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終南別業的賞析

終南別業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08 19:59:25

⑴ 終南別業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終南別業表達了作者隱居終南山之閑適怡樂、隨遇而安的思想感情。

第一聯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內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第容二聯寫詩人的興致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第三聯寫心境閑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後一聯進一步寫出悠閑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談笑」「無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對句既純屬自然,又含隱哲理

⑵ 《終南別業》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一、《終南別業》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的嚮往之情。
二、擴展知識:
1、原詩欣賞: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2、作品簡介:《終南別業》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此詩把作者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十分自由愜意,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詩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3、作者簡介:王維,唐代詩人。字摩詰。原籍祁(今屬山西),其父遷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濟西),遂為河東人。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進士。累官至給事中。安祿山叛軍陷長安時曾受職,亂平後,降為太子中允。後官至尚書右丞,故亦稱王右丞。晚年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優游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並稱「王孟」。前期寫過一些以邊塞題材的詩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則為山水詩,通過田園山水的描繪,宣揚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體物精細,狀寫傳神,有獨特成就。兼通音樂,工書畫。有《王右丞集》。

⑶ 范仲淹的蘇幕遮 王維的終南別業 兩首詩的賞析

《終南別業》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此詩把作者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十分自由愜意,這是詩人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全詩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原文: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蘇幕遮·碧雲天》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的詞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以及中學語文教科書。這是一首描寫羈旅鄉愁的詞。此詞上片著重寫景,下片重在抒情。全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絢麗多彩的筆墨描繪了碧雲、黃葉、寒波、翠煙、芳草、斜陽、水天相接的江野遼闊蒼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曠遼遠的秋景圖,抒寫了夜不能寐、高樓獨倚、借酒澆愁、懷念家園的深情。其主要特點在於能以沉鬱雄健之筆力抒寫低回宛轉的愁思,聲情並茂,意境宏深,展現了范仲淹詞柔媚的一面。
(北宋)范仲淹《蘇幕遮·碧雲天》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⑷ 終南別業

王維《終南別業》鑒賞
【原詩】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注釋】
①終南,指終南山。②陲:邊境;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作者簡介】
王維,字摩詰,父親早死,母親篤信佛教。從開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寶三年(743),王維先隱終南山,晚年又在陝西藍田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譯 文】
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興致來了,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樂。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雲興起漂游。偶然間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談說笑毫無拘束,忘了回去的時期。
【文體知識】
本詩屬於近體詩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
名句點擊】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近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中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真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詩句有隨遇而安的理趣。
【名句運用】
類似本詩描寫雲的詩句有陶潛《歸去來辭》中的「雲無心以出岫」,王勃《滕王閣詩》中有「閑雲潭影日悠悠」等。
【難句解析】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
【拓展積累】
頷聯「興來每獨往,勝事自知」 中「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詩人同調無多,興致來時,惟有獨游,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會其趣而已。一個「空」字透露出來的不是消極、悲觀、失望之情,而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情逸致。可謂「空」字不空、詞「空」意豐。王維運用「空」字的詩句還有:
《鹿柴》中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桃源行》》中有:「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鳥鳴澗》中有:「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過香積寺》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即時練習】
(1) 首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的「道」指什麼?
(2)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請就其某一方面鑒賞。
【參考答案】參見上面賞析。

⑸ 終南別業翻譯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自己)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常游山水。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興致來了,就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雲興起漂游。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與他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忘了回去的時間。
【韻譯】: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
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
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賞析一】:
這首詩意在極寫隱居終南山之閑適怡樂,隨遇而安之情。第一聯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聯寫詩人的興致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第三聯寫心境閑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後一聯進一步寫出悠閑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談笑」「無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對句既純屬自然,又含隱哲理。凝煉至此,實乃不易。
【賞析二】:
這首詩把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何等自由愜意,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語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為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裡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的信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鍾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從這段描述,我們就可知道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閑情逸致了。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詩人同調無多,興致來時,惟有獨游,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言「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真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我們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賞析三】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個可能 是下雨之後匯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枯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此時不防往旁邊或回頭看,也許有別的路通往別處;即使根本沒路可走,往天空看吧!雖然身體在絕境中,但是心靈還可以暢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兩種境界在其中。第一種,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系,總有一天會下雨。
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觀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⑹ 王維《終南別業》有誰能幫我分析解釋一下終南別業

年代】:唐
【作者】:王維--《終南別業》
【內容】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賞析】:
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為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裡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的信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鍾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從這段描述,我們就可知道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閑情逸致了。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詩人同調無多,興致來時,惟有獨游,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言「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真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我們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⑺ 解釋 王維 《終南別業》

王維《終南別業》鑒賞
277000山東省棗庄八中 石禮國 李秀芳
【原詩】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注釋】
①終南,指終南山。②陲:邊境;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 ③值:遇到。
【作者簡介】
王維,字摩詰,父親早死,母親篤信佛教。從開元二十八年(740)到天寶三年(743),王維先隱終南山,晚年又在陝西藍田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譯 文】
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興致來了,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快意的事只能自得其樂。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雲興起漂游。偶然間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自由交談說笑毫無拘束,忘了回去的時期。
【文體知識】
本詩屬於近體詩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近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
【名句點擊】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近人俞陛雲在《詩境淺說》中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真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詩句有隨遇而安的理趣。
【名句運用】
類似本詩描寫雲的詩句有陶潛《歸去來辭》中的「雲無心以出岫」,王勃《滕王閣詩》中有「閑雲潭影日悠悠」等。
【難句解析】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
【拓展積累】
頷聯「興來每獨往,勝事自知」 中「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詩人同調無多,興致來時,惟有獨游,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會其趣而已。一個「空」字透露出來的不是消極、悲觀、失望之情,而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情逸致。可謂「空」字不空、詞「空」意豐。王維運用「空」字的詩句還有:
《鹿柴》中有:「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桃源行》》中有:「峽里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
《鳥鳴澗》中有:「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過香積寺》中有:「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即時練習】
(1) 首聯「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的「道」指什麼?
(2)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請就其某一方面鑒賞。
【參考答案】參見上面賞析。

⑻ 行到水窮處的終南別業 詩歌賞析

本詩屬於近體詩中的五律,是唐代山水田園詩人王維的代表作之一。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自己)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道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常游山水。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興致來了,就獨自一人前往欣賞這美麗的景色,這種美好的事只能自得其樂。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雲興起漂游。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與他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忘了回去的時間。
【韻譯】: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
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
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
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
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賞析一】:
這首詩意在極寫隱居終南山之閑適怡樂,隨遇而安之情。第一聯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聯寫詩人的興致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第三聯寫心境閑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後一聯進一步寫出悠閑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談笑」「無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對句既純屬自然,又含隱哲理。凝煉至此,實乃不易。
【賞析二】:
這首詩把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何等自由愜意,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語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為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裡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的信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鍾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從這段描述,我們就可知道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閑情逸致了。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詩人同調無多,興致來時,惟有獨游,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言「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真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我們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
【賞析三】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為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個可能 是下雨之後匯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枯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湧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此時不妨往旁邊或回頭看,也許有別的路通往別處;即使根本沒路可走,往天空看吧!雖然身體在絕境中,但是心靈還可以暢游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有兩種境界在其中。第一種,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為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裡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雲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系,總有一天會下雨。
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觀念都不了解。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賞析四】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閑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閑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為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為可親了。

⑼ 《終南別業》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終南別業①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②.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③.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④.
[注釋]
①終南:終南山.別業:即別墅.
②中歲:中年.山陲:山邊.
③興:興趣.勝事:快意之事.
④值:碰到.無還期:沒有一定的時間.
[賞析]
這首詩把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何等自由愜意,這是作者捕捉到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事例,突出地表現了退隱者豁達的性格.詩語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備.
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職務可謂不小.其實,由於政局變化反復,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閑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著亦官亦隱的生活.這首詩描寫的,就是那種自得其樂的閑適情趣.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為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裡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的信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鍾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從這段描述,我們就可知道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閑情逸致了.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詩人同調無多,興致來時,惟有獨游,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不求人知,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言「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裡算哪裡,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閑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閑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才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閑適也就明白揭出了.此二句深為後代詩家贊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真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毋怪《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為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閑,如行雲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我們了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譯文:
(自己)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常游山水.每有閑情逸致,就獨自到山中遊玩.隨意而行,不知不覺,竟走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下來,看那悠閑無心的雲興起漂游.遇見山林中的一位老者,就與他談論山間水邊之事,相與留連,忘了回去的時間.
王維 (約692~761),字摩詰,原籍太原祁縣(今屬山西),父輩遷居於蒲州(今山西永濟).進士及第,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王維詩明凈清新,精美雅緻,李杜之外,自成一家.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卻常隱居藍田輞川,過著亦官亦隱的居士生活.王維又是傑出的畫家,通曉音樂,善以樂理、畫理、禪理融入詩歌創作之中.蘇軾謂其「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他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著名代表.

⑽ 如何賞析王維的《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來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源,勝事空自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