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孔乙己語言賞析

孔乙己語言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1 18:54:59

『壹』 孔乙己賞析三句話

原文和賞析如下:

1、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賞析:孔乙己有著封建教育制度影響下的書生特有的清高本質,沒有經濟來源,也不願意從事勞動賺取錢財,端著讀書人的架子只能越過越窮。其窮酸迂腐可見一斑。

2、有幾回,鄰居孩子聽得笑聲,也趕熱鬧,圍住了孔乙己。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

賞析:茴香豆並不是什麼稀罕物,可是在那樣一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在「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買一碟咸煮筍,或茴香豆,做下酒物」的年代,在賣酒都要羼水的年代,對於一個窮愁潦倒之人來說,確是何其珍貴,可他卻一人一顆,一直分到所剩無幾為止。可見其善良的本性。

3、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賞析:孔乙己內心輕視廣大勞苦眾生,同時又渴望融入在他看來高大上的上層地主階級和讀書人、有錢人的世界,這種意識使他處在一種尷尬的社會地位當中,不但不被這兩個階層認可,反而成為他們譏諷的笑柄。

(1)孔乙己語言賞析擴展閱讀:

《孔乙己》折射出的問題:

在這樣一個社會里,人們的思想被封建科舉制度、封建讀書制度這樣的毒害,一個「有價值」的人就這樣被活活「撕碎」「撕裂」。

孔乙己的悲劇從正面描寫看似乎是性格悲劇,但從側面刻畫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命運悲劇,是那個時代造成的,是那個科舉的制度毀滅了一批讀書人。

中心思想:

國民精神的麻木愚昧、冷酷無情,孔乙己雙層性的悲劇:被壓迫與被侮辱者的悲劇,這些正是當時中國「病態社會」及其「不幸的人們」的象徵。就因為魯迅把舊中國縮小成一個魯鎮,又把焦點放在咸亨酒店,舊社會的各種症結都立體的通過酒店這個象徵表現出來。

魯迅選取了社會的一角,藝術地展現了20多年前社會上的這種貧苦知識分子的生活,就在於啟發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時的教育現狀,思考當時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貳』 孔乙己中描寫語言、動作、神態的句子,各兩句 並加以分析。

分析:(1)「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這里的「排」字是個很生動的細節描寫,值得好好體味。「排」這個動作處在孔乙己被人們嘲笑的環境里做出,它表現了孔乙己當時怎樣的心態,人們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幫面前顯示闊氣,炫耀自己有錢。對此,我有不同的意見。理由如下:
其一,從孔乙己的思想性格來看,他不會炫耀有錢。孔乙己是深受封建文化、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窮知識分子,他深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信奉「君子固窮」。因此,值得他炫耀的並且已經炫耀了無非是「讀書人」這一身份:他不肯脫去那件又臟又破但標志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滿口「之乎者也」在小伙計面前吹噓「回」字的四種寫法……他不可能以錢為榮,況且他也無錢去炫耀。
其二,從場合看,他也不會炫耀有錢。孔乙己一到酒店就被人嘲弄、取笑,應該說,他很窘迫,不會洋洋自得,甚至連回敬幾句的勇氣也沒有。只能不予理會,怎會在此種場合顯示闊氣、炫耀自己呢?
其三,就錢的來路及數目來看,他也不會炫耀。孔乙己「好喝懶做」,「弄到將要討飯的地步了」,便「偶然做些偷竊的事」,雖然他的錢不都是偷來的,但是,在眾人的眼裡,他的錢是不幹凈的,也許他自己也知道,因此,即使有錢他也不會在眾人面前炫耀,更何況他只有九文大錢,與那些穿長衫的人比,不知寒酸多少呢。
「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個規矩人,又是對短衣幫的取笑表示若無其事,以掩飾內心的不安,活畫了孔乙己拮據窮酸的本相。
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細節呢?我以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察:
①孔乙己的這個付錢動作,是他在無端受到別人的訕笑、嘲弄,陷於很窘迫的境地,他向酒店的伙計要酒要茴香豆而同時發出的。孔乙己面對短衣幫的取笑,自然是厭煩和不安的,但表面上又要表現出不予理會、滿不在意的樣子,便「排出九文大錢」。因此,我認為這個細節是孔乙己以表面的鎮定、從容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
②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是給伙計看的,似乎告訴伙計:九文,一文不少,請看清啊。意在表現他的「清白」,不做假。

『叄』 求《孔乙己》中細節描寫突出人物形象的段落…要有賞析

一、 落魄的童生和瘋癲的舉人
孔乙己和范進都是舊社會的知識分子,都是受封建文化毒害的讀書人,都是不會營生的犧牲品。但作為兩個形象,他們之間存在著更多的差別。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1、 清高和自卑的比較
孔乙己雖然未曾進學,卻頗有幾分清高,喜歡孤芳自賞。孔乙己雖然餓得臉色青白,卻始終不肯脫下又破又臟的長衫,對自己認識幾個無用的廢字沾沾自喜,甚至以自己是個讀書人而自命不凡,別人取笑他時,他還要強辯幾句:「你怎麼這么憑空污人清白……」,當別人問他「當真認識字么?」他卻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同時,他還固守「君子固窮」的道德理念。以上諸多分析都可以說明孔乙己自視清高。
而范進卻懦弱猥瑣,甘受屈辱,自卑自賤。他懼怕胡屠夫,無端遭受辱罵,卻連連說道:「岳父見教的是」。在向胡屠夫借盤纏時,被胡屠夫一口淬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卻只能忍氣吞聲、卑怯畏縮。范進的自卑自賤的性格在隨著他考中舉人的進程中逐漸減弱,這也只是針對胡屠夫、眾鄰居等一切地位比他低的人而言。我們可以推斷,在高官面前,范進仍然會是一幅卑怯畏縮的奴才嘴臉。
孔乙己的清高使他不能正確地認清自己,把自己的缺點當作寶貝,並固守不變,最終造成了自己的悲劇人生。而范進則只記住了八股文章,並鑽入了牛角尖中,在自卑自賤中苟喘,成為人們批判的對象,腐儒的代名詞。
2、 迂腐和圓滑的對比
孔乙己是迂腐的,這主要表現在他的話語之中。孔乙己的語言是很有特色的,動輒「之乎者也」。在給小孩子們分茴香豆時,他有一句經典的話:「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陳腐的語言便是迂腐的性格的表現。孔乙己抱著過時的陳腐的觀念不放,生活在一個激昂不安卻已前進的社會里,難免不會顯出他的迂腐可笑。孔乙己已成為一個典型的抱殘守缺的形象。
與之相對的范進卻表現出了圓滑的性格,范進的這一性格特點主要表現在與張鄉紳的交往中。當范進中舉之後,張鄉紳前來攀附,說了這么一番話:「適才看見題名錄,貴房師高要縣湯公,就是先祖的門生,我和你是親切的世弟兄。」范進的回答是:「晚生僥幸,實是有愧。卻幸得出老先生門下,可為欣喜。」其實范進明智張鄉紳的攀附之詞是無稽之談,卻以一句「幸得出老先生門下」給予了認同。這正是范進世故圓滑的表現。這在范進以後的行事中仍然隨處可見。
孔乙己的迂腐是腐朽理念的表現,也是自抬身份的行為。而從范進的圓滑中可見他城府頗深,諳熟官場陋習。
3、 善良和虛偽的對比
孔乙己雖然有諸多缺點,然而這個人的性格卻有善良的一面。關於這一點可以從他給孩子們分茴香豆這一情節中看得出來。對於一個窮困潦倒的人,仍然從自己的碗中分出不多的一部分茴香豆,如果不是一個善良的人,決難有這樣的行為。另外,他教小伙計寫字也是出於真心實意。
范進的表現就不是這么一回事了。當范進在胡屠夫受銀假作謙讓時,明知從此再不會要他接濟,卻說了這么一句話:「眼見得我這里還有這幾兩銀子,若用完了,再來問老爹討來用。」這就充分說明範進是虛偽的、狡詐的。這一性格仍然貫穿他的一生。在他母親死後,一次與張鄉紳到高要縣打秋風,在宴席上不肯用銀鑲杯箸,以證明他對母親的「孝順」,卻在燕窩碗里揀出一個大蝦元仁子送到嘴裡。這恰恰說明他是虛偽的。
孔乙己的善良為自己贏得了同情,而范進的虛偽則招來了指責。
4、 自我安慰和脆弱神經的對比
孔乙己的一生是可悲的而又可憐的。其原因在於他沒有正確地認識自己。他的窮困潦倒的苦相,正是他精神無所寄託的表現。在這種狀態下,他只能退回到心靈深處的自我安慰中去,並在盲目的自命不凡和別人的取笑聲中自我解嘲,釋放心靈深處的壓力。當然他將一事無成,最終在貧困中死去。這是來自心靈深處的自我否定,也是自我價值的徹底崩潰後的結果。
范進在科舉考試中屢考屢敗,心靈已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考試失敗一次,壓力就膨脹一倍,一旦僥幸成功,這一事實強烈地刺激了他的神經,當下意識的痛苦一旦解脫,他就完全失掉全部精神。才會出現那種瘋癲的狀態。這說明範進的神經是脆弱的,精神是麻木的。
孔乙己和范進是兩種性格截然不同的人,這與兩個人精神狀態有很大的關系。

『肆』 魯迅的<<孔乙己>>賞析

精巧的藝術構思

(1)這篇小說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稱「我」——12歲的小伙計的口吻來寫,使全文顯得真實可信,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量。「童言無忌」,一個12歲的小伙計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和事,沒有偏見,沒有顧忌,因而行文比較自由,便於表達作者冷峻而熱烈的思想感情。

(2)「當時」——1918年,封建科舉制度已經廢除,孔乙己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不復存在,人物,以及表現人物的故事情節就無法展開。寫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現主題,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3)開頭兩段,描寫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咸亨酒店,然後讓主人公孔乙己出場,這樣安排的好處是:

①使人物在一個特定的環境里活動,故事情節在一個特定的環境里展開。這樣,全文結構嚴密,情節集中。

②這樣一個勢利、冷酷、虛偽的社會環境,為我們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氣氛,預示著人物悲劇的必然性。

這樣一種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的社會環境,為既穿「長衫」又「站著」喝酒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場作了有力的鋪墊。

(4)這里寫的是無數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幾件典型事例來寫,既節省筆墨,又能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側面描寫孔乙己的死,就會顯得太平白、太直露,沒有給讀者回味、思考的餘地,那麼,表現主題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25374.htm

『伍』 求魯迅《孔乙己》賞析,急!!!

魯迅《孔乙己》賞析 第一部分(1-3):環境描寫。既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環境,是當時社會的一個縮影,也是孔乙己活動的環境,是他活動的舞台。作品就是通過這個環境來刻畫孔乙己的形象,反映他的命運的。 第一段:描寫酒店格局和顧客。 1、為什麼要寫酒店格局?酒店就是一個小社會。通過這個小舞台,我們可以看到當時的世態人情。為「我」的最後職務作鋪墊。 2、為什麼要花那麼多筆墨描寫顧客?通過顧客可以看到當時的社會風貌。顧客分兩大類——短衣幫和穿長衫的。這代表了當時社會的兩極——貧富差別。 3、這些描寫與刻畫孔乙己有什麼關系?孔乙己也是酒店的老顧客。而他與以上顧客都不一樣,是個很特殊的顧客,為下文作鋪墊。 第二段:寫「我」的身份與職務的變化。由伺候短衣幫到專管溫酒。與前面相照應。 1、為什麼要寫這些?這同樣是當時社會的一種現狀。往酒里羼水是酒店欺騙窮顧客的一種手段。 2、寫這些與刻畫孔乙己有何關系?作品是通過我的耳聞目睹來刻畫孔乙己的。正「我」的特殊性才可能對孔乙己了解得很清楚。如何他伺候穿長衫的就不可能了。孔乙己是窮人,所以與孔乙己打交道,才會注意到孔乙己。 第三段:寫「我」 心理活動這一段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孔乙己與其他顧客不同:只有孔乙己到店,才可以笑幾聲,所以至今還記得。這也是設置的一個懸念。這樣就很自然地引出對孔乙己的描寫。 第二部分(4-8):第一次正面描寫孔乙己出場,到酒店喝酒。 第四段:寫孔乙己的外貌和酒客對他的取笑。是濃墨重彩、細致入微地刻畫。突出一個「笑」字。 1、外貌描寫:穿著——特殊,身材——懶,臉色——窮、不健康、挨打,語言——放不下讀書人的架子,名字——沒有人關心,動作——排出九文大錢——得意——引出顧客的議論和嘲笑。 顧客取笑:從說傷疤到議偷竊。一方面表現顧客的麻木不仁、冷酷無情,另一方面表現孔乙己的迂腐、可憐與可笑。 第五段:插敘——揭示了孔乙己的性格和命運根源——好喝懶做——深受科舉制度的毒害。交代了孔乙己的過去。雖偷竊,但從不拖欠。為後面埋下伏筆。 第六段:繼續寫顧客對孔乙己的取笑——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孔乙己的心理變化:「不屑置辯」——還有股傲氣;「頹唐不安」,「臉色」「死灰」——沉重的精神打擊。 第七段:寫孔乙己關心「我」讀書、寫字。表現孔乙己愛讀書的性格。 第八段:寫孔乙己分茴香豆給小孩們吃。表現起善良的一面。 第三部分(9-11):寫孔乙己第二次來酒店喝酒的情景——被打折了腿。 第九段:過渡段——表現孔乙己是社會上可有可無的角色,可憐而可悲,沒有人關心他。 第十段:寫老闆想起孔乙己,因為他欠賬。與前面相照應。 第十一段:寫孔乙己再次來喝酒。再次寫他的外貌、衣著、臉色、語言、動作,與前面形成鮮明的對照——「我」聽到他的熟悉聲音,卻看不到他的身影;斷了腿,用手走路;「摸出四文大錢——艱難。孔乙己已經凄慘到極點了,生命垂危了。可是,他迎來的仍然是酒客的嘲笑。可見當時的社會是多麼冷酷! 第四部分(12、13):結局。 第十二段:寫孔乙己一年多沒有露面了。 第十三段:寫孔乙己之死。大約——估計,因為沒有人知道,沒有人關心;的確——肯定,因為他以前「從不拖欠」,而現在一年多沒有來還賬,也沒有來喝酒,除了死亡,不可能有其他原因。 一個讀書人,一個「苦人「,一個弱者,他的生命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多麼令人辛酸!又多麼令人深思啊!魯迅對封建社會和科舉制度的批判真是鞭辟入裡,入木三分。

『陸』 《孔乙己》賞析

這是一篇小說,全文可分為五部分:

第一部分(1—3):介紹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

第二部分(4—6):寫短衣幫對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的思想性格在嘲笑聲中得到鮮

明的表現。

第三部分(7—8):寫孔乙己和孩子,表現孔乙己境遇的凄涼和心靈的孤寂。

第四部分(9—11):寫孔乙己不復聊生的慘狀,表明當時社會里人跟人的關系,冷

漠無情到令人窒息的地步。

第五部分(12—13):寫孔乙己的結局。用猜想結尾,留給人們廣闊的想像空間,更

有無窮的悲劇意味。

本文的中心是: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小說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從民眾這一面看,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寫作手法

(1) 通過外貌、動作、語言等方面的描寫,鮮明的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通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通過肖像描寫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活畫出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通過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徵。「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通過一件破長衫的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

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

(2) 以咸亨酒店為中心的社會環境描寫對塑造孔乙己形象的作用。

咸亨酒店是孔乙己活動的空間,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縮影。文章通過對咸亨酒店格局

的描寫,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掌櫃對「短衣幫」與「長衫客」的不同態度,店內單調無聊、令人窒息的氣氛,讓人感受到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冷酷、虛偽的關系,而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樣的特殊身份生活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就註定了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性。

(3) 精巧含蓄的布局。

小說用第一人稱的手法寫,既使故事顯得真實親切,又可以使文章中心得到深刻的

揭示。因為連一個十幾歲的小伙計都鄙視孔乙己,更說明這個社會對不幸者的冷漠,而用小伙計的眼光來寫,又可以表現出對孔乙己的同情而又不致影響中心的表達。

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顯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運的情節濃縮在幾個場面,這樣寫便使故事情節集中而凝練。作者通過小伙計的眼光,用了幾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輕視和奚落的情狀表現出來,然後轉入對孔乙己遭受殘害即將死亡的描寫。簡簡單單的故事情節依據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表現出極其深刻的主題。

【重點語段研讀】

語段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的鬍子。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對人說話,總是滿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為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里,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著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他們又故意高聲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東西了!孔乙己睜大眼睛說,「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什麼清白?我前天親眼見你偷了何家的書,吊著打。」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接連便是難懂的話,什麼「君子固窮」,什麼「者乎」之類,引得眾人都鬨笑起來:店內外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研讀

這段首句緊承上文,寫孔乙己的奇特,含義深長,表現了孔乙己貧困潦倒而又總想保持讀書人的架式,虛榮心十足的性格特徵。然後作者從外貌描寫入手,進而對孔乙己又進行了語言和動作描寫,句句都有言外之意,處處透露人物的遭遇和性格特徵:懷著科舉失敗的隱痛而又以讀書人自居,貧困不能自存而又好喝懶做,很想清白做人而又不免偷竊,死要面子、怕人嘲笑而又自欺欺人,迂腐可笑。這段文字又描寫了短衣幫對孔乙己的嘲笑。「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拿孔乙己的傷疤來取笑,就是拿孔乙己的不幸和痛苦來取樂。作者勾畫出這些人麻木不仁窮極無聊的嘴臉,笑聲里蘊蓄著一股悲涼的意味。

語段

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看看將近初冬;我整天的靠著火,也須穿上棉襖了。一天的下半天,沒有一個顧客,我正合了眼坐著。忽然間聽得一個聲音,「溫一碗酒。」這聲音雖然極低,卻很耳熟。看時又全沒有人。站起來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櫃台下對了門檻坐著。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見了我,又說道,「溫一碗酒。」掌櫃也伸出頭去,一面說,「孔乙己么?你還欠十九個錢呢!」孔乙己很頹唐的仰面答道,「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掌櫃仍然同平常一樣,笑著對他說,「孔乙己,你又偷了東西了!」但他這回卻不十分分辯,單說了一句「不要取笑!」「取笑?要是不偷,怎麼會打斷腿?」孔乙己低聲說道,「跌斷,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懇求掌櫃,不要再提。此時已經聚集了幾個人,便和掌櫃都笑了。我溫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裡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裡,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研讀

本段段首寫晚秋的涼意,給孔乙己的末路更增加一種悲涼的氣氛;說靠火、穿棉襖,反襯孔乙己只穿一件破夾襖的凄涼。寫孔乙己的外貌「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穿一件破夾襖,盤著兩腿,下面墊一個蒲包,用草繩在肩上掛住」,與前面的外貌描寫形成對比,孔乙己如此悲慘,這是丁舉人的罪惡。掌櫃不說別的,只說19個錢,又顯出自私冷酷的嘴臉。特意加上「仍然同平常一樣」幾個字,表明掌櫃此時的取笑已經到了毫無人性的地步。

【測試題與答案】

測試題

一、作家與作品填空

《孔乙己》作者 ,選自小說集《 》,本文深刻地揭示了為封建科

舉制度所戕害的讀書人的病苦,是一篇討伐 和 的戰斗檄文。

二、為下列加點詞語選擇正確解釋

1、不屑置辯

a、不願意 b、認為不值得 c、形容輕視 d、不瑣碎

2、君子固窮

a、安守 b、牢固 c、堅定

三、「孔乙己還欠十九個錢呢!」這句話掌櫃說了多次,它表明( )

a) a) 掌櫃自私冷漠,他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收入。

b) b) 掌櫃後悔當初沒有向孔乙己索回欠款。

c) c) 掌櫃感到寂寞,期盼孔乙己來店供己取樂。

d) d) 掌櫃意識到孔乙己已經死去。

四、對「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理解最准確的是( )

因為我沒有見他再來,又沒有見他死,所以只能估計。

因為終於沒有見,所以肯定他是死了。

「大約」和「的確」說法矛盾,所以孔乙己生死難料。

「大約」說的是人們對孔乙己的生死並不關心,持冷漠態度;「的確」說明被

冷酷的封建制度吃掉是孔乙己悲慘命運的必然結果。

答案

一、魯迅 吶喊 封建科舉制度 封建文化教育

二、1、b 2、a

三、a

四、d

【資料窗】

作者

魯迅(1881年~1936年),現代偉大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幼年時受詩書經傳的教育,青年時代受「進化論」影響。後東渡日本學醫,又棄醫從文,立志用文學來改變落後的國民精神面貌。1918年5月發表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自1918年至1926年,陸續創作並出版了《吶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華蓋集》等專集。1921年12月發表的中篇小說《阿q正傳》,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傑出的作品之一。1927年至1935年期間,創作了《故事新編》和大量雜文。魯迅雜文具有深沉朴實的革命激情和無可辯駁的邏輯力量,是高度的思想性和完美的藝術性相結合的典範。魯迅先生一生著譯近一千萬字。有《魯迅全集》行世。

寫作背景

《孔乙己》寫於1918年冬天,當時以《新青年》為陣地,雖已揭開了新文化運動的序幕,但是封建復古的逆流仍很猖獗。科舉制度雖於1906年廢除,但是培植孔乙己這種人的社會基礎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會教育的核心內容,這樣就有可能產生新的「孔乙己」。要拯救青年一代,不能讓他們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魯迅選取了社會的一角——魯鎮的咸亨酒店,藝術地展現了20多年前社會上的這種貧苦知識分子的生活,就在於啟發讀者對照孔乙己的生活道路和當時的教育現狀,思考當時的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和科舉制度。

『柒』 九下課文孔乙己第7段中有關動作、神態、語言描寫的句子加賞析

先對人物神態進行描寫,再進行動作描寫,接著進行語言描寫的句子

『捌』 從人物形象,語言,行動來分析孔乙己人物形象

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小說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從民眾這一面看,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於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通過對外形的整體描寫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寫,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悲劇的必然性。
通過肖像描寫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鬍子」。活畫出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後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通過服飾的細節描寫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徵。「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通過一件破長衫的描寫,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
通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寫,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
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顯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運的情節濃縮在幾個場面,這樣寫便使故事情節集中而凝練。作者通過小伙計的眼光,用了幾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輕視和奚落的情狀表現出來,然後轉入對孔乙己遭受殘害即將死亡的描寫。簡簡單單的故事情節依據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表現出極其深刻的主題

『玖』 九下課文孔乙己第7段中有關動作、神態、語言描寫的句子加賞析

作品分析1.小說是怎樣抓住孔乙己臉色的變化來塑造這個人物形象的?
分析:《孔乙己》中有好幾次寫到孔乙己的「臉色」,這些「臉色」的描寫,對於刻畫人物性格特徵,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突出小說的主題思想,都起著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出場的時候:孔乙己「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殘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一生窮愁潦倒,既未能進學,又不會營生,再加上他好喝懶做,不願以自己的勞動去爭取生存的劣性,使他的生活連溫飽都得不到保障,窮得「將要討飯了」。因此,他不可能有上流社會達官豪紳那種「紅光滿面」、腦滿腸肥的「富相」,只能是「青白臉色」。這「青白臉色」的描寫,再配合他那件「又臟又破」的長衫,不僅形象地揭示了孔乙己的社會地位,而且為下文進一步刻畫孔乙己這個人物的性格特徵作了鋪墊。
第二次寫「臉色」是在有人揭發孔乙己偷了書的時候:「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孔乙己本是「青白臉色」,但當有人肆意耍弄他,揭他的短的時候,他就「漲紅了臉」,竭力爭辯,企圖維護自己「讀書人」的面子。這「漲紅了臉」的描寫,一方面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之深,另一方面也流露了孔乙己內心的羞愧,表明他不是慣偷,而只是不得已偶爾為之。
第三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有人問他「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的時候:「孔乙己立刻顯出頹唐不安的模樣,臉上籠上了一層灰色。」這「灰色」臉色的描寫,表現了孔乙己因撈不到秀才而被人家取笑戳到內心隱痛時那種失望、頹唐的悲涼心理,顯示了他深受封建教育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所產生的頭腦僵化、迂腐不堪的習性。
小說最後一次寫孔乙己的臉色,是在他被丁舉人打折了腿,用手「走」到酒店的時候:「他臉上黑而且瘦,已經不成樣子。」這「黑而且瘦」的臉色,加上用手爬著「走」,可想而知他是怎樣在受盡了折磨之後死裡逃生,苟延殘喘活下來的。當掌櫃取笑他時,孔乙己只是低聲應答掌櫃的訕笑,露出「懇求」的眼色,顯現出他橫遭摧殘後那種畏縮、害怕、絕望無告的心境。這里,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犧牲者的血淋淋的悲慘畫面。至此,孔乙己的悲劇形象也就大體完成了。
孔乙己的「臉色」由「青白」而「紅」,再到「灰」而「黑瘦」,是孔乙己性格的邏輯發展。作者通過對人物神態變化的描寫,形象地刻畫了孔乙己迂腐而又麻木的性格特徵。在教學時,我們不妨抓住孔乙己「臉色」變化這個特殊的細節,來分析孔乙己這個典型形象。
2.小說是怎樣表現了舉人打折孔乙己雙腿這一情節的?這一情節對表現主題有什麼作用?
分析:有人說:「寫丁舉人殘害孔乙己,正是從這個方面,作者對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又作了進一步的揭露和批判。」是的,孔乙己僅僅拿了幾本書,就被丁舉人私設公堂打了大半夜「打折了腿」,一腳踢出門了事,連富人家一條狗也不如!這說明丁舉人這條橫行一方的惡狼,是致死孔乙己的直接兇手。他之所以敢於胡作非為,殘害黎民,確實是他沿著科舉制度爬上去成為「丁舉人」的結果。但是我們不能離開作品的實際來架空分析。分析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斷腿決不能忽視作者是怎樣表現這一情節的。這一重要情節,作品裡既沒有直接交代,也不是正面描繪,而是通過掌櫃和酒客的平常搭話中透露出來的。掌櫃隨口問,酒客信嘴答,一個漫不經心,一個毫不在意。對孔乙己遭受那麼大的冤屈和災難,在熟識的咸亨酒店裡竟然得不到人們應有的關切和同情;而對丁舉人的兇殘行徑,卻也沒有誰站出來表示一點憤慨和不平。中國封建社會里人們之間的隔膜、冷酷、麻木到了何等觸目驚心、令人顫栗的地步!這是小說的高潮所在,也是作者匠心獨運特別照亮主題的地方。所以我們認為,與其說丁舉人殘害孔乙己是「對封建教育和科舉制度,又作了進一步的揭露和批判」,倒不如說作品最後通過他殘害孔乙己在社會上竟然間無反響這一點進一步顯豁主題,向讀者提出了一個提高人民群眾思想覺悟「改變他們的精神」的迫切任務更恰切些。
3.怎樣理解「短衣幫」的「笑」?
分析:《孔乙己》中傳出的笑聲大體有兩種:一種是長衫人物和掌櫃們的笑聲,這笑聲在孔乙己被打成殘廢、蠕動在死亡線上時顯得特別起勁,這笑聲里抖動著剝削階級的殘忍和冷酷,這笑聲里震顫著「製造並賞玩別人苦痛的昏迷和殘暴。」另一種是短衣幫們的笑。孔乙己穿的雖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他「站著喝酒」,說明他沒有擠進長衫主顧的行列,而和短衣幫相近。短衣幫和孔乙己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幾乎處在同一層次上,那麼,短衣幫笑孔乙己什麼呢?
有些文章認為,短衣幫對孔乙己的嘲笑,是勞動人民對孔孟之道蔑視的感情的流露。應該說這僅僅是笑聲所包含的一個內容。短衣幫的笑聲所深蘊的內涵遠非這一點。孔乙己這樣一個備受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殘害的「苦人」,本應得到同樣不幸人們的同情,可是,「短衣幫」卻拿他逗趣、開心,給他取綽號,嘲笑他窮酸。特別是孔乙己的最後一次露面,情景更是凄慘,孔乙己被打斷了雙腿,是用手爬到酒店的,他已經陷入絕境,可是店掌櫃還要逼債。面對這一人間慘象,窮苦人們仍是報之一「笑」。作者反復描寫短衣幫的奚落,表達了更深播的思想。其一,揭示短衣幫這樣的不幸人們的「病苦」,意在抨擊整個吃人的封建制度。在長期封建專制主義的統治下,封建文化、孔孟之道不只是造成孔乙己這樣的悲劇人物,而且還普遍地毒害著被壓迫人們,使他們陷於麻木、不覺悟的精神態度,甚至連起碼的同情心也已喪失。魯迅著意揭出這一「病苦」,正說明要「療救」的不只是一個孔乙己,而是整個社會。其二,揭示不幸人們的「病苦」,目的在喚醒他們的覺悟。魯迅曾說,他的小說題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在揭示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這表明魯迅對群眾的落後不是抱著嘲笑態度,而是進行嚴肅的思考,探索「療救」的方法,使群眾從封建思想桎梏下掙脫出來,去擔負起改造整個病態社會的責任。
4.這篇小說有哪些語句難以理解?
分析:(1)「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里說,「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這里的「排」字是個很生動的細節描寫,值得好好體味。「排」這個動作處在孔乙己被人們嘲笑的環境里做出,它表現了孔乙己當時怎樣的心態,人們的理解是有分歧的。比較通行的說法是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幫面前顯示闊氣,炫耀自己有錢。對此,我有不同的意見。理由如下:
其一,從孔乙己的思想性格來看,他不會炫耀有錢。孔乙己是深受封建文化、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窮知識分子,他深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信奉「君子固窮」。因此,值得他炫耀的並且已經炫耀了無非是「讀書人」這一身份:他不肯脫去那件又臟又破但標志著讀書人身份的長衫,滿口「之乎者也」在小伙計面前吹噓「回」字的四種寫法……他不可能以錢為榮,況且他也無錢去炫耀。
其二,從場合看,他也不會炫耀有錢。孔乙己一到酒店就被人嘲弄、取笑,應該說,他很窘迫,不會洋洋自得,甚至連回敬幾句的勇氣也沒有。只能不予理會,怎會在此種場合顯示闊氣、炫耀自己呢?
其三,就錢的來路及數目來看,他也不會炫耀。孔乙己「好喝懶做」,「弄到將要討飯的地步了」,便「偶然做些偷竊的事」,雖然他的錢不都是偷來的,但是,在眾人的眼裡,他的錢是不幹凈的,也許他自己也知道,因此,即使有錢他也不會在眾人面前炫耀,更何況他只有九文大錢,與那些穿長衫的人比,不知寒酸多少呢。
「排」字既表示分文不少,自己是個規矩人,又是對短衣幫的取笑表示若無其事,以掩飾內心的不安,活畫了孔乙己拮據窮酸的本相。
應該如何去理解這個細節呢?我以為可以從兩個方面去考察:
①孔乙己的這個付錢動作,是他在無端受到別人的訕笑、嘲弄,陷於很窘迫的境地,他向酒店的伙計要酒要茴香豆而同時發出的。孔乙己面對短衣幫的取笑,自然是厭煩和不安的,但表面上又要表現出不予理會、滿不在意的樣子,便「排出九文大錢」。因此,我認為這個細節是孔乙己以表面的鎮定、從容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
②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錢」是給伙計看的,似乎告訴伙計:九文,一文不少,請看清啊。意在表現他的「清白」,不做假。
(2)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
這是《孔乙己》一文的結束語。「大約」是表或然判斷的,「的確」是表實然判斷的。一般說,這兩類互相矛盾的詞語是不能用在同一個句子中的。然而,我們在這篇小說結尾處讀到這個句子,不僅不認為語法和邏輯上有問題,反而覺得別有一種味道,有言盡而意未盡的感覺。
這一句話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確死了」。「的確」是對「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約」又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揣測。從語法上分析,「的確」是對「死了」的修飾,作「死了」的狀語,而「大約」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修飾,是全句的狀語。
上面只是對這個句子本身進行靜態分析,我們再從上文所敘述的情節發展來體會作者為什麼要運用這一組矛盾的詞語,進行動態的分析。
在小說的中間部分(即酒客議論孔乙己偷了舉人家被打折了腿的一段中),已經有人說過孔乙己「許是死了」的話。但這個揣測被推翻了,因為中秋過後,孔乙己用手走到酒店裡來喝過一次酒。從此以後,孔乙己再也沒有出現過。酒店掌櫃在年關和第二年的端午還一直惦記著孔乙己所欠的十九個錢,然而到了中秋卻不再說起,這就含蓄地表明掌櫃對這十九個錢已不存指望了,因為掌櫃已經猜測到孔乙己這回可真的「死了」。作為酒店中小伙計的「我」,對掌櫃今年「中秋可是沒有說」起孔乙己的含義當然是理解的,而且又經「再到年關也沒有看見他」,「我到現在終於沒有見」的證實,所以「我」終於斷定「孔乙己的確死了」。顯然,「的確」一詞,是承前文而來的,這種對孔乙己結局的交代,是完全符合「我」當時的想法的。從孔乙己這個悲劇人物的命運來看,他在那個時代不可能獲得別的結局:腿被打折,他的生計已很艱難,何況折腿以後,除了窮死,別無生路,「的確」一詞是孔乙己悲劇的必然歸結。那為什麼用「大約」來表示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猜測呢?因為在咸亨酒店裡出入的人誰也沒有看見過孔乙己死了的現場,誰也沒有聽到過孔乙己死了的音訊,人們本來就沒有關心過他,所以小伙計懸想孔乙己悲慘結局時用了一個「大約」,表示一種推測。
類似這一句的形式,在魯迅別的作品中還可找到。例如《阿Q正傳》中:「似乎確鑿打在自己頭上」;《父親的病》中:「他大概的確有些特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其中似乎確鑿只有一些野草」。這類句子是有規律的,一般後面的「的確」或「確鑿」一類詞,常常是針對文中提及的一種說法或想法的肯定,而前面的「大約」「似乎」一類詞,則常是在婉轉推測的語氣中。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