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小橋流水人家的賞析

小橋流水人家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0 20:45:17

Ⅰ 把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這句詩的 賞析是什麼

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專一匹瘦馬,迎著屬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這是譯文 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Ⅱ 把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這句詩的賞析是什麼

這時在深秋復村野圖的畫制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滿游,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
這是譯文遠望黃昏時的烏鴉,正在尋覓枯藤老樹棲息,近看有正依傍著小橋和流水伴居的人家,眼前只有一匹瘦馬馱著漂泊的遊子,在秋風古道上慢慢移步。看夕陽的余暉已經昏螟西下,羈旅在外漂泊的斷腸人浪跡天涯。

Ⅲ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賞析

運用白描手法,將情寄於景,表現出作者的悠閑寂寞,思念家鄉的心情。

Ⅳ 小橋流水人家這首詩詩意

詩意: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

拓展資料:

原文:

天凈沙 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枯藤纏繞的老樹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

小橋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幾戶人家,

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走來一匹孤獨的瘦馬。

夕陽已經朝西落下,漂泊未歸的遊子還在天涯。

賞析:

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

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與此曲感情比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情。

你看: 夕陽下, 烏鴉歸巢, 小橋邊,農人回家; 而荒涼古道上, 瑟瑟秋風中, 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 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 全曲不著一"秋", 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

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緻展現在讀者眼前,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弦。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籠罩在讀者心頭,再加上平仄的轉換與音韻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兩字一頓,語調由低轉高,再由高轉低,「枯、老、昏」依次遞進,緊壓過來,讓人頓感氣息閉塞,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詩人筆鋒一轉,讀者的視線也跟著帶向遠方,一組充滿和平安詳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高度緊張的情緒也因此一緩,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這既是對遠處風景的詩意描繪,也表現了漂泊的詩人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渴望。

在平仄的運用上,採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組合方式,語調也因平仄的轉換而顯得歡快與和緩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為描寫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句。「古道西風瘦馬。」詩人筆鋒一收,又將我們從美好的憧憬與嚮往中拉回到無奈的現實里來:古道蕭索、西風凋零、瘦馬宛然,無論情願不情願,喜歡不喜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跡天涯的孤行苦旅還得繼續。

「仄仄-平平-仄仄-」,音聲一變,氣息也由舒緩再次轉為短促,顯示出詩人的激憤的情緒,我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緊張起來。「夕陽西下」「平平平仄」我們的心再次被詩人揪起來:落日西逝,暮靄籠罩,顛沛勞頓的詩人今夜會宿在何處?明日還將去往何方? 「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此時愁苦之情溢於言表,是一種濃濃的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詩人發出一聲仰天浩嘆,就此作結。 「傷心的旅人,在遙遠的異鄉漂泊流浪。」是傷心?是孤寂?是悲哀?是無助?還是無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

這既是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懷與嗟嘆,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有力質問和無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來,純用白描手法,仔細揣摩,卻又滿是比喻象徵。用詞之精煉准確,結構之精緻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

作者簡介:

馬致遠(約1250年-約1321年至1324年間),一說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名不詳,字致遠,晚號東籬 ,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著名戲曲家作家、散曲家、雜劇家,被後人譽為"馬神仙",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其作品《天凈沙·秋思》被稱為秋思之祖。

馬致遠年輩與關漢卿、白樸相近而稍晚,青年時期仕途坎坷,晚年不滿時政,隱居田園,以銜杯擊缶自娛,卒於泰定元年(1321年)以後,死後葬於祖塋。

馬致遠所作雜劇今知有15種,《漢宮秋》是其代表作;散曲120多首,有輯本《東籬樂府》。

Ⅳ 如何賞析「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天凈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庄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Ⅵ 賞析「小橋流水人家」

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出自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年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與此曲感情比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陽下, 烏鴉歸巢, 小橋邊,農人回家; 而荒涼古道上, 瑟瑟秋風中, 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 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 全曲不著一」秋」, 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緻展現在讀者眼前,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弦。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籠罩在讀者心頭,再加上平仄的轉換與音韻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兩字一頓,語調由低轉高,再由高轉低,「枯、老、昏」依次遞進,緊壓過來,讓人頓感氣息閉塞,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詩人筆鋒一轉,讀者的視線也跟著帶向遠方,一組充滿和平安詳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高度緊張的情緒也因此一緩,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這既是對遠處風景的詩意描繪,也表現了漂泊的詩人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渴望。在平仄的運用上,採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組合方式,語調也因平仄的轉換而顯得歡快與和緩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為描寫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句。 「古道西風瘦馬。」詩人筆鋒一收,又將我們從美好的憧憬與嚮往中拉回到無奈的現實里來:古道蕭索、西風凋零、瘦馬宛然,無論情願不情願,喜歡不喜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跡天涯的孤行苦旅還得繼續。「仄仄—平平—仄仄—」,音聲一變,氣息也由舒緩再次轉為短促,顯示出詩人的激憤的情緒,我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緊張起來。 「夕陽西下—,」「平平平仄——」我們的心再次被詩人揪起來:落日西逝,暮靄籠罩,顛沛勞頓的詩人今夜會宿在何處?明日還將去往何方? 「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此時愁苦之情溢於言表,是一種濃濃的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詩人發出一聲仰天浩嘆,就此作結。 「傷心的旅人,在遙遠的異鄉漂泊流浪。」是傷心?是孤寂?是悲哀?是無助?還是無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這既是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懷與嗟嘆,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有力質問和無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來,純用白描手法,仔細揣摩,卻又滿是比喻象徵。用詞之精煉准確,結構之精緻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

Ⅶ 小橋流水人家賞析

馬曲前三句的意象為三個一組,自然排列。第一組意象是由下及上,枯藤纏老樹回,樹上落烏鴉;第二組意象答是由近及遠,小橋下流水,水邊住人家;第三組意象是從遠而近,古驛道上起西風、走瘦馬。三組意象皆不出秋景范疇,每一組都符合生活邏輯。後又以「夕陽西下」一個意象總括全曲,統攝前九個意象。總體來看,從老樹、流水,到古道、夕陽,視野由近及遠,逐步擴大,次序井然。 加上「斷腸人」,馬曲短短的二十八字中排列著十一種意象,這些意象既是斷腸人生活的加上真實環境,又是他憂傷悲涼之情的載體,眾多意象共同傳達著作者的同一情感基調,密集的意象凸顯了作者無盡的感傷與惆悵。 在景物的選擇上,為了凸顯復雜的情感,選取了最能觸動鄉思之情及最能表現羈旅行人孤苦惆悵情懷的十個意象。「枯藤老樹昏鴉」以枯藤纏樹、昏鴉棲樹反襯作者的漂泊無歸;「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安詳撥動了作者思鄉的心弦;「古道西風瘦馬」則道盡了羈旅他鄉的凄涼落寞。 作者將自己的情感濃縮於景物之中,最後以點晴之筆揭示全曲主題,與其情感不和的景物則付諸闕如,全曲的意象在情感表達上實現了高度統一。 (來源:中華瑰寶)

Ⅷ 對《天凈沙·秋思》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 A.「小橋流水人家」一句,呈現一派清雅、安適的

選擇a,因為這首詩中作者在他鄉,所以就有思鄉之情,使斷腸人更添悲愁,這句話是對的😁

Ⅸ 賞析「小橋流水人家」

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出自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年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與此曲感情比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情。你看: 夕陽下, 烏鴉歸巢, 小橋邊,農人回家; 而荒涼古道上, 瑟瑟秋風中, 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 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 全曲不著一」秋」, 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 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 盡得風流。」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緻展現在讀者眼前,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弦。 「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籠罩在讀者心頭,再加上平仄的轉換與音韻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兩字一頓,語調由低轉高,再由高轉低,「枯、老、昏」依次遞進,緊壓過來,讓人頓感氣息閉塞,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小橋流水人家,」詩人筆鋒一轉,讀者的視線也跟著帶向遠方,一組充滿和平安詳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高度緊張的情緒也因此一緩,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這既是對遠處風景的詩意描繪,也表現了漂泊的詩人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渴望。在平仄的運用上,採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組合方式,語調也因平仄的轉換而顯得歡快與和緩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為描寫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句。 「古道西風瘦馬。」詩人筆鋒一收,又將我們從美好的憧憬與嚮往中拉回到無奈的現實里來:古道蕭索、西風凋零、瘦馬宛然,無論情願不情願,喜歡不喜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跡天涯的孤行苦旅還得繼續。「仄仄—平平—仄仄—」,音聲一變,氣息也由舒緩再次轉為短促,顯示出詩人的激憤的情緒,我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緊張起來。 「夕陽西下—,」「平平平仄——」我們的心再次被詩人揪起來:落日西逝,暮靄籠罩,顛沛勞頓的詩人今夜會宿在何處?明日還將去往何方? 「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此時愁苦之情溢於言表,是一種濃濃的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詩人發出一聲仰天浩嘆,就此作結。 「傷心的旅人,在遙遠的異鄉漂泊流浪。」是傷心?是孤寂?是悲哀?是無助?還是無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這既是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懷與嗟嘆,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有力質問和無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來,純用白描手法,仔細揣摩,卻又滿是比喻象徵。用詞之精煉准確,結構之精緻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

Ⅹ 小橋流水人家賞析

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出自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天凈沙·秋思
作者:馬致遠 年代:元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賞析: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與此曲感情比較相似的還有杜甫一首詩中的「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堪稱」秋思之祖」(《中原音韻》).它勾畫了一幅浪跡天涯的遊子在深秋黃昏時刻孤寂無依的悲涼處境和思念故鄉的愁苦心情.你看:夕陽下,烏鴉歸巢,小橋邊,農人回家; 而荒涼古道上,瑟瑟秋風中,我們的主人公卻是疲人瘦馬,踽踽獨行,夜宿何處,明日何往?都還不得而知.這又怎不叫他愁腸寸斷、倍思故鄉!全曲不著一」秋」,卻寫盡深秋荒涼蕭瑟的肅殺景象; 不用一」思」,卻將遊子濃重的鄉愁與憂思寫得淋漓盡致.正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枯藤老樹昏鴉,」 小令伊始,由近處著筆,「在一株枯藤纏繞的老樹枝頭,幾只烏鴉守在巢邊『哇哇』怪叫」,就將一幅蕭瑟肅殺的深秋景緻展現在讀者眼前,緊緊扣住了讀者的心弦.「藤」、「樹」、「鴉」,本是郊野司空見慣的景物,並無特別之處,可一旦與「枯」、「老」、「昏」結合匹配,一股蕭瑟肅殺之氣立即從字里行間油然升起,籠罩在讀者心頭,再加上平仄的轉換與音韻的配合,「平平—仄仄—平平—」,兩字一頓,語調由低轉高,再由高轉低,「枯、老、昏」依次遞進,緊壓過來,讓人頓感氣息閉塞,真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小橋流水人家,」詩人筆鋒一轉,讀者的視線也跟著帶向遠方,一組充滿和平安詳生活氣息的圖畫展現在我們面前,我們高度緊張的情緒也因此一緩,長長地吐出一口氣來.這既是對遠處風景的詩意描繪,也表現了漂泊的詩人對悠閑恬靜的田園生活的嚮往與渴望.在平仄的運用上,採用了「仄平—平仄—平平—」的組合方式,語調也因平仄的轉換而顯得歡快與和緩起來.「小橋流水人家」也因此而成為描寫詩意的田園生活的千古絕句.「古道西風瘦馬.」詩人筆鋒一收,又將我們從美好的憧憬與嚮往中拉回到無奈的現實里來:古道蕭索、西風凋零、瘦馬宛然,無論情願不情願,喜歡不喜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浪跡天涯的孤行苦旅還得繼續.「仄仄—平平—仄仄—」,音聲一變,氣息也由舒緩再次轉為短促,顯示出詩人的激憤的情緒,我們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跟著緊張起來.「夕陽西下—,」「平平平仄——」我們的心再次被詩人揪起來:落日西逝,暮靄籠罩,顛沛勞頓的詩人今夜會宿在何處?明日還將去往何方?「斷腸人在天涯.」 詩人此時愁苦之情溢於言表,是一種濃濃的離愁才下眉頭,又上心頭,所以「仄平平—仄平平——」詩人發出一聲仰天浩嘆,就此作結.「傷心的旅人,在遙遠的異鄉漂泊流浪.」是傷心?是孤寂?是悲哀?是無助?還是無奈?又似乎是兼而有之.這既是詩人對人生際遇的感懷與嗟嘆,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有力質問和無情揭露.整首小令初看起來,純用白描手法,仔細揣摩,卻又滿是比喻象徵.用詞之精煉准確,結構之精緻巧妙,寓意之深刻廣泛,實為罕見.可謂前無古人,後啟來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