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中考語言賞析

中考語言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9 23:09:41

A. 中考詩歌欣賞

抓住方法,這種題是有章可循的。
你可以看一看下面的方法和典型的題目。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 反復誦讀、激發想像:
古人常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韓愈在《進學解》中也寫道:"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由此可見,大量誦讀、反復吟詠是培養語感、提高鑒賞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抑揚頓挫、富有感情的誦讀中,詩的韻味、詩的意境、詩的情感才能被深刻地品味出。讀之同時,還需展開想像。想像是引發情感的橋梁,在想像中還原詩歌給我們描繪出的形象畫面,在感悟中體味作者的詩情,這樣,作者就把我們的精神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
二、積累、運用鑒賞知識
1、 文體知識:
中國的古典詩詞博大精深。鑒賞古詩,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詩詞文體知識,就有可能盲目而被動。首先,應對中國古典詩歌的流變有相當清晰的認識,不僅要掌握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這兩大文學源頭,還要按照歷史的順序理清詩歌發展的脈絡;其次,還應對詩詞的格律知識有比較清楚的了解,諸如句法、用韻、對仗、詞牌、曲牌等知識。再次,還要充分把握詩詞特點:高度的概括性、生動的形象性、強烈的抒情性、鮮明的音樂性。
2、詩歌內容
不同類別的詩歌在表情達意、節奏韻律等方面各有特點,按表達方式,可分為敘事詩、抒情詩、哲理詩;按格律,可分為古體詩、近體詩;按語言,可分為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按內容,可分為山水田園詩(寫景詩)、詠物詩、邊塞詩、詠懷詩、詠史詩等。
①、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屬於寫景詩的范疇,側重於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這類詩歌的主要特點就是"一切景語皆情語",亦即作者筆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人物主要有陶淵明、謝靈運、謝脁、孟浩然、王維、楊萬里等。當然,李白、杜甫、蘇軾等也有大量描寫山水的佳作。如王維的《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通過對山間清幽美景、山村淳樸民風、鄉間勤勞百姓的描述,詩人勾勒了心中理想的社會境界,表達了對目前隱居生活的滿意之情,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②、詠物詩:詠物詩的特點是托物言志。鑒賞詠物詩,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託的感情。有些詠物詩的感情表達比較含蓄,更需要我們在讀解時用心體味。如於謙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首詩的價值就在於處處以石灰自喻,表達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願和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詠石灰就是在歌詠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懷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③、邊塞詩:盛唐時期的邊塞詩,豪邁奔放、一往無前,代表人物如高適、岑參;而宋代的邊塞詩更多地表現出報國無門的憤懣壓抑以及歸家無望的哀傷,代表人物如范仲淹。邊塞詩歌的特點在於從不同角度展現時代的風貌,鑒賞時應首先把握時代的特徵,然後推敲作品中蘊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岑參的《逢入京使》:"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反映戍邊將土思親的心曲,事情雖小,情意卻深。
④、詠懷詩:如果說寫景詩是借景來抒情的話,詠懷詩的特點就是即事抒懷。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發而成詩,即為抒懷。鑒賞這類詩詞,首先要了解作者寫的是什麼事,然後體味作者抒發了什麼樣的情懷。李商隱《夜雨寄北》"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的形式和對眼前環境的敘寫--這就是"即事",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這就是抒懷,後兩句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這是進一步抒懷。
⑤、詠史詩:詠史詩多以簡潔的文字、精選的意象,融合對自然、社會、歷史的感觸,或喟嘆朝代興亡變化,或感慨歲月瞬息變幻,或諷刺當政者荒淫無恥,從而表現作者閱盡滄桑之後的沉思,蘊涵了深沉的懷古傷今的憂患意識。詠史詩的代表人物是劉禹錫、杜牧等。蘇軾的《念奴嬌o赤壁懷古》堪稱詠史詩的典範,詩人站在浩浩古戰場、滾滾長江邊,抒發了對歷史、人生的深沉感慨。時光不再,英雄易逝,而那瀟灑儒雅、指揮若定的周郎,更激起詩人雙鬢染霜而功業未就的傷己之情。
3、詩人風格

B. 中考語言特色賞析題怎麼答

中考閱讀技法--語言賞析題解析四步法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道2006年江蘇南通市的中考真題:
19.本文語言形象生動而富有表現力。請從畫線的三個句子(句子附後)中任選一句作賞析。(可從語言特點、表現手法、表達作用等方面作答)(3分)
選( ),賞析:
附:文句摘錄
A湛藍湛藍的天幕之下,那片坦盪無垠的玫瑰紅,紅得那麼嬌艷,那麼剔透,那麼珠光閃爍。
B我也曾仔細地觀察過這纖細的小草,它的根扎得並不很深,但須根極多,密密麻麻地緊緊抓住海灘的泥土,這樣,大海無論是驚濤拍岸還是輕柔的摩挲,它都會緊貼在那裡,待海潮退去後,繼續從容嫻靜地顯露出它的殷紅。
C這一望無際的空曠之中沒有花香,沒有鳥語,只有點綴其間的簇簇蘆葦在秋風之中訴說著它們蒼涼的嫵媚,就連不時掠空飛過的鷗鳥也是靜靜的,不出聲響。
解決這樣的問題,可從以下四步入手分析,即:(1)怎樣寫的;(2)寫得怎樣;(3)寫出了什麼;(4)給讀者怎樣的感受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例如,句A的賞析可以分解為(1)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2)增強了語言的氣勢美;(3)寫出了在湛藍的背景下,紅海灘的色彩之美;(4)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將這四點組合成句,就能使自己的回答趨於完美,如:這個句子運用排比的修辭方法,增強了語勢,寫出了在湛藍的背景下紅海灘的色彩之美,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等)。
依照此法,B句可作如下回答:
B句:運用擬人的手法,生動地寫出了鹼蓬草的從容和生命力的頑強,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對它的喜愛和敬意。
C句:以側面描寫的手法,烘托(或突出)了紅海灘周圍環境的寧靜,極具感染力。
值得注意的是,關於「怎樣寫的」我們應該選取合適的角度,這些角度包括:人稱、修辭、表達方式、文章結構、表現手法等等。比如,我們可以根據以上四個步驟為文中的C句作如下解答:運用側面描寫的方式(表達方式——描寫的分類角度)烘托或突出了(寫得怎樣)紅海灘周圍環境的寧靜(寫出了什麼),極具感染力(給讀者的感受或表達的效果)。
四步法回答表達方式的題目是建立在對文章及語句本身初步(甚至深刻)理解的基礎之上的,這里為你完整地回答問題提供了操作性較強的經驗,真誠希望同學們在閱讀時能做到筆隨心動,不斷提高自己的閱讀鑒賞能力。

【絕技演練】
像花兒一樣等待
感動
①丁香花是哈爾濱的市花,每年春夏之交,整座城市就成了丁香花的海洋。 丁香花隨處可見,但哈爾濱的丁香有一個特點:她們往往是在人們不經意的瞬間,忽然全部綻放的。這讓人們感覺春天是在一夜之間降臨到這座城市。在北方,有許多花兒都是這樣,像臘梅、杏花、海棠……這些花兒的花蕾往往會在枝頭上掛很長的時間而無動於衷,然後是在某一天或是某一瞬間,便「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花兒開」了。
②花兒為什麼要選擇一個瞬間不約而同地開放呢,一位生物學家解開了這個謎。
③北方地處高緯度地區,這里冬天漫長,春天短暫。有時,春天即使來了,天氣也往往要有很多的反復,白天可能艷陽高照的,而晚上則不時地有寒流侵入,這樣,即使在一天之間,溫差也極大。A在這種氣候中,花兒如果貿然開放,必會被無情的寒風零落成泥碾作塵。B所以聰明的花兒一直處在含苞待放的狀態,尋找最佳的開放時機。它們可能會等一個星期,更長時會等一個月的時間,直到四月中旬或者更晚的一個清晨,人們上街時會突然嗅到花香四溢,看到花開滿城。北方的花兒,因為善於等待而避開了被凍僵夭折的災難,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完成了繁衍生息的任務。
④我們應該向那些花兒學習。 有些時候, 我們只能做一件事, 那就是等待, 就像含苞的花蕾。 這種等待,不是消極邂怠,而是積攢力量;不是徘徊猶豫,而是韜光養晦,一旦時機成熟,便把積蓄的力量全部爆發出來,人生若此,定會如花兒般絢爛奪目,芳香四溢。
摘自《讀者》(2006年7月下)
1. 第①段中加點的「無動於衷」一詞在行文中有怎樣的表達作用?
2.做讀書卡片是一種很好的閱讀積累方法,本文語言雋永,極富情趣,請參照下面示例,從第③段的A、B兩句中精選一個語句加以品味,做成一張讀書卡片。
讀書卡片 編號001篇目:《像花兒一樣等待》作者:感動摘句:北方的花兒,因為善於等待而避開了被凍僵夭折的災難,帶來了生機勃勃的春天,完成了繁衍生息的任務。品味:本句以擬人的筆調,賦予「北方的花兒」以人的情感特徵,生動地寫出了北方花兒等待開放的特點,展現了無限情趣與哲思。讀書卡片 編號002篇目:《像花兒一樣等待》作者:感動摘句: 品味:
3. 文章末段在文中起著怎樣的作用,請聯系全文作點賞析。
【絕技詳解】
1.「無動於衷」一詞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步驟1),將花蕾人格化,生動地(步驟2)寫出了北方花兒靜候時機開放的特點(步驟3),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步驟4)。
2.(1)示例解說:本句以擬人的筆調(怎樣寫的),賦予「北方的花兒」以人的情感特徵(或寫作「將北方的花兒人格化」——此為擬人手法常用答題語),生動地(與前者一起表達「寫得怎樣」)寫出了北方花兒等待開放的特點(寫出了什麼),展現了無限情趣與哲思(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A句詳解:①「貿然」一詞運用擬人手法(步驟1),將「花兒」人格化,生動地(步驟2)寫出了北方花兒頗具思想的個性(步驟3),給讀者較大的思維空間(步驟4)。②「零落成泥碾作塵」一語化用陸游名句(步驟1),增添了文采(引用詩句時常用的答題術語),形象地(步驟2)寫出北方花兒因等待而受益的情形(步驟3),給人較大的想像餘地(步驟4)。
(3)B句詳解:運用擬人的修辭方法,賦予花兒以「聰明」的個性,生動地寫出了北方的花兒不到時機決不開放的特點,極具情趣,也表達了作者由衷的贊美之情。
3.本段文字以議論的筆調,寓情於理(步驟1,表達方式角度分析),深化了文章主題,(步驟2)號召人們學習北方的花兒積攢力量,蓄勢待發(步驟3),極富哲理(步驟4)。
【拓展訓練】
閱讀胡西淳的美文《你就是一道風景》,回答1-5題。
你就是一道風景
胡西淳
①生於世界上,存於宇宙間,你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同頂炎炎烈日,共沐皎皎月輝,心智不缺,心力不乏,只要你勇於展示自己的才華、個性及風采,那麼,你就沒有必要去仰視別人。你就是一道風景!
②不要隱於雲海峰巒之後,不必藏於青竹綠林之中,你就是巍巍山巒的一石,就是蒼蒼林莽中的一株。所以你沒必要敬畏名山大川,沒有必要去贊嘆大漠孤煙,你的存在,其本身就在解釋世上所有的景緻;你的存在,正注釋著時代的一種風情!
不必去擁擠了,你就站在自己的位置上,③不斷地展示你內心世界的豐富內涵,給蒼白的四周以綺麗,給庸俗的日子以詩意,給沉悶的空氣以清新,每日拭亮一個太陽,用大自然的琴弦,奏響自己喜愛的心曲。
自然美具有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性,梅花自有梅花的風韻,紅杏自有紅杏的麗姿,如今認清自己往往比注視別人更為重要。沒必要一味褒揚別人貶低自己,應該果斷地站起來,與最佳景觀比肩,只要你不懈追求,相信你不比別人差。真的,你行!
④翠竹之秀麗,青松之壯美,楊柳之瀟灑,蘭草之溫柔,自然賦予它們各異的風情,它們都在各自的一片土地上展示生命的光輝。如今我們所需要的不是自謙,而是自信。很久很久了,虛假的謙遜毀掉了個性的展露,模仿、裝扮、整容,使人無法認清你的真面目,不知哪個是你自己,那情景似古代磚窯燒出的規格相同的陶俑。
風景這邊獨好!妙在獨字。
我們太忽視這個「獨」了。
世上被人們公認的景點都是獨特的:埃及金字塔,中國古長城,法國凱旋門,羅馬斗獸場……世上被人們贊譽的美景也別具風采:⑤泰山日出,威尼斯水城,熱帶雨林,撒哈拉大沙漠……
大凡能被我們記住的人多富有個性特徵:阿Q的「快樂」,魯賓遜的堅毅,王熙鳳的笑裡藏刀,奧塞羅的嫉妒殺人……
⑥讓個性伴隨你,站著該是一座高山,倒下便是路基;⑦完整時給人啟示,粉碎時使人警醒……你不比別人多,也不比別人少,你不用注視人們的眸光便可知道,你在陽光下用身影發表宣言:
你就是一道風景!
1. 第①句中的「生」「存」,第②句中的「隱」「藏」等動詞妙在何處?
2. 簡述第③句的表達作用。
3. 第④句中「秀麗」「壯美」「瀟灑」「溫柔」等詞表達效果如何?
4. 第⑤句中的列舉有何特點,為什麼要這樣列舉?
5. 請從寫法的角度分別對劃線的第⑥句和第⑦句作點賞析。
參考答案
1. 准確巧妙地運用「生」「存」「隱」「藏」等動詞,極顯作為「人」存在於世間應該具備的氣度,使讀者自然感受到一處非凡的氣勢,並受到啟迪。
2. 運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辭方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美,生動形象地突現了張揚個性的意義,給讀者以強烈的心靈沖擊。
3. 運用生動精彩的形容詞,在鋪排和對比和將自然風物人格化的生動描繪中展示個性之美,語言氣勢淋漓。
4. 鋪陳具有較強的典型性,有山有水,有叢林有沙漠,對比強烈,給人較強的視覺沖擊,突出地演繹了獨具個性的「風采」。
5. 第⑥句從比喻和對比的角度分析;第⑦句從對比的角度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C. 求快速解決語文中考中的古詩欣賞與閱讀題

詩歌鑒賞六種題型
中國是詩的國度,以唐詩宋詞為代表的古典詩歌具有極高的藝術成就和審美價值,古代詩歌鑒賞越來越多地成為各地中考試題的重要組成部分。縱觀2007年中考詩歌鑒賞最後一題,我們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賞析。
一、領悟情感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江西、雲南、廣東梅州、浙江嘉興等地的10多份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嘉興)閱讀《山中與幽人對酌》,回答問題。
山中與幽人對酌
⊙ 李 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最後一題:「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技巧點撥】 詩歌是最適合抒情的一種文學體裁,因而理解一首詩的思想情感就顯得十分重要。據此,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一考點的熱度指數最高了。那麼,我們怎樣把握詩歌的情感呢?一是知人論「詩」,在平時閱讀中多注意了解詩人的身世經歷;二是藉助詩歌的意象去領悟;三是注意題後的注釋和題乾的提示。
【參考答案】 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熱愛之情和朋友之間的深情。
二、綜合檢測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山東騰州、山東濟寧、遼寧沈陽、江蘇無錫等地的10來份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山東滕州)閱讀下面的詩,完成後面題目。
雪 梅
⊙ 盧梅坡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
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最後一題:這首詩運用了什麼寫法?包含了怎樣的哲理?
【技巧點撥】 很多時候,命題人往往會在最後一題中設計出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這種題目初看較難,其實仔細分析便會發覺很容易。只不過是在前面分類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番綜合罷了。
【參考答案】 運用托物言志(或類比)的手法;一個人應看到自己的長處,但也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別人的地方。
三、賞析評價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河南、浙江杭州、四川成都、江蘇泰州、山東濱州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杭州)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回答後面題目。
蘭 溪 棹 歌
⊙ 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最後一題:「半夜鯉魚來上灘」一句極為精彩傳神,營造出優美活靈的意境,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請作簡要賞析。
【技巧點撥】 這是難度較高的一種題型,但命題人員對它卻十分青睞。此種題目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同學們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結合等)或採用的修辭手法(如對偶、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並說出其妙處和表達效果。
【參考答案】 魚搶春水,湧上溪灘,啪啪蹦跳,看到這一情景,令人盪漾起歡樂之情。
四、分析技巧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河南非課改區、浙江溫州、四川安岳、廣東廣州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河南(非課改區))閱讀下面的詩,完成下面題目。
錢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最後一題:詩歌第二聯中「幾處」「誰家」用得極其精妙,換作「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效果。聯系全詩,說說為什麼。
【技巧點撥】 幾乎可以這樣說,大凡考到詩歌鑒賞,寫作技巧(藝術手法)是必考內容之一,它很少在盛宴上缺席。這種題型涉及的面很廣,如:詞語錘煉、詩眼尋找、對比的手法、象徵的手法、虛實的結合、動靜的結合等。
【參考答案】 「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
五、描繪畫面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湖北黃岡、貴州銅仁、四川內江、江蘇鹽城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江蘇鹽城)閱讀下面的古詩詞,完成下列題目。
西江月
⊙ 辛棄疾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
最後一題:詞的下片給人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試用簡潔優美的語言進行描繪。
【技巧點撥】 在平時的閱讀活動中,要學會運用自己的想像去欣賞、品味每一首詩歌,有意識地調動自己的想像。如欣賞王維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你可以閉上眼睛,想像出這樣一幅圖畫:浩瀚的戈壁灘上,烽煙孤直上升;奔騰的黃河之上,一輪夕陽懸掛。
【參考答案】 烏雲驟起,月光消逝,天邊只剩下幾顆暗淡的星,田野變得昏暗了,漸漸的,雨飄落下來,詞人知道驟雨將至,想找個避雨的地方。說來也巧,當年曾經見過的茅店,依然在社林邊,詞人此時心裡是何等高興呀!
六、詩意理解型
【熱度指數】 ★★★(2007年有浙江麗水、廣西梧州、四川樂山等地的試卷設計了此類試題。)
【中考再現】 (2007年浙江麗水)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題目。
竹枝詞
⊙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唱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最後一題:詩的三、四句語帶雙關,明說天氣晴雨不定,暗指什麼?
【技巧點撥】 古詩詞詩意理解這一考點主要考查同學們在閱讀古詩詞中通過聯系寫作背景,作家風格,抓住關鍵字詞來理解、揣摩、推敲語句的內容,概括詩詞的大意,領會詩詞的意境。因此,對於作家、作品,同學們一定要非常熟悉,這樣才能准確理解詩意。
【參考答案】 暗指人物迷惘、忐忑不安的心情。

中考詩歌賞析的復習策略
作者:郭鳳彩 文章來源:《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
一、考點透視窗
「新課標」規定:「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縱觀近年來全國各省市的中考語文試題,詩歌賞析題考查的內容和形式,主要有三個特點:課內為主,課外為輔;古代詩詞為主(唐詩宋詞),現代詩歌為輔;主觀題為主,客觀題為輔。
常考知識點:
1、理解詩意。對詩句意義的理解,對詩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對全詩深沉含義的領悟。
2、品味語言。品析生動、典型的詞語,理解它們的表達效果、作用,體味詩句語言的精妙,品味全詩語言的特點。
3、分析技巧。分析詩中修辭手法的含義及作用,賞析重點語句(如一語雙關、或含義深刻、或蘊含哲理等)的含義及表達作用,分析詩歌的表達方式,如寫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詠懷、象徵手法等。
4、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揭示的社會問題。
5、結合作者遭遇、社會背景及寫作目的,展開聯想、想像的翅膀,體味作品的意蘊。
二、詩歌賞析的常見題型
1、主旨情感類
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主題思想和作者情感態度的領悟。解答這類題目,要用一句話概括詩歌形象的特點,並根據所描寫的形象特點推斷詩人的情感態度。
常見提問方式: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景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情感?或者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形象,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答題格式:這首詩通過()形象或景物,寫出了()的情境或氛圍,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應答材料:(情感類)憂國憂民,或懷古傷今,或建功立業,或憶友懷舊,或思念親人,或寄情山水,或懷才不遇,或蔑視權貴,或相知相見,或離情別恨。
例1:(2006年濰坊中考題)閱讀下面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
絕句兩首(其二)
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1)「山青花欲燃」這句中「燃」字有何妙處?試結合本句作出分析。
(2)作者在詩中表達了一種什麼樣的情懷?
參考答案:(1)暗含了山花的顏色:在青翠欲滴的山嶺襯托下,紅色的花朵就像一團將要燃燒的火焰一樣,畫面感強烈,生動地表現了春天的勃勃生機。
(2)一種漂泊在外的孤獨感和強烈的思鄉之情。
例2:(2006年連雲港中考題)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這兩句詞,營造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
(2)全詞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1)營造了將士們奏樂吃肉,豪邁高昂的軍營生活氛圍。
(2)抒發了作者抗敵救國、建功立業的愛國情感和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的悲憤。
2、表現手法類
這種題型主要考查我們對詩歌表現手法的賞析和領悟能力。解答這類題目,要從詩歌的整體構思上來把握,不能只答其中一句所運用的修辭手法。找出全篇詩歌所用的表現手法後,還要結合具體的詩句分析一下運用的好處。
常見提問方式:這首詩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或這首詩運用了怎樣的藝術手法?或詩人是怎樣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的?
答題格式:這首詩運用了()的手法,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
應答材料:比喻、擬人、借代、對偶、誇張、對比、象徵、比興、托物言志、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小中見大、虛實相間、懷古傷今、借古諷今。
例3:(2006年河南中考題)閱讀下面的詩,完成題目。
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問:「小橋流水人家」一句描寫出溫馨恬靜的景象,聯系全詩,談談作者為什麼這樣寫。
參考答案:以樂景寫哀情,通過對比,襯托出遊子的孤獨凄涼以及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例4:(2006年成都中考題)閱讀文天祥的《過零丁洋》,按要求回答問題。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問:對尾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一名句從表現手法上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一句採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3、想像描述類
這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的理解和對所描述畫面的想像能力。解答這類題目要在讀懂詩歌、理解內容的基礎上,發揮聯想和想像,扣住畫面,抓住形象,用詩化的語言加以描述,不能偏離詩歌的意境、主題和詩人的情感。
主要提問方式:這首詩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用你的話把詩中的畫面描繪出來。
例5:(2006年南通海門中考題)閱讀下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
江南春
杜牧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問:結合詩題,展開合理想像,用優美流暢的語言,把詩歌前兩句呈現的畫面具體描繪出來。
參考答案:遼闊的千里江南,黃鶯在歡樂地歌唱,叢叢綠樹映著簇簇紅花;傍水的村莊、依山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例6:(2006年資陽中考題)閱讀《山居秋暝》(王維),完成下面題目。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問:用幾句話將「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展示的畫面描繪出來。
參考答案:竹林里傳來一陣陣歡歌笑語,那是一群天真無邪的姑娘們洗衣歸來了;荷葉紛紛向兩邊擺動,那是打魚人收起漁網,劃著船穿過荷塘順流而歸了。
4、品味煉字類
這類題主要考查我們對精練詞語的感悟能力。解答時,要抓住詩歌中的關鍵詞語來點評,可以從詞性、色彩、修辭,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上去把握它的的內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是要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談這個詞的作用。
常見提問方式:這首詩中「某」詞為什麼不能換成「某」詞?這個詞為什麼用得十分傳神?這個詞在詩中有什麼特定的含義?你最欣賞的是哪個字?請賞析。
例7:(2006年嘉興中考題)閱讀(宋)周敦頤的《題春晚》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花落柴門拾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余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問:詩人描寫昏鴉時為什麼用「點」而不用「只」?
參考答案:因為詩人寫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離較遠,望過去,昏鴉自然更像「點」,用「點」比用「只」更形象。
例8:(2006年溫州中考題)賞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按要求回答問題。
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1)詩中哪兩個字寫出了花的繁盛?
(2)第三句中「留連」改為「翻飛」好不好?
參考答案:(1)滿壓(2)不好,「翻飛」只寫出了蝴蝶嬉戲花間的情狀,而「留連」不僅寫出蝴蝶留戀花間的情景,還流露出詩人對花的喜愛之情,做到情景交融。
5、名句賞析類
這類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解答時要結合詩歌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
常見提問方式:這句詩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原因是什麼?如何理解畫線的千古名句?你從這句名詩領悟到什麼人生哲理?這句話在現在賦予了什麼新的含義?你最喜歡詩中的哪一句,說明理由。
例9:(2006年河南中考題)閱讀杜甫的《望岳》,完成題目。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問:談談你對「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的理解。
參考答案:這句話表達了希望登上絕頂、俯視群山的意願,或表現了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豪邁氣概,或抒發了攀登人生頂峰的凌雲壯志。
例10:(2006年揚州中考題)閱讀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回答問題。
巴山蜀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問:這首詩雖含憂傷,但更見豁達。請結合畫線句,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沉舟」、「病樹」是詩人自喻,飽含感慨身世、惆悵憂傷之情;②但他對未來並不失望,堅信「沉舟側畔」,必然有「千帆」競渡,「病樹前頭」,必然有「萬木」爭春,表現出詩人豁達豪邁的胸襟。
三、應考方法帖
應考中,具體解題時,應仔細體味試題的要求,理解試題的側重點,把握試題解答的切入點。從關鍵詞語、詩句及作家、作品的背景入手,仔細品讀、辨明題旨(試題重點)、縱橫聯系(課內外知識)、前後比較(語體風格)、結合要求(試題問題)多向思維(逆向、發散)、選准角度(准、新、小、巧)、審慎作答(滿足試題各項條件),反復檢查,訂正修改。
解答詩歌賞析題的一般步驟
1、精讀詩作(這是基礎)。誦讀全詩,要抓住所描寫的意象,整體上准確把握其主要內容,感悟作者蘊含的情感,以獲得整體感知。
2、知人論世(這是關鍵)。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經歷、思想、性格、氣質,結合作者所處的人生階段、時代特點、文藝思潮等因素,才能准確把握詩歌的旨趣。
3、審題尋點(這是核心)。分析題目要求,揣摩命題人的意圖,審清題意要做到對命題者的指向瞭然於心,明白該題是要鑒賞修辭手法還是抒情方式;是鑒賞表現手法還是詩人的感情,從而確定解題的范圍,尋找答題思路的切入點。
4、組織答案(這是重點)。用簡潔明了的語言回答問題,答題要點要到位,語言力求詩化。答題規范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題意問號數,弄清有幾個問題,從而確定答題的層次。最忌諱眉毛鬍子一把抓;二是要根據分值確定是簡答還是分析,最忌諱繁簡失調;三是分析題要有觀點、有分析,最忌諱不切實際的架空分析或者觀點不明。要在句中盡量輸入關鍵詞,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

郭鳳彩,男,教師,現居江蘇揚中

詩歌鑒賞技巧談
蘭州十中 蒲涵雲
詩歌鑒賞題自2002年作為主觀題進行考查至今,已成為近幾年來高考的必考題。從題目的選定、分值的設置,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一道必須重視的題型。但由於種種條件的限定,學生在做這種類型的題時,都存有畏難情緒,如何才能讓學生信心百倍地去應對鑒賞呢?通過對教學實踐的總結,我有了一些心得。現將認識總結中如下,希得同仁的批評指正。
首先我認為做任何一類高考題型都先要具有一種思路。我是以下面這種步驟去引導學生完成詩歌鑒賞訓練的。
一看類型。
從詩歌內容的角度來看,古典詩歌的考查基本類型有以下幾類:
①送別類。以抒發離情為主。
②懷古類。以抒發對古人的緬懷之情或表達昔盛今衰的感嘆之情為主。
③思鄉懷人類。表達對家鄉或親人思念為主。
④戰爭或邊塞類。表達對戰爭的厭惡或對和平嚮往或對國家的忠勇之情為主。
⑤閑適類。表達清閑恬淡心情或對田園、隱居生活嚮往之情為主。
⑥借景抒情類。借景物表達自己的美好志向或借景物體現不願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質為主。
⑦托物言志類。托物顯示自己的高潔品質或抒發懷才不遇的傷感之情為主。
⑧愛情類。
⑨民生類。抒發對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為主。
以上九種類弄,只要學生掌握住基本的閱讀水平,在認真閱讀原詩二至三遍後,基本可以定住類型。
二找意象。
詩歌鑒賞的重點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正確把握詩歌所描寫的意象,即詩歌中所描寫的形象(人、物、景、事)。而古代詩歌當中許多的意象都是有它們各自的喻意的。雖然這種意象的喻意在不同的意境當中有可能有不同,但多數情況之下卻是有其共通之處的。因此我將詩歌當中較常出現的意象的喻意給學生們做了一個小結,作為一種詩歌鑒賞必須積累的知識進行歸納。
比如說梅的清高芳潔、傲雪凌霜、堅強、不屈不撓;蘭、荷的高潔;笛聲的思鄉懷遠;竹的氣節、勁健、積極向上;菊的高潔、脫俗、隱逸;松的堅貞、傲雪斗霜、有凌雲志;柳的柔情、惜別懷遠;梧桐的凄涼、悲傷;桃花的美人之喻;楊花的離散、漂泊之意;杜鵑的凄涼哀傷、有歸家之意;牡丹的富貴、美好;禾黍代表國家昔盛今衰之悲情;青鳥往往與男女戀情與婚嫁有關;鸞鳥、鳳凰喻忠臣、賢士;鷓鴣、寒蟬喻離愁別緒、羈旅傷感之情;鴻雁借指書信,也表思鄉之情;鴻鵠駿馬大鵬喻志向遠大之人;月喻思鄉懷遠;飛星傳恨;日落、夕陽、秋天、流水代表生命短暫,時光飛逝;灞橋易水多懷送別有關;夕陽、西風、殘照既表示個人沉浮的身世命運,也代表歷史的滄桑變化;《陽關三疊》多寫故人友誼;《關山月》《梅花落》多指鄉思鄉愁;杜康喻酒;賈生、屈原指懷才不遇之人;陶朱、猗頓喻富商巨賈;琴瑟喻夫婦感情和諧,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誼。

三定感情。
意象找到之後,全詩感情自然顯現。能夠表現詩歌感情色彩的詞語有:愉悅、歡快、激憤、沉痛、悲憤、哀傷、悲涼、贊美、仰慕、惜別、依戀、豪邁、閑適、恬淡、迷戀、熱愛、憂愁、寂寞、傷感、孤獨、煩悶、堅守節操、憂國憂民等。
四找技巧。
一首詩歌寫的好壞,與它所採用的表達技巧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而表達技巧又要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三個方面去分析。
⒈表達方式:常用的表達方式有敘述、描寫、抒情(直接抒情、間接抒情)、議論、說明等五種。
⒉修辭手法:誇張、擬人、對比、比興、比喻、借代、設問、反問、對偶、反復、重章疊唱等。
⒊表現手法:象徵、烘托、對比、想像、照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虛實相生、卒章顯志、明貶實褒、由遠及近、由外而內、即事抒懷、欲揚先抑、以樂景寫哀情等。
五下結論。
即確定詩歌所表現的思想內容,這是詩歌創作的核心,同時也是詩歌鑒賞的核心。詩歌的思想內容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熱愛祖國大好河山、憂國憂民、懷古傷今、反對戰爭、追求和平、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懷才不遇、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登高覽勝、惜春悲秋、憶友懷舊、思鄉念親、相知相親、別恨離愁等。
六品風格。
詩歌鑒賞的最後,或者說到了細微之處,要讓學生體會出作者的語言風格及語言所要達到的表達效果。而與相關的一些術語有:剛健、雄奇、悲壯、曠達、蒼涼、沉鬱、飄逸、含蓄、纏綿、清新、明麗、秀麗、恬淡、凄美、明快等。
語言表達效果:真摯感人、動人心魄、催人淚下、意境高遠、情景交融、耐人尋味、言有盡而意無窮。
以上六點看起來很分散,似把詩歌給拆開來讀了,但實際情況絕非如此。這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不過我把它稍做了一點修改:「師傅引對門,修行在個人。」只有讓學生懂得了詩歌鑒賞的門道,才能使學生建立一種賞析的思路,進而在不斷的賞析中培養起一種屬於自己的賞析風格。

D. 如何快速提高文章鑒賞能力 記敘文 散文 議論文 說明文等 提供個方法 我語文底子差 想在中考最後1

散文的閱讀方法和答題技巧點撥(鄭培忠)
散文是文學類文本閱讀的熱點體裁.新課標語文科《考綱》明確要求:「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文學作品閱讀鑒賞,注重審美體驗.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內涵,分析藝術表現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會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蘊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從《考綱》中的要求可以看出,散文的閱讀主要考查考生對散文基本特徵及主要表現手法的把握情況,藉此考查考生對散文的理解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鑒賞探究評價的能力.明確了這些要求,復習中才能有的放矢,搞好散文閱讀的復習,從而提高「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探究評價」的能力.下面談一談散文的閱讀方法和解題技巧.
一、散文的閱讀方法
1.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迅速把握住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讀懂作者在文中的感悟,最後總領會文章的主旨.借主旨設題頗受命題人青睞,幾乎每年的散文閱讀都有考查.
2.深入分析散文的思路
散文的材料需要一定的思路組織成篇,這個思路就是文章的結構.閱讀時,要善於抓住能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把握文章的發展脈絡.高考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
3.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語言細膩,深刻,豐富.閱讀時,只有聯系文章的主旨,聯系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含義.命題人會設題要求考生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理解、鑒賞.
4.正確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
材料組織成篇,作者抒發感情、表達觀點態度、揭示主題,都要藉助最恰當的方法,這些方法就是散文的表達技巧.如主次詳略、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欲揚先抑、烘托對比、虛實相生、象徵手法、修辭技法等等,閱讀時就要注意這些技巧在文中的具體運用,思考它們的表達效果.
二、解題技巧點撥
(一)有關句子的理解或含義類的題型
這類題型一般會問:「簡析這句話的含義」或「如何理解這句話」.理解句子的含義,要抓住句中的關鍵詞、所用修辭和句式特點,要結合上下文具體分析,還要注意這個句子有什麼特點,不同特點的句子有不同的理解側重點.哲理句往往含義深刻,耐人尋味,讀後能給人以啟迪,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感情句能明顯地表達出作者的喜怒哀樂和對事物的褒貶抑揚,理解時要把握住作者感情的突破口,要結合文章的主旨來理解;變式句則根據句式變換的特點,強調位置改變的那一部分內容;修辭句要結合作者所使用的修辭手法來判斷作者要表達的意思;矛盾句是表面看似矛盾,實則寄寓了作者的深刻用意,理解時要挖掘其深層意;含蓄句是要通過句子的字面意義來思考它沒有明說出來的意義.如2010年重慶卷第14題: 「那天,讓我覺得彷彿整個春天裡,我都在向它們仰著臉.」這句話再文中的含義是什麼?這是句能體現作者感情的句子,屬感情句,表面寫仰望鳥不住舊巢,不辭辛勞另築新巢;實則表達了對鳥這一行為的敬仰.敬仰之情盡管是在那天才突然萌生,但這一深重的感情好像貫穿了整個春天.
(二)有關語言特色(特徵)類題型
這類題一般會問:某句或某段或某篇語言運用有什麼特點(特色).做這類題,先要指出其語言風格,結合文章指出在哪一處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再指出它所用修辭及在文章中的作用或效果.平時要熟記一些語言特色方面的術語,像委婉含蓄雋永、簡潔洗練、沉鬱頓挫、、多用口語、朴實無華、清新明麗、豪邁奔放、清新飄逸、地方色彩鮮明、有地方生活氣息、富有文言色彩等.如2008年上海卷第11題:概括本文的語言風格,聯系文章主要內容進行賞析.根據上面的答題思路可歸納為:本文語言本色、平實,文章主要敘寫了「我」的童年回憶,塑造了曾祖母這位慈愛、溫厚的鄉村老年婦女的形象,語言與人物形象特徵相吻合.
(三)關鍵詞句或標題作用類題型
這類題一般會問:如何理解文中加點的詞語的含義或作者為什麼要用這個詞?某句(段)話在文中有什麼作用?如何理解文章標題?為什麼要以此為題或以此為題有什麼作用?鑒賞所用詞語,應結合語句,理解詞意,然後從准確性、形象性、生動性和感染力等方面入手賞析其妙處.解答句(段)作用先概括說明結構上的作用,再說明內容上的作用.解答時還要看句(段)在文中的位置①文首:開篇點題;照應題目;總領全文;渲染氣氛,埋下伏筆;設置懸念,為下文作鋪墊;營造氣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引領下文;引人入勝或發人深省;有強烈的抒情作用.②文中:承上啟下(過渡);總領下文;總結上文;呼應前文.③文末:卒章顯志;點明中心;升華感情,深化主題;照應開頭(前後呼應),結構嚴謹;畫龍點睛;言有盡而意無窮,啟發讀者思考等作用.如2010年全國卷Ⅱ第14題:結合全文來看,開頭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看段落的作用,要看本身的作用,與標題、開頭、上文、下文、結尾的作用,看它在文章中的地位.本文前三段,第一段點出題目含義;第二段介紹大河家的基本情況,點出主題,預示下文;第三段寫出寫作緣由,抒發情感.
文章標題的理解或賞析,要從理解詞語著手,同時也要掌握標題的意義和作用:①有的標題能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題;②有的標題能起線索作用;③有的標題對人物和主題有象徵作用;④有的標題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標題有虛實或雙關意義.因此,理解或鑒賞標題時,一是要分析詞語,二是要注意修辭,三是要注意虛實,四是要聯系全文內容和結構,五是要結合文章主旨和背景.做到了這幾點,也就不難了.如2010年北京卷第17題②:簡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文章以「海棠花」為標題,從結構上看,是作為線索貫穿全文;從內容上看,則是寄託鄉思,抒發愛國之情.
(四)文章主旨類題型
這類題目一般會問:中心是什麼,是如何體現這一主旨的,作者的觀點態度是什麼,蘊含的感情態度是什麼.解答此類題目常有以下方法:分析標題,分析材料,分析首段,分析文章中議論或抒情句,分析篇末,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常用「通過……表達了……」格式,答出作者主要寫了什麼內容,有什麼寫作意圖.如2010年重慶卷第17題:文章最後寫道:「那個懸在高空的巢穴,高高懸在我們的頭頂之上的巢穴,不知是鳥類的天性不安,還是人類的巨大痛苦.」請結合全文,分析這句話所體現的作者的觀點.題目直接要求考生從篇末句入手,通過對篇末句的分析,找出作者的寫作意圖,以把握作者的觀點,理解全文的主旨.
(五)鑒賞探究評價類題型
這類題目一般會問: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欣賞作品形象、賞析作品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以及評價作品的價值和審美取向.如對精彩語句的鑒賞,解答時可藉助「手法、內涵、效果」此類關鍵詞准確作答,寫出該語句在表現手法上的特點,通過對語意(表層義、語境義、比喻義、象徵義等)的闡述,從內容和結構兩方面來分析其表達效果.如,2008年全國卷Ⅱ第17題:文章最後一段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來表現岳樺?這樣寫有什麼好處?本題答案要求說明手法(「一旦選擇了返身向上……它們的生命己經發生了某種質變」運用了擬人,「岳樺更像一場風」運用了比喻),並舉例說明其在表情達意上的效果(通過擬人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由谷底到谷峰、由平凡到卓越的過程更加生動形象;通過比喻的手法,可以使岳樺的內在氣質得以揭示和提升).
考綱對探究類型的題目解釋為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這類題目往往問考生「怎麼看」,如2010年北京卷第19題:第⑧段「故鄉和祖國雖然遠在天邊,但是現在它們卻近在眼前.我離開它們的時間越遠,它們卻離我越近」該句表達了作者對於「距離」的怎樣的體驗?試結合你的成長記憶或讀過的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一距離體驗的感受.這樣的題目,既考查了考生對文本意蘊的把握,又考查了考生對生活的關注.答題時要結合文本觀點和現實生活,從中提煉出自己個性化的看法.

初中說明文閱讀技巧
一、分類
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標准化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順序對__________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准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三、說明的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作比較、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規范性的答題模式如下: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內容: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參考前面說明方法,明確其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實例,具體真切說明……,從而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條理清楚的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使說明的內容眉目清楚.
③作比較: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比作……,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⑧列數字:具體准確的說明了……,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詩句;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增加文學感染力、避免文章平淡.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四、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1、對整篇文章語言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准確、嚴密、科學;
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規范性的答題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語文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像這樣的例子文章中還有很多.
2、詞的評析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答、(1)表態(刪還是不刪).
(2)定性(起限制或修飾作用).具體分析時注意:如:「比較」「幾乎」「相當」等詞表程度;「大約」「可能」「左右」等表估計,「多」「有餘」等表數量.
(3)原來什麼樣的意思,若刪去,就變成了什麼樣的意思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體現了語言的准確性、嚴密性、科學性.

五、指代——「這些條件」、「這種現象」「同樣道理」等在文中具體指代什麼.
對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詞前面的那句話,找最近的一句話.有時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話,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議論文閱讀技巧
一、 把握論點
1、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以證明或補充中心論點.
2、閱讀議論文,最關鍵的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大多數文章,標題只是提出了一個論題,中心論點隱含在文章的論述中.從位置上找:有的文章,標題就是中心論點.也有的文章,在開頭提出中心論點.還有的文章,在行文當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論點.
3、論點應該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個完整的簡潔明確的句子.從全文看,它必能統攝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個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是明確的表態性的句子.
二、 弄清論據
論據一般分為事實論據和道理論據兩種.
事實論據:典型事例、史實、統計數字;
道理論據:一般都是經過驗證的真理、名人名言、格言、諺語、自然科學的原理、定律、公式.
(1)、用事實作論據.事例必須真實可靠,有典型意義,能揭示事物本質並與論點有一定的邏輯聯系.議論文中,對所舉事例的敘述要簡明扼要,突出與論點有直接關系的部分.明確論據時,不僅要知道文中哪些地方用了事實論據,還要會概括事實論據.概括時,要做到准確,必須依據論點將論據本質特點把握住,然後用確切的語言進行表述.
(2)、用作論據的言論,應有一定的權威性,直接引用時要原文照錄,以真核對,不能斷章取義;間接引用時不能曲解願意.
三、搞清論證方法及論證方式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之間邏輯關系的紐帶,
1、論證方法 (須為四個字)
2、常用的論證方法有:
(1)舉例論證:列舉確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證明論點.「事實勝於雄辯」這是比較常用的一種論證方法,能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2)道理論證:用馬列主義經典著作中精闢見解、古今中外名著警句以及人們公認的定理的公式等來證明論點.引證法的作用——具有權威性,論證有力. (3)比喻論證: 就是通過形象的比喻來證明論點的方法.這種方法可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4)對比論證: 是用正反兩方面的事實和道理進行鮮明對比,從而證明論點的方法.分析對比論證方法作用,兩個方面XX比較,使其對與錯更加分明,正確的觀點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3、議論文的論證方式:立論、駁論.
立論 就是針對事物或問題直接闡明自己的見解和主張;
駁論 就是通過反對錯誤或反動觀點,從而樹立起自己的正確觀點.
論點是解決「需要證明什麼「,論據是解決「用什麼來證明」,論證是解決「怎樣證明」.
四、理清議論文的結構.
議論文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它又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橫式」.以「橫式」結構為主的有1「總論——分論——總論」2「總論——分論」3「分論——總論」三種.以「縱式」結構為主的主要是層層深入式.
五、議論文的語言特點:准確、嚴密、精當、概括、邏輯性強.
分析議論文的語言特色:
A、語言准確表現為:① 概念使用准確,② 定語、狀語等修飾成分恰當. B、語言嚴密表現為:判斷和推理嚴密,語言表達周密,邏輯性強.
C、語言鮮明表現為:表述明確,不模稜兩可,態度明確,愛憎分明,恰當使用修辭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和說服力.
D、語言概括簡潔表現為:議論文中事實敘述不細致,較籠統.用議論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詳細敘事.否則會喧賓奪主.這一點一般的議論文都有體現,就不再舉例說明了.
六、常見考點 :
考查議論文的閱讀,一般也是從論題論點的提煉、論據的歸納概括、論證方法的使用、議論結構的梳理、議論文語言的品味等方面來考查.
1、議論文的論點考點:
一、 分清所議論的問題及針對這個問題作者所持的看法(即分清論題和論點). 二、把握議論文的論點一般可從三方面入手:
第一、審清題目.有的議論文,如《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儉以養德》、它的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論點;有的議論文,如《談骨氣》、《懷疑與學問》,它的題目雖然不是文章的論點,但是表明了文章的論題,提供了把握文章論點的線索.
第二、找中心句.議論文往往在開頭或結尾有作者對所論問題表明態度的語句,這語句就是文章的論點.有時,這類中心句會出現在文章的中間.
第三、提煉歸納.即弄清作者對論題的基本態度,然後據此進行概括.如果文章是對幾個分論點分別進行論述,那將就幾個分論點適當地加以匯集,以一個完整、明確的語句表達出來.
2、議論文的論據考點:
題型1:文段中用了什麼論據?有何作用?
答題思路:用了***論據,證明了***論點.
題型2:根據文章,給文段補寫一個恰當的論據.
首先要認真讀文段,明確文段的論點是什麼,然後再看題干要求你補充事實論據還是理論論據,再搜索你平時積累的論據是否符合要求.根據題目要求,注意與上下文之間的銜接,補寫出恰當的事實論據或則道理論據.添加論據時,一定要注意概括性強,字里行間都要有論點的影子為論點服務.
3、議論文的論證方法考點
題型:指出下列語段運用什麼論證方法?有何作用?
答題思路:
①舉例論證:舉出……的事例(概括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或增強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
②道理論證:引用……的名言或格言、俗語等,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
③對比論證:從正反兩方面進行論述,有力地論證了……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④比喻論證:把X比作Y,形象生動地論證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的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有時一段文字中不止一種論證方法,答題時要找全.
例子:如「人生是個大舞台.我們都是表演者.但是.一位真正優秀的演員.不是僅僅依靠外表的華麗取悅觀眾.而是憑借內心世界的真誠、豐富來贏得更多的掌聲.正如我國著名翻譯家傅雷先生所說:「一個人只要真誠.總能打動人.」這段話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作用是什麼?
答:(1)比喻論證.作者把人生比做舞台.論證了誠實是可貴這個論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的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2)道理論證.引用傅雷先生的話.有力地論證了誠實的可貴這個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4、 議論文的語言特色考點 :
題型1: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除?為什麼?
答題思路:(1)不能.(2)這個詞文中的意思是***,(3)刪除後的意思是***,(4)這樣表達不嚴謹,語言不嚴密,使論證缺少說服力.
題型2:加點詞語有什麼作用?
答題思路:(1)確定、回答詞語在語境中的(表層)含義;(2)詞語對表達中心或闡明觀點的(深層、比喻或引申)作用;這類題主要考語言的准確周密性和形象生動性.
題型3:詞語順序是否可以顛倒?
答題思路:(1)解釋詞語的含義;(2)闡明詞語之間的時間或事理程序的先後順序,強調其先後順序或層次性.
5、議論文中代詞的指代對象考點 :
這種考題在各種文體的閱讀中都較為常見.基本上分為兩種情況:
一 是需要聯繫上下文加以概括的.
二 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內容,這種情況,指代的內容一般出現在代詞之前,找到後可用其替換代詞,通讀句子視句意變化與否來檢驗其正誤.
6、議論文的結構考點
題型:本文的結構怎樣?
分析提示:文章在開頭就直接擺出論點,再直接論述或分幾個分論點來論述,最後再總結.這樣的結構屬於總分總式結構.有時是先舉事例,再由事例得出論點,再進一步論述.
文章前本半部分論述問題的一個方面,後半部分論述問題的另一方面,在中間用一個承上啟下的句子,綜合表明作者的觀點,這個過渡的句子就是中心論點.這樣的結構多半是並列式,但如果後面的論述更深一層,則就是遞進式.
在文章的開頭只提出了所要論述的話題,在文章中間提出了一些分論點,在文章結尾再總結,提出中心論點.這樣的結構屬於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如果分論點表達的意思是逐層加深的,其結構屬於逐層深入遞進式結構.有的文章沒有用一句話擺出中心論點,那就需要認真分析文章講了幾層意思,然後再把這幾層意思加以歸納概括.
7、開放性、拓展題考點
題型:結合生活閱歷和自身實際評價作者觀點,或談談自己個性化的閱讀啟迪和感悟.
此類題目形式雖然開放,但是從根本上來看,考題一般緊扣中心論點或分論點.因此,只要我們找到文章的論點並緊扣其解題就能拿到一半分數,再按題目要求,結合自身或社會現實展開論述,語言簡明、連貫、得體、言之成理,就能將此類題目的分數全部拿下.
答題思路:(1)論點.(2)結合文段闡述論點的由來.(3)聯系實際(用上理論論據或事實論據)(4)發出號召.
8、題型:下面句子(或語段)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1)常見的作用:引出下(全)文,總結前(全)文,承上啟下
(2)議論文開頭段的作用:(1)作為文章的理論論據或事實論據.(2)引出論點或論題.(3)增強文章的趣味性,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
開頭段的作用的答題技巧:
(1)通過寫***事例(引用名言),提出___中心論點(或引出___論題)
(2)通過引用名人趣事(典故、傳說、.詩歌、.寓言)提出___論點(或引出___論題.,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3)把***事例(名言)作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來證明文章的___論點.增強論證的說服力.
9、題型:前後兩段的位置能否互換?為什麼?
先看這兩斷與前面的段落之間有沒有照應的關系.如果沒有,再看這兩段之間有沒有先後關系.比如:時間上、邏輯上等,分析後即可作答.
兩種答法技巧:
(1)不能.因為這幾段和第*段的**幾句是一一對應關系.
(2)不能.因為這幾段存在著邏輯順序或時間上的先後關系.(或不符合人們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認知習慣.)
(希望幫到你.)

E. 中考記敘文閱讀賞析題賞點有哪些

作品賞析是對文學作品的一種審美認識,包括對藝術形象的具體感受,對作品思想的情感體驗,對文學內容的深入領悟,對作品語言的品析評點,對寫作手法的鑒別欣賞等。主要考點有:
1.品味語言的特色;
2.把握文章的結構;
3.體驗作者的情感;
4.分析人物的形象;
5.感受文章的主旨;
6.體味作品的意境;
7.評論作品的內容;
8.表達自己的見解;
9.賞析文章的美點。
具體賞析方法:
1. 從語言的角度:
(1)用詞之美------找精美的動詞、形容詞、疊詞及成語等。(作用:用詞精闢准確,把事物說得形象具體;使用成語,為文章增色。)
(2)修辭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作用:比喻使語言生動形象;排比使語言氣勢磅礴、感情強烈;擬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對偶使語句形式整齊、音韻鏗鏘;反問句增強語氣……)
(3)句式之美------如駢句、長短句、對偶句、也有排比句,還有運用一組關聯詞語的句子等等。(可從語言優美、清新雋永、真摯朴實、不落俗套、靈活多變、富有表現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處)
請從語言的角度品析下面語段。
例1: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西瓜。其間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少年,項戴銀圈,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查盡力刺去,那查卻將身一扭,反從他的胯下逃走了。
(參考答案:⑴運用了一組恰當的數量詞,如一輪、一個、一柄、一匹等詞使描寫對象清晰地呈現在讀者腦海中;
⑵運用了一組絢麗的描繪色彩的詞,如深藍、金黃、碧綠、銀圈等詞使描寫對象色彩鮮明;
⑶運用了一組生動逼真的動詞,如掛、捏、刺、扭、逃等刻畫出了月亮、猹、少年閏土的各自特點。
例2:「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
(參考答案:這句話運用了引用,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語言生動簡潔;把「春風」比作「母親」,突出了春風和煦,溫暖的特點;「撫摸著你」寫盡了春風的氣韻神情。)
2. 從結構層次的角度:
一般有並列結構(顯得層次清楚)、遞進結構(論述步步深入)、總分結構(觀點明確、內容具體)。
例:請從結構層次角度品析朱自清的《春》。
(參考答案:《春》一文結構嚴謹精美,是典型的「總起——分述——總結」結構。本文第一、二節總寫了春天來到,大地萬物蘇醒,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起著總起的作用。第三、四、五、六、七節分別從春草、春花、春風、春雨、人迎春五個方面具體描繪春天,是分述部分。第七、八、九節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壯的青年,起著總結全文的作用。)
3.從表達方式的角度:
如敘議結合,寓情於景,或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幾種表達方式融為一體……(這樣使文章極富表現力)
特別是描寫:(1)從不同的感覺來描寫(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
(2)以動襯靜,動靜結合
(3)正面與側面,直接與間接
(4)人物描寫的多種方法(外貌、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環境描寫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時代背景;渲染環境氣氛,襯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發展;展示人物性格;借景抒情。
例:請從表達方式的角度品析下文。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在嘹亮地響。
(參考答案:描寫生動,寫出了春風的特點,給讀者耳目一新的感覺。這里從觸覺、味覺、聽覺的角度,分別寫出了春風的溫暖、親切、慈愛的特點,讀者似乎嗅到了風中那濃烈的泥土氣息、青草味和花香,也似乎聽到了熱鬧的鳥叫聲、牧童的笛聲,讓讀者感受到了一個鳥語花香、充滿生機的春,意境十分優美。)
4.從表現手法的角度:
襯托、象徵、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抑揚結合、正反對比、側面烘托、虛實結合、以小見大、運用第二人稱抒情……
還有 卒章顯志、巧設懸念、首尾呼應、鋪墊映襯、一線串珠、明線暗線……
例:請從表現手法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
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虯枝。也許你要說它不美。如果美是專指「婆娑」和「旁逸斜出」之類而言,那麼,白楊樹算不得樹中的好女子。但是它偉岸,正直,樸直,嚴肅,也不缺乏溫和,更不用提它的堅強不屈與挺拔,它是樹中的好丈夫。(節選自茅盾《白楊禮贊》)
(答案:運用先抑後揚、對比的表現手法突出白楊樹「偉岸、正直、樸直、嚴肅」等可貴品質。)
5.從文體知識的角度:
記敘文------記敘的要素、記敘的材料、記敘的方法……
說明文------說明的對象、說明的順序、說明的方法……
議論文------論點的提出、論據的運用、論證的方法……
小 說------小說的要素、小說的內容、小說的主題……
散 文------散文的線索、散文的主旨、散文的意韻……
例:請從文體知識的角度品析下面文段。
我們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散步》莫懷戚)
(參考答案:文體知識角度:這段文字簡明地點出了記敘的有關要素:地點(田野),人物(一家四口),事件(散步)。
*從寫法角度:開篇點題(這是文章《散步》的第一段)。
*在語言表述中,長短句的配合,以1—4—7的字數遞增,增強了節奏感。

以《荷塘月色》里的精美語言為例:
本文語言樸素典雅,准確生動,貯滿詩意。
朱自清的散文語言一貫有樸素的美,他力求「真」,「真就是自然」(《論逼真與如畫》),「回到樸素,回到自然」(《今天的詩》),以為「藻飾過甚,真意轉晦」,便不可取。他不用綺麗的、古奧的、生僻的字詞來雕琢描繪事物,而顯千情萬態於輕描淡寫之中。但也不是單純的樸素,而是寓靈機、靈巧、靈動、靈秀於樸素之中,也常依據忽然觸發的感受,憑借豐富的想像,使物象靈光閃現,把讀者引入如詩如畫的境界中。以本文而論,作者不用濃墨重彩,畫的是淡墨水彩。適當地運用一些有色彩的詞語,但更多地是運用比喻,啟發讀者的聯想和想像,使畫面的色彩淡中有濃。如寫靜態的荷花,連用三個比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是寫淡月照耀下花朵晶瑩閃光;「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是寫綠葉襯托下的花朵忽明忽暗;「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是寫荷花不染纖塵的美質。這些詞句,全無奇異之處,但是用在本文的語境中,卻有著特殊的藝術魅力,准確生動地表現了此時此境、此景此物的審美特徵。再有,「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這「瀉」字也很平常,但與「靜靜地」修飾語相配合,准確生動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傾瀉,又絕無聲響,幽靜幽美。又如,「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脈脈」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動來表達情意,這里用來寫流水,流水無聲而又好像有情意。它們嵌在句子中,不像苦心經營的,卻很有表現力。其他如寫荷葉用「挨」,寫燈光用「漏」等,都很見作者的語言功力。
本文用了三十多個疊字,不但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有一種音韻美。蓊蓊鬱郁、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的綠樹,隱隱約約的遠山,曲曲折折的荷塘,亭亭玉立的荷花,縷縷的清香,靜靜的花葉,薄薄的青霧,既加強了語意,又使文氣舒展,音韻和諧。

F. 快要中考了,可是在語文裡面我的現代文閱讀和古詩鑒賞這兩方面很差,問大家一下怎麼才能在這兩方面的高分

你直接把我說的弄到web文檔里。(要背技巧是不容易的,但是如果自己做題,那就能做的得心應手了,具體去書店找本現代文閱讀、閱讀黑馬什麼的做練習,一般書上也會給出很全面的技巧的。另外關於古詩詞鑒賞,因為太多,所以自己到書店裡弄本書,好好看看。網路文庫上也有很多,自己去查,然後直接在電腦上看,不用列印,一般一兩遍就會記住的,列印有點浪費了。)
說明文的文體知識
1、說明文文體:
說明文體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是對事物作客觀說明的一種文體。 2、說明文的分類:
從說明內容上可以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旨在介紹某一事物的形體特徵3、說明事物要抓住事物特徵。
特徵是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志。《故宮博物院》和《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都是介紹建築的,但是兩事物的特徵不同。故宮是古代君王的活動中心,它的設計就處處反映出封建帝王「唯我獨尊」的特點,而人民大會堂是我國勞動人民共商國家大事的地方,雄偉是人民大會堂的特點。閱讀說明文要注意抓好說明對象的特徵。
4、說明順序: (1) 空間順序
任何事物都有空間性。說明文抓住這個特點構成自己的條理,或者從上到下,或者從外到內,或者從左到右,或者從南到北,或者從遠到近,或者從中間到四周,或者從整體到部分。在介紹某有建築物的結構,說明某種產品的構造,介紹某一地方情況時都可以用這種方法安排材料,是讀者對事物的各個部分和整體都有較明晰的認識。
(2) 時間順序
即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安排。事物都有發生、發展、消亡的過程。有些說明文根據事物的時間性,把事物的各部分組成先後關系,這也是一種條理性。介紹生物知識的說明文一般都是先發生的先寫,後發生的後寫。介紹生產技術和工作方法的說明文,一般按照生產和工作的程序,逐一說明。
(3) 邏輯順序
有些說明文主要是剖析事理的,在說明時就按照事理的邏輯關系進行安排,或者從主到次,或者從淺到深,或者從原因到結果,構成嚴密的條理性。有些說明文還可以按事物的性質分幾個方面來安排,這幾個方面的材料就形成了一種並列關系。
5、說明方法
常用的說明方法有:下定義,分類別,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打比方,畫圖表,作詮釋等。採用什麼說明方法是由說明目的和說明內容決定的。
[舉例子]:將復雜的、抽象的事物或概念,用具體、形象、易於理解的典型事例來說明。
[列數字]:些事物從數量上便於說明特徵,可以運用一些數字來說明。
[作比較]:把被說明的事物與其他事物進行比較,顯示事物的特徵。通過比較,可以認識事物的特殊點、或被說明的事物與其他事物的共同點。
[分類別]:把被說明的對象按一定的標准劃分成不同的類別,然後進行分門別類的說明。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作彼事物從而把此事物的特徵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引用]:引用有關名言、資料、典故、詩詞、民彥、俗語、傳說等充當說明的內容或依據來說明、介紹事物。
說明方法中下定義與作詮釋,作比較與分類別這兩類要准確辨析。
下定義與作詮釋。下定義即用簡明的語言對事物的本質屬性作概括性的說明,以便確定被說明事物的范圍和界限。而作詮釋是注釋說明,一般對事物作通俗的介紹,對事理的性質和特點進行解說。在語言要求上,下定義的語句要求是個明確的判斷,語言形式一般為「某某是什麼?」或「某某叫什麼」語言要求准確、概括、簡潔,不允許出現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而作詮釋就沒有這些限制,只要做到說明准確、嚴密即可。
作比較與分類別。作比較的說明方法、一般有主有從,主事物是被說明對象,從事物不是要說明的對象,而只是為說明主事物服務的,為了說明人們所不熟悉的主事物,而選一個人們熟悉的從事物跟它相比以讓人們更清楚地了解主事物的某種特點,這就是作比較,而分類別的說明方法,是一個大的概念中,包含著若乾的小的概念,這若干小的概念同屬一個大范疇而又相互並列,沒有主從關系,更沒有比較的特點。
6、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說明文的語言要求准確和簡明。有的說明文要講究語言的平實,有的講究語言的生動。但不論是平實還是生動,都要求准確、簡明,要注意說明文的科學性。語言的准確和簡明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要如實的反映客觀事物,對知識表達要科學和嚴密,表示時間、空間、范圍、程度、特徵、性質、程序等都要准確無誤。
②要注意運用好表示修飾限制等作用的詞語。如「基本上」「大約」「比較」「一般」「極個別」「大多數」等詞語。
③語言要簡明、淺顯、易懂、要言簡意賅、明白曉暢,不要拖沓、含糊。

議論文的文體知識
(1)記敘文的概念: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自己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
議論文是以理服人。
(2)議論三要素:
論點、論據、論證是議論文的三要素,三者缺一不可。
①論點:就是作者在文中加以闡述和證明的主張和看法,是文章的靈魂。一篇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
如何找中心論點呢?
A.看文章的標題。議論文的標題有論點型和論題型兩種類型,此法適用於論點型議論文,如《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B.在正文中找體現作者主要觀點的句子,此法適用於論題型的記敘文。議論文的中心論區一般在開頭部分,② 論據:是支撐論點的材料,是作者用來證明論點正確的理由和依據。任何論點,只有被充分的根據作證明後,才會有說明力;沒有根據的論點,既使正確,即使深刻,也不能說服人。所以作者在表明自己觀點態度的同時,也必須提出充足有力的根據,比如贊成什麼,為什麼贊成,認為某個現象不好,根據是什麼,這樣才能做到有根有據,以理服人。
議論文的論據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A.事實論據:事實論據包括史實、典型事例、統計數字等。
作為事實論據的材料必須真實、確鑿、並且有代表性,所選的事例和觀點要統一,否則就失去了事實論據的說服力,影響了議論效果。
B.道理論據:包括被實踐檢驗的真理、古今中外名家的論述、格言、諺語以及自然和社會科學的原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明確道理論據要注意:描述性的話,即便是領袖和名人說的也不能算作道理論據。③論證:議論文中的論點和論據,是通過論證組織起來的,論證是聯系論點和論據之間的邏輯關系紐帶,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
議論文的論證過程按其中心論點的出現部分可分為兩類:
A.演繹論證:即中心論點出現在開頭,先擺論點,後擺論據,也即議論文常用的思維過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B.歸納論證:即是擺事實,再得出結論。(3)議論文的論證方式:
議論文的論證方式有以下兩種:
①立論:直接提出並闡明論點的論證方式叫立論。用這種方式寫作的議論文被稱為「立論文。」 《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就是一篇立論文。
②駁論:通過反駁對立的論點來闡明自己的論點的議論方式叫駁論。這類議論文常稱為「駁論文」 。
(4)議論文的種類:
議論文的范圍很廣,形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
①政論文②評論③雜文:④感想:
(5)議論文的結構: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是:引論----本論----結論。
「引論」又叫「緒論」,是提出問題的部分。好的引論應當簡明新穎。
「本論」又稱「正論」 ,是分析問題,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部分,是文章的主體。好的本論應做到緊承引論,縱橫展開,有理有據,嚴密緊湊。就本論部分的論證結構,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並列式:展開的各層次關系是平等的,沒有主次、沒有強弱,或是分論點之間的關系並列表述,或是圍繞一個論據,從不同角度、層次論證同一觀點。
②對照式:把兩種觀點加以對比,通過二者對比,突出論證其中一方面的正確性,往往一方面用墨較多,作為論證重點,而另一方面用墨較少,只作陪襯。
③層進式:文章各層次之間層層深入,步步深入。可以是由表及裡,從現象入手,分析原因,找出症結,指明性質,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④總分式:文章各層次之間有總說和分說的關系,論點在各層次之間的分論點中體現,而各層次的分論點由總論統領,可以先總後分,也可以先分後總。
「結論」是解決問題的部分,通常被放在文章的最後,與引論相呼應。好的「引論」能深化論點,照應開頭。
(6)論證方法:
①論證方式與論證方法的區別:論證方式是就議論文總體而言,即一篇議論文就一定的事件或問題,要闡明自己的見解和方法,是以正面論述為主,還是以批駁片面的、錯誤的甚至反動的言行為主,也就是說,議論方式可以分為兩大類:立論和駁論。
論證方法是指運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和方法,是論點和論據間的邏輯紐帶。它和論證方式的基本區別在於:論證方式是指一篇議論文所採用的論證的基本形式,論證方法是指在論證過程中所採用的各種方法。
②常見的論證方法有以下幾種:
A.例證法: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來證明論點正確的方法,它在議論文中運用最廣,用真實、典型的事實去證明論點的正確,這種方法起到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的作用。這種方法的要領是:先提出論點然後逐一加以事實論證。
B.道理論證:所運用的道理必須是經過實踐檢驗,其正確性已為人們所公認的。它包括名人名言、古詩文名句,反映科學規律的俗話、諺語、警句等。由於引用的這些論據是世人公認的思維成果,能夠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質,已為無數事實所證明,所以具有巨大的說服力。
C.比喻論證:在議論文中,比喻可以使論點講得更易懂、更風趣、更容易獲得讀者的認同。
D.對比論證:把正反兩方面的論點或論據加以對比,達到否定錯誤論點、樹立正確論點的目的。運用對比,可以使正與誤、是與非、新與舊區別得非常明顯。
(7)議論文的語言特點:
議論文的語言往往具有準確性、概括性、鮮明性、生動性等特點。
①准確性:議論文需要通過明確的概念,准確的判斷和嚴密的推理來講道理,用語言表達出來必須准確無誤。
②概括性:議論文把講清抽象的道理作為它終極的目的,即便列舉事例,也要以理服人,以理取勝。事例必須有概括性,這就要求語言高度簡練。
③鮮明性:表現在它通過語言表達的觀點毫不含糊,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愛什麼,恨什麼;要求什麼,不要求什麼,一清二楚。
④生動性:議論文的生動性不在於細致入微的描寫,而在於簡潔明快的勾畫,有時還藉助歇後語、俗語、方言和各種修辭來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記敘文文體知識
1. 記敘文的特點
記敘文是一種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寫人、記事、狀物、繪景為主要內容的文體。
2. 記敘文的分類
根據描述的內容,可以分為寫人的、敘事的、寫景的和狀物的記敘文。它們都具有記敘文的共性,但在構思、立意、布局謀篇,遣詞造句上往往又有相應的各自特點。
寫人類記敘文:通過描述人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通過特定的環境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現文章主題。
敘事類記敘文:通過敘述事件,寫出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表現主題。
寫景類記敘文:通過描繪景物,寄託作者的思想感情。
狀物類記敘文:通過寫物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記敘文的六要素
記敘文的六要素包括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掌握記敘文的要素,可以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題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結構層次。
4. 記敘的順序
閱讀記敘文,要了解作者的寫作思路,就要明確寫作的順序。常見的記敘順序有順敘、倒敘和插敘。
(1)順敘:按照事件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來寫,也就是敘述的順序與事件發生、發展的順序是一致的。
(2)倒敘:先寫結局,然後再敘述事情的發生、發展;或者先寫後來的情況,再敘述產生這種情況的經過。
(3)插敘:在記敘的過程中,有時要插入在時間地點上不一致的情節,然後再按照原來的事情接敘,這插入的有關部分叫插敘。
5. 記敘文的線索
記敘文的線索是指自始至終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由於題材的多樣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異,致使文章線索呈現出多種形式。
有的以時空轉移為線索;有的以人物活動、時間、發展、景物變化為線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線索把全篇各部分內容緊緊聯結起來。有的記敘文存在著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線索。
6. 記敘的人稱
記敘文的人稱有三種:第一人稱(我,我們),以當事人的口吻和身份敘述,寫起來親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運用了第二人稱代詞(你,你們),一般多是出現在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敘述里,實際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的角度寫的。
7. 記敘文的表達方式
記敘: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紹給讀者,寫出人物的活動,事件的發展情況。
描寫:在敘述的過程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用一些修辭方法對人物和事件加以具體形象地描繪,給人以鮮明、生動的印象,避免了單純記敘的平淡和枯燥。
說明:補充交代記敘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議論:記敘文中的議論是作者直接發表評論,點明記敘的意圖,揭示所敘事物的本質,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記敘的基礎上,採用直抒胸臆的辦法,抒發作者強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記敘描寫中抒情。
8. 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
記敘文中的景物描寫包括社會環境描寫和自然環境描寫。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氣氛,表現人物性格,烘託人物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等,都是為表現主題服務的。
記敘文常用表現手法及作用
(一)對比。把兩種對應的事物對照比較,使形象更鮮明,感受更強烈。
1、運用對比手法描寫人物,刻畫性格。
2、運用對比手法,描摩景物,抒發感情。
(二)襯托。以一些次要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某一主要事物,常與對比一起使用。人們常說的「萬綠叢中一點紅」、「眾星捧月」就是襯托。
1、用其他人物襯托主要人物。
(三)鋪墊。在主要人物、事件高潮出現之前,對環境、情緒、氣氛等所做的描寫,藉以造成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藝術效果。
(四)伏筆、照應。
1、伏筆,實際上是一種交待,對將要出現的事件作暗示,為情節發展做鋪墊。埋下伏筆後,後邊一定要有照應。
2、照應,是文章前後內容上的關照呼應。方式主要有與伏筆照應、與開頭或題目照應、反復照應等。照應得好,可使文章結構嚴謹細密,主題更加鮮明強烈。
(五)象徵。把抽象的思想感情用某一特定的具體事物來表現,使之形象化,使所要表達的意思更為含蓄、深刻,即「托義於物」。
(六)誇張。一種故意「言過其實」的形象化手法,可以突出人物,強化感情。
注意寫作方法與修辭方法的區別。
①、著眼點不同。表現手法一般著眼於文章整體的構思,籠罩於全文或幾個段落,修辭方法則著眼於具體的語句;
②、作用對象不同。表現手法直接為表現人物、突出主題服務,而修辭方法則直接服務於語言,使其更具感情色彩。
寫作應是情感自然流瀉的過程,表現手法的運用也應是水到渠成,非刻意去為,有必要才用,用也要恰當,否則只會弄巧成拙。

記敘文文體知識及閱讀方法

① 如何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
分析人物富有個性化的語言、外貌、動作、神態、心理特徵。
② 如何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把握記敘文的中心要特別注意文章的開頭、結尾和過渡。開頭、結尾的文字往往能夠點明文章的中心或者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意義,從表達方式上看多是抒情和議論的句段。另外,記敘文中過渡段也是不可忽視的。這些過渡段絕大多數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使文章過渡自然,渾然一體。同時,過渡段往往既是對上文的小結,點明主要內容,又是對下文的提示。
不同類型的記敘文,在歸納中心上有所不同。以記事為主的文章,要側重對事件的把握,通過對事件發生、發展、變化過程的理解,分析事件本身的內涵。以寫人為主的文章,要通過對人物的分析,把握人物的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以寫景狀物為主的文章,要側重體會所寫景物的特點,通過分析景物特點而捕捉蘊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歸納中心意思的主要格式是:本文記敘了……(對所寫人或事件內容的概括),表現了(歌頌了或揭示了) ……(指事件意義、人物思想品質、性格特點等)。
歸納中心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注意題目的提示。一般說題目是文章內容、作品風格、寫作意圖的直接或間接表現。不少文章的題目與中心意思有密切的聯系,甚至就是中心意思的高度濃縮。(2)抓住重點語段。文章的每一個段落都是為表達中心服務的,其中的重點段往往比較明確地揭示了中心。這樣的段落多在開頭或結尾,也有的放在文章中間。(3)注意議論、抒情等揭示中心的語句。記敘文以敘述、描寫為主,在寫人敘事中,作者往往要流露出喜怒哀樂的情感,要表明自己愛憎好惡的態度及情感,這種態度大多可從議論、抒情的語句中顯示出來。(4)有些文章要注意弄清時代背景。對於那些內容較深,有時代距離的文章,歸納中心時,要適當聯系時代背景,弄清時代與人物或事件的關系後,才能正確歸納中心。
③ 怎樣確定剪裁的詳略?
記敘的中心與詳略:要能整體感知,准確把握文章中心。分析材料與中心的關系,理解材料的詳略安排。明確:記敘文中涉及的人、事、景、物等叫材料,作者對生活的認識和感受叫中心。材料是為表達中心服務的。作者要根據中心的需要選材和剪裁。對表達中心有用的材料就寫,無用的就不寫;對表達中心有主要作用的重點材料就詳寫,其餘材料就略寫。閱讀順敘文要認真分析每個材料對表達中心的作用,從而准確概括出記敘文的材料(寫了什麼)和中心(為什麼寫)。
段意(層意)歸納的幾種方法:1、摘句法:即摘錄這一段(層)中最能表現中心的語句。(首括句、結尾句、中心句)2、縮句法:可將能表現段意(層意)的長句壓縮成短句。3、結合法:在各層意思不可缺時,可將各層意思結合起來歸納。4、擇要法:在若干層意思中,可選擇主要層意為段意。概括內容要抓住內容要點,用簡明、准確的語句表達出來,概括性要強,語句要完整。
閱讀記敘文需要注意的幾點:寫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神態等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表現主題。記事的文章要弄清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分析事件的意義和它體現的中心思想。以寫景為主的文章主要是借景抒情,在分析時要注意:(1)寫景層次、景物特點、寫景順序、情景交融(2)想像、聯想、各類修辭手法的運用。借物抒情的文章主要是通過對某物的外形、內在特點的描繪,運用聯想、類比、襯托來歌頌(也有少數批判)與之有關的人物的內在精神特徵,往往採用象徵手法,多有議論、抒情,且常為篇末點題。分析這類文章要注意:(1)文中富有哲理的語言警句;(2)這種富有哲理的語言警句是以文中的哪類物的形象的描寫作為載體的,這類物的形象的描寫的何種特點;(3)想像、聯想、象徵寫法的運用

G. 中考古詩詞20首並賞析關鍵字 - 百度

1、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 2、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鑒賞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在命題上可以是綜合要求,也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問題,也可能和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結合起來考查。因此,我們要全面提高鑒賞能力,不能有偏廢。

一、鑒賞詩歌的形象

鑒賞詩歌的形象就是通過分析詩歌意象的個性特徵,感悟其中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詩歌的社會意義。

A、注意意象的色彩(字面和暗示)。 色彩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

暖色—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風發; 冷色—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凄涼。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杜甫《絕句》),詩中「黃、翠、白、青」四種鮮明的色彩,織成一幅絢麗的圖景,傳達出無比歡欣的心情。

B、通過動靜結合,相互映襯的手法開拓詩境,傳達情感。如:「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詩中「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態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又突出顯示了「春澗」 的幽靜。

C、詩歌的形象有時與民族歷史文化、傳統風俗習慣、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各方面發生聯系,被賦予某種特殊意義。我們在鑒賞時要優先考慮這些具有象徵意義的特殊意象。特殊意象:

「望月懷遠」 、「傷春悲秋」、「見流水則思年華易逝,梧桐細雨則凄楚悲涼」。

鴻雁——思鄉,信使;

杜鵑——薄命佳人,憂國志士,哀惋,至誠;

鷓鴣——思鄉,凄情;東籬——山塵脫俗之境;

菊花——高潔品質;楊柳——依依離別;

歲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桃花——美人;鳥——自由。

分析詩歌形象應注意景和情、物與 情;景和人,物與人之間的關系。

a.借景抒情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瞑》)

b.托物言志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運算元?詠梅》)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於謙《詠石灰》)

c.感物傷懷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杜甫《孤雁》)

d.情景交融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杜甫《絕句》)

二、鑒賞詩歌的語言

1、熟記常用術語,如:准確、生動、形象、傳神、凝練、精闢、簡潔、明快、清新、雋永、新奇、優美、絢麗、工麗、含蓄、質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詩眼」(「煉字」)

如:「紅杏枝頭春意鬧」;「春風又綠江南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梅影疏淡,幽香縷縷,梅花神態活現。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明顯用了擬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用字新鮮,突出了詩人內心的痛苦。

3、注意 「煉句」

由於詩歌篇幅、韻腳的約束或修辭的需要,詩人往往會對詩句進行特殊的處理,所以我們必須掌握一些古詩詞的語法知識,才能讀懂詩歌,進而鑒賞詩歌。

A、詞類活用

如:李商隱《無題》:「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悅,使……歡快;空,使……空明。

B、互文見義

如: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 ——煙月籠罩著寒水,煙月籠罩著沙。

杜甫《客至》「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花徑不曾緣客掃而今始為君掃,蓬門不曾緣客開而今始為君開。

C、倒裝

如:王維《山居秋暝》「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竹喧浣女歸,蓮動漁舟下」。

杜甫《秋興八首》「香稻啄余鸚鵡粒,碧梧棲老鳳凰枝」 ——「鸚鵡啄余香稻粒,鳳凰棲老碧梧枝」。杜甫在這里主要寫京城長安的風物之美,強調那裡的稻米和梧桐的非同尋常。

D、省略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三、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1、表現手法:

托物言志、情景交融、寓理於事、聯想、想像、渲染、對比、襯托、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正側面結合、直抒胸臆、卒章顯志、借古諷今、欲揚先抑、欲抑先揚等;

2、修辭手法:

比喻、比擬、借代、對偶、誇張、象徵、對比、襯托、雙關、設問、反問、反語、通感、互文、用典、化用、疊詞等;

3、表達方式:敘述、描寫、抒情、議論。

寓理於事:

詩歌分抒情詩和敘事詩兩大種,其中還有一種說理詩,雖數量不多,但影響頗大。這些詩都是通過具體事物來說理。幾大詩人如杜甫、陸游、蘇軾的作品中經常可以看到深含理趣的句子。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西林壁》蘇軾)——說明陷在裡面不能跳出來,往往被各種現象所迷惑,看不到事件的真相。

朱熹《觀書有感》里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陸游的《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王之渙的《登鸛雀樓》「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修辭:

詩文中運用修辭手法,其作用大體和其它文體中的修辭作用一樣。要發現修辭,直接說明作用。

比喻——更形象生動(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擬人——把事物人格化(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反問——強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誇張——強調和突出(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對偶——增強詩詞的音樂美,表意凝煉,抒情酣暢,增強詩歌外在形式美(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巧用典故,化用前人詩句——精煉含蓄;擴展內容;富有文采。

(這方面對課外閱讀量和歷史知識要求較高,但有時十分明顯。)

例如:姜夔《揚州慢》中杜牧的詩句;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拓跋燾的故事

王實甫《長亭送別》中的「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明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修辭中有一點尤其要引起注意,即反襯。專用術語「以靜襯動」,「以響襯靜」。

如:「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正襯(白居易《長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以美襯美。)

對比(李白《越中覽古》前三句與最後一句)

通感,感覺器官的溝通。(李白「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此時的雪花彷彿是春風中盛開的梨花,香飄萬里。視覺與嗅覺溝通,詩人的情意飽含其中。)

其他必備的知識和能力:

1、詩詞流派——山水詩、田園詩、邊塞詩、詠物詩;詞有豪放派、婉約派。

2、詩歌的個人風格

大而言之有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兩種。各詩家在自己的創作實踐中又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形成各自的藝術風格。

陶淵明—樸素自然、李白—豪邁飄逸、杜甫—沉鬱頓挫、白居易—通俗易懂、杜牧—清健俊爽、王維—詩畫一體、王昌齡—雄健高昂、李商隱—朦朧隱晦、蘇軾—曠達豪放、柳永—柔美婉麗、陸游—悲壯愛國。

3、鑒賞詩歌應懂得「知人論世」。

「知人論世」最早由孟子提出,他認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

4、鑒賞詩歌應善於聯想、想像

表面上,讀者閱讀詩歌時似乎跟著詩的形象走,處於被動地位。事實上,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積累、審美習慣和美學理想等,通過聯想和想像進入詩的意境,給詩的形象和詩人意到而筆未到的藝術空白加以補充和豐富。

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不僅使讀者看到杏花盛開的情狀,而且還可想像出花叢中鳥兒的嬉鬧,鳥語花香,有聲有色,把春的意境寫活了。

四、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

評價是鑒賞的最後一步:由對詩的「感受」上升到理性的概括。

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就是分析評價作品主題的社會意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度。分析評價要實事求是、要中肯,既不貶低也不拔高。

杜牧《泊秦淮》:「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從字面上看,此詩似在指責酒家賣唱女的無知和無心。但商女所唱得由聽者來點,可見這不過是曲筆。真正「不知亡國恨」的該是座中的豪紳、貴族、上層官僚。他們才是作者實際抨擊的對象。)

H. 初中語文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開頭、結尾、句子鑒賞答題方法 明天就中考考語文了,急求!!!!!

這個....不復制是不可能的,根本沒有那麼多的解題技巧
只能說這些解題技巧是我一直用的,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一、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二、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三、論證方式: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准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四、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1、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作用二個要點。具體如下: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2、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准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准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3、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4、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試,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重復或強化……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勸勉人們……;
(4)、補充論證了……。(有時候會考查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個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然後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後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5、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1)語言特點;(2)語體特點。做這類題目,要掌握語言風格一些關鍵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而語體特點,就是抓信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6、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如比喻,可結合比喻特點談,那就是形象生動;如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如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等。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為主。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7、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全)下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4:「結尾的內容」回答。
說明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一、分類
1、從說明對象的角度:事物性說明文、事理性說明文。
2、從說明文語言特徵:平實的說明文、生動的說明文。
二、說明的順序
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析: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徵——用途、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典型考題:本文使用了什麼說明順序?有何作用?
答題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說明順序對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第一空應該填具體的說明順序,第二空應該填寫具體的事物名稱或說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說明文,但又不能准確表述,可用「事理」、「科學事理」等模糊性的語言表述。)
三、說明的方法
1、常見的說明方法有:舉例子、分類別、下定義、摹狀貌、作詮釋、打比方、列數字、列圖表、引用說明。
2、常見說明方法的作用:
①、舉例子:通過舉具體的實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從而使說明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分類別: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分門別類加以說明,使說明更有條理性。
③、作比較:把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④、作詮釋: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具體的解釋說明,使說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將比作,從而形象生動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⑥、摹狀貌: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說明更具體生動形象。
⑦、下定義:用簡明科學的語言對說明的對象/科學事理加以揭示,從而更科學、更本質、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徵/事理。
⑧、列數字:用具體的數據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准確更有說服力。
⑨、列圖表:用列圖表的方式對事物的特徵/事理加以說明,使說明更簡明更直觀。
⑩、引用說明:引用說明有以下幾種形式——
A、引用具體的事例;(作用同舉例子)
B、引用具體的數據;(作用同列數字)
C、引用名言、格言、諺語;作用是使說明更有說服力。
D、引用神話傳說、新聞報道、謎語、軼事趣聞等。作用是增強說明的趣味性。
(引用說明在文章開頭,還起到引出說明對象的作用。)
四、說明文的語言品析
1、對整篇文章語文的品析,一般從二個角度談:A、准確;B、形象生動或簡明平實。
A是一般說明文的共同特點。B是針對不同語文風格的角度談。做這種評析整篇文章語言特點的題目,一定要結合文章具體內容談,比如可以選擇一句話為例子。
格式如下:這篇文章充分體現了語文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的特點,如「……」一句,就准確/生動形象/簡明平實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事理,
2、對具體篇/句/詞的評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詞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加點字詞有何作用?B、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C、加點詞語能否刪去?
這種題目往往要結合說明語言的准確性(有時是體現語言生動性)的特點答題。第二種題型還要在答題中比較二者的區別。第三種題型還要加上「刪去後不符合人們認識客觀事物的規律或與客觀事實不符合」之類的表述。
五、說明文寫法分析
1、結合說明方法談
模式: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內容: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參考前面說明方法,明確其作用)
2、結合修辭手法談
模式:這是一篇生動說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種修辭手法,說明了……(內容),使文章的說明形象生動。
3、結合表達方式談
記敘、描寫使說明更具體形象;抒懷議論使說明更有感情。那麼,從這個角度分析說明文的寫法,格式如下:這篇文章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除了說明外,還有……(從「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根據內容選擇),如……(具體舉例),就是……(表達方式)的運用,使說明更具體形象/充滿感情。
六、說明語段的作用
這種題目答題的角度有三:
(1)、結構、內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啟下、總結全文/前文。有時在文章在開頭,還起著引出說明對象/說明事理的作用。
(2)、結合說明方法談。
通過……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特徵或事理),使說明……(作用)。
記敘文閱讀知識與技巧
1.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文章內容(中心)?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格式: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劃分層次?
(1)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總分總(掐頭去尾)
7.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弧內)。
10.記敘順序及作用?
(1)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後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准確嚴密、精闢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寫作手法及作用?
(1)擬人手法
作用: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誇張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象徵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義寄託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對比手法
作用: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諷刺手法
作用:運用比喻、誇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欲揚先抑
作用: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後照應(首尾呼應)
作用: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0)設懸念
作用:引起讀者的注意與思考,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文章情節曲折
13.修辭方法及作用
(1)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誇張:突出特徵,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於抒情。
(5)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引申義,比喻義,雙關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將比喻、象徵還原)。
格式:「××」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繫上下文再解釋。(方法同上)
16.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開啟下文、總領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啟下(過渡)(4)為後文作鋪墊、打伏筆(5)照應前文(開頭)
17.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說明、抒情、描寫
18.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景物描寫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動情節發展(3)渲染氣氛(4)突出人物性格(5)襯託人物心情
25.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託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徵,襯託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
祝你考試過關
簡單一點:
說明文,簡單 直義 句法簡潔跟說明書一個寫法注重簡單 說明問題
議論文,點出問題的同時,要寫出自己的觀點,觀點越獨特越好!可以強調一些句法和語法,會是你的文章增色不少!
祝你考試順利!呵呵
閱讀的話,你先看題目,再看文章!這樣你就能在讀的時候能夠注意題目的出處在哪,好去尋找答案!論文的話,首先你要闡明你的觀點,開門見山!然後圍繞你的觀點,無論用舉例,還是講道理等等方式來證明你的觀點,這里要注意,你的思路一定要邏輯性強!盡量正反面都寫寫,還有就是什麼愛迪生、雷鋒等例子少用用,太土太俗,已經不入流了!用點中國十大人物,要新的!最後祝你考出好成績!字寫好看點!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