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木芙蓉呂本中賞析

木芙蓉呂本中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06 09:40:56

『壹』 呂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這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麼不同、

繪了小河池畔木芙蓉迎霜開放,一生開落任東風的閑適飄逸,象徵著閑逸灑脫的士大夫形象。
描繪了木芙蓉的孤寂,凄涼。但作者並無感傷 ,反而樂觀賞花的豪放之情。象徵著在凄涼困苦的環境下依舊樂觀開朗的精神!

『貳』 呂本中的《木芙蓉》,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這兩首詩中木芙蓉形象有什麼不同

呂本中的《木芙蓉》詩中,明確點出歌頌對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回。借「南」暗示為金答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廣大人世、愛國志士的象徵了。詩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詩中後句,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春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而自已無言,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後「著紅」的英勇氣慨。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窗前木芙蓉》是詩人早期作品,寫秋天盛開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沒有一般的花那樣纖弱,動不動就是「愁紅怨綠」的可憐樣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現了自己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昂揚不凡的氣度。採納了,請點採納,謝謝

『叄』 窗前木芙蓉的賞析

賞析:

詩一破題便講「辛苦孤花破小寒」,把所詠之物推入了一個特有的氛圍之中。芙蓉秋季開花,清麗淑雅。既不象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不似梅花一般俏瘦冷峻。但她在某種意義上卻又兼俱了前二者的特點:艷麗大方,綻開於百花凋零之時,秋風小寒,自是風姿依然。

所以詩人講「辛苦——孤花——破——小寒」,其間實際上重重疊疊了多種意蘊。以「辛苦」和「孤」言其本身之無依,同時也暗襯花開之不易;以「小寒」點明時分,推出自然光景,亦在照應花開之不易;中間貫之以「破」,使得原本對立的雙方出現了某種傾向。

但就全句來看,破則雖破,但並未泯滅其「辛苦」,未擺脫其「孤」,因而這句所提示的氛圍,依然帶有明顯的凄清冷落的色調。接下第二句「花心應似客心酸」,就是在這種基調之上的延伸。它已由孤花破寒之辛苦表象進而更加深入到花的內部,講花「心酸」。

當然,這里花之所以「心酸」,歸其始因,也還是由於前句所言之「辛苦」和「孤」。所以這兩句在內蘊上是緊緊相連的,二者同承一脈,意在表明霜天芙蓉的孤寂寒凄之狀,從而加深其內心所潛藏的落寞苦楚之情。

隨後兩句,整體地看,既可以視為是前兩句的連續,又可以當作是前兩句的承轉。如果說前面講「心酸」已由表層而潛入內心,那麼這兩句則是從內心所激盪上來的主觀意願。它不僅反映了詩人所詠的芙蓉之情,而且也表現了一種骨格,一種氣質。

「更憑青女留連得」,似乎是一種驕傲自豪的宣言:霜風秋寒,你隨意盤桓吧!其中的潛台詞也就不言自明了。芙蓉又被稱作「拒霜」,觀其名就知是不畏霜寒的花木,因而此處呼喚霜神,恰巧突出了其堅強的個性,同時也與那些爭勝斗妍的春花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未作愁紅怨綠看」,「愁紅怨綠」是指在風雨摧殘中春花凄然零落、愁怨無奈的情狀,暗示了春花雖然艷麗,但其本質上卻是那樣地柔弱,那樣地經不起風雨。這樣的寫法,不僅帶有一種理性的說明,而且在視覺和感覺上彷彿也創造出了具體可感的形象體。

實際上,這首詩作為即景詠物之作,除了對詠寫對象的描述之外,更主要的在於深潛在詩中的詩人自身性情的流露,並能從自然雋秀中品測到作者的稟性特質。講「花心應似客心酸」,就是以己意而度花情,頗有花憐人,人惜花的味道。

當然,生活的困窘和坎坷固然帶來無數的艱難辛酸,但它同時也砥礪和磨煉人的意志,造就人的氣格。這種氣格貫注於作者本身,形成其人生原則,進而自然地流溢於言行之中。正因為如此,才使得作者對芙蓉的描述不僅在其辛苦孤單的外觀,而是進一步揭示它堅強的品質。

(3)木芙蓉呂本中賞析擴展閱讀:

《窗前木芙蓉》原文:

宋代: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譯文:

孤單的木芙蓉冒著秋日的微寒在努力地盛開著。它心中的酸楚應當與客居他鄉的遊子是相同的。木芙蓉即使經受著那嚴寒風霜連續不斷地摧殘,它也決不像那些凋零敗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

創作背景:

這首詩具體寫作時間不可確考。從詩的內容和表現風格來推測,象是范成大早年迫於生計而奔波或是為了科考而旅居在外時所作。《窗前木芙蓉》是一首即景詠物詩。一般來說這類詩在創作中帶有更多的主觀隨意性,往往是某一偶然的情境觸發了作者的創作激情。

此詩的觸發點是窗前爛漫開放的木芙蓉花,它觸發了范成大的創作激情。范成大生長在亡國的悲歌聲中,十多歲時,又先後失去了父母,清苦貧寒,孤獨無依,這一些都恰似詩人所描寫的「辛苦孤花」。正是基於這一原因,當詩人看到霜風秋寒中的芙蓉時,難免要勾起自己的滿懷思緒。

『肆』 求呂本中的《木芙蓉》譯文及賞析

木芙蓉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號紫微,世稱東萊先生。其先東萊(今山東掖縣)人,後遷居壽州(今安徽壽縣)。兩宋之世,呂氏一族素負郡望、家學與貢獻。呂本中是南宋著名的史學家、理學家、詩人、詞人兼詩評家,也是江西詩派中人,曾作《江西詩社宗派圖》。做詩雖學黃庭堅、陳師道句法,但還是「喜令人讀東坡詩」。《宋史》卷三七六有傳。
編輯本段譯文
小池塘的南岸盛開著美麗的木芙蓉,它們在雨後或霜前(意為在摧毀花木的天氣到來之前)都會有意開得更紅艷。它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
賞析木芙蓉(Cotton Rose)又稱「拒霜」,在深秋開花。此詩看似輕松之筆,卻點出呂本中的人格價值觀。短短二十八個字,可說包蘊無窮,這正符合宋人論詩主「意」的要求。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徵了。池塘低下處標聳著一棵樹,陡立之感、獨立之姿,想見詩人的抱負與期許。史稱呂本中在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上書論恢復中原之計,未被採納,後因觸怒秦檜,降為提舉太平觀,此後即家居,從事著作和講學,晚年奉佛。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聲的寄託,呂本中以此詩道出他的人生選擇。
第二句「雨後霜前著意紅」,用擬人手法,寫木芙蓉努力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此句化用《論語·泰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是中國士子堅貞心志的人格典範;菊,象徵隱逸高潔。宋人常常將木芙蓉與菊花並稱。晏殊:「數枝金菊對芙蓉,搖落意重重。」歐陽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張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對幽。」菊以淵明為知己,木芙蓉就與菊花一樣,成為隱逸高潔的象徵。在整個中原淪陷,君臣綱常不能有所作為、金人另立張邦昌為偽楚之際,這無異是呂本中持守的心聲。
第三、四句則是全詩用意之所在。「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意思是說木芙蓉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歐陽炯說:此詩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隨東風之來去,花謝花開,俯仰由人,木芙蓉則傲然兀立於秋風之中,經霜愈盛,其風骨視桃李為何如耶?歐陽炯認為木芙蓉「經霜愈盛」,若以人擬木芙蓉、桃李,則木芙蓉的骨氣比桃李真有千差萬別。呂本中筆鋒一轉,想到春來繽紛的五彩大地,春風下桃李盛開,春盡滿地落花,甭說還撐到雨後的霜前。如果詩人有譬喻,那麼,雨是人生低潮的眼淚,霜則是人生的苦難,東風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人生低潮、苦難之中,還能努力地展現自己的風華,沒有沮喪、畏縮,沒有東風(恩寵),生命依舊亮麗。誰說一定要阿附權貴,在官場飛黃騰達呢?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前「著意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伍』 求呂本中的木芙蓉和范成大的窗前木芙蓉譯文

木芙蓉 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賞析:首句點明木芙蓉生長的地方,就是在小池的南邊。第二句「雨後霜前著意紅」,用了擬人的手法,寫木芙蓉風吹雨打之後,在寒霜的侵擾之下,用心努力開放出美麗的花朵,突出了木芙蓉不畏艱難的特性。「猶勝無言舊桃李」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西漢時候,有一位勇猛善戰的將軍,名叫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這是一位多麼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贊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李有著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詩人在這里說木芙蓉「猶勝無言舊桃李」,就是說它的品格比桃李更讓人敬佩。「一生開落任東風」寫出了木芙蓉的從容與淡定,不管風吹雨打,不管環境多麼的惡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開自落。這是一種瀟灑,從容自在的形象,詩人好像是在寫木芙蓉的品格,實際上是托物言志。抒發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樣,不管環境有多惡劣,不管有多少的艱難,也依然從容淡定,堅持走自己的路。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

更憑青女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

【說明】這是詩人早期作品,寫秋天盛開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沒有一般的花那樣纖弱,動不動就是「愁紅怨綠」的可憐樣子。作者借木芙蓉表現了自己少年時的意氣風發、昂揚不凡的氣度。

【解釋】①木芙蓉--即芙蓉花,又叫拒霜,秋天開各色大花,非常艷麗。②破小寒--冒著微寒。指芙蓉花在秋天的傲然神態。③酸--艱辛,就是前句說的辛苦。這句說: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來應該是一樣的。④憑-致意的意思。青女--中的霜神,主管降霜下雪。留連--逗留。⑤愁紅怨綠--形容秋末殘敗的花的可憐樣子。這兩句說:它(芙蓉)更向霜神致意,你盡管降霜下雪好了,我是不怕寒冷侵襲的,不會象一般花朵那樣,動不動就是一副可憐相!

賞析:「辛苦孤花破小寒」用擬人手法寫出了木芙蓉冒著秋天的微寒,努力的開放。「辛苦」點出了環境的惡劣,「孤花」寫出了其它的花兒都已經凋謝,只有木芙蓉還在堅強的開放。就像「歲寒,而知松柏之後凋也」里講得一樣,在惡劣的環境下還能美麗的綻放的木芙蓉,品格有是多麼的堅貞不屈。「花心應似客心酸」也是用擬人手法,點出花的心情和人的心情想來應該是一樣的,是那麼的艱辛。其實這里詩人是以木芙蓉自比,也點出了他正處於比較艱辛的環境里。「更憑青女留連得」,青女就是傳說中主管霜雪的女神。青女留連不走,意思就是霜雪不停,繼續肆虐。整句話的意思就是任憑霜雪肆虐,我也不怕。就如同《海燕》里說的那樣:「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未作愁紅怨綠看」中的「愁紅怨綠」是指那些殘敗的花兒,整句的意思就是說木芙蓉不會像一般的花朵一樣,經受不起霜雪的摧殘,霜雪一來,就殘敗不堪。而木芙蓉在霜雪中卻能開放出美麗的花朵。

『陸』 木芙蓉中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徵了.池塘低下處標聳著一棵樹,陡立之感、獨立之姿,想見詩人的抱負與期許.史稱呂本中在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上書論恢復中原之計,未被採納,後因觸怒秦檜,降為提舉太平觀,此後即家居,從事著作和講學,晚年奉佛.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聲的寄託,呂本中以此詩道出他的人生選擇. 第二句「雨後霜前著意紅」,用擬人手法,寫木芙蓉努力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此句化用《論語·泰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是中國士子堅貞心志的人格典範;菊,象徵隱逸高潔.宋人常常將木芙蓉與菊花並稱.晏殊:「數枝金菊對芙蓉,搖落意重重.」歐陽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張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對幽.」菊以淵明為知己,木芙蓉就與菊花一樣,成為隱逸高潔的象徵.在整個中原淪陷,君臣綱常不能有所作為、金人另立張邦昌為偽楚之際,這無異是呂本中持守的心聲. 第三、四句則是全詩用意之所在.「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意思是說木芙蓉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歐陽炯說:此詩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隨東風之來去,花謝花開,俯仰由人,木芙蓉則傲然兀立於秋風之中,經霜愈盛,其風骨視桃李為何如耶?歐陽炯認為木芙蓉「經霜愈盛」,若以人擬木芙蓉、桃李,則木芙蓉的骨氣比桃李真有千差萬別.呂本中筆鋒一轉,想到春來繽紛的五彩大地,春風下桃李盛開,春盡滿地落花,甭說還撐到雨後的霜前.如果詩人有譬喻,那麼,雨是人生低潮的眼淚,霜則是人生的苦難,東風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人生低潮、苦難之中,還能努力地展現自己的風華,沒有沮喪、畏縮,沒有東風(恩寵),生命依舊亮麗.誰說一定要阿附權貴,在官場飛黃騰達呢?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前「著意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柒』 山路木芙蓉詩人感情,是怎樣表達的,結合詩句賞析

首句「小池南畔木芙蓉」,言木芙蓉之孤高,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徵了.池塘低下處標聳著一棵樹,陡立之感、獨立之姿,想見詩人的抱負與期許.史稱呂本中在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上書論恢復中原之計,未被採納,後因觸怒秦檜,降為提舉太平觀,此後即家居,從事著作和講學,晚年奉佛.文學是時代的反映,也是作者心聲的寄託,呂本中以此詩道出他的人生選擇. 第二句「雨後霜前著意紅」,用擬人手法,寫木芙蓉努力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此句化用《論語·泰伯》:「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柏」,是中國士子堅貞心志的人格典範;菊,象徵隱逸高潔.宋人常常將木芙蓉與菊花並稱.晏殊:「數枝金菊對芙蓉,搖落意重重.」歐陽修:「芙蓉金菊斗馨香,天氣欲重陽.」張耒:「空山寂寂何所有?晚菊芙蓉相對幽.」菊以淵明為知己,木芙蓉就與菊花一樣,成為隱逸高潔的象徵.在整個中原淪陷,君臣綱常不能有所作為、金人另立張邦昌為偽楚之際,這無異是呂本中持守的心聲. 第三、四句則是全詩用意之所在.「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意思是說木芙蓉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歐陽炯說:此詩用意全在三、四句,桃李隨東風之來去,花謝花開,俯仰由人,木芙蓉則傲然兀立於秋風之中,經霜愈盛,其風骨視桃李為何如耶?歐陽炯認為木芙蓉「經霜愈盛」,若以人擬木芙蓉、桃李,則木芙蓉的骨氣比桃李真有千差萬別.呂本中筆鋒一轉,想到春來繽紛的五彩大地,春風下桃李盛開,春盡滿地落花,甭說還撐到雨後的霜前.如果詩人有譬喻,那麼,雨是人生低潮的眼淚,霜則是人生的苦難,東風是表示皇帝的恩典.在人生低潮、苦難之中,還能努力地展現自己的風華,沒有沮喪、畏縮,沒有東風(恩寵),生命依舊亮麗.誰說一定要阿附權貴,在官場飛黃騰達呢?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和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前「著意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捌』 【木芙蓉】詩的賞析

木芙蓉 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賞析:首句點明木芙蓉生長的地方,就是在小池的南邊。第二句「雨後霜前著意紅」,用了擬人的手法,寫木芙蓉風吹雨打之後,在寒霜的侵擾之下,用心努力開放出美麗的花朵,突出了木芙蓉不畏艱難的特性。「猶勝無言舊桃李」借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典故:西漢時候,有一位勇猛善戰的將軍,名叫李廣,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李廣雖然身居高位,統領千軍萬馬,而且是保衛國家的功臣,但他一點也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這是一位多麼讓人崇敬的大將軍啊!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贊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說,桃李有著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說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詩人在這里說木芙蓉「猶勝無言舊桃李」,就是說它的品格比桃李更讓人敬佩。「一生開落任東風」寫出了木芙蓉的從容與淡定,不管風吹雨打,不管環境多麼的惡劣,也按自己的本性,自開自落。這是一種瀟灑,從容自在的形象,詩人好像是在寫木芙蓉的品格,實際上是托物言志。抒發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樣,不管環境有多惡劣,不管有多少的艱難,也依然從容淡定,堅持走自己的路。

『玖』 木芙蓉這首詩的意思

《木芙蓉》

作者:呂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後霜前著意紅。

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

釋義:的南岸盛開著美麗的木芙蓉,它們在雨後或霜前(意為在摧毀花木的天氣到來之前)都會有意開得更紅艷。它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

(9)木芙蓉呂本中賞析擴展閱讀:

《木芙蓉》是一首由呂本中創作的詩歌

意境:詩中明確點出歌頌對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為金兵南渡後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廣大人世、愛國志士的象徵了。詩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

詩中後句,詩人將「無言」 和「一生開落任春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而自已無言,用宋高宗和秦檜以及對女真貴族俯首貼耳、沒有骨氣和勇氣的主的派,來襯托木芙蓉霜後「著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極為深刻。

呂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稱東萊先生,祖籍萊州,壽州(治今安徽鳳台)人。仁宗朝宰相呂夷簡玄孫,哲宗元祐年間宰相呂公著曾孫,滎陽先生呂希哲孫,南宋東萊郡侯呂好問子。宋代詩人、詞人、道學家。

『拾』 木芙蓉呂本中托物言志

小題1:答案:木芙蓉不畏艱難,用心開花。 小題2:答案:從方法和作用兩方面回答:內藉助不畏風雨寒霜容、從容自在、自開自落的木芙蓉來寄託作者的志向、情感,表達自己不管環境有多惡劣、多艱難,也依然從容淡定,堅持走自己的路。 小題1: 點評:本題不難,本詩托物言志的寫法很突出,易於理解。古詩文中常有托物言志的寫法,閱讀時注意分析文中的「物」形象上有什麼特點,以此來聯想與此相似的人格精神,進而理解作者的思想。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