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環境描寫賞析

環境描寫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10 04:05:01

『壹』 關於環境描寫的句子賞析 賞析賞析賞析

那時候,在南京,剛剛開始記得一些零碎的事,畫面里常常出現一片美麗的郊野,我悄悄地從大人身邊走開,獨自坐在草地上,梧桐葉子開始簌簌地落著,簌簌地落著,把許多神秘的美感一起落進我的心裡來了。我忽然迷亂起來,小小的心靈簡直不能承受這種興奮。我就那樣迷亂地撿起一片落葉。葉子是黃褐色的,彎曲的,像一隻載著夢小船,而且在船舷上又長期著兩粒美麗的梧桐子。每起一陣風我就在落葉的雨中穿梭,拾起一地的梧桐子。必有一兩顆我所未拾起的梧桐子在那草地上發了芽吧?二十年了,我似乎又能聽到遙遠的西風,以及風里簌簌的落葉。我仍能看見那些載著夢的船,航行在草原里,航行在一粒種子的希望里。
——張曉風《秋天 秋天》
【賞析】這段文字用優美的筆觸表達了對梧桐葉子的喜愛。「簌簌」的象聲詞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讓讀者也能猜到那種場景。「神秘的美感」寫出了秋日梧桐的特點,神秘的,優美的,梧桐葉子在作者眼中充滿了無窮的魅力和美好,極富有感染力。運用比喻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描寫了梧桐葉子的形態。作者從顏色、形狀等各方面做了描寫,同時將葉子比作小船,穿上還有船舷,船舷上是梧桐子,讓每個讀到的人都心馳神往,也想看一看這優美的梧桐樹。作者想像力豐富,將秋天的美感表現得淋漓盡致。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
——沈從文《邊城》
【賞析】
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現在,太陽升上來,霧漸漸散去,原野上一片渥綠,看起來綿軟軟地,讓我覺得即使我不小心,從這山上摔了下去,也不會擦傷一塊皮的,頂多被彈兩下,沾上一襪子洗不掉的綠罷了。還有那條繞著山腳的小河,也泛出綠色,那是另外一種綠,明晃晃的,像是攙了油似的,至於山,仍是綠色,卻是一堆濃鬱郁的黛綠,讓人覺得,無論從哪裡下手,都不能拔開一道縫兒的,讓人覺得,即使刨開它兩層下來,它的綠仍然不會減色的。此外,我的紗窗也是綠的,極淺極淺的綠,被太陽一照,當真就像古美人的紗裙一樣飄緲了。你們想,我在這樣一個染滿了綠意的早晨和你們寫信,我的心裡又焉能不充溢著生氣勃勃的綠呢?
——張曉風《初雪》
【賞析】
作者充分調動了視覺與觸覺,寫活了春天的綠色。多處採用比喻,形象生動。喜歡這段話,因為看了就很溫暖。這種溫暖是從哪裡表現出來的呢,我想,就是從那些溫暖的字眼裡流動出來的,「明晃晃」、「濃鬱郁」、「生氣勃勃」,因為寫給孩子,所以更加詩化和優美。作者筆下的綠色彷彿是活著的,流動的,彷彿在信中就像出現在眼前一樣。我也喜歡綠,也喜歡作者筆下的這片綠。它們的生機讓人感覺到快樂和希望。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席慕容《桐花》
賞析:
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彷彿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
——《秋葉》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這時,一個鳥兒是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是一個鳴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裡,老槐樹就是一首歌。
賞析:該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停在樹枝上的小鳥比作樹葉,將鳥鳴比作音符,將老槐樹比作一首歌,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冬天老槐樹的熱鬧、充滿生機的景象。

『貳』 描寫環境的段落和賞析


這時候,我的腦里忽然閃出一幅神異的圖畫來: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一望無邊的碧綠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帶銀圈,手握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的刺去,那猹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魯迅《故鄉》)
賞析
這幅畫是少年閏土月夜瓜地刺猹圖。通過「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及「一望無邊的的碧綠的西瓜」的景物描寫烘托出一個英俊、活潑的少年閏土。

在無邊的暗夜裡,一簇簇的篝火燒起來了。在風雨,在爛泥里跌滾了幾天的戰士們,圍著這熊熊的野火談笑著,濕透的衣服上冒起一層霧氣,洋瓷碗里的野菜「嗞—嗞」地響著……
(王願堅《七根火柴》)
賞析
這段環境描寫很好地烘托紅軍戰士生起篝火後的歡樂情緒,說明無名戰士用生命保存下來的七根火柴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給部隊給同志們帶來了溫暖和力量,從而贊頌了無名戰士的革命品質,突出了全篇的中心意思。

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四圍的山把這山谷包圍得像一口井。上邊和下邊有幾堆火沒有熄,凍醒了的同志們圍著火堆小聲地談著話。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里以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也是極近的,極洪大的也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
(陸定一《老山界》)
賞析
先寫所見,三種景物都作了比喻,星星比作「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山峰比作「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山谷比作「一口井」。接著寫所聞,聲響難以模寫,用比喻才顯得形象直覺:「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賓士,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奇特的高山景色,多美啊!目的是什麼呢?為了烘托出紅軍戰士的樂觀主義精神。

走過木橋,越過避兵洞,迎面而來的是群猴觀景峰。四周奇峰似姿態各異的猴子,或憨或頑,或刁或怒,似在歡迎遠來的遊客。他們是大自然凝固的音韻,遮陽山原始情趣的哲學遺稿。——據載,張三豐隱居後在此度過。張三豐可謂道教之仙,在此有許多遺跡。如他在絕壁上飛身用手指鏤刻下的詩句,青石上踩過的腳印以及升仙之所。——退出藏經洞,穿過茫茫林海,抬頭仰望,遠處一線天依稀可見,不禁使人懷疑天外是否還有天。
(任寶劍《遮陽山紀行》)
賞析
作者以景點轉移為線索,以游蹤為序,把遮陽山的佳景古跡串連起來,對眾多景點進行恰當的詳略取捨,有的濃墨重彩,有的一筆帶過。並加入傳說,增添情趣。

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的到很高很高碧綠的天色,聽的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自然而然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
(郁達夫《故都的秋》)
賞析
這好似一幅風景畫。最突出特點就是作者把握住了故都秋天具有特徵的景物和景物所具有的特徵。無論細描「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還是詳繪「像喇叭似的牽牛花的藍朵」,都形象鮮明,逼真如畫,渲染了寂靜的氣氛,達到一種微妙的意境。

遠望天山,美麗多姿,那長年的積雪高插雲霄群峰,像集體起舞時的維吾爾少女的珠冠,銀光閃閃;那富於色彩的連綿不斷的山巒,像孔雀開屏,艷麗迷人。
(碧野《天山景物記》)
賞析
這是一幅遠看圖。作者用「珠冠」「孔雀開屏」兩個比喻從色彩和形狀上點明了天山的特點。在加上「銀光閃閃」「艷麗迷人」等詞語的形容,整個畫面洋溢著幸福安祥的氣氛。

北面,是重重疊疊的燕山山脈——南面,則是蒼茫無垠的渤海,萬里長城從燕山支脈的角山上直沖下來,一頭扎進了渤海岸邊。
(峻青《雄關賦》)
賞析
作者由北向南、由遠而近從地勢和氣勢上寫了山海關的雄偉險要,表達了自己登關眺望時的感受。

站在亭台上,向南望去,只見那正陽門兩側,如同春筍般地拔地而起的幾十幢大廈,給這古城增添了嶄新氣派;向東望去,一切在陽光里更顯得柔和透明;向西望去,那瓊島上的白塔,經歷了地球震動的一場小小劫難,又昂首藍天,而且素潔如玉;再回身向北看去,那鼓樓和它身後的鍾樓,如今雖默默據守在那裡,卻難免讓人聯想到幾百年間那晨鍾暮鼓是怎樣標志著孤獨每天的生活節奏的;而鍾鼓樓背後,那橫卧天際的燕山余脈,藍瑩瑩的,宛如這古城的一帶屏障。
(韓少華《萬春亭遠眺》)
賞析
作者立足於萬春亭,向四方的觀察方位的轉換,十分清楚,其中用「望」「看」很有分寸地表示景物的遠近。此外寫鍾鼓樓背後的燕山余脈,由遠而近,景物的組合錯落有致,層次清晰。

雨落大了,粗重的點子打在三把紅油紙傘上,發出的熱鬧的繁密的脆響,跟小溪里、越口裡的流水的嘩聲相應和。從傘下望,雨里的山邊,映山紅開得正旺,在青翠的茅草里,翠綠的小樹邊,這一叢叢茂盛的野花紅得象火焰,背著北風的秧田裡,稠密的秧苗象一鋪編織均勻的深綠的絨毯,風一刮,把嫩秧子往一邊翻倒,秧田又變成了淺綠色的顫顫波波的綢子了。
(周立波《張滿貞》)
賞析
這一段描寫真是繪聲繪色,有動有靜,深淺不同,疏密有致,既有聽覺,又有視覺,還有遠近、高低之分。作者把山邊幾叢鬆散的映山紅與田裡稠密的秧苗有機地交織。為了給畫面增添生機,作者通過「刮風」、「翻倒」、「顫顫波波」一連串動態描寫,讓原先靜得象絨毯的秧苗變成了輕飄飄的「綢子」。顏色的搭配也頗具匠心;茅草是青翠的,小樹是翠綠的,秧苗象深綠的絨毯,隨風搖曳變成了淺綠的綢子,在這一片綠色的海洋中,精心點綴出幾叢火焰般鮮紅的杜鵑花,讓人感到爽心悅目,春意盎然。

一輪紅日當空,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當日行的路,都是山路崎嶇小徑,南山北嶺,卻監著那十一個軍漢,約行了二十餘里路程。那軍人們思量著要去柳蔭樹下歇涼,被楊志拿著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當時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著日色當午,那石頭上熱了,腳疼走不得。
(施耐庵《水滸傳•智取生辰綱》)
賞析
這段文字描寫突出了天氣大熱,僻路難行,軍人疲憊,楊志焦躁。景物描寫融入了情節。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眾軍人才能在黃泥崗歇涼喝酒,被蒙汗葯麻翻,「生辰綱」才能被「智取」。

『叄』 名著環境描寫經典片段及賞析

人行道上積雪和塵沙混在一起,被踐踏成堅實的硬塊, 馬路兩旁堆著累累的積雪。由於氣溫上升的緣故,這些雪堆漸漸變成灰色,松軟起來,表面也溶成一道道的小溝。街道潮濕、泥濘,從灰色三角屋頂上往下滴著溶雪。但是頭頂上的天空是蔚藍的,沒有一絲雲影,空氣里好象有千百萬個發光的原子,象水晶似的閃爍、舞蹈。

([德]托馬斯·曼:《布登勃洛克一家》)

多麼安靜,多麼活適1……幾步路以外,一道看不見的泉水斷斷續續的流著,好似脈管的跳動:忽而微弱,忽而劇烈。遠遠的天邊黑沉沉的。紫色的地上長著光禿與黑色的樹木,一層水汽在上面浮動。冬季末期的太陽,淡黃的年輕的太陽,蒙朧入睡了。飛鳥象明晃晃的箭一般破空而過。鄉間可愛的鍾聲遙遙呼應,一村復一村……

([法)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

星期五卻天朗風和。是春天可愛的先驅之一,在陰寒的冬季里表明大地上還有和暖的天氣,美麗的風光。青天高掛著金黃的太陽,灑下了水晶似的、溫柔的光線。從麻雀的鳴聲里明明聽得出,室外是平靜,幸福的日子。嘉莉拉起了前窗,迎面吹來一陣南風。

([美]德萊塞:《嘉莉妹妹》)

冬季又快完了。風颳起來,還是很冷,可是有時在黃昏時候,忽然意想不到地從南方微微地吹來一陣和暖的春風,天上也沒有那種冷竦辣的氣象了。長久的沉寂之後,又有人吹笛子了,村裡又可以聽到奏樂的聲音了。船夫們停著槳,讓船順水漂下來,口中唱著贊美黑天的歌,現在正是這樣的時令。

([印]泰戈爾:《河邊的台階》)

『肆』 《鄧稼先》賞析環境描寫的句子

點明故事的時間,地點,季節,環境,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渲染出……的氛圍(省略處自己填),烘托出……的……影響,深化文章主題。

『伍』 如何賞析環境描寫的作用

賞析環境描寫的作用方式:

1、物活動提供背景。如《驛路梨花》一文開頭,先寫哀牢山山勢連綿,寫夕陽西下等自然環境,表明時間,襯托出「我們」的焦急心情,為小屋的出現做好鋪墊。

2、烘托(渲染)氣氛。通過特定的環境描寫,營造特定的氣氛;暗示社會環境。如《故鄉》中描繪了故鄉蕭瑟的景象,渲染了農村蕭條、荒涼的氣氛,烘托出「我」悲涼的心境。

3、推動情節發展。有些環境描寫具有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如《水滸傳》「風雪山神廟」一回,多次寫到雪大,推動了故事情節一步一步往前發展。

4、烘託人物形象,暗示人物的命運。先描寫出故事發生時特定的場景,然後用當時的場景作為襯托突出人物形象。如《植樹的牧羊人》一文,寫荒原的荒涼,就有烘託人物的執著形象的藝術效果。

5、揭示主題,深化主旨。如《鄧稼先》一文「我不能走」這一部分中,《弔古戰場文》所描繪的環境,就深化主旨的作用。

答題模式:運用了環境描寫手法,描寫了……景象,渲染(烘托)了……氣氛,表現了……。

(5)環境描寫賞析擴展閱讀:

無論是指出環境描寫的作用還是發揮想像續寫一段環境描寫,都離不開對環境描寫的把握。小說中的環境描寫是整篇小說不可分割的構成部分。它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節的發展、小說主旨的表現等有極其重要的關系。

因此,分析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人物、情節、主題以及環境本身等多個角度去考慮。具體地講,環境描寫通常有以下幾方面的作用。

1、環境方面: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或地點;暗示社會環境,如背景、習俗、思想觀念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等;渲染氣氛,奠定基調。

2、人物方面:烘托心情;表現身份、地位、性格等;暗示命運。

3、情節方面:暗示或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後面情節的發展作鋪墊或製造懸念;作為情節發展的線索。

4、主題方面:揭示主題;深化主旨。

『陸』 關於「春天」的環境描寫的句子及賞析有哪些

1、冬色爺爺送走了大地的嚴寒,春姑娘踏著輕盈的腳步來到了人間。春天的景色十分美麗,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畫。 (賞析:運用擬人的寫作手法,將冬天比作冬爺爺,春天比作春姑娘。使句子生動活潑。)

2、大田裡的麥苗像一片海,星羅棋布的村莊是不沉的舟,縱橫交錯的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邊的柳枝吐了嫩芽,蘆葦邊鑽出來放時透青了。 (賞析:本句運用了比喻、擬人。前兩個分句還運用了排比。一個「吐」和「鑽」賦予了句子生命力,一副春景圖彷彿瞬間成現在眼前。)

3、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賞析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彷彿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4、春天的江南是美麗的,風很柔和,空氣很清新,太陽很溫暖;大田裡的麥苗像一片海,星羅棋布的村莊是不沉的舟,縱橫交錯的彎彎曲曲的河道,河邊的柳枝吐了嫩芽,蘆葦邊鑽出來放時透青了;河道里平靜的水,從冬天的素凈中蘇醒過來,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 (賞析:本段用了三個排比句。每個排比句自成一小段,描繪了三幅春景圖。將春天美麗的江南風光呈現在讀者的眼前。彷彿整個春天都活潑起來,蘇醒過來。)

5、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本句話是朱自清先生寫的。開頭連續兩個「盼望著、盼望著」,將人們急切希望春天的到來的心情充分的表達出來了。而對於春天的到來,作者沒有描寫花、樹等植物的的變化,而是另闢新徑寫「東風來了」,令人眼前一新。)

『柒』 阿Q正傳的環境描寫賞析

環境描寫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描寫。《阿Q正傳》里的環境描寫多是社會環境描寫。
阿Q所生活的村莊叫未庄,是一個封閉、落後、封建、愚昧的江南村鎮,是阿Q一生活動的主要場所。未庄人的生活場景的特點就是未庄這一環境的突出特點。在未庄,破廟、尼姑庵、戲台、茶館構成了未庄的生活物質基礎;吃茶聊天,聽戲賭博構成了未庄人的娛樂常態;趙太爺、趙白眼、「假洋鬼子」、王胡、小尼姑構成了未庄的社會各階層。這一環境使得未庄人因循守舊、不理解革命,也使得阿Q「精神勝利」和欺軟怕硬。總之,未庄是中國辛亥革命前後中國廣大農村的典型環境的寫照。
小說還寫了未庄以外的場景,即「城裡」。「城裡」的描寫,魯迅先生是通過虛寫結合的方式來表現的。阿Q進城後,做了偷兒後,所見所聞的「革命」的是虛寫;阿Q被殺前,看客圍觀,是實寫。作為未庄之外的「大圈子」,它同樣具有未庄的特點:麻木因循,具有看客心態。——要說區別只不過是做魚時未庄人用蔥末而城裡人用「蔥段」。除此之外,辛亥革命這一歷史事件投射在「城裡」這一環境中,使讀者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投機革命的人、混水摸魚的人、兇殘惡毒的人、愚昧無聊的人。總之,「城裡」是中國辛亥革命前後中國廣大城鎮的典型環境的寫照。

『捌』 水滸傳中的環境描寫並賞析10句

1.句子:少時,一托盤把上樓來,一樽藍橋風月美酒,擺下菜蔬時新果品按酒,列幾般肥羊、嫩雞、釀鵝、精肉,盡使朱紅盤碟。

賞析:用優美的景物來反襯心中的陰郁,感嘆人生落差之大,表明豪情壯志。

2.句子:一輪紅日當空,沒半點雲彩,其日十分大熱。當日行的路,都是山路崎嶇小徑,南山北嶺,卻監著那十一個軍漢,約行了二十餘里路程。那軍人們思量著要去柳蔭樹下歇涼,被楊志拿著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眾軍人看那天時,四下里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當時楊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看著日色當午,那石頭上熱了,腳疼走不得。
賞析:
這段景物描寫突出了天氣大熱,僻路難行,軍人疲憊,楊志焦躁。景物描寫融入了情節。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眾軍人才能在黃泥崗歇涼喝酒,被蒙汗葯麻翻,「生辰綱」才能被「智取」。

3.句子:
無形無影透人懷,四季能吹萬物開。就樹撮將黃葉去,入山推出白雲來。

賞析:但凡世上雲生從龍,風生從虎。」這一陣風正好可以襯託大蟲的來勢兇猛,從而反襯武松的勇猛.

4.句子:其時正是仲冬天氣,連日大風,天地變色,馬蹄冰合,鐵甲如冰。」「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時,約已沒過馬膝.

賞析:這里使用景物描寫來暗示,襯託人物的性格.、情趣和身份。

5.句子:寫雪天擒索超,略寫索超而勤寫雪天.日無晶光,朔風亂吼.

賞析:將天氣的恐怖與險惡展現於讀者眼前,也為下文人物出場烘託了氣氛.

6.句子:次日彤雲壓城,天慘地裂.獨引一支軍馬出城沖突.

賞析:要塑造索超的形象,但並未對其進行正面描繪,而是在「雪天」二字上多施筆墨,藉助於自然環境的描繪,突出肅殺的氣氛,從而將索超的威猛有效地烘托出來,使人物形象在畫面中自現。
7.連月朔風緊起,彤雲密布,四下里早紛紛揚揚下起一天大雪來」,「當日那雪直下到一更天氣」。又是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又是一場看似平淡但卻寓意深長的雪。

賞析:寥寥幾筆,便描繪出了雪的紛亂無序,這種無序與人物復雜的思想斗爭相結合,一點一滴地透射出情節的變化,使意象與情節的發展形成默契的配合,預示了武松與潘金蓮之間一場靈與肉的較量,也暗示了武松被逼上樑山的原因。

8.「紛紛揚揚下著滿天大雪」,「林沖踏著雪只顧走,看看天色冷得緊切漸漸晚了.一個酒店,被雪漫漫地壓著」

賞析:在漫天大雪走投無路之際,以景物的出現為情節發展透出了「柳暗花明」之感,也為下文人物上樑山鋪平了道路.

9.正是嚴冬天氣,彤雲密布,朔風漸起,卻早紛紛揚揚卷下一天大雪來.,「雪地里踏著碎瓊亂玉,迤邐背著北風而行」,而且「那雪正下得緊」。「仍舊迎著朔風回來,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緊了」.

賞析:一連三次寫雪,三次都僅寥寥數語,卻精煉而又傳神,把特定環境下的意象描寫與小說的情節構成緊密地融為一體。

10.且說智深出到菜園地上東觀西望,看那園圃。
只見這二三十個潑皮拿著些果盒酒禮,都嘻嘻的笑道:"聞知師父新來住時,我們鄰舍街坊都來作慶。"
智深不知是計,直走到糞窖邊來。
賞析:為下文倒拔垂楊柳做鋪墊

『玖』 描寫環境的句子加賞析有哪些

  • 茶峒地方憑水依山築城,近山的一面,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臨水一面則在城外河邊留出餘地設碼頭,灣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時運桐油青鹽,染色的棓子.
    【賞析】
    好的寫景就該是簡潔而富有刻畫力的,在沈從文筆下找不到華麗的辭藻,但你卻可以清晰得從這樣的筆觸中感受到景物的輪廓,「城牆如一條長蛇,緣山爬去」,說不出的滋味,和文章淡淡的氣氛相得益彰.

  • 在低低的呼喚聲傳過之後,整個世界就覆蓋在雪白的花蔭下了.
    麗日當空,群山綿延,簇簇的白色花朵象一條流動的江河.彷彿世間所有的生命都應約前來,在這剎那裡,在透明如醇蜜的陽光下,同時歡呼,同時飛旋,同時幻化成無數游離浮動的光點.
    【賞析】
    這段話運用生動優美的筆觸描繪了桐花盛開的美景,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動靜結合,充滿了生機和動感.作者運用比喻的手法,把繁華盛開的場景比作流動的江河,把陽光比作醇蜜,將這幅景象刻畫得美不勝收.最後的排比句,語勢加強,讓人感受到桐花盛開時噴發的生命力,彷彿整個山坡都被桐花覆蓋了,生命的張力無限延伸.

  • 像一個巴掌,鮮紅、鮮紅;像一把扇子,平平展展;像一朵盛開的鮮花,永不凋謝!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葉的顏色形狀和姿態,表現了秋葉和秋色的美好.

  • 這時,一個鳥兒是一片樹葉,一片樹葉是一個鳴叫的音符,在寂寞的冬天裡,老槐樹就是一首歌.
    【賞析】該句運用比喻修辭手法,將停在樹枝上的小鳥比作樹葉,將鳥鳴比作音符,將老槐樹比作一首歌,生動形象的表現出冬天老槐樹的熱鬧、充滿生機的景象.

  • 桔紅色的房屋,像披著鮮艷袈裟的老僧,垂頭合目,受著雨底洗禮。
    賞析:這句話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房屋比作老僧,寫出了雨中房屋的淡定和冷清。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