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國學賞析

國學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31 09:00:27

1. 中華頌李敬一原文及注釋、賞析

李敬一介紹:

這首賦全文共800字。內容由四部分構成:第一部分回顧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史;第二部分歌頌祖國壯美河山;第三部分頌揚了56個民族的大團結;第四部分展望中華民族發展遠景。

林深數樹:

李朋友的大作,果然輝煌。朋友對駢體文的駕馭,功夫老到了。這樣的東西,沒有駢對、沒有典雅,就不稱不宜了。二是氣勢,這樣大場合的紀念之作,恢弘才相宜。三是朗朗上口,略調平仄,始終用韻。這才有音樂美,才好上口成誦。短處是大話語、大時空一些,疏離了澳門,偏離了澳門曾經的恥辱。總之這是難得的好了。

浩浩環宇,龍騰東方,越千秋而不朽,歷萬代其彌昌。茹毛吮血,披荊斬棘,記事結繩,文明張揚。賴伏羲始創文字,有神農播種五糧,我黃帝開辟萬國,我堯舜德政昭彰。夏商周世,三代之下,立國家之制度,弘禮儀於萬方。春秋戰國,百家蠭(fēng,即蜂)起,矗思想高碑於世界之巔,開人文國學於杏壇黌(hóng)堂;非只生民衣食嘆自足,更顯中華文化譽大邦。秦皇漢武,雄風浩盪,統江山橫亘有巍巍長城,建偉國綿延在漫漫封疆。大唐帝國,繁昌至極,世界列國,堪稱榜樣。揚名唱唐詩宏韻,立萬頌盛唐氣象。宋元之世,明清以降,文煥物華,大國泱泱。迄至辛亥驚聞民主革命之炮響,終見共和體制鼎新首義於武昌。驅除外寇,浴血八載,開基新業,國運日上。海納百川,引眾水而東流;力挽狂瀾,令世人矚目共仰。
夥(huǒ)頤!五千年文明源遠流長;千萬里江山無限風光。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西部春色;倚天凌雲,神岱宗迎來東方驕陽。長白山頭,天池常承玉露;阿里山頂,寶島遠眺海疆。香江水,南海潮,孕育東方之珠;蓮峰山,媽閣廟,守望漁鄉安康。敕勒之川,風吹草低,曲曲胡笳說不盡射鵰傳奇;天山之麓,樓蘭古堡,悠悠駝鈴迴旋在絲綢路上。珠穆朗瑪,世界屋脊,呼吸直通天庭;茫茫東海,包孕日月,吞吐即為陰陽。足當奇觀,銀漢飛瀉,有黃河徹天直下;奔流不息,昂首咆哮,似巨龍血脈賁張。更如神驥,排闥天門,是長江脫韁奔來;驚濤拍岸,滾滾不盡,如英雄激情飛揚。
壯哉!中華錦綉,人間勝境,風景千年獨好;各族兒女,同襗(zé)同袍,家園萬代久長。漢藏回蒙,土苗滿壯,高山朝鮮土家;瑤彝畲(shē)佤,傣侗京黎,獨龍保安東鄉。水白羌怒,仡佬(gēlǎo,仡佬族)哈尼,拉祜僳僳(lìsù,僳僳族)裕固;布依仫佬(mùlǎo,仫佬族),毛南門巴,赫哲撒拉阿昌。哈薩克,維吾爾,烏孜別克錫伯;塔吉克,塔塔爾,納西景頗德昂。鄂倫春,鄂溫克,珞巴普米基諾;俄羅斯,達斡爾,柯爾克孜布朗。地雖南北,人各東西,八方共尊華夏;同懷兄弟,五十六族,和諧濟濟一堂。
噫嚱!中華之偉,中華之奇,中華之美,中華之壯。歷盡滄桑兮真龍在,喚雨呼風兮信自強。掃空萬古兮鵬程遠,赫日當中兮萬丈長!

2. 國學經典名句

言忠信,行篤敬。 選自:《論語》
意思:說話忠誠老實,行為厚道嚴肅。

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選自《禮記》
意思:有時緊張,有時鬆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現在多指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合。

一樹百獲者,人也。選自《管子權修》
意思:培育一次而能得到百倍收獲的,是培養人才。培育人才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收獲很大。

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選自《三國志》
意思: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後來用來說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選自《左傳》
意思:擊第一遍鼓,士氣振奮;擊第二遍鼓,士氣開始低落;擊第三遍鼓,士氣就完全消失了。這句話鼓勵大家趁情緒高漲時一口氣將事情做下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選自韓愈《師說》
意思:人不是生來就什麼都知道的,誰能沒有疑難問題呢?說明向他人求學的重要性。

萬物之中,以人為貴。出處:范曄《後漢書?周舉傳》
意思: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天下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之大事,必作於細。出處:《老子》
意思:天下的難事,一定是從容易的事發展起來的;天下的大事,一定是從細小的事發展起來的。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出處:《禮記》
意思:心不在那裡,看什麼也看不見,聽什麼也聽不到,吃什麼也吃不出滋味。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專注。

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出處:桓寬《鹽鐵論》
意思: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不遷怒,不貳過。出處:《論語》
意思:不拿別人發泄怒氣,不重犯同樣的錯誤。

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出處:葛洪《抱朴子》
意思: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一樣。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出處:《舊唐書》
意思:(一個人)不敬重別人,實際上是不敬重自己。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出處:《論語》
意思: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內不自誣,外不誣人。出處:《韓詩外傳》
意思:做人做事既不能自欺,也不能欺人。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意思:學好像登山一樣艱難,學壞如山崩一樣容易。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出處:《晏子春秋》
意思:堅持不懈做事的人,總會成功;不停步向前走的人,總會到達目的地。

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意思: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過實踐的。

3. 國學和文學名篇鑒賞哪個容易

哪個容易與否是要看個人的知識結構側重於哪方面,只有相對的而沒有絕對的難易。專如果屬你的傳統文化底蘊比較深厚的話,那麼國學相對而言就比文學名篇鑒賞要容易;而文學名篇的范疇包括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而不局限與此,近代的,當代的都有,不知道你問的這個「名篇"定義在哪個范圍;而國學,較「名篇」的定義而言范疇更為博大精深,二者或有交集,而國學更側重於經、史、子、集各部,且涵蓋佛家、道家、儒家等經典。
綜合上述原因,相對而言的話文學名篇稍容易一些
以上為一己之見,如有用,還望採納,謝謝

4. 關於詩詞鑒賞

好。詳細的論一論。
文藝這種東西,主觀性是極強的。王國維老先生內說姜夔這幾句「隔」容,主要也是主管原因。就我們現在來看,這幾句的確是一流的神品,也就是所謂的「格韻高絕」。至於「終隔一層」,我覺得應該的表現力顯得稍弱。我們知道,文學里的寫景,都不是單單的寫景,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乃是為了表現主旨而服務。如果單看「二十四橋仍在,波心盪、冷月無聲」,「數峰清苦,商略黃昏雨」,「高樹晚蟬,說西風消息」,你看不出來隔了的一層是隔在哪裡。但如果和古詩十九首(這是王國維最為推崇的所謂「不隔」的詩)的表現風格一塊看,「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白楊多悲風,蕭蕭愁殺人」、「凜凜歲雲暮,螻蛄夕鳴悲」,它們無論寫景寫情,都表現出一種天真率直,感情直擊人心,我想這就是所謂的「不隔」吧。而姜夔的這幾句,顯然都不具備這樣的表現力。

5. 急求國學鑒賞論文一篇(要求原創) 如:樣例:試論國學的價值——《論語》

如果不是很急,請回私信。下周我上網,一天可以做完。但你的提綱沒新意,人雲亦雲,可以修改嗎?

6. 國學賞析勵志篇有哪些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斗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學不可以已。--《荀子》
譯:學習是不可以停止的。
3、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論語》
譯:學過的知識,在適當的時候去復習它,使自己對知識又有了新的認識,這不是令人感到快樂的事嗎?
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譯:學了新的知識又常常溫習已學過的知識,不斷地學習,溫習,學問和修養一定會很快得到提高,這樣的人就可以成為老師了。
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
譯:讀書讀得多,寫起文章來就會筆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樣。
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譯:年輕時不努力學習,年老了只能後悔、嘆息。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著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力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說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說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盪盪,小人長戚戚。--《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凈,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借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譯:君子認為說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三思而後行。--《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復的考慮後才去做。
2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
32、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囪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毀。
36、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良葯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譯:好的葯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溫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獲。
4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說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取。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明.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譯:不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顴雀樓》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盡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7. 國學經典勵志名言賞析

國學經典勵志句子摘抄匯總如下

1、在人屋檐下,怎敢不低頭。——《水滸傳》

2、父母在,不遠游,遊必有方。——《西遊記》

3、給我一個機會,我想做好人!——《無間道》

4、對有信仰的人,死是永生之門。——《失樂園》

5、這個世界上沒有壞人,只有買賣人。——《綠茶》

6、今朝有酒今朝醉,莫管門前是與非。——《西遊記》

7、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天堂電影院》

8、凡事想別人感激,那是必然要失望的。——《故園》

9、昨晚,我夢見自己又回到了曼陀麗庄園。——《蝴蝶夢》

10、能夠哭就好,哭是開始痊癒的象徵。——《絕對是個夢》

11、我從沒有愛過這世界,它對我也一樣。——《拜倫詩選》

12、世界上總有一半人不理解另一半人的快樂。——《愛瑪》

13、感情有理智根本無法理解的理由。——《月亮和六便士》

14、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哈姆霄特》

15、有能力的人影響別人,沒能力的一群受人影響。——《喜寶》

16、做人如果沒有夢想,那跟咸魚有什麼區別?——《少林足球》

17、我聽見美洲在歌唱,我聽見各種不同的頌歌。——《草葉集》

18、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哈姆雷特》

19、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隨筆集》

2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三國演義》

21、愛情應該給人一種自由感,而不是囚禁感。——《兒子與情人》

22、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者為下。——《三國演義》

23、真正的才華如火焰般難以收藏,總會燎原。——《曾經深愛過》

24、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馬丁·伊登》

25、起來,飢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國際歌》

26、寬宏大量,是惟一能夠照亮偉大靈魂的光芒。——《巴黎聖母院》

27、不要向井裡吐痰,也許你還會來喝井裡的水。——《靜靜的頓河》

28、我在女人跟前經常失敗,就是由於我太愛她們了。——《懺悔錄》

29、就投機鑽營來說,世故的價值永遠是無可比擬的。——《死魂靈》

30、寬宏大量,是唯一能夠照亮偉大靈魂的光芒。——《巴黎聖母院》

8. 國學經典名句及解釋賞析

國學經典名句及賞析匯總如下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講解】孔子說:「學了又時常溫習和練習,不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是很令人高興的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惱怒,不也是一個有德的君子嗎?」

2.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講解】君子,吃食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工作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到有道的人那裡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

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講解】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聰明的。

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講解】只學習卻不思考,就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是思考而不學習,就會疑惑而無所得。

5.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溫故知新)

【講解】:復習學過的知識,可從中獲得新的見解與體會,憑借這點就可以當老師了。

6.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距。

【講解】我十五歲開始有志於做學問,三十歲能獨立做事情,四十歲(遇事)能不迷惑,五十歲知道哪些是不能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歲能聽得進不同的意見,到七十歲才做事才能隨心所欲,不會超過規矩。

7.朝聞道,夕死可矣。

【講解】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死去,也是可以的。

8.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講解】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開導他;不到他心裡明白卻不能完善表達出來的程度不要去啟發他。

9.發奮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

【講解】發奮時候竟忘記吃飯,快樂時候就忘記了憂愁,把自己就要老了這件事也不放在心上,如此罷了。」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講解】知道學習的人比不上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比不上以學習為樂趣的人。

1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講解】多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我選擇他好的方面向他學習,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

1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講解】有抱負的人不可以不胸懷寬廣,意志堅定,因為他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或責任),路途又很遙遠。

13.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講解】軍隊的主帥可以改變,普通人的志氣卻不可改變。

14.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講解】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才知道松柏是最後落葉的。

品德篇

15.巧言令色,鮮矣仁。

【講解】花言巧語,裝出和善的面孔。這種人,心裡不會有多少「仁德」(這種人不會有真正的愛人之心)。

16.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講解】有了過錯,別人都能看到;改了,人們都會敬仰他。

17.德不孤,必有鄰。

【講解】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

18.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講解】: 一個人的高尚的品質和外在的表現一致,然後才能成為君子。

19.君子不器。

【講解】君子不要像器具一樣(指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用於贊美別人多才多藝)

20.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講解】人格高尚的人不可用小事情考驗他,卻可以委以重任;人格低下的人不可委以重任,卻可用小事情考驗他。

2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生以成仁。 (殺身成仁)

【講解】志士仁人,沒有貪生怕死而損害仁的,只有犧牲自己的性命來成全仁的。

9. 關於古詩詞及其賞析,一首就好。然後國學,加賞析,一段就好。

古詩詞

滕王閣詩
【唐】 王勃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煉、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容。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朴蒼老的筆法,點出了騰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閑雲」、「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游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動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余。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游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至此,詩人的作意已全部包含,但表述方法上,還是比較隱藏而沒有點醒寫透,所以在前四句用「渚」「舞」「雨」三個比較沉著的韻腳之後,立即轉為「悠」「秋」「流」三個漫長柔和的韻腳,利用章節和意義上的配合,在時間方面特別強調,加以發揮,與上半首的偏重空間,有所變化。「閑雲」二字有意無意的與上文的「南浦雲」銜接,「潭影」二字故意避開了「江」字,而把「江」深化為「潭」。雲在天上,潭在地下,一俯一仰,還是在寫空間,但接下來用「日悠悠」三字,就立即把空間轉入時間,點出了時日的漫長,不是一天兩天,而是經年累月,很自然地生出了風物更換委節,星座轉移方位的感慨,也很自然地想起了建閣的人而今安在。這里一「幾」一「何」,連續發問,表達了緊湊的情緒。最後又從時間轉入空間,指出物要換,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檻外的長江卻是永恆地東流無盡。「檻」字「江」字回應第一句的高閣臨江,神完氣足。
這首詩一共只有五十六個字,其中屬於空間的有閣、江、棟、簾、雲、雨、山、浦、潭影;屬於時間的有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今何在,這些詞融混在一起,毫無疊床架屋的感覺。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環繞著一個中心-滕王閣,而各自發揮其眾星拱月的作用唐詩多用實字(即名詞),這與喜歡多用虛字(尤其是轉折詞)的宋詩有著明顯的區別。例如,三四兩句中,除了「飛」字和「卷」字是動詞以外,其餘十二個字都是實字,但兩個虛字就把十二個實字一齊帶動帶活了,唐人的善用實字,實而不實,於此可見。另外,詩的結尾用對偶句法作結,很有特色。一般說來,對偶句多用來放在中段,起鋪排的作用。這里用來作結束,而且不象兩扇門一樣地並列(術語稱為扇對),而是一開一合,採取「側勢」,讀者只覺其流動,而不覺其為對偶,顯出了王勃過人的才力。後來杜甫的七言律詩,甚至七言絕句,也時常採用這種手法,如「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口脂面葯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等。可見王勃對唐詩發展影響。

三字經(選段)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啟示: 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啟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鬆。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譯文】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親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

啟示: 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譯文】小孩子不肯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無知識,能有什麼用呢?

啟示: 一個人不趁年少時用功學習,長大後總是要後悔的。每位小朋友都記住這樣一句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要趁視自己生命的黃金時刻。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

【譯文】玉不打磨雕刻,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

啟示: 一個人的成才之路如同雕刻玉器一樣,玉在沒有打磨雕琢以前和石頭沒有區別,人也是一樣,只有經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融四歲 能讓梨 弟於長 宜先知

【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啟示: 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就不應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的溫暖。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萬

【譯文】我國採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後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啟示: 一到十看來很簡單,但變化起來卻無窮盡,算術這門學問越來越深奧了。幾乎各個科學門類都離不開數學,所以必須認真地從簡單的數目學起,為將來學習其他知識打好基礎。

稻梁菽 麥黍稷 此六穀 人所食

【譯文】人類生活中的主食有的來自植物,像稻子、小麥、豆類、玉米和高梁,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

啟示: 人要吃飯就得耕耘播種。當我們吃到香噴噴的飯菜時,千萬不要忘了辛勤耕種的農民。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要知道愛惜每一粒糧食。

父子恩 夫婦從 兄則友 弟則恭

【譯文】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

啟示: 家庭成員之間要禮貌相待,和睦相處,這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們中國人很注重家族觀念,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家庭都能和睦相處,社會也必然安定。

10. 為什麼"品味賞析"國學經典

誦讀,只是一種手段,只有,品味賞析,才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領會國學的魅力、精髓、知識、道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