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的賞析
❶ 對陸游寫的詩<項羽>賞析
前兩句是寫項羽的人、馬,雖然語氣平淡,是具體的敘事,但是在句里行間充滿了內對項羽的敬仰、敬佩!語句容簡單,但是寫出了項羽單槍匹馬、勇冠三軍、力大無敵的英雄形象!後兩句是感嘆之句,范增雖然盡力為項羽出謀劃策但是項羽一意孤行,縱使范增再有才能也無處施展!只有到烏江畔,到時也是悔之晚矣!苦澀自知!這兩句表面是這個意思,其實在感嘆!即使一世英豪,做事也要聽取別人的意見,一意孤行,只能是自吞苦果!表明詩人在敬的同時的感嘆!
❷ <<項羽本紀>>賞析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陳涉等在大澤鄉起義。當年九月,會稽郡守殷通對項梁說:「大江以西全都造反了,這也是上天要滅亡秦朝的時候啊。我聽說,做事情佔先一步就能控制別人,落後一步就要被人控制。我打算起兵反秦,讓您和桓楚統領軍隊。」當時桓楚正逃亡在草澤之中。項梁說:「桓楚正在外逃亡,別人都不知道他的去處,只有項籍知道。」於是項梁出去囑咐項羽持劍在外面等候,然後又進來跟郡守殷通一起坐下,說:「請讓我把項籍叫進來,讓他奉命去召桓楚。」郡守說:「好吧!」項梁就把項籍叫進來了。呆了不大一會兒,項梁給項籍使了個眼色,說:「可以行動了!」於是項籍拔出劍來斬下了郡守的頭。項梁手裡提著郡守的頭,身上掛了郡守的官印。郡守的部下大為驚慌,一片混亂,項籍一連殺了有一百來人。整個郡府上下都嚇得趴倒在地,沒有一個人敢起來。項梁召集原先所熟悉的豪強官吏,向他們說明起事反秦的道理,於是就發動吳中之兵起事了。項梁派人去接收吳中郡下屬各縣,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傑,派他們分別做校尉、候、司馬。其中有一個人沒有被任用,自己來找項梁訴說,項梁說:「前些日子某家辦喪事,我讓你去做一件事,你沒有辦成,所以不能任用你。」眾人聽了都很敬服。於是項梁做了會稽郡守,項籍為副將,去巡行佔領下屬各縣。
我很喜歡項羽喔...呵呵
❸ 你為什麼欣賞項羽呢
歷史就像文學巨著!人們的審悲觀,註定悲劇會永恆!所以悲劇中的主角很自然被人們記住!更何況項羽是真實的歷史中的悲情人物呢?至今思項羽,不肯回江東!李清照看到自己的丈夫面對叛亂逃跑的行徑,也是嗤之以鼻!路過烏江感慨萬分寫下這千古名句!敬佩英雄,古來有之,男人女人都一樣,崇敬英雄!項羽固然在性格上有弊端,使他不能成立一代王朝!可是,項羽的英勇於悲壯也不失為一位英雄!他的經歷比一些影視作品更是跌宕沉浮,寫不完的悲情,說不完的曲折!
❹ 項羽人物性格分析300字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甚至是愚蠢。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面。
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三國時代的東吳被滅也從側面說明當天下大定只剩江東的時候,江東是無法抵擋的。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
但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24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
(4)項羽的賞析擴展閱讀
項羽 (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項氏,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宿遷)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軍事家,中國軍事思想「兵形勢」(兵家四勢:兵形勢、兵權謀、兵陰陽、兵技巧) 的代表人物,也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
李晚芳對其有「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的評價。司馬遷在《史記》中寫到: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今江蘇蘇州)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擊破章邯、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秦亡後稱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實行分封制,封滅秦功臣及六國貴族為王。
而後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後方補給,糧草殆盡,又猜疑亞父范增,最後反被劉邦所滅。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垓下(今安徽靈璧縣南),突圍至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邊自刎而死。
❺ 李清照詠項羽如何賞析
這首詩起調高亢,鮮明地提出了人生的價值取向:人活著就要作人中的豪傑,為國家建功立業;死也要為國捐軀,成為鬼中的英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但南宋統治者不管百姓死活,只顧自己逃命;拋棄中原河山,但求苟且偷生。
「當作」之所「亦為」,一個女子啊!纖弱無骨之手,嬌柔無力之軀,演繹之柔美,繞指纏心,凄切入骨,細膩感人無以復加。透過她一貫的文筆風格,在她以「婉約派之宗」而著稱文壇的光環映徹下。
筆端勁力突起,筆鋒剛勁顯現時,這份剛韌之堅,氣勢之大,敢問世間須眉幾人可以匹敵?「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女詩人追思那個叫項羽的楚霸梟雄,追隨項羽的精神和氣節,痛恨宋朝當權者苟且偷安的時政。
因此,詩人想起了項羽。項羽突圍到烏江,烏江亭長勸他急速渡江,回到江東,重整齊鼓。項羽自己覺得無臉見江東父老,便回身苦戰,殺死敵兵數百,然後自刎。
詩人鞭撻南宋當權派的無恥行徑,借古諷今,正氣凜然。全詩僅二十個字,連用了三個典故,但無堆砌之弊,因為這都是詩人的心聲。如此慷慨雄健、擲地有聲的詩篇,出自女性之手,實在是壓倒須眉了。
原詞:
《詠項羽/夏日絕句》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釋義:
活著就要當人中的俊傑,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們到現在還思念項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東。
(5)項羽的賞析擴展閱讀:
公元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入侵中原,擄走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逃。李清照之夫趙明誠出任建康知府。後城中爆發叛亂,趙明誠不思平叛,反而臨陣脫逃。李清照為國為夫感到恥辱,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此詩。
李清照這首詩,手起筆落處,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不是幾個字的精緻組合,不是幾個詞的巧妙潤色;是一種精髓的凝練,是一種氣魄的承載,是一種所向無懼的人生姿態。那種凜然風骨,浩然正氣,充斥天地之間,直令鬼神徒然變色。
都說退一步海闊天空。僅一河之遙,卻是生死之界,僅一念之間,卻是存亡之抉。項羽,為了無愧於英雄名節,無愧七尺男兒之身,無愧江東父老所託,以死相報。
「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願」、不是「不去」。一個「不肯」筆來神韻,強過鬼斧神工,高過天地造化。一種「可殺不可辱」、「死不懼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氣,漫染紙面,力透紙背,令人叫絕稱奇而無復任何言語!
❻ 項羽本紀 賞析
亂世出英雄。
對於跟隨項羽打天下的將士來說,項羽是英雄。
對於和項羽對戰的回敵人來說答,項羽不是英雄。
中華五千年來,有多少人曾經存在?普通百姓,帝王將相,一代又一代。能夠在史書中留下一筆,讓後人品評的又有多少?
至少項羽有過輝煌,雖然有很多缺點,雖然最後隕落,可是他還是在歷史中書寫了重重的一筆,有多少人能夠做到那一步?如果說幾乎所有人都能完成項羽那樣的成舉,我無話可說。如果說並不是所有人能能達到項羽那個地步,那我們就可以直言不諱的說一句項羽是英雄!
❼ 鴻門宴中項羽的人物分析
項羽的形象,集中表現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
因為秦軍主力被他擊敗,各路諸侯都聽命於他,承認他的「霸主」地位,所以入關後一聽說劉邦「欲王關中」,觸犯了他的尊嚴,立即決定進攻;而在獲悉劉邦「籍吏民,封府庫」,等待他來處理,便放棄了進攻打算。
更由於自矜功伐,他不把劉邦視為主要對手,不想在席間殺死他,而劉邦又注意維護他的尊嚴,使他動了「不忍」之心,所以對范增的多次暗示「默然不應」,對項庄、項伯筵間舞劍也不表態。這種「不忍」之心甚至使他對樊噲採取了格外寬容的態度:樊噲沒有資格與會,本可以叱出,但他理解樊噲的心情,反而賜酒。
項羽在鴻門宴上既不顧范增再三催促殺劉邦的暗示,又不制止項庄意在殺劉邦的舞劍,還把樊噲的憤激當作豪壯,對劉邦的逃席行為聽之任之,處處表現他的優柔寡斷。
(7)項羽的賞析擴展閱讀
劉邦的形象也很生動。他去鴻門「謝罪」,雖有項伯居中調停,其實是身入虎穴,命運難卜,但非此不足以平項羽之怒,仍如約而往;回到軍中,「立誅殺曹無傷」,從這些事能看出他的堅決果斷。
他一向待人傲慢,這一回又是「先破秦入咸陽」,是「有大功」之人,但在項羽面前謙詞卑禮,惟恐有所不至——在宴會上屈居下座,他安之若素,出而未辭也覺得於禮不合,這又表現了他能屈能伸的性格。至於他的狡詐多端,從罵鯫生、拉攏項伯、罵告密人等細節中,都表現得很明顯。
通過對這次宴會全過程的描寫,生動地揭示了項羽的悲劇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婦人之仁」。這種性格不改變,他就必然以失敗告終。而劉邦在宴會上能化險為夷,跟善於利用對方性格弱點也是分不開的。從這段史實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性格在歷史發展重要關頭上所起的作用。
❽ 項羽之死的全片賞析
這最後一幕,由垓下之圍、東城快戰、烏江自刎三場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陰陵失道、東城快戰、拒渡贈馬、賜頭故人等一連串驚心動魄的情節和細節。
司馬遷懷著滿腔激情,運用史實、傳說和想像,傳寫了項羽的窮途末路,不斷豐富、發展了他的性格,讓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藝術效果。
在這最後一幕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個場次之間的節奏變化,起伏張弛,抑揚徐疾。第一場重在抒情,節奏紆徐,情如悲笳怨笛,以變徵之音形成了嗚咽深沉的境界。
第二場重在敘事,全用短節奏,進行速度,鐵馬金戈,聲情激越。
第三場江畔陳辭,羽聲慷慨。「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連用兩反詰句,頓挫抑揚,極唱嘆之勝。
(8)項羽的賞析擴展閱讀:
文章的最後一段寫項羽烏江自刎。這一段寫了兩個場面。第一個場面是烏江拒渡、贈馬亭長。「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這番話發自肺腑,表現了項羽知恥重義的性格。在生與義,苟活倖存與維護尊嚴之間,從容地做出選擇。
第二個場面是賜頭故人、自刎而死。看到了背楚歸漢的故人呂馬童,於是贈頭給他,自刎而死。故人追之、認之,必欲殺之以邀功取賞。
項羽卻慷慨賜頭,「吾為若德」;螻蟻之微,泰山之高,兩兩對比,何等鮮明!可以看出項羽的高貴感和英雄氣質,這個情節表現了項羽視死如歸的豪俠性格。
❾ 三首評價項羽的作品 並從內容及手法進行賞析
(一)題烏江亭
(唐)杜牧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二)題烏江亭
(宋)王安石
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
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卷土來?
(三)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賞讀】
杜牧的《題烏江亭》認為:勝負是兵家之常事。項羽在烏江雖遭失敗,但是只要「包羞忍恥」,仍是「男兒」好漢。江東子弟人才輩出,項羽若渡過烏江,吸取教訓,再「卷土重來」大有可能。
北宋王安石的《題烏江亭》認為:楚軍身經百戰早已疲憊不堪,壯士也為之悲哀,垓下兵敗的頹勢已難挽回。江東子弟雖然還在,但誰還願意為項王的「卷土重來」效力呢?
身經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的女詞人李清照的《絕句》,對項羽卻非常推崇。詩中認為:人活著應當做「人間豪傑」,死了也應當做「鬼中英雄。」項羽西漢初年在烏江兵敗自刎,到北宋末年已有千年之久,但作者至今還思念著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氣節。作者認為項羽是位豪邁剛強、壯烈感人的悲劇英雄。作者不以成敗論英雄,她認為項羽雖然失敗了,但他氣慨豪壯,可敬可畏,可歌可泣。
這三位詩人為何對同一歷史事件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觀點呢?
這當與三位詩人所處的歷史背景和人生際遇有關。
杜牧乃世家子弟,從小受到嚴格的教育,研究文學政治經濟,准備入輔為相。其早年仕途不順,中年歷經磨難,終於被招為「考功郎中、知制告」。所以在他看來,只要「包羞忍辱」,總結失敗的教訓,必能「卷土重來」。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在擔任宰相期間,竭力推行新法,革新政治,富國強兵,取得過不小的成就。但他的改革觸犯了大官僚和大地主階級的利益,遭到了尖銳激烈的反對,革新歸於失敗。在此情況下,王安石產生了這種看法:項羽因為當時一系列的政治和軍事上錯誤,才最終導致軍事上的根本性的失敗,其時已無力回天。就算回到江東,也難以招集人馬「卷土重來」,無法轉敗為勝。
李清照作為北宋過渡到南宋的詩人,目睹了宋高宗狼狽南逃的經歷,於是從女姓的角度,對項羽為人的價值作出了高度的評價。作者用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寧死不屈,來諷刺南統治者在金兵南侵、國破家亡之時不管百姓的死活、拋棄中原大好河山、只顧自己狼狽逃命、偏安江南一隅的軟弱無能的丑惡行徑。作者的愛國激情溢於言表,在當時起到了振聾發聵的作用。
這三首詩一直是詩評的焦點,眾說紛紜。但如果項羽不死,中國古代史到底要不要改寫,這個也只有天曉得……
——摘自《新課程探索》2007年第一期文《對高中語文(粵版)選修課的解讀與實踐》,作者劉人雲。
❿ 史記中<項羽本紀>的賞析
《項羽本紀》集中全力,運用多種手法,塑造了項羽這一悲劇英雄形象。首先是精心選取重大而典型的材料,在軍事、政治斗爭的風雲中來刻畫人物。江東起兵、巨鹿之戰,突出他作為起義軍首領,在反秦、滅秦過程中的軍事才幹、勇武精神和叱吒風雲的英雄氣概;鴻門宴突出其憨直和粗疏寡謀,垓下之圍和烏江自刎,突出其英雄末路之悲。與此同時,作者又極善通過典型細節和一些具體的描繪來展示人物的性格,如觀秦始皇游會稽時脫口而出的「彼可取而代也」;鴻門宴上在劉邦向他道歉時,他說「此沛公曹無傷言之」;垓下被圍時向老農問路;自刎前不肯渡烏江及對王翦說「吾為若德」等;除了通過人物言行之外,文章也重視人物心理的描寫與刻畫,如垓下被圍、四面楚歌、悲歌別姬,充分表現了他內心的矛盾和痛苦。項羽既是個叱吒風雲的悲劇英雄,又是一位仁慈愛人的有情有義的首領。在他身上,集中體現了剛中帶柔,柔中帶剛,剛柔相濟的性格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