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更的名言

更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1-10 05:35:10

A. 有關放下比拿起更難的名人名言

1、上帝在關閉一扇門的同時,一定會為你打開另一扇門。

2、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版—佛經雲

3、不要撿了芝麻權丟了西瓜。

4、什麼時候學會放棄,什麼時候便學會了成熟。

5、要想有永遠的掌聲,就得放棄眼前的虛榮。

6、要想穿越沙漠,就得放棄咖啡和可樂。

7、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8、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9、孫子曰:將欲取之,必先予之。

10、佛經雲: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

11、一葉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3、懂得放棄,才能有更美好的未來。

14、人生最難的不是如何去擁有而是該怎樣學會放棄,這不一定是結束,新的開始將來臨。

15、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16、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17、一葉落,荒蕪不了整個春天。

18、當一個人有所放棄的時候那就以為著你長大了!

19、想超越自己,有時候需要學會放棄自己辛苦得到的東西。

20、有時要學會放棄,才能找到幸福。

21、如煙往事俱忘卻,心底無私天地寬。

B. 類似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樣的名人名言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滿招損,謙受益。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有志者,事竟成。

C. 關於「做比說更重要」的名言,詩詞==

記得一個偉人說過:「一步切實的行動勝過一打綱領。」縱觀歷史長河。凡是實現了
的事情,不一定都有一個完整的計劃,靠著人們努力行動,才得以實現。長輩們常常教
導我們:「言必信,行必果。」這也恰恰說明了只有做才有意義這個道理。
假如光說不做又會產生什麼後果呢?
多年以來我們同學中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天氣溫暖的秋天,寒號鳥懶得動手搭窩,待到那狂風怒號的隆冬深夜.它打著顫
說:「哆羅羅,哆羅羅,寒風凍死我,明天就搭窩:」而第二天呢?陽光燦爛,它早把搭
窩的事拋在九霄雲外了。就這樣日復一日,終於有一天,只說不做的它凍死在風雪中。
「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在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更有其深遠意義。我
們不妨舉個例子。美國某公司擬在上海投資二十萬美元辦一家生產編織袋的工廠,原料
外商包購,產品包銷,可是美商在滬談了半年,競末找到合作夥伴。緣何?上海人嫌二
十萬投資額太小,要的是大項目。精明的無錫人和海寧人得到信息,跟蹤追擊,把老外
請去,一拍即合,後來獲得可觀的利潤。還有一些鄉鎮企業專門在上海設立常駐代表,
專門收集各種大企業不要的「小芝麻」,成功者頗多。
古人雲:「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幫助一位盲人過馬路,乘車時給老
者讓座……這些「善」多可以稱之為「小」,卻無處不流露出人間真情,無處不體現出
人們的道德水準乃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你也許還不曾忘記李素麗在公共汽車上為乘
客熱情服務的身影,在平凡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可謂「善小」,然而李素麗將自己滿腔
的愛奉獻給他的每位乘客,成為新時代乘務員的典範;也許。你還清晰地記得前不久
(中國日報)上的那則啟事;北京某酒店女售貨員一時疏忽少找外賓四十元錢,事後那
位女售貨員執意要在報上登啟事,以示對顧客負責。盡管有人對她說;「你登這則啟事
恐怕還不止四十元呢!」這在平常人看來是小題大作,可謂「善小」,可她卻不能不為,
因為她決不容許因自己失誤而損害顧客的利益,更不容許因此有損國家的榮譽。看吧,
這點滴的「善」將人類文明的腳步驅動得更穩更快。
彭端淑的《為學》一文,以蜀地貧富二僧「欲之南海」。然「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
至焉」的故事,說明了天下事「為之」則易, 「不為」則難的道理。人們讀罷,對「富
僧」多持批評態度。誠然, 「富僧」擁有豐厚的財力,而「猶未能也「,確實應受到批
評;然「富僧」聞。貧僧」以「一瓶一缽」而「之南海」,則面有「愧色」。僅此一點,
我認為「富僧」也有值得稱道之處。「富僧」知錯且慚愧,較之於那些犯錯之後,或一
蹶不振,破罐破缽者,或大言不慚,推卸責任者,或掩蓋事實,邀功請賞者,何嘗不是
一種進步?

某人坐計程車,路上看見一個因為超速而顛覆的摩托車。騎士面孔朝天地躺在路
旁,汩汩的鮮血自額角沁出,居然沒有一個經過的人去救他。「最起碼應該把他扶起來,
頭朝上,以減低腦里的血壓,否則活不了多久。」司機說。
某人一路上不斷想司機的話,一下車時忍不住地問:「你既然知道,把他扶坐起來,
可以救他一命,為什麼剛才不停車去做呢?」
「你既然聽到我這樣說,為什麼不叫我停車,自己下去扶呢?」
喬治·華盛頓是美利堅合眾國的第一任總統。他領導美國人民為了自由為了獨立浴
血奮戰,趕走了統治者。
喬治·華盛頓是個偉人,但並非後來人所想像的,專做偉大的事,把不偉大的事都
留給不偉大的人去做。實際上,他若在你面前,你會覺得出他普通得就和你一樣,一樣
的誠實,一樣的熱情,一樣的與人為善。
有一天.他身穿沒膝的大衣,獨自一人走出營房。他所遇到的士兵,沒一個認出
他。在一處.他看到一個下士領著手下的士兵築街壘。
「加把勁!」那個下士對抬著巨大水泥塊的士兵們喊道, 「一、二,加把勁!」但是,
那下士自己的雙手連石塊都不碰一下。因為石塊很重,士兵們一直沒能把它放到位置
上。下士又喊:「一、二,加把勁!」但是士兵們還是不能把石塊放到位置上。他們的力
氣幾乎用盡,石塊就要滾落下來。
這時,華盛頓已經疾步跑到跟前.用他強勁的臂膀,頂住石塊。這一援助很及時,
石塊終於放到了位置上。士兵們轉過身,擁抱華盛頓,表示感謝。
「你為什麼光喊加把勁而讓自己的手放在衣袋裡呢?」華盛頓問那下士。
「你問我?難道你看不出我是這里的下士嗎?」
「哦,這倒是真的!」華盛頓說著,解開大衣紐扣,向這位面孔朗天、背絞雙手的下
士露出他的軍服。「按衣服看,我就是上將。不過,下次再抬重東西時,你就叫上我。」

東漢時有一少年叫陳蕃,獨居一室而庭院臟亂不堪。他父親的朋友薛勤見狀批評
道:「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他回答說:「大丈夫處世將掃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
當即針鋒相對地反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中國人一向喜歡「大」字
當頭,都願意干大事,而不屑做小事。這種觀念雖然有一定道理,但我們更應該看到
「大」與「小」的另一種關系。人們常說不該「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我不完全同意這種
看法,芝麻雖小,卻可以「粒米成籮,聚沙成塔」。在某種情況下.芝麻也是不該小瞧
的,我認為「大」與「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正像芝麻聚多了會勝過西瓜
一樣。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是孔子的一句名言。這句話用在激勵人們努力探求真理,
追求知識上,是無可非議的。但是如果站在另一個角度上再住深處想一想,我們就不禁
會對這句千古名言產生疑問了。
人的一生應當追求真理,可是如果只滿足於自己掌握真理,而不去傳播.只是單純
地提高自己修養,而不去對社會有所貢獻,那麼這「真理」是否有意義,是否有價
值呢?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踐是認識的惟一目的,如果認識不是為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
服務,就既沒有產生的可能,也沒有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所謂「聞道」只是認識的過
程,是實踐的准備階段,這最終是要回到實踐中去的,所以,人的一生中重要的不是
掌握知識,而是運用知識為人類造福。
這個故事聽起來十分荒唐,但具有寒號鳥心理的人在生活中井非少數。
讓鏡頭聚焦校園。期中考試結束,一些同學因沒考好而捶胸頓足。唉聲嘆氣,甚至
當眾發表一篇慷慨激昂的演說,立下雄心壯志,發誓期末一定要提高成績,可是回家後
照樣將書本扔在一邊,期末考試後又是一片嘆息。
看來口頭上說說容易,但沒有實際行動也是無濟於事。

前幾天,我們樓門口的一棵剛栽的小樹苗被人弄倒了,從這里路過的老老少少七嘴
八舌地議論起來。有的責怪把樹弄倒的人太不講公德有的不滿意種樹的人……時間一
分一秒地過去了,卻沒有人上前把它扶起來。這時,從櫻里出來了一個「紅鋼印」,他
拎了一把小鏟,默默定到小樹跟前,將小樹扶起來,用小鏟將土填實。於是小樹又亭亭
玉立在微風中了。
眾人頗費口舌的一個問題就這樣被一個孩於不起眼的行動解決了。中國有句古訓:
「敏於行而訥於言。」既然做比說重要,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在實際行動中尋找成
功吧!
然而在我們的周圍,因善小不屑為之者大有人在。生活中你會發現這樣一些情景:
在馬路灑了一地垃圾卻無人主動清理;路旁的公用電話筒盪在外邊,過路行人卻視而不
見……因為在少數人的頭腦里,對待大善與小善態度迥異:「善」若大則為之,以示自
己是「文明人」:「善」若小則大可忽略不計。這些想法顯然是錯誤的。我們的世界需要
人人為善,不論大小,不求名利。試想,一個人人都拘於個人利益,因善小而不為的社
會,焉能平穩安定地向前發展?
我們每個人都應以為「善」為榮,弘揚「善小而為之」精神!

人民辛辛苦苦地勞動,不是為了要把我們培養成一個個造價昂貴的「書櫥」,也不
是為了培養一隻只無用的書蠹,而是希望我們在汲取到知識甘泉後,去開拓,去創新,
去為社會服務,為人民作貢獻。所以,只有學以致用,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價值,人的
一生才能充實而有意義!
讓我們牢記羅曼·羅蘭說過的一句話:「惟有創造才是歡樂。」
有一些以「朝聞道,夕死可矣」自勉的人,只是簡單地把書本知識搬到腦子里,貯
藏起來,並以此為滿足,不注意發揮它們的使用價值,為整個社會服務。這種人看起來
的像博學多識,滿腹經綸,因而受到許多人尊敬,他們自己也以飽學之士自居,洋洋自
得。可是,在事業上他們卻是碌碌無為,毫無建樹,豈非愧對生活,愧對自己嗎?
每個人的存在都是具有社會性的。因為他們都在不斷地從社會上吸取物質上的和精
神上的營養。因而,他們的勞動也應該具有社會性,即不但為自己,更要為他人。一個
博覽群書、滿腹經綸的學者尤其是這樣。他在與其他勞動者消耗等量的物質財富的同
時,要吸收大量的,超過一般勞動者幾倍的精神財富。所以,社會造就一個學者比造就
一個普通勞動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他還是滿足於「書櫥」的自我設計,在生前沒
有對社會作出貢獻,或者作出的貢獻不足以補償人民為培養他而付出的勞動,那麼,他
的生活,就是對人民勞動價值的一種浪費,他的一生,也就等於做了一個死啃書本的
書蠹。

例文一

「羨魚」和「結網」

有一句古語這樣講:「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意思是說,與其站在潭邊看著魚
想得到它,不如回去編個網打魚才能真正得到魚。這雖然是一個古訓,但在人類社會高
度發達的今天,它仍然有警一定的教育意義:切實行動起來,才能將我們頭腦中的想
法、願望或理想變成現實。
「羨魚」與「結網」的關系其實就是「想「與「做」的關系。「羨魚」容易「結網」
難,只是想,有願望,這往往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只會空想的「空頭政治家」,而
勘勤懇懇的實幹家總是為數甚少。然而就是少數的實幹家,他們往往使事業成功。從跋
山涉水采草葯、著醫書的李時珍,到在「舉家食粥」的潦倒生活中仍堅持「校閱十載,
增刪五次。。嘔盡心血終著成不朽名著《紅樓夢》的曹雪芹;從歷盡四年艱辛從數噸瀝
青中提煉出幾克鐳的科學家居里夫人,到為民族爭光,刻苦鑽研,成為獲諾貝爾獎的物
理學家楊振寧,他們中間哪一個的成績是想想就得到的?他們中又有誰的成功不來自幾
十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勞動?可以說,他們事業的成功都得益於這踏踏實實的
「結網」精神。
其實,每一位「臨淵羨色」者都無一例外地想得到魚,但」退而結網」不是每一位
「羨魚」者都能做到的。因為那需要「結網者」具備堅持不懈的意志品質和踏實肯乾的
實干精神。只有把魚網編好,臨淵而漁,才有可能擄到魚。否則,半途而廢或是根本不
著手去做,那結果只會是一事無成。
在了解了「結網」精神的重要意義後,作為一名當代中學生,我們是否也該把這種
精神運用到我們的學習、生活中去呢?當我們看到周圍同學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之時,
我們是否該只滿足停留在羨慕的層次上呢?我們更該在想學好的同時,甘於苦讀,將好
的願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成果豐碩的現實。這才是我們該去做的事情!
具備了這種「結網」精神,會使我們受益終身,現在的我們靠它捕到的也許是一所
好的大學,一種好的工作,但將來我們要靠它為祖國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現在受益的
也許只有我們每一個「結網」之人,但將來,我們善於「結網」的青年一代會使祖國更
加強大繁榮。「少年強,則國強」,那時的中國將成為真正的巨人屹立於世界的東方。

例文二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這句話出自《漢書·禮樂志》,意思是;在河邊或深潭
邊上看到魚,只是很希望得到魚,就不如回去結網來打魚。這句話揭示了一個簡單的道
理:理想和願望固然美好,但成功的現實需要腳踏實地的、堅忍不拔的奮斗精神。
在生命的調色板上,人人都希望自己在事業上取得成績,有所建樹。五彩繽紛的希
望,給予人無窮的追求的力量。人們在希望中起步,在希望中成長。而願望的實現,有
人希望從天而降,有人則埋頭苦幹,在希望中奮斗,前者「羨魚」而後者「結網」。
然而,希望在哪裡?有人說:在明天——明天的快樂,明天的富有,明天的充實
……可是有經驗的農民不僅希望明天的豐收,更重視今天的耕耘;有作為的青年不僅希
望明天的成功,更重視今天的學習。渾渾噩噩的人何曾沒有美麗的憧憬,可是沒有今天
的耕耘,四會有明天的豐收?等待明天的人,等到收獲的季節來臨了,他們的籃子里仍
然是空空如也。可見,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羨魚」之心,人皆有之,只是「羨魚」卻不「結網」或反而阻撓別人得「魚」之
心切不可有。看當今社會,改革的浪潮沖擊著中華這片古老的土地,沖擊著社會每一個
角落,一代企業家沿著一條條艱難的路走了過來,他們成功了,登報了,上電視了,個
個羨慕,人人欽佩。在這期間,「臨淵羨魚」者甚多,初一分析,「羨魚」者亦有幾種,
有的退而「結網」,臨淵而漁;有的則嫉妒之心大於仰慕之情,他們向水中投下石頭.
企圖將色嚇跑,自己得不到魚卻阻撓、破壞別人網魚,他們處處拆台,製造流言,損害
別人……
「羨魚」固然可以, 「結網」才是正道。只「羨魚」而不「結網」,那麼你終究也只
是「羨整魚」而得不到「魚」。任何人,成功的取得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經過奮斗取
得的。記得謝覺哉曾說過:「你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去幻想什麼,而是在旭日東
升的時侯開始工作。」這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例文三
智者無言

大海的深處是平靜的。
花朵的一生是無聲的。
巍峨的山巒是緘默的。
大自然中許多蔚為壯觀的生命往往以沉默示人,而人的生命是否亦當如此?
有這么兩個人去應考廚師。甲一出言便說了個天花亂墜,從傳統的中國名菜到洋派
的西式糕點,從每道萊的用料著色到火候調味,似乎無一不能,無一不精。乙則靜候一
旁,一語不發。待問及他時,他只說:「如果可能,給我三十分鍾時間,我做一桌萊出
來看看便是。」
不用說,「訥於言」的乙被錄取了。
機智和美妙的語言.有時只不過是一種瞬時的智慧和淋漓的表達,但智慧和表達本
身並不證明結果,朴實的行動才是開在成功路上的鮮花。
認識一個人,不要光聽他怎麼說,更應當看他怎麼去做,因為有的語言言不由衷。
就像認識一棵樹,不需急著去看春天裡開的花,可以等到秋天時去看樹上的果實,果實
是花的語言,也是樹的注釋。
芸芸眾生,那個與你僅有一面之交便一覽無余的人,你會覺得他索然無味,因為他
說得太多:而那個一直不事不吭只以沉默示人的人,你可能不僅對他印象深刻,而且對
他有了探詢的慾望——因為那不語帶給女人的典雅矜持,也因為那不語帶給男人的深邃
練達。你要記住,生活中有些東西藏在心裡便是一種真實、一種深刻,說出來,反而淡
了。比如一生一世的愛情。
很小的時候,母親跟我說:你看大街上兩個吵嘴的人,那個聲嘶力竭叫得很兇的
人,往往是理屈詞窮的『因為真理不在他一邊,:他要先聲奪人來掩飾自己的心虛。而那
個沉默者心裡一團正氣,自然可以不動聲色,因為沉默是最大的蔑視呀!
一個淺墨的道理是:烏鴉和知了無疑是最善叫的,但它們都不算人類的寵物。
火山爆發那一聲震天的巨響,那力拔山兮的氣概,令人嘆為觀止。但這一奇觀不會
隨時可見,為那一瞬間的壯觀,它在地層深處沉寂了千年萬年!
有兩種方法能使世界變大;登上山峰遠眺,閉上眼睛沉思。它們與語言無關。由此
看來,世界不是語言描繪得大的。想必人也蓋同此理。
智者無言。

言必行,行必果。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名知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與其言,無所苟而己矣--《論語》

曾參「言者,行之指也。」

曾參君子慮勝氣,思而後動,論而後行,行必言思之,言之必思復之,思復之必思無悔言,亦可謂慎矣。」

「君子執仁立志,先行後言」(《大戴禮記·解詁》)

就知道這么多了,不知道對不對。。。合不合要求。。。

另,這段話也許對你有幫助吧:

言行一致的行為標准

《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有曾參信守然諾為兒子殺豬的故事,他那重視「信」的品德教育,言行一致的舉動,令人嘆為觀止。論述言與行的關系,在曾子思想修養中佔有顯著地位,而且也為整個中國哲學的發展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途徑。

D. 更霸氣的名言

1、把活著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後一天。
2、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3、無論大事還是小事,只要自己是認為辦得好的,就堅定地去辦,這就是性格。——歌德
4、風塵三尺劍,社稷一戎衣。
5、招手海邊鷗鳥,看我胸中雲夢,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閑耳,肝膽有風波。
6、心靈純潔的人,生活充滿甜蜜和喜悅。
7、失去金錢的人損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損失極多,失去勇氣的人損失一切。
8、自信人生兩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
9、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播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籽;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小孩;商人或手藝人不會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馬丁·路德金
10、緊要關頭不放棄,絕望就有可能變成希望。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有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2、勇氣很有理由被當作人類德性之首,因為這種德性保證了所有其餘的德性。——溫斯頓·丘吉爾
13、不要死,也不要孤獨的活著。
14、你一定要堅強,即使受過傷,流過淚,也要咬牙走下去。
15、即然選擇了腳下這條路。就算是跪著都要把他走完。
16、如果有天我們湮沒在人潮中,庸碌一生,那是因為我們沒有努力要活的豐盛。

E. 做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好的名人名言

我們不能僅靠人類內心熱愛自由來維護自由。
名言作者:約翰.亞當斯致山謬爾.亞當斯書

F. 形容換個方式會更好的名言

如果說我比別抄人看得更遠些襲,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牛頓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蘇軾
人生的價值,並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 列夫·托爾斯泰
一千個觀眾眼裡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別林斯基
悲觀的人雖生猶死,樂觀的人永葆青春.——英國諺語
樂觀者在一個災難中看到一個希望,悲觀者在一個希望中看到一個災難.——英國諺語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俗語
河有兩岸,事有兩面.——俗語
有時需要離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你就肯定會發現前所未見的東西.——貝爾
一本《紅樓夢》,經學家看見《易》,道學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革命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闈秘事.——魯迅

G. 有關「別離是為了更好的開始"的名人名言

1、幸好,人生有離別。因相聚而幸福的人,離別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淚都化成甜美的水晶。因相聚而痛苦的人,離別最好,霧散雲消看見了開闊的藍天。可以因緣離散,對處在苦難中的 人,有時候正是生命的期 待與盼望。 ——林清玄

2、<怎麼甘心> 不是所有的夢 都來得及實現 不是所有的話 都來得及告訴你 內疚和悔恨 總要深深地種植在離別後的心中 盡管他們說 世間種種最後終必成空 我依然請你 為我珍重 。 ——席慕容 《送別》

3、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北島 《白日夢》

4、原以為只要他有情,她有意,他就能握著她的手,看天上雲卷雲舒,觀庭前花開花落,直到白發蒼蒼。可原來,他拼盡全力,能阻止生離,卻無法推開死別。 ——桐華 《雲中歌》

5、就算終有一別,也請不要辜負了相遇 ——離鄉人 《車站的離別情侶》

6、離別是為了追尋未來/ 一個離別的人/ 即使做了足夠的心理准備/ 可是臨行前的那一幕/ 忍不住的心酸與不舍,依然在意料之外// 然而離別的痛,遠不及送別的苦/ 那種無法挽留的哀愁, 是一條不歸的 河流……——《離別》

7、因為我知道你是個容易擔心的小孩,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卻也不敢飛得太遠。不管我隨著風飛翔到雲間我都希望你能看見,就算我偶爾會貪玩了迷了路也知道你在等我。

8、每個人都會成長,只是看那些成長的風雨什麼時候到來而已。--《夢里花落知多少》

9、有一種相聚叫離別 有一種離別是為了更好的相聚。

10、恨君不似江樓月, 南北東西,南北東西, 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 暫滿還虧,暫滿還虧, 待得團圓是幾時? ——呂本中 《採桑子》

11、染指纖塵的歲月,怎能一曲就能訴別離呢?可一曲訴不了別離,又將何般呢?一個人的寂寞,最終成就了兩個人的錯,幾個人的孤獨。久違的歲月,最終能承擔起誰的寂寞,又圓融了 誰的孤獨呢?人間四月天 ,芳菲盡在 眼。可人間有幾個四月天呢?芳菲了昨天,芳菲了今天,最終能芳菲幾個明天呢?

12、你在記憶里,未乘時光去,此去不經年,後會終有期。

13、辭去已無年少日,羈絆永結少年心! ——《Naruto》

14、「如果佛前求五百年真能見她一面即便匆匆一眼今生亦無憾。」——馮英傲《讀一棵開花的樹》

15、離別使愛情熱烈,相逢則使它牢固 ——托·富勒

H. 關於能力比態度更重要的名人名言!

你說反了吧?樓主!
1、「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願同學們時時刻刻銘記「態度決定成敗」不是用來說的,而是用來做的。

2、「態度決定一切!」心態是取得成功的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擁有好的心態,就會擁有好的成績!

3、「態度決定一切,細節影響成功」。這是兩年前掛在初一年段室牆上的一句警句。這是老師用來提醒同學們的金玉良言。我覺得這話說得太有道理了。

4、靜,是外觀姿態,表現出平靜安穩的人生態度;流,則顯示了內存的力量,讓人驚嘆;深,意味著蘊藉和深邃。靜水流深,不顯不露,昭示著生命的博大與精深。

5、屈原說:「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說:人生道路且長且阻,重在享受這一路的磨練。奮斗的一生往往是充實的一生,在他的行囊中早已盛下了豐盛的精神果糧。人生的五味瓶是美味的拌料,只有懂得享受的人才能啟動這份佳餚,結果是成功或失敗,喜悅或悲傷,那都只是一個短暫的瞬間,過程中盛下的甘露,才值得用一生去細細品味。

6、讓平靜成為我們的人生態度,並以此去豐富我們的內心,努力讓我們成為仁者。

7、讓深邃成為我們最高的人生境界,以此為人生的目標,努力去實現它。深邃的人往往彰顯著令人動容的魅力,在他們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生命的強大與廣博。請讓我們以外在的平靜推進內心的流動,實現生命的深邃。

8、人生中很難盡到十全十美。生活中許多人為自身的缺陷不足而自卑,以至於失去生的意志,然而,轉念一想,智慧與美貌並存的人並不多。我很醜,但我很優秀,很善良。於是,我們要感謝缺陷,是他讓我與眾不同,是他襯托出我另一個閃光點!

9、認真的態度能成事,能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這是我們成長道路上不能丟棄的秘訣。

10、如果目標對了,那麼堅持才有意義。選擇一條不適合自己的路,一條道走到黑,在黑暗中流血流淚,最終回憶只剩苦味,那叫做「霸道」!霸著別人的道,卻不知道如何走下去。有何意義?於是,我們要學會放棄。放棄不是你的懦弱,而是勇敢。放棄是一種美德,一種智慧,勇敢放棄不適合自己的,你才能收獲到另一份美麗。

11、樂觀的人生態度,會每天帶給你一輪燦爛的紅日;悲觀的人生態度,總會使你眼前充滿灰暗與陰雲;做事專心認真的人生態度,定會讓你在「山重水復」後終將「柳暗花明」;敷衍了事、三心二意的人生態度,終將落得一事無成的人生。

12、態度,能把一個人從低谷拉向高峰。態度,亦能把人從高峰推向低谷。

13、我們必須的「准備」,就是認清一個事實:「重新開始」不等於「事事如意」,因為萬事起頭難。所以我們要學習面對可能的挫折,要學會堅強。

14、我們不斷強調自己要不斷去裝。當然,這個裝不是虛偽地也是自己的缺點,而是不斷地去充實自己。我優秀,所以我美麗;我優秀,所以我自信;我優秀;所以我不懼風雨。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所以我驕傲地邁開每一步,每一步,都是那麼多鏗鏘有力!

15、草,對春的態度是拱土而出;花,對夏的態度是翹首怒放;葉,對秋的態度是歸根尋母;木,對冬的態度是休養蟄伏。這一個個態度決定了四季的美景。
參考資料:http://www.wenxuejia.com/,樓主採納哦。

I. 關於人格比知識更重要的名言

品格高於才智------一個偉大的靈魂將會強健生存及思想。

---------愛默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