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賞析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09 08:11:05

㈠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的意思

《桃夭》毛詩序; 題解:這是一首賀新娘的詩。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艷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詩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片斷。
譯文;桃之夭夭,翠綠繁茂的桃樹啊,灼灼其華。花兒開得紅燦燦。

㈡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意思是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花兒開得紅燦燦。
《桃夭》是《詩經·國風·周南》里的一篇,專是賀新婚歌,也即屬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慶的日子裡,伴娘送新娘出門,大家簇擁著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紅燦燦的桃花比興新娘的美麗容貌,娶到這樣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順美滿呢!果實累累的桃樹比喻新娘將會為男家多生貴子(舊觀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興旺。枝葉茂密的桃樹比興新娘子將使一家如枝葉層出,永遠昌盛。通篇以紅燦燦的桃花、豐滿鮮美的桃實、青蔥茂盛的桃葉來比對新婚夫婦美好的青春,祝福他們的愛情象桃花般絢麗,桃樹般長青。此詩運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結構相同,只更換少數字句,這樣反復詠贊,音韻繚繞;優美的樂句與新娘的美貌、愛情的歡樂交融在一起,十分貼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慶氣氛。

㈢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作品賞析

《桃夭》三章,章四句。是一首賀婚詩。詩中以嫩紅的桃花,碩大的桃實,密綠成蔭的桃葉比興美滿的婚姻,表達對女子出嫁的純真美好的祝願。
關於它的大義,《詩序》曰:「後妃之所致也。不妒忌,則男女以正,婚姻以時,國無鰥民也。」孔穎達解釋道:「後妃內修其化,贊助君子,致使天下有禮,婚娶不失其時,故曰『致也』。由後妃不妒忌,則令天下男女以正,年不過限,婚姻以時。行不逾月,故令周南之國皆無鰥獨之民焉,皆後妃之所致也。此雖文王化使之然,亦由後妃內賢之致。」
清方玉潤《詩經原始》曰:「此亦詠新婚詩。與《關雎》同為房中樂。如後世催妝坐宴等詞。特《關雎》從男求女一面說,此從女歸男一面說,互相掩映,同為美俗。」我覺得詩序中的教化味道太濃了,只一個「婚姻以時」解得合情合理。
各章的前兩句,是全詩的興句,分別以桃樹的枝、花、葉、實比興男女盛年,及時嫁娶。
孔疏曰:「夭夭,言桃之少;灼灼,言華之盛。桃或少而不華,或華而不少,此詩夭夭灼灼並言之,則是少而有華者。故辨之言桃有華之盛者,由桃少故華盛,比喻此女少而色盛也。」這里用桃花來比興,顯然不僅僅是一種外形上的相似,春天桃花盛開,又是男女青年結婚的極好季節。《易林》曰:「春桃生花,季女宜家。」宋朱熹《詩集傳》曰:「周禮,仲春令會男女。然則桃之有華,正婚姻之時也。」因為古者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過此就算不及時了。《周禮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相奔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毛詩正義》曰:「禮雖不備,相奔不禁。即周禮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相奔者不禁是也。」又曰:「言三十之男,二十之女,禮雖未備,年期既滿,則不待禮會而行之,所以繁育民人也。」結合到本詩中所表現的新婚之喜和對新娘的美好祝福,而傳說婚嫁年齡於此不著,認為不大可能是男三十,女二十。孔疏曰:「《摽有梅》卒章傳曰:三十之男、二十之女不待禮會而行之,謂期盡之法。則『男女以正』謂男未三十女未二十也。此三章皆言女得以年盛時行,則女自十五至十九也。女年既盛,則男亦盛矣,自二十至二十九也。」
毛傳雲:「蕡,實貌。非但有華色,又有婦德。」又雲:「蓁蓁,至盛貌。有色有德形體至盛也。」這是對新娘的各個方面的贊美,主要還是突出了女子作為社會單位的夫婦組合的教化和功利的作用。「之子於歸」一句,毛傳曰:「之子,嫁子也。於,往也。」《說文》曰:「子,人以為稱。」《爾雅·釋訓》:「之子也,是子也。」子,古代稱男子,亦可稱女子。《召南鵲巢》:「之子於歸,百兩御之。」鄭箋雲:「之子,是子也。御,迎也。之子其往嫁也,家人送之,良人迎之。車皆百乘,象有百官之盛。」
「宜其家室」等句,鄭箋雲:「宜者,謂男女年時俱當。」《說文》:「宜,所安也。」《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孥。」《齊詩》:「古者謂子孫曰孥。此詩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鄭箋雲:「族人和則得保樂其家中大小。」所謂的室家、家室、家人,均指夫婦。《左傳桓公八年》:「女有家,男有室,室家謂夫婦也。」朱熹《詩集傳》:「宜者,和順之意。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嘆其女子之賢,知其必有以宜其室家也。」王先謙《集疏》:「《孟子》:『丈夫生而願為之有室,女子生而願為之有家。』上指其夫,故專言家,下論夫婦之道,故兼言室家。」其實,除開具體的細節上的區別,這句話的意思還是很好解的,正是對於女子未來的家庭生活的美滿祝福。

詩句「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的意思及全文賞析

作者:佚名
出自先秦詩人佚名的《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賞析
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以鮮艷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嬌媚。人們常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所以說這里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自此以後用花、特別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阮籍《詠懷·昔日繁華子》:「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崔護《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宋·陳師道《菩薩蠻》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他們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貶之為庸才、蠢才,但他們無不受到《詩經》這首詩的影響,只不過影響有大小,運用有巧妙而已。這里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紛綻蕊,而經過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興奮又羞澀,兩頰飛紅,真有人面桃花,兩相輝映的韻味。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情景交融,烘託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氣氛。這種場面,即使在今天還能在農村的婚禮上看到。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願。桃花開後,自然結果。詩人說它的果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徵著新娘早生貴子,養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葉的茂盛祝願新娘家庭的興旺發達。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茂密成蔭,來象徵新嫁娘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頌辭。朱熹《詩集傳》認為每一章都是用的「興」,固然有理,然細玩詩意,確是興中有比,比興兼用。全詩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詩人在歌詠桃花之後,更以當時的口語,道出賀辭。第一章雲:「之子於歸,宜其室家。」也就是說這位姑娘要出嫁,和和美美成個家。第二、三章因為押韻關系,改為「家室」和「家人」,其實含義很少區別。古禮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男女結合才組成家庭。女子出嫁,是組成家庭的開始。朱熹《詩集傳》釋雲:「宜者,和順之意。室謂夫婦所居,家謂一門之內。」實際上是說新婚夫婦的小家為室,而與父母等共處為家。今以現代語釋為家庭,更易為一般讀者所了解。
此篇語言極為優美,又極為精煉。不僅巧妙地將「室家」變化為各種倒文和同義詞,而且反覆用一「宜」字。一個「宜」字,揭示了新嫁娘與家人和睦相處的美好品德,也寫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給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鮮的血液,帶來和諧歡樂的氣氛。這個「宜」字,擲地有聲,簡直沒有一個字可以代替。

㈤ 賞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一句

這是一首復賀新娘的詩,,出自《制詩經·周南·桃夭》。詩人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艷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該詩反映了當時人民生活的片斷。

夭夭是指桃樹含苞欲放的樣子,灼灼是指花開鮮明的樣子。
桃樹正在含苞待放啊,那桃花多麼鮮艷明麗。
這首詩是新娘子出嫁時唱的喜慶歌曲,用桃花來贊嘆新娘之美,又含有祝福婚後生活紅火幸福的意思,說新娘會給婆家帶來幸運。

賞析:
《桃夭》是《詩經·國風·周南》里的一篇,是賀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慶的日子裡,伴娘送新娘出門,大家簇擁著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紅燦燦的桃花比興新娘的美麗容貌,娶到這樣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順美滿呢!果實累累的桃樹比喻新娘將會為男家多生貴子(舊觀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興旺。枝葉茂密的桃樹比興新娘子將使一家如枝葉層出,永遠昌盛。通篇以紅燦燦的桃花、豐滿鮮美的桃實、青蔥茂盛的桃葉來比對新婚夫婦美好的青春,祝福他們的愛情象桃花般絢麗,桃樹般長青。此詩運用迭章、迭句手法,每章結構相同,只更換少數字句,這樣反復詠贊,音韻繚繞;優美的樂句與新娘的美貌、愛情的歡樂交融在一起,十分貼切地渲染了新婚的喜慶氣氛。

㈥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表達什麼意思

一、出處:《詩經·周南·桃夭》

二、該句白話釋義: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花兒開得紅燦燦。

三、全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四、全詩白話釋義: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花兒開得紅燦燦。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家庭和順又美滿。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豐腴的鮮桃結滿枝。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家庭融洽又歡喜。

翠綠繁茂的桃樹啊,葉子長得繁密。這個姑娘嫁過門啊,定使夫妻和樂共白頭。

五、該句內涵:

這是一首賀新婚歌(送新嫁娘歌),用開的茂盛、紅燦燦的桃花比喻新娘美麗的面容,也暗示了新婚夫婦的愛情美滿,渲染了新婚喜慶的氛圍。

(6)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賞析擴展閱讀:

一、《詩經·國風》簡介

《詩經》是中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而《國風》是收集《詩經》中的周代民歌,用絢爛多彩的辭藻描繪勞動人民豐富的日常生活,表達美好的新年,文辭朴實,又反映現實。

二、詩經中其他描繪女子容貌的詩句

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國風·周南·關雎》

白話釋義:那美麗賢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

2、白茅純束,有女如玉。——《國風·召南.野有死麕》

白話釋義:白茅捆紮獻給誰?有位少女顏如玉。

3、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國風·衛風·碩人》

白話釋義:手指纖纖如嫩荑,皮膚白皙如凝脂

㈦ 求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這首詩賞析

《桃夭》屬於漢唐古典舞,表現了姑娘待嫁的心情。詩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拿鮮艷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麗,看過這樣的舞蹈不禁眼前會不浮現出一個象桃花一樣鮮艷,象小桃樹一樣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正如詩經中《桃夭》所展現的一樣逃之夭夭,灼灼其華。整個作品中完全展現了待嫁女子的羞澀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全詩分為三章。第一章以鮮艷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嬌媚。人們常說:第一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天才,第二個用花比美人的是庸才,第三個用花比美人的是蠢才。《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所以說這里是第一個用花來比美人,並不為過。自此以後用花、特別是用桃花來比美人的層出不窮,如魏阮籍《詠懷詩》之十三:「天天桃李花,灼灼有輝光。」唐崔護《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宋陳師道《菩薩蠻》詞:「玉腕枕香腮,桃花臉上開。」他們皆各有特色,自然不能貶之為庸才、蠢才,但他們無不受到《詩經》這首詩的影響,只不過影響有大小,運用有巧妙而已。這里所寫的是鮮嫩的桃花,紛紛綻蕊,而經過打扮的新嫁娘此刻既興奮又羞澀,兩頰飛紅,真有人面桃花,兩相輝映的韻味。詩中既寫景又寫人,情景交融,烘託了一股歡樂熱烈的氣氛。這種場面,即使在今天我們還能在農村的婚禮上看到。第二章則是表示對婚後的祝願。桃花開後,自然結果。詩人說它的果子結得又肥又大,此乃象徵著新娘早生貴子,養個白白胖胖的娃娃。第三章以桃葉的茂盛祝願新娘家庭的興旺發達。以桃樹枝頭的累累碩果和桃樹枝葉的茂密成蔭,來象徵新嫁娘婚後生活的美滿幸福,真是最美的比喻,最好的頌辭!朱熹《詩集傳》認為每一章都是用的「興」,固然有理,然細玩詩意,確是興中有比,比興兼用。全詩三章,每章都先以桃起興,繼以花、果、葉兼作比喻,極有層次:由花開到結果,再由果落到葉盛;所喻詩意也漸次變化,與桃花的生長相適應,自然渾成,融為一體。。
隨著充滿待嫁少女夢幻氣息的漢唐古典舞《桃夭》,出自《詩經□周南□桃夭》,整個舞蹈洋溢著青春的氣息,舞者妙曼的身姿為觀眾塑造了如同小桃樹一般的少女形象。少女們輕盈跳躍著,如同桃之精靈一般,整個舞蹈充斥著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取自《詩經》的舞曲《桃夭》中待嫁少女艷若桃李的面容讓觀眾彷彿置身於四月盛開的桃林之中,妙齡少女們嬉戲玩鬧著,少女的清脆笑聲伴著桃花的香味撲面而來,充滿著生機活力的舞姿如同枝頭桃花般在這美麗的世界怒放。
粉絹白衣和粉嫩的妝容,待嫁少女那嬌羞的眼神,掩面時流露出的女兒家的羞澀……被舞者們用完美的舞姿一一演繹,伴著的曲調如行雲流水般素潔高雅,緊跟而後的快板卻表現了少女們獨有的調皮與活潑,明媚的眼眸、紅撲撲的少女羞臉龐伴著那身桃色絹裳,觀者無一不被這桃樹精靈所吸引。
舞者們揮舞著桃色透明的衣袖,粉紗翩翩,在一片片桃花花瓣中蘊藏著的是少女們對於美好幸福生活的憧憬與期盼:「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美麗如桃花的少女對於未來的美好生活,有著最最美好的想像。
我作為外國語文娛部部長,在迎接學院50年校慶之際,選擇了《桃夭》作為表演節目。在排練過程中我作為這支舞的負責人,對《桃夭》有著更加深刻的體會。
作為漢唐古典舞標志性的動作——拋袖和翹首折腰在《桃夭》中頻頻出現,在舞者們翹首折腰的動作中,少女們一顰一笑被刻畫的淋漓盡致,更讓人感受到了獨屬於少女的那種嫵媚,就像四月盛放的桃花,在舞動中讓人嗅到了春的氣息。
「翹首折腰」這一動作表現在以舞袖、折腰為主題動作的藝術舞蹈中,注重腰功與袖式的變化, 以柔軟的腰功顯示舞蹈魅力。隨時有快節奏的技巧表演昂揚的氣勢, 但其基調是柔美輕捷長, 色彩明麗, 極少萎靡, 頹廢的情緒。以《桃夭》、《踏歌》為代表的漢代舞蹈具有上述的風格特徵, 一方面體現了漢代興盛向上的時代氣息, 另一方面也是表現了這類舞蹈的主要觀眾———皇室貴族、文人文士的欣賞趣味與審美要求。
在服裝的製作上,我們以原版的服裝作為模板,花費了1300元做了衣服,可以說幾乎和原版里的衣服一樣,一手是水袖,一手是手絹,但排起舞來,水袖和手絹並不是十分容易就可以甩上去的,其實還要求舞者手臂的力量和技巧。並且這個舞蹈排練起來對隊形和前後間距的控制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偏台和站錯位置的現象。並且在個人技巧方面也要求很高,尤其對主舞的要求更是很高,無論對身形,還是柔韌度和個人技巧都有很高的要求。
在音樂上,伴奏和旋律充滿了唐代時期的特徵。很有漢唐時期的宮廷特徵。

㈧ 「桃之夭夭, 灼灼其華」是什麼意思表達什麼

意思:桃樹正在含苞待放啊,那桃花多麼鮮艷明麗。

表達意思:這首詩是新娘子出嫁時唱的喜專慶歌曲,用桃花屬來贊嘆新娘之美,又含有祝福婚後生活紅火幸福的意思,說新娘會給婆家帶來幸運。

㈨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什麼意思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拓展資料

一、出自

《桃夭 》

先秦 · 佚名

二、全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

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

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三、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艷紅似火。這位姑娘要出嫁,喜氣洋洋歸夫家。

桃花怒放千萬朵,果實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綠葉茂盛永不落。這位姑娘要出嫁,齊心協手家和睦。

四、賞析

第一,詩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動。拿鮮艷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麗,實在是寫得好。誰讀過這樣的名句之後,眼前會不浮現出一個象桃花一樣鮮艷,象小桃樹一樣充滿青春氣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給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覺。寫過《詩經通論》的清代學者姚際恆說,此詩「開千古詞賦詠美人之祖」,並非過當的稱譽。

第二,短短的四字句,傳達出一種喜氣洋洋的氣氛。這很可貴。「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細細吟詠,一種喜氣洋洋、讓人快樂的氣氛,充溢字里行間。「嫩嫩的桃枝,鮮艷的桃花。那姑娘今朝出嫁,把歡樂和美帶給她的婆家。」你看,多麼美好。這種情緒,這種祝願,反映了人民群眾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和美的家庭的追求。

第三點,這首詩反映了這樣一種思想,一個姑娘,不僅要有艷如桃花的外貌,還要有「宜室」、「宜家」的內在美。這首詩,祝賀人新婚,但不象一般賀人新婚的詩那樣,或者誇耀男方家世如何顯赫,或者顯示女方陪嫁如何豐盛,而是再三再四地講「宜其家人」,要使家庭和美,確實高人一等。

㈩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是什麼意思

「桃之夭夭,抄灼灼其華襲」意思是:看見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鮮艷的桃花,聯想到新娘的年輕貌美。

——出自《詩經·周南·桃夭》

夭夭:茂盛的樣子。

灼灼:花開鮮艷的樣子。

華:花。

紅燦燦的桃花比興新娘的美麗容貌,娶到這樣的姑娘,一家子怎不和順美滿呢!果實累累的桃樹比喻新娘將會為男家多生貴子(舊觀念多子多福),使其一家人丁興旺。

枝葉茂密的桃樹比興新娘子將使一家如枝葉層出,永遠昌盛。通篇以紅燦燦的桃花、豐滿鮮美的桃實、青蔥茂盛的桃葉來比對新婚夫婦美好的青春,祝福他們的愛情象桃花般絢麗,桃樹般長青。

(10)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賞析擴展閱讀:

《桃夭》是《詩經·國風·周南》里的一篇,是賀新婚歌,也即送新嫁娘歌。在新婚喜慶的日子裡,伴娘送新娘出門,大家簇擁著新娘向新郎家走去,一路唱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一首簡單朴實的歌,唱出了女子出嫁時對婚姻生活的希望和憧憬,用桃樹的枝葉茂盛、果實累累來比喻婚姻生活的幸福美滿。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