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初一詩歌賞析

初一詩歌賞析

發布時間: 2021-01-03 21:40:54

❶ 初一上冊課外古詩十首賞析

【龜雖壽·步出夏門行】
曹操
神龜雖壽,猷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首詩是曹操的樂府詩《步出夏門行》的最後一章,寫作的時間是建安十二年(207)。東漢末年,居住在我國東北部的烏桓奴隸主貴族,乘中原一帶天下大亂之機,經常入塞擄掠漢民。建安十年,曹操平定冀州以後,袁紹的兒子袁熙和袁尚等,投奔了烏桓。建安十二年,曹操為了安定東北邊境,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率軍征伐烏桓,結果取得了勝利。這首詩是他凱旋歸來的時候寫的。全詩以昂揚慷慨為基調,抒發了曹操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壯之情。
《龜雖壽》共十四句,除最後兩句是入樂時加的,和全詩的內容沒有關系以外,其他十二句,每四句是一層,可以分成三層來理解。

第一層是開頭四句。這四句的主要意思是說「人壽不長」。詩人為了表現這一意思,沒有採取直述的寫法,而是連用了神龜和騰蛇兩個比喻。神龜,是龜的一種,古人常常用它來象徵長壽,神龜盡管能長壽,但最後還是要死亡,所以詩中說「猶有竟時」。騰蛇,相傳是一種像龍一樣的神物,本領很大,騰蛇雖然能騰雲駕霧,但到時候也免不了死亡,因此詩中說「終為土灰」。詩人在這里特別標舉神龜和騰蛇,這是因為在迷信思想相當盛行的古代,神龜和騰蛇都被染上了濃厚的神學色彩,即使這樣,詩人也斷定它們逃脫不了死亡的命運。神龜和騰蛇尚且如此,至於其他物種,那就自然更不在話下了。因此,詩人用神龜和騰蛇作比喻,不僅具有舉一反三、以重代輕的典型意義,同時也旗幟鮮明地否定了萬物不變、人可以成仙不死等神學迷信思想。從修辭的角度來看,開頭這四句用的是借喻,只寫出了用作比喻的神龜和騰蛇,至於被比喻的內容,則完全略去了。這樣處理,不僅語言精練,而且也給讀者留下了想像的餘地,使讀者會自然地聯想到,衰老和死亡也是人們無法抗拒的自然規律。但是如何對待衰老和死亡,不同的人常常有不同的表現。有的及時行樂,虛度時光;有的慨嘆遲暮,消極悲觀。而曹操則表現了另外一種精神境界,這就是這首詩第二層所抒發的思想感情。

「老驥伏櫪」以下四句是第二層。這一層是全詩的中心。在寫法上,這一層和第一層有些相似之處,也是運用了比喻,用伏在馬槽上的老驥還想馳騁千里,來比喻想建功立業的烈士到了暮年,仍是壯志不減。老驥,就是老千里馬。在古代,千里馬在人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征戰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曹操用老驥作比喻,飽含著對老驥的尊敬和愛戴,同時也是他自己幾十年戎馬俊倥傯的征戰生涯的象徵。在內容上,這一層上承第一層,一方面表現了曹操清醒地看到了自己已經到了暮年,另一方面又表現了他進入暮年時的可貴的精神狀態。這一層一開始就寫「老驥伏櫪」,寫出了千里馬同神龜和騰蛇一樣,也不能違背自然法則,也是要老的。千里馬是這樣,人何嘗不是如此。他寫《龜雖壽》時,已是53歲的年紀,照古人的說法,人「五十始衰」。因此,曹操在這首詩中,承認自己是到了暮年。但是曹操的過人之處主要不在這里,而在於他面對暮年,在精神狀態上不服老,要保持一種生命不息、斗爭不止、奮發有為的精神境界。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一個有作為的人,總是珍惜年華,總是想依靠人的力量延長自己的生命,從而爭取有更多的時間來建功立業,曹操就是這樣一個人。曹操的這種思想感情在《龜雖壽》的第三層有比較集中的表現。在曹操看來,「盈縮之期,不但在天」,也就是人的壽命的長短,與「天」有關系,但又不是完全由「天」來決定的。「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只要人們能夠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是可以延年益壽的。在這里,曹操一方面看到了人的壽命與自然屬性有關系,另一方面又突出地強調了在壽命問題上人的主觀能動作用。這種樸素的、辯證的唯物精神,否定了長期流傳的「死生有命,富貴在天」的迷信說法,這在當時來說,是相當進步的思想。

《龜雖壽》的中心是抒發了一種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精神。這種精神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時的時代精神和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的一個特點。這一特點曾經激勵過無數的仁人志士,在「治國平天下」的事業中,奮發有為,即使到了暮年,「猶冀有新功」。《龜雖壽》表現的正是這種思想感情,因此自古迄今,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

過故人庄

【 唐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這音詩是作者隱居鹿門山時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寫。一、二句從應邀寫起,「故人」說明不是第一次做客。三、四句是描寫山村風光的名句,綠樹環繞,青山橫斜,猶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畫。五、六句寫山村生活情趣。面對場院菜圃,把酒談論莊稼,親切自然,富有生活氣息。結尾兩句以重陽節還來相聚寫出友情之深,言有盡而意無窮。全詩描繪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平靜的田園生活,語言朴實清新,意境鮮明,富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從而成為自唐代以來田園詩中的佳作。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全詩清空如話,既不用典,也不生澀,讀起來令人想到純朴,自然而又真摯,一種古道熱腸的友情躍然詩上,傳誦不衰.
詩人以喜悅的感情,寫出了一個和平生活,美麗恬靜的農村情景,既無名山勝水,也無異草奇花,有的是一片場圃,一片桑麻和具有淳樸感情的農家朋友.當詩人被邀到農家做客的時候,於是"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的樸素語言展開了饒有古風的場景.雞黍是農民款客最誠意的表現,通過雞黍的具體描寫,就令人浮起了田家的形象.田家的環境,是綠樹繞村,青山遠襯,故人把酒敘舊,面對著窗外的場圃,娓娓談著桑麻的農事,充滿了喜悅的情緒.主人的款待出自真誠,不僅以這次歡敘為難得,更約定客人來年重陽佳節再來做客,到那時籬菊已開,又另有一番賞心的情趣了.

【題破山寺後禪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鍾磬音。

這首詩題詠的是佛寺禪院,抒發的是寄情山水的隱逸胸懷。詩人在清晨登破山,入興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樹林。佛家稱僧徒聚集的處所為「叢林」,所以「高林」兼有稱頌禪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顯露著禮贊佛宇之情。然後,詩人穿過寺中竹叢小路,走到幽深的後院,發現唱經禮佛的禪房就在後院花叢樹林深處。這樣幽靜美妙的環境,使詩人驚嘆,陶醉,忘情地欣賞起來。他舉目望見寺後的青山煥發著日照的光彩,看見鳥兒自由自在地飛鳴歡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見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塵世雜念頓時滌除。佛門即空門。佛家說,出家人禪定之後,「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維摩經·方便品》),精神上極為純凈怡悅。此刻此景此情,詩人彷彿領悟到了空門禪悅的奧妙,擺脫塵世一切煩惱,象鳥兒那樣自由自在,無憂無慮。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間的所有其他聲響都寂滅了,只有鍾磬之音,這悠揚而宏亮的佛音引導人們進入純凈怡悅的境界。顯然,詩人欣賞這禪院幽美絕世的居處,領略這空門忘情塵俗的意境,寄託自己遁世無悶的情懷。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這首七絕,是李白寫給他的好友王昌齡的,題為《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新唐書.文藝傳》載王昌齡左遷龍標(今湖南省黔陽縣)尉(古人尚右,故稱貶官為左遷),是因為「不護細行」,也就是說,他的得罪貶官,並不是由於什麼重大問題,而只是由於生活小節不夠檢點。在《芙蓉樓送辛漸》中,王昌齡也對他的好友說:「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即沿用鮑照《白頭吟》中「清如玉壺冰」的比喻,來表明自己的純潔無辜。李白在聽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後,寫了這一首充滿同情和關切的詩篇,從遠道寄給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卻相當沉重。它一開頭便擇取兩種富有地方特徵的事物,描繪出南國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種哀傷愁惻的氣氛。楊花即柳絮。子規是杜鵑鳥的別名,相傳這種鳥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鳴聲異常凄切動人。龍標在這里指王昌齡,以官名作為稱呼是唐以來文人中的一種風氣。五溪為湘黔交界處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這一帶還被看作荒僻邊遠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齡要去的貶所。讀了這兩句詩,人們不難想像出:寄游在外的詩人,時當南國的暮春三月,眼前是紛紛飄墜的柳絮,耳邊是一聲聲杜鵑的悲啼。此情此景,已夠撩人愁思的了,何況又傳來了好友遠謫的不幸消息?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實際卻包含著比較豐富的內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寫了時令,也寫了氣氛,既點明題目,又為下二句抒情張本。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二句緊承上文,集中抒寫了詩人此時此地的情懷。「君」字一作「風」。這里所謂「夜郎」並不是指漢代的夜郎國,而是指隋代的夜郎縣,其地當在今湖南辰溪一帶(見《輿地紀勝》卷七十一);而龍標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說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蘊藏著豐富內容的,值得細細玩味。詩人為什麼滿懷愁思呢?不妨說,這里既有對老友遭遇的深刻憂慮,也有對當時現實的憤慨不平,有懇切的思念,也有熱誠的關懷。王昌齡貶官前為江寧丞,去龍標是由江寧溯江而上的(見傅璇琮《唐代詩人叢考》);遠在揚州、行止不定的詩人自然無法與老友當面話別,只好把一片深情託付給千里明月,向老友遙致思念之憂了。借明月以抒發旅思鄉愁懷舊念遠的感情,這種聯想和表現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詩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現過。鮑照詩:「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湯惠休《怨詩行》:「明月照高樓,含君千里光。」南朝樂府《子夜四時歌》中也有「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們和李白這兩句詩相比,李詩可以說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前代詩人還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後聯想到異地的親友或進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這里不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讓明月作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邊遠荒涼的所在。 中國古詩的體裁至唐代而大備。作為一代宗匠的李白,無論對於哪種體裁,用起來無不得心應手、揮灑自如;不過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絕的精湛成就為後人所津津樂道。在李白集中,題材是懷人贈別而體裁又是七絕的多達數十首,但絕無一首構思或表現方法雷同。「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用「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寓情於景,「明月不歸沉碧海,白雲愁色滿蒼梧」( 《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種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動地傳達出作者對朋友的一片赤誠,使人回味無窮;而本篇則以想像的馳騁和構思的別致在同類詩篇中獨具一格。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
卻話巴山夜雨時。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歸期:回家的日期。巴山:也叫大巴山,位於今陝西、四川兩省邊境。這里泛指巴蜀大地。這兩句的意思是「你來信問我回家的日期,我卻還沒有回家的日期,在這秋夜的巴山,大雨驟至,池中漲滿了水。」前句的「君問歸期」,是妻子在問,「君」即妻子;「未有期」,是遊子在答,「遊子」即丈夫。這樣一問一答,只見夫妻的感情是多麼真摯。但這問答,是彼此相隔一方,並非一處;不僅超越了時間,也超越了空間.。

在這淅淅瀝瀝的巴山夜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千里來信,而自己歸期無定,詩人心境之郁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

後句「巴山夜雨點漲秋池」,說明自己身處的環境,不僅遙遠,相隔千里,而且處境慘淡,透露出羈旅之苦。

詩的前兩句通過一問一答和典型的環境描寫,寫出了客居異地的孤寂情懷和對妻子的深長思念。巴蜀多秋雨,這本已使身為異鄉之人的作者倍感神傷;而恰在此時,又得妻子千里家信,此時,詩人該有多麼傷感呀!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何當:何時。卻話:再來敘說。這兩句的意思是「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在西窗下剪燭夜談,再來敘說今天巴山夜雨的情景呢?」,「何當」這個表示願望的詞,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實中迸發出來的;「共剪……」「卻話……」,是由當前的苦況所激發出來的,對於未來歡樂的憧憬。既然盼望「共剪西窗燭」,則遊人思歸之切,自不待言。盼望歸後與妻子「卻話巴山夜雨」,則此時獨與「巴山夜雨」相共而不得與妻子相聚共話的內心的孤寂與痛苦,可想而知。

詩的後兩句,緊扣「夜雨」,頓生想像,遙想他日重逢,剪燭夜談,回憶此時面對這「巴山夜雨」的情景。這兩句是最為人稱道的設想「奇絕」之句,它好就好在將「未有期」的現實與剪燭共話的想像聯結在一起了,不僅寫出了重逢的歡樂,感情的深摯,而且通過遙想將來,排遣了當前客居異地的孤寂與思念家人的痛苦,使全詩多少帶有明朗輕快的情調,形成了半是悲哀,半是溫暖的深長情韻。

這首詩用語淺顯,情深意切,曲折含蓄而又不失清新流暢,既有民歌的質朴之美,也有文人詩表情細膩的特點。

【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秦淮,即秦淮河,發源於江蘇溧水東北,橫貫金陵(今江蘇南京)入長江。六朝至唐代,金陵秦淮河一帶一直是權貴富豪游宴取樂之地。這首詩是詩人夜泊秦淮時觸景感懷之作,於六代興亡之地的感嘆中,寓含憂念現世之情懷。
這詩在語言運用方面,也頗見工夫。首句寫景,「煙」、「水」、「月」、「沙」由兩個「籠」字聯系起來,融合成一幅朦朧冷清的水色夜景。次句點題,並以「近酒家」的豐富內涵啟動思古之幽情,秦淮一帶在六朝時是著名的游樂場所,酒家林立,因此昔日那種歌舞游宴的無盡繁華實已包含在詩人此時的思緒之中。後二句由一曲《後庭花》引發無限感慨,「不知」抒發了詩人對「商女」的憤慨,也間接諷刺不以國事為重,紙醉金迷的達官貴人,即醉生夢死的統治者。「猶唱」二字將歷史、現實巧妙地聯為一體,傷時之痛,委婉深沉。清代評論家沈德潛推崇此詩為「絕唱」,管世銘甚至稱其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秦淮河是六朝舊都金陵的歌舞繁華之地,詩人深夜泊舟河畔,隔江傳來商女《後庭花》的歌聲,聽著這亡國之音,不禁激起時代興衰之感,後兩句對只知征歌征舞、買笑逐歡,而不以歷景為鑒的統治者,給以深深的譴責。本詩情景交融,朦朧的景色與詩人心中淡淡的哀愁非常和諧統一。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此詞雖含傷春惜時之意,卻實為感慨抒懷之情。
詞之上片綰合今昔,疊印時空,重在思昔;下片則巧
借眼前景物,著重寫今日的感傷。全詞語言圓轉流
利,通俗曉暢,清麗自然,意蘊深沉,啟人神智,耐
人尋味。詞中對宇宙人生的深思,給人以哲理性的啟
迪和美的藝術享受。
起句「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寫
對酒聽歌的現境。從復疊錯綜的句式、輕快流利的語
調中可以體味出,詞人在面對現境時,開始是懷著輕
松喜悅的感情,帶著瀟灑安閑的意態的。但邊聽邊
飲,這現境卻又不期然而然地觸發對「去年」所歷類
似境界的追憶:也是和今年一樣的暮春天氣,面對的
也是和眼前一樣的樓台亭閣,一樣的清歌美酒。然
而,在似乎一切依舊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覺到有的東西
已經起了難以逆轉的變化,這便是悠悠流逝的歲月和
與此相關的一系列人事。於是詞人不由得從心底湧出
這樣的喟嘆:「夕陽西下幾時回?」夕陽西下,是眼
前景。但詞人由此觸發的,卻是對美好景物情事的流

連,對時光流逝的悵惘,以及對美好事物重現的微茫
的希望。這是即景興感,但所感者實際上已不限於眼
前的情事,而是擴展到整個人生,其中不僅有感性活
動,而且包含著某種哲理性的沉思。夕陽西下,是無
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於它的東升再現,而時光的流
逝、人事的變更,卻再也無法重復。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一聯工
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在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
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
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
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
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於事,所以說「無可
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然而在這暮春天
氣中,所感受到的並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
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不就象是
去年曾在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嗎?這一句應上「幾時
回」。花落、燕歸雖也是眼前景,但一經與「無可奈
何」、「似曾相識」相聯系,它們的內涵便變得非常
廣泛,帶有美好事物的象徵意味。在惋惜與欣慰的交
織中,蘊含著某種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
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
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只不
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於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
它只是「似曾相識」罷了。
此詞之所以膾炙人口,廣為傳誦,其根本的原因
在於情中有思。詞中似乎於無意間描寫司空見慣的現
象,卻有哲理的意味,啟迪人們從更高層次思索宇宙
人生問題。詞中涉及到時間永恆而人生有限這樣深廣
的意念,卻表現得十分含蓄。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 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歡喜。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不要說從山嶺上下來就沒有困難, 這句話騙得游山的人白白地歡喜一場。 當你進入到萬重山的圈子裡以後, 你剛攀過一座山,另一座山馬上將你阻攔。
詩的前半部為議論,後半部為描摹,二者構成先果後因的內在聯系,均滲透著詩人濃郁的思想感情,創造了一種深邃的意境,正是通過這種深邃的意境,寄寓著深刻的哲理:人生在世豈無難,人生就是不斷的與「難」作斗爭,沒有「難」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是不存在的。 本詩朴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一個「空」字突出表現了「行人」被「賺」後的失落神態。「放」、「攔」等詞語的運動,賦予「萬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萬山活了起來。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如 夢 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這是一首憶昔詞。寥寥數語,似乎是隨意而出,卻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開頭兩句,寫沉醉興奮之情。接著寫「興盡」歸家,又「誤入」荷塘深處,別有天地,更令人流連。最後一句,純潔天真,言盡而意不盡。

「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 。「常記」明確表示追述,地點在「溪亭 」,時間是「日暮 」,作者飲宴以後 ,已經醉得連回去的路徑都辨識不出了。「 沉醉」二字卻露了作者心底的歡愉 ,「不知歸路」也曲折傳出作者留連忘返的情致,看起來,這是一次給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賞。果然,接寫的「興盡」兩句,就把這種意興遞進了一層,興盡方才回舟,那末,興未盡呢?恰恰表明興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誤入」一句,行文流暢自然,毫無斧鑿痕跡,同前面的「不知歸路」相呼應,顯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態。

盛放的荷花叢中正有一葉扁舟搖盪舟上是游興未盡的少年才女,這樣的美景,一下子躍然低上,呼之欲出。

一連兩個「爭渡 」,表達了主人公急於從迷途中找尋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於「 爭渡」,所以又「驚起一灘鷗鷺」,把停棲在洲渚上的水鳥都嚇飛了。至此,詞嘎然而止,言盡而意未盡,耐人尋味。

這首小令用詞簡練,只選取了幾個片斷,把移動著的風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寫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時的好心情,讓人不由想隨她一道荷叢盪舟,沉醉不歸。正所謂「少年情懷自是得 」,這首詩不事雕琢,富有一種自然之美。

《觀書有感》(其一)
朝代:南宋 詩人: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這是一首有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讀書後,時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行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從書中不斷汲取新的知識。
《觀書有感》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的一首膾炙人口的名詩,抄錄下來,與大家共同分析欣賞。希望對無心向學,不讀書看報,只知玩玩樂樂的青年朋友,有所啟迪勉勵。

原詩四句:「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它實寫的是明麗清新的一派田園風光,反復讀上幾遍,會覺得愈讀愈愛讀!你看,半畝的一塊小水塘,在朱熹筆下是展開的一面鏡子(一鑒開),起筆就恬靜而幽雅得讓人立時展開了想像的翅膀。第二句更引起讀者遐想,這面「鏡子」中映照著天上徘徊的雲影,可想那清澈的水面那麼靜謐可愛了!作者在第三句提了個問題,這水為什麼如此清澈呢?他高興地自問答道,因為源頭總有活水補充,一直不停地流下來。

這幅美麗的自然風光圖卷,已經令人讀後清新明快了,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一看題目,是觀書的感想,頓時這美的意境升華,與讀書融合了。

原來,大學者朱熹在贊美讀書有所領悟,心靈中感知的暢快、清澈、活潑,以水塘和雲影的映照暢敘出來了。他的心靈為何這樣澄明呢?因為總有像活水一樣的書中新知,在源源不斷地給他補充啊!

❷ 初一語文課文賞析

《化石吟》賞析
這是一首宣傳科普知識的抒情詩。詩人以優美的語言、神奇的意境,熱情洋溢地贊頌了會講話的奇異化石,為我們展示了億萬年前神話般的生物世界的奇觀,讓我們了解了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的生命信息,一睹了它的迷人的風采。詩歌構思巧妙、語言優美、意境奇麗、很有特色。
詩歌開篇,詩人用一組設問句組成的排比句,從個體到整體,由魚兒、鳥兒、樹兒推及到整個世界,發出一連串有趣的詰向,激發讀者的情思,激活讀者的思維,引導我們去思索探究億萬年前的神奇世界。在此基礎上,作者十分機智地再用一設問擬人句:「沉睡億年的石頭能否說話?/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請向我一一講述那奇幻的神話。」激情滿懷,巧妙扣題,總領全詩。一個「沉睡」,一個「長眠」,一個「蘇醒」,使詩歌上下呼應,環環相扣;一個「請」字,極富人情味,使詩歌情趣盎然。
接著,詩人用了四節詩,大肆鋪陳,吟詠化石,盛贊化石的功勞,為我們展現了億萬年前奇幻般的生物世界,為我們解迷指津。是化石把我們的「思緒引向遠古」,為我們描繪「生物進化的圖畫」,否定「造物主的存在」,回答了生物進化的「平凡的真理」,「裹藏著生命的信息」。在「生命的航船從太古不息地向近代進發」的過程中,是化石,「為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保存了「生命的檔案」;是化石,使我們得以復原恐龍、猛獁,讓我們彷彿看見了它們的「引頸長吼」;是化石,使我們得以重現遠古的林木,一睹它們「蔥蘢、幽雅」的風姿。然後,詩人以一「啊」字領起,用第二人稱親昵地直抒胸臆,議論抒情,由化石推及大自然,盛贊大自然這位「高明的魔法師,卓越的雕刻家」。詩歌寫得美麗而深情。由於大量使用了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使詩歌精美而靈動。「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一句是詩眼,詩人在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又弘揚了唯物主義的進化論的真理,詩歌因之而更具深意。
最後,詩人專門用了一節詩照應第二節,巧妙作答,造成一種回環往復之美。結尾句「長眠地下剛蘇醒的化石啊,/你講的故事多麼令人神往、驚訝!」不只是對第二節詩詩意的重申與反復,而是水到渠成,畫龍點睛,總結全詩,有力收束。讀罷上文,化石講述的故事難道不「令人神往、驚訝」?詩人在這樣的抒情議論中收束全詩,不但獨具匠心,而且強化了主旨。
詩歌向我們講述了化石保存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神話世界,盛贊了化石,宣傳了生物進化的真理,既富有科學知識,又頗具唯物主義精神,給人深深地教育和啟迪,直是難能可貴啊!

秋天的賞析
在近20年中國涌現的女詩人中,杜涯是我最欣賞的一個。杜涯的詩歌如同她的性格,平和、文靜,與你保持距離但關系融洽。如果梳理她喜歡的詞彙,我們可以發現,春天、秋天、風、桃花、樹、樹林、淚水、月光、愛情、花、村莊、水……占據了絕大部分空間,這些意象指向了一個共同的母題:對自然的依戀和時光流逝引起的痛感。《秋天》也不例外。
《秋天》的語言極度優美,每一節都是一幅生動凄麗的畫面;但又不止於優美,詩行間容納了多少的哀傷與追憶。一個人在城市裡回憶過去,本來,「懸鈴木落花一樣飄飛」是具有美感的,但在憂傷的「我」的眼中,「這座城市看起來像個破敗的花園」。
秋天,有人在賣菊花。新采擷的菊花在街頭一車車地被人買走,「我」的心也隨之恍惚起來,不知不覺中又回到了記憶中最美麗的部分。「我」懷念的是一個樹林。這個樹林,必定發生過刻骨銘心的事情。那是在春天,栗樹開花的時節,微風輕拂,艷陽高照,一切是那麼地醉人。而逝去的終歸逝去了,對於往事,「我」只能無言:——「每次我回轉身都看到了那片樹林/我總是看著它,我總是喊不出聲,彷彿我的愛情」。「彷彿我的愛情」看似隨意的「累贅」,實際上是詩歌中最重要的部分,它在不經意間為詩歌定了調,並告知人們「我」的憂傷的原因——既是為愛情,也是為時光的流逝。
最後一節是最令人傷感的,一個失去愛情(或者美好時光)的人,追趕著象徵青春的菊花,卻無能為力,「看著愛情走遠」。這無疑是一首優異的詩篇,無論語言、意象還是情境以及內涵,都十分到位。《秋天》也可以說是一首敘事詩,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經過和結果等因素樣樣不缺,在閱讀的時候,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出一幅幅圖畫,它們串連起來,就是流動的影像。時常聽到褒古詩而貶新詩的聲音,理由是新詩語言粗糙,不講意境等等,我很想請持這些觀念的人讀讀《秋天》這樣的作品,我堅信它不比人們所喜歡的很多古詩遜色。
在我讀到的對杜涯詩歌評價的文章中,著名學者林賢治的表達頗有意思,在發表於2006年某一期《西湖》雜志的《新詩:喧鬧而空寂的九十年代》一文中,林賢治對杜涯的詩歌風格進行了總結:「杜涯的詩別具一格,抒情性很強……她常常重復,集中地寫同一事物,像空洞的風,像楊樹、栗樹和梨樹,看得出來,她惟以抒寫為滿足。在形式上,她也不刻意追求變化,顯得相當呆板,然而這正是一個詩人執著於自身情感質地的表現。」林賢治同時認為,「不能說杜涯的詩內涵如何豐富,應當承認,社會內容仍然是單薄的。她的詩大多攝取自然意象,很少涉及人事,尤其是村莊里的窮人,所以還不是那種自覺的窮人的歌手。但是,詩中的那份憂傷、驚悚、亡逝的痛感,雖然有著古詩十九首的傳統意味,然而到底屬於她和她所熟悉的窮人的世界。」
上面兩段話,內有贊有彈,但終歸還是回歸到「贊」字上面。贊的時候,甚至把那些「相當呆板」的詩句和重復的詩意也看成「是一個詩人執著於自身情感質地的表現」,可見評價之高。而「彈」的部分,卻不是很能服人。一種被反復使用而「顯得相當呆板」的形式,與「一個詩人執著於自身情感質地」是否構成必然的因果關系,一首好詩是不是必須出現「社會內容」,寫與鄉村有關的詩是不是必須涉及「窮人」,要成為「窮人的歌手」?對此我持保留態度。人的情感復雜多變,詩歌也有很多種,有的好詩,其文本有一種自足性,我們不能要求所有風格和內容的詩歌都要「關心人民疾苦」。詩歌的好與壞,不是看內容,而是看詩人是否在某一種風格上達到了令人驚訝的高度。在我看來,作為詩人,李商隱的偉大程度並不比杜甫稍低。杜涯在她的這一種風格上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因而她是優秀的。
從行文看來,林賢治對自己的論點也是猶疑不定的,他對杜涯的評價形成了一條起伏不定的線條,在遺憾於她沒有充當「窮人的歌手」之後,馬上又給予了更高的評價。認為杜涯的《輓歌》具有哲學的深度,是中國的詩歌所缺乏的。然而令人納悶的是,林賢治一方面在盛贊杜涯,並肯定了部分詩人的寫作之後,卻說:「我們只有喧鬧的詩歌,實質上只是一些嘈雜的聲音,而不見完整的詩人形象。詩大於詩人。」最終甚至得出了「九十年代的中國詩壇是一座空山」的結論,這多少有寫牽強。

❸ 初一語文古代詩歌四首賞析

提這個問題的小孩,真的很懶哦~至少你也把想賞析的詩歌先寫出來吧,我們年紀一大把了,不知道你們初一學什麼詩詞啊!不過,還好,我有辦法。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頭二句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是望海初得的大致印象,有點像繪畫的粗線條。「澹澹」,形容大海水面浩淼的樣子;「何」,何其,今言「多麼」,是嘆美之詞。「澹澹」而加嘆美,那滄海的遼闊蒼茫氣象便可想而知了。 在這水波「澹澹」的海上,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突兀聳立的山島, 它們點綴在平闊的海面上,使大海顯得神奇壯觀。這兩句寫出了大海遠景的一般輪廓,下面再層層深入描寫。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前二句具體寫竦峙的山島:雖然已到秋風蕭瑟,草木搖落的季節,但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意盎然之感。後二句則是對「水何澹澹」一句的進一層描寫:定神細看,在秋風蕭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瀾,洶湧起伏。這兒,雖是秋天的典型環境,卻無半點蕭瑟凄涼的悲秋意緒。在我國文學史上,由於作家的世界觀和處境等種種原因,自宋玉《九辯》開悲秋文學的先聲之後,多少騷人墨客因秋風而臨風灑淚,見落葉而觸景傷情!然而,曹操卻能面對蕭瑟秋風,極寫大海的遼闊壯美:在秋風蕭瑟中,大海洶涌澎湃,浩淼接天;山島高聳挺拔,草木繁茂,沒有絲毫凋衰感傷的情調。這種新的境界,新的格調,正反映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烈士」胸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系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托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運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詩人在這里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像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偉 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參見《古詩歸》卷七鍾惺評語)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宏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沈德潛語),指的就是《觀滄海》這類作品。「霸氣」當然是譏評,但如果將「霸氣」理解為統一中國的雄心,那麼,這種藝術鑒賞的眼光還是可取的。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這是合樂時的套語,與詩的內容無關,就不必細說了。

《次北固山下》
首聯描青山綠水,敘詩人行蹤。「客路」一詞,雖為實寫,卻已寓鄉愁於其中矣。與尾聯之「鄉書」、「歸雁」遙相呼應,詩人遣詞造句之工力可見一斑。
頷聯寫景寓理,耐人尋味:「潮平」當因「兩岸闊」,「風正」方能「一帆懸」也。「風正」一詞極有講究,用「風順」,不足以保證「一帆懸」——順而疾,則帆就會被鼓成弧形了;用「風和」?撇開對仗不說,倘為逆風,即使「風和」,亦無法使「一帆懸」。
頸聯歷來膾炙人口,「海日生(於)殘夜,江春入(之)舊年」,這不僅是時序的交替,而且飽蘊哲理。「日」與「春」乃新生美好事物的象徵,詩人用擬人的手法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表現出具有普通意義的生活真理,令人鼓舞。較之張若虛之「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若從予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感染力等層面玩味,似略勝一籌。無怪乎與詩人同時代的「燕許大手筆」燕公張說將此聯「手題政事堂」,明代胡應麟譽其「形容景物,妙絕千古」呢!
尾聯仍情景相系,由大雁之北飛想「雁足傳書」的傳說,景實而情真,緊承三聯,遙應首句,淡淡的鄉思愁緒,自然溢於言表。

《錢塘湖春行》
這是一首歌詠早春西湖(錢塘湖)的寫景詩。在詩中,詩人像一位高超的攝影師,將鏡頭對准最能代表西湖早春美景的事物,攝製成一幅幅美妙的畫面,一一展現在我們面前。
一二句,雲水生春意。在孤山寺到賈公亭之間的這一片湖面上,春水初漲,水面平堤,微波盪漾;空中白雲朵朵,因著春天空氣的濕潤,也低低地浮掛著,遠遠地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這裡面的山、寺、亭、水、堤、雲,高低錯落,遠近配合,構成了一幅平闊曠遠的立體湖景圖。
三四句,鶯燕爭春光。在幾處向陽的樹枝上,蹦蹦跳跳著早來的黃鶯,婉轉悠揚地唱著春天的歌兒;在濕潤的湖岸邊,不知是新到誰家的小燕子,喃喃啾啾地忙著銜泥築巢。早鶯尚少,只在「幾處」;新燕不多,不知「誰家」。西湖是鳥兒們理想的天堂,它們中的先到者早早地開始雀躍起來了。詩句在對鶯歌燕舞的動態寫照中,傳達出西湖生動的早春氣息。
五六句,花草競春榮。放眼望去,形形色色的野花開的開,發的發,搖曳在春風中,漸迷人眼;俯視身下,綠綠茸茸的春草還不夠深,騎馬走過,剛剛能遮沒馬蹄——花草都處在競相榮發滋長之中。可以想見,過後不久,西湖將開出一個奼紫嫣紅、五彩繽紛的絢麗春天

七八句,詩人贊春情。詩人騎馬揚鞭,指點春色:這綠柳成陰的白沙堤,是我最留連喜愛的地方啊!這是詩人看到面前的美景,內心發出的由衷贊嘆。其實,詩人在這無邊的春色中穿行,自己又何嘗沒有融入其中,成為西湖早春中的一道風景呢!

《天凈沙 秋思》
這是馬致遠著名的小曲,28個字勾畫出一幅羈旅荒郊圖。這支曲以斷腸人觸景生情組成。從標題上看出作者抒情的動機。
頭兩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就給人造成一種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里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感到幽雅閑致。12個字畫出一幅深秋僻靜的村野圖景。古道西風瘦馬,詩人描繪了一幅秋風蕭瑟蒼涼凄苦的意境,為僻靜的村野圖又增加一層荒涼感。夕陽西下使這幅昏暗的畫面有了幾絲慘淡的光線,更加深了悲涼的氣氛。詩人把十種平淡無奇的客觀景物,巧妙地連綴起來,通過枯,老,昏,古,西,瘦六個字,將詩人的無限愁思自然的寓於圖景中。最後一句,斷腸人在天涯是點睛之筆,這時在深秋村野圖的畫面上,出現了一位漂泊天涯的遊子,在殘陽夕照的荒涼古道上,牽著一匹瘦馬,迎著凄苦的秋風,信步漫遊,愁腸絞斷,卻不知自己的歸宿在何方,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恰當地表現了主題,這首小令是採取寓情於景的手法來渲染氣氛,顯示主題,完美地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
馬致遠一曲小令,短短28字,意蘊深遠,結構精巧,平仄起伏,頓挫有致,音韻鏗鏘,直貫靈心。其四射的藝術魅力,傾倒古今多少文士雅客,騷人才子。曲中意味,既「深得唐人絕句妙景」(《人間詞話》),又兼具宋詞清雋疏朗之自然,歷來被推崇為描寫自然的佳作。

❹ 初一語文詩歌賞析

答:一,
不矛盾,「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主要是對客觀自然壞境的描寫,而「力回盡不知答熱,但惜夏日長」是對刈麥者的人物感受的描寫,角度不一樣,結論當然不一樣,所以不矛盾。採用對比,誇張等手法。
二,1
「絕」
孤獨寂寞
的形象
2
先悲後喜
的氣氛

襯托
的作用
三,愁
的遞減變化
四,1
這個你把它抒情的翻譯過來就行了
2
是一個熱愛自然熱愛人生,享受自然享受人生的人。
五,1
概括主要內容即可
2
綠槐高柳
小荷
榴花

3

字把榴花寫活了,不但寫出其色,也寫出其形!(按照這個思路分析即可)4
景物描寫為初夏特有的韻味,人物描寫為作者特有心情所表現出的對夏景的看法,情景交融,體現出了作者的歡快心境!
時間倉促,不對的地方還望包涵!

❺ 初一古詩文賞析

這一「弄」字,便賦予萬物以和諧的、活躍的情態和意趣。
「山光物態弄春暉回」,寫答得極為概括,但並不抽象,山光物態任你想像。你想的是那青翠欲滴的新枝綠葉嗎?是迎風招展的山花送來陣陣的芬芳嗎?是花葉叢中百鳥的歡唱嗎?是奔流不息的淙淙溪水嗎?……它們全部囊括在這一句詩里了。這是一個極富啟發性和鼓動性的詩句。

「弄」字可能解釋為:這是因為「弄」的本意是賣弄,而在此卻加以引申了,有「起舞弄清影」中的「弄」之意。

❻ 誰能給出幾道初一的詩歌賞析題例子

找到一首當代名家寫的關於初中學習勵志的唯美古詩詞名言名句,供參考:專

初中勵志篇

路有多長
文/李者屬也
壯歲當覽千山景,登臨直至峰之頂。
欲成大業必相拼,奮力而前不可等。
汗有多咸路應知,路有多長腳最懂。
功若用到至深處,高嶂不過一低嶺。
【注】初中階段,已經不再是小學時代的「少兒」時期,而是進入了「少年」時代。人生的一些優秀品質亟須進一步樹立和加強,開始逐漸脫離父母的懷抱,腳下的路需要自己開始嘗試著前行,不論路多長,不論汗多咸,都要學會面對。

❼ 初一語文課外古詩的賞析

山中雜詩
吳均(南朝)
山際見來煙,
竹中窺落日。
鳥向檐上飛,
雲從窗里出。 [編輯本段]注釋山中雜詩
(南朝) 吳均
山際①見來煙,
竹中窺②落日。
鳥向檐③上飛,
雲從窗里出。
①山際:山與天相接的地方。
②窺(kuī):從縫隙中看。
③檐(yán):屋檐,房檐。 [編輯本段]譯文山峰上繚繞著陣陣的嵐氣雲煙,
竹林的縫隙里灑落下夕陽的余暉。
鳥兒歡快地在房檐上飛來飛去,
白白的雲兒竟然從窗戶里飄了出來。 [編輯本段]賞析這首小詩經單純白描的手法,展出了一片山居的晚暮景象,儼然是一幅絕妙的寫生畫。
它是《山中雜詩》的三首之一。描寫詩人住在山中有趣的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密,鳥在人家屋頂上飛,最有趣的是雲彩竟從窗里飄了出來。全詩體現了詩人閑適寧靜的心情。沈德潛說它「四句寫景,自成一格」。
賞析一:
這四句寫景的小詩,自成一種格調。每句之前,如果用「你看那」三字一氣連讀,在我們眼前,就會展現出一幅絕妙的圖畫,就會響起一曲優美的樂章。杜甫《絕句》詩:「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放眼四望,觸處生情,將不同的景物組合起來,用以形成一種特殊的環境,給人以新鮮的感覺。用的就是這種格調。
賞析二:
詩歌描寫的是詩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山峰環繞,竹木茂盛,鳥在人家的房檐上飛,雲彩居然從窗里飄出來。此幽居盪盡了人間的塵滓,隨意而傳神地表達了詩人愜意閑適的心情。
全詩不過短短四句,一句一景,然句句不離「山中」的主題。煙嵐彌漫著山谷,在山峰間飄來盪去,這正是幽靜深邃的山中所常見的現象。落日西沉,只能在竹林的間隙中窺見其脈脈的斜暉,由此可見竹林的茂密青蔥,山間的幽趣在首兩句中已曲曲傳出。屋檐上的飛鳥來來往往,白雲穿窗而過,都說明詩人所居之處地勢高峻,而且在茂林修竹之中,群鳥時時棲息於其檐前屋後,體現了山居的清靜超脫,遠離塵囂。
沈德潛說此詩「四句寫景,自成一格。」意謂這首小詩將所有的筆墨都集中在寫景上,與一般由景到人或由景而抒情的結構不同,開了一種新的格式。其實,這四句中雖句句是景,卻時時有人在其中,如前兩句中的「見」和「窺」,都說明在景的背後分明有人,所寫之景只是人所見之景,並不是純客觀地描繪。至於三四句中的「檐上」和「窗里」就更明白地透出人的存在。而且在寫景中已暗示了詩人的山居之樂,他的恬淡超然的心境也於此可見。
吳均是寫山水的高手,這四句小詩之所以能勾勒出山居的特徵就在於作者觀察角度的選擇得當。「煙」是由「山際」所見,「落日」是由竹中所見,「鳥」在檐上,「雲」從窗出,這樣,就不同與尋常的寫山嵐、落日、鳥和雲,而帶上了詩人山居所見的主觀色彩,並有了典型的意義。就象是攝影,攝取同一物象,卻各人有各人的角度。而一幀成功的作品,總是能取新穎巧妙的角度,攝出景物的特徵與情趣,吳均的摹山范水也正是如此。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①里,
彈琴復長嘯②。
深林③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編輯本段]詩詞注釋: ①幽篁(huáng):幽是深的意思,篁是竹林。
②嘯(xiào):嘬口發出長而清脆的聲音, 類似於打口哨。
③深林:指「幽篁」。
《竹里館》 [編輯本段]中文譯文: 月夜,獨自坐在幽靜的竹林子里,
一面彈彈琴,一邊吹吹口哨。
竹林里僻靜幽深,無人知曉,
卻有明月陪伴,殷勤來相照。 [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這是一首寫隱者的閑適生活情趣的詩。詩的用字造語、寫景(幽篁、深林、明月),寫人(獨坐、彈琴、長嘯)都極平淡無奇。然而它的妙處也就在於以自然平淡的筆調,描繪出清新誘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靜人寂融情景為一體,蘊含著一種特殊的美的藝術魅力,使其成為千古佳品。以彈琴長嘯,反襯月夜竹林的幽靜,以明月的光影,反襯深林的昏暗,表面看來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來,隨意寫去其實卻是匠心獨運,妙手回天的大手筆。
這首詩同樣表現了一種清靜安詳的境界。前兩句寫詩人獨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邊彈著琴弦,一邊又發出長長的嘯聲。其實,不論「彈琴」還是「長嘯」,都體現出詩人高雅閑淡、超拔脫俗的氣質,而這卻是不容易引起別人共鳴的。所以後兩句說:「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意思是說,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並不為此感到孤獨,因為那一輪皎潔的月亮還在時時照耀自己。這里使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把傾灑著銀輝的一輪明月當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顯示出詩人新穎而獨到的想像力。全詩的格調幽靜閑遠,彷彿詩人的心境與自然的景緻全部融為一體了。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並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於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復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無《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里,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麼氣力去刻畫和塗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於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佣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徵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在素質相一致,而不必藉助於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 10 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里說「俯拾即是」,並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里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凈的環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的那一清幽澄凈的心境互為表裡。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至於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我們先看前兩句:「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篁,竹林也;嘯,撮口作聲也。詩人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脫,加之仕途坎坷,四十歲以後就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說:「晚年惟好靜,萬事不關心。」因而常常獨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彈著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懷。但琴聲似乎不足以宣洩鬱抑之情,所以長嘯一聲。這里借用了一個典故。據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載:「阮步兵嘯,聞數百步。」阮步兵即阮籍,他是漢魏時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他和稽康等人對當時的封建禮教不滿,對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不滿,時常集於竹林詠懷言志。阮籍在竹林長嘯,聲聞數百步,也由此傳為美談。王維居竹林之中,效阮籍長嘯,以阮籍自比,表現自己對權奸的不滿。竹之品格,葉如箭指,質如堅石,干可斷而不可改其直,身可焚而不可毀其節。詩人獨坐幽竹之中,顯然是表示自己具有翠竹一樣的氣節的。
再看後兩句:「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這是進一步渲染那種孤寂的情緒和氣氛的。明月相照,不僅點明坐得久,坐到明月東上,更主要的是想表明惟有天上明月是知己。明月是高潔之士的象徵,它獨自放射光輝於青天碧海之中,不也像詩人一樣嗎?所以王維引以為知心的「朋友」。這樣寫,對描寫自然景物也有好處。深林幽篁使人有暗綠色的聯想,有寂寞沉鬱的感覺,畫面是暗淡的,現在忽然「明月來相照」,使幽暗的竹林,灑上一層銀白的色彩,這種變化似乎增添了一股生氣,一層詩意,孤寂之感一掃而光,竹林、明月、詩人都融化到靜穆和諧的夜色之中了。
這短短的只有二十個字的詩,有景有情(幽靜之景、幽獨之情)、有聲有色(琴嘯之聲、林月之色)、有靜有動(獨坐彈嘯)、有實有虛(前兩句實寫其景,後兩句虛寫其情),對立統一,相映成趣。我們讀著這首詩,就彷彿是欣賞一幅立體而富於變化的人物風景畫,這詩情畫意,實為作者之高手妙作。峨眉山月歌
唐.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
思君不見下渝州。
[編輯本段]【出處】 《李太白全集》卷八(中華書局1977年版) [編輯本段]【體裁及格律】 這首詩是年輕的李白初離蜀地時的作品,意境明朗,語言淺近,音韻流暢。
詩從「峨眉山月」寫起,點出了遠游的時令是在秋天。「秋」字因入韻關系倒置句末。秋高氣爽,月色特明(「秋月揚明輝」)。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來,自然入妙。月只「半輪」,使人聯想到青山吐月的優美意境。在峨眉山的東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於四川蘆山縣,流至樂山縣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兩個動詞構成連動式謂語,寓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隨江水流去。生活經驗告訴我們,定位觀水中月影,任憑江水怎樣流,月影卻是不動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觀者順流而下,才會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僅寫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時暗點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謂空靈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連夜從清溪驛出發進入岷江,向三峽駛去。「仗劍去國,辭親遠游」的青年,乍離鄉土,對故國故人不免戀戀不舍。江行見月,如見故人。然明月畢竟不是故人,於是只能「仰頭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見下渝州」依依惜別的無限情思,可謂語短情長。
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峽,詩境就這樣漸次為讀者展開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除「峨眉山月」而外,詩中幾乎沒有更具體的景物描寫;除「思君」二字,也沒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這一集中的藝術形象貫串整個詩境,成為詩情的觸媒。由它引發的意蘊相當豐富:山月與人萬里相隨,夜夜可見,使「思君不見」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親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徵。凡詠月處,皆抒發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
本來,短小的絕句在表現時空變化上頗受限制,因此一般寫法是不同時超越時空,而此詩所表現的時間與空間跨度真到了馳騁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見,共十二字,這在萬首唐人絕句中是僅見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王麟洲語),其原因在於:詩境中無處不滲透著詩人江行體驗和思友之情,無處不貫串著山月這一具有象徵意義的藝術形象,這就把廣闊的空間和較長的時間統一起來。其次,地名的處理也富於變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副加於景物,是虛用;「發清溪」、「向三峽」、「下渝州」則是實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讀起來也就覺不著痕跡,妙入化工。
講解:
這是青年李白初次出四川時,依戀家鄉山水的一首詩。詩人是乘船從水路走的,在船上看到峨眉山尖吐出的半圓秋月,山月的影子映在平羌江水之中,月影總是隨江流。夜裡船從清溪驛出發,要向三峽駛去,船轉入渝州以後,月亮被高山遮住看不見了。這首詩用了五個地名,通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圖。
作者:
李白( 701年2月8日-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中國唐朝詩人,有「詩仙」 , 「詩俠」之稱。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後有電影《永不消失的電波》中「李俠」的原型李白;《胭脂扣》等多部小說作者李碧華原名李白,甄艾。
七言絕句 [編輯本段]【譯文】 之一:
峨眉山上,半輪明月高高地掛在山頭。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夜裡我從清溪出發奔向三峽,到了渝州就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麼思念啊!
之二:
在一個秋高氣爽、月色明朗的夜裡,我乘著小船,從清溪驛順流而下。月影映在江水之中,像一個好朋友一樣,陪伴著我。但在從清溪到渝洲的途中,月亮總被兩岸的高山擋住,使我思念不已。 [編輯本段]【注釋】 1.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市西南
2.平羌(qiāng):江名,即今青衣江,在峨眉山東北。
3.發:出發。
4.君:指峨眉山月。一說指作者的友人。
5.下:順流而下。
6.渝州:今重慶一帶。
7..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8.清溪:指清溪驛,在四川犍(qián)為峨眉山附近。
9.三峽:指長江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在今四川、湖北兩省的交界處。一說指四川樂山的犁頭、背峨、平羌三峽,清溪在黎頭峽的上游。
10.夜:今夜
11.影:月光 【作品改寫】
寥落的星辰無聲的宣告著秋的到來。月,在層疊的峨眉後探出身來,皎潔的月光直瀉下來,在江面上伸展開去,映白了平羌江水,映清了山的倒影,更映亮了江面上飄來的扁舟。
船頭,我獨自一人,著一襲長衫,凝望著明月,佇立良久。峨嵋山啊,我今天就要別你而去,遠游他鄉,你就要這半輪秋月送我?明月不語,默默伴我漂游遠方……
又快到中秋了,月啊,你可知道遠方的人兒是否安康?作客他鄉,獨自流浪天涯,孤寂一番又一番不斷地敲打在我的心頭,思念如薄霧悄然潮濕了我的睫毛。明月千里寄相思,能否借你一縷銀絲,傳達我愈遠愈長的思念之情?
月啊,請你把我對故鄉親朋的思念和祝願收好……
為什麼,你此時竟隱藏起了你那美麗的笑靨?一路走來你我早已心心相印,為何竟離我而去?去就去吧,我還是要趕快催舟快行,到渝州,下到三峽。參照網路

❽ 求七年級古詩賞析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回答者: ILOVEYOU8474 - 初學弟子 一級 1-19 17:16
文言文:
5.童趣 沈復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於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余常於土牆凹凸處,花台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台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童趣 譯文
回想我童年的時候,能夠對著太陽張開眼睛,明察秋毫,見到極小的東西,必定細細去觀察它的紋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聲音象雷鳴,我心裡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鶴在天空飛翔。心裡這么想,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變成仙鶴了。我抬起頭看,脖子都硬了。我又讓蚊子留在帳子裡面,慢慢地吸口煙噴出來,叫蚊子沖煙飛鳴,當作青雲中的白鶴觀看,果然就象鶴唳雲端一樣,令人怡然稱快。
我又常在土牆凹凸的地方,或是花台小草叢雜的地方,蹲下身子,與花台一般高,定神仔細觀察,以叢草作為樹林,以小蟲和螞蟻作為野獸,以泥土凸的作為山丘,凹的作為山谷,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有一天,見到有兩個小蟲在草里斗,看得正高興的時候,忽然有個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原來是一隻癩蝦蟆,舌頭一吐,兩個小蟲就被它吞了進去。我年紀小,正看得出神,不覺嚇得叫了起來。定了定神,捉住這只癩蝦蟆,鞭打了數十下,驅逐去別的院子 。

10.論語十則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yùn),不亦君子乎? (《學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為政》)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泰伯》)
9.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罕》)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衛靈公》)

20.《山市》
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恆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雲。
奐山的「山市」,是淄川縣八景中的一景,但經常好幾年也不出現一次。(有一天)孫禹年公子跟他的同業朋友在樓上喝酒,忽然看見山頭有一座孤零零的寶塔聳立起來,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驚奇又疑惑,心想這附近並沒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見幾十座宮殿,瓦是碧綠的,屋脊高高翹起,這才省悟到原來是(出現)「山市」了。沒多久,(又出現了)高高的城牆,(頂上是)呈凹凸形的短牆,連綿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樓閣的,有像廳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現在眼前,數也數不過來。忽然颳起大風,煙塵彌漫,全城的景象變得模糊不清了。過一陣子,大風停止,天空晴明,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樓,上與天接,(每層)有五間房,窗戶都敞開著,都有五處明亮的地方,那是樓外的天空。
一層一層地指著數上去,房間越高,亮點越小;數到第八層,亮點只有星星那麼小;再往上就變得暗淡了,似有若無,看不清它的層次。(低層)樓上的人們來來往往,各干各的事情,有靠著(欄桿)的,有站著的,姿態各不相同。過了一段時間,樓漸漸低矮下來,可以看見樓頂了;漸漸地,又變得跟平常的樓房一樣;漸漸地,又變成了高高的平房;突然又縮成拳頭一般大小,(再縮)成為豆粒一般大小,終於完全消失。
我又聽說,有早起趕路的人,看到山上有人家、集市和店鋪,跟塵世上的情形沒有什麼區別,所以人們又管它叫「鬼市」。

25.《世說新語》兩則
1.詠雪
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①雪驟②,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鹽空中差可擬③。」兄女曰:「未若柳絮因④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①.【俄而】不久,不一會兒。 ②.【雪驟】雪下得急。 ③.【差可擬】差不多。 ④.【未若】比不上。 ⑤.【因】乘。
譯文: 一個寒冷的雪天,謝太傅把家人聚會在一起,跟子侄輩的人談詩論文。忽然間,雪下得急了,太傅高興地說:「這紛紛揚揚的大雪像什麼呢?」他哥哥的長子胡兒說:「跟把鹽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兒道韞說:「比不上柳絮乘風飄起」太傅高興得笑了起來。道韞是太傅大哥謝奕的女兒、左將軍王凝之的妻子。

2.陳太丘與友期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預先約定好一起出行,約定在中午時分,約定的時間過了朋友卻沒有到,陳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離開了。當他離去以後,他的朋友才來到。陳太丘的兒子陳元方當時年僅七歲,正在家門外做游戲。客人問他:「你的父親在家不在?」陳元方回答說:「父親等待您很長時間而您卻沒有來到,已經離去了。 」客人便發怒說道:「不是人啊!和人家約好一起出行,卻拋棄人家而離去。」陳元方說:「您與我父親約定在中午時分見面,中午不到,這就是沒有信用;對著人家兒子罵他的父親,這便是沒有禮貌。」客人感到很慚愧,便從車里下來,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走回家不去理他。

30.《寓言四則》倒數兩則
3.智子疑鄰
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譯文
宋國有一個富人(有一天)天下大雨毀壞了牆。他的兒子說:「如果不修補,一定有盜賊(偷東西)。」,鄰居家的老人也這么說。晚上(他家)果然丟失了大量財物。這家人認為自己的兒子很聰明,卻懷疑鄰居家的老人。

4.塞翁失馬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譯文
靠近長城一帶的人中,有一個精通術數(一些迷信活動)的人,他的馬無原無故逃跑到了胡人的領地。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經過幾個月,他的馬帶領著胡人的駿馬回來了。人們都來恭喜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禍患呢?」家裡有許多好馬,他的兒子很喜歡騎,有一次,從馬上掉下來折斷了大腿。人們都來安慰他,這位老人說:「這怎麼就不能是福氣呢?」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打進了長城。壯年男子都拿起武器去打仗。靠近長城一帶的人,絕大部分都戰死了。唯獨這個人的兒子因為瘸腿的緣故,父子都保全了性命。

古詩:
15.古代詩歌四首
1.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4.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課外古詩詞背誦(10首)
1.龜雖壽 曹操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2.過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3.題破山寺後禪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都寂,但余鍾磬音。

【譯文】

清晨我漫步走到這座古寺,初升的太陽照耀著高聳的叢林。
一條曲折的小路通向幽靜的遠方,那裡是被花木濃蔭覆蓋著的禪房。
山光明凈,鳥兒歡悅地歌唱,深潭倒影,更使人覺得心境的空靈。
萬物一片沉寂,只有鍾磐聲在空中回盪。

4.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5.夜雨寄北 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6.泊秦淮
唐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7.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台。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8.過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楊萬里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解說】(上嶺很累,但是)莫說從嶺上下來就不難,在下山之前常常讓那些行人空歡喜一場。走入到崇山峻嶺之中,你才從一重山裡出來,可是又被另一重山攔住了。
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通過寫山區行路的感受,說明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深刻道理:人們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對前進道路上的困難作好充分的估計,不要被一時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把握這首詩的主題時,首先應將文體定位——哲理詩,然後就能較快地知道,此詩明寫登山的感受,實為談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績時,萬萬不可自得自滿,而應不斷進取。

9.如夢令 南宋 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歸路。
興盡晚回舟,
誤入藕花深處。
爭渡,
爭渡,
驚起一灘鷗鷺。

10.觀書有感 南宋 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
為有源頭活水來。 贊同
0| 評論
2011-12-18 16:14 58686698 | 一級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贊同
0| 評論
2011-12-18 19:45 郭國振 | 二級
y 贊同
0| 評論
2011-12-22 20:54 lzqttxs | 二級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次北固山下》 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西江月》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天凈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