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名句一本通pdf
國學經典來名句十八句欣自賞——《詩經》
1. 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游女,不可求思。
8.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飢。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9. 夜如何其?夜未央。
10.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1.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12. 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
13. 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
14.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15.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16. 有美一人,清揚婉兮。
17. 正月開歲,二月紺香,三月桃良,四月秀蔓,五月鳴蜩,六月精陽,七月流火,八月未央,九月授衣,十月獲稻,葭月潛龍,臘月嘉年。
18. 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2. 國學經典名句100句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4、舉薦賢能對外不(因私人恩怨)摒棄仇人,對內不(因避嫌)而摒棄親人。
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6、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7、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長歌行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9、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1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11、通俗的解釋就是當身處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學會變通,思維變通後自然問題就可迎刃而解。
12、有緊有松,不過分緊逼,也不過分放縱,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國家的道理。
1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宋弘14、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1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6、君子應該不善於言行而敏於行動。
17、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18、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1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2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記李將軍傳21、道路多麼漫長,多麼遙遠啊,我將要上天下地到處去尋覓。
22、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23、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陶淵明24、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史記報任少卿書25、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2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2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9、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葯苦口利於病。
——史記留侯世家30、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31、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後漢書馮異傳3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3、疾風知勁草,板盪識誠臣。
34、從事於學問,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從事於道,知識一天比一天減少。
35、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36、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別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達事理首先要使別人也通達事理。
37、流動的水不會腐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會被蟲蛀都是因為運動的緣故。
38、盡信書,不如無書。
39、在河邊羨慕人家的魚,還不如回家自己織網。
40、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1、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後漢書宋弘傳4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蕭鐸43、智者喜歡水,仁者喜歡山,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動而又深刻。
44、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原比喻別國的賢才可為本國效力。
後比喻能幫助自己改正缺點的人或意見。
4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4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47、同樣的聲音能產生共鳴,同樣的氣味會相互融合,即同類的事物相互感應。
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
4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49、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50、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5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52、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元行沖53、自滿會招致損失,謙虛可以得到益處。
54、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5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56、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3. 國學名言名句大全
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來里,不積小流源,無以成江海。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學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4.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5.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4. 國學經典 名句
1.不積跬步,抄無以至千里,襲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2.學不可以已。
——《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3、知而好問,然後能才。
——《荀子》
譯:聰明的人還一定得勤學好問才能成才。
4.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5.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6.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5. 南師一本通高考語文一本通 課外名句警句輯錄
24、成功的藝術處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歌德
25、許多次失敗總會造就一次成功。——佚名
26、不會在失敗中找出經驗教訓的人,他的通向成功的道路是遙遠的。——佚名
6. 急求劉毓慶的《國學概論》電子版 PDF TXT都可以。急求啊!!!可以發紅包!
網上沒有,真的急只能買了,錢穆的倒是有:
7. 國學經典名句
1、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專台。-宋陸游屬《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離思》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一《論語顏淵》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不威威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8、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1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1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宋朱熹《觀書有感》
1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8. 國學經典譯注叢書pdf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