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尋隱者不遇賞析

尋隱者不遇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9 23:15:46

⑴ 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和賈島【尋隱者不遇】賞析!!!

尋隱者不遇

作者:【賈島】 年代:【唐】 體裁:【五絕】 類別:【未知】

松下問童子,言專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屬中,雲深不知處。

【註解】:

1、雲深:指山深雲霧濃。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

他說,師傅已經采葯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

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評析】:

⑵ 尋隱者不遇賞析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此詩為五言絕句,一共只二十個字,採用問答的方式,通過詩人與童子的一問一答,讓讀者感受到了一幅美好的畫卷:

【對話場景】 山中、松下、雲深
【詩人】 問:師在何處?
【童子】 答:采葯去,在山中,雲深處。

對於此詩的意趣,大多讀者都以為寫出了詩人尋隱者不遇的惆悵之情,我以為這樣的解讀落了俗套。還是讓我們從詩的整體上來再品味一番吧。

這首詩的第一個特點是:言簡意豐。
一首五絕,就表達出了一幅清晰而美好的詩人與童子的問答場面,其中人物有三個:詩人,童子,隱者(隱在畫面背後,沒直接出現)。場景三物:山中、松下、雲深。並且連詩人的問話:「你師傅到哪裡去了?」都進行了省略,而是通過童子的答話中,讓讀者可以感覺到詩人有這句問話的。之於場景,其實只有三個名詞:山、松、雲,簡略到了不能再簡略的程度,可謂是字字珠璣。但它卻表達出了相當豐厚的詩情畫意,隱者的形象,詩人尋之而不遇的感受等。

詩的第二個特點是:言近旨遠。
前人都說了,這首詩的語言,是非常的家常話,通俗明了,誰都能讀懂,過去選在《千家詩》里,作為孩子的啟蒙讀物,現在同樣地還是放在小學課本里,讓孩子們來閱讀與背記的,可見它的通俗性。然而,就是這樣一首小詩,它卻孕涵著豐富的意趣。作為場景的那三個物,卻不是輕易讓它上場(用現代存在主義美學的時髦詞,叫「在場」)的,它有如戲劇中的道具,都是能以一當十的。松,在我國的文化傳統中,它是高潔的象徵,這里在場的松,顯然不是小松,而是大松、老松、古松,或叫它蒼松的,何以見得,因為詩人與童子的對話是在「松下」進行的。雲,說它是「雲深」,一個「深」字,把山的崇高一並說出了,我們知道,只有山高,方有雲深的,山高雲深,亦讓我們知曉了隱者的品性,它是真隱,而非小隱,或淺隱,更不是那種沽名釣譽的假隱。隱者不在,他去做什麼去了呢?是采葯去了,可見隱者,是一位確確實實的自食其力的人,采葯是一位隱者的真正行當,他是一位濟世活人、品性高潔的真正隱者。因為他的采葯是他的本真,是他自由自在的行跡,臨行不必與童子交待到某處去的,也許是天天如此,他的行蹤如閑雲野鶴一般。詩人一心想尋訪的隱者,雖然在詩中,始終沒有正面出場,隱在背後,但他的品性與氣質,卻又讓我們能夠得以窺見,如在目前。

詩的第三個特點:松明雲深。
如果我們把這首小詩比作一幅山水畫,那麼它的近景即是:松下,詩人與童子在進行一問一答的對話,這個畫面是清晰明了的,我們簡稱之為「松明」;遠景卻是:茫茫白雲,高山崇嶺,在那雲霧漂渺之中,有一位采葯的隱者。我們稱之為「雲深」。在這樣一幅近景明朗而遠景渺茫的畫卷中,詩人想表現的,卻是在那遠景之中,是那位想尋訪的隱者,他才是詩人嚮往已久的人,然而,你一心想來尋訪,他卻又偏偏不在,而是在大那大山深處、雲霧之中,到此為止的還只能讓你嚮往而已,所以,從思維的方面來講,這位隱者,還是讓你只能去嚮往,還對你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從詩的藝術效果上說,近處詩人與童子的對話場景雖是十分的明朗,然而那想尋訪的隱者,還是「隱」在白雲的深處,這是一個典型的「以景結情」的手法,那景是一種發散的景,讓人想捉摸,然而又捉摸不透的迷人之境,於是,給讀者留下了一片「茫茫」的空白。

詩的第四個特點:不遇之遇。
前人已經說到過,這一首小詩雖然只有四句,但它也有一個詩人尋訪隱的情感起伏,第一句,說明詩人老遠的地趕來,想拜訪他心儀已久的隱者,然而,那時不象現在的通訊方便,沒能預約,所以當詩人到來,隱者卻出門采葯去了,但還好,還有隱者的侍從童子在,所以懷著急切的心情,向童子尋問,問他的師傅到哪裡去了;詩的後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話,第一句說「師傅采葯去了」,這句話讓詩人有失落的情感,因為想拜訪的人終於是不在家;詩的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又似乎能讓詩人的情感上漲,因為師傅雖不在,但還不遠的啊,就在此山中的啊,似乎讓詩人和讀者,都感覺到了能拜訪到的希望;然而,最末一句,卻又是讓詩人感覺到了徹底的無望,那是一種近在咫尺的遠吧?

根據以上對詩人情感起伏的分析,一般人都說,這首詩表達出了詩人尋訪隱者不遇的惆悵之情。但由於我們分析了這首小詩的前面的三個特點,從而讓這首詩的欣賞上具有了一定的模糊性,也就有了一定的難度。對此,我們從另一方面來分析,以為這首詩表達出詩人尋隱者不遇的另外一種感受,即是不遇之遇的心靈感受。如果詩人因為尋訪隱者,只有不愉快的感受,我想詩就不會寫成這個樣子了,那詩中,無處不在突顯著品性高潔的隱者形象,雖然沒能與隱者見上面、說上話,但那隱者的品性卻能通過詩人的雙眼感覺到(山高、雲深、松蒼),能通過童子的答話(采葯、自行自在)而知曉到。所以,我以為詩人的這次尋訪,雖與隱者不遇,但卻是一次不遇之遇,不遇如遇、不遇似遇的遇,是一次精神之遇。正因為詩人有了這種感受,所以才有這首詩,這首流傳千古的好詩!

寫到這里,讓我們再回憶一下子猷訪戴的故事,王子猷於雪夜去訪戴安道,當到得戴的門口時,又突然返回,說是乘興而來的,現在興趣沒有,所以要回去了。子猷訪戴興盡了,回去的,子猷沒有寫下自己的感受,這個故事是別人為他寫的。而賈島呢?他的這次尋訪,雖然不遇,他的興趣沒有了嗎?顯然不是,如果他是非常地沒有了興趣,他還會「自己」寫下這首詩情深郁的詩來嗎?所以,我以為,這首小詩,表達了詩人一種不遇之遇的感受,可能是一種更為深沉而內在的精神感受。

⑶ 尋隱者不遇的賞析

尋隱者不遇
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賈島是大家熟悉的唐朝著名的苦吟詩人,提起他,我們自然會想到他的名句:「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為了是用「推門」好,還是「敲門」好,他費盡心機。因此,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只知道賈島煉字上的工夫,其實,煉字並不能概括他詩歌創作的特點。《尋隱者不遇》信筆所之,脫口而出,句句明白如話,字字平淡無奇,似乎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挑出來推敲、玩味的。然而,正是這「明白如話」,「平淡無奇」,形成了這首詩最大的特色:含糊其辭,妙在其中。
明白如話的詩,又怎麼會是含糊其辭呢?它的妙處又在何處呢?
除詩題外,全詩只有區區20字,卻涉及到三個人物:尋者、童子、隱者。從詩題可以看出,詩中的主角應該是隱者,因為他是「尋」的對象,是詩歌主要描述的人物。可是,詩中的前兩句,寫詩人與童子的一問一答;後兩句寓問於答中,四句詩對隱者沒有一絲一毫的明確交待:其身份、氣質、品格等等,都深深地隱在詩句的背後。這不是含糊其辭嗎!
然而,正是這「含糊其辭」,給讀者留出了發揮想像的空間。只要細心地品味詩句,你不難發現隱者若即若離,時隱時現,活躍在詩句營造的畫境深處。深入一想,詩中的古松、白雲、青山、童子、草葯,哪一樣不與隱者有著密切的關系呢?他身居雲山,遠離塵世,與青松做伴,與童子相依,采葯為生,濟世活人,其超凡的隱者身份,高古脫俗的氣質,閑適高雅的品格,在含糊其辭的詩句之中,在隱隱約約的畫境深處,飄然顯現。可見,寫人不見人,卻又在字里行間飄忽閃現,正是「含糊其辭」的妙處。
詩人寫人物含糊其辭,表達自我感情時也頗為「含糊其辭」。按照常人的心理,尋人不遇,多多少少都會在心裡激起情感的波瀾:或渴望、或失望、或激動、或悵惘。而詩人面對「尋」而「不遇」,詩句中沒有一句明確表示情感話語,淡淡而入,淡淡而出,彷彿一切與已無關。古人雲「詩言志」。志者,心聲也。沒有詩人的感情能成為一首詩嗎?當然,詩人不是沒有感情,只是表達得「含糊」而已。
其實,詩人的內心並非古井止水,波瀾不驚。「松下問童子」,一個問字,就透露出詩人飽含仰慕之情,滿懷希望而來。而童子的「言師采葯去」,答非所想,滿懷的希望一下子墜入失望,感情起伏跌宕,真如從沸點降至冰點。繼而「只在此山中」一句,又使失望之中萌生了一絲希望:隱者沒有遠去,或許還有見面的可能。可是「雲深不知處」又讓人迷茫:雲海漫漫,深遠飄渺,隱者究竟在什麼地方呢?一問一答,幾起幾伏,曲折盡情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波瀾。最後,藉助「雲深不知處」的畫面,任讀者去眺望,去探求,去咀嚼……從迷濛的畫面中,去體會詩人心中那一絲尋而不遇的惘然若失之感,得出自己的感受。這豈不是含糊之極,又清楚之至嗎?
言簡方可意長,含糊才有餘韻。所謂「含糊其辭」只是一種「含蓄」的表述手法。《尋隱者不遇》中,詩人用明白如話的詩句,表達「含糊其辭」的意象,是他苦心孤詣的追求,這或許正是這首詩成為千古傳誦的一條重要的原因吧。

⑷ 對比賞析李白的《山中答問》和賈島的《尋隱者不遇》,,,有沒有人會的,謝了

李白的詩中,問而不答,答案自明.一個「笑」字凸顯了李白的瀟灑浪漫和對所居之處景緻的滿意,詩的後兩版句也不是對問者的回答,而是作者對所居之處滿意度的心理表白.觀此詩,高明處在於:全詩未有一答而答案盡在詩中,景緻又在詩外.賈島的詩中,一問三答,答案飄渺.第一答採用平鋪手法,表達了作者不遇童子師父的惆悵,第二答用白描手法,點明童子師父的具體去向,「此山中」給詩人極大地期待,第三答峰迴路轉,期待化為更深的惆悵,神仙似的師父終不可遇,作者追尋的隱者生活終究是霧里看花,嚮往但不可得.縱觀兩詩可以看出,白詩灑脫飄逸,大氣而句句佳;島詩朴實無華,平鋪而無佳句.但情之深意之切,通過「一波三折」的回答表現得淋漓盡致,終使此詩成為千古名篇,其影響力甚至遠遠超過了李白的《山中問權答》.

⑸ 求經典唐詩加賞析20首

《訪隱者不遇》·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這首詩膾炙人口,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卻是唐詩中的代表作。
詩因為受體裁的限制,只能用很少的字來表達作者的創作意圖。所以,詩有「詩家語」,如果用讀散文的方法來讀詩,則不容易理解詩的本意。
這首《訪隱者不遇》,最大的特點是精煉,詩是五絕,只有二十個字。開篇第一句「松下問童子」,問的是什麼,作者沒有說,只用回答代替了疑問「言師采葯去」,那問的一定是「師往何處去」。接下來又用一句回答「只在此山中」,省略了疑問「采葯在何處」,最後又以一句「雲深不知處」省略了「山中何處采」。一首要用七句才能寫明白的詩,只用了四句就寫完了。縱觀全文,作者的疑問一句都沒有寫出來,而讀者很容易就能想到作者問的是什麼。
然後我們再看詩中出現的事物。「松下問童子」,那就一定有主人公和童子兩個人,問的地點是松下,那就一定有一棵松樹,這棵松樹一定不是小松,不然就不是「松下」而是「松旁」了。「言師采葯去」,兩人的問答開始了,作者一定是來到「隱者」居住的地方,相問隱者的童子。既然是居住的地方,而且隱者還有一個童子,總不會風餐露宿,那就至少應該有一個茅屋。也許還種了一小片菜地,有一個池塘,養了幾只鵝……,當然,詩里並沒有寫到這些,只是依個人的想像。「只在此山中」,那就必定有一座山,至於這座山有多高?「雲深不知處」……
最後我們再看作者的思想活動。題目是《訪隱者不遇》,作者去拜訪隱者,想必一定懷著一顆怡然的心,至少心情是淡然的。而來到隱者居住的地方,「言師采葯去」,人不在,那必然有一些失望。等到第三句「只在此山中」,失望中又萌升了一點希望。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方才徹底絕望了……
我們回顧一下這首詩,作者和童子的對答,詩中出現的兩個人物、松樹、茅屋、被雲霧繚繞的高山,以及主人公的思想活動,所有所有這些加起來,二十個字,算上題目,二十五個字。

《涼州詞》·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這是一首典型的邊塞詩,描述的是軍營中一場難得的酒宴。如果僅僅依照字面的意思,則容易誤將這首詩定為一、兩個人的低吟淺酌後對戰爭的恐懼和不滿。
「葡萄美酒夜光杯」,開篇第一句,先描述了酒宴的五光十色。「欲飲琵琶馬上催」,琵琶是當時西域胡人的樂器,是在馬上演奏的,催的也並不是出征,出征是吹號角。這句是形容當大家欲飲未得的時候,樂隊彈奏起了琵琶。沒有使用習慣的上四下三的音節,而改用了上二下五,更增強了這句詩的渲染力。末尾兩句,清代施朴華說「做悲傷語讀便淺」。這兩句詩並不是為了宣揚對戰爭的恐懼、不滿、哀嘆和厭惡,試想一下,當酒宴開始時,響起了歡快、激昂的音樂,這時軍士們更是神采飛揚。酒過三巡,有人想要停杯不飲了,旁人勸道:「怕什麼?喝就喝吧,就算醉卧沙場,也請諸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我們不是早以將生死置之度外了嗎?
這場酒宴所描述的,除了興奮的場面,熱烈的氣氛之外,還有軍士們視死如歸的勇氣和豪情。這種另人嚮往的魅力,正是邊塞詩的本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這首詩是唐代送別詩中的代表作,李白又是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首詩能流傳千古,便不足為奇了。
李白寫這首詩的時候,剛剛離開四川,他眼中的世界,還是那樣美好。而孟浩然此時已經名滿天下,他那種飄然獨立的性格又給了李白忘情山水間的印象(《贈孟浩然》——我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卧松雲)。這首詩描寫的雖然是離別,但當時正值開元盛世,從黃鶴樓到揚州,又是一路繁花似錦,所以他心裡沒有憂傷,相反卻充滿了愉快。
「故人西辭黃鶴樓」,第一句先點了題,孟浩然要和他在黃鶴樓分別,而黃鶴樓又是傳說中當年仙人飛天的地方,這無疑又給這此分別增添了浪漫色彩。「煙花三月下揚州」一句,意境絢美,孫洙評論這句詩為「千古麗句」,三月本就給人春意盎然的感覺,而加上「煙花」,更是把那種春意描寫的更為濃郁。「孤帆遠影碧空盡」,遠去的孤帆漸漸消失在那萬傾的碧空里。「唯見長江天際流」,這時,詩人才注意到那仿似流向天際的江水。孤帆已逝,江水依舊,正是孔子那「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寫照。最後兩句看似寫景,其中卻包含了李白對朋友的深情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李白嚮往孟浩然,也嚮往美好的明天,是李白的詩中積極向上的不可多得的佳句。

《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二年,而此時李白受排擠離開長安已經是第十個年頭了。腐敗的唐王朝在經歷了「開元盛世」之後江河日下,把持朝政的是楊國忠、李林甫、高力士等人,李白空有回天之志,卻無用武之地。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那棄詩人而去的昨日中,飽含了詩人的抑鬱和不平,曾經親手為李白調羹的唐玄宗早已將他拋在腦後。而「亂我心者」的「今日之日」,則是詩人對現實社會的憂慮。李白有扭乾轉坤的雄心壯志,但無情的現實卻讓這份雄心使他更加抑鬱。第二句峰迴路轉,「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詩人抬眼看見秋雁籍著長風遠去,不禁心中升起醉飲高樓的豪情,心情也從極度地抑鬱轉為奔放、爽朗。第三句分寫餞別雙方,「蓬萊文章建安骨」,李雲時任秘書省校書郎,唐代以蓬萊代指秘書省。而建安年間,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倡導剛勁的文風,後人稱為「建安風骨」,這里指李雲的文章有建安文學的風格。「中間小謝又清發」,李白則自認自己有謝眺清新秀麗的詩風。接下來一句詩人以驚人的想像力表達了兩人超凡脫俗的氣概,「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使這首詩達到了高潮,然後就不可避免的一落千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是千古名句,詩人由謝眺樓前不盡的宛溪水聯想到生活中無窮的憂愁,李白的這種憂愁和普通的憂愁泊岸。有明顯的區別,「抽刀斷水」這一舉動,是詩人在努力擺脫精神上的苦悶,和陷於苦悶不能自拔是不同的。然而,無情的現實卻屢屢讓李白「不稱意」,萬般無奈之下,詩人只好以「散發弄扁舟」這一條出路來尋求安慰。

李白的詩多是發牢騷,而李白發牢騷的詩特別好看。他的可貴之處在於,他雖然飽受精神上的抑鬱和不滿,但並不放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抽刀」一句在書寫詩人強烈的苦悶時,也表現了詩人倔強的性格。整首詩以跌宕的情感、飄逸的氣質、驚人的想像和豪放的風格表達了詩人對現實的痛恨和對未來的希冀。李白不愧為「詩仙」,當然是非李白不足道也。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

這是一首即景的小詩,第一句「月落烏啼霜滿天」,即我們現在所說的「所見、所聞、所感」,詩人所見的大概是上弦月,因為最後一句已說明還未過半夜,而只有上弦月才在半夜時下沉。也許是月落所引起的明暗的變化,也許是夜泊的行船,驚醒了樹上的寒鴉,孤夜中幾聲鴉啼,便是所聞。滿地的寒霜引領著寒氣鋪天蓋地的襲來,按照自然規律,霜在地,而詩人未用霜滿地,卻用「霜滿天」,更是把那種從天而降的寒冷表現地淋漓盡致。

「江楓漁火對愁眠」,江上的楓橋面對著江面的漁火,一暗一明、一靜一動,相顧無言。而詩人則把自己隱藏在這景色中,或是給本沒有感情的事物加上了思想,或是借兩樣景色襯托出愁思。而這欲眠的夜晚,詩人作為一個旅居異地的過客,更是能感到這種凄寒,雖然欲眠,但卻難眠。

第三句方才寫到地點,原來是姑蘇城外,那寺廟的無常鍾(唐代時期寺廟敲半夜鍾,謂之「無常鍾」)敲響時,剛好詩人的坐船也已經靠岸。詩人眼見「月落」、耳聽「烏啼」、身感「霜滿天」,一首七絕,原來只是作者羈旅中那一段插曲。

《送僧歸日本》·錢起
上國隨緣住,來途若夢行。浮天滄海遠,去世法舟輕。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惟憐一燈影,萬里眼中明。

這是一首送別之作,其時倭奴已由唐太宗賜名「日本」,但仍歸中國藩屬,我個人感覺,應仍稱「倭奴」為佳。當時倭奴來唐的僧人很多,對外宣稱以學習佛教經義為主,但依我通過歷史對倭奴的了解,它們經常會打著幌子盜竊別國的技術。比如我國由於唐末戰亂等原因失傳的「百煉鋼」技術,就莫名其妙被日本學會了,至今不肯歸還,而只賣鋼鐵給我國。這名倭僧是否幹了什麼見不得人的勾當,就不得而知了。想必詩人受當時「天朝大國」的思想束縛,加之並不了解倭奴腌臢的思想,對倭奴尚待之以禮。這首詩是因這名倭僧「學」成回國,於是詩人寫了這首詩為它送行。

開篇第一句,「上國」指的就是中國,因倭奴藩屬中國,故為「上國」。起筆不寫送歸,卻從來路寫起,用「若夢行」描寫倭僧來時長時間航海的疲憊狀態,以襯托倭僧這次歸國時的艱辛。頜聯寫海上航行時的景象,「浮天」形容行程之遠,海面之闊,襯托出詩人對倭僧長途跋涉的關懷和體貼,而「法舟」則扣被送別者的倭僧身份。頸聯中,「水月」指佛教以「水月」比喻萬物皆為空,如水中之月一般虛幻,「水月通禪寂,魚龍聽梵聲」,詩人自揣倭僧在航行中依然不忘修行。尾聯中「一燈」一語雙關,既描寫了倭僧歸途中只有孤燈相伴,又暗喻了佛家禪理,而「眼中明」又暗合法門「一燈燃,百千燈明者皆明,明終不盡」的無盡燈,「萬里」則言明倭僧歸國路途的遙遠。

因為所送的是一名倭僧,所以這首詩中引用了「法舟」、「禪」、「梵」、「一燈」等佛教術語,是讀時注意的。

⑹ 請你賞析這首詩。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中國傳統文化中,松、竹、梅為歲寒三友,士大夫們往往以此表明其安貧樂道,不與世俗、清潔孤傲之志。首句「松下問童子」,從表層上說交待了作者尋訪隱者未得,於是向隱者的徒弟問尋的這一連串的過程;而深層上則暗示隱者傍松結茅,以松為友,渲染出隱者高逸的生活情致。下面三句都是童子的回答,包含著人的層層追問,意思層層遞進,言約意賅,令人回味無窮。
第一答:「言師采葯去」,從全詩的結構看,從環境氛圍的渲染,進入到行動的白描,從抽象進入到具體。我國古代有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漢武,就是一種典型,乃至秦漢方士盛行,欺詐成風。與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隱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煉。在隱逸生活中,悟道、養生與服葯(保健養生之葯)構成主要的內容。魏晉以還尤其如此。因之,對隱者說來,采葯是一項有重要的活動,其效用或還不僅在於服葯能養生,更在於為采葯而攀峰登嶺,就是極好的體育鍛煉。於是,對於真正的隱者,善悟道,擅養生,能采葯也就是三位一體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現在鶴發童顏,往來如天馬行空。童子言師采葯去,正是把隱者這一典型特徵揭示出來,同時添了詩人傷其不遇的惆悵。
第二答,是針對詩人何處采葯的問話而來。
這一答很明確肯定,似乎給了詩人若干追尋的期待,不過緊接著第三答一轉,好像是猜到了詩人的這種期待,最後給了一個沒有結果的回答:「雲深不知處。」
這時,山巒之高峻,雲霞之深杳,隱者之神逸,驀然躍進讀者的想像中。
圍繞這幾句答話,實際有兩種表現結構在交織演進。一是隱者的行為表現結構,它由虛而實(不在此地而在此山),由實而虛(雲深不知處),虛虛實實,宛若雲中游龍,若隱若現,給人一種撲朔迷離,恍惚迷離之感,充分呈現了隱者的風神。一是詩人自己的感情表現結構,它由惆悵而期冀(不遇到知在此山中),由期冀轉而更深一層的惆悵,流露出終不可及的慨喟。詩人本來是僧,後還俗,但仕途並不得意,因此始終傾羨高潔超俗的世外生活。「但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實際不獨是詩人對隱者的描繪,也正是詩人自己所追求嚮往的人生境界。
世謂賈島的詩過分陷於字句的「推敲」,只是在用字方面下功夫,往往有佳句而無佳篇;此詩卻剛好相反,在謀篇構思方面煞費苦心,無佳句而有佳篇。

⑺ 尋隱者不遇 宋 魏野

魏野《尋隱者不遇》賞析

尋真誤入蓬萊島, 香風不動松花老;
采芝何處未歸來, 白雲遍地無人掃。

《尋隱者不遇》是宋代詩人魏野去拜訪一位隱居蓬萊島的隱士,可是沒有遇到而寫下的。魏野去拜訪一位隱居在蓬萊島的隱士。他發現這里非常的美,高山環繞,松濤陣陣。詩人到隱居者的居處時隱居者去采葯了。詩人有些失望,可看到像天上一樣的風景時,心情又開朗了。
這首詩題名為《尋隱者不遇》,和賈島之同名作品有異曲同工之妙。「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采芝何處未歸來,白雲滿地無人掃。」萬丈紅塵之中,有無數的男男女女為生活所累,為感情所苦,更無法消除「典章制度消磨出來的精神潰瘍」,不少人選擇了極端刺激和墮落的行為方式,試圖超越自身所處的物質羈絆和心靈困境,也有人試圖做一個遠離塵囂的閑雲野鶴,但是,縹緲聖地易求,仙風道骨難煉,對我等凡夫俗子來說,「白雲滿地無人掃」的意境是多麼遙遠而又遙遠

魏野在這首詩中描繪了一幅清新脫俗的蓬萊仙境,藉此抒發超然出塵的胸懷,令人神往。我們熟悉賈島的那首《尋隱者不遇》,「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二者的內心世界和嚮往是一致的,可謂同曲同工。

魏野,宋初詩人。字仲先,號草堂居士。原為蜀地人,後遷居陝州(今河南陝縣),自築草堂於陝州東郊,常在泉林間彈琴賦詩,當時顯宦名流如寇準等多與他交遊。宋真宗西行汾水時曾召見他,但他迴避不見。終生不仕,死後追贈著作郎。魏野的人生經歷和詩中抒發的感情是統一的,他是真隱士,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偽君子。

魏野的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不過他的詩平朴淡遠,尚無艱澀苦瘦之弊,偶有蒼涼壯闊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魏野與林逋同為宋初高士,雖其身後詩名不如林逋,但當日聲望實在林逋之上。

⑻ 請賞析賈島的《尋隱者不遇》中的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葯去。

:「言師采葯抄去」,從全詩的結構襲看,從環境氛圍的渲染,進入到行動的白描,從抽象進入到具體。我國古代有追求長生不老的思想,秦皇漢武,就是一種典型,乃至秦漢方士盛行,欺詐成風。與此不同,高蹈世外的隱者注重的是自身修煉。在隱逸生活中,悟道、養生與服葯(保健養生之葯)構成主要的內容。魏晉以還尤其如此。因之,對隱者說來,采葯是一項有重要的活動,其效用或還不僅在於服葯能養生,更在於為采葯而攀峰登嶺,就是極好的體育鍛煉。於是,對於真正的隱者,善悟道,擅養生,能采葯也就是三位一體的事了。道行高深就表現在鶴發童顏,往來如天馬行空。童子言師采葯去,正是把隱者這一典型特徵揭示出來,同時添了詩人傷其不遇的惆悵。

⑼ 尋隱者不遇魏野賞析

魏野的詩效法姚合﹑賈島﹐苦力求工。不過他的詩平朴閑遠﹐尚無艱澀苦瘦之弊。如「采芝何處未歸來﹐白雲滿地無人掃」(《尋隱者不遇》)及「妻喜栽花活﹐兒誇鬥草贏」(《春日述懷》)。其詩亦頗有精警之句﹐如:「數聲離岸櫓﹐幾點別州山」(《題普濟院》)﹐「洗硯魚吞墨﹐烹茶鶴避煙」(《書友人屋壁》)及「燒葉爐中無宿火﹐讀書窗下有殘燈」(《晨興》)等。故宋僧文瑩《玉壺野史》說﹐魏野「詩固無飄逸俊邁之氣﹐但平朴而常不事虛語」﹐評價頗為中肯。他的詩中也偶有蒼涼壯闊之句﹐在宋初是不可多得的。如《登原州城呈張貴從事》:「日暮北來唯有雁﹐地寒西去更無州。數聲塞角高還咽﹐一派涇河凍不流。」魏野與林逋同為宋初高士﹐雖其身後詩名不如林逋﹐但當日聲望實在林逋之上。據《宋史‧魏野傳》載﹐他的《草堂集》上帙﹐在大中祥符初年已傳到契丹。
《宋史‧藝文志》著錄其《草堂集》 2卷﹐《鉅鹿東觀集》10卷。前者有《兩宋名賢小集》本﹔後者為其子魏閑所編﹐有《峭帆樓叢書》本﹐另《補遺》1卷﹐《附錄》1卷。
[賞析] 通過想像,虛構了一幅仙境生活。詩中側重一種理想的虛構,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仙境,作者運用想像,想像自己尋找仙人不意進入了仙境,從而真象了一種閑逸雅緻的仙境生活,「白雲遍地無人掃」,多麼迷人、脫俗的景緻!由此也可想見隱者的超然出塵的胸懷。全詩抒發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這種生活就是隱者的生活。

⑽ 魏野的《尋隱者不遇》的表現手法以及與賈島的《尋隱者不遇》的比較和賞析

1
賈島的這首詩的特點是寓問於答。「松下問童子」,必有所問,而這里把問話省略了,只從童子所答「師采葯去」這四個字而可想見當時松下所問是「師往何處去」。接著又把「采葯在何處」這一問句省掉,而以「只在此山中」的童子答辭,把問句隱括在內。最後一句「雲深不知處」,又是童子答復對方采葯究竟在山前、山後、山頂、山腳的問題。明明三番問答,至少須六句方能表達的,賈島採用了以答句包賅問句的手法,精簡為二十字。這種「推敲」就不在一字一句間了。

然而,這首詩的成功,不僅在於簡煉;單言繁簡,還不足以說明它的妙處。詩貴善於抒情。這首詩的抒情特色是在平淡中見深沉。一般訪友,問知他出,也就自然掃興而返了。但這首詩中,一問之後並不罷休,又繼之以二問三問,其言甚繁,而其筆則簡,以簡筆寫繁情,益見其情深與情切。而且這三番答問,逐層深入,表達感情有起有伏。「松下問童子」時,心情輕快,滿懷希望;「言師采葯去」,答非所想,一墜而為失望;「只在此山中」,在失望中又萌生了一線希望;及至最後一答:「雲深不知處」,就惘然若失,無可奈何了。

然而詩的抒情要憑借藝術形象,要講究色調。從表面看,這首詩似乎不著一色,白描無華,是淡妝而非濃抹。其實它的造型自然,色彩鮮明,濃淡相宜。鬱郁青松,悠悠白雲,這青與白,這松與雲,它的形象與色調恰和雲山深處的隱者身份相符。而且未見隱者先見其畫,青翠挺立中隱含無限生機;而後卻見茫茫白雲,深邃杳靄,捉摸無從,令人起秋水伊人無處可尋的浮想。從造型的遞變,色調的先後中也映襯出作者感情的與物轉移。

詩中隱者采葯為生,濟世活人,是一個真隱士。所以賈島對他有高山仰止的欽慕之情。詩中白雲顯其高潔,蒼松贊其風骨,寫景中也含有比興之義。惟其如此,欽慕而不遇,就更突出其悵惘之情了。

魏野的詩則側重一種理想的虛構,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仙境,作者運用想像,想像自己尋找仙人不意進入了仙境,從而真象了一種閑逸雅緻的仙境生活,「白雲遍地無人掃」,多麼迷人、脫俗的景緻!由此也可想見隱者的超然出塵的胸懷。可以說與上詩在意境上,理想追求了都有異曲同工之效。

2。詩都同樣抒發了作者對理想生活的嚮往與追求,這種生活就是隱者的生活。

3前都採用問答的形式,對話描繪了一幅隱者生活,後者通過想像,虛構了一幅仙境生活。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