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柴可夫斯基賞析

柴可夫斯基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04 06:32:11

1. 柴可夫斯基的音樂作品賞析

作品:《b小調第六交響曲(悲愴)》
《悲愴》它是老柴生前自認為一生中最成功的作品,也是他最得意的傑作。
這首交響曲正如其標題所示,強烈地表現出「悲愴」的情緒,這一情緒貫穿了樂曲的始終。這部作品裡完美的體現了柴可夫斯基音樂的音樂美學觀,樂曲旋律優美,形式均衡,管弦樂手法精巧,具有憂郁的抒情性。因此這首《悲愴》也被譽為古今交響曲中第一流的精品。

與老柴之前的六部交響曲不同(雖然這部交響曲標號是第六號,但是在1885年,作者還寫過一部《曼弗雷德交響曲》,因此這部交響曲其實是第七部。)《悲愴》的音樂主旨是描寫人生的恐怖、絕望、失敗、滅亡等,充滿了悲觀的情緒,而否定了一切肯定、享受人生的樂觀情緒。

第一樂章 慢板,轉不很快的快板,採用奏鳴曲形式。序奏為慢板,低音提琴以空虛的重音作為引子,由低音管在低音區演奏出呻吟般的旋律,其他樂器則如嘆息般地繼續。樂曲自開始就籠罩在一種煩躁不安的陰沉氣氛中。主部的第一主題快速而富節奏感地奏出,給人以苦惱、不安和焦燥的印象。之後樂曲的速度旋即轉成行板,第二主題哀愁而美麗,有如暫時拋卻苦惱而沉入幻想中一般。樂章的終結部十分柔美、溫和,旋律在平靜的伴奏下伸展,形成謎一樣的結尾。

第二樂章 溫柔的快板,自始自終一貫單純的色彩,其構想似乎來自俄羅斯民謠。音樂節奏不安定而稍快,全樂章呈現出昏暗、低迷的狀態。主部的主要旋律具有舞蹈般的節奏,卻又盪漾著一絲不安的空虛感。

第三樂章 甚活潑的快板,採用諧謔曲與進行曲混合而無發展部的奏鳴曲式。這一樂章的主要內容反映了人們四處奔忙、積極生活的景象,有人認為這一樂章體現出作者對過去的回憶。本樂章第一主題採用諧謔曲式,風格輕快、活潑,與前兩個樂章的主題形成對比。樂章的第二主題很像義大利南部的一種民族舞蹈音樂——塔蘭泰拉舞曲,其主要旋律具有戰斗般的感覺,但這一主題在進行曲般的旋律中,並沒有明朗、快活的氣息,反而呈現出一種悲壯感。這一主題旨在表現人類的苦惱爆發時,所發泄出的反抗力量。此部分略經擴展後,再次出現詼諧曲主題而達到高潮。緊接著進行曲主題再現,樂章的終結部便在進行曲主題片斷堆積的形態下強烈地結束。

第四樂章 終曲,哀傷的慢板,採用自由的三段體。樂章的主題極為沉鬱、晦暗,與一般交響曲的終曲多是最為快速、壯麗的樂章正好相反,這一安排更加充分的強調了「悲愴」的主題,悲傷的旋律在兩聲圓號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凄涼,在最終無限凄寂當中結束。

2. 四小天鵝音樂 賞析

《四小天鵝舞曲》是四幕舞劇《天鵝湖》第二幕中的舞曲,該曲是舞劇中最受人們專歡迎的舞曲之一,屬這首舞曲音樂輕松活潑,節奏干凈利落,形象地描繪出了小天鵝在湖畔嬉遊的情景,質朴動人的旋律還富於田園般的詩意.
四小天鵝舞曲的八分音符奏出活潑跳躍的伴奏音型,以二重奏的形式奏出輕快的樂句,形象地刻畫了小天鵝天真活潑可愛的形象,顯得十分有趣。樂曲歡快、活潑、跳躍,整首樂曲速度輕快,有管弦樂隊來演奏,並且能較明顯地聽出管樂和弦樂分別演奏的樂句。

3. 20首名曲(作者,創作背景,特點,賞析)

世界名曲 埃爾加
愛的禮贊
巴赫
E調前奏曲
G弦上的詠嘆調
愛的協奏曲
布藍登堡舞曲
布藍登堡協奏曲
詠嘆調(巴哈)
雅克的迦可琳眼淚(巴哈)
舞樂組曲(巴哈)
船歌(巴哈)
愛的協奏曲(巴哈)
E大調前奏曲(巴哈)
G弦之歌(巴哈)
貝多芬
英雄
悲愴奏鳴曲(貝多芬)
快樂頌(貝多芬)
月光奏鳴曲(貝多芬)
致愛麗絲(貝多芬)
命運交響曲
田園交響曲
第九交響曲(合唱)——《歡樂頌》
暴風雨奏鳴曲
熱情奏鳴曲
比才
阿萊城姑娘(比才)
卡門(比才)
小步舞曲(比才)
勃拉姆斯
第三號交響樂(勃拉姆斯)
匈牙利舞曲第五號(勃拉姆斯)
搖籃曲(勃拉姆斯)
圓舞曲(勃拉姆斯)
柴可夫斯基
1812序曲(柴可夫斯基)
C大調小夜曲(柴可夫斯基)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柴可夫斯基)
羅密歐與朱莉葉幻想曲序曲(柴可夫斯基)
馬祖卡舞曲 (柴可夫斯基)
那波里舞曲(柴可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
雙人舞(柴可夫斯基)
四個小天鵝(柴可夫斯基)
天鵝湖序曲(柴可夫斯基)
西班牙舞曲(柴可夫斯基)
匈牙利舞曲(柴可夫斯基)
圓舞曲(柴可夫斯基)
德彪西
月光曲(德彪西)
棕發少女(德彪西)
德沃夏克
自新大陸(德沃夏克)
幽默曲(德沃夏克)
金婚進行曲(德沃夏克)
馬斯奈
朱爾的哀思(馬斯奈)
泰綺思冥想曲(馬斯奈)
沉思曲(馬斯奈)
門德爾松
仲夏夜之夢序曲(門德爾松)
結婚進行曲(門德爾松)
春之歌(門德爾松)
乘著歌聲的翅膀(門德爾松)
芬格爾山洞(門德爾松)
第一鋼琴協奏曲(門德爾松)
無詞歌(門德爾松)
義大利交響曲(門德爾松)
蘇格蘭交響曲(門德爾松)
莫扎特
弦樂小夜曲(莫扎特)
小步舞曲(莫扎特)
第二十五交響曲(莫扎特)
第三十三交響曲(莫扎特)
第三十五交響曲(莫扎特)
第三十六交響曲(莫扎特)
第三十八交響曲(莫扎特)
第三十九交響曲(莫扎特)
第四十交響曲(莫扎特)
第四十一交響曲(莫扎特)
第十一號鋼琴奏鳴曲(土耳其進行曲)(莫扎特)
聖詩(莫扎特)
第二十號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一號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三號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四號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第二十六號鋼琴協奏曲(莫扎特)
第二號橫笛協奏曲(莫扎特)
D大調圓號協奏曲(莫扎特)
舒伯特
鱒魚五重奏(舒伯特)
小夜曲(舒伯特)
未完成交響樂(舒伯特)
聖母頌(舒伯特)
菩提樹(舒伯特)
樂與之時(舒伯特)
軍隊進行曲(舒伯特)
F小調樂與之時(舒伯特)
舒曼
夢幻曲(舒曼)
蝴蝶(舒曼)
斯特勞斯
藍色多瑙河舞曲
皇帝圓舞曲
風流寡婦圓舞曲
春之聲圓舞曲
維瓦爾第
四季
吉他奏鳴曲
曼陀鈴協奏曲
威爾第
茶花女
弄臣
阿依達
奧塞羅
★希望大家不要再把「維瓦爾第」與「威爾第」弄混
肖邦
馬祖卡(肖邦)
波蘭圓舞曲(肖邦)
F大調夜曲(肖邦)
F大調船歌(肖邦)
C小調夜曲(肖邦)
C小調即興幻想曲(肖邦)
穆索爾斯基
展會上的圖畫
哈恰圖良
大刀進行曲
老約翰·施特勞斯
拉德斯基進行曲

4. 誰有關於《天鵝湖》的音樂詳細賞析

柴可夫斯基,舞劇《天鵝湖》

四幕芭蕾舞劇,作品作於1876年。故事取材於俄羅斯聯邦古老的童話,由別吉切夫和蓋里采爾編劇,是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由於原編導在創作上的平庸以及樂隊指揮缺乏經驗,致使1877年2月20日首演失敗。 直到1895年,在彼得堡的演出,才獲得了驚人的成功,從此成為世界芭蕾舞的經典名著。

《天鵝湖》 至今仍是舞蹈家們所遵循的楷模, 同時也是一部現實主義舞劇的典範。 劇情大致是: 被魔法師羅德伯特變成天鵝的奧傑塔公主,在湖邊與王子齊格弗里德相遇,傾訴自己的不幸,告訴他:只有忠誠的愛情才能使她擺脫魔法師的統治,王子發誓永遠愛她。在為王子挑選新娘的舞會上,魔法師化成武士,以外貌與奧傑塔相似的女兒奧吉莉雅欺騙了王子。王子發覺受騙,激動地奔向湖岸,在奧傑塔和群天鵝的幫助和鼓舞下,戰勝了魔法師。天鵝們都恢復了人形,奧傑塔和王子終於結合在一起。

《天鵝湖》的音樂象一首首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詩篇,每一場的音樂都極出色地完成了對場景的抒寫和對戲劇矛盾的推動以及對各個角色性格和內心的刻劃,具有深刻的交響性。這些充滿詩情畫意和戲劇力量,並有高度交響性發展原則的舞劇音樂,是作者對芭蕾音樂進行重大改革的結果,從而成為舞劇發展史上一部劃時代的作品。其中許多音樂都是流芳百世佳作,這里只能選擇其中著名的幾首加以介紹。

舞劇的序曲一開始,雙簧管吹出了柔和的曲調引出故事的線索,這是天鵝主題的變體,它概略地勾劃了被邪術變為天鵝的姑娘那動人而凄慘的圖景 (片段1)。

全曲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是第一幕結束時的音樂。這一幕是慶祝王子成年禮的盛大舞會,音樂主要由各種華麗明朗和熱情奔放的舞曲組成。在第一幕結束時,夜空出現一群天鵝,這是樂曲第一次出現天鵝的主題,它充滿了溫柔的美和傷感,在豎琴和提琴顫音的伴隨下,由雙簧管和弦樂先後奏出(片段2).

《匈牙利舞》,即是匈牙利民間的《查爾達什舞》。音樂的前半段舒緩而傷感,如舞蹈前的准備(片段 3),音樂後半段節奏強烈,顯示出舞蹈者的粗獷,是一首狂熱的舞曲(片段4)。

《西班牙舞》,音樂富有濃厚的西班牙民族風味,西班牙響板的伴奏色彩明亮,更加重了音樂的民族特色。音樂前半部分熱情奔放,氣氛熱烈(片段5),後半部分則充滿了歌唱性和旋律性(片段6)。

《那波里舞曲》是一首十分著名的義大利風格的舞曲,整個舞曲以小號為主奏,音樂活潑,前半段平穩, 後半段則節奏越來越快,氣氛越來越熱烈, 是一首塔蘭泰拉風俗舞曲(片段7)。

《四小天鵝舞》也是該舞劇中最受人們歡迎的舞曲之一,音樂輕松活潑,節奏干凈利落,描繪出了小天鵝在湖畔嬉遊的情景,質朴動人而又富於田園般的詩意。

5. 柴可夫斯基的《天鵝湖》表達了些什麼

芭蕾舞劇《天鵝湖》,自1877年在莫斯科首演以來,已有100多年歷史,至今在世界各國仍然受到廣大觀眾喜愛,成了芭蕾舞的代名詞。

《天鵝湖》的故事取材於德國中世紀的民間童話,由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譜樂。講的是美麗的公主奧傑塔在森林湖畔嬉戲,一隻本是怪鳥變成的魔王羅特巴爾特,施展魔法將公主奧傑塔變成了一隻天鵝。王子齊格弗里德的成年之日,母後要為王子舉行選妃舞會,王子悶悶不樂,忽見一群白天鵝掠過天空,王子隨即持弓尾隨來到湖畔,正要向一隻頭戴皇冠的白天鵝舉弓射擊,奧傑塔緩緩地站起撣理著羽翼向王子哀訴委曲。接著,在小提琴與大提琴交替重奏的抒情樂曲中,奧傑塔與王子跳起了大段慢板的雙人舞,王子對公主深表同情並產生了愛情。王子向公主起誓,要以純真的愛情戰勝魔法,讓公主恢復人形。

在選妃的舞會上,各國來賓相繼跳起了各國民族舞蹈。魔王為了破壞王子與奧傑塔的誓約,將自己的女兒變成黑天鵝,假冒公主闖進宮來,以妖媚的舞蹈誘惑王子,兩人跳起了著名的黑天鵝雙人舞。魔王以為王子已經中計,一陣獰笑。霎時間天昏地暗,奧傑塔絕望地從窗外天空飛過,王子方知受騙,不顧一切與魔王展開了殊死的搏鬥。最終,純真的愛情戰勝了邪惡,魔王被誅,公主和所有變成白天鵝的姑娘都恢復了人形,與王子歡欣起舞,迎著晨曦慶幸新生。

6. 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的樂曲賞析

緊張的氣氛在增長著,隨著一聲定音鼓滾奏,低音弦樂奏出了命運的動機,它帶來騷亂而激動的情緒,象徵法軍的入侵已打破俄羅斯人民安寧的生活。這時你可以聽到一個音 調柔和動人、如泣如訴的主題在雙簧管、長笛、單簧管和大管聲部輪流傳遞。之後,鼓鈸對擊的聲音使音樂的速度開始不斷地加快,音響也不斷地增強,音樂進入一個小高潮。
原先的不安情緒被一個描繪徵集俄羅斯軍隊的插段所代替,在小軍鼓背景的襯托下,木管樂器和法國號奏出一個號召性的合奏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幾次反復,隨後是一個短暫的休止,音樂轉入快板部分。 第一主題這時的音樂和前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音樂的速度極快,開始描寫兩軍決戰的場面,從這主題特意加強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彿可以聽到劍擊聲和馬蹄聲似的。當這個主題逐漸遍傳整個樂隊並發展到最高潮時,小鼓再次敲出信號動機,法國號奏出《馬賽曲》的主旋律,它的反復呈現用以作為法國軍隊侵入俄國的象徵。
第二主題
兩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錯後逐漸舒緩下來,接著出現的是同《馬賽曲》主題相異的兩個俄羅斯風格的旋律(bG大調)。這是一支流暢、遼闊的俄羅斯民歌,在法國號的背景下由小提琴奏出,訴說著俄羅斯人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以及他們不畏強暴、准備給予來犯的敵人迎頭痛擊的決心。另一個旋律是俄羅斯婚禮歌曲《在大門旁》,先由長笛和單簧管奏出,具有一種熱情的特性,鈴鼓奏出了清脆的響聲。這投歌曲充分表現出俄羅斯人民即使在危難時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氣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羅斯旋律一樣,舒緩了緊張的戰斗情緒。 從引子的贊美歌主題開始,這時候,整個樂團添加進來的銅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庄嚴而宏偉地奏出(《馬賽曲》和拿破崙帝國國歌《出征曲》),由於結合著管鍾的特別新穎的色彩,顯得更加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頌歌,象徵著斗爭的光榮結局。這首贊美詩的有力陳述屢次,但因為此段旋律來自敵方而被會戰主題的一些急速的樂句所打斷,這些音階式樂句的重現,使人們又回想起過去同敵人的搏鬥。
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響起來了,這就是1833-1917年間俄國國歌《天佑沙皇》的主題,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鍾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

7. 誰知道1812年序曲的賞析,越詳細越好,還有柴可夫斯基創作這曲子的感想和背景,急!!!越具體越好!!!

一、《》序曲的創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寫的《1812》序曲,全名為《用於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落成典禮,為大樂隊而作的1812年庄嚴序曲》。夠長吧!如果你去唱片店買碟時可以一字不漏的背下去,那我真的佩服你了。
這首曲是柴可夫斯基應他的老師尼古拉魯賓斯坦之請而作,目的是慶祝莫斯科救主基督大教堂的重建––這座教堂曾在1812年法俄戰爭中被戰火焚毀(另一說是此曲為莫斯科藝術工業博覽會而寫)。
《1812》序曲在老柴的所有作品中應歸入最粗淺、最通俗易懂的。在樂評家心目中,《1812》序曲不算柴可夫斯基最好的作品,即使柴氏本人,在寫給梅克夫人(柴可夫斯基的主要贊助者)的信中也說:「這首序曲將會非常嘈雜而喧嘩,我創作它時並無太大熱情,因此,此曲可能沒有任何藝術價值。」諷刺的是,《1812》序曲在首演時已大受歡迎,為柴可夫斯基贏得極高的聲譽。後來陸續在俄羅斯許多城市和德國、捷克、比利時各地演出,自此一直成為柴可夫斯基交響樂作品中最形象鮮明、通俗易懂和備受歡迎的作品之一,這點恐怕出於柴可夫斯基意料之外。

二、《1812》序曲的內容
1812年,拿破崙率領60萬大軍入侵俄國,企圖在短時間內殲滅俄軍,佔領莫斯科,並迫使俄國投降。戰爭開始時,拿破崙軍隊在數量占優勢的情況下,俄軍不得不逐步撤退,法國迫近莫斯科,俄軍司令庫圖佐夫採取堅壁清野,燒毀糧草的戰略,並撤退居民,率軍暫時撤離莫斯科。拿破崙在佔領莫斯科一個月後,仍無法迫使俄國投降,反而令自己孤軍陷入重圍,於是下令撤離莫斯科。撤退途中,拿破崙軍隊不能適應俄國嚴酷的冬天,加上飢餓和俄軍的反擊,終致潰敗。拿破崙入侵俄國時多達六十萬的的部隊大部分被殲滅,最後只剩下不足萬人逃出俄國國境。
《1812年》序曲是根據上述史實寫成的一部管弦樂作品。柴可夫斯基在這首序曲中層次分明地敘述了1812年的這一事件,包括俄羅斯人民原來的和平生活和隨後發生的不安和騷亂,俄法兩軍的會戰,以及最後俄國擊潰法軍,俄羅斯人民慶祝勝利的狂歡情景等。
三、《1812》序曲為何被音響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
我在上面已提過,這首序曲並不是柴可夫斯基最佳作品之一,但為甚麼會廣泛被發燒友用作測試器材之用呢?理由很簡單,這首序曲除了運用正常管弦樂編制的樂器外(包括三個定音鼓、三角鐵、鈴鼓、大鼓、鈸等),還動用了軍鼓、大炮、鍾等超常樂器在內,在序曲的結尾處還另加了一支軍樂隊,以期收到熱鬧和生動的效果。
這首序曲在第一次上演時,鍾鼓炮齊聲轟鳴,配合樂團的演奏,已令參加典禮的公眾大為激動。到了近代雙聲道時代之後,錄音技術大為躍進,有幾家公司在唱片內加入真實炮聲,更使音響發燒友著迷,他們往往利用實炮錄音的版本來考驗器材的力度、瞬態、低頻等方面的能力。
假使你並非「大炮黨」,請細聽全曲,留意到吧!這首序曲音量起伏變化極大,動用的樂器非常多,聽清楚其中的弦樂、木管、銅管和打擊樂器,它可以檢驗你的器材音質音色、結像定位、強弱和動態對比……
如果你不能分辨不同樂器的聲音,可以先買一隻「彼得與狼」的音樂碟。任何古典樂的初入門者和有小朋友的家長,我都推薦你們買一張「彼得與狼」,在這首曲的故事裡,每一個角色都由管弦樂團其中一種樂器扮演,對你辨音幫助很大,而小朋友一定聽得很開心(你要陪著他聽啊!)。
四、分析《1812》序曲
我選取用作分析的版本是Mercury Antal Dorati指揮 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的版本,這是我比較喜歡的版本。當然,我也喜歡RCA Eugene Ormandy指揮The Philadelphia Orchestra的版本,為甚麼我沒選近期很多網友買了的Telarc版本?很簡單,我認為這版本不理想。分析部分我根據楊民望的《世界名曲欣賞》(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來寫,這是權威版本,國內和台灣好多評論都是根據這書寫(偷)的(香港例外,我們的唱片評論員有極豐富的想像力,他們會胡亂創作和胡說八道,他們有足夠的無知和失實,因此,讓香港人有足夠的材料被人取笑)。如果你習慣看字典一般厚的書,你可以買下來(兩本字典),如果你怕大書,楊民望有一本《交響樂欣賞入門》(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是前書的節本。
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古典音樂的入門朋友,故此我盡可能不使用音響用語,實在不能不用時,請網友見諒,這些術語並不難理解。希望完全不懂古典音樂的朋友查查書籍,再不然運用一下自己的想像力吧,寫得不夠專業和准確的地方,也請方家雅正和見諒。(唉!免費午餐,寫得唔好都不要罵我!)
樂曲從一段遼闊的慢引子開始:這是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分成六個聲部的方式(每個聲部兩人)奏出的一支古老的贊美詩《主啊,拯救你的子民》(台灣譯為《天主佑民》)的旋律,它那安詳的步伐象徵著俄羅斯人民和平與安寧的生活。到了(1:18)左右,這個主題加入木管樂器,音響庄嚴、宏偉而有力。
緊張的氣氛在增長著,隨著(1:53)左右的一聲定音鼓,你會聽到低聲部出現一種驚惶不安的節奏,它帶來騷亂而激動的情緒,象徵法軍的入侵已打破俄羅斯人民安寧的生活。這時你可以聽到一個柔和動人、如泣如訴的主題在雙簧管、長笛、單簧管和大管(2:46)聲部輪流傳遞。(2:53)和(3:01)左右,你會聽到鼓鈸對擊的聲音,音樂的速度開始不斷地加快,音響也不斷地增強,音樂進入一個小高潮。
在(3:12)左右,原先的不安情緒被一個描繪徵集俄羅斯軍隊的插段所代替,你會聽到急促的軍鼓聲(3:26),在小軍鼓背景的襯托下,木管樂器和法國號奏出一個號召性的合奏主題,這個主題經過幾次反復,隨後是一個短暫的休止(4:25)左右,音樂轉入快板部分(4:28)左右。
這時的音樂和前一段音樂形成鮮明的對比,這時音樂的速度極快,開始描寫兩軍決戰的場面,從這主題特意加強的重音和切分音中,彷彿可以聽到劍擊聲和馬蹄聲似的。當這個主題逐漸遍傳整個樂隊並發展到最高潮時,在(5:02)左右你會聽到擊鼓聲,到了(5:08)左右,法國號和短號相繼奏出《馬賽曲》,它的反復呈現用以作為法國軍隊侵入俄國的象徵。
兩支旋律在互相碰撞交錯後逐漸舒緩下來(6:04),接著出現的是同《馬賽曲》主題相異的兩個俄羅斯風格主題。(6:20)出現一支流暢、遼闊的俄羅斯民歌,訴說著俄羅斯人民對自己祖國的熱愛,以及他們不畏強暴、准備給予來犯的敵人迎頭痛擊的決心。留意這時樂團打三角鐵的聲音,你應該聽到足夠的泛音,如果你只能聽到暗啞的音色,不是你的唱片錄音欠佳,就是你的器材差勁。
另一個在(7:35)出現的主題是俄羅斯婚禮歌曲《在大門旁》,先由長笛和單簧管奏出,具有一種熱情的特性,在(7:53)左右你會聽到鈴鼓的聲音,它應該是澄清的。這投歌曲充分表現出俄羅斯人民即使在危難時刻仍然不失去蓬勃的朝氣和肯定自己力量的信心。和上面的俄羅斯旋律一樣,舒緩了緊張的戰斗情緒。
隨後一段(8:36)又是會戰場面的描繪,音樂顯示新一輪的搏鬥,銅管樂器和弦樂器錯綜交織,打擊樂器象徵刀光劍影的搏鬥,(9:08)開始,你會聽到多次擊鼓和擊鈸的聲音,而《馬賽曲》在後期會漸次減弱並逐漸消失,它的片斷只是加快了速度,時斷時續,後來在低音弦樂器的陰沉音符襯托下轉入低音區(大管、低音長號和大號)。
(10:06)又出現我們熟知的兩個俄羅斯風格的主題,留意三角鐵的聲音。這段再一次強調俄羅斯人民對入侵的敵人的勝利。(10:52)左右你會再聽到熟悉的俄羅斯民歌。緊接在《馬賽曲》(11:13)主題之後,樂聲的速度加快和加強,到了(11:47)出現第一聲炮響,接連出現五下炮聲,音樂轉入暴風驟雨般的下行樂句,至(12:36)停止,描繪最後的搏鬥和敵軍的潰逃,形象鮮明、逼真。
(12:37)左右,進入樂曲的尾聲,從引子的贊美歌主題開始,這時候,添加進來的管樂隊以雷霆萬鈞之勢庄嚴而宏偉地奏出,你會聽到加入來的鍾聲,由於結合著管鍾的特別新穎的色彩,顯得更加威武堂堂,成為一首輝煌的勝利頌歌,象徵著斗爭的光榮結局。但是這首贊美詩的有力陳述屢次被會戰主題的一些急速的樂句所打斷(13:40),這些音階式樂句的重現,使人們又回想起過去同敵人的搏鬥。
最後,一個莊重而有力的主題響起來了,這就是格林卡的歌劇《伊凡蘇薩寧》的終場合唱《光榮頌》的主題,(13:52)左右,配合十一響炮聲和教堂響起的鍾聲,它是俄羅斯人民最後勝利的宣告,整個樂曲就以這凱旋的歡樂頌歌作為結束。
五、簡介十個《1812》序曲版本。
(1)、MERCURY 434 36O-2
Antal Dorati指揮Minneapolis Symphony Orchestra(現已改名Minnesota Orchestra)的《1812》序曲,是我的首選。這只唱片多年位居TAS榜內,亦曾被企鵝CD指南(97/98年鑒)給予3星帶花的最高評價,並將它列為《1812》序曲的首選版本。香港陳瑛光的《CD聖經》也推薦此版本(好可惜,他的簡介離不開講炮聲)。無可否認,此碟的炮聲是它賣點之一,而MERCURY公司大獲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它開創性地利用錄音技術,在樂隊的演奏中加入了真正的炮聲和教堂的鍾聲。這張唱片MERCURY公司一共錄制過兩次,兩次都是同一指揮和樂團。第一次錄音是在1954年,仍然是單聲道時代,炮聲是在西點軍校錄下拿破崙時期製造的古炮射擊聲,鍾聲則錄自耶魯大學校園內的大鍾;第二次錄音是在1958年,這時已進入立體聲時代,炮聲改為使用1775年法國製造的大炮,鍾聲則改用紐約河畔教堂的大鍾鍾聲。
MERCURY和TELARC都是分別錄制炮聲、鍾聲和樂團的演奏,然後進行混音。這張唱片由於錄音出色,效果傳神,而真實的炮聲有著震撼人心的效果,因此,單聲道時的製作,就已成為發燒友和音響廠家採用為試音碟。1958年的製作,運用了三支咪和三聲道的錄音機來進行錄音,錄音效果效果在當時是極先進的。黑膠時代,這張唱片就賣出超過200萬張,可謂MERCURY的鎮山之寶。
現時的CD版本是根據1958年的錄音母帶轉錄而成,以今日的錄音技術來看,這只碟的背景噪音稍大(放心,是我挑剔,也許你會不贊同)。

8. 急求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 關於交響樂的賞析,文獻里頭的,最好可以是名人點評! 感激不盡啊T_T

除了為戲劇創作配樂,浪漫主義作曲家們還經常為芭蕾舞劇配樂,並從中選取精彩片段組成組曲。在芭蕾舞劇配樂之中最為著名的當數柴可夫斯基的三部作品:《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同時又都有選編的組曲。在這三部芭蕾舞劇之中最為著名當數《天鵝湖》,但在組曲之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則是《胡桃夾子》組曲。
芭蕾舞劇《胡桃夾子》是一部充滿童趣的童話故事,說的是小女孩瑪莎在聖誕夜得到一個人形的胡桃夾子做禮物(什麼?你不知道胡桃夾子是啥?就是那個……那個……夾碎胡桃用的鉗子),不料卻被哥哥給摔壞了。夜深了,瑪莎在睡夢中聽到奇怪的聲音,無數小老鼠湧入房間,這時人形胡桃夾子率領眾玩具與老鼠對戰。眼看胡桃夾子因為受傷(被摔壞了嘛)漸漸不支,瑪莎脫下鞋子用力擲去,打死了鼠王。黑魔法解除,胡桃夾子變成一位漂亮的王子,並帶著瑪莎來到糖果仙女的王國,在那裡他們受到了各種糕點、餅乾和甜食(全是吃的東東)的熱烈歡迎。
《胡桃夾子》組曲是柴可夫斯基親自選編的,共有八段樂曲。最開始的是「小序曲」,這是一首簡潔明快的小進行曲,樂曲輕巧活潑、明亮清澈、優雅甜美,充滿歡樂的童趣。隨後是六段特性舞曲,先是第二段「進行曲」,孩子們排著隊伍到聖誕樹前領取禮物;這段樂曲和「小序曲」風格很相似,旋律輕靈跳躍,節奏歡快活潑,明朗熱情,充滿節日的歡樂。第三段「糖果仙子舞曲」,是瑪莎和王子來到糖果王國後,受到糖果仙女和各種糕點的歡迎;在這一段中柴可夫斯基使用鋼片琴清脆明亮的音色營造出一種獨特的夢幻色彩,樂曲靈巧精緻、甜美動人,正如糖果般甜蜜,又有玻璃一樣的透明感。第四段是「俄羅斯特列帕克舞曲」,這是一首充滿激情與活力的舞曲,鈴鼓擊打出快速進行的節奏,樂曲神采飛揚、狂放不羈,在飛速旋轉中結束。第五段「阿拉伯舞曲:咖啡」是一首慵懶纏綿的阿拉伯風格舞曲,樂曲溫柔平和、優雅舒展、委婉纏綿,形象的描繪出一幅炎熱而倦怠的異域風情畫卷。第六段「中國舞曲:茶」則是一首幽默活潑的滑稽舞曲,樂曲清新明亮,笨拙的大管緊緊跟隨著清亮的長笛的快樂舞步,可是說實在的,跟咱們中國扯不上一點關系。在第七段「蘆笛舞曲」中,牧童們吹起蘆葦製成的牧笛;由長笛奏出輕松活潑的主題,樂曲輕巧明亮、靈巧活潑,甜美動人。最後是第八段「花之圓舞曲」,此曲採用三段曲式,在豎琴舒展流暢的引子之後,由圓號全奏奏出圓舞曲的基本主題,樂曲溫暖柔和、莊重典雅、風度翩翩;樂曲中段則更加寬廣溫暖、舒展流暢;在基本主題得以再現之後,是一小段充滿歡樂激情的尾聲。
柴可夫斯基的這部作品,充滿了童話般的夢幻色彩,其中活潑歡快的節奏、精緻優美的旋律,以及相當有特色的清澈透明的音色,無不給人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