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的名句
A武則天
B蔡文姬
C納蘭性德
D李清照
綜上,出自男子之筆的是C。
2.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誰的名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是唐朝詩人杜甫的名句,出自《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意思是讀書只有讀透書,博覽群書,這樣落實到筆下,運用起來才能得心應手,有如神助一般。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2)筆的名句擴展閱讀: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作於唐玄宗天寶七載(748年),時杜甫37歲,居長安。韋左丞指韋濟,時任尚書省左丞。他很賞識杜甫的詩,並曾表示過關懷。天寶六載(747年),唐玄宗下詔天下有一技之長的人入京赴試,李林甫命尚書省試,對所有應試之人統統不予錄取,並上賀朝廷演出一場野無遺賢的鬧劇。
杜甫這時應試落第,困守長安,心情落寞,想離京出遊,於是就寫了這首詩向韋濟告別。詩中陳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負,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況,於現實之黑暗亦有所抨擊。
天寶七載(748年),韋濟任尚書左丞前後,杜甫曾贈過他兩首詩,希望得到他的提拔。韋濟雖然很賞識杜甫的詩才,卻沒能給以實際的幫助,因此杜甫又寫了這首「二十二韻」,表示如果實在找不到出路,就決心要離開長安,退隱江海。
杜甫自二十四歲在洛陽應進士試落選,到寫詩的時候已有十三年了。特別是到長安尋求功名也已三年,結果卻是處處碰壁,素志難伸。青年時期的豪情,早已化為一腔牢騷憤激,不得已在韋濟面前發泄出來。
3. 以德為中心的名言名句毛筆
勿以惡抄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
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恥祿之不伙,而恥智之不博.——張衡
土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李白
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入於污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周恩來
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於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害羞是畏懼或害怕羞辱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為.——斯賓諾莎
4. 關於毛筆的古詩名句
筆
【唐】貫休
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
手點時難專棄,身閑架亦屬高。何妨成五色,永願助風騷。
筆
【唐】李嶠
握管門庭側,含毫山水隈。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
鸚鵡摛文至,麒麟絕句來。何當遇良史,左右振奇才。
筆
【唐】楊收
雖匪囊中物,何堅不可鑽。
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筆
【唐】徐寅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軍書羽檄教誰錄,帝命王言待我成。
勢健豈饒肥水陣,鋒聒還學歷山耕。
毛乾時有何人潤,盡把焚燒恨始平。
5. 杜甫無處下筆的名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杜甫名句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 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
·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杜甫名句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 杜甫語錄
·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才大難為用。
·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伴此身?
·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 公若登台輔,臨危莫愛身。
· 人生有情淚沾衣,江水江花豈終極。 —— 杜甫語錄
· 顛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李逐水流。
·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
·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 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 杜甫名言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 江山如有得,山木更無私
·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 杜甫名言
·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 杜甫名句
·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 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 —— 杜甫名言
·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亭幽
·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 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
·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 杜甫名句
·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6. 給我一支筆,的名言詞
心正則筆正。
宋·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心正:指人的思想、品行端正。筆正:指書法純正。本句大意是:只有思想、品行端正,下筆寫字才會書法純正。「~」本是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回答穆宗問他為什麼善於用筆對說的話,意思是思想純正,沒有邪念,寫字就會寫得純正,合乎章法。其實「心正」與「筆正』之間並沒有必然的直接聯系,但一個人的才識、學問甚至性格、品格等修養,往往能通過書法體現出來。如風流倜儻的人,字也多半寫得瀟灑飄逸;忠厚淳樸的人,字也大都寫得朴實無華。作者雲「~」,無非是強調作人要注意思想品德的修養,這是至今我們都應該認真借鑒的。這句可供論述書法藝術中個人品質修養的重要性。
北宋文學家 蘇軾 《書唐氏六家書後》
下筆風起雲涌。 筆名言明末清初文學家 蒲松齡
筆是思想的舌頭。西班牙小說家 塞萬提斯
揮毫落筆如雲煙。唐代詩人 杜甫
傳神文筆足千秋。清代文人 永忠
長覺風雷筆下生。 關於筆的名言唐末詩人 崔道融
不動筆墨不讀書。中國革命家和教育家 徐特立
筆下龍蛇似有神。唐代書法家 張懷瓘
筆所未到氣已吞。北宋文學家 蘇軾
筆墨是智慧的犁鏵。 筆名言奈及利亞作家 約翰·克拉克
筆桿子已成為號角。19世紀美國浪漫主義詩人 朗費羅
意在筆前,然後作字。
見晉·王羲之《題衛夫人》。意:這里指字的形體、結構、筆劃搭配等。筆:這里指下筆書寫。作字:寫字。這兩句大意是:在動筆書寫之前,要先對所寫的宇的形體結構偃仰橫直等等有了充分的考慮,然後再下筆書寫。書法家在動筆之前,不僅要對每個字的形體太小,筆劃粗細,用墨濃淡,運筆急徐進行充分醞釀,精心設計,而且還要對字與字之間的互相搭配,整幅作品的結構布局有通盤的考慮,才能完成一件理想的書法作品。故而「意在筆前」是書法藝術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這兩句可供論述在書法創作中應先認真思考,作到胸有成竹後再下筆書寫;也可僅引用「意在筆前」說明在文學創作中應對要表現的內容有了深思熟慮之後再動筆。
東晉書法家 王羲之 《題衛夫人<筆陣圖>》
意在筆先,神余言外。清代文人 陳廷焯
意在筆先,力透紙背。 關於筆的名言清朝文學家、史學家 趙冀
意存筆先,畫盡意在。唐代畫家 張彥遠
未落筆時,先須立意。清代學者、書畫家 蔣和
落筆要舊,景界要新。清代畫家 唐岱
筆禿千管,墨磨萬錠。 筆名言北宋文學家 蘇軾
筆墨亦由人品為高下。清代畫家 方薰
文人之筆,勸善懲惡也。
漢·王充《論衡·佚文篇》。這兩句大意是:文人的筆,是用來勸人為善,懲戒惡行的。王充在這里說的是一種寫作目的,認為文人應該用自己的筆來「勸善懲惡」。這里的「善」、「惡」,自然是以封建社會的道德標准來衡量的。但王充已經認識到文學的社會性,指明了文人的社會責任,這是應該肯定的。社會主義時代的文學家,應該用自己的筆來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提倡好人好事,懲戒惡行劣跡,愛憎分明,褒貶得當。從這個意義來看,~兩句對當前的寫作仍然是有積極意義的。
東漢哲學家 王充 《論衡·佚文篇》
據鞍雄劍動,插筆羽書飛。
唐·杜審言《贈蘇味道》。蘇味道:初唐時人,曾居相位,後貶為刺史。據鞍:騎在馬上。雄劍:利劍。插筆:擱筆。羽書:軍事文書,插鳥羽以表示緊急。這兩句大意是:在馬上揮舞著利劍殺敵立功,在案旁寫成的羽書飛傳軍中。詩句贊揚蘇味道武能疆場殺敵,文能運籌帷幄,可化用以表現古時文武全才的人。
唐代詩人 杜甫的祖父 杜審言 《贈蘇味道》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關於筆的名言
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這兩句大意是:一下筆就能使風雨為之驚動,詩寫成後能使鬼神為之哭泣。這兩句是杜甫連用比喻、誇張的手法高度贊美李白才華橫溢,他的詩歌精妙絕倫,具有感人至深的藝術魅力。可供引用論述詩文創作應力求有分量,有力度,能打動人心,也可引用形容某些詩文作品氣魄宏太,感情強烈,富有藝術感染力。
唐代詩人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這兩句大意是:讀破了萬卷書,作起詩文章像有神助一樣。這兩句是杜甫的自我評價,雖多少有些誇張和自負的意昧,但確是經驗之談。它道出了一個質朴的真理,即博覽群書,吸取前人積累的知識和創作經驗,加以融會貫通,寫起詩文來就會下筆成章,若有神助。作者對讀書與寫作的關系作了精煉的概括,因而千古以來廣為傳誦。蘇軾的名言「讀書萬卷始通神」即從此化來。此名句可供引用論述平時注意讀書,注意積累知識對於創作的重要作用。
唐代詩人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
一字不可易,易則損文筆。古希臘盲詩人 荷馬
記者的筆可抵三千毛瑟槍。法國近代資產階級軍事家,政治家 拿破崙
吐言貴珠玉,落筆回風霜。 筆名言唐代詩人 李白
精華在筆端,咫只匠心難。唐代詩人 張祜
好脾氣是人生的一筆財富。英國散文作家 威·赫茲里特
父母的美德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古羅馬詩人 賀拉斯
胸中書富五車,筆下句高千古。 關於筆的名言明代文學家、戲曲家 馮夢龍
胸次山高水遠,筆端雲起風狂。北宋詞人 向子湮
輕吟一句情話,執筆一副情畫。現代詩人、散文家 徐志摩
縱橫正有凌雲筆,俯仰隨人亦可憐。
見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其二十一。「縱橫」句: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一稱頌北周著名文學家庾信的詩賦到晚年「凌雲健筆意縱橫」,意謂氣勢昂揚,意境開闊。俯仰隨人:即隨人俯揚,人家低頭就低頭,人家抬頭就抬頭,亦步亦趨,步人後塵,這兩句大意是:寫詩應該自抒性情,縱橫揮灑,如隨人俯仰,陳陳相因,也太可憐了.
金末元初詩人、史學家 元好問 《論詩三十首》
童心便有愛書癖,手指今余把筆痕。 筆名言
唐·劉禹錫《送周魯儒赴舉詩》。癖(pī匹):出於對事物偏愛而形成的習慣。把:握,這兩句大意是:從小就有喜讀詩書的癖好,長年樂此不疲,到現在手指上還留有明顯的握筆磨出的繭痕。這是劉禹錫對學有專攻的朋友的贊許。詩句採用誇張的手法,在讀書之「癖「上做文章:先在少小童心上濃抹一筆,一躍而寫當今,通過一個極大的時間跨度和一個至今猶存的「把筆痕」,突出與強化前邊的「讀書癖」,從而使漫長的時間也得到了強化。可謂惜墨如金,然而境界全出,興味盎然。
唐代文學家 劉禹錫 《送周魯儒赴舉詩》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洲。
唐·李白《江上吟》。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滄洲:泛指扛海。這兩句大意是:詩興酣暢之時,落筆行文力撼五嶽;揮毫成詩之後,笑做人間氣凌江海。~兩句寫李白文思酣暢,氣度非凡,落筆成篇,撼山凌海,充分表現出李白的文學才能和作者的高度自信。此句既可描述李白卓越的藝術天才,也可藉以褒揚其他作家卓越的藝術成就。
唐代詩人 李白 《江上吟》
庚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
唐·杜甫《戲為六絕句》其一。庾信:字子山,北朝末期詩人兼辭賦家。他的藝術成就集六朝之大成,對詩歌形式作過多方面的探索,對唐代詩賦的發展有較大影響。這兩句大意是:庾信的作品到了晚期更為成熟,他的筆鋒雄健,氣勢凌雲,縱橫揮灑,無不如意。此名句是對庾信的文學評價,後一句也可借來評價其他優秀作家縱橫捭闔、氣勢不凡的作品。
唐代詩人 杜甫 《戲為六絕句》
退筆如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
宋·蘇軾《柳氏二甥求筆跡二首》其一。退筆如山:據《太平廣記》載,智永住吳興永欣寺,學書有禿筆頭十瓮,後埋之,號為退筆冢。這兩句大意是:寫禿的筆頭即使堆積如山也不值得珍惜,其有讀破萬卷書才能實現通神的創作境界。蘇軾的外甥柳閎、柳辟很崇拜舅舅的書法,向蘇軾索求筆跡。於是,蘇軾寫了兩首詩自謙,說自己的書法未足珍惜.只有讀書萬卷才是學子們應追求的境界。「讀書萬卷始通神」一類的警句,是古人勸學的常用語,是我們民族文化遺產的一個組成部分。杜甫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之句,這種號召讀書廣博的口號,在知識爆炸,社會分工卻越來越細,專業面目趨狹窄的今天,仍有其現實的借鑒意義。
北宋文學家 蘇軾 《柳氏二甥求筆跡二首》
意匠如神變化生,筆端有力任縱橫。 關於筆的名言
宋·戴復古《論詩十絕》其四。意匠:指作文、繪畫時的精心構思。縱橫:奔放,不受拘束。這兩句大意是:精妙的構思出神入化,變化無窮,剛勁的筆觸縱橫恣肆,任意馳騁。浩瀚的文思,是寫作的基礎,文思浩瀚則筆力縱橫,筆力縱橫則表達如意,正如蘇軾所說;「意之所到,則筆力曲折無不盡意」。~兩句對創作時的構思和表達均有借鑒意義。
南宋詩人 戴復古 《論詩十絕》
愛好由來落筆難,一詩千改始心安。
清·袁枚《遣興六首》其五。由來:從來。落筆:下筆。這兩句大意是:由於愛美求好,我寫作時從來都感到下筆是很困難的事,一首詩總要反復修改千次才覺得心安。袁枚和蔣士銓、趙翼號稱「乾嘉三大家」,是當時詩壇盟主,可是他晚年寫詩還要千百次修改,才覺得心安。此詩的後兩句是「阿婆還是初笄女,頭未梳成不許看」,意謂作品不經反復修改,就像沒梳妝好的女子一樣,不許步出閨閣,拋頭露面,讓人看見。由此可見袁枚創作態度的謹嚴,也可見寫作中修改、錘煉的重要。
清代詩人 袁枚 《遣興六首》
妙不可盡之於言,事不可窮之於筆。
晉·郭璞《江賦》。這兩句大意是:長江景色的美妙,是語言敘述不盡的;與長江有關的歷史事件,是筆墨記錄不完的。原文雖然是針對長江的,但也可用來泛指其它事物。例如可供引用形容山川的壯麗、園林的秀美或某次經歷的豐富多采,令人難忘等。也可用以說明寫詩作文以含蓄雋永、耐人尋味為上,所謂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而不宜過於直露。
東晉著名學者 郭璞 《江賦》
信手拈來世已驚,三江滾滾筆頭傾。
金·王若虛《評東坡山谷四絕》其二。這兩句大意是:蘇軾作詩不假雕琢,信筆寫來.如江水從筆底滾滾傾出,詩情豪放,具有驚世駭俗的力量。這首詩的全文是:「~,莫將險語誇勁敵,公自無勞與若爭。」這是作者對蘇詩不假雕飾,自然驚人,詩情奔放,不可阻遏的藝術功力的高度評價,認為蘇詩決非黃山谷詩所能匹敵。後多用以形容文人才思敏捷,揮灑為文,如江水自然流出,滔滔不絕。
金代文學家 王若虛 《評東坡山谷四絕》
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筆名言
見唐·杜甫《醉歌行》。詞:文詞。筆陣:筆法陣勢。這兩句大意是:文勢浩瀚,如三蛺之水奔騰澎湃;筆法雄健,如千軍萬馬獨力橫掃。這是杜甫對堂侄杜勤的贊語,也可用來稱許才思敏捷,文勢磅礴和書法矯健,揮灑自如的人。
唐代詩人 杜甫 《醉歌行》
欲為平易近人詩,下筆情深不自持。清代思想家、文學家 龔自珍
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晉代書法家 衛恆
胸中歷歷著千年,筆下源源赴百川。魏衍
司源到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 關於筆的名言唐代詩人 杜甫
內憂未艾嘆蕭牆,點滴學問在筆頭。陶鑄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唐代詩人 岑參
人品高,學問深,下筆自然有書卷氣。清代學者 蔣驥
意得則舒懷以命筆,理伏則投筆以卷懷。 筆名言
南朝·粱·劉勰《文心雕龍·養氣》。意得:指文思涌現。命筆:執筆寫作。理伏:指文思阻塞。投筆:擲筆。卷:收。這兩句大意是:文思涌現就舒展情懷執筆書寫,文思阻薯就收起情思放下筆來。要寫出好的作品,不僅要有創作的願望,更需要有靈感,有沖動。光憑冥思苦想,是寫不出好文章的。所以劉勰主張文思暢達時就命筆行文,文思枯竭時就乾脆投筆卷懷,不要硬去搜索枯腸。這種見解是可取的。
南北朝文學理論家 劉勰 《文心雕龍·養氣》
人有一個好名聲,就等於擁有一大筆財產。英國歷史學家 托·富勒
美的至高無上的部分,無法以彩筆描出來。英國文藝復興時期作家,哲學家 培根
弄筆偎人久,描花試手初,等閑妨了綉工夫。
宋·歐陽修《南歌子》[鳳髻金泥帶]。試手初:初次試試自己(描花)的身手。等閑:白白地。這幾句大意是:這位新嫁娘久久地餓偎在丈夫的懷里,撫弄著彩筆,在婚後初次嘗試著描摹花朵。由於沉溺於幸福的愛河之中,白白地消磨掉不少時光,影響了刺綉工夫。這是一首描寫新婚夫妻恩愛生活的詞。~幾句把新婚夫婦的生活情態寫得逼真傳神。新娘子為了掩飾自己的羞澀,在~後,地又撒嬌地「笑問鴛鴦雙字,怎生書?」是她真的遺忘了,還是俏皮地故作逗趣,一任讀者猜想。
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南歌子》
在真正的偉人的領導下,筆會比劍更有力量。 關於筆的名言英國小說家 布爾沃·利頓
借用別人的觀點的人永遠也償還不了這筆債務。英國政治家 哈利法克斯
山谷鬱郁盤盤,雲水飛動,意出塵外,怪生筆端。
唐·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山谷:指膚西藍田輞川的山谷。鬱郁;樹木蔥蘢茂盛。盤盤:蜿蜒盤屈。塵外:塵世之外,指畫中充滿隱逸之情和禪意。這幾句大意是:(輞川)山谷蔥蘢盤屈,雲飛水動,隱逸之情和談禪之意溢於畫表,不凡的意趣生於筆端。王維性喜山水,熱最自然,崇信佛教,詩、畫多以山水為內容。晚年居於輞川,曾繪《輞川圖》,~幾句就是對《輞川圖》的生動的文字描繪,讀之如身臨其景。
唐代詩人 朱景玄 《唐朝名畫錄》
詩人! 筆下珍重罷! 眾生的煩悶 要你來慰安呢當代女作家 冰心 《繁星春水》
憐憫是一筆借款,為小心起見,還是不要濫用的好。 筆名言法國思想家 文學家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羅曼·羅蘭
一個人向著目標邁進的時候,應當筆直地朝前望的。法國思想家 文學家 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羅曼·羅蘭
若不是筆幫助了劍,愷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遺忘。亨·沃思
沒有感情這個品質,任何筆調都不可能打動人的心。法國哲學家 狄德羅
7. 有關筆的名言
●筆是思想的舌頭(塞萬提斯)
●筆桿子已成為號角(朗費羅)
●筆給人帶來的創傷是最回深的,它能使答生者死,死者生---(約·泰勒)
●我寧願受到晰蜴的恐嚇,也不願受到一枝無情的筆的進攻----(托·富勒)
●在真正的偉人的領導下,筆會比劍更有力量(布爾沃·利頓)
●若不是筆幫助了劍,愷撒大帝可能早已被世人遺忘----(亨·沃思)
筆落驚風雨,
8. 有關筆的名詩名句
1、《龍須頌》:「再釋其筆,曰龍須友」。筆有一副頌譽聯:(龍須)作友,鴝眼流光。版權「龍須」指筆。
2、蘇東坡《鮮於子駿見遺吳道子畫》:「覺來落筆不經意,神妙獨到(秋毫)顛」。
3、南宋- 楊萬里《誠齋集》:「仰枕槽丘俯墨池,左提大劍右(毛錐)。」
4、宋 -黃庭堅《戲呈孔毅父》詩曰:「(管城子)無食肉相,孔文兄有絕交書」。
括弧里是「筆」的稱謂。
9. 關於筆的名言名句
纖端奉積潤,弱質散芳煙。
————(中國)南朝梁·徐摛《詠筆詩》
註:「積潤」,墨汁。「芳煙」,墨散發的香味。
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
————(中國)唐·李嶠《筆》
註:「霜輝」,筆桿輝映。後句出典於: 南朝梁紀少瑜曾夢見授人贈筆,作文遂大進。江淹少時,夢人贈其五色筆,文才煥發,晚年夢人索還,故作詩無佳句。
雖非囊中物,何堅不可鑽。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中國)唐·楊收《筆》
註:「囊中物」,此指錐子。「三端」:指文人的筆端,武士的鋒刃,辯士的舌尖。
君子三端擅一名,秋毫雖細握非輕。
————(中國)唐·徐寅《筆》
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筆傲凌滄州。
————(中國)唐·李白《江上吟》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中國)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
————(中國)唐·李賀《高軒過》
落紙驚風起,搖空浥露濃。
————(中國)唐·耿湋《詠宣州筆》
註:「浥」,濕潤。
平生嚙盡詩書字,散作龍蛇落紙中。
————(中國)元·謝宗可《鼠須筆》
夢花不羨雕蟲巧,試草曾供倚馬忙。
————(中國)元·郭天錫《贈筆工范君用》
註:「夢花」,即「夢筆生花」,傳說李白有此夢,故詩才橫溢。「雕蟲」,即文人的雕蟲小技。「倚馬」,打仗時在馬前草擬文告,喻速度之快,有「倚馬可待」之說。
剛柔何必吹毛問,耐久真堪作友朋。
————(中國)明·瞿佑《羊毫筆》
啊,我的灰色鵝毛筆,/你是大自然最高貴的禮物! /你是我思想的奴僕,/服從我的每個意志……
————(英)拜倫《英格蘭詩人和蘇格蘭評論家》
筆是思想的舌頭。
————(西班牙)塞萬提斯《堂吉訶德》
筆墨是智慧的犁鏵。
————(紐西蘭)約翰·克拉克《英拉詞典》
筆桿已成為號角。
————(美)朗費羅《卡辛諾山》
10. 練書法的名句,俗語
1、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句
2、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蔡邕《九勢》句
3、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蔡邕《九勢》句
4、凡落筆結宇,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蔡邕《九勢》句
5、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蔡邕《筆論》句
6、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後書之;若迫於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蔡邕《筆論》句
7、筆跡者,界也,流美者,人也,非凡庸所知,見萬象皆類之。——鍾繇筆法句
8、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可為強哉?若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趙壹非草書句
9、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衛鑠《筆陣圖》句
10、凡書貴乎沉靜,令意在筆前,字居心後,未作之始,結思成矣。——王羲之書論句
11、王僧虔書如王、謝家子弟,縱復不端正,奕奕皆有一種風流氣骨。——蕭衍古今書優劣評句
12、書之妙道,神彩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王僧虔筆意贊句
13、心不厭精,手不忘熟。若運用盡於精熟,規矩諳於胸襟,自然容與徘徊,意先筆後,瀟灑流落,翰逸神飛,亦猶弘羊之心,預乎無際;庖丁之目,不見全牛。——孫過庭書譜句
14、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初謂未及,中則過之,後乃通會,通會之際,人書俱老。——孫過庭書譜句
15、篆尚婉而通,隸欲精而密,草貴流而暢,章務檢而便。然後凜之以風神,溫之以妍潤,鼓之以枯勁,和之以閑雅。故可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孫過庭書譜句
16、貴能古不乖時,今不同弊,所謂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何必易雕宮於穴,反玉輅於椎輪者乎! ——孫過庭書譜句
17、文則數語,方見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可謂得簡易之道。 ——張懷瓘文字論句
18、氣勢生乎流便,精魄出於鋒茫。——張懷瓘文字論句
19、深識書者,唯觀神采,不見字形。若精意玄鑒,則物無遺照,何有不通。——張懷瓘文字論句
20、夫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故輕則須沉,便則須澀,謂藏鋒也。——韓方明授筆要說句
21、素曰:「吾觀夏雲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驚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真卿曰:『何如屋漏痕?』素起,握公手曰:『得之矣!』」——陸羽懷素別傳句
22、往時張旭善草書,不治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韓愈送高閑上人序句
23、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乃可為法。——書小史載柳公權句
24、蘇子美嘗言:明窗凈幾,筆硯紙墨皆極精良,亦自是人生一樂。然能得此樂者甚稀,其不為外物移其好者,又特稀也。——歐陽文忠公集句
25、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餘。——歐陽文忠公集句
26、筆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獻之。筆禿千管,墨磨萬錠,不作張芝作索靖。——蘇軾題二王書句
27、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庄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東坡集句
28、故仆書盡意作之似蔡君謨,稍得意似楊風子,更放似言法華。——蘇東坡論書句
29、吾雖不善書,曉書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謂不學可。貌妍容有顰,璧美何妨橢。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蘇東坡次韻子由論書詩
30、書必有神氣骨肉血, 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東坡集句
31、古之論書者,兼論其平生,苟非其人,雖工不貴也。——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句
32、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東坡集句
33、今時學蘭亭者,不師其意筆意,便作行勢,正如羨西子捧心而不自寤其丑也。——山谷題跋句
34、凡學書欲先學用筆。用筆之法欲雙鉤回腕,掌虛指實,以無名指倚筆,則有力。——黃庭堅論書句
35、凡學字時,先當雙鉤,用兩指相疊,蹙筆壓無名指。高提筆,令腕隨已意左右。——黃庭堅論書句
36、凡作字須熟觀魏晉人書,會之於心,自得古人筆法也。——黃庭堅論書句
37、學書須要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若其靈無程,政使筆墨不減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山谷文集句
38、凡書害姿媚是其小疵,輕佻是其大病,直須落筆一一端正。至於放筆自然成行,則雖草而筆意端正。最忌用意裝飾,便不成書。——黃庭堅《山谷文集》句
39、凡書要拙多於巧。近世少年作字,如新婦子妝梳,百種點綴,終無烈婦態也。——黃庭堅論書句
40、用筆不知擒縱,故字中無筆耳。字中有筆,如禪家句中有眼,非深解宗趣,豈易言哉。——山谷文集句
41、一日不書便覺思澀,想古人未嘗片時廢書也。——米芾海岳名言句
42、學書須得趣,他好俱忘,乃入妙。別為一好縈之,便不工也。——米芾海岳名言句
43、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於意外。——米芾自述學書帖句
44、壯年未能成家,人謂吾書為集古字,蓋取諸長處,總而成之。既老始自成家,人見之,不知以何為祖也。——米芾海岳名言句
45、前人作字煥然可觀者,以師古而無俗韻,其不學臆斷,悉掃去之。——趙構翰墨志句
46、翟伯壽問於米老曰:「書法當何如?"米老曰:「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必至精至熟,然後能之。——姜夔續書譜句
47、與其工也寧拙,與其弱也寧勁,與其鈍也寧速。然極須淘洗俗姿,則妙處自見矣。——姜夔續書譜句
48、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松雪齋文集句
49、右軍書《蘭亭》,是已退筆,因其勢而用之,無不如志,茲其所以神也。——蘭亭十三跋句
50、學書有二,一日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崑山志載趙孟頫
51、右軍字勢,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齊梁間人,結字非不古,而乏俊氣,此又存乎其人,然古法終不可失也。——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句
52、右軍人品甚高,故書入神品。奴隸、小夫、乳臭之子,朝學執筆,暮已自誇其能,薄俗可鄙。——趙孟頫蘭亭十三跋句
53、字之中點畫重並者,隨宜屈伸以變換之點不變謂之布棋,畫不變謂之布運算元。——陳繹曾翰林要訣句
54、大率書有三戒:初學分布,戒不均與欹;繼知規矩,戒不活與滯;終能純熟,戒狂怪與俗。——項穆書法雅言句
55、書之法則,點畫攸同。形之楮墨,性情各異,猶同源分派,共樹殊枝者。——項穆書法雅言句
56、未書之前定志以帥其氣;將書之際養氣以充其志。勿忘勿助由勉入安,斯於書也,無間然矣。——項穆書法雅言句
57、古人名跡,愈閱愈作,仆性善草書,每一閱,必有所得,益知古人不易到也。——文彭六硯齋二筆句
58、作書須提得筆起,不可信筆。蓋信筆則其波畫皆無力。提得筆起,則一轉一束處皆有主宰。——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句
59、作書之法,在能放縱,又能攢捉。每一字中,失此兩竅,便如晝夜獨行,全是魔道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句
60、字須奇宕瀟灑,時出新致,以奇為正,不主故常。——董其昌畫禪室隨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