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六年級

賞析六年級

發布時間: 2020-12-30 02:52:33

『壹』 感悟夏天還有賞析,就像六年級上冊第二課丁香結一樣,前面描寫丁香,丁香節,以及他的感悟,求幫忙

《丁香結》是作家宗璞的一篇散文 ,作者以丁香結象徵生活中解不開的愁專怨。結,是屬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我們既有賞花的情調,又有解結的心志。生命給你芬芳的丁香的同時,也給你幽怨的「丁香結」。這就是生活的常態,也是本文給我們的深刻啟示。

『貳』 小學六年級上第六組古詩賞析

明日歌 清(錢鶴灘)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換舊符.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
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
應是嫦娥擲與人.
清明 唐(杜甫)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七步詩 三國·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為汁.
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黃四娘家花滿蹊,
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
自在嬌鶯恰恰啼.
石灰吟 明(於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爾東西南北風.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
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
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
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卜運算元·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叄』 六年級句子賞析,賞析20字,短句

烏雲散開,風力銳減,雨勢頓消,雲縫間的星星若隱若現.又前進一會兒,滿天的烏雲一絲都看不見了,圓圓的月亮,四周鑲著美麗的月暈,在藍天上靜靜地懸著,船外一縷風都感覺不到,只有巨大的浪濤使夜海顯得不那麼平靜.
賞析:這是描寫船進入台風眼時的情景,描繪在風暴中心恍如隔世的景象,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大自然美麗而又殘酷的一面.
①就讓生命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吧.
②猶如窗前烏桕,榮枯之間,自有一份圓潤豐滿的喜悅.
第一句:生命的意義在於其過程的坦然精彩和醉人!即便短暫,即便憂傷,即便清苦,更即便生死戀人的決訣,那每一點每一滴不也都是生命天空的雲彩,人生旅途的風景,其間不也有著絢目醉人的篇章嗎?諸如初戀,諸如鮮花……· 就讓生命隨時動起來,在每一個歡欣憂傷的日子,每一個相聚別離的時刻,坦然的放開心扉,擁抱陽光,用如花的心情去迎接每一天的到來,用如水的柔情去關愛感激心愛的人,更用那天空一樣純凈的心胸和靈魂去感激那每一時刻的生命,感動那每一剎那的感動!即便只活一天,也夠了!因此,只要恬淡坦然,不用刻意,簡單的生活就好.
第二句:懂得舍,懂得放,自然春風和煦,月明風清.人生就在於一份坦然自出,正如那句「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卷雲舒.」,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肆』 09年六年級課文《匆匆》的賞析(最好是教案)

朱自清的散文詩《匆匆》寫於一九二二年三月二十八日。時是「五四」落潮期,現實不斷給作者以失望。但是詩人在彷徨中並不甘心沉淪,他站在他的「中和主義」立場上執著地追求著。他認為:「生活中的各種過程都有它獨立的意義和價值——每一剎那有每一剎那的意義與價值!每一剎那在持續的時間里,有它相當的位置。」(朱自清《給俞平伯的信》二二年十一月七日)因此,他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下深深的腳印」(朱自清《毀滅》)以求得「段落的滿足」。全詩在淡淡的哀愁中透出詩人心靈不平的低訴,這也反映了「五四」落潮期知識青年的普遍情緒。
《匆匆》是詩人的感興之作。由眼前的春景,引動自己情緒的俄然激發,詩人藉助想像把它表現出來。想像「使未知的事物成形而現,詩人的筆使它們形象完整,使空靈的烏有,得著它的居處,並有名兒可喚。」(莎士比亞《仲夏夜之夢》)詩人把空靈的時間,抽象的觀念,通過現象來表示,而隨著詩人情緒的線索,去選擇、捕捉那鮮明的形象。詩人的情緒隨著時間從無形到有形,從隱現到明晰的一組不斷變化的畫面而呈現出起伏的浪花。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了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詩人幾筆勾勒一個淡淡的畫面。作者不在於描繪春景的實感,而在於把讀者帶入畫面,接受種情緒的感染,同時又作形象的暗示:這畫面里現出的大自然的榮枯,是時間飛逝的痕跡,由此詩人追尋自己日子的行蹤。可是「我」的日子卻「一去不復返」,看不見,摸不著,是被人「偷了」還是「逃走」了呢?自然的新陳代謝的跡象和自己無形的日子相對照,在一連串疑問句中透出詩人悵然若失的情緒。
「象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把自己八千多日子比成「一滴水」新奇的比喻,極度的誇張,和喻成大海的時間之流的浩瀚相比,而突出自己日子的「沒有聲音,沒有影子」的特點。實際上,這里有自己日子的蹤跡,一滴水是它的具象,滴水在大海里,有它微微的聲音。詩人竭力從視覺和聽覺上去感受它,搜尋過去的日子。可是八千多日子卻悄無聲息的「溜去」了。時間之無情,生命之短暫,使詩人不禁「頭涔涔」而「淚潸潸」了。
時間是怎樣的「匆匆」呢?詩人並沒有作抽象的議論,他把自己的感覺,潛在的意識通過形象表現出來,「把觸角穿透熟悉的表面,向未經人到的那裡」,尋那「新鮮的東西」。(朱自清《詩與感覺》)因此,空靈的時間被形象化了,習已為常的生活畫面里透出詩人「獨得的秘密」
「早上,小屋裡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太陽他有步啊,輕輕悄悄地挪移了。」太陽被人格化了,他象一位青春年少的姑娘邁動腳步來了,悄悄地從詩人的身邊走過,隨著太陽的「挪移」也「茫茫然跟著旋轉了」。接著,詩人用一系列排比句展示了時間飛逝的流。吃飯、洗手、默思,是人們日常生活的細節,詩人卻敏銳地看到時間的流過。當他企圖挽留時,它又伶俐地「跨過」,輕盈地「飛去」,悄聲地「溜走」,急速地「閃過」了,時間步伐的節奏越來越快。詩人用活潑的文字,描寫出時間的形象是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給人一個活生活的感覺,我們聽到了時間輕俏、活潑的腳步聲,也聽到了詩人心靈的顫動。
在時間的匆匆里,詩人徘徊,深思而又執拗地追求著。黑暗的現實和自己的熱情相抵觸,時間的匆匆和自己的無為相對照,使詩人更清楚地看到:「過去的日子如輕煙,被微風吹散了,如薄霧,被初陽蒸融了。」如果說第三節還是以作者一天的具體感受來反映時間的流逝,以個別來反映一般的話,在這里,作者就把八千多日子的流逝作了高度的概括,使時間匆匆而去的各種影象凝聚在一個點上,使時間流逝的情況更加清晰可感:有色彩,是淡藍色、乳白色的;有動感,是被「吹散去」,被「蒸融了」。詩人看到了,觸到了,清醒地用全部身心去感受時光的流逝,追尋自己生命的「游絲般的痕跡」。
詩人隨著情緒的飛動,緣情造境,把空靈的時間形象化,又加之一連串抒情的疑問句,自然而然流露出他心靈的自我斗爭,自我剖白的痛苦,也可看出他徘徊中的執著追求。在樸素平淡中透出濃烈的抒情氣氛。
詩歌具有音樂美的素質。格律詩靠格律和韻來體現它的音樂性,自由詩也用分行和韻來保持它的節奏感。散文詩拋棄了這一切外在的形式,它的音樂美,從詩人的內在的情緒的漲落和語言的節奏的有機統一中自然地流露出來。亨特認為:「雖是散文,有時也顯出節奏之充分存在,因而它岔出了它的名義上的類型,而取得了『散文詩』的名義,就是在詩的領域里的一種半節奏的作品」。(《美學概論》傅東華譯)《匆匆》就是這樣的「半節奏的作品」。
《匆匆》表現作者追尋時間蹤跡而引起情緒的飛快流動,全篇格調統一在「輕俏」上,節奏疏隱綿運,輕快流利。為諧和情緒的律動,作者運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相同的句式成流線型,一縷情思牽動活躍而又恬靜的畫面迅速展開,使我彷彿看到時間的流。而且句子大多是短句,五六字一句而顯得輕快流暢。句法結構單純,沒有多層次的變化,如一條流動的河連續不斷,如一條調合的琴,泛著連續的音浪。它的音樂性不是在字音的抑揚頓挫上著力,而是在句的流暢輕快上取勝,作者並沒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隨隨便便寫來,老老實實寫來」,用鮮明生動的口語,把詩情不受拘束地表現出來,語言的節奏和情緒的律動自然吻合,使詩達到勻稱和諧。
《匆匆》疊字的運用也使它的語言具有節奏美。陽光是「斜斜」的,它「輕輕俏俏」地挪移,「我」「茫茫然」旋轉,時間去得「匆匆」,它「伶伶俐俐」跨過……這些疊字的運用,使詩不僅達到視覺的真實性,而且達到聽覺的真實性,即一方面狀時間流逝之貌,一方面又寫出時間邁步之聲。同時,詩人一方面狀客觀之事,一方面又達主觀之情,現實的音響引起詩人情緒的波動,通過語言的音響表現出來,情和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我們還可以看到詩人疊字自然勻稱地分布在各句中,以顯出它的疏隱綿遠的節奏來,這恰合了作者幽微情緒的波動。
復沓的運用,也是散文詩維持其音樂特點通常運用的手段。所謂「言之不已,又重言之」,既顯出詩人感慨的遙深來,又增加了詩的旋律感。「只有徘徊罷了,只有匆匆罷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麼呢?」「徘徊」「匆匆」等字眼反復出現,一種幽怨之情反復回盪。「我留著些什麼痕跡呢?我何曾留著象游絲樣的痕跡呢?」相同的意思句子數字的變化,使感情層層推進,在參差中又顯出整齊的美。結句的反復,反復強化作品的主旋律,畫出詩人感情起伏的波瀾。復沓的運用,反復吟詠,起到了一唱三嘆的效果。
《匆匆》結構也十分單純,十一個問句是情緒消漲的線索。問而不作答,飄忽而過,既顯作品流暢感,也顯出詩緒的跳躍性,使形象得以迅速展開。一般詩句為顯示情緒的跳躍性,往往別於一般的語言句法結構,不顧語法的限制,省略一些句子成分。散文詩卻不然,它基本運用是散文的句式,作者情緒的跳躍一般沒有自由詩那樣大的跨度。但它也別於散文,句與句,段與段之間形成間隙,憑作者思緒連接。《匆匆》的問句問而不答,而答意隱含之中,這既可啟迪讀者想像,引起深思,顯出它的含蓄美,又合作者情緒的飛快流動,顯出詩情跳盪的節奏美來。

『伍』 怎麼教小學六年級的古詩詞鑒賞

第一步: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是深入學習古詩詞的前提條件,有助於了解詩歌傳達的感情,有助於理解詩歌表現的意境,有助於更深層次分析詩歌塑造的形象,是解讀古詩詞的起點。在我國古代詩詞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多為詩人自我形象,或間接地、或多或少地帶有詩人的影子。在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應將知人論世作為解讀古詩詞的起點,以引導學生准確領悟和把握詩情詩境。
課前預習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利用工具書,讀准每一個字的字音和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第二,利用學生現有的圖書資料或到學校圖書室借閱相關圖書資料了解相關寫作背景;第三,利用網路資源或向大人們詢問;第四,教師提供一些相關的卡片資料等等;通過這樣的課前預習既為下一步學習古詩詞打下基礎,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的品質。

第二步:激趣導入
首先要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學習慾望,使課堂教學有趣、有序地順利進行。古詩詞教學,激趣方法很多,只要我們巧妙使用,激發學生興趣,激活其思維,就會使自己的課堂教學生動活潑,魅力無窮!筆者在多年來的古詩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些能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古詩詞素養的方法。
一、揭題激趣法:引導學生找准題眼,弄清題目的意思。由學生介紹自己搜集來的資料,「把話語權交給學生」,既培養了口頭表達能力及聽說能力,明白了題目的意思,又為理解古詩的內容做好准備,效果會更佳,這樣的教學將為高效的課堂奠定基礎。
二、音樂激趣法:通過音樂創造場景氛圍,讓學生身臨其境,誘發思考,克服學習中的緊張、枯燥,而感到學習的樂趣。
三、講故事激趣法:在古詩教學中適當插入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故事或傳說,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故事或傳說,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易於在學生的心中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加深對詩意的理解和感悟。
四、表演激趣法: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想方設法讓畫面「動」起來,「活」起來,這樣更能加深學生對古詩的理解。教師在教學時,可在疏通詞句之後,啟發引導學生想像詩中人會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然後,讓學生在此基礎上利用簡單的道具表演,教師最後加以點撥評價,效果頗佳。
第三步:初讀質疑
小學古詩詞教學應以讀為本,教學每一首古詩詞都應先讓學生自由讀詩文,注意讀准每一個字的字音。用同桌互讀、老師指名讀等多種形式,抽查學生讀准字音沒有。這一環節,教師可相機適當范讀。不管懂不懂,只要相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就這樣讀起來。因為一切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接觸」,而文化教養最直截的方法也是「薰習」而已。
同時在這個環節中,教給學生理解古詩的方法,培養合作精神。先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劃出不懂的字詞,提出疑問後,再讓學生小組討論。然後多讓學生交流、評議。整首詩重點字詞的理解到整首詩意思的理解,完全是讓學生自讀自悟出來的。而教師只起到組織、指導、點撥的作用,幫助學生總結出理解重點字詞的幾種方法:查字典、聯系詩句、看課後注釋、看插圖、問別人……總之通過由學生質疑討論達到初步理解古詩詞之目的。
第四步:吟誦明理
《語文課程標准》要求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要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應盪起「誦讀和感悟」的雙槳,盡情遨遊在詩海中,必將拾到許多美麗的珍珠。
一、學習詩歌,誦讀是關鍵,更是感悟的基礎。
二、在朗讀中體驗情感。
三、在情境中加深情感。
第五步:拓展延伸
學生進行拓展閱讀,打開課外閱讀的新視窗。當學生有了一定數量的積累後,完全可以跳出教材,進行組詩的教學。學生的品味在一步步提高,讓他們感受到在古典文學中,自己所知僅是蒼海一粟,從而激起他們更強烈的學習慾望。在教學古詩文時應抓住時機適當延伸,拓展誦讀面,擴大儲存量。詩中有詩,詩外有詩,以詩帶詩,把相關的詩詞優化組合,既加深對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豐富拓展學習內容,這是經典古詩文教學的共同特色。所謂詩中有詩,並不是簡單的一篇帶多篇,以量多取勝。而是在深入研讀文本,挖掘其意境、情感及語言特色的基礎上,搜集、精選有關詩句、詩篇,有機地融合在學詩過程中,相互引證,相得益彰。
一、延伸同主題的作品
二、延伸同題材的作品
三、延伸同詩人的作品
四、拓寬題材
五、揮筆作畫,再現意境

『陸』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材解析

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分析(人教版)
一、教材整體分析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教材共八個專題,依次是:親近大自然,我心中的祖國,心靈之歌,珍愛家園,走進魯迅,輕叩詩歌大門,人與動物,藝術的魅力。
本冊教材共有課文32篇。精讀課文16篇,略讀課文12篇,選讀課文4篇。將課文分為8組,每組一般3——4篇課文,在每組課文之前安排了導讀。在每篇精讀課文的前面安排了預習,在後面編寫了思考練習,在略讀課文的前面安排了「略讀提示」。在每組課文之後編排了「積累運用」。本冊設兩個重點訓練內容,一是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而是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分別安排在第二和第六組中。部分課文後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台」「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 「展示台」「成語故事」「課外書屋」「趣味語文」穿插安排。
本冊要求會寫120個字。要求會寫的字,安排在精讀課文後,以方格的形式排列。教材後附生字表。為便於復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後設「詞語盤點」。
二、教學的重難點
1、詞句訓練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在低中年級訓練的基礎上,應提高訓練要求,要引導學生自覺運用查字典,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的方法准確理解詞語,特別是那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2、朗讀訓練也是語文教學的基本功,課上一定要有朗朗的讀書聲,課堂教學要多讀少講,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練習朗讀。
3、閱讀能力的培養始終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點,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要引導學生學會讀書,學會思考,注意讀中有悟,重視獨特感受。
4、習作訓練既是小學階段的重點,也是一個難點。要切實培養學生寫文尤其是寫記敘文的能力。
5、積累語言也是一個教學重點。本學期安排了名言警句、古詩、成語、對聯、諺語,重在引導學生了解中華優秀文化和積累語言,做到熟讀成誦。要充分利用各種閱讀資料對學生進行積累運用的訓練。
三、教材單元分析
第一單元分析
圍繞本組專題,「口語交際·習作」安排了三方面的內容供選擇:想像自己成為大自然中的一員,說和寫自己想像到的內容;聽音響,說和寫自己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交流暑期生活感受。「回顧·拓展」中的「交流平台」「日積月累」「趣味語文」等欄目,安排了引導學生交流對課文表達特點的認識,積累詩句,閱讀與語文有關的有趣的故事等內容。教學時,教師要從整體上把握本組教材的特點,融會貫通,達到教學的最優化。
第二單元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祖國在我心中」這個專題,按照近代到現代的順序,選編了適合高年級學生的幾篇具有濃厚愛國主義情感的課文。《詹天佑》、《懷念母親》、《彩色的翅膀》、《中華少年》這四篇課文都圍繞專題,從不同的角度表達了愛國情感,讓學生在字里行間感受著中華兒女的愛國情懷,增強對祖國的熱愛之情,並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感到自豪,更為祖國的日益強盛而驕傲。本組教材還圍繞專題安排了一次「祖國在我心中」的綜合性學習。從這個安排,我們不難看出可以使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多種形式感悟、表達自己的愛國情,也可以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三單元分析
本組教材就是以真情為專題安排教學內容的。小說《窮人》贊美了窮苦漁民桑娜與丈夫的美好心靈。《別餓壞了那匹馬》則謳歌了一群普通群眾,特別是殘疾青年的美好心靈。《唯一的聽眾》表現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用心靈去傾聽》展現了一位普通的問訊處的工作人員,用心靈去傾聽,給人們帶來快樂與幸福的事情。課文中的這些人物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用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人間真情。
第四單元分析
本組課文的單元導語,列舉了生活中常見的浪費資源的現象,一方面啟發學生在學習課文時,聯系生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同時,也為口語交際和習作做了鋪墊,通過以「珍惜資源」為主題的口語交際活動,以及針對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的現象寫一份建議書或根據漫畫寫環保故事的習作練習,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第五單元教分析
本組教材以「初識魯迅」為專題編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魯迅自己的作品,其餘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寫魯迅的,這樣就使得魯迅這一人物形象顯得更加真實、豐滿、生動。《少年閏土》是一篇經典課文,生動刻畫了一個活潑可愛、聰明能乾的農村少年形象;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通過自己的真情回憶,展現了魯迅的音容笑貌,讀來使人歷歷在目。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對話和外貌描寫十分傳神,字里行間傾注著對魯迅先生的愛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後,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詩歌《有的人》。四篇課文都是引導學生潛心研讀、感受人物形象的極好範本。「口語交際·習作」中的口語交際,讓學生交流「留在心裡的印象」,習作讓學生根據兩則材料選擇一個完成,一是寫自己的小夥伴,一是續編發生在自己和小夥伴之間的一個故事。「回顧·拓展五」中的「交流平台」一是交流學生心目中的魯迅形象;二是交流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方法。「日積月累」安排讀背魯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趣味語文」則講述了魯迅少年時的一個有趣的故事。
第六單元分析
本組教材是一組綜合性學習單元。活動前,師生共同回顧五年級開展的綜合性學習,然後在瀏覽整組教材的基礎上,共同制定活動計劃;對閱讀材料的處理和把握:了解詩歌知識,背誦、積累詩歌;閱讀材料的學習輔助活動的開展。如何舉辦詩歌朗誦會:全員參與,學生在動口、動手的過程中提高語文能力和組織、活動能力。設計表格,幫助學生進行自我總結、評價,提示寫總結的方法。如何引導學生寫兒童詩,怎樣安排詩歌知識競賽,教師如何做到既能有效指導又不過多干預等。
第七單元分析
本組選編的四篇課文,從不同的角度,描寫了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發生的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之間的感人故事,讀來令人難以忘懷。《老人與海鷗》講述的是一位普通的老人和海鷗之間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跑進家來的松鼠》介紹一隻可愛的松鼠來到「我」家後發生的一系列有趣的事,表達了我們一家人對松鼠的喜愛。《最後一頭戰象》再現了戰象嘎羧生命里最後的輝煌與庄嚴,以飽含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金色的腳印》則通過正太郎與狐狸一家之間的傳奇故事,展現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歌頌了愛的力量,贊美了人與動物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的美好情感。
第八單元分析
本組教材是以感受「藝術的魅力」為專題來組合課文的。選編的四篇課文情真意切,文質兼美,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伯牙絕弦》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月光曲》講述了德國著名音樂家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月光曲》的傳奇故事,告訴我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像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蒙娜麗莎之約》向我們介紹了達·芬奇的名畫《蒙娜麗莎》,那恬靜、淡雅的微笑讓我們感受到了神秘而永恆的美;《我的舞台》娓娓敘述了我國著名評劇演員新鳳霞之女吳霜女士在藝術舞台上成長的故事,反映了在「藝術和生活」的舞台上,勇氣和力量讓人走向成功的道理。讀了這組課文,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正如海頓說的那樣:藝術的真正意義在於使人幸福,人得到鼓舞和力量。選編本組教材的意圖,一是欣賞音樂、繪畫、戲劇等。
四、教材課時安排
第一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3課時左右。
第二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4課時左右。
第三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5課時。
第四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3課時左右。
第五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4課時左右。
第六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4課時左右。
第七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5課時左右。
第八單元:教學本組教材可用12課時左右。

『柒』 《月光曲》賞析六年級500字作文

《月光曲》讀後感
小鎮上一間房子里,一個失明的女人正斷斷續續彈著貝多芬的曲子,街上的貝多芬聽見了,就進了這間屋子,彈起了姑娘剛才彈的曲子,之後貝多芬又彈起了一首新的曲子,月亮照進屋子,蠟燭滅了,貝多芬望望月亮,彈起了這首《月光曲》。《月光曲》就是這樣被貝多芬創作出來的。貝多芬真是一個音樂天才,當月亮的光照射到屋子裡,結合那種清幽的感覺,創作出這樣的動聽的曲子。閉著眼睛,用心去聽,我彷彿看見,明朗的月亮下,波濤洶涌的大海,正氣勢洶洶的朝我涌來,後來越來越平靜越來越平靜,直到海面上風平浪靜,突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捲起了巨浪,把你吞沒。
網站工作室
發表於 2011-11-14 16:17:44
讀《月光曲》有感
這個星期我們學了一篇課文叫《月光曲》,裡面講述的是貝多芬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譜寫出《月光曲》的。
在200多年前德國有一位著名的作曲家貝多芬,有一次偶然遇到了一對兄妹,妹妹是盲人,但是她對音樂很痴迷,貝多芬因此譜寫出了舉世聞名的《月光曲》。
傳說是這樣的:有一年秋天貝多芬旅行演出來到萊茵河邊的一個小鎮上,吃過晚飯他在鄉間散步,忽然聽到了一陣斷斷續續的琴聲,彈得正是他的曲子,他聽到了兄妹倆的談話,他被深深的感動了。於是他就給盲姑娘彈了一遍曲子,盲姑娘猜出他就是貝多芬,很激動,於是貝多芬即興譜寫出了《月光曲》。
讀了這篇課文我知道了不管是健全人還是殘疾人,不管是有錢人還是沒錢人,他們都有權利去愛音樂,有權利痴迷音樂,同樣有權利能創造出音樂。
網站工作室
發表於 2011-11-14 16:17:54
《月光曲》讀後感
兩百多年前,貝多芬一生創作了許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鋼琴曲,叫月光曲,傳說是這樣譜成的。
有一年的秋天,他去各地演出,來的萊茵河邊的小鎮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靜的小路上散步,斷斷續續的鋼琴聲從一所茅屋傳出來,彈得正是他的曲子,貝多芬推開了門,輕輕的走了進去,皮鞋匠看見進來個陌生人,站起來問:「先生,你找誰?」貝多芬說:「我是來彈一首曲子給這位姑娘聽得。」一陣風把蠟燭吹沒了,月光照進窗子,顯得格外清憂,借著清幽的月光,按起了琴鍵。
皮鞋匠靜靜的聽著,他好像面對著大海,月亮從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來,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時間灑滿了銀光,月亮越升越高,穿過輕紗似得微雲,忽然海面颳起了大風,啟迪心靈華語網捲起了巨浪,被月光照的雪亮的浪花,一個連著一個向岸邊涌來……
我彷彿身臨其境,看到眼前的畫面,我深深的被打動了,貝多芬不但幫助了盲姑娘完成了她的心願也譜成了這首著名的鋼琴曲!
網站工作室
發表於 2011-11-14 16:18:02
月光曲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一篇課文叫做月光曲,剛開始我想月光曲不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一首曲子嗎怎麼變成課文了所以我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了這篇課文。
他是先介紹說貝多芬是兩百多年前的人,之後,又說傳說是怎樣譜成的。有一個夜晚貝多芬出去散步,突然從一個茅草屋中傳出鋼琴聲,彈得正是他的曲子,所以貝多芬就走了進去。
之後有個姑娘說,這曲子很難彈。她又想聽貝多芬彈,貝多芬就進來問她,我能給你彈一首曲子嗎?那個姑娘就忙著讓座。貝多芬彈了起來那兩個兄妹彷彿面對著波濤洶涌的大海、高高升起的明月、大浪、大風等等,他們被所聽到的樂曲所陶醉了,等他們清醒以後貝多芬早就走了,把這首彈的曲子取名《月光曲》。
發表於 2012-12-11 18:54:16
吳慶恆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他被人們稱為"海鷗老人"。之所以叫他海鷗老人,是因為每年的冬天,昆明的滇池都會迎來大批的遷徙的海鷗,這個時候,老人總會出現,幾乎每天都會來這里,每來一次都會帶一些自己買來的麵包喂它們,像呵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這群海鷗。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