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秋賞析意象

秋賞析意象

發布時間: 2021-01-04 05:16:46

『壹』 聯系古詩,談談秋意象在中國文學中的意義

先給你看一些關於秋天的詩句
秋雨——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
秋夜——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日明中。
秋聲——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秋葉——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秋色——雨侵壞瓮新苔綠,秋入橫林數葉紅。
秋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盪。
秋菊——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秋思——故人萬里無消息,便擬江頭問斷鴻。
秋愁——莫道身閑總是,孤燈夜夜寫清愁。
秋興——西風吹葉滿湖邊,初換秋衣獨慨然。
秋懷——出門未免流年嘆,又見湖邊木葉飛。
秋夢——清夢初回秋夜闌,床前耿耿一燈殘。
秋憶——砧杵敲殘深巷月,梧桐搖落故園秋。
秋悟——人人解說悲秋事,不似詩人徹底知。
秋味——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簡述之,就是:關於「秋」這一意象非常深廣,在不同作者的筆下有不同的內涵:一般有以下幾種:1、空曠、寧靜。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2、失意、孤獨、漂泊無依。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凄清、迷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其實還有抒懷的,有些寫秋的詩句還是很高遠的。

『貳』 山居秋暝意境和意象

山居秋暝復》是唐代詩人王維的製作品,作者在詩中表達了自己對隱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滿足心情,將山村的美麗風光描寫得淋漓盡致。那麼大家是否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這首詩的意境呢?

《山居秋暝》

唐·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賞析

《山居秋暝》中作者描繪出了一 幅幅清幽明麗、恬淡優美、活潑新鮮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詩中將空山雨後的秋涼,松間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聲音以及浣女歸來竹林中的喧笑聲,魚船穿過荷花的動態,和諧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給人一種豐富新鮮的感受。它像一幅清新秀麗的山水畫,又像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體現了詩人詩中有畫的創作特點。

這首詩是以自然美來表現詩人的人格美和一種理想中的社會之美。表面看來,這首詩只是用「賦」的方法模山范水,對景物作細致感人的刻畫,實際上通篇都是比興。詩人通過對山水的描繪寄慨言志,含蘊豐富,耐人尋味。

『叄』 名人眼中秋的意象

秋可以說是金色的季節,也可以說是收獲的季節。到處是即將為新樹葉讓位的金葉,一片片即將離去的老草;每到秋季最讓人幸喜的是一年的辛勤勞作終於看到成熟的果實。秋雨綿綿讓人總處於濕潤的環境真的好平靜好祥和!

『肆』 白樸的《天凈沙秋》中的所有意象以及它們各自所表達的意義

《天凈沙·秋》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第一幅是前二句所描繪的。作者擷取了六種自然景物:村、日、霞、煙、樹、鴉,再用孤、落、殘、輕、老、寒等六個感情色彩一致的詞加以點染。六個意象並置在一起,使得整幅畫面籠罩著一派蕭瑟的氣氛,令人感到濃濃的秋意,照應了題目「秋」。「落日殘霞」不僅點明了是傍晚時分,更傳遞出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無奈惆悵之感。孤零零的小村莊,樹木枯老,烏鴉出沒,一點生氣都沒有,又繚繞著飄渺迷濛的「輕煙」,這樣的畫面使人不由得會產生一種凄涼、撲朔迷離的情思。在這里,作者正是運用了寫實的手法,描繪出一幅暗淡、蕭瑟、冷清的遲暮秋景圖。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如此的蕭瑟、冷清,看那「一點飛鴻影下」的景象,「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這幅畫面色彩斑斕,鮮艷明麗,充滿著勃勃的生機,與前一幅畫面在環境氣氛上,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同樣是秋天之景,為什麼有如此大的反差?作者到底是想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感情呢?光比較這兩幅畫面是找不到明確的答案的,如果聯系白樸不願在元朝做官的態度,答案就不難明白了。畫面中的「一點飛鴻」,與李白的《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二》其一:「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原。」中的「飛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樸不願在朝廷中謀職,卻希望自己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鴻雁,飛離那種蕭瑟、冷清、沒有生氣的地方,尋找到自己感到滿意,有生機的樂土。因此「影下」的這片「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地,我們可以理解為是作者的歸隱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調開朗平和,沒有一點消極之感,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應屬於虛寫。在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跡地把「心中之景」與當時真實的環境放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愛憎之情

『伍』 簡述一下秋的意象

秋的意象有:傷別、嘆時、思鄉、懷人、忘絕塵俗等。

1、傷別

離愁別恨,自古就是詩人詞家難以割捨的情懷,因而也是他們常詠的對象。以種種凄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了兩幅秋江離別圖。如:

《雨霖鈴·寒蟬凄切》宋代: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好景 一作:美景)

釋義:

秋蟬的叫聲凄涼而急促,傍晚時分,面對著長亭,驟雨剛停。在京都郊外設帳餞行,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捨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握著對方的手含著淚對視,哽咽的說不出話來。想到這一去路途遙遠,千里煙波渺茫,傍晚的雲霧籠罩著南天,深厚廣闊,不知盡頭 。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總是為離別而傷感,更何況是在這冷清、凄涼的秋天!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再同誰去訴說呢??

2、嘆時

多愁善感似乎是詩人的本性,就是極平常的秋景也時常引發他們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如:

《長歌行》兩漢:佚名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釋義:

園中的葵菜都鬱郁蔥蔥,晶瑩的朝露等待陽光照耀。春天給大地普施陽光雨露,萬物生機盎然欣欣向榮。常恐那肅殺的秋天來到,樹葉兒黃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騰著東流到大海,何時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到老來悲傷也沒用了。

3、思鄉

漂泊異鄉的遊子,家是他們永遠的牽掛。借描寫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個蕭瑟蒼涼的意境,反襯出淪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遊子的酸楚。如:

《晚次鄂州》唐代:盧綸

雲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

釋義:

霧散雲開遠遠望見漢陽城,孤舟漂游還要走一日路程。商賈在白日睡覺知道浪靜,船夫在夜間說話感到潮生。看三湘秋色兩邊鬢發衰白,望萬里明月思歸心意更增。家鄉舊業已經被戰亂毀盡,哪堪再聽見江上鼓角聲聲。

4、懷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撥起對親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懷戀。親友離去之後,形單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與孤寂,加之現於眼前的又是荒涼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了得。詩人蘊憑吊之情於秋景,深沉而悲涼,足以催人淚下。如:

《秋夜寄邱員外 / 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唐代: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釋義:

懷念你竟在這深秋的夜晚,散步詠嘆多麼寒涼的霜天。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還未安眠。

5、以上四類皆為「悲秋」之作,但「秋」與「悲」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悲」「喜」本似一個硬幣的兩面,有「悲」亦應有「喜」,劉禹錫的《秋詞》可謂是喜形於色,展現的是一幅幅優美的秋景圖,流露出詩人意欲忘絕塵俗、懷慕隱逸的思想。如:

《秋詞》唐代: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釋義:

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晴空萬里,一隻仙鶴排開雲層扶搖直上,便引發我的詩情飛上雲霄。

『陸』 古詩詞中 秋 的意象

關於中秋意象的古詩:
1、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李白.《關山月》)
2、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齊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蘇軾.《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王昌齡.《同從弟南齋玩月憶山陰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李白.《月下獨酌》)
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劉方平.《月夜》)
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杜甫.《月夜憶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張九齡.《望月懷遠》)
11、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李賀.《馬詩·大漠沙如雪》)
13、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李商隱.《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李商隱.《霜月》)
15、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16、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陸龜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元好問.《倪庄中秋》)
18、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李商隱.《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晏殊.《中秋月》)
20、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23、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24、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5、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
26、明月幾時有?把酒問清天。 (蘇軾.《水調歌頭》)
27、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李白.《古朗月行》)

『柒』 秋的意象有哪些

是思念吧。思念家人,愛人,朋友的季節。溫度是那麼地適宜,約好友出去喝

咖啡,賞夜景,就很好。然後,深深吸一口氣,是清涼卻不寒冷。這樣的感

覺,是幸福也罷,是幻覺也好。只願沉醉,不願醒來。

『捌』 秋的文學意象及其蘊含的意韻

古來文人多悲秋。秋,在很多時候包蘊著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和由此而生的悲劇意識。

『玖』 詩詞中春與秋的意象

秋的意象古詩詞是我國文壇上的兩顆璀璨的明珠,不僅在當時大放異彩,就是在現在也依然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因其具有短小精悍易記易誦的特點而廣為流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文為文之人。就其價值,評論家早就有「詩言志」一說,「志」即詩人的思想、追求、情趣,此乃詩之靈魂,吟詩填詞均是為了表達作者自己的心志,只是表達方式因人而異罷了。縱觀文壇,「眼望蒼穹,右手按胸」式的抒情為數甚少,大概是文人較鍾情於委婉含蓄的表達方式吧,詩人詞家大多擅長藉助各種豐富的意象來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故而賞析作品多由意象入手。在諸多的意象當中,「秋」是出現頻率較高的一個。筆者擷取了一些飽含「秋」意的名章佳句,試圖從表達效果入手來探求「秋」之意蘊。 今天,人們往往以「金色」綴之於「秋」,它給予人的往往是豐收的企盼。但在古文人眼裡,卻似乎很少有這份喜悅,有的只是秋風的蕭瑟、草木的枯敗,一片肅殺的景象。所以當他們需要表達悲傷的心情時往往就會藉助「秋」這一透著涼意的意象。「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愁別恨,自古就是詩人詞家難以割捨的情懷,因而也是他們常詠的對象。如: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以上兩例都是以種種凄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了兩幅秋江離別圖。二、嘆時多愁善感似乎是詩人的本性,就是極平常的秋景也時常引發他們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如: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閑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史達祖《玉蝴蝶》)草木凋零,落葉歸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涼頓生。三、思鄉漂泊異鄉的遊子,「離愁漸遠漸無窮。」家是他們永遠的牽掛。「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訴說。還有馬致遠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它借描寫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個蕭瑟蒼涼的意境,並以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氣氛,反襯出淪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遊子的酸楚啊!又如: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三湘秋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秋入鄉心愁割腸,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來托引鄉愁,是悲秋思鄉望歸的典範。四、懷人「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撥起對親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懷戀。如: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趙孟《岳鄂王墓》)親友離去之後,形單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與孤寂,加之現於眼前的又是荒涼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了得?賈誼、岳飛本是人臣之楷模,卻落得個遭貶、被殺的下場,詩人蘊憑吊之情於秋景,深沉而悲涼,字里行間溢出作者無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淚下。以上四類皆為「悲秋」之作,但「秋」與「悲」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悲」「喜」本似一個硬幣的兩面,有「悲」亦應有「喜」,劉禹錫就曾彈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的反調。又如: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輝。(王績《野望》)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王維《山居秋暝》)以上各句可謂是喜形於色,展現的是一幅幅優美的秋景圖,流露出詩人意欲忘絕塵俗、懷慕隱逸的思想。 春的意象春天,悄悄地來了。地上的冰雪融化了,慢慢浸滲入大地,給萬物生長帶去了新鮮的血液。陽光也變得暖和,明亮了許多。在這樣多彩的季節里,春!給人帶來許多美的遐想,美的意境。大地孕育著綠色的開始,人們也在孕育著新一年的希望,看著城市慢慢退卻了冬的痕跡。遠處的山依然披著銀白的霞衣,為這春的開始又增添了一道美麗的風景。這潔白的霞衣養育了大地生長的萬物,也養育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的人們,那就是生命的源泉。 看著眼前的一切。心中不免生出許多意念,讓自己的心變的柔柔的,想起自己的生活,也想起了遠方的朋友。你們都好么?冬雪和寒冷即將從心底退去,而留在心裡的那份雪中緣還會深深的留在彼此的心裡么?我愛雪!愛雪的純凈,清涼,更愛它悄無聲息帶給人們那美好的意境。隨著季節的流失,它又為孕育新的生命帶來絲絲甘露。 愛由此而生。生出許多新鮮與美麗,生命由此變的更加燦爛,絢麗。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一切都將變的多姿多彩!

『拾』 詩詞中有關秋天的意象

一、傷別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離愁別恨,自古就是詩人詞家難以割捨的情懷,因而也是他們常詠的對象。如: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以上兩例都是以種種凄涼、冷落的秋天景象襯托和渲染離情別緒,活畫出了兩幅秋江離別圖。

二、嘆時

多愁善感似乎是詩人的本性,就是極平常的秋景也時常引發他們對時光易逝的感嘆。如:

常恐秋節至,昆黃華葉衰。(漢樂府《長歌行》)

晚雨未摧宮樹,可憐閑葉,猶抱涼蟬。短景歸秋,吟思又接愁邊。(史達祖《玉蝴蝶》)

草木凋零,落葉歸根,好景不再,逝者如斯,排遣不成,凄涼頓生。

三、思鄉

漂泊異鄉的遊子,「離愁漸遠漸無窮。」家是他們永遠的牽掛。「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唐多令》)即是最直白的訴說。還有馬致遠的名曲被譽為「秋思之祖」的[天凈沙]:「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它借描寫旅途中秋天傍晚的景物,烘托出一個蕭瑟蒼涼的意境,並以小橋流水人家的幽靜氣氛,反襯出淪落天涯者的彷徨愁苦,道出了多少天涯遊子的酸楚啊!又如:

古台搖落後,秋入望鄉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杜甫《登高》)

三湘秋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盧綸《晚次鄂州》)

海畔尖山似劍芒,秋來處處割愁腸。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范仲淹《蘇幕遮》)

秋入鄉心愁割腸,以上五例均是以秋色來托引鄉愁,是悲秋思鄉望歸的典範。

四、懷人

「睹物」易惹人相思,而古人「目秋」也常常撩撥起對親故或所敬仰之人的懷戀。如: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韋應物《秋夜寄丘員外》)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

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趙孟 《岳鄂王墓》)

親友離去之後,形單影只,相伴的唯有落寞與孤寂,加之現於眼前的又是荒涼的秋景,此情此景怎一個「愁」字了得?賈誼、岳飛本是人臣之楷模,卻落得個遭貶、被殺的下場,詩人蘊憑吊之情於秋景,深沉而悲涼,字里行間溢出作者無比的痛苦感、不平感,足以催人淚下。

以上四類皆為「悲秋」之作,但「秋」與「悲」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事實上「悲」「喜」本似一個硬幣的兩面,有「悲」亦應有「喜」,劉禹錫就曾彈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的反調。又如: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輝。(王績《野望》)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王績《秋夜喜遇王處士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