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馬說賞析

馬說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31 15:05:22

1. 《馬說》的賞析以及語段的劃分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一、整體感知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韓愈《送孟東野序》)。韓愈散文中,抒發不平之鳴的篇章不少,《馬說》便是其中之一。「說」是古代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某些問題的看法。雖是議論文體,卻講究文采。《馬說》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賢才難遇明主。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全文寄託作者的憤懣不平和窮困潦倒之感,並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進行了諷刺、針砭和控訴。
作者的這些見解和感慨,都是通過具體的形象表現的。文章借伯樂和千里馬的傳說,將人才比為千里馬,將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比做食馬者,以千里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遭遇,寫有才之人終身不得其用的遭際,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寫千里馬埋沒的原因等等,生動形象地表現了有才之士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和不幸的處境,行文中洋溢著強烈的不平和悲憤。
本文與《龍說》有相似之處,建議大家去讀讀。
二、問題研究
1.伯樂和千里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間的關系是什麼?
千里馬比喻有才能的人,伯樂比喻能發現並任用人才的人或聖明的君主。食馬者比喻埋沒人才的人或愚昧的統治者。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要發現人才,愛護人才,否則,人才就會被埋沒,有人才也等於沒有人才。在韓愈看來,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發現人才的人。所以說課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之情和表達了對封建統治者埋沒人才的不滿。
2.本文在結構上有什麼特點?
本文雖短,結構卻十分精巧。先從正面提出問題:「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系是如此密切,而伯樂卻不常有,千里馬被終身埋沒的命運也就不可避免了。接下去,自然就寫到千里馬被埋沒的遭遇,其才美不得外現的原因,對無知的「食馬者」發出強烈的譴責,進行了辛辣的嘲諷。本文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以「伯樂不常有」開始,中間以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千里馬「才美不外現」寫食馬者的無知及其造成的惡果,然後對食馬者的無知進行痛斥,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
練習說明
一、先熟讀課文,後背誦課文,說說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寄託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設計此題,意在落實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古文背誦的要求。說的練習,要求學生口頭說出作者在文中寄託的思想感情,即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憤懣心情。既練習了口頭表達能力,又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同學生的說,還有相互啟發、深入思考的作用。
二、翻譯下面一段文字,注意劃線的詞的意義或用法。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設計此題,意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理解關鍵語句。譯文見「有關資料」中的「參考譯文」。加點的字「策」和「其」的用法,弄清每一處的含義即可,至於語法意義,可以不要求學生掌握。
三、當今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怎樣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盡其才?這些話題是常談常新的,請你聯系現實談談自己的看法。
這是一道完全開放性的練習。意在引導學生聯系當今的社會現實,用現代觀念重新審視這篇作品的思想內容,以進一步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題設計的幾個問題,都是「常談常新」的,所以沒有標准答案,學生只要說出自己的理解,談出自己的看法即可,即使個別同學的觀點有些偏激也不要緊,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相信通過不同觀點的交鋒,多數學生是能夠明辨是非的。
教學建議
本文篇幅短而可讀性強,文字也不算艱深。根據以往的教學實踐,學生不僅愛讀,而且易於成誦,關鍵是教師要仔細而認真地指導學生誦讀。可以讓學生反復朗讀,當堂成誦。內容也要講講,但不宜過深,要認真考慮學生在現階段的生活閱歷和接受能力,以粗知大意為標准。教師講述應當簡而明,不旁徵博引,以免剝奪學生誦讀的時間。從長遠觀點看,能夠熟練地背誦這篇短文,才能使學生真正受益。
1.領讀,即由教師(或選擇1~2名學生)帶領全班學生一句一句地讀,目的是使學生從感性上體會文章的語氣。領讀者事前應有充分准備,能流暢地背誦全文。
2.結合文中的虛詞仔細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見「有關資料」中《〈馬說〉中的五個「也」字》一文),一邊討論,一邊誦讀。還可以用比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這些虛詞的體會,例如下列劃線的字句如用括弧里的字句來替換,效果就不一樣了: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是馬雖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乎)
其真不知馬也(矣)
3.逐層分析語調的變化,輕重分明。
三.理解評述
《馬說》用托物寓意的寫法(伯樂比喻能識別人才的封建統治者。千里馬比喻人才。食馬者比喻愚妄淺薄的封建統治者)和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先從正面提出論點:「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性作用,從千里馬和伯樂的依賴關系出發,說明千里馬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然後筆鋒一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從反面展開議論。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接著又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這也是千里馬終身受屈辱直至含悲死去的歷史。接著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其真不知馬也。直接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運用三個「不」,一組排比句以及描寫食馬者洋洋得意的神情和自居的心理。寫出了食馬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特徵。最後歸結出「其真不知馬也」這一貫穿全文的中心句。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2. 《馬說》的賞析

《馬說》賞析

韓愈是唐代散文巨匠,同時也是對宋代作家極有影響的詩人。人們對他的「以文為詩」(把詩歌寫得散文化)談得比較多,卻很少注意他那更為突出的「以詩為文」的特點。所謂「以詩為文」,是指用具有詩的情調、韻味等特色來寫散文,即是說把散文給詩化了(但這並不等於從西方引進的新文體「散文詩」)。我們說把散文詩化,或者說把散文寫得很帶詩意,並不限於寫自然景物、抒情小品或對人物進行典型塑造和對事態進行藝術描繪;而是也可以用詩的情調、韻味來寫說理文或評論文。韓愈的散文特點之一就在這里。

據說伯樂姓孫名陽,是春秋時代秦國人,會給馬看相,善於識別什麼是千里馬。這原是《戰國策·楚策》中一個名叫汗明的對春申君黃歇講的一個故事里的人物。這故事可能是古代傳說,也可能就是汗明用藝術虛構手法創造出來的寓言。伯樂的典故曾幾次被韓愈引用(見他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由於韓愈本人命運的坎坷,對伯樂能識別千里馬的故事是很有感情的。但平心而論,還是他的這篇《馬說》寫得最好,讀者也最愛讀,因為這篇文章寫得太像一首詩了。

詩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訴諸形象思維,它的創作手法也常以比興為主。當然,一首好詩總要比散文寫得更加含蓄曲折,餘味無窮。而從常識論,一篇說理散文,基本上總是以邏輯思維為主的,韓愈的《馬說》肯定是一篇說理文,但它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更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全篇幾乎始終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只擺出活生生的事實卻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這已經可以說是詩的寫法了。更巧妙地是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不可缺少的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抒情詩應有的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盡管我們讀起來是一篇散文,但仔細品評,卻儼然是一首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抒情詩。這種「以詩為文」的本領,始自西漢的司馬遷(誰也不曾承認過司馬遷是詩人),到了韓愈、柳宗元,乃得到進一步的發展;至宋代的歐陽修、蘇軾(尤其是歐陽修)而達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是我們研究中國文學史和學習古典散文應該注意的新課題。

文章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可這個命題本身就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過去有人就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我們並不否認,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他這句話是錯誤的。但把它作為詩的語言,它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萬千的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實在太少了。於是作者緊接著在下文從正面點明主旨,一瀉無餘地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一般水平的牧馬人,而是「只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盡了無知小人的腌氣。更令人悲憤的是這些寶馬竟然成雙作對地一群群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之不幸、結局之慘痛真非筆墨所能形容。當然,結果更是死不瞑目,誰也不把這些有價值的神駿稱為千里馬,它們的死也自然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這句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它們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已相當透徹;而實際上這裡面不知有多少辛酸痛楚還沒有盡情吐露,看似奔放而其內涵則甚為豐富,其實倒是含蓄不盡的(說他寫得婉約,或許讀者不能接受,可作者確實沒有把話說盡)。這真是抒情詩的寫法了。

作者著力刻畫「食(飼)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英雄無用武之地;或雖欲一展所長而有力無處使,甚至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這樣,它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又怎麼能實現它日行千里的特異功能呢?因此它的待遇自然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而它的受辱和屈死也就更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不僅如此像這樣連「常馬」都比不上的千里馬,由於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極度的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無辜地痛打一頓(「策之不以其道」,打得它不合理),當然在待遇上也就更加糟糕了(「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骨子裡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

文章寫到這里,作者似乎還覺得不夠解渴,於是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的意思,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這不僅使文章更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感情更為憤激了。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有眼無珠,反而讓他面對著這匹千里馬不懂裝懂,發出了彷彿悲天憫人般的慨嘆:「天下無馬!」意思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自以為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既無處可尋覓,也無地可安插:「天下哪裡有真正的人才啊!」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毛病,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被作踐得不成樣子的千里馬,卻對它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駑駘之輩。這不僅是絕妙的諷刺,而且也是極其嚴峻猛厲的誅心之論。文章寫至此已經水到渠成,作者這才站出來點題,用「嗚呼」以下三句作結,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對矛盾(「無馬」是先天的自然缺陷,「不知馬」則是後天人為的犯罪)尖銳地擺出來形成一個高潮,極盡沉鬱頓挫之致。古人說蹙萬里長江於尺幅之中,這種凝聚濃縮的手法正是韓愈一支筆經過千錘百煉的結果。我們固然不能不為作者起伏回盪、感慨悲涼的情緒而傾倒,卻又不能不為他簡潔洗煉的筆墨所欽服。

3. 那位高手能幫助我解析一下作者為韓愈的《馬說》

參考譯文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才會有千里馬。千里馬是經常有的,可是伯樂卻不經常有。所以,即使是很名貴的馬也只能在僕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馬一起死在馬廄里,不能獲得千里馬的稱號。

日行千里的馬,有時一頓能吃下一石糧食,喂馬的人不懂得要根據它日行千里的本領來喂養它。(所以)這樣的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卻吃不飽,力氣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和能力也就表現不出來,想要跟普通的馬相等尚且辦不到,又怎麼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確的方法,喂養又不足以使它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聽它嘶叫卻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著鞭子站在它跟前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果真沒有千里馬嗎?其實是他們真不識得千里馬啊!

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從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出發,說明千里馬才能的被埋沒是不可避免的。

文章一開篇就奇峰突起,用「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點出論證的前提。這句話還包含著一個反題,即「無伯樂,則無千里馬」,實際上指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但這里的「伯樂」是一個普遍概念,指的是特別善於相馬的人。因此下面接著就提出「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一論斷,突出了這「常有」和「不常有」之間的尖銳矛盾,說明千里馬的被埋沒簡直具有必然性。然後趁勢而下,說到千里馬的命運上來,用「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描繪了千里馬被埋沒的具體情形,引人深思。這一段,從全篇來看,目的是提出問題;它之所以要強調知馬者惟伯樂這個意思,則是為下文揭露「食馬者」的「不知馬」張本。

第二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的「不知馬」。

千里馬被埋沒,在一般人看來,大概要歸咎於它的才美「不外見」。因此,本段一開頭就用「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點出問題的要害。「一食或盡粟一石」是誇張的說法,強調千里馬的食量大大超過常馬;「不知其能千里而食」,是說「食馬者」只是按照常馬的食量來喂養它,說明這種人的無知。接著,先以「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作低回之勢;再用一組排比句揭示這「才美不外見」,正是「食不飽,力不足」所造成的惡果;最後又用反詰句「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這是從反面證明「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的道理。

第三段,歸納全文中心,對「食馬者」的無知妄說進行辛辣的嘲諷。

先用揭露矛盾的方法刻畫「食馬者」的形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這三句緊承上文,全面總結了這種人「不知馬」的表現;「執策而臨之」,寫他們洋洋自得、以「知馬者」自居的神情,「之」指代千里馬,他們在千里馬跟前竟然宣稱「天下無馬」,這是十足的妄說。兩相對照,生動地揭露了這種人的愚蠢、荒唐。然後用「嗚呼」領出作者的感慨:「其真無馬邪」承上文「天下無馬」,是作者對「食馬者」的反詰,也是向讀者發問,用來為下句蓄勢;然後以「其真不知馬也」作答,結住全文。

本文篇幅雖短,中心卻十分突出。貫穿全文的是「不知馬」這句話。文中連用十一個「不」字。開始說「伯樂不常有」、千里馬之「不以千里稱」,已隱含著「不知馬」的意思;中間先明確指出「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然後以「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說明「不知」所造成的惡果;最後更以「不以」「不能」來痛斥「食馬者」的無知,由此導出全文的結句「其真不知馬也」,點明了中心。

文章解讀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是:世有伯樂,後有千里馬。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系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1)能夠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2)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表明愚妄無知,平庸淺薄的統治者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6)寫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一食或盡粟一石。
(17)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8)美往往存在於平凡的事物當中,有時我們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邊的美,使其遭受不應有的遭遇,使我們為之遺憾痛心,這種遭遇與〈〈馬說〉〉中千里馬的遭遇相似,相應的句子是: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
(19)點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寫作背景
馬說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守門人)辭焉」。盡管如此,他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後相繼依附於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鬱郁不樂,所以有「伯樂不常有」之嘆。

跟《馬說》同期的作品還有《龍說》(即《雜說一》)。文章以龍喻聖君,以雲喻賢臣,借「龍噓氣成雲」,然後「乘是氣,茫洋窮乎玄間(宇宙間)」的傳說,闡明賢臣離不開聖君任用,聖君也離不開賢臣輔佐的道理,可以視為《馬說》的姊妹篇。

4. 馬說的作品鑒賞

《馬說》是一篇說理文,似寓言而實非寓言,用比喻說理卻並未把所持的論點正面說穿,沒有把個人意見強加給讀者。通過形象思維來描述千里馬的遭遇,提出事實,省卻了講大道理的筆墨,作者利用了古漢語中虛詞(語助詞、感嘆詞和連接詞),體現出一唱三嘆的滋味和意境。伯樂的典故幾次被韓愈引用(見韓愈所作的《為人求薦書》及《送溫處士赴河陽序》),可見韓愈命運的坎坷。
《馬說》的第一句是大前提:「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這個命題不合邏輯。因為存在決定意識,伯樂善相馬的知識和經驗,必須從社會上(或說自然界)存在著大量的千里馬身上取得,然後逐漸總結出來的。所以有人認為韓愈這句話是本末倒置,是唯心主義的。從唯物主義原則來看,這句話是錯誤的。韓愈把它作為語言,卻是發人深省的警句,是名言。因為世上有伯樂這種知識和本領的人太少。於是作者在下文正面點明主旨,把千里馬的無限委屈傾訴出來。正由於「伯樂不常有」,不少的千里馬不僅找不到一個好的牧馬人,而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受無知小人的腌氣。這些寶馬死於槽櫪之間,其遭遇不幸、結局悲慘。沒有把這些馬當做千里馬,千里馬的死也是毫無所謂的了。「不以千里稱也」,包含著這樣的意思:連同情它們的人都沒有,更談不上對千里馬的死表示遺憾、惋惜和悔恨痛心了。從文章表面看,作者說得透徹,卻有很多辛酸痛楚還沒有吐露,看似奔放,實則內涵豐富。作者刻畫「食馬者」與千里馬之間的矛盾,兩相對照,既寫出千里馬的抑鬱不平,也寫出不識真才者的愚昧專橫。千里馬在無人給它創造有利的客觀條件時,有時欲一展所長卻有力無處使,最後到了無力可使的程度,連一匹普通馬也比不上,實現不了日行千里的功能,因此待遇也就比不上一匹「常馬」。受辱和屈死也就不足為奇,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了。由於食馬者的原因,千里馬不能恪盡職守,還會受到責難和懲罰,往往被痛打一頓在待遇上也就越加糟糕(食之不能盡其材)。表面看「食馬者」不是伯樂,不懂馬語,卻蘊涵著懷才不遇的人面對那些愚昧專橫的統治者就是申訴也無用這一層意思。文章寫到這里,作者還覺得不夠,又接著用「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從「人」的方面再做深入一層的刻畫。使文章生動深刻,也表現出作者的憤激。作者並沒有立即譴責這種不識馬的「人」,反而讓他面對著千里馬不懂裝懂,還說「天下無馬」。意思是說,這樣的「人」在主觀動機方面還是不錯的,他並非不想選拔人才,並非沒有求賢用賢之心,無奈賢人賢才太「少」了。明明是「人」的主觀上出了問題,卻把這種局面的形成推給客觀條件的不如意、不理想。眼前就是一匹千里馬,食馬者卻對著千里馬發出了「天下無馬」的慨嘆,認為這不過是一匹連常馬也不如的馬。這是作者的諷刺。文章寫至此處,作者立即點明主題,用嗚呼!其真無馬邪(yé)?其真不知馬也!結束,把「無馬」和「不知馬」這一矛盾形成一個高潮。這是韓愈凝聚濃縮手法的結果。 《馬說》流露出作者憤世嫉俗之意與懷才不遇的感慨與憤懣之情。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不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的發泄。
重慶工商大學教授付正義:《馬說》的結構十分精巧。從正面提出問題。筆鋒一轉,從反面展開議論。作者對封建統治者發出了憤怒的斥責,其中有諷刺,有反問,有慨嘆,抑揚反復。
韓愈把人才喻為「千里馬」,把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君主喻為伯樂,這種人才觀念,在中國具有代表性。

5. 《馬說》賞析....

大意:
本文借伯樂和千里馬為喻,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6. 《馬說》賞析....

韓愈這是有感而發。同時代,我們還看到陳子昂在幽州台上放聲悲歌:「前不見古版人,後權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中國古代社會,埋沒人才,是一個比較普遍的社會問題。而我們今天,社會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開放程度,埋沒人才的情況,發生的概率比較小。但是,如果還有妒賢嫉能,壓制人才的「伯樂」,那麼,這篇文章就還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反過來,千里馬即使暫時沒有伯樂發現,也不用自怨自艾,只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終有一天,會有伯樂唯才是舉。俗話說:是金子放在哪裡都會閃光。

7. 馬說賞析

這篇短文是韓愈諸多散文中頗為著名的一篇。時至今日,可以說是雅俗共賞,有口皆碑了。究其原因,也不過是兩條:一是文字表達上的通達精練,因而易於理解,便於流傳;再是思想內容上的典型、深刻,一針見血,所以歷來要引起大批自強不息者們的強烈共鳴與掌權握印者們的援引。

當然,伯樂相馬的故事中國古來就有,本屬「陳言」之列。古傳說中把「伯樂」歸為二十八星宿里掌管馬匹的神只,原本反映出農業時期牲畜的重要性。到了春秋秦穆公之時,人們便已開始把善於相馬的人稱為伯樂了。韓愈以舊瓶裝新酒的革新精神發前人所未發,僅以區區百餘言的一篇小品,便把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辯證關系,把「千里馬」們的不幸際遇活生生地擺到了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的面前。終於使連綿不斷的炎黃子孫在凡遇到有關「人才問題」的時候,都不能不涉及到這篇語勢凌厲,悲憤感慨的小品及其一句千金、不容置辨的思想內涵。

關於這篇文章的寫作年代,各家均未註明。但若從作者一生的經歷看,似應列在第二時期——即應試求官的階段中較為合適。韓愈此期三次下場,三次上書都被冷冰冰的命運擋了回來。於是在長安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他就有了《感二鳥賦》及《祭田橫文》等「不遇時之嘆」與在《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等文中流露出來的怨氣和牢騷。

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盡管科舉制為中下層知識分子開辟了一條參政的道路,但是把持朝政的門閥貴族們仍然堅持朝廷上的重要職任必須在公卿子弟中選擇,而絕難讓這些白衣秀士們廁身其間。所以,雖然韓愈一生經歷了唐代的五位皇帝,但不管他何時發出這種對於埋沒人才問題的吶喊,都是反映了社會現實的,都是帶有必然性的。

對待韓愈的散文,後人多有評價,其中褒貶俱有不一而足。但是對於這篇「馬說」卻是一致推崇的。首先,這是一篇一氣呵成的比喻文章,全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比善喻。字里行時洋溢出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浩然之氣。作者所謂「氣盛言宜」的創作理論在本篇中得到了痛快淋漓的體現。該文通篇以馬喻人,然而由於引得得體,用得貼切,便使讀者從中覺不出一點離皮離骨的地方,反倒有一種人馬合一,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是使那些深有感觸的讀者們不由聯想到自己「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時的種種不幸,產生出與作者之間在心靈上的迅速溝通。而順勢讀將下去,更覺心舒氣順,意氣昂揚,經日積憤為之一吐,陣陣快感油然而生,陡起凌空飛躍,萬里急馳之心。一篇小品能夠取得如此強烈的閱讀感受,若非胸中廣有丘壑的大手筆是無法達到的。

從結構上分析,作者利用三個自然段簡單明白地表明了三層意思:一是慨嘆伯樂的罕有;二是描述了未以千里稱的駿馬的悲慘境地;三是對於那些阻塞賢路的昏庸之輩表示了極大的義憤。全文雖不長,但其中有慨嘆,有諷刺,有設問,有怒斥,具有七開八合之變與百轉千流之態。開篇第一句「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便以其內在的深刻邏輯性緊緊地扣住了讀者的心扉。其原因就在於這出語不凡的開篇並不是那樣「一夜北風起」式的長詩之平起,而是一篇論文的提綱挈領之言。人們一般的認識,是千里馬並不因為伯樂的出現與否而決定其有無,而伯樂之所以重要則是因為他可以發現千里馬並使之為世所用。這里,作者有意避開了這種敘述方式,卻從斜刺里猛地殺出這樣一句,從而把伯樂強調到了舍之其誰的重要地位。如此,則既實現了引人入勝的行文目的,又從正面推出了作者名為論馬,實則論人的真正用意。再讀至「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讀者心中便豁然開朗了。原來作者是在闡明一個道理,即必須先有能夠識別千里馬的人,然後才能在萬千的馬匹中鑒別出日行千里的良駒。否則,即便有了這種好馬,還不是等於無嗎?

韓愈的這篇《馬說》之所以具有廣泛的影響,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韓愈在寫作技巧上所取得的極大成功。本文的邏輯性很強,一環緊扣一環,而且是一波三折,反復論證,具有明顯的雄辯家的風格。因此也就容易讓人點頭稱是。從行文風格上看,「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並未將前人的遺產棄之不顧,而是兼收並蓄,取其所長,走出了一條具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路子。在《馬說》這篇短文里,他從正面立論,指出了伯樂與千里馬之間的主次關系。然後展開議論,圍繞著千里馬一展雄風所需具備的各種客觀條件進行論述。緊接著又從飼馬人的角度進一步闡發,提出了策必以其道,食必盡其食,鳴必通其意的具體方式方法。由此,就充分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文學手法,取得了分析透闢,寓意深刻,筆鋒活潑,層層深入的客觀效果,形成了極為豐沛的感染力與藝術氛圍。

中國文人自屈原起便經常使用引物取比的文學方式來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中達到「切至」程度的名篇佳作可謂多矣。但是通篇只圍繞喻體進行描述闡發而一字不涉本體的卻在少數,尤其像韓愈的這篇文章,以千里馬比在野的智士仁人,以伯樂比當權的達官顯貴,用千里馬的命運取決於伯樂的是否出現,比喻才智之士的前途取決於當政者的是否識別賢愚,所比之處都是十分熨帖而恰切的。因此,盡管作者不是從正面直抒胸臆,大聲疾呼,但實際上卻有如洪鍾巨響,影響又深又遠。雖然是借彼興此,以表心跡,但每一位讀者都可以從中體會到作者的真正用意與撰文初衷。一篇比喻文章可以達到這種毫無晦澀難懂,反覺韻味橫生,主體絲毫未露,但說理透闢通脫,針砭時弊如此辛辣,且決無顯山顯水之嫌的藝術水平,確是我國古典文庫中一件難得的珍品。

8. 與韓愈的《馬說》相似的文章,並賞析。賞析盡量短一點。

送東陽馬生抄序
宋濂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於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聖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賞析:
本文記敘了作者克服困難、頑強學習的經歷,闡明勤奮專一、不怕艱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藉以勉勵馬生更加努力學習,做到業精而德成。作者說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的,都有其時代和階級的局限性,對此我們應該歷史地看待。作者所闡述的勤奮專一,不怕艱苦,學習才會成功的道理,具有客觀真理的性質,能給我們以啟發;他刻苦學習的精神和不以奢華為榮而以學習為樂的高尚情操,仍可作為我們學習和修養的借鑒。

9. 《馬說》的鑒賞,要800字左右

這篇短文是韓愈諸多散文中頗為著名的一篇。時至今日,可以說是雅俗共賞,有口皆碑了。究其原因,也不過是兩條:一是文字表達上的通達精練,因而易於理解,便於流傳;再是思想內容上的典型、深刻,一針見血,所以歷來要引起大批自強不息者們的強烈共鳴與掌權握印者們的援引。
當然,伯樂相馬的故事中國古來就有,本屬「陳言」之列。古傳說中把「伯樂」歸為二十八星宿里掌管馬匹的神祇,原本反映出農業時期牲畜的重要性。到了春秋秦穆公之時,人們便已開始把善於相馬的人稱為伯樂了。韓愈以舊瓶裝新酒的革新精神發前人所未發,僅以區區百餘言的一篇小品,便把千里馬與伯樂之間的辯證關系,把「千里馬」們的不幸際遇活生生地擺到了中國社會政治生活的面前。終於使連綿不斷的炎黃子孫在凡遇到有關「人才問題」的時候,都不能不涉及到這篇語勢凌厲,悲憤感慨的小品及其一句千金、不容置辨的思想內涵。
關於這篇文章的寫作年代,各家均未註明。但若從作者一生的經歷看,似應列在第二時期──即應試求官的階段中較為合適。韓愈此期三次下場,三次上書都被冷冰冰的命運擋了回來。於是在長安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他就有了《感二鳥賦》及《祭田橫文》等「不遇時之嘆」與在《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等文中流露出來的怨氣和牢騷。
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盡管科舉制為中下層知識分子開辟了一條參政的道路,但是把持朝政的門閥貴族們仍然堅持朝廷上的重要職任必須在公卿子弟中選擇,而絕難讓這些白衣秀士們廁身其間。所以,雖然韓愈一生經歷了唐代的五位皇帝,但不管他何時發出這種對於埋沒人才問題的吶喊,都是反映了社會現實的,都是帶有必然性的。
對待韓愈的散文,後人多有評價,其中褒貶俱有不一而足。但是對於這篇「馬說」卻是一致推崇的。首先,這是一篇一氣呵成的比喻文章,全文氣勢充沛,縱橫開合,奇偶交錯,巧比善喻。字里行時洋溢出一種發自內心深處的浩然之氣。作者所謂「氣盛言宜」的創作理論在本篇中得到了痛快淋漓的體現。該文通篇以馬喻人,然而由於引得得體,用得貼切,便使讀者從中覺不出一點離皮離骨的地方,反倒有一種人馬合一,身臨其境的感覺。尤其是使那些深有感觸的讀者們不由聯想到自己「祗辱於奴隸人之手」時的種種不幸,產生出與作者之間在心靈上的迅速溝通。而順勢讀將下去,更覺心舒氣順,意氣昂揚,經日積憤為之一吐,陣陣快感油然而生,陡起凌空飛躍,萬里急馳之心。一篇小品能夠取得如此強烈的閱讀感受,若非胸中廣有丘壑的大手筆是無法達到的。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