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名句
1、微賤往往是初期野心的階梯,憑借著它一步步爬上了高處;當他一旦登上了最高的一級之後,他便不再回顧那梯子;他的眼光彩奪目仰望雲宵,瞧不起他從前所恃為憑借的低下的階梯。 ——莎士比亞
2、雄心未竟即是野心,野心已達便為雄心。——高爾基
3、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
4、一有野心就要失去天真的感情。——巴爾扎克
5、愛情的野心使人倍受痛苦。——莎士比亞
6、野心就是一切虛偽和謊話的根源。——恩格斯
7、沒有野心的人也許某天會享有盛名,然而,有野心的人不想出人頭地則很罕見。——諾思
8、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 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蒲松齡
9、如果能追隨理想而生活,本著正直自由的精神、勇往直前的毅力、誠實不自欺的思想而行,則定能臻於至美至善的境地。—— 居里夫人
10、一個人如果不到最高峰,他就沒有片刻的安寧,他也就不會感到生命的恬靜和光榮。—— 肖伯納
11、一根琴弦需要兩個點才能拉緊。心弦也要兩個點:一頭是追求,一頭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間這緊綳綳的過程上彈響心曲。—— 史鐵生
12、人類的使命在於自強不息地追求完美。——列夫托爾斯泰
13、不可能的字只有在愚人的字典里才可以翻出。——拿破崙
14、滴水穿石不是靠力,而是因為不舍晝夜。——奧維狄烏斯
15、君志所向,一往如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孫中山
❷ 李白的人生經歷(詳細)
早年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如果按照這個說法李白與李唐諸王實際上同宗,應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輩族弟。
亦有說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因為被滅族而搬至西域;但此說缺乏佐證,且李建成李元吉諸子尚在幼年即在玄武門之變後伏誅,留有親生後嗣的可能性很小。據《舊唐書》記載,李白之父李客為任城尉。更為了學習而隱居。
李白於武則天大足元年(701年)出生,關於其出生地有多種說法,現在主要有劍南道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今青蓮鎮)和西域的碎葉(Suyab,位於今日的吉爾吉斯托克馬克附近)這兩種說法,其中後一種說法認為李白直到四歲時(705年)才跟隨他的父親李客遷居蜀地,入籍綿州。
李白自四歲(705年)接受啟蒙教育,從景雲元年(710年)開始,李白開始讀諸子史籍,開元三年時十四歲(715年)——喜好作賦、劍術、奇書、神仙:「十五觀奇書,做賦凌相如」。
在青年時期開始在中國各地游歷。開元五年左右,李白曾拜撰寫《長短經》的趙蕤為師,學習一年有餘,這段時期的學習對李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開元六年,在戴天山大明寺讀書。
二十五歲時隻身出四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
中年
李白曾經在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供奉翰林。有一次皇帝因酒酣問李白說:「我朝與天後(武後)之朝何如?」白曰:「天後朝政出多門,國由奸幸,任人之道,如小兒市瓜,不擇香味,惟揀肥大者;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採用,皆得其精粹者。」玄宗聽後大笑不止。
但是由於他桀驁不馴的性格,所以僅僅不到兩年他就離開了長安。據說是因為他作的《清平調》得罪了當時寵冠後宮的楊貴妃(因李白命「力士脫靴」,高力士引以為大恥,因而以言語誘使楊貴妃認為「可憐飛燕倚新妝」幾句是諷刺她)而不容於宮中。
後來他在洛陽和另兩位著名詩人杜甫、高適相識,並且成為了好朋友。於並州遊玩時,見到一輛囚車經過,一問官吏之下得知乃是尚未出名、稍晚聲威大震的郭子儀,時為校尉,隸屬名將哥舒翰麾下。因出火計欲破賊,不巧因風勢逆吹,反燒到自軍軍餉,遂而獲罪待刑。
李白見之,立即保釋郭子儀,為唐朝留下了一個中興名將。(這即是郭子儀於李白獲罪後力保李白免死,而後得到赦免的報恩。)
晚年
天寶十一載(752)五十二歲,北上途中游廣平郡邯鄲、臨洺、清漳等地。十月,抵幽州。初有立功邊疆思想,在邊地習騎射。後發現安祿山野心,登黃金台痛哭。不久即離幽州南下。
安史之亂爆發時,李白游華山,南下回宣城,後上廬山。756年12月,李白被三次邀請,下山赴尋陽入永王李璘幕僚。永王觸怒唐肅宗被殺後,李白也獲罪入獄。幸得郭子儀力保,方得免死,改為流徙夜郎(今貴州關嶺縣一帶),在途經巫山時遇赦,此時他已經59歲。(參見李璘之亂)
李白晚年在江南一帶漂泊。在他61歲時,聽到太尉李光弼率領大軍討伐安史叛軍,於是他北上准備追隨李光弼從軍殺敵,但是中途因病折回。第二年,李白投奔他的族叔、當時在當塗(今屬安徽省馬鞍山)當縣令的李陽冰。
同年11月,李白病逝於寓所,終年61歲,葬當塗龍山。唐憲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宣歙觀察使范傳正根據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遺願,將其墓遷至當塗青山。
去世
《新唐書》記載,唐代宗繼位後以左拾遺召李白,但李白當時已去世。
李陽冰在《草堂集序》中說李白是病死的;皮日休在詩作中記載,李白是患「腐脅疾」而死的。
《舊唐書》則記載,李白流放雖然遇赦,但因途中飲酒過度,醉死於宣城。中國民間有「太白撈月」的傳說:李白在舟中賞月,飲酒大醉,想要跳下船至水裡撈月而溺死;在民間的求簽活動中亦有「太白撈月」一簽文,乃是下下簽。
(2)野心名句擴展閱讀: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
李白深受黃老列庄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詞賦,宋人已有傳記(如文瑩《湘山野錄》卷上),就其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
風格
李白詩風浪漫,包羅萬象,繼承陳子昂提倡的詩歌革命,反對南齊、蕭梁以來的形式主義,把南朝以來柔弱華靡的文風,一掃而空。無論在內容或形式上,唐詩都得到創造性發展。
李詩富個性,有強烈的主觀抒情色彩,內容表現出蔑視庸俗,反抗和不媚權貴的叛逆精神,歌頌游俠和仙道,被譽為「詩俠」、「詩仙」,後世亦以詩仙李白稱之。
李詩想像豐富,結構奇特,極度誇張,比喻生動,並運用大量神話傳說。
李詩歌唱雄偉壯麗的自然,善於描寫和歌詠山河,氣勢豪邁而奔放,不屑於細微的雕琢與對偶的安排,而用大刀闊斧、變幻莫測的手法與線條,塗寫心目中的印象和感情,創造藝術的鮮明形象,雄放無比的風格。
李白擅用樂府民歌的語言,很少雕飾,自然率真。樂府精神和民歌語言的運用,達到了極其成熟和解放的階段。
❸ 有野心但要努力的名言名句
微賤往往是初期野抄心的階梯,憑借著它一步步爬上了高處;當他一旦登上了最高的一級之後,他便不再回顧那梯子;他的眼光彩奪目仰望雲宵,瞧不起他從前所恃為憑借的低下的階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劇作家,詩人 莎士比亞
1.雄心未竟即是野心,野心已達便為雄心(高爾基)
2.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拿破崙)
3.一有野心就要失去天真的感情。(巴爾扎克)
4.愛情的野心使人倍受痛苦。(莎士比亞)
5.野心就是一切虛偽和謊話的根源。(恩格斯)
6.沒有野心的人也許某天會享有盛名,然而,有野心的人不想出人頭地則很罕見。(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