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詩詞賞析的方法

詩詞賞析的方法

發布時間: 2021-01-08 18:22:56

Ⅰ 分析詩詞鑒賞的方法

一、至少准備兩個前提

其一,抓住作者和相關的時代背景,因為它們是互相制約又相互闡釋的關系。抓住作者就是抓住作者的藝術風格,藝術風格是作者的個性在作品中的體現。凡是優秀的、藝術上成熟的詩詞作者,無論是題材的選擇、主題的提煉、形象的塑造,還是結構的安排和語言的選用,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這些鮮明的特色顯示在作者一定時期乃至整個的創作生活中,貫穿在他一系列的作品裡,成為他創作上的獨特標志,這就構成了他作品的風格。那麼,我們抓住了作者就等於從整體感受上抓住了作品,不同的作者,創作風格有的清新飄逸,有的沉鬱頓挫,有的氣勢奔放,有的凝練舒捲,各有不同,把握好這一點對於我們鑒賞詩詞會有很大的幫助。

「背景」是大語境,是理解詩詞意義的重要依據,鑒賞要把詩詞放到一定的背景中去理解,這是一種重要的意識。通過背景去讀詩解義實在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其二,解讀詩詞要通解文字。詩詞的語言文字是凝練而生動的,其凝練主要體現在對篇、章、句、字的錘煉上。煉句、煉字的目的是煉意,是為了在有限的篇幅中表達更深廣的思想感情。鑒賞詩詞不通解文字,就像學生背下了一篇古文,卻對文中的一些字句不大理解一樣,這是不正常的,不通解文字就無法理解詩詞所提供的形象,也就無法展開我們的想像力。宋代的朱熹曾批評過這種做法:「曾見有人說《詩》,問他《關雎》篇,於其訓詁名物全未曉,便說『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空言無實,不濟事。」這里與「空言」相對的,就是要「仔細理會」,就是要把語言文字弄明白。這個問題涉及面很廣,這里只說四點。

1.典故問題。詩詞中常引用古書中現成的故事或詞句,這叫「用典」,因為詩詞要「寓萬於一」,以簡括體現豐富,用一個典故可以省去一大段文字。作為讀者,如果不懂得這些典故,自然無法理解作品,更談不上去鑒賞作品。理解典故有兩個層次:一是典故本身的內容,二是作者用典的意圖。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要理解這首詞,當然也離不開對那個時代和辛棄疾的了解,但這里的一個又一個的典故也是不可不掃除的攔路虎。

2.語句的跳脫。詩的語言,古人稱為「詩家語」,強調它和一般文章語言的不同。這「不同」之中的重要一點就是「跳脫」:或者突兀而起,或者省卻聯絡,甚至寫問答而有答無問,記事情而藏頭露尾。不把「跳脫」之處連貫起來,達到「通解」,也就無法進入鑒賞的階段。這里舉個例子詳細來談,比如賈島的《訪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全篇4句20字,毫無難解之處。有人說自「言」字以下盡是童子的回答,這沒錯,但很容易使人誤解,以為這童子的回答是連貫而下,一口說完的。其實,這里有三問三答,只不過把具體的問話都省去了。我們須從童子的答詞中體會這問話的內容:

問:師往何處去?答:吾師采葯去。

問:采葯在何處?答:只在此山中。

問:山前抑山後?答:雲深不知處。

通解至此,我們才能進而體會它的妙處。

3.詩詞用曲。詩詞用曲,曲在反常,比如,「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這是以有聲寫無聲,以動寫靜;「別有憂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是以無聲來反襯人物復雜的內心活動。「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這是樂人之景,可它卻引出了「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傷人心情;而「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的傷人之景,引出的卻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邁之情。這都是反常用曲的例子。

4.虛實相間。所謂實,就是正面寫,直接寫,寫眼前所見所聞;所謂虛,就是側面寫,間接寫,寫想像中的所感。寫實時,以實帶虛;寫虛時,以虛傳實。這樣,虛實相間,相輔相成,就能避免方法上的刻板平直,而且往往更能傳情達意,在藝術上奏奇功,獲佳趣。詩詞作者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能從「實」的圈子束縛中跳出來,避實就虛,借用「虛」來另闢一番新的天地。

二、投入之後要跳出,情理結合

投入作品的境界,重在體察情狀,獲得情感的體驗;「投入」之後,還要能夠「跳出」,跳出就是對詩詞進行理性的思考分析。跳出以後可以在技巧、語言或意旨、義理方面進行鑒賞。鑒賞的時候,有幾點要注意。

1.鑒賞語言時要力求既能意會,又能言傳。有時聽人說某作品之妙,「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這自然是一種境界。但如果停留在這一地步,也就容易陷入渾沌,甚至走入玄化。這樣的鑒賞不可取,一定要具體化,你覺得好,就要把這好處說出來。這既是審美深入,也是一般語言訓練的需要。比如,宋祁的《木蘭花》中有一句:「紅杏枝頭春意鬧。」有人鑒賞說這是「卓絕千古」,也有人說「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其中「境界全出」四字並不能給一般的讀者以深切的指示,「卓絕千古」之類的贊詞更是無濟於事。那麼,這個「鬧」字到底妙在哪裡?有人這樣評價:「春意以『鬧』字形容之,粗看似乎不合理。但是,藝術的想像和審美的特殊能力,則賦予這個字以特異的功能。春意是一種綜合的感覺,也可以借用一下「感覺的復合」這個詞來說明;而「鬧」字,恰恰足以表現由多種感覺獲得的意象所構成的復合的境界和氣氛。綠楊、輕煙、紅杏……這些都是訴諸視覺的春天景物,呈現出生機勃勃、欣欣向榮的畫面,這是春意鬧的視覺意象,這春意已不是單純的靜物寫生和畫面,而是類似立體聲電影給觀眾的那種身臨其境的綜合感受,給人以鳥語花香、萬象更新的春天的濃烈氣氛。」像這樣的鑒賞就不是膚淺或玄化,這就是說,我們的鑒賞一定要離開表面化而做到具體、明確。

2.鑒賞技巧時,要從作品的整體著眼,不能孤立地去看。離開了整體,只欣賞局部的技巧,那技巧就失去了依託,甚至失去了生命;從而也就失去了精彩的藝術珍品。比如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中著名的一句「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它是「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的倒裝句式,如果我們在欣賞時只看到了句式的新穎和奇特,只體會到作者細膩的觀察和描寫,這還遠遠不夠,這兩句詩實際上是寫一個夜行人面對夜色和疏雨對行路的威脅而感到焦急、迫切,急於趕路而不斷地看天色:天什麼時候亮呀!雨什麼時候停啊!看來不從整體上去把握、去體會,就很難領略到這一步。

3.體會作品的意旨義理,要盡可能地避免主觀隨意性。雖然鑒賞因為多種多樣的原因存在著差異性,盡管這是正常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它的差異性而否認它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因為鑒賞是一種審美過程,而美本身是客觀的,不會因為我們的好惡而變化。另一個原因是人有心境、個性和民族、階級性的不同,但也有人所共有的生理、心理基礎,這些相通、相同的基礎又往往能使人在欣賞作品時消除或超越人與人的差異而產生相同的感受。親情就是親情,愛情就是愛情,外國人喜歡《梁山伯與祝英台》,中國人也同樣喜歡《羅密歐與朱麗葉》,這無論在誰的鑒賞中都不會有太大的差異。相反,在承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同時,又完全可以自由思考,得出各種各樣的結論,只不過這些結論是圍繞著作品的中心上下波動而已。

文章來源:高中語文在線

賞析詩歌的方法技巧有哪些

典故引用

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詩詞常引用典故,化用詩句,以豐富的內涵,引人聯想。鑒賞古詩詞,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詩句的來源和含義,發掘典故及詩句在古詩詞中的妙用。

辭手法

體會修辭手法的表達效果,古詩詞中,因形象性與抒情性的需要,常藉助各種藝術手法來表現,其中最主要的是比喻、起興、擬人、誇張、對偶、反復,襯托等,把握了這些手法的表達效果,就能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形象,領悟作者的感情。

深化理解

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意境是作品達到的藝術境界,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的和諧統一。領悟古詩詞的意境是鑒賞的最高層級,可使鑒賞者得到美的享受,情感的熏陶,心靈的凈化,從而主動自覺地去創造、拓寬古詩詞的藝術境界。領悟意境要注重比較、挖掘求新、聯想創新。

(2)詩詞賞析的方法擴展閱讀:

要多讀

一個古詩詞讀得很少的人,是談不上有鑒賞能力的。鑒賞古詩詞需要具備多方面的知識,諸如語言文字知識、古詩詞技巧知識、作家作品知識以及必備的社會科學知識等等。所有這些,只有靠廣泛閱讀才能獲得。

要多看

要指導學生多看名家賞析的文章,或向學生推介優秀的鑒賞名篇。可以說,名家賞析的文章是比較典範的,而且很多東西是可供學生借鑒的範例,只要引導學生帶著分析的、揚棄的眼光去看,對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是大有幫助的。

要多練

每次閱讀古詩詞時,若能堅持讓學生寫點眉批、夾批和總評之類,對於訓練思維,提高鑒賞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Ⅲ 詩歌鑒賞的方法技巧

戴望舒先生的《雨巷》,是一首令人惆悵的詩。一個江南少女和「我」的邂逅,在雨巷中飄然而過。在「我」的等待中,她像丁香一樣出現、飄過,然後消散在「雨的哀曲」中。相逢,只是想像;錯身而過,是不可避免的悲劇。細碎的文字中,「她」和「我」出現了, 「我」卻眼睜睜地看著她消失,彷彿一場夢境。詩人撐著油紙傘,彷徨在寂寥的雨巷中,幻想逢著一個希望逢著的姑娘。這並非是現實的巧遇,而是幻覺的邂逅。而那如丁香般的江南少女也許是前清宰相府後代的少女,也可能是詩人以前的鄰家少女。其實,是誰已經不重要了,她最終要消散在詩人的視線中。
它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在濃重的象徵色彩襯托下,赤裸裸地反映了詩人曲折幽微的內心世界,在低沉而優美的調子里,一幅梅雨季節的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呈現在面前。帶著哀傷,詩人把自己放在悠長的雨巷中,做一個反復彷徨的孤獨者。沒有聲音,沒有歡樂,也沒有陽光,只有彷徨和哀怨,這就是悠長、狹窄而又寂寥的「雨巷」,也是當時黑暗而沉悶的社會現實。他在孤寂中懷著一個美好的希望,希望自己心中的美好理想能夠實現。但是,詩人明顯知道,美好的願望是很難實現的。於是,它轉瞬即逝,只留下自己在黑暗的現實中彷徨。在這里,詩人把握不住理想又不甘心放棄理想的復雜情緒顯露無遺。
《雨巷》中的「丁香」意象,使詩歌呈現出一種迷離的美境。丁香結,即丁香的花蕾,象徵人們的愁心。李璟也寫過一曲關於丁香的《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風里落花誰是主?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接天流。」丁香結和雨中愁在這位南唐後主的筆下已經連結在一起。而在詩人的手中,丁香有了進一步的含義。他想像了一個丁香一般地結著愁怨的姑娘,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也有「丁香一樣的憂愁」。於是,它成了含有憂愁的美好理想的化身,包含詩人對美的追求,也包含詩人美好願望幻滅的痛苦。詩人曾經說過:「詩是由真實經過想像而出來的,不單是真實的,也不單是想像。」雨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在他的思想影響下,最終消散,體現了詩人當時理想的幻滅。
在新詩中,《雨巷》是一個「憂愁」的文本。詩中的「丁香」意象、迷離的音樂美和情緒的抑揚頓挫,使它呈現出一種異樣的美感。在文學的雨巷中,讀者往往不滿足於「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結著愁怨的姑娘」,而還想企圖捉住她,於是,她「像夢中飄過一支丁香」般飄過我們的身旁,消散在我們的視線中……這,就是它的「愁怨」所在。

一、《雨巷》的多重情緒內涵

1、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2、表現惶惶不安的人和無法實現的理想這個蘊涵有時代特徵的悲劇主題,

二、《雨巷》的藝術特色

1、《雨巷》在藝術上一個重要特色是運用了象徵主義

2、戴望舒的詩歌創作,也接受了古典詩詞藝術營養的深深陶冶。

你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去鑒賞

Ⅳ 詩詞鑒賞的方法,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

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回「煉字」。一句詩答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中的「鬧」字等等,使詩歌生動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詩作中作者所寫之景、所示之物,這客觀的「象」與作者借景抒情的「情」、詠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結合。

古詩詞中的意象往往是約定俗成,有規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潔品格的象徵;「月亮」代表思鄉之情;「鴻雁」是傳書的信使等等。有時詩人還會創造一群意象,如馬致遠的《秋思》就創造了11個意象,用「斷腸人」這一中心意象來表達思歸懷遠的秋思。

3.意境:意境是文藝作品中和諧、廣闊的自然和生活圖景,滲透著作者含蓄、豐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誘發讀者想像和思索的藝術境界。優秀的古詩詞都創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詩歌意境(情景)關系往往比較多的是寓情於景、觸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點有:慷慨悲壯、雄渾蒼勁、恬淡自然、雄渾壯觀、悲壯蒼涼、孤獨冷寂等等。可見,抓住這幾個關鍵處,我們就可以穿越語言屏障,迅速觸摸到詩人的心靈世界,走進詩的藝術境界,解詩答題。

Ⅳ 古詩的賞析方法

1.注意題目。詩歌源的題目是詩歌的眼睛,包含著豐富的信息。古詩詞中有的題目集中又含蓄地概括了詩詞的內容、主旨。認真地分析題目,有時能很快地把握住所寫的內容。
2.品味關鍵詞。古詩詞中的關鍵詞最能體現古詩詞豐富的內涵,慢慢品味,詩詞的韻味頓生。
3.畫面欣賞。在閱讀的過程中,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像去欣賞、品味侮一首古詩詞,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想像,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
4.體會詩中的意象與意境。古詩詞中的形象與作者的思想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往往是詩人豐富感情的流露。詩歌的意境美,往往是通過詩歌的意象創造出來的。為此要領會一首古詩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自以下幾個問題:①詩中寫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②這些景物形象引發了作者怎樣的聯想?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分析古詩詞意境要抓住三個方面的內容:一要描摹詩歌圖景,二要概括意境特點,三要剖析作者思想。
5.領悟深層含義。古詩詞以含蓄委婉吸引讀者,必須通過字面意思去深刻領會詩詞的內容、意境。

Ⅵ 古詩賞析的方法

古詩賞析的方法
一、注意時代背景
朝代的不同,國力的差別,往往會影響詩人的藝術風格,乃至形成相應的詩歌流派,表達類似的思想情懷。比如唐朝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個時期。在初唐時期,創建清新剛健的風格成為詩人的追求。盛唐時期,唐帝國達到了繁榮昌盛的頂峰,清秀的山水田園詩派和豪邁的邊塞詩派應運而生。中唐時期,直面現實,興利除弊,詩人仍然嚮往盛唐的強大。晚唐時期,興國無望,詩人哀傷的情緒籠罩詩壇。
二、掌握作者人生經歷
正所謂,知人論世,詩言志,作者的人生經歷不同,那麼,通過詩詞所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也就不同。因此,鑒賞時不妨從作者的生活經歷突破。例如:《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辛棄疾)
繞床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
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一生堅持抗金復國,但不受重用,抱恨而終。他的詞作多抒寫其力 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這首詞就抒發了他的壯志難酬仍憂國憂民的宏大襟懷。
三、重視註解
詩注是在一首詩後命題人所給的補注,可能是對作者寫這首詩時相關的時代背景的介紹,也可能是詩中難讀字句的解釋,還可能是詩中涉及的典故等,對閱讀整首詩和後面的答題都至關重要,切不可輕易放過。對注釋內容認真思考,尋找注釋與整首詩歌之間的聯系。
例如:《絕句二首(其一)》(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從詩注里學生就可以獲取重要信息,詩人在奔波流離之後寫的這首詩。這對於學生准確分析作者在詩歌中表現出來的思想傾向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找出「詩眼」
閱讀內容,尋找與試題有關的詞句,將詩眼提取出來。弄清詩歌的'意象,再回頭探尋詩歌意境,體會詩歌的意趣。
例如,趙師秀的《約客》: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前句寫出對客人失約的強烈不滿,而「閑敲」二字看似「閑」,卻生動地表現出詩人等人的萬分焦急。
例如:王建的《雨過山村》首聯的「一兩家」,准確地寫出了山村居民點分散,人稀稀落落的特點。而「婦姑相喚浴蠶去」後,只剩下中庭的梔子花在靜靜的開放,人呢?都忙自己的事去了。借景寫人,以閑襯忙,以靜襯動。全詩的意境便展現出來了。
總之,找出詩歌的意象,這是鑒賞的起點。體會詩歌的意境,是賞析的關鍵。
五、強化書面表達,注意邏輯條理
考生對於一首詩歌往往有一定的見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諸語言,學生的思維卻大打折扣,寫出的鑒賞文字缺乏邏輯性、條理性,不能准確地運用有關的詩歌鑒賞術語,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從閱卷效果來看,閱卷教師也往往喜歡那些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理清晰、邏輯合理的答卷。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嘗試:
1.分點答題,點後例證。採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詩歌鑒賞方法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2.就詩論詩,不枝不蔓。強調對詩歌本身的理解,答題時一般無需引經據典,泛泛而談。
3.適當運用鑒賞術語。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以我觀物,萬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盡而意無窮」等鑒賞術語,使答案顯得更技高一籌。

Ⅶ 詩歌鑒賞方法

詩歌鑒賞步驟
1. 語言分析
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首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判斷、評價和鑒賞。語言分析一般側重從遣詞造句、語句含義理解等方面進行。
遣詞造句,一般要涉及到詞義、典故、以及用詞、用句的精妙所在等。考查重點是那些對表達主題、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著關鍵作用的詞語句子。例如,對「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的鑒賞分析;對「雲破月來花弄影」中「破」「弄」兩字的品味等。
語句含義理解,一般考查某一語句所蘊含的言外之意或言外之情,而所選語句往往是那些言簡意豐的「立片言以居要」的關鍵語句。例如,對「前度劉郎今又來」語句含義的理解、對「落花時節又逢君」語句含義的咀嚼等。再如,「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中在描寫大自然的凋敝之外所包蘊的對國恨家仇的悲憤和人生無常的喟嘆,「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誰家」,在寫燕子之外所包蘊的天涯遊子的惆悵心態和羈旅情懷,往往是考查的重點所在。

2.形象分析
把握詩詞的形象是感受詩情、領悟詩意的基本途徑。
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
包括客觀形象(作者描寫的人物,如《赤壁懷古》中的周瑜)
主觀形象(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鈴》中的「我」)
詩人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出來的事象(動作形象,如《約客》中的「敲棋子落燈花」)
物象(事物形象,如《蟬》中的蟬)
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煙直」「千樹萬樹梨花開」)
把握形象後面所蘊含的言外之意,這是鑒賞成功的關鍵所在。例如,我們可以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中所描繪的「孤帆」「遠影」這一形象中,感悟到作者由渡口相送以至「遠影」消盡,而自己仍然依依不捨的深沉而濃郁的綿綿友情。再如,「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中,通過「楊柳」「曉風」「殘月」等意象所傳達出來的傷別情懷等等。

3.評價寫作技巧和風格。
分析古典詩歌的寫作技巧一般側重於從以下方面進行:
體會各種修辭方法的作用;
分析詩歌採用的表達方式;
分析詩歌的結構技巧;
分析其他寫作技巧。

1)修辭方法:比喻、借代、擬人、對偶、誇張、鋪陳、反復、頂針、襯托、反問
(賦比興、象徵)
2)表達方式:敘述、描述、議論、 抒情
描寫方式:動靜結合,虛實結合 | 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樂景寫哀、哀景寫樂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
3)結構技巧:首尾照應,層層深入,先總後分,先景後情,過渡、鋪墊、伏筆
4)表現手法:賦、比、興;抑揚變化、鋪陳描寫、象徵聯想、襯托、對比、渲染、卒章顯志、想像、聯想、照應、托物言志、語序倒置等。
5)篇章結構: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6)思想感情: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閑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7)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遠、意境優美、意味深長、耐人尋味、言近旨遠等。

用典:一般是借古抒懷,借古諷今,懷古傷今等
想像:更開闊,別出心裁
襯托或烘托:又分正襯和反襯,借。。。突出。。。
渲染: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
象徵:表達相近或相似的概念、思想、特徵
抑揚:突出於強調
白描:簡練的筆墨,刻畫鮮明生動的形象

分析詩歌的風格應結合時代特徵和作者的生平尤其是寫作這首詩歌的背景來進行。例如,李清照南渡前後詩歌風格的變化就是很好的體現。

4.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詩歌藉助具體的語言描寫,來表現詩人的感情,傳達詩人的思想,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們所說的「思想內容」。無論是憂國憂民之情、國破家亡之痛,還是遊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婦之怨,無不感人至深。對於古典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細致地加以歸類,我們不難發現,有憂愁、寂寞、傷感、孤獨、恬淡、閑適、熱愛、贊美、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各種類型。

5.強化書面表達
書面表達的訓練要求就是卷面清爽、表述嚴密、條例清晰、邏輯合理。
卷面清爽的要求不必細說。雖然鑒賞的文字較作文少很多,但是也一定要遵循「意在筆先」的原則,先構思後再落筆,避免塗塗抹抹。卷面清爽,閱卷教師自然心情愉快,考生在無形中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印象分。
表述嚴密,指的是在行文中注意表述的嚴密性,無論是前後的照應,還是起、承、轉、合等環節都能有所注意,不能顧此失彼,更不能前後抵牾。
條理清晰,是結構方面的要求。一般來說,採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標志明顯的樣式,往往會得到條理清晰的評價。
邏輯合理,指的是即便你的見解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高論,也應當能夠自圓其說。

詩歌內容
1. 詠物詩
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志。鑒賞詠物詩,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
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2. 邊塞詩
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3. 詠懷詩
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

4. 詠史詩
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瞬息變幻,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

語言特點
語言是詩歌的載體,分析語言是進行文學鑒賞的重要環節。只有準確地理解了作品的語言,才有可能對其進行更進一步的評價和鑒賞。
(1)清新。其特點是用語新穎,不落俗套。
比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四句寫了四種景色,有動景,有靜景,色彩絢麗,語言清新生動。再如辛棄疾的《西江月

Ⅷ 古詩詞賞析的方法

一、寫景抒情詩。

寫景抒情詩主要描繪的是山水名勝、唯美的自然風光,其寫景手法通常採用比喻、擬人、借代、誇張、反襯、對比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指出其寫景的手法;第二步就是簡要概況一下詩中呈現出的景象和寫景手法的作用。

第三步就是要揭露出詩人抒發的是何種感情,有的是贊揚祖國的大好河山,有的僅是抒發對眼前美景的喜愛,有的抒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有的反襯自身仕途或遭遇的不幸等,這主要從寫景手法和詩人當時所處的背景展開論述。

二、詠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詩主要描繪所詠之物的形與神,以此寄託詩人高尚的情懷,表現詩人的志向。這類詩主要是狀物,描寫手法包括比喻、誇張、擬人、反襯、正襯、對比、欲揚先抑等。

在賞析時,第一步是將詩人所狀之物的形給概括的描述出來;第二步將形反映出來的神加之於詩人身上,可結合詩人歷來的形象和所處的背景來綜合判斷。

例如,陶淵明詠菊,菊花可能並不能給人帶來淡泊名利的神韻,但是結合對詩人的了解可知,陶淵明是個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故可綜合判斷詩中所傳之意。

三、懷古詠史詩。

懷古詠史詩主要通過緬懷歷史英烈或描述歷史典故,來表明詩人的立場和情感。這類詩主要是繪史,描寫的方法最常見的有對比和襯托。

在賞析時,第一步就是要點明詩人所描繪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這需要我們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基礎;第二步就是要結合作者寫詩當下的時事背景,兩者加以比較;第三步就是道明詩人的主觀看法和抒發的情感,這類詩多半是借古諷今,亦或是抒發滄桑巨變、物事人非的悵然之情。

四、邊塞征戰詩。

邊塞征戰詩主要通過描繪邊塞壯麗的風光和將士們的軍旅生活,來表現將士們的思鄉之情。這類詩的繪景通常大氣豪邁、恢弘壯麗,故而多採用誇張、比喻等手法。

在賞析時,第一步簡要描述一下詩中描繪的景象和邊塞將士的生活;第二步就是道出將士們的思鄉之情和保家衛國的英雄氣魄;第三步就是以詩人的立場表達其自身的情感,通常是對將士們的敬意。

五、山水田園詩。

山水田園詩主要描繪自然風光和農家生活,詩境大多清新淡雅,寧靜雋永。這類詩一般融合寫景和記事,手法多變,詞藻優美。

在賞析時,第一步描繪自然田園風光和農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發詩人對恬靜美好生活的嚮往,還可結合詩人背景,考慮是否還表達了詩人想要歸隱田園的隱居之意。

Ⅸ 古詩詞賞析方法

行文構思(【X句+作用】
修辭特點(擬人,誇張,對比,排比,對偶,比喻,反復)【運用了XX修辭+作用(表達XX感情 ,XX意境)】
表達方式(描寫和抒情)
表現手法(渲染,烘托,比興,象徵,虛實結合……)
修辭的作用
比喻:使事物描寫生動形象,具體可感或突出特點.
擬人:使事物描寫生動形象,具體可感.賦予人的思 想和感情,表意豐富.
誇張:強調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徵;表達強烈感情;引起聯想;烘托氣氛
排比:增強語言氣勢,深化思想內容,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對偶:形式上看整齊勻稱,節律感強;內容上看,凝練集中,概括性強.
反復:強調某個意思,突出某種感情.
反問:表達更鮮明,更強烈.加強肯定的意思.
描寫
(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
(4)人物描寫的方法(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時代背景;襯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渲染環境氣氛.
美點品析
從語言
的角度
從表達方式
的角度
從表現手法
的角度
用詞之美
動詞,形容詞,疊詞
用詞精闢准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
作用
色彩詞
作用
絢麗多姿
成語
作用
增添文學色彩
修辭之美
比喻,排比,擬人,對偶,反問
句式之美
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
敘議結合
寓情於景
記敘,描寫,議論,抒情融為一體
襯托象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

我們要鑒賞詩詞,其前提便是知人論世。《孟子·萬章下》曾說:「誦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白居易也說:「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只有做到知人論世,才能穿越時空,追隨詩人的思想軌跡,領悟詩人想要傾吐的心聲,從而產生審美共鳴。

推薦的鑒賞古詩詞的方法——一字千金法,它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古詩詞的語言高度凝練,對所鑒賞的古詩詞不要放過任何一個信息,每個字詞都值千金,包括所給出的詩題、作者、注釋及問題;二是抓關鍵詞。
1、關注詩題、作者和注釋
有些詩詞寫得相當含蓄,把握內容時要充分注意詩題及有關背景。例如:「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眉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近試上張水部》)。看詩的內容寫的是新婦早上要上堂拜公婆而精心打扮一番,仍不放心地問新郎自己打扮的如何。看詩題「近試上張水部」我們知道,作者以新婦自比,把張水部(張籍)比作新郎,把主考比作公婆,表現自己考前期待與不安的心情,詩的主旨是向張籍征詢意見。
另外,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特徵,詩人的思想感情、性格特點、創作風格,對我們理解古詩詞也有很大的幫助。如:杜甫的憂國憂民、蘇軾的豪放樂觀、陸游的愛國情感、辛棄疾的慷慨憤世、姜夔的感喟哀時、李清照後期的傷時念舊等。
考題後的注釋是鑒賞中必須加以關注的內容,雖短短幾字,卻是出題人有意識提供給我們的必要暗示。介紹寫作背景,那是暗示思想內容;介紹相關詩句,那是暗示本詩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紹作者,那是暗示本詩的寫作風格。所以我們在解題時一定要仔細研讀,一字千金,切不可等閑視之。
2、把握景和物
①抓景明情。景物是客觀的,而寫景之人是有情的。因而一切自然界的景物,在詩人的筆下都會被染上人的感情色彩,抓景明情就為我們鑒賞古詩詞提供了最基本的切入點。
例如:「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杜甫《登高》)。前四句寫景,通過聲、形、色、態的描寫,寫出哀惋、凄清、冷落、寂寥的氛圍,隱含著無限的「悲」、「苦」;後四句寫情,通過直抒「悲」、「獨」、「苦」、「恨」,寫出了詩人憂國傷時悲己之感。
②緣物知意象
古人認為自然界的萬物,大至山川河嶽,小至花鳥蟲魚,都是自然造化賦予的,因而他們很自然地將人的品德才性與物的特點相比方,出現了許多以物喻人、借物寫人的詠物詩。鑒賞詠物詩要重視物的特徵和物背後的隱喻意,要抓住物與人的契合點。中國古典詩歌中的一些典型意象有:望月懷遠;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柳諧音「留」,寓離別思鄉之意;蓮諧音「憐」,藉以表達愛情;大雁表相思;桃花喻美人;大鵬象徵思想自由;杜鵑象徵悲哀;鷓鴣表離情別緒;松、竹、梅代表堅貞與高貴;荷、蘭、菊代表高潔與清高等。
3、抓住關鍵詞
①「詩眼」。詩眼是一句詩中最精煉傳神的一個字。對「詩眼」的鑒賞要把握詞義、詞性、修辭,理解句意,明確意境,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進行。「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寫出了春花怒放的艷陽景色的氣氛。「綠楊樓外出鞦韆」的「出」字寫鞦韆高現於綠柳朱樓、粉牆白壁之間,因春風而倍增駘宕的神情意態。
②動詞。動詞往往是詩意所在,值得品味。如「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蒸」、「撼」具有誇張色彩,寫得很有氣勢。「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濺」、「驚」用字新穎,增添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③修飾語(大部分為形容詞)。如「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孤」寫盡環境孤苦,由此可達人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細」給人細密綿綿的感受,寫出大自然在夜雨中滋潤萬物的特殊景象。
④疊詞。漢字中的疊詞一般表示「……的樣子」的意思,起增強語言的韻律感和渲染強調氣氛的作用。如「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漠漠」、「陰陰」渲染了積雨天氣空濛迷茫的色調和氣氛。「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連用十四個疊字,強調作者內心的無限凄楚悲涼。
在注重策略方法的同時,鑒賞古詩時一定還要注意多讀幾遍,抓住每一個信息,去整體感知,並根據所給意象充分發揮聯想想像,多角度多層次地發現作品的審美價值。

在網上粘貼的,
我個人賞析古詩詞的方法是了解作者生平,結合詩詞,還有作者的其他詩詞,不求甚解啊,呵呵! 17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