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什麼名言
A. 諸子百家在為人,為政,為學方面的名言
重 義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
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敦 親
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貴 和
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君子與人和諧相
處,卻有自己的主見;小人容易苟同別人,卻不能與人和平共處。
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 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
梁惠王下》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顏淵》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純潔的友誼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像水一樣清澈透明。) ——《庄
子•山木》
厚 仁
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麼愛人,怎麼恨人。
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yì)》
仁者壽。——《論語•雍也》
仁者無敵。——《孟子•梁惠王上》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寬則得眾。 ——《論語•陽貨》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別人一道行善。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 ——《荀子•榮辱》
知 恥
記己有恥。——《論語•子路》用羞恥之心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人一定是先有自取其辱的行為,別人才會侮辱他。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誠信
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輕諾必寡信。——《老子》第63章 輕易向別人承諾的人一定很少講信
用。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論語•學而》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論語•為政》可:可以立身處世。
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果:果斷
自 強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乾•象》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老子》第三十三章
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孟子•告子下》
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荀子•修身》
持 節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衛靈公》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微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明 志
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秦伯》
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愛 國
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我就找到這些,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B. 為學的名言!!!!!!!!!!!!!!!!!!!!!!!!!!!!!!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幺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游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
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落日無邊江不盡,此身此日更須忙 --陳師道
★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歌德
★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宜自勉,歲月不待人 --陶淵明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蕭繹
★不學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勤奮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韓愈
★天才就是無止境刻苦勤奮的能力 --卡萊爾
★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華羅庚
★好學而不勤問非真好學者。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勤勞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勞一生,可得幸福長眠 --達·芬奇(義大利)
★形成天才的決定因素應該是勤奮 -郭沫若
★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茅以升
★靈感不過是「頑強的勞動而獲得的獎賞」 --列賓
★貴有恆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無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艱苦勞動+正確方法+少說空話 --愛因斯坦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 -《真心英雄》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靈感 --愛迪生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C. 論語為學之道的名言
1.富貴必從勤苦得,男兒須讀五車書
2.為學之道,莫先於窮理;窮理之要,必先於讀書
3.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D. 為學中的名句名言是
精 銳 教師為你解答: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不為,則易者亦難也。
E. (格言)為學患者無疑,下一句是什麼
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患者???
F. 為學不可不勤,立志不可不堅;學勤則所得故,志堅則行不移。——秉志 這句名言的意思是什麼
翻譯:學習一定要勤奮,有志向一定要堅定。勤奮,所學得的東西才記得牢固,意志堅定行為才能沒有改變。
G. 歸納孔子關於為文,為政,為學,為教幾個方面的經典語錄
儒家名言
1、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取義者也。(孟子)
6、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7、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8、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9、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0、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1、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蘭;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12、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13、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4、故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5、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6、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17、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孔子
1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孔子
19、正其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孔子
20、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21、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為易;不學,則易者亦為難;
2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5、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
26、君子五美: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孔子
27、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朱熹
28、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董仲舒
29、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淮南子
30、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 論語
31、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32、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3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孟子。
孔子名言選錄:
34、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3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智也;
36、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3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38、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39、君子訥於言而敏於行;
40、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
41、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42、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4、仁遠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5、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4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47、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48、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為;
4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孟子名言選錄:
50、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
51、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
52、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
53、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54、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5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56、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57、善政者得民財,善教者得民心;
58、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大學、中庸選句
59、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6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61、故好而知其惡 ,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
62、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63、善讀者玩索而有得焉,則終身用之,有不能盡者矣;
64、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65、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
66、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久則征,征則悠遠,悠遠則博厚,博厚則高明;
67、興國之所本也在教化,教化之所本也在學校
68、權,然後和輕重;度,然後知長短。
H. 用一句名言概括愚公移山 為學中的道理
世上無難復事只怕有心人。
《列子制·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樸素的唯物主義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堅定信心和頑強毅力,說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難,堅持斗爭,定能獲得事業上的成功,這對人們有很大的啟發。
這則寓言一開始簡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當南北交通要道。老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不便,需要繞山而行,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
第一段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積、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襯托移山的艱難。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務越艱巨愚公的品質也就越突出。這是故事的背景,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筆。
第二段寫愚公主張提出移山,家裡人提出運土方案,率領幾人便馬上開始行動。
第三段寫愚公對智叟的駁斥,這是情節的發展。愚公和智叟的對話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堅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淺,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寫天帝被愚公的誠心感動了,派神將山背走了,愚公的願望實現了。
文章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偉大氣魄和驚人毅力,說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持之以恆,堅持不懈的道理。
I. 關於為學方面的名言
把學問過於用作裝飾是虛假;完全依學問上的規則而斷事是書生的怪癖。——培 根
聰明的人有回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答 ——弗萊格
重復是學習之母。 ——狄慈根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幺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游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
貝勒斯
有教養的頭腦的第一個標志就是善於提問。
——普列漢諾夫
J. 搜集與為學相關的名言
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幺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 ——利希頓堡回
好問的人,只做了五答分種的愚人;恥於發問的人,終身為愚人。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
——加菲勞
人天天都學到一點東西,而往往所學到的是發現昨日學到的是錯的。 ——B.V
我的努力求學沒有得到別的好處,只不過是愈來愈發覺自己的無知。 ——笛卡兒
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 ——洛 克
學問是異常珍貴的東西,從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恥。 ——阿卜·日·法拉茲
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烏申斯基
游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 ——約·
貝勒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