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花李清照賞析
⑴ 《殘花》賞析
1、正文:
殘花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版。
花悲為花淚權,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2、作者:
李清照(1084~約1155) 號易安居士,南宋傑出女文學家,山東濟南人,婉約詞宗。
3、譯文:
翻譯成現代文就沒勁了,真的。
4、賞析:
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開的,從開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淪陷的國愁。這紛繁的愁緒令她一步步地邁上了文學的聖殿。真可謂萬古愁心!
花開、花落、花謝、花飛、花悲、花淚、花碎、花舞、花哭,花瓣飛。作者從一朵鮮花,從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最終破碎!作者為花悲,為花哭,為花落淚!
最終是: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這首詞,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全詞語言簡單明白、節奏急促,情調凄婉。
作者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里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5、寓意:
一個女人,從少女到「人老珠黃」的凄苦經歷。
⑵ 關於李清照的殘花
殘花
作者:李清來照
自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李清照的作品是和愁字分不開的,從開始的情愁,到家破人亡的家愁,再到江山淪陷的國愁。這紛繁的愁緒令她一步步地邁上了文學的聖殿。真可謂萬古愁心!
花開、花落、花謝、花飛、花悲、花淚、花碎、花舞、花哭,花瓣飛。作者從一朵鮮花,從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最終破碎!作者為花悲,為花哭,為花落淚!
最終是: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這首詞,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情調。全詞語言簡單明白、節奏急促,情調凄婉。
作者善於從書面語言和日常口語里提煉出生動曉暢的語言;善於運用白描和鋪敘手法,構成渾然一體的境界。
⑶ 李清照殘花詩句
殘花
作者:李清照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⑷ 李清照的《殘花》全詞
殘花
李清照(南宋)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據說作者是李清照。。。
⑸ 想聽聽各位才人對李清照的《殘花》這首詞的欣賞,我要寫一篇美學欣賞論文。比較喜歡這首詞。在下拜謝!
詩中婉約擬抒了愛情的纏綿悱惻,輾轉優柔,以花開花謝、花舞花飛為背景,神似集聚了愛的萌生,愛的泯滅,決堤。訴以心痛之苦,情愛之悲。
李清照的成長,與她所處的自然環境也是分不開的。李清照幼年李清照畫像(6張)(12張),大部分時間是在風景如畫,人文薈萃的家鄉歷城渡過的。大約在她五六歲時,因父親李格非作了京官,她便也隨父母遷居東京汴梁(今河南省開封市)。她是在東京長大的。那時候,北宋統治階級享樂成風,東京表面上仍極繁榮。李清照作為一個士大夫階層的大家閨秀,由於封建禮教的禁錮,不可能像男子一樣走出家門。接觸整個社會。但她畢竟出身於城市,不像鄉村地主家裡的女子那樣閉塞。她不僅可以劃著小船,嬉戲於藕花深處,而且可以跟著家人到東京街頭,觀賞奇巧的花燈和繁華的街景、這一切,陶冶了她的性情。豐富了她的精神生活。李清照愛好自然的性格和描摹的自然的能力,說明了她曾經受過故鄉山東的涵育。而她在愛情描寫上的"毫無顧忌",顯示了都市社會風氣和文學氣氛對她的熏染。 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3]十八歲時,李清照與趙明誠結婚。婚後,清照與丈夫情投意合,如膠似漆,「夫婦擅朋友之勝」。李清照與太學生趙明誠結婚後一同研究金石書畫,過著幸福美好的生活。趙父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官右丞相。婚後,她把整個身心都放在文學藝術的深造和金石文字的收集研究上。她同趙明誠互相砥礪,進行詞的創作,技法日臻成熟。一年重陽節,李清照作了那首著名的《醉花陰》,寄給在外當官的丈夫:「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秋閨的寂寞與閨人的惆悵躍然紙上。據《嫏環記》載,趙明誠接到後,嘆賞不已,又不甘下風,就閉門謝客,廢寢忘食,三日三夜,寫出五十闕詞。他把李清照的這首詞也雜入其間,請友人陸德夫品評。陸德夫把玩再三,說:「只三句絕佳。」趙問是哪三句,陸答:「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然而好景不長,朝中新舊黨爭愈演愈烈,一對鴛鴦被活活拆散,趙李隔河相望,飽嘗相思之苦。
⑹ 李清照的,<<殘花>> 誰知道詩意
《殘花》寫出了纏綿、寫出了無奈、寫出了一位女子的多愁善感。整首詞展現了李清照的無限惆悵。花開、花落、花謝、花飛、花悲、花淚、花碎、花舞、花哭,花瓣飛。從一朵鮮花,從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最終破碎。
李清照經歷了「感情上的思念,家破人亡的憂愁,再到國破淪為亡國的悲憤」。她此時孤身一人無依無靠,所以只能把感情寄託在眼前的花兒上,不由得回想起自己的以前。多愁善感的她利用花兒來反映自己。痛哭、心碎體現出她此時消極而絕望的心態。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表現出李清照多情、惆悵和無奈的情感。此時正是無可奈何之時,她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看著花兒想起了自己的平生,利用開花的整個過程把自己的心裡感受表達,用悲切、淚水和心碎描述了自己以前的舞動最終也是哭泣和流離。
(6)殘花李清照賞析擴展閱讀: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李清照的詞雖多是描寫寂寞的生活,抒發憂郁的感情,但從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對大自然的熱愛,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追求。這出自一個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間派」代言體的閨怨詞來要有價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後的詞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國破家亡後政治上的風險和個人生活的種種悲慘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詞作一變早年的清麗、明快,而充滿了凄涼、低沉之音,主要是抒發傷時念舊和懷鄉悼亡的情感。
⑺ 李清照《殘花》的全詩
殘花
作者:李清照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⑻ 李清照《殘花》的全詩
李清照《殘花》全詩: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回花悲。
花悲為花淚答,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釋義:花開花落花是沒有悔恨的,緣分來去如同流水不可強求。花的凋謝是為了再次的開放,我卻因為花瓣的飛走而悲傷。為花的悲傷而落淚,為花的落淚而心碎。花的飛舞就像花在落淚一樣,花的落淚像因為花瓣的飛舞。那花開之後是為誰凋謝,花的凋謝又是為誰而悲傷呢。
(8)殘花李清照賞析擴展閱讀:
《殘花》是李清照為數不多的詩歌作品之一。李清照以「花謝花開」為創作對象,借花抒發了自己對生活無奈愁苦之情。全詩共有17個「花」字,李清照通過描述花朵盛開、凋零之景,展現了自己年輕、飄零的一生。
這首《殘花》也是作者的自我寫照,她借「殘花」自喻,烘托出自己悲寥的一生。花開、花落、花謝、花飛、花悲、花淚、花碎、花舞、花哭,花瓣飛。作者從一朵鮮花,從蓓蕾到初開、綻放,隨風舞蹈,再到敗謝,花瓣紛飛,一朵美麗的鮮花最終破碎。
作者為花悲,為花哭,為花淚。最終是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表現了她多情善感的個性,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濃重傷感之情。
⑼ 李清照詩詞全集殘花
殘花
作者:李清照抄
花開花落花襲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殘花指將謝的花;未落盡的花。亦形容女人上了年齡,外貌或美色已失。
本詩句句帶「花」字 。我們都知道,花是一種美麗的事物,但與此同時 ,我們也不給不承認, 它是易逝的、脆弱的。詩人以殘花為意象,表達了她對光陰失去,青春不再的愁緒 。
⑽ 李清照殘花詩句的意思
殘花
作者:李清照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回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答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殘花指將謝的花;未落盡的花。亦形容女人上了年齡,外貌或美色已失。
本詩句句帶「花」字 。我們都知道,花是一種美麗的事物,但與此同時 ,我們也不給不承認, 它是易逝的、脆弱的。詩人以殘花為意象,表達了她對光陰失去,青春不再的愁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