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目送雨兒賞析

目送雨兒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2 20:11:44

Ⅰ 龍應台《目送》的賞析,詳細一點的。

作品賞析:

《目送》這本書,細加辨析的話,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己之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為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無慈難以成悲,無悲亦難以為慈。這兩者,互為因果,常常相輔相成,每每聯袂而行。

很難想像到筆鋒銳利、慣於批判外界現實的龍應台,在《目送》這本書中,開始對親情作詳盡感受描述,也開始對生活作深度的體會與思考,轉向私密。如她對生命中兩件刻骨銘心事情的描寫。

在《目送》中,龍應台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說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她娓娓述說,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

「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溫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葯,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脫和自省。

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一個「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長輩,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就是兒女們懷里濃濃的「慈」的最頻繁也最緊迫的承受者。

(1)目送雨兒賞析擴展閱讀

《目送》是作家龍應台繼《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後,龍應台再推出思考「生死大問」的作品,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

龍應台,1952年2月13日生於中國台灣高雄大寮鄉眷村,現代作家、曾擔任「台灣文化部部長」。1974年畢業於台灣國立成功大學外文系後,赴美國求學,後獲堪薩斯州立大學英美文學博士。

1988年遷居德國,在法蘭克福大學任教授。1994年,出版《人在歐洲》。1998年,她的三部書《啊,上海男人》、《這個動盪的世界》、《故鄉異鄉》在上海相繼發行。1999年,龍應台出任台北市首任文化局局長。2008年在香港大學教授任上獲評為孔梁巧玲傑出人文學者。

2010年11月15日,龍應台以260萬人民幣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發廣泛關注。

Ⅱ 目送的作品賞析

《目送》這本書,細加辨析的話,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己之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為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無慈難以成悲,無悲亦難以為慈。這兩者,互為因果,常常相輔相成,每每聯袂而行。
很難想像到筆鋒銳利、慣於批判外界現實的龍應台,在《目送》這本書中,開始對親情作詳盡感受描述,也開始對生活作深度的體會與思考,轉向私密。如她對生命中兩件刻骨銘心事情的描寫。
在《目送》中,龍應台明顯地將筆觸伸向了「人」的內心世界,用散文的方式,述說著生命中的悲歡離合。她娓娓述說,述說著親情的血濃於水,也述說著親情離去的無奈與錐心疼痛,但更多的是告訴人們親人的重要與親情的珍貴,「作為父母的子女,作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轉換——只是第一次的目送是成長,最後一次的目送卻永別。」 這或許就是龍應台想要告訴給我們的生活與生命的本真。這些溫情的語言,如一劑醒腦益智的良葯,使我們深陷塵世羈絆的心靈,一次次得到解脫和自省。
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一個「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長輩,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就是兒女們懷里濃濃的「慈」的最頻繁也最緊迫的承受者。無論是《雨兒》所敘述的每天跟媽媽通一次電話、一遍遍給媽媽解釋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兒、到潮州看望媽媽就陪她睡陪她聊、女傭把媽媽帶上陽明山就帶媽媽去泡溫泉、給媽媽拍照,還是《明白》裡面記錄的那張紅色的、正的反的連蓋好幾個方方正正的章的「銀行證明」,還是《散步》裡面寫到的徹夜不眠之後幫媽媽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圍上圍巾後牽著媽媽的手進行的那場有犬吠聲相伴的凌晨散步,《走路》裡面所寫的歷盡艱難、最後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詩作牽引,讓老爸終於從終日枯坐的沙發里站起了身子、邁開了如學步的幼兒一樣的艱難步伐……這一切,都是龍應台這支中華的健筆、這位龍家的孝女,奉送給自己父母的濃濃的「慈」。

Ⅲ 目送(龍應台) 中 雨兒(1) 賞析

《目送》中《雨兒》的文章主要內容在寫母親,但是卻以女兒為題目這是別出心裁。也突出了母親對女兒的無盡關愛。母親年老痴呆她忘記了很多事情,但是對女兒一直是念念不忘,她的一個重要詞語就是雨兒。正是這種反差對比突出不因時空改變的母愛。文中的雨兒是一個孝順、體貼、有耐心的女兒。

歲月無情母親已經變老而且兒女大多不在身邊,女兒的陪伴使得母親很開心,精神煥發變得年輕,有種「時空飄忽」之感。旨在強調女兒陪伴下母親良好的精神狀態,也呼籲兒女多陪陪老人,別讓老人孤獨。

(3)目送雨兒賞析擴展閱讀:

《目送》中《雨兒》創作背景:

2004年,龍應台父親的逝世,讓她體味到人生如同「暗夜行山路」。此前,五十多歲的她,從未經歷過任何至親的死亡。「這與她台灣『外省人』的身份有關。」作為從大陸到台灣的移民,除了父母兄弟,小時候的龍應台沒有其他家族親人,因為這一背景,她對許多「人生基礎課程」的學習有著嚴重的時間上的延遲。

「如果我在原來的家族,可能十歲就遇到祖父過世、十三歲祖母過世,還會有叔公之類親戚的人際變化。等他到了五十歲,才上別人十幾歲就上過的人生課程,我的父親過世,第一次上課就是這重大人生事件。」這時她才明白,「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Ⅳ 《目送》片段'雨兒'句子賞析

親,已為您上傳,望您滿意。

Ⅳ 《目送》中的雨兒 批註

你可以根據分析寫批註。

分析如下:
龍應台《目送》共由七十版四篇散文組成,這是為一權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還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由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出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出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

特別喜歡她寫的親情,抒情、真切、含蓄,並為之深深感動。《目送》是全書的首篇,描寫的是目送孩子的成長,目送父親的遠去。第二篇《雨兒》寫患老年痴呆症的年邁母親,母女情感真心實意,讓人感動,第三篇《十七歲》寫的是青春期兒子的「獨立」,還有《愛情》、《明白》、《胭脂》、《為誰》等等,這些都是寫父親的逝,寫母親的老,寫兒子的離,把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和『舍』「銘刻在心,訴諸文字,處處是感同深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有讓人沉吟難忘的人生情景。世間大小小起起落落的事,最後還是沉寂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Ⅵ 《目送》中的精彩片段賞析

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賞析:龍應台送自己的兒子華安,作為一個母親,對於親情,她有的只不過是不舍和眷戀。兒子從未遠離自己,這一去,不知何時回來,飽含了一個母親對兒子強烈的不舍。

2、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

賞析:表現了作者作為母親,親盼兒子能夠回頭看自己一眼的急切心理,「一次都沒有」包含著失望,是從心底發出的感情。

3、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發,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

賞析:「深深、深深地凝望」表現了作者對自己父親離世的不舍,「希望最後一次的目送」是女兒希望父親走好的情感。

(6)目送雨兒賞析擴展閱讀:

《目送》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舍和絕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構成《目送》濃墨重彩的華章的部分,也就是寫自己父母的那些篇章,首先體現的是一個「慈」字——不用奇怪,父母,是長輩,但是地球人都明白老人即孩子的道理,過了一定年齡的父母,就是孩子,就是晚輩,就是兒女們懷里濃濃的「慈」的最頻繁也最緊迫的承受者。

無論是《雨兒》所敘述的每天跟媽媽通一次電話、一遍遍給媽媽解釋自己就是她的雨(女)兒、到潮州看望媽媽就陪她睡陪她聊、女傭把媽媽帶上陽明山就帶媽媽去泡溫泉、給媽媽拍照,還是《明白》裡面記錄的那張紅色的、正的反的連蓋好幾個方方正正的章的「銀行證明」。

還是《散步》裡面寫到的徹夜不眠之後幫媽媽穿上最暖和的衣服、圍上圍巾後牽著媽媽的手進行的那場有犬吠聲相伴的凌晨散步,《走路》裡面所寫的歷盡艱難、最後以一句句爸爸熟悉的古詩作牽引,讓老爸終於從終日枯坐的沙發里站起了身子、邁開了如學步的幼兒一樣的艱難步伐。

這一切,都是龍應台這支中華的健筆、這位龍家的孝女,奉送給自己父母的濃濃的「慈」。

Ⅶ 《目送》片段摘抄並賞析 一定要有賞析!

賞析,字數大概要多少?我有做過,可以考慮發圖給你.

Ⅷ 目送雨兒主要內容100字

主要講了年邁的母親患上了老年痴呆症,記憶力嚴重下降,總是記不住。龍應台還這個長大後的與而是他的女兒,而總是記得龍英才小時候。

Ⅸ 龍應台《目送》的賞析,詳細一點的.

《目送》讀後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而且,在父母的有生之年,惟有任憑他們漸行漸遠。」人到中年、地位。
其實,你的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總看見奶奶撩著圍裙的一角不停地擦拭著眼睛。就算有千萬次的回頭?這本書與其說是龍應台女士對自己生活的回顧與反省,這里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環顧四周。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
做兒女的要明白,有些關。你不管怎樣離開,步入中年?我們的這一生、兒子們掙脫自己的保護要遠行,哪怕轉了彎仍捨不得收回目光:不必追,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會有誰人在一直目送著我的離開。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著一心離開,然後我們會目送著我們的孩子蹦跳著離開,滿眼的目送、資本,偶爾回首,在別人眼中擁有一切的「我」卻無力將他們一一挽留,但是平靜下來才發現父親已經遠去。有沒有在這里找到你的影子。
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回老家,只不過意味著、朋友們在曲終之際漸漸散去。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母親也在慢慢的老去、失敗等種種坎坷,為你掛牽,為你等待、挫折。那時很不以為然,從未回頭張望過,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都不再會有人為你留戀,名利,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又不是再也不見,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他們不放心的,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只能一個人走」,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但是,默默「目送」,幹嘛就像最後一次般傷感?
這是台灣女作家龍應台《目送》中扉頁上的一段話,倒不如說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歷程,每次走時,說得既令人心酸又無奈,真的有一天就成了最後一次,因為「有些事,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擁有年輕時所嚮往,只能一個人過、所追求的一切,當你讀到這段話的時候,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這才是真正的愛,只能一個人做,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著,承受他們不舍的,被父母目送著,我昂頭在前面大步流星、兄弟姐妹各自經營著自己的生活,「有些路啊

Ⅹ 雨兒 目送第幾篇

《雨兒》是龍應台《目送》的第二篇文章。 《目送》——《雨兒》

我每天打一通電話,不管在世界上哪個角落。電話接通,第一句話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兒。」如果是越洋長途,講完我就等,等那六個字穿越渺渺大氣層進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點時間。然後她說,『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
「對,那就是我。」
「喔,雨兒你在哪裡?」
「我在香港。」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剛離開你。」
再過一個禮拜。
「你是哪一位?」
「我是你的女兒。」
「雨兒?我只有一個雨兒啊。你現在在哪裡?」
「我在香港。」
「你怎麼都不來看我,你什麼時候來看我?」……
到潮洲看她時,習慣獨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帶孩子一樣把被子裹好她身體,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燈關掉,只留下洗手間的小燈,然後在她身邊躺下。等她睡著,我再起來工作。
天微微亮,她輕輕走到我身邊,沒聲沒息地坐下來。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身子愈來愈瘦,腳步愈來愈輕,聲音愈來愈弱,神情愈來愈退縮,也就是說,人逐漸逐漸退為影子。年老的女人,都會這樣嗎?
我一邊寫,一邊說,「幹嘛那麼早起?給你弄杯熱牛奶好嗎?」
她不說話,無聲地覷了我好一陣子,然後輕輕說,「你好像我的雨兒。」
我抬起頭,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頭發,說:「媽,千真萬確,我就是您的女兒。」
她極驚奇地看著我,大大地驚訝,大大地開心:「就是說嘛,我看了你半天,覺得好像,沒想到真的是你。說起來古怪,昨天晚上有個人躺在我床上,態度很友善,她也說她是我的雨兒,實在太奇怪了。」
「昨晚那個人就是我啊。」我把冰牛奶倒進玻璃杯中,然後把杯子放進微波爐。遠處隱隱傳來公雞的啼聲。
「那你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她一臉困惑。
「我從台北來看你。」
「你怎麼會從台北來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過熱牛奶,繼續探詢,「如果你是我的雨兒,你怎麼會不在我身邊呢?你是不是我養大的?是什麼人把你養大的呢?」
我坐下來,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我掌心裡,看著她。她的眼睛還是很亮,那樣亮,在淺淺的晨光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年輕時的鋒芒餘光,還是一層盈盈的淚光。於是我從頭說起:「你有五個兒女,一個留在大陸,四個在台灣長大。你不但親自把每一個都養大,而且四個里頭三個是博士,沒博士的那個很會賺錢。他們全是你一手栽培的。」
眼裡滿是驚奇,她說:「這么好?那……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今年幾歲?結婚了沒有?」
我們從盤古開天談起,談著談著,天,一點一點亮起,陽光就從大武山那邊照了進來。
有時候,我讓女傭帶著她到陽明山來找我。我就把時間整個調慢,帶她「台北一日游」。第一站,洗溫泉。泡在熱氣繚繞的湯里,她好奇地瞪著滿堂裸身的女人目不轉睛,然後開始品頭論足。我快動作抓住她的手,才能阻止她伸手去指著一個女人,大聲笑著說:「哈,不好意思啊,那個女人好──肥喔。」
第二站,搭公車,紅五號,從白雲山莊上車。一路上櫻花照眼,她靜靜看著窗外流盪過去的風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顏容,和窗外的粉色櫻花明滅掩映;她的眼神迷離,時空飄忽。
到了士林站。我說:「媽,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運,坐在這里,給你拍一張照片。」
她嫻靜地坐下,兩手放在膝上。剛好後面有一叢濃綠的樹,旁邊坐著一個孤單的老人。
「你的雨兒要看見你笑,媽媽。」
她看著我,微笑了。我這才注意到,她穿著黑衣白領,像一個中學的女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