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青玉案賞析

青玉案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2 21:41:26

❶ 青玉案 賞析

宋 辛棄疾《青玉案》字幼安,號「稼軒居士」。 (「案」應與「碗」同音)
原文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
1.元夕:舊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夜稱元夕或元夜。 2.花千樹:形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3.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星:指焰火。 4.寶馬雕車:裝飾華麗的馬車。 5.鳳簫:簫的美稱。 6.玉壺:比喻明月。 7.魚龍舞:舞動魚形、龍形的彩燈。 8. 句子解釋:「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古代婦女元宵節時頭上佩戴的各種飾品。這里指盛裝的婦女。 9.盈盈:聲音輕盈悅耳,亦指儀態嬌美的女子。 10.千網路:千百遍。 11.驀然:猛然、突然。 12.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13.暗香:本指梅花,這里借指美人。 14.他,即她。古時她他不分,通用
譯文
東風彷彿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著大街。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盪,如鳳簫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那人千百次,都沒看見她,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她立在燈火零落稀疏的地方。

❷ 青玉案 賀鑄 賞析

1.此詞是賀鑄名篇之一,作於蘇州。當時詞人閑居橫塘,寫的是一段單相思。開頭三句,借洛神故事,回憶在橫塘的一次艷遇。詞人神魂顛倒,要隨佳人而去,並且知道了她的居所,但只有春風能入。下闋開頭仍用《洛神賦》故事,詞人期待再遇佳人,但佳人不至。只得題寫斷腸詩句。要問此時愁有多少,真好像一馬平川的衰草;像漫天飛揚的柳絮;也像江南梅雨,無有止期。結句以一串博喻寫「閑愁」,使得「閑愁」更加具體可感。將無形的情化為有形的物,形象具體。

2.次詞抒寫了因理想不能實現而鬱郁不得志的「閑愁」。上片寫相戀和懷念,下片開頭兩句寫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黃昏,仍不見蹤影,或「閑愁」太多。寫「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實現,形象生動。下片的「碧雲」句喻指時光流逝之迅速,末尾連用三個比喻來表現「閑愁」之多、亂、纏綿不斷,十分生動,作者也因此獲得了「賀梅子」的雅號。詞中他把抽象的閑情化為可感可知的「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不僅形象、真切地表現出詞人失意 、迷茫、凄苦的內心世界,同時也生動、准確地展現了江南暮春時煙雨迷濛的情景,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結尾處「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以江南景色比喻憂愁的深廣,以面積廣大喻愁之多,「滿城風絮」以整個空間立體地比喻愁之深廣,「梅子黃時雨」以連綿不斷比喻愁之時間長和難以斷絕,興中有比,意味深長,被譽為絕唱,賀鑄也因此而有「賀梅子」的雅號,深得當時人們的贊賞。黃庭堅更是極口稱贊說:「解作江南斷腸句,只今唯有賀方回」(《寄賀方回》)。

3.此詞於蘇州寄居橫塘時所作。作者幽居懷人,所寫是「美人兮不來」的閑愁,詞中意境幽微,形象朦朧,凌波仙子似的美人似真似幻,給人以豐美聯想。如果作者所傾心思慕的,是《離騷》中的香草美人,則此詞自傷身世落寞,為才智不展,理想不遂之作,滿紙幽傷當得力於楚騷,不可以「側艷詞」輕視之。 人凌波而來,又翩然而去,只剩自己木立如痴送芳塵。接下,遙想伊人深閨孤寂,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風時到。轉而寫眼前情愫難通,天際碧雲,水邊香蘅,籠在蒼茫暮色中。繼而哀嘆即使提筆濾攄懷,妙筆生花,也盡是傷心斷腸句。末了一設問句呼起,以遍野煙草,滿城風絮,黃梅陰雨極寫閑愁之多無可消釋。結拍三句是 作者濃墨重彩、靈光獨運之筆,連用比喻分三層鋪疊而來,既繪江南暮春煙雨景色,有映襯出黯然心境,寫閑愁的迷茫無邊,紛亂無緒,連綿不止,亦情亦景,亦比亦興,亦實亦虛,渾融為一無跡可尋,畫面迷離而清遠,意味深沉而悠長。此詞以三佳句而傾倒一時,人稱「賀梅子」。羅大經《鶴林玉露》雲:「詩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雲」憂端如山來,項洞不可掇「,趙嘏雲「夕陽樓上雲重疊,未抵閑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頎雲」請量東海水,看取淺深愁」,李後主雲「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秦少游雲「落紅萬點愁如海」是也。賀方回雲「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蓋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為新奇,兼興中有比,意味更長。」

❸ 辛棄疾《青玉案》賞析

辛棄疾詞的題材范圍較廣。這首《青玉案》,描寫的是城市人民於元夕(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日)觀燈的情景。從內容看,大約是作者在南宋都城臨安任職期間所作。
詞的上片寫元夕之夜,臨安城裡的燈火和觀看燈火的盛況。開頭兩句說,滿城的燈火,象一陣春風把千樹萬樹的花兒吹開了一樣;又好象是春風吹落了滿天的星斗。「花千樹」、「星如雨」,是指五顏六色的燈火。「寶馬雕車香滿路」,是指貴族人家乘坐馬車,出來觀燈的氣派。「寶馬」,貴族人家的馬,養得驃肥體胖,身上還佩有貴重的裝飾品,故稱「寶馬」。「雕車」,指飾有金邊和花紋的華麗的馬車。「鳳簫」,是簫(一種樂器)的美稱。「玉壺」,指月亮,是比喻的說法。「魚龍舞」,指玩耍燈火的游戲。「魚龍」,指燈籠。
下片寫了兩層意思,前三句寫婦女們穿著美麗的服裝,打扮得漂漂亮亮,成群結伴,笑逐顏開,在街上觀看燈火的歡樂場面。蛾兒、雪柳、黃金縷,都是婦女頭上的裝飾品。「盈盈」,指美好的儀態。「暗香去」,古代婦女身上,帶著裝有香料的物品,她們走了,那散發出來的香氣也沒有了。所以叫「暗香去」。最後三句寫被尋找的那個人,與眾不同,不在熱鬧的街上觀看燈火,卻獨自一人待在燈火闌珊(稀落)的地方,沉思默想。在這里,作者顯然是有所寄託的。它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後,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污,甘願寂寞,以保持高潔的品德。「驀然」,即忽然。這幾句不但含意深,而且構思新巧,富有意境。
清末學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雕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鳳棲梧》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他引用晏殊、柳永的幾句詞,原意都是對愛人的思念。晏殊這三句詞說:昨天夜裡,秋風緊吹,吹落了許多碧綠的樹葉。「雕」,雕落。柳永這兩句詞說:為了思念她,人已經變得消瘦而憔悴,束腰的衣帶,也漸漸地寬了起來。雖然這樣,我也決不會感到後悔。「伊」,指她。王國維在引用辛棄疾的這幾句詞時,字詞稍有變動。王的這段話是要說明這樣一個意思:只有經過千百次的探索,堅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學到真正的知識,才能得到成功。後來,辛棄疾的這幾句詞,成了人們經常引用的名句

❹ 青玉案 辛棄疾 賞析

青玉案 元夕 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注釋】
1.元夕:舊歷正月十五元宵節,是夜稱元夕或元夜。
2.花千樹:花燈之多如千樹開花。
3.星如雨:指焰火紛紛,亂落如雨。
4.寶馬雕車:裝飾華麗的馬車。
5.鳳簫:排簫,簫管排列參差如風翼,故名。
6.玉壺:比喻月亮。
7.魚龍:拽魚燈,龍燈。
8.蛾兒、雪柳、黃金縷:皆古代婦女的首飾。這里指盛妝的婦女。
9.盈盈:形容女子儀態美好。
10.千網路:千百次,千百遍。
11.驀然:忽然。
12. 闌珊:零落稀疏的樣子。
【譯文】
東風彷彿吹開了盛開鮮花的千棵樹,又如將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陣陣星雨。華麗的香車寶馬在路上來來往往,各式各樣的醉人香氣彌漫著大街。悅耳的音樂之聲四處回盪,職如風蕭和玉壺在空中流光飛舞,熱鬧的夜晚魚龍形的彩燈在翻騰。美人的頭上都戴著亮麗的飾物,晶瑩多彩的裝扮在人群中晃動。她們面容微笑,帶著淡淡的香氣從人面前經過。我尋找那人千百次,都沒看見他,不經意間一回頭,卻看見了他立在燈火深處。
評解一
【簡要評析】
"作為一首婉約詞,這首《青玉案》與北宋婉約派大家晏殊和柳永相比,在藝術成就上毫不遜色。詞作從極力渲染元宵節絢麗多彩的熱鬧場面入手,反襯出一個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於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託著作者政治失意後,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詞從開頭起「東風夜放花千樹」,就極力渲染元宵佳節的熱鬧景象:滿城燈火,滿街遊人,火樹銀花,通宵歌舞。然而作者的意圖不在寫景,而是為了反襯「燈火闌珊處」的那個人的與眾不同。本詞描繪出無宵佳節通宵燈火的熱鬧場景,梁啟超謂「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認為本詞有寄託,可謂知音。上片與元夕之夜燈火輝煌,遊人如雲的熱鬧場面,下片寫不幕榮華,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寄託著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把這種境界稱之為成大事業者,大學問者的第三種境界,確是大學問者的真知灼見。

❺ 青玉案·元夕 賞析

上學時讀過這首詞,不過當時印象只有最後一句。後來看了木槿花西月錦綉,才真版正理解和愛上了它。我權就不解釋它的意思了,總之,讀完這首詞後,有一種淡淡的哀傷,可能是受到木槿和非鈺錯過的愛的影響。總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有空多學學古代詩詞吧!

❻ 青玉案 元夕 賞析

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

此詞極力渲染元宵節觀燈的盛況。先寫燈火輝煌、歌舞騰歡的熱鬧場面。花千樹, 星如雨,玉壺轉,魚龍舞。滿城張燈結綵,盛況空前。接著即寫遊人車馬徹夜遊賞的歡 樂景象。觀燈的人有的乘坐香車寶馬而來,也有頭插蛾兒、雪柳的女子結伴而來。在傾
城狂歡之中,詞人卻置意於觀燈之夜,與意中人密約會晤,久望不至,猛見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結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賞,表明作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全詞構思新穎,語言工巧,曲折含蓄,餘味不盡。

【集評】

彭孫遹《金粟詞話》:稼軒「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秦、周之佳境也。
譚獻《譚評詞辨》:稼軒心胸發其才氣,改之而下則擴。起二句賦色瑰異,收處和
婉。
王國維《人間詞話》: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境界:「昨夜西風凋玉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唐宋詞選析》人們稱贊辛棄疾的豪放沉鬱的詞作,也贊美他婉約含蓄的詞作,這首《青玉案》詞就是這後一方面的代表作之一,歷來多有美評。它的好,在於創造出了
一種境界。

--------------------------------
古代詞人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辛棄疾的這一首,卻沒有人認為可有可無,因此也可以稱作是豪傑了。然而究其實際,上闋除了渲染一片熱鬧的盛況外,並無什麼獨特之處。作者把火樹寫成與固定的燈彩,把「星雨」寫成流動的煙火。若說好,就好在想像: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節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的煙火,先沖上雲霄,而後自空中而落,好似隕星雨。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 ,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
上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游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睛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邊,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
發現那人的一瞬間 ,是人生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竟有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大悟:那上闋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闋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且,倘若無此人,那一切又有什麼意義與趣味呢!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 ,還須添足 :學文者莫忘留意,上闋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他千網路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了下闋而出「燈火闌珊 」,方才前後呼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 」,「豪放」,好象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嗎?
王靜安《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的境界為第三即終最高境界 。此特借詞喻事 ,與文學賞析並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在此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闋相同 ,只是上闋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闋則無此斷疊,一片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隨詞人的心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

❼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全詞和賞析、解釋。

【譯文】像東風一夜吹綻千樹繁花,又吹得滿天繁星如雨下。寶馬雕車芳香飄灑。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光漸漸西斜,一夜魚龍飛舞笑語喧嘩。頭戴娥兒、雪柳、黃金縷,她們笑語盈盈恣意玩耍。我在人群中尋她千百回,猛然一回頭,無意之間卻在,燈火稀落處發現了她。

【賞析】

本篇為元宵節記景之作。上片以生花妙筆描繪渲染元宵佳節火樹銀花、燈月交輝、車水馬龍、歡歌笑語的歡騰熱鬧的風光。「東風夜放花千樹」寫元宵夜的燈光,以花喻燈,表明燈的燦爛多姿;而「千樹」又說明彩燈數量多。

「更吹落、星如雨」寫焰火,煙花一明一滅,參差起落,灑落如星。前兩句比喻新穎奇特,而又貼切自然。一個「更」字將燈光和焰火交織在一起,寫出元夜讓人應接不暇的情景。接下來一句寫的是車馬和遊人,「寶馬雕車」寫車馬華美,「香滿路」表明遊人之多。「香」字用得好,暗示街上女子多,為下片的敘寫做好了鋪墊。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寫的是徹夜歡騰的熱鬧場面: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盪,玉壺般的明月光漸漸西斜,一夜魚龍飛舞笑語喧嘩。上片極言渲染元夜繁華熱鬧的場面,為下片人物的出現布置好背景。下片著意描寫主人公在遊人中千百回尋覓一位立於燈火零落處的自甘寂寞的孤高女子,表現了詞人追求的境界之高,寓有深意。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承接上片,繼續描寫元夜的盛況,但已轉移到盛裝出遊的游女們身上,只見她們頭戴娥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地走過去,只剩下衣香飄散在空中。可在這些麗人中間卻沒有詞人的意中人,「眾里尋他千網路」極言尋覓之苦,失望之情躍然紙上。在這幾近絕望的一刻,「驀然回首」,忽然發現「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的詞素以豪放著稱於世,其實他的婉約詞亦是曼妙無比,這首詞即是最好的證明。

❽ 關於《青玉案》的賞析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賞析

【賞析一】

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稼軒的這一首,卻誰也不能視為可有可無,即此亦可謂豪傑了。然究其實際,上片也不過渲染那一片熱鬧景況,並無特異獨出之處。看他寫火樹,固定的燈彩也。寫「星雨」,流動的煙火也。若說好,就好在想像:是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又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煙火,先沖上雲霄,復自空而落,真似隕星雨。然後寫車馬,寫鼓樂,寫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的載歌載舞、魚龍曼衍的「社火」百戲,好不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總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蓋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總之,我說稼軒此詞,前半實無獨到之勝可以大書特書。其精彩之筆,全在後半始見。

後片之筆,置景於後,不復贅述了,專門寫人。看他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妝的游女們,行走之間說笑個不停,紛紛走過去了,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這么些麗者,都非我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皆無。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側,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

這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卻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徹悟:那上片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寫,倘無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義與趣味呢!多情的讀者,至此不禁涔涔淚落。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思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片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他千網路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早呼而後遙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象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乎?

王靜安《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之境界為第三即最終最高境。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片則無此斷疊,一連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總隨詞人之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北宋另有賀鑄一首,此義正可參看。(周汝昌)

【賞析二】

元夕:陰歷正月十五為上元節,這日晚上稱元夕,亦稱元宵,元夜。我國古代有元夕觀燈的風俗。玉壺:指月亮。魚龍舞:指舞魚燈、龍燈之類。這是一首別有寄託的詞作。詞人假借對一位厭惡熱鬧、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尋求,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高潔志向和情懷.梁啟超《藝蘅館胡詞選》雲:「自憐幽獨,傷心人別有懷抱。」其體會是可信的。詞的上片,極寫元夕燈火輝煌、歌舞繁盛的熱鬧景象。「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前一句寫燈,後一句寫焰火。上元之夜,滿城燈火,就象一夜春風吹開了千樹萬樹的繁花,滿天的焰火明滅,又象是春風把滿天星斗吹落。真是一片燈的海洋,焰火的世界,令人眼花繚亂。「花干樹」、「星如雨」,不僅寫出了燈火之盛、之美,而且也給人熱鬧非凡的感覺,渲染出了節日的熱烈氣氛。「寶馬雕車香滿路」,是寫遊人之盛。但這里主要還是為了渲染氣氛,所以,作者並沒有對遊人作具體描繪,只是從整體印象上概括地勾勒了一筆。然而,遊人如織、仕女如雲的景象卻已躍然紙上;最後三句描繪歌舞之樂。節日的夜晚,一片狂歡景象,到處是笙簫齊鳴,到處是彩燈飛舞,人們在忘情地歡樂著,「一夜魚龍舞」,寫出了人們徹夜狂歡的情景。

下片寫尋覓意中人的過程。「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觀燈看花」的婦女,頭上戴著「蛾兒」、「雪柳」、「黃金縷」等裝飾品,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整整齊齊,漂漂亮亮。她們一路笑語,帶著幽香,從詞人眼前走過,這里作者具體地描寫了觀燈的遊人,也是對上片「寶馬雕車香滿路」描寫的一個補充,同時,一個「去」字也暗傳出對意中人的尋覓。在熙熙攘攘的遊人中,他尋找著,辯認著,一個個少女美婦從他眼前過去了,可是,卻沒有一個人是他要尋找的。那麼他所要尋找的意中人在哪裡呢?「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經過千百次的尋覓,終於在燈火冷落的地方發現了她。人們都在盡情的狂歡,陶醉在熱鬧場中,可是她卻在熱鬧圈外;獨自站在「燈火闌珊處」,充分顯示了「那人」的與眾不同和孤高。「眾里尋她干網路」極寫尋覓之苦,而「驀然」二字則寫出了發現意中人後的驚喜之情。這里作者以含蓄的語言,表現了人物內心的活動。這首詞先用大量筆墨渲染了元夕的熱鬧景象,最後突然把筆鋒一轉,以冷清作結,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不僅造成了境界上的強烈反差,深化了全詞的意境,而且很好地起到了加強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燈火寫得愈熱鬧,則愈顯「那人」的孤高,人寫得愈忘情,愈見「那人」的不同流俗。

全詞就是通過這種強烈的對比手法,反襯出了一個自甘寂寞、獨立不移、性格孤介的女性形象。作者寫這樣—個不肯隨波逐流、自甘淡泊的女性形象,是有所寄託的。辛棄疾力主抗戰,屢受排擠,但他矢志不移,寧可過寂寞的閑居生活,也不肯與投降派同流合污,這首詞是他這種思想的藝術反映。「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歷來也為人傳誦。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這三句也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然經過三境界的第三境,並以此作比喻,對做學問、做人、成事業者,在經歷了第一境界和第二境界之後,才能有所發現,自己所追尋的東西往往會在不經意的時候,沒想到的地方出現。

【賞析三】

這首《青玉案.元夕》,是辛棄疾的名作,它以尋找情人為線索,用元宵節的盛況,烘托出一個孤高、憂郁的「那人」形象,表現出作者對這個形象的執意追求。詞的上半闋極寫元夕之景:千萬燈樹如火花競放,似繁星雨落;街上徜徉著寶馬雕車,空中飄散著鳳簫清音;各色各樣的燈在夜色中回轉翔舞……然而,這一切並未打動作者,他無暇欣賞、流連這熱鬧非凡的景象;他要尋找自己的情人。情人在哪兒呢?下半闋筆鋒一轉,由景寫到人:「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然而,這些穿著節日盛裝的美人,都不是作者所要尋找的,他焦急萬分:「眾里尋他千網路」,但還是沒有找到。「驀然回首」,啊,終於看見了:站立在燈火零落,清冷僻靜之處的,正是「那人」!詞到此戛然而止,而作者用飽含感情的筆所創造的意境,卻引人深思。

也許有人會問,「那人」為什麼不加入狂歡的行列,卻獨自在「燈火闌珊處」呢?表面上看,這是一首愛情詞,然而,詞中似有更深的含義。這首詞作於宋淳熙元年或二年。當時,強敵壓境,國勢日衰,而南宋統治階級卻不思恢復,偏安江南,沉湎於歌舞享樂,以粉飾太平。洞察形勢的作者,欲補天穹,卻恨無路請纓。他滿腹的激情、哀傷、怨恨,交織成了這幅元夕求索圖。國難當頭,朝廷只顧偷安,人們也都「笑語盈盈」,有誰在為風雨飄搖中的國家憂慮?作者尋找著知音。那個不在「蛾兒雪柳」之眾、卻獨立在燈火闌珊處,不同凡俗、自甘寂寞的美人,不正是作者所追慕的對象嗎?同時這也是作者英雄無用武之地,而又不肯與苟安者同流合污的自我寫照。「諸公可嘆善謀身,誤國當時豈一秦,不望夷吾出江左,新亭對泣亦無人。」(陸游《追感往事》)在這首詞中,作者寄託了他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既有「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陸游《關山月》)的譴責,又有「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同上)的憂慮,更有「把吳鉤看了,欄干拍徧,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的痛苦。正是「興之託喻,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劉勰《文心雕龍·詮賦》)。

《元夕》在「比興」的運用上,很有其獨到之處。前人運用「比興」,多是在抒情之中,或者記敘描寫之中,以詞的某一部分為興辭。如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寫的是作者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當時他正在貶滴中,「一蓑煙雨任平生」,顯然是有寓意的,含有不計較地位得失,經得起挫折的暗示,表現了一種不避風雨,聽任自然的生活態度。這句詞中的「雨」,暗喻著人生的升沉、坎坷,已經超出了自然雨的含義。但這還只是取全篇中的一部分作為「比興」的寄託物。《青玉案·元夕》則是以整首詞所構成的完整形象來暗含作者的寄託,從元夕盛況的描寫,到「那人」的出現,句句寫的是元夕尋人,形象本身是很完整的。作者從中寄託了自己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陳廷焯說:「所謂沉鬱者,意在筆先,神余言外,寫怨夫思婦之懷,寓孽子孤臣之感。凡交情之冷淡、身世之飄零,皆可於一草一木發之。而發之又必若隱若現,欲露不露,反復纏綿,終不許一語道破。匪獨體格之高,亦見性情之厚。」(《白雨齋詞話》)這首《青玉案·元夕》,正是這樣的佳作。

「舉草木鳥獸以見義」(孔穎達《毛詩正義》)是自《詩經》以來我國古典詩歌的傳統手法。辛棄疾以前的詞人,多是舉自然景物以見義,如上面所舉的蘇詞,就是以「煙雨」見義。而《元夕》寫的則是元夕之夜尋覓情人的事情,這里也許有屈原尋宓妃佚女的影響,不過,卻從屈原的神遊世界,降落到了人世間。辛棄疾通過對現實生活中一件平常小事的描寫,創造出「函蓋萬有」(翁方綱《神韻論》)的境界,,不僅擴大了「比興」的范圍,而且豐富了詞的表現力。在《元夕》中,詩人描寫了節日之夜的熱鬧景象,描寫了「他」苦心尋找情人的過程,但當意外發現情人後,便戛然而止,對「他」和「那人」的情懷,卻「不著一字」。這就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餘地。詞的境界超出了具體事件的描繪,飛騰出去,達到了「函蓋萬有」的高度,不僅把詩人千頭萬緒的情懷表現得淋漓盡致,而且,也能使不同的欣賞者,得到各不相同的感受,正是「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詩品》)。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把「眾里尋他千網路,回頭驀見(驀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列為「古今成大事業、大學問者」所必須經歷的第三種境界,這也說明了《元夕》詞「函蓋萬有」的特點。一篇文學佳作的藝術魅力,常常不止於它所塑造的藝術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還表現在它又可以在形象之外能給人以豐富的聯想和深刻的啟示。王國維就從《元夕》詞聯想到了做學問的境界,而這當然是辛棄疾所未曾料到的。況周頤在《香海棠館詞話》中說辛稼軒「其秀在骨,其厚在神」,確為有見地之語。這首《青玉案·元夕》,讀了之後就能使人神馳遐想,並從中領悟出深奧的哲理來,正說明了辛詞內容之豐厚和辛棄疾寫詞功力之精深。(李淮芝)

❾ 《青玉案》賞析

寫上元燈節的詞,不計其數,稼軒的這一首,卻誰也不能視為可有可無,即此亦可謂豪傑了。然究其實際,上片也不過渲染那一片熱鬧景況,並無特異獨出之處。看他寫火樹,固定的燈彩也。寫「星雨」,流動的煙火也。若說好,就好在想像:是東風還未催開百花,卻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樹銀花。它不但吹開地上的燈花,而且還又從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煙火,先沖上雲霄,復自空而落,真似隕星雨。然後寫車馬,寫鼓樂,寫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的載歌載舞、魚龍曼衍的「社火」百戲,好不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其間「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總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蓋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總之,我說稼軒此詞,前半實無獨到之勝可以大書特書。其精彩之筆,全在後半始見。

後片之筆,置景於後,不復贅述了,專門寫人。看他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妝的游女們,行走之間說笑個不停,紛紛走過去了,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這么些麗者,都非我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皆無。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殘燈旁側,分明看見了,是她!是她!沒有錯,她原來在這冷落的地方,還未歸去,似有所待!

這發現那人的一瞬間,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結和升華,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銘篆,詞人卻如此本領,竟把它變成了筆痕墨影,永志弗滅!——讀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徹悟:那上片的燈、月、煙火、笙笛、社舞、交織成的元夕歡騰,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繚亂的一隊隊的麗人群女,原來都只是為了那一個意中之人而設,而寫,倘無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義與趣味呢!多情的讀者,至此不禁涔涔淚落。

此詞原不可講,一講便成畫蛇,破壞了那萬金無價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然而畫蛇既成,還思添足:學文者莫忘留意,上片臨末,已出「一夜」二字,這是何故?蓋早已為尋他千網路說明了多少時光的苦心痴意,所以到得下片而出「燈火闌珊」,方才前早呼而後遙應,筆墨之細,文心之苦,至矣盡矣。可嘆世之評者動輒謂稼軒「豪放」,「豪放」,好象將他看作一個粗人壯士之流,豈不是貽誤學人乎?

王靜安《人間詞話》曾舉此詞,以為人之成大事業者,必皆經歷三個境界,而稼軒此詞之境界為第三即最終最高境。此特借詞喻事,與文學賞析已無交涉,王先生早已先自表明,吾人可以無勞糾葛。

從詞調來講,《青玉案》十分別致,它原是雙調,上下片相同,只上片第二句變成三字一斷的疊句,跌宕生姿。下片則無此斷疊,一連三個七字排句,可排比,可變幻,總隨詞人之意,但排句之勢是一氣呵成的,單單等到排比完了,才逼出煞拍的警策句。北宋另有賀鑄一首,此義正可參看。(周汝昌)

❿ 辛棄疾《青玉案 元夕》的賞析

「花千樹抄」描繪五光十色的彩襲燈綴滿街巷,好像一夜之間被春風吹開的千樹繁花一樣。這是化用唐朝人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然後寫車馬、鼓樂、燈月交輝的人間仙境——「玉壺」,寫那民間藝人們載歌載舞、魚龍漫衍的「社火」百戲,極為繁華熱鬧,令人目不暇接。



其的「寶」也,「雕」也「鳳」也,「玉」也,種種麗字,只是為了給那燈宵的氣氛來傳神來寫境,大概那境界本非筆墨所能傳寫,幸虧還有這些美好的字眼,聊為助意而已。這也是對詞中的女主人公言外的贊美 。


下闋,專門寫人。作者先從頭上寫起:這些游女們,一個個霧鬢雲鬟,戴滿了元宵特有的鬧蛾兒、雪柳,這些盛裝的游女們,行走過程中不停地說笑,在她們走後,只有衣香還在暗中飄散。


這些麗者,都非作者意中關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尋找一個——卻總是蹤影難覓,已經是沒有什麼希望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