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古代禮的名言

古代禮的名言

發布時間: 2021-01-03 16:26:27

Ⅰ 古代的「禮」有哪些

中國古代有五禮:吉禮,嘉禮,賓禮,軍禮,凶禮。

一、吉禮是五禮之冠,主要是對天神、內地祗、、人鬼容的祭祀典禮。主要內容如下:

(1)、祀天。主要包括:圜丘祀天;祈谷,大雩,名堂;祭祀五帝;祭祀日月星辰。

(2)、祀地。主要包括:方丘祭地,四望山川;封禪;祭祀社稷之神。

(3)、宗廟祭祀。

(4)、其他祭祀。

二、嘉禮是和合人際關系,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周禮》說,嘉禮是用以「親萬民」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饗燕之禮,脤(社稷祭肉)膰(宗廟祭肉)之禮,慶賀之禮。

三、賓禮是接待賓客的禮儀。《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賓禮親邦國」,這里講天子與諸侯以及諸侯國之間交際之禮。

四、軍禮是師旅操濱、征伐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軍禮同邦國",這里講的是對那些叛逆不馴的諸侯要用軍禮使其服從和同。

五、凶禮是哀憫吊研憂患之禮。《周禮、春官、大宗伯》說:「以凶禮哀邦國之憂」。凶禮的內容主要包括: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凶札,以吊禮哀禍災,恤禮哀寇亂。

Ⅱ 關於中國古代禮儀文明的名言警句

1、良好的禮貌是由微小的犧牲組成。——愛默生

2、不學禮,無以立。——孔子

3、凡人之所以貴於禽獸者,以有禮也。——《晏子春秋》

4、在宴席上最讓人開胃的就是主人的禮節。——莎士比亞

5、無禮是無知的私生子。——巴特勒

6、利益,是聰明人想出來的與愚人保持距離的一種策略。——愛默生

7、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 但丁

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 —— 劉備

9、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 —— 張衡

10、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 —— 李白

11、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 —— 神涵光

12、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周恩來

13、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 —— 郭沫若

14、應該熱心地致力於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 —— 德謨克利特

15、理智要比心靈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 —— 高爾基

16、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 —— 契訶夫

17、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 —— 馬克思

(2)古代禮的名言擴展閱讀: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並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的。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素養、更是國家的臉面。所以,我們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就更應該用文明的行為舉止,合理的禮儀來待人接客。這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Ⅲ 中國古代文明禮儀名言有哪些,急用,謝謝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 軻

禮,所以正身也;師,所以正禮也。 ------荀內 況

古者小學,容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愛師、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 ------朱 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傅 玄

正直是道德之本。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Ⅳ 古代名人寫的關於禮儀的名言

1、仁者愛人,為仁由己。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版下歸仁焉。
2、德權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
3、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舊唐書》
4、禮者,人道之極也。——荀子
5、不在牆上留一條傷痕,不在空氣中留下一句臟話。
6、只有尊敬別人的人,才有權受人尊敬。
7、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8、環境整潔優美,生活健康科學,社會文明進步。
9、學校是學習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10、舉行盛大的葬禮,與其說是向死者誌哀,不如說是為了滿足生者的虛榮。——拉羅什富科

Ⅳ 形容表揚懂禮貌的古代名言

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
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居後不爭
老子認為人應有「居後不爭」之心,嘗謂:「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只有仁慈、儉朴、謙讓不爭的人,方能具備道德勇氣,進而博施於人,受人尊敬擁護而成大器。老子嘗謂:「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只要人能舍棄爭先爭勝之心,深明「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之理。莫自恃聰明,鋒芒太露,應抱持以退為進的處世態度,從而達致「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境界。

望採納謝謝!

Ⅵ 古代禮儀用詞

在漢語中,禮貌詞語更是豐富多彩。古代漢語中的禮貌詞語大致分為兩類。 一類是對別人的尊稱: 如「貴姓」、「貴庚」、「尊意」、「高足」、「大作」、「令兄」、「玉照」、「光臨」、「惠顧」、「垂察」、「卓裁」、「惠書」、「賜教」、「斧正」等。 另一類則是對自己的的謙稱: 如「鄙人」、「賤體」、「淺見」、「愚意」、「拙作」、「家翁」、「寒舍」、「伏」、「竊」、「拜」、恭」、「敬」、「奉」、 「忝(忝在知交)」、「蒙」、「承」、「呈」等。 以上這些禮貌詞語有些已被淘汰了,但多數仍出現在人們的生活細節中,運用恰當……

古代禮儀部分詞解

【家祭】古人在家廟內祭祀祖先或家族守護神的禮儀。唐代即有專人制訂家祭禮儀,相沿施行。宋代陸游《示兒》詩中有這么兩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朝儀】古代帝王臨朝的典禮。按規定:天子面向南,三公面向北以東為上,孤面向東以北為上,卿大夫面向西以北為上,王族在路門右側,面向南以東為上,大仆大右及大仆的屬官在路門左側,面向南以西為上。朝儀之位已定,天子和臣子行揖禮,禮畢退朝。後世也稱人臣朝君之禮儀為「朝儀」。

【朝聘】古代賓禮之一。為諸侯定期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有三種形式:每年派大夫朝見天子稱為「小聘」;每隔三年派卿朝見天子為「大聘」;每隔五年親自朝見天子為「朝」。

【朝覲】古代賓禮之一。為周代諸侯朝見天子的禮制。諸侯朝見天子,「春見曰朝,秋見曰覲」,此為定期朝見。春秋兩季朝見天子,合稱為朝覲。

【揖讓】一指古代賓主相見的禮節。揖讓之禮按尊卑分為三種,稱為三揖:一為土揖,專用於沒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微向下;二為時揖,專用於有婚姻關系的異姓,行禮時推手平而致於前;三為天揖,專用於同姓賓客,行禮時推手微向上。一指禪讓,即讓位於比自己更賢能的人。

【長揖】這是古時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

【拱】古代的一種相見禮,兩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敬意。《論語·微子》中有這樣的記載:「子路拱而立。」

【頓首】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俗稱叩頭。行禮時,頭碰地即起。因其頭接觸地面時間短暫,故稱頓首。通常用於下對上及平輩間的敬禮,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如丘遲《與陳伯之書》:「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丘遲頓首。」

【稽首】古代的拜禮,為「九拜」之一。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在手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九拜】我國古代特有的向對方表示崇高敬意的跪拜禮。《周禮》謂「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日空首,四曰振動,五日吉拜,六日凶拜,七日奇拜,八日褒拜,九曰肅拜。」這是不同等級、不同身份的社會成員,在不同場合所使用的規定禮儀。

【跪】兩膝著地,挺直身子,臀不沾腳跟,以示莊重。如《廉頗藺相如列傳》:「於是相如前進瓿,因跪請秦王。」

【坐】古代席地而坐,坐時兩膝著地,臀部貼於腳跟。為了表示對人尊重,坐法頗有講究:「虛坐盡後,食坐盡前。」「盡後」是盡量讓身體坐後一點,以表謙恭;「盡前」是盡量把身體往前挪,以免飲食污染坐席而對人不敬。

【座次】古時官場座次尊卑有別,十分嚴格。官高為尊居上位,官低為卑處下位。古人尚右,以右為尊,「左遷」即表示貶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為上卿,位在廉頗之右。」古代建築通常是堂室結構,前堂後室。在堂上舉行的禮節活動是南向為尊。皇帝聚會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稱王稱帝叫做「南面」,稱臣叫做「北面」。室東西長而南北窄,因此室內最尊的座次是坐西面東,其次是坐北向南,再次是坐南面北,最卑是坐東面西。《鴻門宴》中有這樣幾句:「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項王座次最尊,張良座次最卑。

【席次】古代宴會席次,尊卑很有講究。一般筵席用的是八仙桌,桌朝大門,其位次如下:位尊者居前,8是主人席位。如果客多,可設兩桌、三桌或更多,有上桌與散座的區別:上桌與單席的位次相同,散座則不分席次。

【冠禮】古代男子成年時(二十歲)加冠的禮節。冠禮在宗廟中進行,由父親主持,並由指定的貴賓給行冠禮的青年加冠三次,先後加緇布冠、皮弁、爵弁,分別表示有治人、為國出力、參加祭祀的權力。加冠後,由貴賓向冠者宣讀祝辭,並給起一個與俊士德行相當的美「字」,使他成為受人尊敬的貴族成員。因為男子二十歲行冠禮,所以後世將二十歲稱作「弱冠」。

【婚冠禮】古代嘉禮之一。《周禮》:「以婚冠之禮親成男女。」古代貴族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後即可成婚,並享受成人待遇,女子十五歲行笄禮(笄:束發用的簪子。古時女子滿十五歲把頭發綰起來,戴上簪子)後也可結婚。所以把婚禮、冠禮合稱為婚冠禮。

【祖道】古代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設宴送行的禮儀。《漢書》載,西漢將領李廣利率軍隊出擊匈奴之前,「丞相為祖道,送至渭橋」。《荊軻刺秦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文中的「祖」就是「祖道」,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

【齋戒】古代祭祀或重大事件,事先要沐浴、更衣、獨居,戒其嗜欲,以示心地誠敬,這些活動叫「齋戒」。「齋」又稱「致齋」,致齋三日,宿於內室,要求「五思」(思其居處、笑語、志意、所樂、所嗜),這主要是為了使思想集中、統一。「戒」又稱「散齋」,散齋七日,宿於外室,停止參加一切娛樂活動,也不參加哀弔喪禮,以防「失正」、「散思」。古人齋戒時忌葷,但並非忌食魚肉葷腥,而是忌食有辛味臭氣的食物如蔥、蒜等,這主要是為了防止祭祀時口中發出的臭氣,對神靈、祖先有所褻瀆。

【虛左】古代座次以左為尊,空著左邊的位置以待賓客稱「虛左」。《信陵君竊符救趙》:「公子於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足見信陵君對侯生之尊敬。今人有「虛左以待」一語。

【再拜】先後拜兩次,表示禮節之隆重。舊時書信末尾也常用「再拜」,以表示敬意。

【膜拜】古代的拜禮。行禮時,兩手放在額上,長時間下跪叩頭。原專指禮拜神佛時的一種敬禮,後泛指表示極端恭敬或畏服的行禮方式。今人多用「頂禮膜拜」形容對某人崇拜得五體投地。

【折腰】即拜揖。鞠躬下拜,表示屈辱之意。《晉書·陶潛傳》載:陶淵明曾為彭澤縣令,州郡派督郵巡視至縣,縣吏勸陶束帶迎見,他感嘆地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來引申為傾倒、崇拜,如毛澤東《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六禮】中國古代婚姻的六種手續和禮儀,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秦晉之好】春秋時,秦、晉兩國國君幾代都互相通婚,後稱兩姓聯姻為「秦晉之好」。

【舉案齊眉】古代妻子為丈夫捧膳食時要舉案於眉,表示相敬。

【以文會友】古代文人交往、交友的禮俗。文人相交輕財物而重情誼、才學,故多以詩文相贈答,揚才露己,以表心態。唱酬是通行的方式,即以詩詞相酬答。在宴飲等聚會時,更是不可有酒無詩,流行盡觴賦詩之俗。

【諱稱】古人對「死」有許多諱稱,主要的有:

(1)天子、太後、公卿王侯之死稱:薨、崩、百歲、千秋、晏駕、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稱:見背、孤露、棄養等。

(3)佛道徒之死稱:涅磐、圓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現也用於稱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稱:亡故、長眠、長逝、過世、謝世、壽終、殞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終等。

Ⅶ 關於古代禮儀的古詩

這是我個人比較喜歡得一句,出自《荀子.富國》,其實關於禮儀得名言網上很多,建議網路一下。
「禮之正於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

Ⅷ 反映"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的古代名言名句有哪些

以下名言名句皆出自孔子: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回言,無所苟而已矣。答
2、不學禮,無以立。
3、不遷怒,不二過。
4、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便辟,敦睦柔,友便佞,損矣。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5、過,則匆憚改。
6、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口。知者不失人,亦不失口。
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此後己,不亦遠乎?。
8、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9、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
10、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11、剛毅木訥近仁。
12、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1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15、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1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17、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8、放於利而行,多怨。
1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20、言忠信,行篤敬,雖蠻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21、禮之用,和為貴。

Ⅸ 關於禮儀的古詩句

「不學來禮,無以立。」源

———《論語.季氏》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孟子:《孟子.離婁下》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禮記.曲禮上》

舉止是映照每個人自身形象的鏡子。

———歌德:《親和力》

文明的最重要任務之一,是使人在他純粹的物質生活中也受形式的支配,使人在美的王國能夠達到的范圍內成為審美的人。

———席勒:《審美教育書簡》

禮貌是一個人自己的真實思想中進行選擇的藝術。

———阿.史蒂文斯:《德.斯蒂爾夫人》

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講禮貌不會失去什麼,卻能得到一切。

———瑪.沃.蒙塔古:《書信集》

禮節是所有規范中最微小卻最穩定的規范。

———拉羅什福科:《道德箴言錄》

禮貌是博愛的花朵。不講禮貌的人談不上有博愛思想。

———茹貝爾:《名言集》

使一個人偉大,並不在於富裕和門第,而在於可貴的行為和高尚的品性。

———奧維:《名人名言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