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式微賞析
⑴ 八下語文式微
式微
作者:佚名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注釋
①式: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微:幽暗不明。②胡:為什麼。 ③微:非,不是。故: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譯文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官家事,
怎會頂風又飲露!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老爺們,
怎會污泥沾滿身!
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發牢騷的小,讓人想起卡夫卡的一個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廣大民眾得到命令去修築長城,據說這是來自遙遠京城中皇帝的聖旨。京城遙遠得難以想像,皇 帝是誰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築長城,反正不得不修。
這篇寓言式的小說所揭示的人生處境,大概適合於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將況。小人物沒有大多的奢望,沒有無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飽穿暖居安。他們的純朴忠厚與愚昧無知並存,如魯迅筆下 的阿Q一樣,劃船便劃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著。 他們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魯迅說他之所以 寫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現在來看,身為小人物而敢於發牢騷,並且牢騷之辭竟可錄入書中,成為經典,來教育後代,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它讓人想到,千方百計要維護自己統 治的人,把不滿自己統治的言論記錄下來傳給後世,究竟是愚昧 還是一種權謀?
⑵ 式微什麼意思
含義:
式微,指事物由興盛而衰落。
出處:
見明歸有光《張翁八十壽序》:「予以故家大回族德厚源遠,能自答振於式微之後。」
式微式微,胡不歸?——《詩·邶風·式微》
引證解釋:
1.衰微,衰敗。《詩·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 朱熹 集傳:「式,發語辭。微,猶衰也。」郭沫若《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武王 以前的 周 室沒有什麼高度的文化, 平王 以後的 周 室則是式微得不堪了。」茅盾《一個女性》:「誰曾從豐裕跌落到貧乏,從高貴跌落到式微,那他對於世態炎涼的感覺,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罷。」
2.《詩·邶風》篇名。《詩序》說, 黎侯 流亡於 衛 ,隨行的臣子勸他歸國。後以賦《式微》表示思歸之意。《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榮城伯 賦《式微》乃歸。」 唐 王維《渭川田家》詩:「即此羨閑逸,悵然吟《式微》。」 唐 崔璞《蒙恩除替呈軍事院諸公郡中一二秀才》詩:「作牧慚為政,思鄉念《式微》。」 清曹寅《胡靜夫先歸白門即席同用依字》詩:「十竹秋來好,連宵詠《式微》。」一說《邶風·式微》詩是表現征夫痛苦、反對徭役的作品。
⑶ 《詩經.式微》的內容,原文啊
式 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注釋
人民行役,顛連困苦,對統治者發出不平的怨恨。
式:作語助。微:昧,黃昏。
微:非。中露:露中。倒文以協韻。
躬:身體。
這可能要算《詩經》中最簡短的一首詩了。
然而,這樣一首簡單的詩,千百年來,竟也是千人千解。毛詩序說,「《式微》,黎侯寓於衛,其臣勸以歸也。」現代人則說,這是服勞役的人發出的怨聲。
如果取前一種說法,那麼詩意則是:
形式越來越不妙了,越來越不妙了!為什麼不回去呢?
要不是因為你,我怎麼會和你一同託身於濃露之中呢?
形式越來越不妙了,越來越不妙了!為什麼不回去呢?
要不是因為你,我怎麼會和你一同託身於泥濘之中呢?
根據毛詩序所言的歷史背景,此詩是黎侯的臣子給黎侯的勸告。黎侯為狄人所逐,棄其國而寄留於衛。衛國撥給他兩個邑讓他們安頓,黎侯後來可以回國了,但又不思歸。後世三國時阿斗的樂不思蜀,大概可追溯到這里。從他的臣子急切勸勉的情況來看,形式確實很有些麻煩,看來是國內人對黎侯的樂不思黎頗有怨言了,做臣子的當然要盡到自己勸諫的責任,便作此詩以勸。
如果采後一種說法,那麼詩意則成了:
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回家呢?要不是因為老闆的緣故,我哪會在這里冒著風露?
天黑啦,天黑啦,為什麼還不回家呢?還不是因為老闆的身體,我哪會身陷在泥濘之中?
兩相對比,誰是誰非?誰優誰劣?一清二楚。
按現代人頭腦中充滿的階級意識和所謂人民性的革命精神,來解讀此詩,唯一可以表達的就是處於被剝削和被壓迫的勞動者在發牢騷,至於詩意全無。這樣一首「民歌」,就差強於一首打油詩。
確實,詩無達詁,易無達占。
然而,詩無達詁?本來無詁。易無達占?本來無占。
所謂「詩無達詁」,純粹是後世解詩者強梁之辭。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發,在寫詩者那裡,自有一種本意和機心。怎麼可能允許後世解詩者胡亂而詁?寫詩是一種事業,而解詩只不過多了一種職業。事業和職業,貌相似,情不同,往往一個南轅,一個北轍。
現代女詩人舒婷有一首著名的詩《致橡樹》。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籍;
也不止象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
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相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里。
每一陣風吹過,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干,
象刀象劍也象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象沉重的嘆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里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這在朦朧詩派裡面是一首膾炙人口的愛情詩。然而,據她自述,這首詩本來是她在一次開會的時候,聽台上一位老先生大發歧視女性的高論,因之即興而在台下寫下了這首詩,其意僅僅是在表達對這種大男子主義現象的一種不滿。可是,是詩一經傳開,竟然花開別枝,成為風行一時的愛情詩。女詩人也無可奈何,只有莞爾。
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如果我們現代人中有人寫下這樣一首抱怨「老闆」的詩,那麼,我們的「老闆」們會把這樣一首詩拿到職工文藝晚會上歌唱嗎?
正如歷來解詩者反駁毛詩序時愛用「牽強」二字一樣,那麼,我在這里也不妨送給他們二個字:「荒唐」!
「人民性」不等於民歌,正確認識「人民性」才是理解《詩經》的本質的態度。「人民性」固然存在於人民的思想和言行之中,奴隸和平民的思想行為所表現出來的固然是人民性,然而,一個時代總有一些先進的思想者,有一批先進的知識集團,正是他們率領著人民在創造著先進文化,這些知識分子或思想家,他們所代表的思想難道就不具有人民性了嗎?狹隘地從那種出身、成分、地位來看待人民性,結果只會鬧出無數的笑話來。
⑷ 八下語文古詩詞《式微》
式微
作者:佚名
原文: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注釋:
①式:語氣助詞,沒有實義。微:幽暗不明。②胡:為什麼。 ③微:非,不是。故:為了某事。④中露:露中,露水之中。
譯文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官家事,
怎會頂風又飲露!
暮色昏暗天將黑,
為何不能把家回?
不是為了老爺們,
怎會污泥沾滿身!
賞析
這首小人物不堪苦役而發牢騷的小詩,讓人想起卡夫卡的一個短篇小說《萬里長城建造時》。廣大民眾得到命令去修築長城,據說這是來自遙遠京城中皇帝的聖旨。京城遙遠得難以想像,皇 帝是誰也不知道,更不明白何以要修築長城,反正不得不修。
這篇寓言式的小說所揭示的人生處境,大概適合於所有的小人物的生存將況。小人物沒有大多的奢望,沒有無止境的野心,只求食飽穿暖居安。他們的純朴忠厚與愚昧無知並存,如魯迅筆下 的阿Q一樣,劃船便劃船,椿米便椿米,即使叫坐下也只敢站著。 他們只管「埋頭拉車」,從不「抬頭看路」。所以魯迅說他之所以 寫阿Q,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在現在來看,身為小人物而敢於發牢騷,並且牢騷之辭竟可錄入書中,成為經典,來教育後代,包括統治者和被統治者。這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現象。它讓人想到,千方百計要維護自己統 治的人,把不滿自己統治的言論記錄下來傳給後世,究竟是愚昧 還是一種權謀?
望採納
⑸ 式微、子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望洞庭湖贈張丞相賞析習題及答案
一、《式微》
原詩:
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譯文:
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麼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賞析習題及答案:
1、下列對《式微》詩句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D)
A、這是一首勞役者的悲歌,以詠嘆的方式、質問的語氣,借事抒情,堪稱「飢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經典之作。
B、全詩重章換字,押韻和諧。體現了一唱三嘆、餘味無窮的特色。
C、全詩在反復中強化,在疊加中升華,表情達意,痛快淋漓。
D、《式微》詩短短32個字,就包含了三言、四言和五言等多種變化,工整與靈活相整合,參差錯落,能極力地表達主人公思想感情的起伏。
分析: D、不是感情的「起伏」,只是表達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對貴族統治者壓迫勞動者的不滿)。
2、式微式微,胡不歸?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結合詩意簡要分析。
答案:設問的修辭手法,從全詩看,「式微式微,胡不歸?」不是有疑而問,而是故意設問,採用這種雖無疑而故作有疑的設問方式,使詩篇顯得婉轉而有情致,同時也引人注意,達到了「不言怨而怨自深」的效果。
3、這首詩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受奴役者的非人處境以及他們對統治者的滿腔憤懣之情。
二、《子衿》
原詩: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難道就不給我寄傳音訊?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看你,難道你就不能到我這來?
賞析習題及答案:
1、下列對《子衿》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
A、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表現了這位熱戀中的女子焦急不安、情深意切的真摯感情。
B、約會不遇,失落惆悵,不可遏止。愛之既深,責之必切。對於他的失約,她也許想到種種原因,但無論如何難以諒解。
C、兩句「縱我不往」,以質問的語氣、討伐的姿態,做出了強烈的指責。
D、這是一首古老的戀歌,跌宕起伏,纏綿悱惻,婉轉動人,即使穿越了兩千多年的歲月,讀來仍能產生共鳴。
分析: C、以假設的語氣、讓步的姿態,做出了強烈的反問。
2、這首詩採用了怎樣的敘述手法?從結構上看,具有怎樣的特點?
答:全詩採用倒敘手法。從結構上看,詩歌的前兩章具有重章復沓的特點。
3、這首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最後一句「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有什麼含義?
答: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可望穿秋水,不見人影。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最後-句的含義是: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 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麼漫長。
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原詩: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
三秦之地護衛著巍巍長安,透過那風雲煙霧遙望著蜀川。和你離別心中懷著無限情意,因為我們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四海之內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近在比鄰。絕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時,像小兒女那樣悲傷淚濕佩巾。
賞析習題及答案:
1、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C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B、第一句點出了送別的地點,第二句則把讀者的視線引向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 頷聯是說,詩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勸慰杜少府,不要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分析:C、不是詩人去外地做官,而是友人去外地。
2、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D )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作者是被稱為「初唐四傑」之一的王勃。
B、首聯第-.句點出送別的地點,第二句把讀者的視線引向了杜少府即將赴任之地。
C、頷聯寫離情別意,重在點出相同之處,即同為宦遊人。
D、尾聯緊承頸聯而來,詩人嫌棄杜少府在臨別之時像小兒女一-般哭鼻子、抹眼淚。
分析:D、」嫌棄」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3、對《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詩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B )
A、「望」字將送別地點與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川」聯系起來了。
B、「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表現了依依不捨的傷感之情。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富於哲理,隱含好男兒志在四方的意思。
D、這首詩,通過送別友人,表現了詩人寬闊的胸襟、真摯的情誼和對友人的深情慰勉。
分析:B、作者用兩人處境相同、感情一致來寬慰朋友。
4、選出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D )
A、首聯語句工整,寫得十分壯闊。在寫景中抒情,暗示了與友人從此天各一方,會面很難。
B、頷聯寫離情別意,直抒了「同是宦遊人」的困頓和相互之間的友誼。
C、頸聯道出了惜別之意,既寬慰友人,也安慰自己,寫出彼此情誼之深。
D、尾聯委婉地批評了友人傷心落淚的舉動,間接反映了詩人郁悶,,惆悵的情懷。
分析:D、沒有批評友人的意思。而是勸慰友人不要像小孩子似的哭哭啼啼。
5、賞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聯中的「輔」字和「望」字。
答案:一個輔字是輔佐、護衛的意思,形象生動地寫出了三秦大地護衛著長安的景象,氣勢宏偉,使詩歌開篇意境開闊;一個「望」字,將相隔萬里的長安與蜀地聯系起來,表達了對友人的惜別之情。
6、賞析尾聯「無為在歧路,兒共沾巾」。
答案:尾聯承接上聯意緒,以勸慰友人作結,希望朋友擺脫離愁,滿懷信心地踏上新旅程,點出「送」的主題。流露了作者真摯的友情和曠達的胸懷。
7、試分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的原因。
答案:
①運用誇張、對偶的修辭手法;
②抒發了自己對友人的真摯感情和惜別之情,表現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③道出了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的哲理;
④一改送別詩離愁別恨、傷感低沉的傳統情調,寫得昂揚樂觀、積極向上,給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故成為千古名句。
四、《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
原詩: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
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 雲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我想渡水苦於找不到船與槳,聖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看著那些垂釣的人釣得魚兒上鉤,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賞析習題及答案:
1、對《望洞庭湖贈張丞相》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D )
A、「八月湖水平」寫出了洞庭湖的水面平靜.
B、「波撼岳陽城」描寫了岳陽城搖搖欲墜的景象.
C、後兩聯表達了作者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願望.
D、全詩委婉表達了作者希望一展才華的政治抱負.
分析:A不是湖水平靜,而是水漲與岸齊平。B是氣勢磅礴。C希望引薦自己,施展政治抱負。
2、對《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
A、頷聯「氣蒸」寫出了湖的廣闊浩大,蓄積豐厚。「波撼」襯托湖的澎湃動盪,力量巨大。這兩句寫出了洞庭湖的廣大與活力。
B、這是一首干謁詩,目的是為了得到對方的賞識和錄用,但其寫景有獨到之處,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
C、「欲濟無舟楫」寫詩人想渡湖水投靠張丞相卻沒有渡湖的車輛和船隻。
D、尾聯兩句 是比喻詩人想做官而沒有途徑。
分析:C、想讓張丞相為己引薦,讓自己做官。
3、對詩句解說不當的一項是: (B)
A、 涵虛句中太清指天,混字寫出水天相接的景象。
B、欲濟句中的濟即渡,這句是說湖大浪高,欲渡不能。
C、端居句中端居即閑居,聖明指當時的太平盛世。
D、最後兩句中借用了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古語。
分析:B缺少渡水的舟船。
4、下列詩句中描寫洞庭湖景象的是: ( C )
A、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B、相呼相應湘江闊,苦竹叢生日向西
C、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D、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分析:「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出自唐杜甫的《登岳陽樓》。
5、對此詩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C )
A、前四句寫景,扣望洞庭湖之題,後四句抒情,表贈張丞相之意。
B、二聯是描寫洞庭湖的名句。上句以氣蒸顯浩闊, 下句以波撼顯氣勢。
C、三、四聯以欲渡無舟、欲釣不能抒發了有心出世卻無人賞識的憂憤不平。
D、 這首詩意在表達希望能得到張九齡引薦,但在語言運用上卻十分委婉、含蓄。
分析:C抒發了詩人有心出世卻無人引薦情感,希望張九齡引薦。
9、這首詩主要的藝術特色是什麼?請具體分析。
答案:這首詩主要的藝術特色是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詩前半首寫洞庭湖,既是為了扣題,寫洞庭湖的壯麗,也是為了起興,為表現求薦出仕的主題做鋪墊。後半首主要用比,以舟楫喻引薦,喻出仕的途徑;以垂釣者隱指官吏;以羨魚喻對仕途的嚮往;又有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的弦外之音,隱含求仕之意。
10、請賞析「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一聯的妙處。
答:這一聯用誇張的手法狀寫了洞庭湖宏闊壯觀的景象。一平,一混,一蒸,一撼便將洞庭湖煙波浩渺、漫無邊際、恣意汪洋的巨大形象突現出來,寫得壯美,有生機有活力。蒸寫出湖面的豐厚的蓄積,彷彿廣大的雲夢澤都受到洞庭湖的滋養哺育,撼寫出洞庭湖洶涌澎湃的氣勢,極為有力。
⑹ 古文中的「式微」一詞怎樣解釋的
式微式微,胡不歸?(式微:天將暮。)——《詩·邶風·式微》 式微 (1).衰微,衰敗。《詩·邶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 朱熹 集傳:「式,發語辭。微,猶衰也。」明 歸有光 《張翁八十壽序》:「予以故家大族德厚源遠,能自振於式微之後。」 郭沫若 《十批判書·古代研究的自我批判》:「 武王 以前的 周 室沒有什麼高度的文化, 平王 以後的 周 室則是式微得不堪了。」 茅盾 《一個女性》:「誰曾從豐裕跌落到貧乏,從高貴跌落到式微,那他對於世態炎涼的感覺,大概要加倍的深切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