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憶秦娥婁山關中的名句

憶秦娥婁山關中的名句

發布時間: 2020-12-31 09:33:16

⑴ 毛澤東的憶秦娥 婁山關詩詞賞析

1934 年 10 月,中央紅軍開始戰略性的大轉移——長征。長征初期,王明等「左」傾機會主義者驚慌失措,倉促從事,既不作必要的政治動員,也未作一定的軍事准備,在行動上搞大搬家,實行退卻中的逃跑主義,在軍事上盲人瞎馬,遇敵硬打硬拼,使紅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陷入極其危險的境地。因此,當紅軍突破蔣軍的第四道防線,渡過湘江時,歷時僅僅兩個月,即損過半。 1935 年 1 月,紅軍強渡烏江,攻佔遵義。 1 月 15 日到 17 日,在這里召開了中國革命史上具有轉折意義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即著名的遵義會議。會上,糾正了「左」傾機會主義在組織上和軍事上的錯誤,改組了書記處和軍委,結束了「左」傾路線在黨內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全黨全軍的領導地位。從此,紅軍改變了以往的被動局面,在戰略上轉入主動的態勢。 1 月中旬,紅軍離開遵義,過婁山關,經桐梓,渡赤水,准備從川南的宜賓和瀘州之間渡過長江,與紅四方面軍會合。此時蔣介石集結重兵,封鎖長江,嚴守川黔邊境,毛澤東當機立斷,改變計劃,揮師東進,再渡赤水,重占桐梓。貴州軍閥王家烈手忙腳亂,急調兩個師憑險固守婁山關。
據最新可靠資料,婁山關之戰的經過是這樣的: 「紅軍二渡赤水, 24 日攻佔桐梓, 25 日凌晨借著月色向婁山關挺進,與黔軍在紅花園遭遇,敵軍倉皇應戰,敗退關口。紅軍沿盤山道向關口猛烈攻擊,又在點燈山一帶的山樑上與敵激烈拼搏,經過反復爭奪,終於佔領點燈山高地,牢牢控制了關口,這時已近黃昏。中央紅軍在夕陽映照下,疾迅通過婁山關。 26 日,擊潰了向婁山關反撲之敵, 27 日在遵義以北粉碎敵三個團的阻擊。 28 日,紅軍乘勝追擊再取遵義。這次戰役,殲敵兩個師又八個團,俘敵近 3000 人,是遵義會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 ( 見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賞》第 340 頁 ) 。由此可見,婁山關之戰包括了 25 日奪取婁山關和 26 日堅守婁山關兩個戰斗階段。本詞寫於婁山關激戰之後,以婁山關之戰為題材,雖然寫的是翻越婁山關的行軍情景,寫的是勝利後的所見所聞所感,但運用的是高度綜合法、側面描寫法,把兩天的戰斗歷程凝縮為一天,通過嚴肅、緊張的行軍氣氛,透露出激戰的先兆,通過猛烈的西風聲、凄厲的雁叫聲、細碎急促的馬蹄聲和時斷時續、悲咽帶澀的喇叭聲,暗示戰斗的場面,通過如海濤般起伏的蒼山、如鮮血般殷紅的殘陽,象徵浴血奮戰、英勇犧牲的激戰情景。 1962 年 5 月毛澤東在修改郭沫若《喜讀毛主席的 ( 詞六首 ) 》 ( 見《人民文學》 1962 年 5 月號 ) 加寫的一段話中,細致而深情地回憶了本詞的創作過程: 「那天走了一百多華里,南方有好多省,冬天無雪,或多年無雪,而只下霜,長空有雁,曉月不堪寒。」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印象與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的實然遇合,造成了作者自認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詩。這些話說明,詞人確實是寫了婁山關激戰的,只不過,他是用含蓄的筆法——

⑵ 毛澤東的《憶秦娥 婁山關》全詞的理解。

《憶秦娥·婁山關》上闋寫景,下闋抒情,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

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體,水乳交融。其篇幅雖短,但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師手筆的簡筆畫。

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於1935年創作的一首詞。

譯文:

西風猛烈,長空中一群群大雁南飛,一陣陣鳴叫,霜花滿地,殘月在天。天將破曉,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鬱低回。

不要說婁山關堅硬如鐵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青山起伏,像海的波濤,夕陽鮮紅,像血的顏色。

全文: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2)憶秦娥婁山關中的名句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此詞寫於1935年2月,最早發表於1957年1月的《詩刊》上。1935年2月25日凌晨,紅軍向婁山關挺進,在紅花園與黔軍遭遇,傍晚時分終於把這座雄關控制在手中,使大部隊順利通過。由於這一仗意義重大,所以詩人心情無比激動,在戰斗結束不久即揮筆寫下此詞。

2、作者簡介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後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國人民的領袖,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

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主席,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主席」。

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⑶ 《憶秦娥·婁山關》簡單的詩詞賞析

作品賞析

這首詞慷慨悲烈、雄沉壯闊,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這一節情景。

通過猛烈的西風聲、凄厲的雁叫聲、細碎急促的馬蹄聲和時斷時續、悲咽帶澀的喇叭聲,暗示戰斗緊張激烈,通過描寫海濤般起伏的蒼山、如鮮血般殷紅的殘陽,藉以表現浴血奮戰、英勇犧牲的激戰情景。

另外,「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兩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極為廣泛。當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以此來表達我們心中強烈的感受,以及我們將暗自下定決心,樹立必勝之決心,克服萬重困難,以致於最後獲得成功。

原詩如下

憶秦娥·婁山關

現代:毛澤東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

西風正壯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啊,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軍號聲聲沉鬱低回。

群山起伏長路漫漫恰似黑鐵,如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啊,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3)憶秦娥婁山關中的名句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這首詞最早發表在《詩刊》一九五七年一月號。

這首詞題目中的婁山關又稱婁關、太平關,建立在險峻的山峰之間,位於貴州遵義北大婁山的最高峰上,是貴州北部進入四川的重要隘口,離遵義城約60公里。婁山關地勢極為險要,《貴州通志》說它「萬峰插天,中通一線」。

是四川與貴州的交通孔道。此處群峰攢聚,中通一線,地勢十分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婁山關一役關系著中央紅軍的生死存亡。

長征過程中,土城戰役失敗後,毛澤東認真總結教訓,親自指揮了他一生最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動。他決定放棄和張國燾會合,揮師東進,再渡赤水,回貴州攻打黔軍。

紅軍沿盤山道猛烈攻擊,紅軍二渡赤水後,於2月25日攻克婁山關,控制住這座雄關,使大部隊順利通過。隨後,紅軍沿盤山道向關口猛烈攻擊,又在點燈山一帶的山樑上與敵激烈拼搏,經過反復爭奪,終於佔領點燈山高地,牢牢控制了關口。

這時已近黃昏,紅軍在夕陽映照下,疾迅通過婁山關。2月 26 日,擊潰了向婁山關反撲之敵,2月27 日在遵義以北粉碎敵三個團的阻擊。28 日,紅軍乘勝追擊再取遵義。這次戰役是遵義會議後的第一個大勝利,也是長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戰略轉折。

2月28日,毛澤東隨中央軍委縱隊登上婁山關,極目四望,欣然作筆,寫下該詞。

⑷ 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西風烈,梧桐葉下黃花發。黃花發,馬蹄聲碎專,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屬,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創作背景:毛澤東這首《憶秦娥·婁山關》是他所有詞作中絕對第一流的作品,寫景狀物、抒發胸臆,堪當精品。通過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全詞只寫了中央紅軍的一次戰斗,卻是對紅軍長征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真實折射,篇幅雖短,「份量」很重。它使人在獲得強烈感染的同時,欣賞到高超的藝術技巧。這是真正的詩。

⑸ 《憶秦娥 婁山關》一詞中,表現紅軍成功越過婁山關的英勇豪邁氣概的詩句是什麼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⑹ 《憶秦娥 婁山關》原文

原文: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譯文:凜冽的西風正猛烈地吹著,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馬蹄聲零碎而又紛雜,軍號聲聲沉鬱低回。

不要說群山起伏像鐵般難以逾越,而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出處:《憶秦娥·婁山關》是現代革命家、文學家毛澤東所作。

作者簡介:毛澤東(1893—1976年),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

(6)憶秦娥婁山關中的名句擴展閱讀

此詞寫於婁山關激戰之後,以婁山關之戰為題材,雖然寫的是翻越婁山關的行軍情景,但表達的卻是勝利後的所見所聞所感。

此詞開篇即簡煉地指出了戰斗的時間、景候,還創造出一個壯烈的抒情氛圍。一開始三個字「西風烈」,悲聲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劃破寒空,直上雲天。其中尤其這個「烈」字,讓人讀來不禁淚雨滂沱,猶如置身凜冽的西風之中聳然動容,平添悲壯。

緊接著,「霜晨月」這一景句的重復,固然是詞牌的規定,同時又起著聯系下文的作用。「馬蹄聲碎,喇叭聲咽」兩句,把紅軍行動生動地描繪出來了。

上闋這四句寫景,實則非自然之景,實是作者眼中之景,如王國維所說的「景中有我」,實在是寫情中之景,以表達景中之情,寫作者之所感所想。所以,這里的景物描寫其實不過是作者的真實感受的外化景象,是作者當時的心情投射在周圍景物時所看到的事物。

下闋上來起始二句,一片的凄厲悲壯,豪氣突升,一筆宕開,並不寫攻佔婁山關激烈的戰斗,而是指明即便關山漫漫,長路艱險,但已定下從頭做起。

詞以「蒼山如海,殘陽如血」這兩個景句來收筆,極有情味。前一句寫山。「蒼山」即青山。既寫出了山的顏色,也隱約流露出作者的喜悅。「如海」是說山巒起伏不盡,就像碧波萬頃的大海。不僅展現了壯闊的山景,也表明了作者是站在高處眺望,一股雄壯的氣概縈繞於句中。

綜觀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體,水乳交融。而且其結構的獨特之處還在於上闋沉鬱,下闋激昂,上闋取冷色調,下闋取暖色調,色彩對比強烈,感情對比亦同樣強烈,上下闋的強烈對比,恰恰反映了作者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作為一代偉大指揮若定的氣魄。

通篇只有四十六個字篇幅雖短,但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師手筆的簡筆畫,筆簡而意無窮,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表現了作者面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胸懷。

⑺ 毛澤東詩詞《憶秦娥婁山關》詳解

是從「四復庫全詩」叢書的「匹夫愛國制三部曲」系列詩集書籍<<鐵血志:一個匹夫的閱兵令>>里摘出來的名篇名言名句,供參考吧:

不許界碑
文/李者也
我之邦本善與良,耕耘稼穡稻與糧。
卻遇外寇侵而犯,邊關難防豺與狼。
男兒何忍烽火淚,妻與子,爺與娘。
熔我田之犁,鑄作利劍長,斷枷鋃。
寧玉碎,不瓦全,擊敵未惜琳與琅。
百戰戍吾疆與土,不許界碑空石硠。
【注】「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全面抗戰,從盧溝橋事變開始,拉開了近代中國自1840年以來,歷經血與火考驗而走向全面復興的最後一道序幕。中華歷史應當永遠銘記,1937年,7月7日,盧溝橋畔,一支中國守軍,不畏強敵,奮起抗戰,用鮮血重新書寫了「中華」二字。8年後,中國勝利;又過了4年,中國人民從此站了起來;再過了若干年,今天,離民族復興之夢越來越近

⑻ 憶秦娥婁山關中最能體現胸懷的句子是哪句

憶秦娥婁山關中最能體現胸懷的句子是「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內。
《憶秦娥容 婁山關》

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