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塞上曲王昌齡的賞析

塞上曲王昌齡的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04 18:15:41

㈠ 王昌齡的《塞上曲》、《塞下曲》

《塞上曲》是:1、一首琵琶傳統大套文曲;
2、詩的題目。如:王昌齡:塞上曲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塞下曲》是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如:塞下曲
月黑雁飛高
單於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
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其一
盧綸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塞下曲其四
盧綸

野幕蔽瓊筵,羌戎賀勞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動山川
塞下曲六首
作者:李白
(一)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二)
天兵下北荒,胡馬欲南飲。
橫戈從百戰,直為銜恩甚。
握雪海上餐,拂沙隴頭寢。
何當破月氏,然後方高枕。

(三)
駿馬似風飆,鳴鞭出渭橋。
彎弓辭漢月,插羽破天驕。
陣解星芒盡,營空海霧消。
功成畫麟閣,獨有霍嫖姚
(四)
白馬黃金塞,雲砂繞夢思。
那堪愁苦節,遠憶邊城兒。
螢飛秋窗滿,月度霜閨遲。
摧殘梧桐葉,蕭颯沙棠枝。
無時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五)
塞虜乘秋下,天兵出漢家。
將軍分虎竹,戰士卧龍沙。
邊月隨弓影,胡霜拂劍花。
玉關殊未入,少婦莫長嗟。
(六)
烽火動沙漠,連照甘泉雲。
漢皇按劍起,還召李將軍。
兵氣天上合,鼓聲隴底聞。
橫行負勇氣,一戰凈妖氛。

二者並不因為「上」「下」二字而表達關內和關外不同的人文特點或戰斗的前線和後方的生活。但都與邊塞有關。
2、並非都由曲調演變而來。《塞上曲》本來就是琵琶傳統大套文曲:而《塞下曲》是古時邊塞的一種軍歌。

㈡ 塞上曲 王昌齡 譯文

塞上曲
唐五代來• 王昌齡

蟬鳴空桑自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注釋】

空桑:指桑葉已枯落。
蕭關:寧夏古關塞名,為關中四關之一。
幽並:幽州和並州,今河北、山西以及陝西一帶。
游俠兒:指恃勇氣、 逞意氣而輕視生命的人。
矜:驕傲自誇。
紫騮:泛指駿馬。
入塞寒:一作「復入寒」。

【白話譯文】
桑葉凋零,寒蟬悲鳴,八月後的蕭關大道,行走著一隊隊威武的戍兵。塞內塞外秋風秋色,浸透著陣陣寒氣,茫茫原野,處處被枯黃的蘆草覆蓋。來自幽州、並州的英勇軍士,都在邊疆沙場征戰到老。切莫學那些恃勇好勝之人,只知誇耀自己的駿馬空自逞強。

㈢ 《塞上曲王昌齡》拼音版

塞上曲·其一

唐代: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版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共沙塵權老。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 拼音版:

sāi shàng qǔ ·qí yī

táng dài :wáng chāng líng

chán míng kōng sāng lín ,bā yuè xiāo guān dào 。

chū sāi rù sāi hán ,chù chù huáng lú cǎo 。

cóng lái yōu bìng kè ,jiē gòng shā chén lǎo 。

mò xué yóu xiá ér ,jīn kuā zǐ liú hǎo 。

㈣ 王昌齡《塞上曲》的全文

塞下曲·其一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①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游俠兒②,矜③誇紫騮好。

【注釋】
①幽並:幽州和並州,今河北、山西和陝西一部分。
②游俠兒:指恃武勇、逞意氣而輕視性命的人。
③矜:自鳴不凡。

【簡析】
這首樂府歌曲是寫非戰的。詩由征戍邊塞庶幾不回,而告誡少年莫誇武力,抒發非戰之情。寫邊塞秋景,無限蕭煞悲涼,寫戍邊徵人,寄寓深切同情;勸世上少年、聲聲實在,句句真情。「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與王翰的「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工,感人至深。 》作者: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 【年代】:唐
【作者】:王昌齡——《塞下曲》
【內容】: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作者】:
王昌齡,字少伯,京兆人。登開元十五年進士第,補秘書郎。二十二年,中宏詞科,調汜水尉,遷江寧丞。晚節不護細行,貶龍標尉卒。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集六卷,今編詩四卷。

【注釋】:
黯黯:同「暗暗」;
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咸:都。

賞析】:
寫出征戰的殘酷,具有強烈的人民性和歷史的縱深感。語言簡煉,極富表現力。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後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
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思想。

【註解】:

1、黯黯:同「暗暗」;

2、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3、咸:都。

【韻譯】: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

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里黃塵迷漫,

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評析】:

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後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思想

㈤ 王昌齡《塞上曲.秋風夜渡河》表達的情感是什麼

王昌齡《抄塞上曲.秋風夜渡河》表襲達的情感:
詩歌以描寫邊塞的荒蕪蕭條、士兵們在無比嚴寒困苦的戰場上浴血奮戰,到頭來卻沒什麼軍工等,描述了戰場荒涼凄慘的景象,以此來抒發自己對受苦的士兵們的同情和強烈的反戰之意。充分體現了他的愛國主義,英雄主義精神,另外還深深蘊含了詩人對下層人民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詩人寬大的視野和博大的胸懷。
全詩如下: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譯文:
秋風在夜晚暗暗吹過邊塞的河流,吹過雁門的桑田,邊地一片蕭瑟。遠遠地能夠看見胡地有人在打獵,雖說還不是秋天,邊塞卻已經十分寒冷,戰士們只能在嚴霜中風餐露宿。在戰場上,兵士們被分成五道作戰,孤軍奮戰,身經百戰。戰士們雖然英勇,結果功勞多的反而會被下獄,想起這,真是讓戰士們傷心啊。

㈥ 賞析王昌齡的邊塞詩

王昌齡邊塞詩的特色
王昌齡的邊塞詩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的概括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了盛唐時代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致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 唐代是一個詩歌藝術天才成批涌現的時代。國力的強盛,經濟的繁榮,思想的兼容並包,中外文化的融合……造就了唐代士人開闊的胸懷、恢弘的氣度、積極進取的精神,而這些則直接影響著唐文學的風貌。這個時期,不僅出現了能將山水田園景象躍然紙上的王維、孟浩然山水田園詩人,也出現了將邊塞生活寫得瑰麗奇偉的王昌齡、高適、岑參。尤其是王昌齡的邊塞詩更是在發情、造景、寫意等方面達到了頂峰,贏得「七絕聖手」之盛譽。
現存的《王昌齡集》共收錄詩181首,絕句佔了將近一半,七絕佔了五分之二。本文以《王昌齡詩注》為底本,共摘出21首反映邊塞生活的詩歌。其中五言12首(《變行路難》、《塞下曲四首》、《塞上曲》、《從軍行二首》、《代扶風主人答》、《箜篌引》、《從軍行》、《胡笳曲》),七言9首(《從軍行七首》、《出塞二首》)。其中除《代扶風主人答》外其餘詩歌均為樂府舊題,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感情是王昌齡邊塞詩創作的一大特色。
總的說來,王昌齡邊塞詩的內容是比較豐富的,隱藏於內容背後的則是詩人獨具匠心的藝術表現力,主要有以下幾大藝術特質:
一、 意境開闊
王昌齡的'《從軍行・其四》:「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為了充分地表現將士們「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愛國豪情和英雄氣概,王昌齡把戰爭的背景安置在青海湖至玉門關這條相距千里的戰線,突出戰線之長和地域之廣,不僅強化了愛國主題,而且使得詩歌的意境異常開闊。又《出塞二首・其一》:「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以時空作背景,上溯秦漢,下迄盛唐,引出重大主題:譴責朝廷用將不當,斥責邊將守備無能。「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則借用李廣的典故反映了人民保家衛國、抵抗侵略的願望。短短四句二十八字,總結了歷史教訓,提出了現實問題,意境開闊,氣象雄渾。 二、高度的概括力
七言比五言雖只是兩字之差,但在內容的豐富及感情的表達方面卻難度更大。王昌齡以他卓越的概括能力,於區區四句之中,讀者能由其所寫推見其未寫,由其部分可以推見其全體。 《從軍行七首・其五》,寫洮河大捷,詩人沒有繪聲繪色地描寫雙方激戰的過程和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只抓住「生擒吐谷渾」這一幕,便完成了對洮河大捷的精煉概括。讀者從「生擒吐谷渾」的戰果,便可想像出戰斗的激烈和將士們殺敵的英勇,以及勝利後歡呼雀躍的情景。同樣,《出塞二首・其二》,詩人只通過「鼓聲猶振」、「刀血未乾」兩個細節,便告訴了我們致勝之速、將士們的武勇超人。
三、情與景的完美融合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①典型意象的選取與獨特邊塞環境的刻畫使得王昌齡的每首詩儼然成為一幅獨特的風景畫,而畫面的深層寄託的則是詩人深厚炙熱的情感。這在他著名邊塞組詩《從軍行七首》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證。這組詩「可以說所寫的絕非哪一場具體的征戰,詩人從古往今來的邊陲戰事中,提煉出帶有普遍意義的內容,再由藝術形象真切地表現出來。這,就是它能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的原因」。
②在這組詩中王昌齡刻意選取了最能代表邊塞風情的事物,如烽火城、百尺樓、琵琶、關山、青海、孤城、玉門關、樓蘭、大漠、胡瓶等,使人讀後便在腦海中形成一幅廣袤蒼茫的邊塞場景。
在這場景之後有反映邊人思親還鄉的(其一、其二);有表達對將士們深切同情的(其三);有渴望戰爭勝利、昂揚鬥志的(其四、其五、其六);還有單純描寫塞外戰場景色的(其七)。另外,他還善於攝取富有邊塞生活特色的場景,具體刻畫出征將士的內心痛苦,傳達人們共有的厭戰情緒。如《從軍行七首・其四》:「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可謂將征戰之苦寫到了極點。駐守邊塞的將士們,為了御敵保境,雖已身經「百戰」,連金盔鐵甲都被漫天的黃沙所穿透,可還是沒能歸回自己的家國。「終不還」,終不得還也。
劉勰說過:「人稟七情,應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文心雕龍・明詩》)人的感情通常是在物的觸動下生發的。例如《從軍行七首・其三》:「關城拾葉早築黃,日東雲沙古戰場。表請回軍掩塵骨,莫教兵士哭龍荒。」秋塞外,抒情主人公眼前出現了一片荒涼凄慘的古戰場景象:塞上關城,榆葉黃落,雲沙日暮,屍骨縱橫,聯想到自古以來的戰事,又想起葬身塞外的士兵,因而對不恤士兵的統治者充滿怨恨,並提出悲憤的控訴。《塞下曲四首・其二》,在寒水、冷風、平沙、黯日、白骨、亂蓬組成的邊塞生活圖畫中,就包含著詩人的復雜情緒和深沉感慨,既有對歷史的詠嘆也有對現實的批評,更有對徵人的眷念和同情。這樣的意境,充分發揮了意的統帥作用,做到了情景交融,情思縝密流暢。
四、豐富的表現手法
縱觀王昌齡21首邊塞詩,表現手法的多樣性是他反映上述思想內容的一大載體。具體而言,他善於運用誇張、豐富合理的想像來充實詩歌意境,如《從軍行七首・其四》中的「孤城遙望玉門關」;運用第三人稱角度將自身置於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中,客觀地描寫了邊地風光及戰士的生存狀態,如《從軍行七首・其一》;同時,大量典故的運用則為詩歌思想內容的揭示蒙上一層神秘面紗,於婉轉隱晦間反映出詩人的態度。
王昌齡邊塞詩中借用的典故不下十處,《從軍行二首・其一》「雖投定遠筆,未坐將軍樹」借用定遠侯班超的典故。「定遠筆」《後漢書・班超傳》載:「(超)家貧,常為官擁書以供養。久勞苦,嘗輟業投筆嘆曰:『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③後終以通西域之功封定遠侯。「將軍樹」,《後漢書・馮異傳》載:劉秀部將馮異「為人謙退不伐……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樹下,軍中號曰『大樹將軍』」。④以上兩句意為雖棄文就武,投筆從戎,但仍未建立功勛;《代扶風主人答》「長鋏誰能彈」用孟嘗君門客馮諼彈鋏而歌的典故,意在說明將士久客無以為家、有情無處可訴的內心;「將軍降匈奴」中的將軍指「李陵」,《史記・李將軍列傳》載:「天漢二年(前99年)秋,武帝使李陵將步卒五千出居延以伐匈奴,單於以兵八萬圍之,陵力戰數日,矢盡援絕,遂降匈奴。」⑤此句借漢事言當朝之事。《胡笳曲》有「三奏高樓曉,胡人掩涕歸」。《世說新語・雅量》:「劉琨為並州刺史,胡騎之數重。琨夕乘月登樓清嘯,賊聞之凄然長嘆;中夜奏胡笳,賊皆流涕,人有懷土之思;向晚又吹之,賊並棄圍奔走。」本詩藉由此典故透漏的是渴望征戰勝利,早日歸還家鄉的情感;《出塞二首・其一》 「龍城飛將」借用衛青、李廣的典故,意在說明王昌齡對卓才將領的渴求。《漢書・衛青霍去病傳》⑥載,元光六年(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出上谷,至龍城,斬首虜數百。《史記・李將軍列傳》:「(李)廣居右北平,匈奴聞之,號曰『漢之飛將軍』」;《塞下曲四首・其四》借用霍去病前後六次伐匈奴的英勇事跡代指立功邊塞的將軍。《塞上曲》「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出自《漢書・匈奴傳》,載稱:「宣帝本始二年(前72),遣御史大夫田廣明等五將軍,分別自西河、張掖、雲中、酒泉、五原同時出兵以伐匈奴。」⑦等等。典故的大量運用實則是為詩歌主題服務,王昌齡以懷古的「無意」來鞭撻當朝官員的行為,實為精妙。
總的看來,王昌齡是盛唐有較長赴邊從軍經歷並大量寫作邊塞詩的第一人,他的21首邊塞詩以其思想內蘊的深刻豐厚、復雜及藝術的卓絕,大大超越了之前的邊塞詩,為盛唐邊塞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樹立了極高的典範,稱他是邊塞詩派中的領袖人物亦屬當之無愧。

㈦ 塞上曲王昌齡拼音版

chánmínɡkōnɡsānɡlín,báyuèxiāoɡuāndào.
蟬 鳴 空 桑 林 ,八月 蕭 關 道 .
chūsàifù版rùsài,chùchùhuánɡlúcǎo.
出 塞 復入權塞 ,處 處 黃 蘆草 .
cónɡláiyōubìnɡkè,jiēxiànɡshāchǎnɡlǎo.
從 來 幽 並 客,皆 向 沙 場 老 .
mòxuéyóuxiáér,jīnkuāzǐliúhǎo.
莫學 游 俠 兒,矜 誇 紫騮 好 .

㈧ 關於塞上曲(王昌齡)的一些問題

怎樣才能解脫人民的困苦呢?詩人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將軍。「但使龍專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屬。」只要鎮守龍城的飛將軍李廣還活著,就不會讓胡人的騎兵跨越過陰山。「龍城飛將」是指漢武帝的鎮守盧龍城的名將李廣,他英勇善戰,多次把匈奴打敗。「不教」,不允許,「教」字讀平聲;「胡馬」,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騎兵。「度陰山」,跨過陰山。陰山是北方東西走向的大山脈,是漢代北方邊防的天然屏障。

㈨ 王昌齡:<塞上曲>的翻譯和評價

樓上的,又是你哈

塞上曲①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②。

出塞復入塞,版處處黃蘆草權。

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③。

莫學游俠兒,矜誇紫騮好④。

注釋
注釋
[注釋]

①塞上曲:唐代的《塞上曲)、《塞下曲》,由漢樂府中《入塞曲》、《出塞曲》演化而來,內容多寫邊塞戰爭。

②蕭關:關名,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③幽並:幽州和並州,今湖北、山西以及陝西一部分。塵沙:幽並二州外接沙漠。

④游俠兒:自恃勇武、講義氣而輕視生命的人。矜(jīn):驕傲自誇。紫騮:泛指駿馬。這兩句說應以報國為志,不要學某些游俠兒,只誇自己的駿馬。

賞析
賞析
[賞析]

王昌齡的邊塞詩,大都寫得意氣昂揚。初秋時分,知了在桑林里鳴叫,蕭關道上葦葉已經枯萎,徵人來往頻繁。收獲季節,北方少數民族的統治者常在此舉兵掠奪,塞上形勢緊張。但居住在幽州、並州的健兒,為了保衛國家,在沙塵、戰斗中度過了一生,國家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得安全的。無疑,詩人對他們是滿懷敬意的。一句「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說出了征戰健兒的辛苦。全詩極寫塞上的秋寒蕭瑟,游俠健兒的英勇愛國,慷慨動人,也對有些游俠兒驕矜放縱的一面,給予了批判。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