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里的名句
1. 禮記中的千古名句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
2. 禮記的名言
《禮記》名言警句:
1、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
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3、正已而不求於人。
4、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出自:《禮記·中庸》 雖屬極幽隱、細微之處,實際上沒比這更明顯、具體的了。見(xiàn)
5、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
6、君子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
7、其旨遠,其辭文 。
8、人一能之,己十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9、惡言不出於口,忿言不反於身。
10、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
11、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12、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
1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4、擇不食之地而葬 。
15、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16、其德薄者其志輕。
17、至誠無息。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19、論其詩不如聽其聲,聽其聲不如察。
20、仁者莫大於愛人。
21、「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22、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
23、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
24、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
25、仁者義之本也
26、舉大事必慎其終始。
27、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28、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29、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
3. 禮記中的千古名句
「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誠,是萬事萬物共同遵循的准則;真誠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則。
4. 《禮記》的名言
《禮記》經典名句10則,簡短有哲理,精緻而深刻。
1. 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
傲慢不可以增長,慾望不可以放縱,不能使自己志得意滿,也不應當使自己高興至極。
2. 不食嗟來之食。——《禮記·檀弓》
不去吃那些帶有侮辱性質的食物,指人有節操、有骨氣。
3. 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最開始的時候雖然有很小的差別,但是最終卻造成很大的錯誤。
《禮記》經典名句20則,簡短有哲理,精緻而深刻!
4.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
寬和嚴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治理方法。現用來指生活中應當勞逸結合,合理安排。
5. 有犯而無隱。——《禮記·檀弓上》
即便自己有了冒犯,也不去顧及。指敢於直諫。
6.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玉石不經過雕琢,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具。人如果不去學習,便不會懂得道理。
《禮記》經典名句20則,簡短有哲理,精緻而深刻!
7.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篇》
大道通行的年代,天下是所欲大家的。
8. 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禮記·學記》
自己孤獨而沒有其他朋友的學習,就會導致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9.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如果事情是對國家有利的,我可以不計較個人得失去做。
《禮記》經典名句20則,簡短有哲理,精緻而深刻!
10. 貴人而賤己,先人而後己。——《禮記·訪記》
要去尊敬別人而將自己看輕,有事情先考慮到別人,再去考慮自己。
5. 禮記中的名句默寫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夏天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6. 禮記中有關學習的名句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專
雖有嘉餚,弗食,屬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7. 《學記》(《禮記》)有那些句子可作為名句
雖有嘉餚來,弗食不知其旨也源;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禮記·學記》
意思是說:雖有精美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美;雖有很好的道理,不學它,就不知道它的高妙。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禮記·雜記下》)
《禮記・學記》:「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
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
孔丘
(春秋時代思想家、教育家)
8. 求禮記名句
《禮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回自強也。故答曰:教學相長也。 《禮記》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 。 《禮記》擇師不可不慎也。 《禮記》時教,必有正業;退息,必有君學 。 《禮記》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禮記》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 《禮記》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禮記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禮記學然後知不足。 《禮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禮記》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禮記》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禮記》師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
9. 《禮記-大學》中的經典名句有哪些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物格而後知至,專知至而後意誠屬,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治國必先齊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驕泰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