,但卻別開生面。出句用李白醉中寫詩的事以及大雨激發了自己的詩思,要像李白那樣醉中揮毫,寫出像美玉般的詩篇。這樣,詩就不是單純的對暴雨的描摹,而能出文以遐思逸想,使詩大放異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詩聲鍾呂 氣勢逼人
——蘇軾詩《有美堂暴雨》賞介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灧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東坡詞「自是一家」,以豪放為其特徵。蘇軾詩其實也直追李白,不乏豪放雄奇之作,《有美堂暴雨》即為一例。《甌北詩話》載:「坡詩有雲:『清詩要鍛煉,方得鉛中銀』。然坡詩實不以鍛煉為工,其妙處在乎心地空明,自然流出,一似全不著力而自然沁人心脾,此其獨絕也。」讀《有美堂暴雨》,直覺詩聲如鍾呂,天風海雨逼人,景象超邁,詩句如湧泉汩汩流淌,稱心而出,無絲毫雕琢痕跡。
此詩作於熙寧六年(1073年),蘇軾通判杭州時。杭州乃山水勝地,尤以西湖聞名天下。西湖東南角有吳山,地勢高敞,瀕臨湖水,山不高而秀。山上之「有美堂」,為杭州太守梅摯於嘉佑二年所建。熙寧六年初秋,蘇軾飲於有美堂,忽遇暴雨,即興寫下這首七言律詩。
首聯先寫暴雨將至。一聲霹靂,忽如其來,猶如在腳下響起,轉眼間,烏雲密布,揮灑不去,大有黑雲壓座堂欲摧之勢。此聯起筆雄壯,突兀而來,渲染出初秋時節,暴雨忽至的驚人氣勢。頷聯寫暴雨倏忽傾瀉。「天外」,猶言極遠;「黑風」,承上聯寫雲黑風狂,霎時間天昏地暗,寫出暴雨傾盆時天地失色的駭人情景;「吹海立」,以想像誇張的手法描述怒水狂濤如山壁聳立的景象。水何得而立?《五雜俎》作者謝肇氵制以其親身經歷解說此句謂:「余……奉使過海,中流有龍焉,倒垂雲際,離水尚百許丈,而水湧起如炊煙,真與相接,人見之歷歷可辨也。始信『水立』之語非妄。」吳山距海較遠,蘇軾其實是不能望見大海的,然而,吳山東南卻是錢塘江出海口,雖為想像,也在情理之中。對句「浙東飛雨過江來」,與出句情景相合,形神俱工。狂風挾著暴雨越江而來,與出句所繪景象構成一幅風雲際會、驟雨狂濤的天地奇觀。蘇軾此聯極盡誇張想像之能事,景象闊大,前人評其「壯哉」!
前兩聯寫雨,由遠及近。頸聯則狀眼前之景。有美堂下的西湖此刻是怎樣一幅情景呢?蘇軾以其妙思奇想,與海、天相較,極言其小,將西湖喻為一隻「金樽」,水波瀲灧,大雨傾盆,金樽如滿盛瓊漿。一「凸」字,形象地刻畫出「金樽」水滿將溢未溢之狀,從側面烘託了雨勢。遙望中西湖坦盪的水面,蘇軾又將其想像成一隻巨大的羊皮鼓,那密密麻麻的雨柱猶如千萬支鼓錘,無數鼓錘交替疾下,鏗鏘不絕,真可震天動地。滂沱的大雨,澎湃的雨聲,通過這一比喻被渲染得淋漓盡致。
尾聯進一步寫雨。前三聯大手筆鋪排,正面寫雨已勢所不能,而蘇軾意猶未盡,於是另闢蹊徑。此聯出句用典,說李白醉中賦詩事。《國史補》載:「白在翰林,多沉飲,玄宗令撰樂詞,醉不可待,以水沃之,白稍能動,索筆一揮十數章,文不加點。」「喚起謫仙泉灑面」,意謂這場暴雨就是灑向李白令其醒酒的泉水,這只是字面義。對句述異,引用《述異記》載:「南海中有鮫人室,水居如魚,不廢機織。其眼能泣,泣則出珠。」「倒傾鮫室瀉瓊瑰」,意謂這傾注不息的大雨就是傾倒鮫室而滾出的粒粒珍珠。此聯應為整體比喻,蘇軾以李白自喻,李白經泉水澆灑而賦樂詞,蘇軾則因暴雨傾盆而激發靈感,像李白一樣潑墨揮豪,即興寫下了珠玉般壯美的詩篇。此聯語含雙關,正面寫雨,暗裡卻表現了蘇軾遇雨而觸發詩情的興奮自得的情懷。
這首詩是蘇軾詩作中的名篇,前人評價甚高,以為「大手。如此才力,何必唐詩?」

Ⅶ 一首夏天暴雨夜景古詩

有美堂暴雨
【簡介】
《有美堂暴雨》是宋代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此詩生動地展現暴雨由遠而近、橫跨大江、呼嘯奔來的壯觀景象。首聯非常特徵地寫出了雨前一剎那的氣氛,在撥不開的濃雲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雲中鑽出來了,預示暴雨即將來臨。頷聯三句是想像,四句是親見。頸聯二句具體寫暴雨,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聲。尾聯寫觀感,突發奇想,聯想到李白故事。詩如寫生畫家即興揮毫,臨摹自然實景,展現大自然的壯麗雄偉之景。
【原文】
有美堂暴雨①
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②。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灧金樽凸③,千杖敲鏗羯鼓催④。
喚起謫仙泉灑面⑤,倒傾鮫室瀉瓊瑰⑥。
【注釋】
①有美堂:嘉祐二年(1057),梅摯出知杭州,仁宗皇帝親自賦詩送行,中有「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後,就在吳山頂上建有美堂以見榮寵。
②頑雲:猶濃雲。
③瀲灧(liàn yàn):水波相連貌。凸:高出。
④敲鏗(kēng):啄木鳥啄木聲,這里借指打鼓聲。羯(音竭)鼓:羯族傳入的一種鼓。
⑤謫仙:被貶謫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賀知章曾贊美他為謫仙人。唐玄宗曾譜新曲,召李白作詞。白已醉,以水灑面,使之清醒後,即時寫了多篇。
⑥鮫室:神話中海中鮫人所居之處,這里指海。瓊瑰:玉石。
【譯文】
一聲響亮的雷聲宛如從遊人的腳底下震起,有美堂上,濃厚的雲霧繚繞,揮散不開。遠遠的天邊,疾風挾帶著烏雲,把海水吹得如山般直立;一陣暴雨,從浙東渡過錢塘江,向杭州城襲來。西湖猶如金樽,盛滿了雨水,幾乎要滿溢而出;雨點敲打湖面山林,如羯鼓般激切,令人開懷。我真想喚起沉醉的李白,用這滿山的飛泉洗臉,讓他看看,這眼前的奇景,如傾倒了鮫人的宮室,把珠玉灑遍人寰。
【創作背景】
有美堂,在杭州吳山最高處,左眺錢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賜梅摯詩句「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而取的。歐陽修曾作《有美堂記》,時人也紛紛吟詩作文題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初秋作,蘇軾時官杭州通判。【賞析】
這首《有美堂暴雨》是蘇軾即景詩中的力作之一。詩以雄奇的筆調、新妙的語言有聲有色地摹寫了詩人於有美堂所見驟然而至的急雨之景。暴風雨是大自然中最能震懾人心的壯觀之一。蘇軾生性豁達爽朗,對暴風雨特別欣賞,寫了多首詩進行描摹贊嘆。這首詩由於是在吳山頂上的有美堂中所寫,氣勢更為雄偉壯大。
詩的起首很突兀,直接入題寫暴風雨來時,悶雷起自腳下,雲霧繞座不散。突出了所處的地勢很高,因而所見的暴雨,與平地所見不同,為下文鋪墊。接下就別出蹊徑,描繪了一幅壯闊異常的場面。風是看不見的,蘇軾卻給它著色,說是黑風,以視覺代替感覺,很形象地表現了暴雨來時疾風挾著塵灰烏雲的情況。「吹海立」是形容風的強烈。宋蔡絛《西清詩話》以為是學杜甫文中「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句,盡管不一定對,但兩者的氣勢很接近。有美堂雖然很高,但不可能見到大海,「吹海立」是想像之詞,下句寫風帶著暴雨從東面漸漸而來,便是實指。夏天的暴雨,區域很小,來勢迅猛,通過「飛雨過江來」五字,將這一情況囊括殆盡。這句詩雖然搬用了唐殷堯藩《喜雨》詩句,但妙合時地,密切無縫。《御選唐宋詩醇》卷三十四評此聯說:「寫暴雨非此傑句不稱……且亦必有『浙東』句作對,情景乃合。」並說只有唐駱賓王的「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方能與此方駕。
五、六二句具體寫暴雨。雨落在西湖裡,水汽蒸騰,西湖像一隻盛滿水的金樽,幾乎要滿溢出來;雨聲急促激切,又如羯鼓聲,敲打著這世界。這兩句從高處著眼,氣勢充沛,繪聲狀形,寫景與寫意交相並用。而用誇張的手法,把巨大的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急雨比作羯鼓聲,想像都很奇特。煞尾轉入觀感。這樣磅礴的雨景,令詩人震動不已,於是想讓這滿山飛漱的泉水沃醒沉醉的李白,讓他看看如同倒傾鮫人宮室、灑下滿天珍珠的奇景;同時,又等於在說要喚醒李白,請他寫出美妙傑出如同珠玉般的詩篇來。這兩層意思,看似不連,實際上是用了詩家慣用的「雨催詩」的典故。如杜甫《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過雨》雲:「片雲頭上黑,應是雨催詩。」蘇軾很喜歡用這典,如「雨已傾盆落,詩仍翻水成」(《次韻江晦叔》),「颯颯催詩白雨來」(《游張山人園》)。
【名句欣賞】
「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
這兩句是寫天風海雨的狂暴,從另一角度看,也可看作是寫山河景觀的壯麗。從這兩句詩也可看出東坡胸襟雄闊奔放的氣概。此聯寫暴雨突來,風起雲涌之勢。上句用天外黑風形容狂風驟起,天地變色;「吹海立」則表現雨勢滂沱,如海潮洶涌。而下句則連用「飛」「過」「來」三個動詞,極為生動地展現暴雨由遠而近、橫跨大江、呼嘯奔來的壯觀景象。

夏夜聞濤
清·朱景英
海勢先秋闊,濤聲入夜聞。
逆潮驕驟雨,狂颶殷頹雲。
一枕驚難定,繁喧沓不分。
平生耽寂靜,忽復博微醺。

Ⅷ 有美堂暴雨的翻譯

原文:遊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雲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灧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
翻譯:Visitors to the soles of the feet of a thunder cloud can't open, full coercive.Days outside the black wind blowing across the river to the East Sea,flying. Very glittering gold statue of convex, thousands of staff knock KengJiegu. Arouse the immortal springs sprinkle surface, inverted tilting sharkchamber purging Joan rose.
創作背景:這首《有美堂暴雨》是蘇軾即景詩中的力作之一。有美堂,為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杭州太守梅摯所建,在杭州吳山最高處,左眺錢江,右瞰西湖。堂名「有美」,是因宋仁宗賜梅摯詩句「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而取的。歐陽修曾作《有美堂記》,時人也紛紛吟詩作文題吟此堂。《有美堂暴雨》是蘇軾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初秋作。詩以雄奇的筆調、新妙的語言有聲有色地摹寫了詩人於有美堂所見驟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翻譯:The song "beauty" is the masterpiece of Su Shi hall Rainstorm on poemsof. Beauty hall, Songhito Sokayuji year (1057) the prefect of HangzhouMei Zhi, in Hangzhou Wu mountain top, left to right Kan Qianjiang, West Lake. Tang "beauty", because Song Renzong Ci Mei poem "to Wu Shanmei, the first state and the Southeast". Ou Yangxiu was "a beautifulmind" hall, people also have poems essay in the Tang yin. "Beauty" is Su Shi in Tang storm Song Shenzong Xining six years (1073) in early autumn as. Poems are grand style, new wonderful language be full of sound and colour to depict the poet in the United Church see rain scenewith sudden.

Ⅸ 蘇軾《有美堂暴雨》的理解、賞析

有美堂暴雨①

蘇軾

遊人腳底一聲雷,
滿座頑雲撥不開。②
天外黑風吹海立,
浙東飛雨過江來。
十分瀲灧金尊凸,③
千杖敲鏗羯鼓催。④
喚起謫仙泉灑面,⑤
倒傾鮫室瀉瓊瑰。⑥

【作者】
1037-1101,字子瞻,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午(1057)進士,任福昌縣
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神宗元豐二年(1079)知湖
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三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
後量移諸州。哲宗元佑元年(1086)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九
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元符三年(1100),始被召北歸,卒
於常州。著有《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今存。
【注釋】
①有美堂:嘉佑二年(1057),梅摯出知杭州,仁宗皇帝親自賦詩送行, 中有
「地有吳山美,東南第一州」之句。梅到杭州後,就在吳山頂上建有美堂以見
榮寵。歐陽修曾為他作《有美堂記》。 ②頑雲:猶濃雲。 ③瀲灧(音斂艷):
水波相連貌。凸:高出。 ④敲鏗:啄木鳥啄木聲,這里借指打鼓聲。羯(音
竭)鼓:羯族傳入的一種鼓。 ⑤謫仙:被貶謫下凡的仙人,指李白。賀知章
曾贊美他為謫仙人。唐玄宗曾譜新曲,召李白作詞。白已醉,以水灑面,使之
清醒後,即時寫了多篇。 ⑦鮫室:神話中海中鮫人所居之處,這里指海。瓊
瑰:玉石。

【品評】
此詩通首描寫暴雨,而前半篇與後半篇用的是兩種手法。用傳統的術語來
說,是前賦後比。它首聯非常特徵地寫出了雨前一剎那的氣氛。在撥不開的濃
雲堆積低空的時候,一聲炸雷從雲中鑽出來了,預示暴兩即將來臨。次聯,三
句是想像,四句是親見。杜甫《朝獻太清宮賦》有雲:「九天之雲下垂,四海
之水旨立。」蘇軾在此時不能不想到他敬愛的前輩所創造的這聯驚人奇句,而
隨風而至的雨卻已從東飛來,自然湊泊。在詩的後半,作者接連用了幾個比喻
來形容這場暴雨。一寫雨勢之來,竟如金杯中斟滿的酒高出了杯麵,二寫雨聲
之急,竟如羯鼓被千枝鼓杖趕著打擊,充滿敲鏗之聲。也評蘇軾當時正在有美
堂中宴飲,筵中有鼓樂,所以見景生情,因近取譬。但詩人飛騰的想像並沒有
到此為止,他忽然想到他的另一位敬愛的前輩李白的故事。這一場暴雨也許是
老天爺為了使醉中的李白迅速醒來,好寫出許多氣勢如翻江倒海的詩篇,所以
特地將雨灑在他的臉上吧。從而充分地表達了他的內心活動。
暴雨是誰都經歷過的,但只有詩人,才能夠將生活中這種常見的、但又是
稍縱即逝的景物賦與永恆的意義,從而顯示了它的美。但必須注意的還在於蘇
軾寫的是一座近海城市山上看到的暴雨,而不是在什麼別的地方看到的;同時,
他寫的是一位詩人特有的想像和感受,而不是別人的想像和感受。

Ⅹ 望湖樓晚景的詩歌賞析

《望湖樓晚景》共有五首,這是其中第二首。有人認為,蘇軾詩中的「橫風」、「壯觀」(「觀」在這里讀第四聲,不讀第一聲)兩句,寫得不夠好。他既說「應須好句誇」,卻不著一字,一轉便轉入「雨過潮平」了。那樣就是大話說過,沒有下文。
這話雖說不無道理,但蘇軾這樣寫,自是另有原因。第一,他是要寫一組望湖樓晚景的詩,眼下還不想騰出筆墨來專寫忽來忽去的橫風橫雨。所以他只說「應須」,是留以有待的意思。第二,既然說得上「壯觀」,就須有相應的筆墨著力描寫,老把它放在「晚景」組詩中,是不太合適的,不好安排。
蘇軾寫下這組詩後的第二年,他游覽了有美堂,適逢暴雨,就立即寫了《有美堂暴雨》七律一篇,奇句驚人,是一首名作。應了他那「壯觀應須好句誇」的話了。
其實在這首詩中,他的思想有過一段起伏變化。在開頭,他看到一陣橫風橫雨,直撲進望湖樓來,很有一股氣勢,使他陡然產生要拿出好句來誇一誇這種「壯觀」的想法,不料這場大雨,來得既急,去得也塊,一眨眼間,風已靜了,雨也停了。就好像演戲拉開帷幕之時,大鑼大鼓,敲得震天價響,大家以為下面定有一場好戲,誰知演員還沒登場,帷幕便又落下,毫無聲息了。弄得大家白喝了彩。蘇軾這開頭兩句,正是寫出人們(包括詩人在內)白喝了一通彩的神情。
雨過以後,向樓外一望,天色暗下來了,潮水穩定地慢慢向上漲,錢塘江浩闊如海,一望如碧玉似的顏色。遠處還有幾朵雨雲未散,不時閃出電光,在天空里劃著,就像時隱時現的紫金蛇。這首詩寫的就是這樣一幅望湖樓的晚景。開頭時氣勢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熱鬧,轉眼間卻是雨收雲散,海闊天空,變幻得使人目瞪口呆。其實不止自然界是這祥,人世間的事情,往往也是如此的。上了年紀的人,經歷的事情多了,會不止一次地遇到過類似的現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