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受戒

賞析受戒

發布時間: 2021-01-02 13:41:41

『壹』 提供一下汪曾祺《受戒》的賞析

7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也正是一個對於人生、愛情有了慒懂版的認識和嚮往的年齡權,難怪,只在看到一個小女孩的小腳印後,便會心亂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澀卻使他不敢表白,這份朦朧的愛只好在他的心裡孕育、成熟,他的心還是純真和美好的。他雖始終只是在被動地等待和接受初戀的到來,但他堅定地相信自己對小英子的愛的小英子對自己的愛。於是,在他等到了愛狂風暴雨般來襲時,他大聲說出了心裡話,雖然,這還是小英子的鼓動下,而這一次,他的勇敢已戰勝了怯懦。復甦的人性讓他把幸福緊緊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膽。她毫無顧忌地坦露心跡,但她並不魯莽。她是在確定了明海的心後才以身相許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誠;她很大膽,但很謹慎。她深信自己的可愛靈巧一定可以打動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對那個漂亮溫順的少年暗暗傾心,於是她把這種愛表達出來,釋放出來。正是這種主動的交流和呼喚,才讓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時候,人與人心靈的交匯就在那麼一剎那,錯過了那一剎那,恐怕兩個人的手永遠也不會牽在一起。聰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她身上蘊含著的那份至真至純的人性之善讓她獲得了生命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幸福。

『貳』 受戒賞析 人性是如何體現的

小說篇名為《受戒》,按理應以「受戒」事件為主要描寫對象,但小說直接寫「受戒」的文字不僅篇幅較少,而且,以側寫出現。我以為,「受戒」事件本身還是小說的中心與高潮,但作者沒有著意描寫,是因為兩方面的原因:第一,作者擅長的散文化的小說,本來就是以淡化情節也就是取消高潮與中心為特徵的。因此,作者把高潮與中心的「受戒」事件化成了無處不在的背景與線索,從頭至尾一直貫穿著,使「受戒」成了生活本身而不僅僅是一個事件。第二,作者寫的「受戒」,很顯然不是我們想像與理解的佛教意義上的「受戒」,是別一種「受戒」,或者說僅僅是形式上的受戒,而骨子裡卻是反「受戒」。在當地,當和尚只是一種與劁豬、織席、箍桶、彈棉花、畫匠、婊子一樣的謀生職業,因此,和尚們根本不受任何清規戒律的規范,自由安閑地享受著普通人都有的生活樂趣,小英子與明海也因此得以自由地演繹他們朦朧的愛情。而自由,正是「受戒」的反面,也正是這篇小說的主旨,像作者在結尾處表達的一樣,是他的夢。因此,篇名《受戒》非常巧妙,既包含了小說的主要內容、線索與背景,也包含作者的寫作意圖。關於對話描寫整篇小說中有四段小英子與明海的完整對話,非常傳神地描摹出人物的性格:明海比較內向、被動,屬於內秀型的,小英子活潑開朗主動,甚至有點任性與嬌縱,屬於外向型。無論外向的小英子,還是內秀的明海,他們都是純情的,簡單的而又詩意的。作者沒有正面描寫,僅僅通過他們的對話與動作,就把他們這種性格、氣質非常精確地描寫出來。比如,小英子在生人面前的自然、大膽、主動,明海的羞怯,就是通過他們簡單的對話表現出來的。「小英子把吃剩的半個蓮蓬扔給明海」這一動作,更傳神地表現了她的大膽,不受清規戒律左右。同時,也暗示了她對明海的好感。而明海則被動又默契地配合著小英子,「就剝開蓮蓬殼,一顆顆吃起來」這個動作,自然得就像他們已經熟悉了一百年了,就像「嘩——許!嘩——許」被槳撥動的流水。這么說起來,小英子就像那槳,而明海就是被這槳撥動的水。而小說結尾,他們也正是坐在船上,進行著流水般的對話。誰說汪曾祺的小說只有「生活流」般的結構?《受戒》的開頭和結尾,恰好是一個精心到毫無痕跡的結構,就像水本身沒有「結構」,但流到方池裡就變成方的,流到圓池裡就成了圓的那麼自然。關於小說結尾小說結尾這段文字用王國維先生的話來說,既是景語,又是情語。有人說是描寫明子與小英子之間的「性愛」。即使如此,少男少女之間的性,也是情的成份居多。假如只限於作「性」的理解,就局限了這段文字優雅的意象。這優雅有夢的特點、理想的色彩。這理想到底是什麼?當然不止於性。自由安閑、不受拘束、順性自然、勤勞善良……,都是理想生活的色彩。這段文字只是夢的高潮,而前面所有的描寫都是不可或缺的鋪墊。然而,這卻是很久以前的一個夢。因此,盡管通篇都寫歡樂,經結尾處這一句「寫四十三年前的一個夢」,我們卻感受到《受戒》與《邊城》結尾翠翠與儺送二佬沒有結局的愛情同出一轍的哀婉。

『叄』 求汪曾祺《受戒》節選片段賞析點評 急急急

源自天性 釋放人性--《受戒》賞析
作者:蔡 立 文章來源:lcceo轉載 點擊數:1739 更新時間:2004-9-21
汪曾祺借自己的理想為人們未經壓抑自由生長的天性作了一個絕美的比喻。《受戒》中蘆葦的清香輕襯的那塊忘俗的天地,幽靜寺廟中小和尚明子青澀拘謹少年的影子,農家女小英子水鄉里養出來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純美得驚世駭俗的初戀故事,讓人心甘情願地深入深陷於那個"出世"的幻境,多捱一刻也好。
《受戒》是鄉土自然清新得不容許一粒灰塵的呼吸,它把一直在其中自自在在行走.生活.哭哭笑笑.說話的故事的淳樸人們的美揭發出來,帶著不留餘地的罪惡,讓讀者徒然心羨悵然嚮往那種原始的自由和恣意。它激起的更多的是對那種迥然不同的美的遙不可及的遺憾,深沉到傷及人的自信。作為狹隘空間中的文明人,我們少有超越理性的天性,那些被稱為沖動和錯誤,或是蒙上了不真實的色彩,所以猛然間停住腳面對一片夢般叫你心有戚戚的美的影射時,才發現有種天賦很早就被遺棄了。這是來自《受戒》的暗示。
汪曾祺是個迷惑人的高手,他盡由自己不緊不慢地繭中抽絲,便讓讀者適應了遙遠的故事。在恰如其分的背景中,可愛的男女主人公進行著他們的故事,也許你要驚詫於其中對於世俗倫常的背叛,但作者的本意是假設這樣一個空間,那麼會怎麼怎麼樣,他要帶領我們超越倫理道德造成的誤區,展示給我們一種過濾了種種塵埃的至純至性的生活方式,因為它遠離現實,所以彌足珍貴。它告訴人們應該保護嚮往這種美的能力,這種表達是透過紙面透過文字透過整個簡單的故事情節的,省略去掉了一切修飾,剩下和就是追求美的意圖。讀著這些文字的人們,如何不為其中的執著信仰心神一顫?
作者力求的不僅是內在的美的本質,他還把這種意思組織得和諧生動,輕松靈動的整體,征服的就不僅是人的思想,還有感覺了。他選擇的是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加清新活潑的語言效果。關於高郵水鄉,作者顯然是傾注了熱情,帶著最親切的回憶和最深刻的理解來描繪她的一切。那裡的風光最自然親切,那裡的寺廟和農家最悠閑最溫馨,那裡有人們總是做著最充實最詩意的事情,連和尚都是有人情味的。其中林林總總的關於"放焰口"、"受戒"的細節描寫都給人好奇和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們很貼切地將整篇小說填充得飽滿豐富意趣盎然。文中的荸薺庵紀事,以平常人的角度寫幾個和尚,甚至是以輕喜劇的姿態闖入讀者的視線,為故事的順利展開墊定了基調:作者是用人的天性看世界,用人的感覺來說生活,現實和傳統中的宗教戒律和游戲規則是完全不適用的。我們看到的就是生靈活現的人和人們,只不過沒有爾虞我詐的心計,沒有追名逐利的慾望,沒有太多的瑣碎和市儈,怎樣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樣。這種全新的意境已經足夠讓人心馳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這種"朴實"的菁華,他們是簡單自由的,卻更尊重天性。我們不妨這樣看待《受戒》:它雖然是霧里盛開的花,但它畢竟宣告了另一種花開的樣子,既使不可企及,霧里觀花也是安慰。
作者在全文營造的一種輕松活潑、讓人賞心悅目的情感基調,是和他選用的幽默清麗的語言風格分不開的。他慣用一些不以為然的筆調來敘述有悖常理的事情,給人的心理和視覺都是一種全新的不大不小的沖突,讓這篇皈依美的文字從頭到腳都充滿了吸引人的氣質,它有存在不可多得也並非完全脫離現實,像沒有沾煙塵的野外的風,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作這樣一股不合時宜的空氣,它告訴我們:生活還可以是這樣一種樣子。
(二)
人對於愛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它不會因任何環境的束縛而消逝;相反地,只要一點真情的觸動,這種人性便會蓬勃地蘇醒。無論是未受禁錮的常人,還是消心寡慾的出家人,都擁有著最原始的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和對精神生活的渴望。人正是由於認識到了愛和被愛的美好,才能讓自己和別人的世界亮麗多彩起來。相反地,若只有對人對事只有怨恨,他的世界將會漆黑一片。
讓我們看看《受戒》里的生活吧:二師父仁海公接師母住在荸薺庵里消夏;三師父仁渡因為要飛鐃的絕技而使相好的不止一兩個;就連資深的老方丈,也在綉花方丈里藏了一個19歲的小老婆。在這種解放人性、和諧溫婉的環境里,小英子和明海的戀情的誕生也就顯得水到渠成,合乎情理了。

『肆』 汪曾祺《受戒》的賞析

源自天性 釋放人性--《受戒》賞析

作者:蔡 立 文章來源:lcceo轉載 點擊數:1739 更新時間:2004-9-21
汪曾祺借自己的理想為人們未經壓抑自由生長的天性作了一個絕美的比喻。《受戒》中蘆葦的清香輕襯的那塊忘俗的天地,幽靜寺廟中小和尚明子青澀拘謹少年的影子,農家女小英子水鄉里養出來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純美得驚世駭俗的初戀故事,讓人心甘情願地深入深陷於那個"出世"的幻境,多捱一刻也好。
《受戒》是鄉土自然清新得不容許一粒灰塵的呼吸,它把一直在其中自自在在行走.生活.哭哭笑笑.說話的故事的淳樸人們的美揭發出來,帶著不留餘地的罪惡,讓讀者徒然心羨悵然嚮往那種原始的自由和恣意。它激起的更多的是對那種迥然不同的美的遙不可及的遺憾,深沉到傷及人的自信。作為狹隘空間中的文明人,我們少有超越理性的天性,那些被稱為沖動和錯誤,或是蒙上了不真實的色彩,所以猛然間停住腳面對一片夢般叫你心有戚戚的美的影射時,才發現有種天賦很早就被遺棄了。這是來自《受戒》的暗示。
汪曾祺是個迷惑人的高手,他盡由自己不緊不慢地繭中抽絲,便讓讀者適應了遙遠的故事。在恰如其分的背景中,可愛的男女主人公進行著他們的故事,也許你要驚詫於其中對於世俗倫常的背叛,但作者的本意是假設這樣一個空間,那麼會怎麼怎麼樣,他要帶領我們超越倫理道德造成的誤區,展示給我們一種過濾了種種塵埃的至純至性的生活方式,因為它遠離現實,所以彌足珍貴。它告訴人們應該保護嚮往這種美的能力,這種表達是透過紙面透過文字透過整個簡單的故事情節的,省略去掉了一切修飾,剩下和就是追求美的意圖。讀著這些文字的人們,如何不為其中的執著信仰心神一顫?
作者力求的不僅是內在的美的本質,他還把這種意思組織得和諧生動,輕松靈動的整體,征服的就不僅是人的思想,還有感覺了。他選擇的是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加清新活潑的語言效果。關於高郵水鄉,作者顯然是傾注了熱情,帶著最親切的回憶和最深刻的理解來描繪她的一切。那裡的風光最自然親切,那裡的寺廟和農家最悠閑最溫馨,那裡有人們總是做著最充實最詩意的事情,連和尚都是有人情味的。其中林林總總的關於"放焰口"、"受戒"的細節描寫都給人好奇和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們很貼切地將整篇小說填充得飽滿豐富意趣盎然。文中的荸薺庵紀事,以平常人的角度寫幾個和尚,甚至是以輕喜劇的姿態闖入讀者的視線,為故事的順利展開墊定了基調:作者是用人的天性看世界,用人的感覺來說生活,現實和傳統中的宗教戒律和游戲規則是完全不適用的。我們看到的就是生靈活現的人和人們,只不過沒有爾虞我詐的心計,沒有追名逐利的慾望,沒有太多的瑣碎和市儈,怎樣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樣。這種全新的意境已經足夠讓人心馳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這種"朴實"的菁華,他們是簡單自由的,卻更尊重天性。我們不妨這樣看待《受戒》:它雖然是霧里盛開的花,但它畢竟宣告了另一種花開的樣子,既使不可企及,霧里觀花也是安慰。
作者在全文營造的一種輕松活潑、讓人賞心悅目的情感基調,是和他選用的幽默清麗的語言風格分不開的。他慣用一些不以為然的筆調來敘述有悖常理的事情,給人的心理和視覺都是一種全新的不大不小的沖突,讓這篇皈依美的文字從頭到腳都充滿了吸引人的氣質,它有存在不可多得也並非完全脫離現實,像沒有沾煙塵的野外的風,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作這樣一股不合時宜的空氣,它告訴我們:生活還可以是這樣一種樣子。
(二)
人對於愛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它不會因任何環境的束縛而消逝;相反地,只要一點真情的觸動,這種人性便會蓬勃地蘇醒。無論是未受禁錮的常人,還是消心寡慾的出家人,都擁有著最原始的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和對精神生活的渴望。人正是由於認識到了愛和被愛的美好,才能讓自己和別人的世界亮麗多彩起來。相反地,若只有對人對事只有怨恨,他的世界將會漆黑一片。
讓我們看看《受戒》里的生活吧:二師父仁海公接師母住在荸薺庵里消夏;三師父仁渡因為要飛鐃的絕技而使相好的不止一兩個;就連資深的老方丈,也在綉花方丈里藏了一個19歲的小老婆。在這種解放人性、和諧溫婉的環境里,小英子和明海的戀情的誕生也就顯得水到渠成,合乎情理了。
17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也正是一個對於人生、愛情有了慒懂的認識和嚮往的年齡,難怪,只在看到一個小女孩的小腳印後,便會心亂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澀卻使他不敢表白,這份朦朧的愛只好在他的心裡孕育、成熟,他的心還是純真和美好的。他雖始終只是在被動地等待和接受初戀的到來,但他堅定地相信自己對小英子的愛的小英子對自己的愛。於是,在他等到了愛狂風暴雨般來襲時,他大聲說出了心裡話,雖然,這還是小英子的鼓動下,而這一次,他的勇敢已戰勝了怯懦。復甦的人性讓他把幸福緊緊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膽。她毫無顧忌地坦露心跡,但她並不魯莽。她是在確定了明海的心後才以身相許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誠;她很大膽,但很謹慎。她深信自己的可愛靈巧一定可以打動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對那個漂亮溫順的少年暗暗傾心,於是她把這種愛表達出來,釋放出來。正是這種主動的交流和呼喚,才讓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時候,人與人心靈的交匯就在那麼一剎那,錯過了那一剎那,恐怕兩個人的手永遠也不會牽在一起。聰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她身上蘊含著的那份至真至純的人性之善讓她獲得了生命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幸福。
人性中,有最原始的慾望和索取,但同時更有最簡單的付出和給予。為什麼要用看不見的東西,即所謂的論理道德來捆住它呢?人與人的交往中,人的生存中,若沒有人性的自由來參與,則再自由的物質世界也無法填補這種心靈世界的虛空。人的臉上始終是面具,看不見下面真實的表情:人的生活像被囚禁在籠子里的野獸,即使給它最鮮最美的肉,也無法比擬自由給它的無上的快樂。
或許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被束縛的,但人性卻是永遠無法被束縛的,它會用盡所有力量沖破一切阻礙,尋找到心靈的歸宿。這是它的天職,是它歷盡困頓辛苦仍不懈的追求和目標。有時,情感會戰勝理智,或許這就是人性蘇醒的時候。人最初的善良和勇氣,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性,這種人性下的追求,才是美好的追求;這種人性下的勝利,才是正義的勝利。
人性之善,是世間生命的精髓;人性之善,是社會靈魂的樑柱。宣揚著復甦的人性,引領著人性的復甦,這正是《受戒》的偉大之處。

http://www.sre.net/Article/Jiaoshi/Shuoke/Class48/200409/822.html
http://www.szsyzx.net/jshome/zhaoyan/s_web/wzq/page5-3.htm

『伍』 《受戒》主要內容及點評

1、《受戒》主要內容:

庵趙庄有座荸薺庵(實為「菩提庵」,被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薺庵),庵內13歲的小和尚明海因為家裡人多地少而被舅舅帶來出家的。他舅舅是庵里的當家和尚仁山。庵內和尚們並不恪守戒律,一樣過著俗世的日子。

明海在第一次來庵上的的路上認識了小英子,小英子家住在荸薺庵附近,明海老往她家跑。明海會描畫,這一技藝令小英子即將出嫁的姐姐著實風光了一回——大英子照他描的畫綉出來的鞋三十里方圓都傳遍了。

明海和小英子一起做針織,一個畫花,一個刺綉;一起栽秧、薅草、車水、放割稻子、打場看場。四年以後,明海就要受戒,受了戒就能做「沙彌尾」,將來能做方丈。小英子劃船送他去善因寺受戒。數天後,小英子又劃船把接受過戒的明海回庵趙庄。

回來的路上,小英子要明海不要當沙彌尾也不要當方丈,天真的明海一概應下。當小英子問他:「我給你當老婆,你要不要?」明海大聲說:「要!」

2、盡管由於題材、風格「另類」,在《受戒》問世的當年主流評論界保持沉默,但是它受到讀者的歡迎,一個公社書記對汪曾祺說,他們公社開會時有兩位大隊書記一邊開會,一邊默寫《受戒》中明海和小英子的對話。

時間證明,《受戒》及其後汪曾祺發表的一系列作品跳出了1949年以後文學界主流關注「宏大主題」、「宏大敘事」的藩籬,側重於關注小人物、小事件、小生活,謳歌人情人性之美,開創了20世紀80年代中小說的新格局,對尋根文學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2014年,為紀念汪曾祺誕辰94周年,高郵市委宣傳部和市廣電台聯合推出的微電影《受戒》。2018年9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5)賞析受戒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文革結束後,中斷小說創作多年的汪曾祺重新提筆寫小說,這一階段他的小說基本上以早年間在故鄉高郵的生活為創作素材汪曾祺少年時為躲戰火隨父、祖在鄉間小廟住過半年多,當時有一戶趙姓人家住在廟的附近。

經過40多年的人生積累,年過六旬的他回憶起當時的那段生活經歷,感到像小英子那樣的農村女孩的感情是健康、美好、富有詩意的,於是產生了創作沖動,決定要把那種美好的情感和生活樣態寫出來。

除了和尚廟、庵趙庄中諸人都有生活原型外,他還把祖母擅長剪花樣的生活細節嫁接到了小說人物趙大娘身上。

《受戒》完成後,由於自知作品的題材、風格不合於當時的文學主流,所以汪曾祺一開始並不奢望發表,只給朋友和同事看過初稿。1980年7月,北京文化局系統召開黨員幹部座談會,會上楊毓珉偶爾談到了《受戒》,說小說寫得很美但恐難以發表。

在場的《北京文藝》負責人李清泉聽後很感興趣,遂問汪曾祺要稿子。8月,汪曾祺把定稿轉給李清泉並附了一份短柬,提到發表它是要有一些膽量的。

盡管剛剛撥亂反正,人們對「極左」思潮還心有餘悸,但李清泉力排異議,於《北京文學》第10期(從該期起《北京文藝》更名為《北京文學》)上發表了《受戒》。

『陸』 求《受戒》原文

《受戒》

明海出家已經四年了。

他是十三歲來的。

這個地方的地名有點怪,叫庵趙庄。趙,是因為莊上大都姓趙。叫做莊,可是人家住得

很分散,這里兩三家,那裡兩三家。一出門,遠遠可以看到,走起來得走一會,因為沒有大

路,都是彎彎曲曲的田埂。庵,是因為有一個庵。庵叫苦提庵,可是大家叫訛了,叫成荸薺

庵。連庵里的和尚也這樣叫。「寶剎何處?」——「荸薺庵。」庵本來是住尼姑的。「和尚

廟」、「尼姑庵」嘛。可是荸薺庵住的是和尚。也許因為荸薺庵不大,大者為廟,小者為

庵。

明海在家叫小明子。他是從小就確定要出家的。他的家鄉不叫「出家」,叫「當和

尚」。他的家鄉出和尚。就像有的地方出劁豬的,有的地方出織席子的,有的地方出箍桶

的,有的地方出彈棉花的,有的地方出畫匠,有的地方出婊子,他的家鄉出和尚。人家弟兄

多,就派一個出去當和尚。當和尚也要通過關系,也有幫。這地方的和尚有的走得很遠。有

到杭州靈隱寺的、上海靜安寺的、鎮江金山寺的、揚州天寧寺的。一般的就在本縣的寺廟。

明海家田少,老大、老二、老三,就足夠種的了。他是老四。他七歲那年,他當和尚的舅舅

回家,他爹、他娘就和舅舅商議,決定叫他當和尚。他當時在旁邊,覺得這實在是在情在

理,沒有理由反對。當和尚有很多好處。一是可以吃現成飯。哪個廟里都是管飯的。二是可

以攢錢。只要學會了放瑜伽焰口,拜梁皇懺,可以按例分到辛苦錢。積攢起來,將來還俗娶

親也可以;不想還俗,買幾畝田也可以。當和尚也不容易,一要面如朗月,二要聲如鍾磬,

三要聰明記性好。他舅舅給他相了相面,叫他前走幾步,後走幾步,又叫他喊了一聲趕牛打

場的號子:「格當*N——」,說是「明子准能當個好和尚,我包了!」要當和尚,得下點

本,——念幾年書。哪有不認字的和尚呢!於是明子就開蒙入學,讀了《三字經》、《百家

姓》、《四言雜字》、《幼學瓊林》、《上論、下論》、《上孟、下孟》,每天還寫一張

仿。村裡都誇他字寫得好,很黑。

舅舅按照約定的日期又回了家,帶了一件他自己穿的和尚領的短衫,叫明子娘改小一

點,給明子穿上。明子穿了這件和尚短衫,下身還是在家穿的紫花褲子,赤腳穿了一雙新布

鞋,跟他爹、他娘磕了一個頭,就隨舅舅走了。

他上學時起了個學名,叫明海。舅舅說,不用改了。於是「明海」就從學名變成了法

名。

過了一個湖。好大一個湖!穿過一個縣城。縣城真熱鬧:官鹽店,稅務局,肉鋪里掛著

成邊的豬,一個驢子在磨芝麻,滿街都是小磨香油的香味,布店,賣茉莉粉、梳頭油的什麼

齋,賣絨花的,賣絲線的,打把式賣膏葯的,吹糖人的,耍蛇的,……他什麼都想看看。舅

舅一勁地推他:「快走!快走!」

到了一個河邊,有一隻船在等著他們。船上有一個五十來歲的瘦長瘦長的大伯,船頭蹲

著一個跟明子差不多大的女孩子,在剝一個蓮蓬吃。明子和舅舅坐到艙里,船就開了。明子

聽見有人跟他說話,是那個女孩子。

「是你要到荸薺庵當和尚嗎?」

明子點點頭。

「當和尚要燒戒疤嘔!你不怕?」

明子不知道怎麼回答,就含含糊糊地搖了搖頭。

「你叫什麼?」

「明海。」

「在家的時候?」

「叫明子。」

「明子!我叫小英子!我們是鄰居。我家挨著荸薺庵。——給你!」

小英子把吃剩的半個蓮蓬扔給明海,小明子就剝開蓮蓬殼,一顆一顆吃起來。

大伯一槳一槳地劃著,只聽見船槳撥水的聲音:「嘩——許!嘩——許!」

……

荸薺庵的地勢很好,在一片高地上。這一帶就數這片地勢高,當初建庵的人很會選地

方。門前是一條河。門外是一片很大的打穀場。三面都是高大的柳樹。山門里是一個穿堂。

迎門供著彌勒佛。不知是哪一位名士撰寫了一副對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顏一笑笑

世間可笑之人彌勒佛背後,是韋馱。過穿堂,是一個不小的天井,種著兩棵白果樹。天井兩

邊各有三間廂房。走過天井,便是大殿,供著三世佛。佛像連龕才四尺來高。大殿東邊是方

丈,西邊是庫房。大殿東側,有一個小小的六角門,白門綠字,刻著一副對聯:一花一世界

三藐三菩提

進門有一個狹長的天井,幾塊假山石,幾盆花,有三間小房。

小和尚的日子清閑得很。一早起來,開山門,掃地。庵里的地鋪的都是籮底方磚,好掃

得很,給彌勒佛、韋馱燒一炷香,正殿的三世佛面前也燒一炷香、磕三個頭、念三聲「南無

阿彌陀佛」,敲三聲磬。這庵里的和尚不興做什麼早課、晚課,明子這三聲磬就全都代替

了。然後,挑水,喂豬。然後,等當家和尚,即明子的舅舅起來,教他念經。

教念經也跟教書一樣,師父面前一本經,徒弟面前一本經,師父唱一句,徒弟跟著唱一

句。是唱哎。舅舅一邊唱,一邊還用手在桌上拍板。一板一眼,拍得很響,就跟教唱戲一

樣。是跟教唱戲一樣,完全一樣哎。連用的名詞都一樣。舅舅說,念經:一要板眼准,二要

合工尺。說:當一個好和尚,得有條好嗓子。說:民國二十年鬧大水,運河倒了堤,最後在

清水潭合龍,因為大水淹死的人很多,放了一台大焰口,十三大師——十三個正座和尚,各

大廟的方丈都來了,下面的和尚上百。誰當這個首座?推來推去,還是石橋——善因寺的方

丈!他往上一坐,就跟地藏王菩薩一樣,這就不用說了;那一聲「開香贊」,圍看的上千人

立時鴉雀無聲。說:嗓子要練,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要練丹田氣!說:要吃得苦中苦,方

為人上人!說:和尚里也有狀元、榜眼、探花!要用心,不要貪玩!舅舅這一番大法要說得

明海和尚實在是五體投地,於是就一板一眼地跟著舅舅唱起來:

「爐香乍爇——」

「爐香乍爇——」

「法界蒙薰——」

「法界蒙薰——」

「諸佛現金身……」

「諸佛現金身……」

……

等明海學完了早經,——他晚上臨睡前還要學一段,叫做晚經,——荸薺庵的師父們就

都陸續起床了。

這庵里人口簡單,一共六個人。連明海在內,五個和尚。有一個老和尚,六十幾了,是

舅舅的師叔,法名普照,但是知道的人很少,因為很少人叫他法名,都稱之為老和尚或老師

父,明海叫他師爺爺。這是個很枯寂的人,一天關在房裡,就是那「一花一世界」里。也看

不見他念佛,只是那麼一聲不響地坐著。他是吃齋的,過年時除外。

下面就是師兄弟三個,仁字排行:仁山、仁海、仁渡。庵里庵外,有的稱他們為大師

父、二師父;有的稱之為山師父、海師父。只有仁渡,沒有叫他「渡師父」的,因為聽起來

不像話,大都直呼之為仁渡。他也只配如此,因為他還年輕,才二十多歲。仁山,即明子的

舅舅,是當家的。不叫「方丈」,也不叫「住持」,卻叫「當家的」,是很有道理的,因為

他確確實實乾的是當家的職務。他屋裡擺的是一張帳桌,桌子上放的是帳簿和算盤。帳簿共

有三本。一本是經帳,一本是租帳,一本是債帳。和尚要做法事,做法事要收錢,——要

不,當和尚干什麼?常做的法事是放焰口。正規的焰口是十個人。一個正座,一個敲鼓的,

兩邊一邊四個。人少了,八個,一邊三個,也湊合了。荸薺庵只有四個和尚,要放整焰口就

得和別的廟里合夥。這樣的時候也有過,通常只是放半台焰口。一個正座,一個敲鼓,另外

一邊一個。一來找別的廟里合夥費事;二來這一帶放得起整焰口的人家也不多。有的時候,

誰家死了人,就只請兩個,甚至一個和尚咕嚕咕嚕念一通經,敲打幾聲法器就算完事。很多

人家的經錢不是當時就給,往往要等秋後才還。這就得記帳。另外,和尚放焰口的辛苦錢不

是一樣的。就像唱戲一樣,有份子。正座第一份。因為他要領唱,而且還要獨唱。當中有一

大段「嘆骷髏」,別的和尚都放下法器休息,只有首座一個人有板有眼地曼聲吟唱。第二份

是敲鼓的。你以為這容易呀?哼,單是一開頭的「發擂」,手上沒功夫就敲不出遲疾頓挫!

其餘的,就一樣了。這也得記上:某月某日、誰家焰口半台,誰正座,誰敲鼓……省得到年

底結帳時賭咒罵娘。……這庵里有幾十畝廟產,租給人種,到時候要收租。庵里還放債。

租、債一向倒很少虧欠,因為租佃借錢的人怕菩薩不高興。這三本帳就夠仁山忙的了。另外

香燭、燈火、油鹽「福食」,這也得隨時記記帳呀。除了帳簿之外,山師父的方丈的牆上還

掛著一塊水牌,上漆四個紅字:「勤筆免思」。

仁山所說當一個好和尚的三個條件,他自己其實一條也不具備。他的相貌只要用兩個字

就說清楚了:黃,胖。聲音也不像鍾磬,倒像母豬。聰明么?難說,打牌老輸。他在庵里從

不穿袈裟,連海青直裰也免了。經常是披著件短僧衣,袒露著一個黃色的肚子。下面是光腳

趿拉著一對僧鞋,——新鞋他也是趿拉著。他一天就是這樣不衫不履地這里走走,那裡走

走,發出母豬一樣的聲音:「呣——呣——」。

二師父仁海。他是有老婆的。他老婆每年夏秋之間來住幾個月,因為庵里涼快。庵里有

六個人,其中之一,就是這位和尚的家眷。仁山、仁渡叫她嫂子,明海叫她師娘。這兩口子

都很愛干凈,整天的洗涮。傍晚的時候,坐在天井裡乘涼。白天,悶在屋裡不出來。

三師父是個很聰明精乾的人。有時一筆帳大師兄扒了半天算盤也算不清,他眼珠子轉兩

轉,早算得一清二楚。他打牌贏的時候多,二三十張牌落地,上下家手裡有些什麼牌,他就

差不多都知道了。他打牌時,總有人愛在他後面看歪頭胡。誰家約他打牌,就說「想送兩個

錢給你。」他不但經懺俱通(小廟的和尚能夠拜懺的不多),而且身懷絕技,會「飛鐃」。

七月間有些地方做盂蘭會,在曠地上放大焰口,幾十個和尚,穿綉花袈裟,飛鐃。飛鐃就是

把十多斤重的大鐃鈸飛起來。到了一定的時候,全部法器皆停,只幾十副大鐃緊張急促地敲

起來。忽然起手,大鐃向半空中飛去,一面飛,一面旋轉。然後,又落下來,接住。接住不

是平平常常地接住,有各種架勢,「犀牛望月」、「蘇秦背劍」……這哪是念經,這是耍雜

技。也許是地藏王菩薩愛看這個,但真正因此快樂起來的是人,尤其是婦女和孩子。這是年

輕漂亮的和尚出風頭的機會。一場大焰口過後,也像一個好戲班子過後一樣,會有一個兩個

大姑娘、小媳婦失蹤,——跟和尚跑了。他還會放「花焰口」。有的人家,親戚中多風流子

弟,在不是很哀傷的佛事——如做冥壽時,就會提出放花焰口。所謂「花焰口」就是在正焰

口之後,叫和尚唱小調,拉絲弦,吹管笛,敲鼓板,而且可以點唱。仁渡一個人可以唱一夜

不重頭。仁渡前幾年一直在外面,近二年才常住在庵里。據說他有相好的,而且不止一個。

他平常可是很規矩,看到姑娘媳婦總是老老實實的,連一句玩笑話都不說,一句小調山歌都

不唱。有一回,在打穀場上乘涼的時候,一夥人把他圍起來,非叫他唱兩個不可。他卻情不

過,說:「好,唱一個。不唱家鄉的。家鄉的你們都熟,唱個安徽的。」

姐和小郎打大麥,一轉子講得聽不得。

聽不得就聽不得,

打完了大麥打小麥。

唱完了,大家還嫌不夠,他就又唱了一個:姐兒生得漂漂的,兩個奶子翹翹的。

有心上去摸一把,

心裡有點跳跳的。

……

這個庵里無所謂清規,連這兩個字也沒人提起。

仁山吃水煙,連出門做法事也帶著他的水煙袋。

他們經常打牌。這是個打牌的好地方。把大殿上吃飯的方桌往門口一搭,斜放著,就是

牌桌。桌子一放好,仁山就從他的方丈里把籌碼拿出來,嘩啦一聲倒在桌上。斗紙牌的時候

多,搓麻將的時候少。牌客除了師兄弟三人,常來的是一個收鴨毛的,一個打兔子兼偷雞

的,都是正經人。收鴨毛的擔一副竹筐,串鄉串鎮,拉長了沙啞的聲音喊叫:「鴨毛賣錢—

—!」

偷雞的有一件家什——銅蜻蜓。看準了一隻老母雞,把銅蜻蜓一丟,雞婆子上去就是一

口。這一啄,銅蜻蜓的硬簧綳開,雞嘴撐住了,叫不出來了。正在這雞十分納悶的時候,上

去一把薅住。

明子曾經跟這位正經人要過銅蜻蜓看看。他拿到小英子家門前試了一試,果然!小英的

娘知道了,罵明子:「要死了!兒子!你怎麼到我家來玩銅蜻蜓了!」小英子跑過來:

「給我!給我!」

她也試了試,真靈,一個黑母雞一下子就把嘴撐住,傻了眼了!

下雨陰天,這二位就光臨荸薺庵,消磨一天。

有時沒有外客,就把老師叔也拉出來,打牌的結局,大都是當家和尚氣得鼓鼓的:「×

媽媽的!又輸了!下回不來了!」

他們吃肉不瞞人。年下也殺豬。殺豬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樣,開水、木桶、

尖刀。捆豬的時候,豬也是沒命地叫。跟在家人不同的,是多一道儀式,要給即將升天的豬

念一道「往生咒」,並且總是老師叔念,神情很莊重:「……一切胎生、卵生、息生,來從

虛空來,還歸虛空去往生再世,皆當歡喜。南無阿彌陀佛!」

三師父仁渡一刀子下去,鮮紅的豬血就帶著很多沫子噴出來。

……

明子老往小英子家裡跑。

小英子的家像一個小島,三面都是河,西面有一條小路通到荸薺庵。獨門獨戶,島上只

有這一家。島上有六棵大桑樹,夏天都結大桑椹,三棵結白的,三棵結紫的;一個菜園子,

瓜豆蔬菜,四時不缺。院牆下半截是磚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大門是桐油油過的,貼著一

副萬年紅的春聯:向陽門第春常在

積善人家慶有餘

門里是一個很寬的院子。院子里一邊是牛屋、碓棚;一邊是豬圈、雞窠,還有個關鴨子

的柵欄。露天地放著一具石磨。正北面是住房,也是磚基土築,上面蓋的一半是瓦,一半是

草。房子翻修了才三年,木料還露著白茬。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薩的畫像上貼的金還沒有發

黑。兩邊是卧房。~*扇窗上各嵌了一塊一尺見方的玻璃,明亮亮的,——這在鄉下是不多見

的。房檐下一邊種著一棵石榴樹,一邊種著一棵梔子花,都齊房檐高了。夏天開了花,一紅

一白,好看得很。梔子花香得沖鼻子。順風的時候,在荸薺庵都聞得見。

這家人口不多,他家當然是姓趙。一共四口人:趙大伯、趙大媽,兩個女兒,大英子、

小英子。老兩口沒得兒子。因為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災,也沒有大旱大水鬧蝗蟲,日子

過得很興旺。他們家自己有田,本來夠吃的了,又租種了庵上的十畝田。自己的田裡,一畝

種了荸薺,——這一半是小英子的主意,她愛吃荸薺,一畝種了茨菇。家裡餵了一大群雞

鴨,單是雞蛋鴨毛就夠一年的油鹽了。趙大伯是個能幹人。他是一個「全把式」,不但田裡

場上樣樣精通,還會罩魚、洗磨、鑿礱、修水車、修船、砌牆、燒磚、箍桶、劈篾、絞麻

繩。他不咳嗽,不腰疼,結結實實,像一棵榆樹。人很和氣,一天不聲不響。趙大伯是一棵

搖錢樹,趙大娘就是個聚寶盆。大娘精神得出奇。五十歲了,兩個眼睛還是清亮亮的。不論

什麼時候,頭都是梳得滑溜溜的,身上衣服都是格掙掙的。像老頭子一樣,她一天不閑著。

煮豬食,喂豬,腌鹹菜,——她腌的咸蘿卜干非常好吃,舂粉子,磨小豆腐,編蓑衣,織蘆

篚。她還會剪花樣子。這里嫁閨女,陪嫁妝,磁壇子、錫罐子,都要用梅紅紙剪出吉祥花

樣,貼在上面,討個吉利,也才好看:「丹鳳朝陽」呀、「白頭到老」呀、「子孫萬代」

呀、「福壽綿長」呀。二三十里的人家都來請她:「大娘,好日子是十六,你哪天去呀?」

——「十五,我一大清早就來!」「一定呀!」——「一定!一定!」

兩個女兒,長得跟她娘像一個模子里托出來的。眼睛長得尤其像,白眼珠鴨蛋青,黑眼

珠棋子黑,定神時如清水,閃動時像星星。渾身上下,頭是頭,腳是腳。頭發滑溜溜的,衣

服格掙掙的。——這里的風俗,十五六歲的姑娘就都梳上頭了。這兩上丫頭,這一頭的好頭

發!通紅的發根,雪白的簪子!娘女三個去趕集,一集的人都朝她們望。

姐妹倆長得很像,性格不同。大姑娘很文靜,話很少,像父親。小英子比她娘還會說,

一天咭咭呱呱地不停。大姐說:「你一天到晚咭咭呱呱——」

「像個喜鵲!」

「你自己說的!——吵得人心亂!」

「心亂?」

「心亂!」

「你心亂怪我呀!」

二姑娘話里有話。大英子已經有了人家。小人她偷偷地看過,人很敦厚,也不難看,家

道也殷實,她滿意。已經下過小定,日子還沒有定下來。她這二年,很少出房門,整天趕她

的嫁妝。大裁大剪,她都會。挑花綉花,不如娘。她可又嫌娘出的樣子太老了。她到城裡看

過新娘子,說人家現在綉的都是活花活草。這可把娘難住了。最後是喜鵲忽然一拍屁股:

「我給你保舉一個人!」

這人是誰?是明子。明子念「上孟下孟」的時候,不知怎麼得了半套《芥子園》,他喜

歡得很。到了荸薺庵,他還常翻出來看,有時還把舊帳簿子翻過來,照著描。小英子說:

「他會畫!畫得跟活的一樣!」

小英子把明海請到家裡來,給他磨墨鋪紙,小和尚畫了幾張,大英子喜歡得了不得:

「就是這樣!就是這樣!這就可以亂孱!」——所謂「亂孱」是綉花的一種針法:綉了第一

層,第二層的針腳插進第一層的針縫,這樣顏色就可由深到淡,不露痕跡,不像娘那一代綉

的花是平針,深淺之間,界限分明,一道一道的。小英子就像個書童,又像個參謀:「畫一

朵石榴花!」

「畫一朵梔子花!」

她把花掐來,明海就照著畫。

到後來,鳳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葉,天竺果子、臘梅花,他都能畫。

大娘看著也喜歡,摟住明海的和尚頭:「你真聰明!你給我當一個干兒子吧!」

小英子捺住他的肩膀,說:「快叫!快叫!」

小明子跪在地下磕了一個頭,從此就叫小英子的娘做乾娘。

大英子綉的三雙鞋,三十里方圓都傳遍了。很多姑娘都走路坐船來看。看完了,就說:

「嘖嘖嘖,真好看!這哪是綉的,這是一朵鮮花!」她們就拿了紙來央大娘求了小和尚來

畫。有求畫帳檐的,有求畫門簾飄帶的,有求畫鞋頭花的。每回明子來畫花,小英子就給他

做點好吃的,煮兩個雞蛋,蒸一碗芋頭,煎幾個藕團子。

因為照顧姐姐趕嫁妝,田裡的零碎生活小英子就全包了。她的幫手,是明子。

這地方的忙活是栽秧、車高田水,薅頭遍草、再就是割稻子、打場子。這幾薦重活,自

己一家是忙不過來的。這地方興換工。排好了日期,幾家顧一家,輪流轉。不收工錢,但是

吃好的。一天吃六頓,兩頭見肉,頓頓有酒。幹活時,敲著鑼鼓,唱著歌,熱鬧得很。其餘

的時候,各顧各,不顯得緊張。

薅三遍草的時候,秧已經很高了,低下頭看不見人。一聽見非常脆亮的嗓子在一片濃綠

里唱:梔子哎開花哎六瓣頭哎……姐家哎門前哎一道橋哎……明海就知道小英子在哪裡,三

步兩步就趕到,趕到就低頭薅起草來,傍晚牽牛「打汪」,是明子的事。——水牛怕蚊子。

這里的習慣,牛卸了軛,飲了水,就牽到一口和好泥水的「汪」里,由它自己打滾撲騰,弄

得全身都是泥漿,這樣蚊子就咬不通了。低田上水,只要一掛十四軋的水車,兩個人車半天

就夠了。明子和小英子就伏在車杠上,不緊不慢地踩著車軸上的拐子,輕輕地唱著明海向三

師父學來的各處山歌。打場的時候,明子能替趙大伯一會,讓他回家吃飯。——趙家自己沒

有場,每年都在荸薺庵外面的場上打穀子。他一揚鞭子,喊起了打場號子:

「格當的——」

這打場號子有音無字,可是九轉十三彎,比什麼山歌號子都好聽。趙大娘在家,聽見明

子的號子,就側起耳朵:「這孩子這條嗓子!」

連大英子也停下針線:「真好聽!」

小英子非常驕傲地說:「一十三省數第一!」

晚上,他們一起看場。——荸薺庵收來的租稻也曬在場上。他們並肩坐在一個石磙子

上,聽青蛙打鼓,聽寒蛇唱歌,——這個地方以為螻蛄叫是蚯蚓叫,而且叫蚯蚓叫「寒

蛇」,聽紡紗婆子不停地紡紗,「*~——」,看螢火蟲飛來飛去,看天上的流星。

「呀!我忘了在褲帶上打一個結!」小英子說。

這里的人相信,在流星掉下來的時候在褲帶上打一個結,心裡想什麼好事,就能如願。

……

「」荸薺,這是小英最愛乾的生活。秋天過去了,地凈場光,荸薺的葉子枯了,——荸

薺的筆直的小蔥一樣的圓葉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嗶嗶地響,小英子最愛捋著玩,

——荸薺藏在爛泥里。赤了腳,在涼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著,——哎,一個硬疙瘩!伸手下

去,一個紅紫紅紫的荸薺。她自己愛干這生活,還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

腳去踩明子的腳。

她挎著一籃子荸薺回去了,在柔軟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腳印。明海看著她的腳印,傻了。

五個小小的趾頭,腳掌平平的,腳跟細細的,腳弓部分缺了一塊。明海身上有一種從來沒有

過的感覺,他覺得心裡癢癢的。這一串美麗的腳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亂了。

……

明子常搭趙家的船進城,給庵里買香燭,買油鹽。閑時是趙大伯劃船;忙時是小英子

去,劃船的是明子。

從庵趙庄到縣城,當中要經過一片很大的蘆花盪子。蘆葦長得密密的,當中一條水路,

四邊不見人。劃到這里,明子總是無端端地覺得心裡很緊張,他就使勁地劃槳。

小英子喊起來:

「明子!明子!你怎麼啦?你發瘋啦?為什麼劃得這么快?」……

明海到善因寺去受戒。

「你真的要去燒戒疤呀?」

「真的。」

「好好的頭皮上燒十二個洞,那不疼死啦?」

「咬咬牙。舅舅說這是當和尚的一大關,總要過的。」「不受戒不行嗎?」

「不受戒的是野和尚。」

「受了戒有啥好處?」

「受了戒就可以到處雲游,逢寺掛褡。」

「什麼叫『掛褡』?」

「就是在廟里住。有齋就吃。」

「不把錢?」

「不把錢。有法事,還得先盡外來的師父。」

「怪不得都說『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就憑頭上這幾個戒疤?」

「還要有一份戒牒。」

「鬧半天,受戒就是領一張和尚的合格文憑呀!」「就是!」

「我劃船送你去。」

「好。」

小英子早早就把船劃到荸薺庵門前。不知是什麼道理,她興奮得很。她充滿了好奇心,

想去看看善因寺這座大廟,看看受戒是個啥樣子。

善因寺是全縣第一大廟,在東門外,面臨一條水很深的護城河,三面都是大樹,寺在樹

林子里,遠處只能隱隱約約看到一點金碧輝煌的屋頂,不知道有多大。樹上到處掛著「謹防

惡犬」的牌子。這寺里的狗出名的厲害。平常不大有人進去。放戒期間,任人游看,惡狗都

鎖起來了。

好大一座廟!廟門的門坎比小英子的胳膝都高。迎門矗著兩塊大牌,一邊一塊,一塊寫

著斗大兩個大字:「放戒」,一塊是:「禁止喧嘩」。這廟里果然是氣象庄嚴,到了這里誰

也不敢大聲咳嗽。明海自去報名辦事,小英子就到處看看。好傢伙,這哼哈二將、四大天

王,有三丈多高,都是簇新的,才裝修了不久。天井有二畝地大,鋪著青石,種著蒼松翠

柏。「大雄寶殿」,這才真是個「大殿」!一進去,涼嗖嗖的。到處都是金光耀眼。釋迦牟

尼佛坐在一個蓮花座上,單是蓮座,就比小英子還高。抬起頭來也看不全他的臉,只看到一

個微微閉著的嘴唇和胖敦敦的下巴。兩邊的兩根大紅蠟燭,一摟多粗。佛像前的大供桌上供

著鮮花、絨花、絹花,還有珊瑚樹,玉如意、整根的大象牙。香爐里燒著檀香。小英子出了

廟,聞著自己的衣服都是香的。掛了好些幡。這些幡不知是什麼緞子的,那麼厚重,綉的花

真細。這么大一口磬,里頭能裝五擔水!這么大一個木魚,有一頭牛大,漆得通紅的。她又

去轉了轉羅漢堂,爬到千佛樓上看了看。真有一千個小佛!她還跟著一些人去看了看

『柒』 汪曾棋 〈受戒〉賞析

汪曾祺借自己的理想為人們未經壓抑自由生長的天性作了一個絕美的比喻。《受戒》中蘆葦的清香輕襯的那塊忘俗的天地,幽靜寺廟中小和尚明子青澀拘謹少年的影子,農家女小英子水鄉里養出來的率性天真,以及一段純美得驚世駭俗的初戀故事,讓人心甘情願地深入深陷於那個"出世"的幻境,多捱一刻也好。

《受戒》是鄉土自然清新得不容許一粒灰塵的呼吸,它把一直在其中自自在在行走.生活.哭哭笑笑.說話的故事的淳樸人們的美揭發出來,帶著不留餘地的罪惡,讓讀者徒然心羨悵然嚮往那種原始的自由和恣意。它激起的更多的是對那種迥然不同的美的遙不可及的遺憾,深沉到傷及人的自信。作為狹隘空間中的文明人,我們少有超越理性的天性,那些被稱為沖動和錯誤,或是蒙上了不真實的色彩,所以猛然間停住腳面對一片夢般叫你心有戚戚的美的影射時,才發現有種天賦很早就被遺棄了。這是來自《受戒》的暗示。

汪曾祺是個迷惑人的高手,他盡由自己不緊不慢地繭中抽絲,便讓讀者適應了遙遠的故事。在恰如其分的背景中,可愛的男女主人公進行著他們的故事,也許你要驚詫於其中對於世俗倫常的背叛,但作者的本意是假設這樣一個空間,那麼會怎麼怎麼樣,他要帶領我們超越倫理道德造成的誤區,展示給我們一種過濾了種種塵埃的至純至性的生活方式,因為它遠離現實,所以彌足珍貴。它告訴人們應該保護嚮往這種美的能力,這種表達是透過紙面透過文字透過整個簡單的故事情節的,省略去掉了一切修飾,剩下和就是追求美的意圖。讀著這些文字的人們,如何不為其中的執著信仰心神一顫?

作者力求的不僅是內在的美的本質,他還把這種意思組織得和諧生動,輕松靈動的整體,征服的就不僅是人的思想,還有感覺了。他選擇的是原汁原味的風土人情加清新活潑的語言效果。關於高郵水鄉,作者顯然是傾注了熱情,帶著最親切的回憶和最深刻的理解來描繪她的一切。那裡的風光最自然親切,那裡的寺廟和農家最悠閑最溫馨,那裡有人們總是做著最充實最詩意的事情,連和尚都是有人情味的。其中林林總總的關於"放焰口"、"受戒"的細節描寫都給人好奇和耳目一新的感覺,它們很貼切地將整篇小說填充得飽滿豐富意趣盎然。文中的荸薺庵紀事,以平常人的角度寫幾個和尚,甚至是以輕喜劇的姿態闖入讀者的視線,為故事的順利展開墊定了基調:作者是用人的天性看世界,用人的感覺來說生活,現實和傳統中的宗教戒律和游戲規則是完全不適用的。我們看到的就是生靈活現的人和人們,只不過沒有爾虞我詐的心計,沒有追名逐利的慾望,沒有太多的瑣碎和市儈,怎樣是最透明的它就是怎樣。這種全新的意境已經足夠讓人心馳神往了,那男女主人公更是集中了這種"朴實"的菁華,他們是簡單自由的,卻更尊重天性。我們不妨這樣看待《受戒》:它雖然是霧里盛開的花,但它畢竟宣告了另一種花開的樣子,既使不可企及,霧里觀花也是安慰。

作者在全文營造的一種輕松活潑、讓人賞心悅目的情感基調,是和他選用的幽默清麗的語言風格分不開的。他慣用一些不以為然的筆調來敘述有悖常理的事情,給人的心理和視覺都是一種全新的不大不小的沖突,讓這篇皈依美的文字從頭到腳都充滿了吸引人的氣質,它有存在不可多得也並非完全脫離現實,像沒有沾煙塵的野外的風,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當作這樣一股不合時宜的空氣,它告訴我們:生活還可以是這樣一種樣子。

(二)
人對於愛的追求是與生俱來的,它不會因任何環境的束縛而消逝;相反地,只要一點真情的觸動,這種人性便會蓬勃地蘇醒。無論是未受禁錮的常人,還是消心寡慾的出家人,都擁有著最原始的對物質生活的需求和對精神生活的渴望。人正是由於認識到了愛和被愛的美好,才能讓自己和別人的世界亮麗多彩起來。相反地,若只有對人對事只有怨恨,他的世界將會漆黑一片。

讓我們看看《受戒》里的生活吧:二師父仁海公接師母住在荸薺庵里消夏;三師父仁渡因為要飛鐃的絕技而使相好的不止一兩個;就連資深的老方丈,也在綉花方丈里藏了一個19歲的小老婆。在這種解放人性、和諧溫婉的環境里,小英子和明海的戀情的誕生也就顯得水到渠成,合乎情理了。

17歲,一個多麼美好的年齡,也正是一個對於人生、愛情有了慒懂的認識和嚮往的年齡,難怪,只在看到一個小女孩的小腳印後,便會心亂了。但他的天生的羞澀卻使他不敢表白,這份朦朧的愛只好在他的心裡孕育、成熟,他的心還是純真和美好的。他雖始終只是在被動地等待和接受初戀的到來,但他堅定地相信自己對小英子的愛的小英子對自己的愛。於是,在他等到了愛狂風暴雨般來襲時,他大聲說出了心裡話,雖然,這還是小英子的鼓動下,而這一次,他的勇敢已戰勝了怯懦。復甦的人性讓他把幸福緊緊攥在了自己手中。

相比之下,小英子更直白,更大膽。她毫無顧忌地坦露心跡,但她並不魯莽。她是在確定了明海的心後才以身相許的。她很直白,但很真誠;她很大膽,但很謹慎。她深信自己的可愛靈巧一定可以打動明海,她也清楚自己早已對那個漂亮溫順的少年暗暗傾心,於是她把這種愛表達出來,釋放出來。正是這種主動的交流和呼喚,才讓她和明海走到了一起。有時候,人與人心靈的交匯就在那麼一剎那,錯過了那一剎那,恐怕兩個人的手永遠也不會牽在一起。聰明的小英子用她的果敢贏得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真愛,她身上蘊含著的那份至真至純的人性之善讓她獲得了生命中最珍貴、最美好的幸福。

人性中,有最原始的慾望和索取,但同時更有最簡單的付出和給予。為什麼要用看不見的東西,即所謂的論理道德來捆住它呢?人與人的交往中,人的生存中,若沒有人性的自由來參與,則再自由的物質世界也無法填補這種心靈世界的虛空。人的臉上始終是面具,看不見下面真實的表情:人的生活像被囚禁在籠子里的野獸,即使給它最鮮最美的肉,也無法比擬自由給它的無上的快樂。

或許世界上有很多東西是可以被束縛的,但人性卻是永遠無法被束縛的,它會用盡所有力量沖破一切阻礙,尋找到心靈的歸宿。這是它的天職,是它歷盡困頓辛苦仍不懈的追求和目標。有時,情感會戰勝理智,或許這就是人性蘇醒的時候。人最初的善良和勇氣,才是真正健康的人性,這種人性下的追求,才是美好的追求;這種人性下的勝利,才是正義的勝利。

人性之善,是世間生命的精髓;人性之善,是社會靈魂的樑柱。宣揚著復甦的人性,引領著人性的復甦,這正是《受戒》的偉大之處。

『捌』 受戒 精彩語句摘抄 並賞析

小英子忽然把槳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邊,小聲地說:
「我內給你當老婆,你容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說話呀!」
明子說:「嗯。」
「什麼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聲地說:「要!」
「你喊什麼!」
明子小小聲說:「要——!」
「快點劃!」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