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中的名句
⑴ 勸學這是一首勸勉少年___的詩,其中流傳千古的名句為:_____,______。
古人作詩詞,不僅可用來抒情詠懷,也能有用於勸誡。以詩相警,讓人更易銘記於心。譬如「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便警示人們少年時期要努力學習。勸人讀書學習是勸誡詩詞吟詠最多的題材。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學士都曾作詩勸誡家族子弟讀書勉學。這些「讀書」詩在今日讀來,依然對我們有警示作用。
今天狗子就歸納了史上最為經典的五首「讀書」詩,每一首都有一個千古名句:
打開網路App,看更多圖片
勸學
唐·顏真卿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顏真卿自幼家道中落,憑借自己苦讀方才有所成就,尤其是於書法一道更是自成一家,名傳千古!正是認識到刻苦讀書的道理,顏真卿才會作此《勸學》詩以勸勉子弟後人勤學苦讀!一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通俗易懂富含哲理,成為流傳千古的名句。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王貞白
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
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想必每個人都聽過這句出自《增廣賢文》的警語,殊不知《增廣賢文》正是引用了唐代王貞白的詩句並加了一句「寸金難買寸光陰」!王貞白這首詩於情於景,都乏善可陳,但於敘事之間道出哲理感悟,尤其一句「一寸光陰一寸金」,將無形的光陰以金子的形象襯托出時間的寶貴,勸人珍惜光陰!千古名句,著實不凡!
和董傳留別
北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濕字如鴉。
很多人都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很少有人知道這個千古名句出自蘇東坡的這首詩!蘇東坡這首《和董傳留別》並非為勸誡而作,但這句「腹有詩書氣自華」卻是極為經典地道出了讀書與外在氣質的關聯,講出了讀書能使人氣質升華高雅脫俗的道理!
冬夜讀書示子聿
南宋·陸游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旁人勸誡多是勸勉勤學苦讀,唯獨陸游這首勸誡詩道出了知識與實踐結合的道理!這首詩前兩句先以古人做學問說起,寫出了做學問的艱難:「少壯工夫老始成」,潛意即位勸勉兒子珍惜青春時光努力讀書。而末兩句則是教育兒子如何讀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便是既要讀書,也要身體力行地實踐方才能明悟真理!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南宋·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⑵ 求荀子勸學中的名句!!
不積跬步,抄無以至千襲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⑶ 古代勸學勵志的名句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2.學非探其花,要自撥其根------唐.杜牧<<留誨曹師等詩>>
3.十年磨一劍------唐.賈島<<劍客>>
4.不是虛心豈得賢------宋.王安石<<諸葛武侯>>
5.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唐.杜荀鶴
6.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故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送安驚落第詩>>
8.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9.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民歌<<長歌行>>
10.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晉.傅玄<<雜詩>>
1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陶淵明<<雜詩>>
12.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唐.孟郊<<勸學>>更多古文名句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13.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4.逢事獨為貴,歷代非無才------唐.陳子昂<<郭槐>>
15.黃金無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備,妾原老君家------宋.戴復古<<寄興二首>>
16.南山棟梁益稀少,愛材養育誰復議------唐.柳宗元<<行路難>>
17.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8.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宋.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並州>>
19.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⑷ 荀子在勸學中闡明君子博學和參省重要性的名句是
在勸學中,荀子以木受繩,金就礪設喻,解釋君子博學參省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滿意請採納!
⑸ 勸學中的名句是哪一句
勸學中的名句:抄
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3、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4、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⑹ 勸學中的名句是哪一句,急急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論語·學而》涯苦作舟
書到用時方恨少 事非經過不知難
《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清·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大概就記得這些了。希望有用。
⑺ 默寫《勸學》中的名句名段。 青,取之於藍, ;冰,水為之, ...
而青於藍
而寒於水
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
風雨興焉
蛟龍生焉
無以至千里
不積小流
鍥而舍之
金石可鏤
解析:
略
⑻ 請給出《勸學》中的名句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譯文】
君子說: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從藍草中提取的,卻比藍草的顏色還要青;冰,是水凝固而成的,卻比水還要寒冷。木材筆直,合乎墨線,(如果)它把烤彎煨成車輪,(那麼)木材的彎度(就)合乎圓的標准了,即使再乾枯了,(木材)也不會再挺直,是因為經過加工,使它成為這樣的。所以木材經過墨線量過就能取直,刀劍等金屬製品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泛地學習,而且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聰明多智,而行為就不會有過錯了。
我曾經整天發思索,(卻)不如片刻學到的知識(多);我曾經踮起腳遠望,(卻)不如登到高處看得廣闊。登到高處招手,胳臂沒有比原來加長,可是別人在遠處也看見;順著風呼叫,聲音沒有比原來加大,可是聽的人聽得很清楚。藉助車馬的人,並不是腳走得快,卻可以行千里,藉助舟船的人,並不是能游水,卻可以橫渡江河。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沒什麼不同,(只是君子)善於藉助外物罷了。
堆積土石成了高山,風雨就從這兒興起了;匯積水流成為深淵,蛟龍就從這兒產生了;積累善行養成高尚的品德,那麼就會達高度的智慧,也就具有了聖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積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沒有辦法達到千里之遠;不積累細小的流水,就沒有辦法匯成江河大海。駿馬一跨躍,也不足十步遠;劣馬拉車走十天,(也能走得很遠,)它的成功就在於不停地走。(如果)刻幾下就停下來了,(那麼)腐爛的木頭也刻不斷。(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麼)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沒有銳利的爪子和牙齒,強鍵的筋骨,卻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這是由於它用心專一啊。螃蟹有八隻腳,兩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沒有蛇、蟮的洞穴它就無處存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啊
⑼ 關於勸學的名句
1、如果知識不是每天在增加,就會不斷地減少。
2、我撲在書籍上,像飢專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一樣。屬
3、書籍是朋友,雖然沒有熱情,但是非常忠實。
4、人的影響短暫而微弱,書的影響則廣泛而深遠。
5、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速度,時間就是力量。
6、知識象燭光,能照亮一個人,也能照亮無數人。
7、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8、知識好像砂石下的泉水,掘得越深,泉水越清。
9、掉進知識情網中的人,時時品嘗著知識的甜蜜。
10、讀書是在別人思想的幫助下,建立自己的思想。
11、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12、作者不一定能寫到老,但是他一定應該學到老。
13、黃金時代是在我們的前面,而不在我們的後面。
14、時間象奔騰澎湃的急湍,它一去無返,毫不流連。
15、庸人費心將是消磨時光,能人費盡心計利用時間。
16、一個人越知道時間的價值,就越感到失時的痛苦。
17、生命中的時光,沒有一分一秒是可工我們喪失的。
18、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虛度一生,那就要學習一輩子。
19、生命是一條艱險的狹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過。
⑽ 荀子勸學篇中的名句不積跬步
(1)無以至千里(重點字:至)
(2)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重點字:雕、砌)
(3)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重點字: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