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鑒賞作品賞析
① 蘭亭集序的書法賞析
談論魏晉書畫藝術。人們總會將它與「形神之辯」的審美趣尚相聯系起來,從「形神兼備」發展到「離形神似」,講求自然。順乎神理,在藝術上這是形式表現和精神內涵的關系,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儒家的「文質」。華美與質朴的相結合,由此產生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形神兼備」的藝術品格。後來又將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書畫藝術從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表現轉向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抒發。這在晉代的書法藝術中就出現了追求「韻」的審美趣尚。從流傳的晉書墨跡來看,晉人尚韻,其主要表現為自然天成、和諧暢達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晉代書法的傑出代表,後世尊為「書聖」,其《蘭亭序》法帖也被尊崇為「天下第一行草」。
《蘭亭序》是王羲之47歲時的書作,記述的是羲之和友人雅士會聚蘭亭(今浙江紹興西南蘭清)盛游之事,其書從容嫻和,氣盛神凝。據傳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其書法,認為《蘭亭序》是「盡善盡美」之作,死後將它一同葬人陵墓。現傳《蘭亭序》之真偽,曾有過大爭論,幾乎要挖李世民的墓了。但是《蘭亭序》的藝術價值卻是一致公認的。宋米芾詩雲:「翰墨風流冠古今,鵝池誰不愛山陰;此書雖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萬金。」歷代書家摹本不下幾十種,也是書法史上少有的文化現象。
《蘭亭序》在王書中雖不及其行草書札,但作為一種典雅、雙逸、瀟酒的時代風格是無人能超越或與之相伴的。那種硫朗有致的布局,挺秀雙逸的風神,變化多端的筆法,縱橫自如的取勢,使後世學書者感到面對的是一座既平凡又神秘莫側的城樓,往住不得其門而人,單看其用筆的豐富,就有藏鋒、稱飾、掛筆回鋒,牽絲、映帶、由方轉圓、由圓轉方等種種奇妙變化,有些橫與波挑又帶有隸書遺意,變化典側,時出新愈,平和之中見奇縱,這也是《蘭亭序》永久的藝術魅力所在,所謂「不激不勵,風規自遠」(唐·孫過庭語)正應是對《蘭亭序》之神最恰當的評語。
《蘭亭序》為行書帖,但從其圓轉流美的行書字體中可以感覺到東晉楷法的完備,在妍美的行書中隱含著楷書的骨力。南朝的楷書很發達,但從王羲之的傳本來看,其突出成就顯然在行、草方面。與漢魏、西晉比較,王羲之書風的最大特徵是用筆細膩而結構多變,過去的書風都走古拙一路,如《平復帖》,而王羲之卻能把書法技巧由純出乎自然而引向較為注重華美而達到精緻的境界,與古拙相對而為「秀媚」。將這種充溢韻致的書風與《蘭亭序》描寫的良辰美景珠聯璧合,有一種微妙的人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境界。作者置身於「祟山峻嶺、茂林修竹」之間,「極視聽之娛」,抒發樂山樂水之情;與友人雅集,筋詠賞景之際,或悲或喜,情感跌宕,嘆人生苦短,良辰美景不常,情景交融,文思噴發,乘興書之,為中華民族文化留下了曠世傑作。《蘭亭序》的可貴之處就在於自然形態的美和人的情感之美的和諧的結合,似乎有天機入神,走筆如行雲流水,進人書藝的最高境界。據說後來王羲之又寫過幾次,都不可能再達到這種境界,這就是藝術的奧妙。
《蘭亭序》書法,符合傳統書法的最基本審美觀:「文而不華,質而不野,不激不厲,溫文爾雅」。其筆法剛柔相濟,線條變化靈活,點畫凝練,書體以散求正,具有敬側、揖讓、對比的間架美感,成為「中和之美」書風的楷模。欣賞《蘭亭序》,會獲得一種非凡的藝術享受。
② 王羲之書法作品欣賞1500字
著名書法家潘守宇鑒賞書法蘭亭集序:美是均衡,美是符合了宇宙的某種頻版率(天人權合一),動靜的平衡,《蘭亭》就像舞蹈,每一個動作都是您覺得不可能呆住的平衡!《蘭亭》為何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是因為它在打破平衡時維持了平衡。「龍躍天門,虎卧鳳闕」的動態平衡美!就像驚鴻一瞥的瞬間凝化在紙上成為永恆呈現在您的面前,書法是時代和書法家的心電圖!----這是形。
《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書,是以情作書的光輝典範,通篇洋溢著:「天朗氣清,惠風和暢」的意境,讓人觀賞有:「清風出袖,明月入懷」的感覺。---這是神!
群賢畢至少長集,文人墨客修契禮。雖無絲竹管弦樂,卻有觴詠吟唱題,茂林修竹惠風暢,崇山峻嶺清流急。瀟灑淋漓呈一序,天下行書數第一。
③ 書法作品賞析50字左右
談論魏晉書畫藝術。人們總會將它與「形神之辯」的審美趣尚相聯系起來,從「形神兼備」發展到「離形神似」,講求自然。順乎神理,在藝術上這是形式表現和精神內涵的關系,既有道家的「飄逸」,又有儒家的「文質」。華美與質朴的相結合,由此產生中國傳統書畫藝術的「形神兼備」的藝術品格。後來又將它上升到「得意忘形」的境界,使書畫藝術從對外在客觀世界的表現轉向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抒發。這在晉代的書法藝術中就出現了追求「韻」的審美趣尚。從流傳的晉書墨跡來看,晉人尚韻,其主要表現為自然天成、和諧暢達的柔性美。王羲之就是晉代書法的傑出代表,後世尊為「書聖」,其《蘭亭序》法帖也被尊崇為「天下第一行草」。
④ 從哪些方面鑒賞書法作品
一幅書法作品可以從三個角度去鑒賞:
第一
筆法。古人有句話非常好「筆法千古不移內,字形因人而異」可見筆法的重容要性!一般筆法要求中鋒,運行使轉流暢,線條要求有勁、含蓄待發!這是最難的,也基本功的一種體現!
第二
字形。一般書法對字體要求是有出處的,並不是自己隨性而發,覺得好看就行!學的誰的字就要有他的影子!這是好多書法愛好者經常忽視的!!比如他學的是「王羲之」,那就要有「王字」基本的一些外形特徵,這是能夠鑒定出一個人學書法的基本功到底是否扎實,學習鑽研的程度。
第三
章法。簡單就是字與字之間的連貫,行與行之間的連貫,書法上反對一副作品上同一個字的筆法字形都一樣,這是大忌!就是不能重復!章法的要求就是要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最好要有平序、高潮與收尾!就像一首好的歌曲一樣,有高潮有平穩的部分才能調動一個人情緒
(當然唐楷除外,唐楷、隸書一般要求就是和字帖一模一樣就行,這就是好)。
⑤ 書法作品欣賞感想
一是字間筆畫流暢。行書的小章法,即單字的間架結構是靠連筆連畫組成的,字內筆畫是否流暢直接影響著「行氣」的神韻。怎樣才是流暢的呢?我認為要本著把方字寫圓的基調,按照駐筆入鋒,中鋒鋪毫,提按行筆,起伏使轉,駐鋒收筆的技法要求,疾遲於字里行間,在實際習練中,尤感提按起伏和翻絞使轉之難度,如果能暢快地在使轉中起伏,在起伏中舞蹈,那麼筆畫流暢的問題就大有可為了。再者,筆畫之間要相互連帶,處理好上筆與下筆的關系,做到筆筆有交待,處處有呼應,或幾筆連成一筆,或筆斷意連,或符號代入,使筆鋒、副毫和水墨融為一體,充滿筋骨血肉之感,把單字寫活,為「行氣」的形成奠定基礎,做好鋪墊。
二是字外相互呼應。所謂字外相互呼應,我體會到就是指鄰字之間要有顧盼關系,不能把每一個字都孤立起來,誰也不管誰。筆勢要有從上至下連貫行走的態勢,前後左右合理避讓。有時是字與字的呼應,如同樣的字幾種寫法;有時是字意的呼應,即不同的字表達相近的意思;有時是筆畫的呼應,就是上一字的收筆映帶下一字的起筆,可以實連,也可以虛連,實連時可以兩三個字成為一體,虛連時則筆畫斷開,而意向呼應,如:空槍、映帶、飛白、細筆等都是虛連。這種上下左右的字外呼應,能使「行氣」連貫,血脈流暢, 渾然一體,生動活潑。
三是字形收放得法。字形的收與放是行書的重要特徵,它反映著「行氣」的功力。我覺得作為單字而言,收要收得住,放要放得開。有的是內收外放,有的則是內放外收;有的是上放下收,有的則是上收下放;有的是左收右放,有的則是左放右收。如此種種,只有收放得法,才能使「行氣」形成逆能緊、拓能開、擒能定、縱能安的藝術效果。
四是字徑大小相濟。在一篇作品中,第一個字的大小決定其它字的大小,此乃首字領篇之要義。但在研究「行氣」時,不能簡單套用,切忌把首字領篇誤用為首字領行,否則,就會導致謀篇布局上重下輕、天大地小的弊疾。在一行字中,每個字都要有大小之別,有的是大小大小,有的是大大小小,有的可以一大幾小,有的也可以一小幾大。這種大與小的安排沒有固定模式,同樣的一行字,可以有多種處理,但一般來說,筆畫多的要大,筆畫少的要小,有特定含義的可大,無特定含義的可小,這樣的「行氣」就有一種輕松明快的起伏跳躍之感,充分展示技法律動的生命活力。
五是字距疏密有度。從章法上講,行書要求豎有行而橫無列。這就說明行書每行的字距是不相等的,各行字與字之間的距離錯位形成壁折之勢。這就是「行氣」疏密的基本要求。行書的字距既不能像真書那樣整齊得縱行橫列,又不能像草書那樣過分誇張。一般來說,字距小余行距,在同一行里,各字之間的距離基本相等,有時也可以適度拉開,但以不斷氣為宜。當然字距的疏密程度不能孤立地處理,更不能隨心所欲,要與字形的狀態和字徑的大小乃至書法環境的變化結合起來把握,形成一種「行氣」流的沖擊感。
六是字勢欹正得當。大凡「五體書」都有一個欹正的問題,而行書的「行氣」對字勢的欹正關系有著特殊的要求。我體悟「行氣」是由單字構成的,所以「行氣」的欹正之勢取決於字勢之態。有的字左欹右正,有的左正右欹;有的上正下欹,有上欹下正。有的字則把欹正要求用方圓的形式加以處理,如內圓外方,內方外圓;上圓下方,上方下圓;左圓右方,左方右圓等取勢都適用行書的「行氣」要求。關鍵是要取勢得當,該欹則欹,該正則正,該圓則圓,該方則方,有時可能是某一筆畫的欹正,有時可能是某一部位的欹正,有時也可能是某個字的欹正,這就需要書家的匠心獨具,別出心裁。
七是字軸貫通到底。由於欹正和錯落的要求,弄不好,往往會使字軸偏離字行的中心線,這樣就會破壞行氣,使行列不分,章法混亂。我認為,不管字如何欹正錯落,大小變化,其字的軸心都要始終保持在一條中心線上,力求上下貫通,體現一氣呵成之感,這樣的「行氣」才可能生動有力,古樸端莊。
八是字色層次分明。字的顏色是靠墨色的濃淡潤躁來實現的。濃者躁之,淡者潤之。我覺得調墨是形成墨色濃淡的基本條件,而用墨則是創造躁潤藝術層次的重要手段,所以調好墨色只是滿足了書法作品基本層面的要求,如何在這個層面上以躁取險和以潤取妍,創造藝術層次的立體視覺,這是對書家用墨技法的實際檢驗。要產生這種效果,必須在控墨上動腦筋。我的體會是蘸一次墨寫完六七個字左右,筆上的墨就會由濃變淡,再由淡變澀,乃至枯筆,這時再蘸墨繼續書寫,而且各行的蘸墨時機自然錯開,於是就出現墨色濃淡躁潤的層次變化,形成由平面直書到立體動感的藝術升華。
⑥ 如何欣賞書法作品
書法的賞析不僅是體會作品點畫、結構、章法的匠心與功力,以及師承、流派、風格,更重要的是通過作品去感受書法家的氣質、情感及其審美追求。書法家靠手和思想來創造,欣賞者靠眼力來挖掘發現作品點畫布白中蘊藏的生命與靈魂,是一種再創造。這種再創造成效取決於欣賞者的知識、修養、閱歷、心境諸因素。
賞析書法既要對作品有宏觀的把握,如氣勢、神采、布白,又要有細微的觀察,如用筆、用墨、結構、線條等等。欣賞線條質量,從中可以觀察出作者創作時的用筆、用墨及其筆法。其次是由線條點畫組合的漢字結構,藝術造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結字、行氣、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書法的精神氣質、格調風韻。神采是作者精神境界的忠實記錄,與作者的情感、性格、修養密切相關。優秀的書法作品必須形美神足、形神兼備,欣賞者就是要領會體勢,捕捉神採的。書法藝術風格首先表現在作品獨特的整體風貌以及所造成的獨特意境,這與書法家的審美取向、藝術氣質最為密切,是書法家的藝術個性張揚的結果。
書法藝術風格就是藝術家在創作中表現出的藝術特色和創作個性。書法家由於生活經歷、藝術修養、個性特徵、審美趣味以及性格的不同,在選擇書體、表現手法諸方面都會有自己的特色,這樣就形成了不同的藝術風格。風格也最能顯示出一個人的氣質、精神風貌。這也是數千年歷史積淀在書法家心靈中的高能反映,體現在線條中的微妙之處,給人以無限的遐思。黑格爾說:「風格一般指的是個別藝術家在表現方法和筆調曲折等方面完全表現出他個性的一些特點。」
⑦ 欣賞書法作品的方法
一,書畫本同源,在欣賞時也可用畫中的線條欣賞方法來入手,從字中線條的轉折專的柔和與鋼硬.急與屬緩來欣賞.
二,欣賞字,還需從全篇部局入手,看黑白部置.氣的連貫(線條美).鈐章的運用.
三.以上是從表象入手,字由心生,字是一個人的精神心理的反映流露.所以在欣賞時應從作者的所處的各種環境入手,其中包括作者的文化水平,性格特徵入手.
⑧ 【書法鑒賞】書法作品中只要存在共性就一定是優秀作品
B
首先,從藝來術的一個普遍自的共性和書法藝術的獨具個性來看,稍微有點藝術常識的人都知道,創造藝術形象是一切藝術最起碼的一個普遍共性,任何一種藝術都有表現在特定藝術形式中的藝術形象。「特定藝術形式」很重要,因為大千世界有形象性的東西太多了,環顧周遭:紅男綠女、黃童白叟、花紅柳綠、鶯歌燕舞等等,到處都是形象的呈現,但卻不能說它們都是藝術形象,都是藝術,最根本的原因在於它們沒有表現(或物化)在特定的藝術形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