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從弟賞析
這里用 「松柏有本性」,實際上是一種「比德」之說。所謂「比德」就是用自內然界的事物來比喻人容的道德境界,從而進一步喚起人們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喜歡用松、竹、梅、菊來比喻人格。在這里,劉楨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號召人們處於亂世的時候要有一種堅定的人格追求。
『貳』 贈從弟 其三 賞析
①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用比興。
②從弟:堂弟。
③亭亭:高貌。
④瑟瑟:寒風聲。
⑤罹:遭受。
⑥慘凄:凜冽、嚴酷。
⑺凝寒:嚴寒。「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二句是說,難道松柏沒有遭到嚴寒的侵凌嗎?但是它依然青翠如故,)這是它的本性決定的。
譯文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著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 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 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桿終年端端正正。 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著耐寒的本性!
賞析
詠「松柏」。松柏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稱頌,成為秉性堅貞,不向惡勢力屈服的象徵。孔子當年就曾滿懷敬意地贊美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一首寫法,與詠蘋藻又稍有不同,不是先寫背景,後寫主體,而是開筆便讓山上亭亭之松拔聳而起,展現出一種「突兀撐青穹」的雄偉氣象。然後再用「瑟瑟」谷風加以烘托,寫得極有聲勢。後面兩句為表現松柏的蒼勁,進一步渲染谷風之凜烈:「風聲一何盛,松技一何勁!」前「一何」慨嘆谷風之盛,簡直就要橫掃萬木;後「一何」敘寫松枝之勁,更顯出松柏那「其奈我何」的剛挺難摧。詩人也許覺得,與谷風相抗,還不足以表現松柏的志節,所以接著又加以「冰霜」的進襲:「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前一個「正」字告訴人們,此刻正是滴水成冰、萬木凋零的凄寒嚴冬;後一個「正」字又告訴人們,再看松柏,它卻依舊端然挺立、正氣凜然,不減春日青蒼之色。《禮記》說:「其在人也,如松柏之有心也,故貫四時不改柯易葉。」正可拿來作「端正」的注腳。這兩句描摹冰霜,辭色峻冷;展示松柏,意態從容。松柏的堅貞志節,正顯現於這一鮮明的對照之中。此詩結尾也是冷然一問:「豈不罹凝寒?」意謂:難道它不怕遭受酷寒的侵逼?然後歸結到詩人主意之所在:「松柏有本性。」吐語沉著,戛然收筆。讀者於涵詠之際,恍可見到,那雄偉蒼勁的松柏,還久久矗立在眼前。
『叄』 賞析 贈從弟
贈從弟①三首選一來
劉楨
亭亭山源上松,②
瑟瑟谷中風。③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④
松柏本有性。
【作者】
?- 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劉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
曹丕曾稱贊他的五言詩「妙絕時人」,但作品流傳很少,僅存十五首。
【注釋】
①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用比興。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為喻,勉勵
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②亭亭:高貌。 ③瑟瑟:
風聲。 ④罹:遭受。凝寒:嚴寒。
【品評】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衰、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已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肆』 《贈從弟》中,作者採用了什麼寫作手法來描寫松樹簡要賞析。
.對比、反襯,把青松與寒風放在一起對比,以寒風的凜冽反襯出專青松的堅韌不拔;(屬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哀、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伍』 贈從弟二賞析
【賞析】
該詩以松柏為喻,贊頌松柏挺立風中而不倒,歷經嚴寒而不凋的頑強生命力,對從弟的勸勉之意不言而喻。
詳細: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哀、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詩人希望堂弟能向松柏那樣堅貞自守,不因外力的壓迫而改變本性,也有自況自勉的含義。詩人不是孤立地詠物寫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惡劣的環境中來刻畫,突出了它與作為對立面的狂風、冰雹的搏鬥,可謂是通過典型環境來刻畫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勝利者的姿態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巔,顯示出一種激勵人心和鬥志的崇高美、悲壯美。人是環境的產物,也會受到各種環境因素的挫折、考驗。詩人告訴我們,必須像松柏那樣永遠保持堅貞自強的個性,才不愧為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名句研讀】
1、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這兩句繼承了孔子的「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調也」的這種思想,勉勵他的弟弟要學習松柏,越是風聲凄慘,那麼越是要挺立風中。 說明人要有堅韌不拔的美好品質.
2、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這里用 「松柏有本性」,實際上是一種「比德」之說。所謂「比德」就是用自然界的事物來比喻人的道德境界,從而進一步喚起人們的人格境界的自我提升。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喜歡用松、竹、梅、菊來比喻人格。在這里,劉楨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號召人們處於亂世的時候要有一種堅定的人格追求。
『陸』 贈從弟的賞析
贈從弟①
【漢】劉楨
亭亭山上松,②
瑟瑟谷中風。③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④
松柏本有性。
【作者】
?- 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劉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
曹丕曾稱贊他的五言詩「妙絕時人」,但作品流傳很少,僅存十五首。
【注釋】
①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用比興。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為喻,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②亭亭:高貌。
③瑟瑟:風聲。
④罹:遭受。凝寒:嚴寒。
【品評】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衰、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已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附:
贈從弟(一)
泛泛東流水。磷磷水中石。
蘋藻生其涯。華葉紛擾溺。
采之薦宗廟。可以羞嘉客。
豈無園中葵。懿此出深澤。
贈從弟(三)
鳳皇集南嶽。徘徊孤竹根。
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將須聖明君。
『柒』 賞析贈從弟 其三
贈從弟(其三)作者:劉禎
鳳皇集南嶽,徘徊孤竹根。
於心有不厭,奮翅凌紫氛。
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
何時當來儀,將須聖明君。
第三首詠的是「鳳凰」。鳳凰是傳說中的「神鳥」(《說文》),生長在南方「丹穴山」中。《大戴禮記》說它是「羽蟲」之「長」,所以棲、食也與凡鳥不同:「非梧桐不棲,非練實不食」(《詩經·大雅·卷阿》鄭玄箋)。這就是此詩開頭所說的「鳳凰集南嶽,徘徊孤竹根」之意。詩人之歌詠鳳凰,不僅因為它有此神奇的習性,更矚意於它那絕世高蹈的懷抱:「於心有不厭(足),奮翅凌紫氛。」——它根本鄙棄「鳥為食亡」之俗,不滿足於「竹實」之食,而要奮展巨翼,掠過九霄的紫霞,高遠地飛翔!後一句以鳳凰凌空「奮翅」的動態形象,表現它絕世超俗的高遠之志,運筆勁健,富於陽剛之美。讀過莊子《逍遙游》和宋玉《對楚王問》的人都記得,當鵾鵬、鳳凰「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之際,「學鳩」、鷃鳥之輩曾以其井蛙之見,對它們加以無知的嘲問。宋玉因此有「鳳皇上擊九千里,絕雲霓、負蒼天,翱翔乎杳冥之上。夫蕃籬之鷃,豈能與之料天地之高哉」之語,將這類斗筲之輩一筆罵倒。詩人大約正有感於此,所以接著兩句便借鳳凰之口,對無知之輩的嘲問,作出了聲震雲天的回答:「豈不常勤苦,羞與黃雀群!」意謂:正是為了不與世俗之輩同流合污,我才不避勤苦、投入搏擊風雲的斗爭生涯的呵!詩人仰望雲空、激動不已,不禁又悠然神往地追問一句:「那麼,你究竟什麼時候才能歸來?」鳳凰的回答乾脆利落:「將須聖明君」。意謂:到了明君臨世的時候,我就將萬里來歸!這四句抒寫鳳凰之志,詩人將其置於「奮翅凌紫氛」之後,便造出了一種高天傳音的雄奇境界。絕世高蹈的鳳鳥,正凌空遠去,萬里雲天卻還隆隆地回盪著它那高傲的鳴叫,這壯懷是書寫在高天白雲之上的呵!
『捌』 贈從弟其二第三句賞析
《贈從弟其二》為魏朝詞人劉楨所著。作者以松柏為喻,贊頌松柏能夠挺立風中而不倒,經嚴寒而不凋,勉勵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作品賞析
本詩貌似詠物,實為言志,借青松之剛勁,明志向之堅貞。
起首二句以客觀描寫為主,以松的高潔之態動人情思,風的肅殺之聲逼人警覺。用「亭亭」標示松的傲岸姿態,用「瑟瑟」摹擬刺骨的風聲,繪影繪聲,簡潔生動,又以「谷中」映襯「山上」,更突出了位居全詩中心的青松的傲骨。
三四兩句則加強了抒情的氛圍。在似乎不相關的松和風之間沖突頓起,令聽者心驚,觀者顏開。兩個「一何」強調詩人感受的強烈,一「盛」一「勁」表現沖突的激烈和詩人的感情傾向。第三句詩順接第二句,第四句呼應首句,章法綿密,展開有序。
五六兩句,由風勢猛烈而發展到酷寒的冰霜,由松枝的剛勁而拓寬為一年四季常端正,越發顯出環境的嚴酷和青松歲寒不凋的特性。詩的意境格外高遠,格調更顯得悲壯崇高。松樹和環境的對比也更分明,而松樹品性的價值也更加突現出來。
最後兩句變換句式,以有力的一問一答作結。詩人由外而內,由表層到深層,把讀者眼光從「亭亭」「端正」的外貌透視到松樹內在的本性,以此表明松樹之所以不畏狂風嚴寒,是因為有堅貞不屈的高風亮節。
全詩由表及裡,由此及彼,寓意高遠,氣壯脫俗。以松樹為中心,寫得集中緊湊;反復詠歌,卻不平板單調;用詞樸素無華,風骨雄健,氣勢有力。
『玖』 贈從弟賞析
贈從弟①三首選一
劉楨
亭亭山上松,②
瑟瑟谷中風。③
風聲一何盛,
松枝一何勁內。
冰霜正慘凄,
終歲常端容正。
豈不罹凝寒?④
松柏本有性。
【作者】
?-
217,字公幹,東平(今山東省東平縣)人,劉詩風格勁挺,不重雕飾。
曹丕曾稱贊他的五言詩「妙絕時人」,但作品流傳很少,僅存十五首。
【注釋】
①劉楨有《贈從弟》詩三首,都用比興。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為喻,勉勵
他的堂弟堅貞自守,不因外力壓迫而改變本性。
②亭亭:高貌。
③瑟瑟:
風聲。
④罹:遭受。凝寒:嚴寒。
【品評】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衰、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已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
『拾』 贈從弟賞析
贈從弟(來其二)
亭亭山上松,瑟自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賞析】
這是一首詠物詩。詩人緊緊扣住松柏經寒不哀、枝幹堅勁的特徵來描寫, 寫出了松柏的凜然正氣,成功地通過詠松柏來表現自己對高風亮節的贊美和 追求。全詩格調勁健,語言質實,具有清剛之氣。象詩中「風聲一何盛,松 枝一何勁」,以句式的重復來突出狂風與勁松的對抗,語調緊促有力,詩情 震盪,正顯示了此詩以氣勝的特色。全詩章法渾成,承轉自然。尤其是結尾 二句,以虛詞設問,牽出全篇主旨,可謂收束得法,神完氣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