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木瓜賞析

木瓜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9 13:31:52

⑴ 詩經木瓜賞析 關於賦比興的解析

譯文
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內投贈我,我拿瓊容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釋
⑴木瓜: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薔薇科,果實長橢圓形,色黃而香,蒸煮或蜜漬後供食用。按:今粵桂閩台等地出產的木瓜,全稱為番木瓜,供生食,與此處的木瓜非一物。
⑵瓊琚(jū居):美玉,下「瓊玖」、「瓊瑤」同。
⑶匪:非。
⑷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⑸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⑵ 《詩經》選其中3首,並賞析其中一首。不要關雎,蒹葭,木瓜,桃夭。謝謝了,急需。

王風 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秦風 無衣 (豈曰無專衣,與子同袍。。屬。)
魏風 碩鼠(碩鼠碩鼠,無食我黍。。。)
《無衣》表現了秦軍高昂的鬥志,戰士之間的深厚戰斗情誼。。。具體自己網路

⑶ 如何賞析詩經《木瓜》

《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你贈送給我的是木瓜果子,我回贈給你的是「瓊琚」,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昂貴得多,這體現了人類的那種高尚情感,這種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親情、友情。這種情感注重的是考慮對方的心理,力求使對方心裡獲得平衡與滿足,以求彼此間心心相印,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看重的是它的象徵意義,表達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是愛慕之情的表露,所以說「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後邊的詩句詩作者採用了與第一節完全相同的句式和格式,只有男女之間互贈的信物有所變化,你送我「木桃」,我便回送你「瓊瑤」;你送我「木李」,我便回送你「瓊玖」,看那意思只要你送我東西,我必要送給你比你送我的更昂貴的東西,從形式上看只不過是第一節的反復出現,疊章易字,而從表達的程度上看則表現出情感在一步一步加深,特別是從表現藝術手法上看,這正是詩經的一大特點,重章疊句的形式,一唱三嘆的詠唱,可謂餘音裊裊,繞梁三日而不絕。

⑷ 投我以桃,報之以禮 寫作背景 賞析

投我以桃,報之以禮「投桃報李」語出《詩經.大雅.抑》:「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於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彼童而角,實虹小子。」 原指他人以桃贈我,我以李回之。後喻朋友之間禮尚往來或相互贈答,常用此語。
《詩經?大雅?抑》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如託名宋尤袤《全唐詩話》就有「投木報瓊,義將安在」的記載),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並論。可是倘若據此便認為《抑》的傳誦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稍微作一下調查,便會知道這首《木瓜》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與「投桃報李」不同,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一種人類的高尚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友情)。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實際上也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表現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所以說「匪報也」。「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其深層語義當是:雖汝投我之物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實貴逾瓊琚(瑤、玖);我以瓊琚(瑤、玖)相報,亦難盡我心中對汝之感激。清牛運震《詩志》評此數語雲:「惠有大於木瓜者,卻以木瓜為言,是降一格襯托法;瓊瑤足以報矣,卻說匪報,是進一層翻剝法。」他的話並非沒有道理,但顯然將木瓜、瓊瑤之類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實,其他解此詩者似也有此病。實際上,作者胸襟之高朗開闊,已無衡量厚薄輕重之心橫亘其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從這一點上說,後來漢代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盡管說的是「投金報玉」。其意義實也與「投木報瓊」無異。

⑸ 國風·衛風·木瓜的作品鑒賞

《詩經·大雅·抑》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如託名宋尤袤《全唐詩話》就有「投木報瓊,義將安在」的記載),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並論。可是論傳誦程度還是《木瓜》更高,它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對於這么一首知名度很高而語句並不復雜的先秦古詩,古往今來解析其主旨的說法居然也有七種之多(據張樹波《國風集說》統計)。按,成於漢代的《毛詩序》雲:「《木瓜》,美齊桓公也。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於漕,齊桓公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物焉。衛人思之,欲厚報之,而作是詩也。」這一說法在宋代有嚴粲(《詩緝》)等人支持,在清代有魏源(《詩古微》)等人支持。與毛說大致同時的三家詩,據陳喬樅《魯詩遺說考》考證,魯詩「以此篇為臣下思報禮而作」,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意見與之相同。從宋代朱熹起,「男女相互贈答說」開始流行,《詩集傳》雲:「言人有贈我以微物,我當報之以重寶,而猶未足以為報也,但欲其長以為好而不忘耳。疑亦男女相贈答之詞,如《靜女》之類。」這體現了宋代《詩》學廢序派的革新疑古精神。但這一說法受到清代《詩》學獨立思考派的重要代表之一姚際恆的批駁,《詩經通論》雲:「以(之)為朋友相贈答亦奚不可,何必定是男女耶!」現代學者一般從朱熹之說,而且更明確指出此詩是愛情詩。因此詩主旨說法多不同,而「木瓜」作為文學意象也就被賦予了多種不同的象徵意義。其中「臣子思報忠於君主」「愛人定情堅於金玉」「友人饋贈禮輕情重」三種意象逐漸成為「木瓜」意象的主流內涵。
《木瓜》一詩,從章句結構上看,很有特色。首先,其中沒有《詩經》中最典型的句式——四字句。這不是沒法用四字句(如用四字句,變成「投我木瓜(桃,李),報以瓊琚(瑤、玖);匪以為報,永以為好」,一樣可以),而是作者有意無意地用這種句式造成一種跌宕有致的韻味,在歌唱時易於取得聲情並茂的效果。其次,語句具有極高的重疊復沓程度。不要說每章的後兩句一模一樣,就是前兩句也僅一字之差,並且「瓊琚」「瓊瑤」「瓊玖」語雖略異義實全同,而「木瓜」「木桃」「木李」據李時珍《本草綱目》考證也是同一屬的植物.其間的差異大致也就像橘、柑、橙之間的差異那樣並不大。這樣,三章基本重復,而如此高的重復程度在整部《詩經》中也並不很多,格式看起來就像唐代據王維詩譜寫的《陽關三疊》樂歌似的,——自然這是《詩經》的音樂與文學雙重性決定的。
「你贈給我果子,我回贈你美玉」,與「投桃報李」不同,回報的東西價值要比受贈的東西大得多,這體現了一種人類的高尚情感(包括愛情,也包括友情)。這種情感重的是心心相印,是精神上的契合,因而回贈的東西及其價值的高低在此實際上也只具有象徵性的意義,表現的是對他人對自己的情意的珍視,所以說「匪報也」。「投我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其深層語義當是:雖汝投我之物為木瓜(桃、李),而汝之情實貴逾瓊琚(瑤、玖);我以瓊琚(瑤、玖)相報,亦難盡我心中對汝之感激。清牛運震《詩志》評此數語雲:「惠有大於木瓜者,卻以木瓜為言,是降一格襯托法;瓊瑤足以報矣,卻說匪報,是進一層翻剝法。」他的話並非沒有道理,但將木瓜、瓊瑤之類已基本抽象化的物品看得太實,其他解此詩者似也有此病。實際上,作者胸襟之高朗開闊,已無衡量厚薄輕重之心橫亘其間,他想要表達的就是:珍重、理解他人的情意便是最高尚的情意。從這一點上說,後來漢代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盡管說的是「投金報玉」。其意義實也與「投木報瓊」無異。 《毛詩序》:「《木瓜》美齊桓公也。衛國有狄人之敗出處於漕。齊桓公救而封之遺之車馬器服焉。衛人思之欲厚報之而作是詩也。」
鄭玄《箋》:「匪非也。我非敢以瓊琚為報木瓜之惠欲令齊長以為玩好結己國之恩也。」
賈誼《新書·禮篇》:「故禮者所以恤下也。……詩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上少投之則下以軀償矣。弗敢謂報願長以為好。古之蓄其下者其報施如此。」

⑹ 青木瓜之味賞析

作品賞析當一些作家以一種全知全能的姿態扮演著這一時代的聖者,諄諄告誡他的同類這該如何那該怎樣的時候,肖復興卻以他樸素的思想、清淡的風格吸引著讀者;當一些作家以這個流派那個主義,使文學成為越來越難懂的文字模塊的時候,肖復興卻用最平實的語言講述著最易懂的哲學原理,令讀者折服。《青木瓜之味》同樣體現了他一貫的創作風格。
《青木瓜之味》論情節並不算復雜。從情節的藝術性角度來評價,作品除了懸念的設置外沒有太過張揚的渲染,甚至和某些作品有著相似的營構。如果從這個角度說,此文算不得好作品,但作品的高妙之處恰恰在於平中見奇、常處見新,在於作者借這件通俗的事來表達他對這個道德缺失的時代人與人之間信任危機的一點兒思考和消弭這種危機的祈望。
這個時代是體制轉型、經濟飆升、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時代,也是一個道德缺失相對嚴重的時代。人與人之間最起碼也是最重要的道德底線——信任——一天天被慾念吞噬,人與人之間失去了許多本來應有的東西,剩下的只是猜忌、隔閡和不相容。《青木瓜之味》讓我們再次聆聽了一位有著強烈道德憂患意識的作家心靈深處的聲音。
且看肖復興是如何描繪我們這個道德缺失的年代的:
回到家後,我就把這件意外相逢的事情當作喜帖子,向家裡的人講了,不想立刻遭到全家一盆冷水澆頭,紛紛說我:「你以為你遇到了知己呢?別是個騙子吧?」「可不是,現在騙子可多著呢,你可別忘了狐狸說幾句贊揚的話,是為了騙烏鴉嘴裡的肉。」「什麼?你還把咱家的地址告訴了人家?你傻不傻呀?你就等著人家上門找到你頭上來騙你吧!」言語里潛藏的信息是:現在的人善於偽裝,不能輕易信任一個人,人與人之間應該高築起心靈的防護牆。這是道德缺失、信任危機的文字注腳。當然,作者的憂患意識表現得比較平和,但並不表示就不深刻,相反這種平和倒使人感到了思考的深度。信任已然走近危崖,能夠不虛美、不隱惡,用文學家的良心、道義和不瘟不火的作派來撫慰那個被咬噬得遍體鱗傷的道德軀體,這需要怎樣的修養啊!是啊,不是一朝被蛇咬的慘痛教訓,作者的家人何來這些經驗之談,作者怎能產生「誰也不會把騙子兩字寫在腦門上,高明的騙子現在越來越多,防不勝防」的想法,並為此提心吊膽呢?
道德缺失、信任危機的病症拿捏准確了,下一步就該談到如何療救了。這個問題,對於作者而言,該是多麼棘手啊!作者的影響力有限,不過,文學家自有他們的道德擔當,自有他們的道德理想,所以作者為作品寫了個理想的結尾。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個年輕而真誠的女子,不會忘記這件事情,不會忘記這兩個木瓜。總記得切開木瓜時的樣子,別看皮那樣青,裡面卻是紅紅的,格外鮮艷,特別是那獨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間里飄盪著,好多天沒有散去。
這是作者的理想,作者用了象徵手法,不惜溢美之詞,把純朴的打工妹比喻成雖其貌不揚,「裡面卻是紅紅的,格外鮮艷,特別是那獨有的清香味道,在房間里飄盪著,好多天沒有散去」的木瓜。作者是識得木瓜的好處的,但這不是作者創作的目的,作者嗅出的是木瓜的香味,更嗅出了人與人之間仍舊存在的信任。作者有著自己的憧憬,在作者心目中,打工妹的行止成了道德危崖上綻放的一朵美麗之花。
但這朵花綻放得太辛苦了,是打工妹以被誤解的代價成就的,這也是作者為什麼試圖努力去縫合這個時代的道德裂痕的原因所在。[1]
17.請你在文章第①自然段前加幾句話,另寫一個開頭,使新的開頭與結尾照應。(3分)

18.「我」在與年輕女子交往的過程中,感情發生了多次變化。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出「我」在不同時間、地點的感情變化。(6分)
(1)在郵局前與年輕女子交談時:
(2)回家受到家人埋怨後:
(3)收到木瓜後:
19.文章第⑤自然段寫「我」向家人講了「我」與年輕女子相遇並留下地址的情況後,受到家人的埋怨,你認為家人的話有無道理?說一說你的看法。(3分)

20.文章的題目與結尾都提到了青木瓜之「味」,你認為青木瓜有哪些「味」?請簡要地談談你的理解。(5分)

21.讀了本文後,你認為哪個地方寫得最有特色?試就此作一點簡要的評價。(5分)

答案: 17.參考示例:①我曾經收到一個讀者送給我的禮物,是兩個青木瓜。②我怎麼也忘不了兩個青木瓜,因為這兩個木瓜的清香,現在還在我心中縈繞。③我怎麼也忘不了兩個青木瓜,這兩個青木瓜寄寓了一位真誠的讀者對我的一片深情和厚望。(3分)
18.⑴「我」對年輕女子信任(1分)、熱情(1分)。
⑵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1分)並懷疑年輕女子是騙子(1分)。
⑶對誤會年輕女子感到愧疚(1分)並被她的行為深深憾動(1分)。
19.參考示例:①有道理。因為社會上確實有不少這樣的騙子存在,中國人有一種傳統觀念是「防人之心不可無」。②家人的話沒有道理。因為人與人之間應該真誠相待,多一份理解,多一些信任。(3分)
20.①寫出青木瓜本身特有的清香味道;②寫出年輕女子身上體現出來的真誠、熱情;③寫出人與人之間應當有的真誠與信任即可。(表層和深層含義。5分)
21.參考示例:①本文以小見大,借一件小事表達了一個值得重視的社會問題。②文章最後一段的句子,表意含蓄豐富,有餘味。③運用了懸念,使文章波瀾起伏。④文章略寫了年輕女子的生活經歷,詳寫了「我」與年輕女子交往的前前後後,突出了中心。⑤文章細膩地描寫了「我」的心理活動,以「我」的感情變化貫穿全文,不僅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而且使文章的線索更加清晰。⑥文中第③段中的省略號省略了年輕女子與本文主題無關的其他話,使文章的文字更加簡約。(5分)

⑺ 列舉2-3首《詩經》中的愛情詩篇,並加以賞析。孔子刪詩標准並加以簡析。

《詩經》,原稱《詩》抑或《詩三百》。先秦時期其實還並無《詩經》這個稱呼,直到漢代,《詩三百》因被儒家學者作為經典以後才有了《詩經》這個稱呼。而所謂《詩三百》也並不是整整300篇,而是305篇,稱三百篇是取整數。

《詩經》收集了我國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500多年間的詩歌,從多方面描繪了宏闊深邃的社會生活畫面,包括政治諷喻、生產勞動、家庭生活、愛情婚姻、戰爭行役、祭祀宴飲、英雄業績、民族歷史等,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3500年前漫長歷史時期的社會風貌。愛情是人類特有的感情,是一種自發的不由自主的情感沖動,同時也是個體的一種自我表達、選擇。人之所以稱之為人就是因其有愛且懂得如何去愛!歌頌愛情也是永不凋謝的主題。「無郎無姐不成歌」,這情形古今並沒有什麼不同。有關愛情的詩篇在《詩經》中佔有突出地位,約佔十五國風160首的三分之一。
朱熹在《詩集傳序》中說:「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於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也。」15《國風》中《鄭風》《衛風》的愛情詩最有名。朱熹認為是「淫奔之詩」,是從封建理學角度說的。從人性角度說,這些詩都是很純真的愛情詩。這些詩,反映了先民的愛情生活,熱烈而浪漫,清新而純凈,是心與心的交流,是情與情的碰撞。雖然同屬愛情題材,內容卻很少重復,凡屬戀愛生活里所有的憂喜得失、離合變化都在這些詩里得到了表現。
—————————————————————————————————

如下就是逼人所採集的部分先民的愛之作——

《周南·關雎》
關關睢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鍾鼓樂之。

第一章四句是總述,寫小夥子「在河之州」由關雎之聲而引起對漂亮苗條的姑娘的愛慕之情。「睢鳩」預示著男女愛情的和諧專一。第二章八句寫求愛、思戀過程,「君子」想追求「淑女」,但卻「求之不得」,陷入了朝思暮想、寢食不安的苦戀情形。第三章八句主要是寫抒情主人公的幻覺,彷彿和那個姑娘結成了情侶,共同享受著和諧、歡樂的婚後生活。
這首詩的藝術特點是言切而意婉。第一章「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二句,直往直來,坦率而大膽。從第二章起,細節描寫增多了,小夥子由於「寤寐思服」,徹夜翻來覆去,睡不踏實,這確是真情流露,是生命慾望和人性本能的自然顯露。越睡不安穩,越是心潮起伏;而人在戀愛時總是好往樂觀處想,於是他想到將來結婚時場面多麼熱鬧,婚後感情多麼融洽和諧,生活多麼美滿幸福。這一切遐想,都是從「悠哉悠哉,輾轉反側」的失眠中幻化出來的。雖說是主觀的一廂情願,卻並非可望而不可即。《關雎》的作者以豐富而圓滿的想像來填充眼前無可排遣的相思,「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全詩以追求和思念為主旋律,展示了一個男子的痴情,中和平正中含蓄著一股難以遏止的激情,代表了《詩經》的總體風格。
詩中運用比興的表現手法,以物喻人,借景抒情,描繪生動傳神,感情真摯動人,以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藝術形式,充分表現了人們對於美滿婚姻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與願望,不愧為《詩經》開卷、列居首位的佳作。
————————————————————————————

《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是一首描寫男女互贈定情物,表示相互愛慕的篇章,充滿了和諧、明媚、秀雅、甜蜜的情致。投:投贈,贈送。青年男女之間互贈信物,是古代民間的一種求愛方式。現在有些民族仍有此習俗。木瓜:植物名,果實橢圓。瓊:赤玉,又是美玉的通稱。琚:佩玉名。「瓊琚」和下二章的「瓊瑤」、「瓊玖」都是泛指佩玉而言。好:愛。木桃:就是桃子,下章的「木李」也就是李子,為了和上章「木瓜」一律,所以加上「木」字。瑤:美石,也就是次等的玉。
不管是女子,還是男子,平凡的一草一木,在情人的眼中都會變成無價的珍寶,那是愛情的象徵,無比深厚的戀情也由此顯現出來。你送給我木瓜,我送給你佩玉,並不是簡單的回報,而是表示要永遠地相親相愛!有人說,《木瓜》的作者是一隻大木瓜。人家給的只是木瓜,他或她就拿玉來回報了。《紅樓夢》里愚鈍的邢夫人也知道:「金子還得拿金子來換。」可是,人家不是以物易物,要的是一顆心——「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不是回報的意思,是表示我誠心誠意地和你談戀愛,願意和你一起慢慢變老。我相信,《詩經》時代的男女是很純真的,但在現實社會中我們看到的是太多的功利和自私,這是應該反省的。
現代人說「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不僅僅指愛情,還引申為「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的意思。
————————————————————————

《召南·摽有梅》
摽(biào)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dài)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jì)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這是一首委婉而大膽的求愛詩。當梅子還很多的時候,既女子年齡還小不著急婚嫁的時候,她希望小夥子挑個吉祥日子向她求愛。當梅子不多、即女子歲數已大的時候,她希望小夥子當天就向她求愛。梅子快落完了,青春快要消逝了,有心來求的小夥子啊,就不要再耽誤啦,馬上開口吧。「求我庶士」,不妨讀為「我求庶士」。很妙的是女子感情的變化,越來越急切——這里描寫的少女,到了一定的年齡,如果還沒有男子追求,她們就會大膽地毫無顧忌地向男子主動求愛:「求我庶士,迨其謂之!」這是怎樣的女子啊! 她渴望愛情,就坦率地表白,就主動、大膽地追求。應該指出的是,這種主動追求是出自於內心愛的萌動,她們把自己比作熟透的梅子,呼喚小夥子們快來采擷。這種對愛情的熱烈追求,順乎人性自然地發展著,不受任何禮法的約束,無需遮遮掩掩。「召南:摽有梅」正是寫出了年齡較大的姑娘對愛情的迫切追求。
《毛詩序》曰:「《摽有梅》,男女及時也。召南之國,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時也。」「男女及時」四字,已申明詩旨;後數語乃經師附會,應當略去。《周禮"媒氏》曰:「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明白了先民的這一婚戀習俗,對這首情急大膽的求愛詩,就不難理解了。陳奐則對此篇巧妙的興比之意作了簡明的闡釋:「梅由盛而衰,猶男女之年齒也。梅、媒聲同,故詩人見梅而起興」(《詩毛氏傳疏》)。龔橙《詩本義》說「《摽有梅》,急婿也。」一個「急」字,抓住了本篇的情感基調,也揭示了全詩的旋律節奏。從抒情主人公的主觀心態看,「急」就急在青春流逝而夫婿無覓。
從詩篇的藝術結構看,「急」就急在三章復唱而一步緊逼一步。重章復唱,是《詩經》基本結構。但從詩意的表達看,有兩種不同的形態,即重章之易辭申意和重章之循序漸進。《木瓜》首章 「報我以瓊琚」、次章「報我以瓊瑤」、末章「報我以瓊玖」,即為語雖異而情相類的重章之易辭申意。《摽有梅》則屬於重章之循序漸進。三章重唱,卻一層緊逼一層,生動有力地表現了主人公情急意迫的心理過程。首章「迨其吉兮」,尚有從容相待之意;次章「迨其今兮」,已見敦促的焦急之情;至末章「迨其謂之」,可謂真情畢露,迫不及待了,聞聲如見人。
珍惜青春,渴望愛情,是中國詩歌的母題之一。《摽有梅》作為春思求愛詩之祖,其原型意義在於建構了一種抒情模式:以花木盛衰比青春流逝,由感慨青春易逝而追求婚戀及時。從北朝民歌《折楊柳枝歌》「門前一株棗,歲歲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孫兒抱」,到中唐杜秋娘的《金縷曲》「花枝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從《牡丹亭》中杜麗娘感慨「良辰美景奈何天」,到《紅樓夢》里林黛玉嘆惜「花謝花飛飛滿天」;以至聞捷《吐魯蕃情歌》中的「蘋果樹下」和「葡萄成熟了」這兩首名作,可以說,無不是這一原型模式的藝術變奏。然而,《摽有梅》作為先民的首唱之作,卻更為質朴而清新,明朗而深情。
————————————————————————

《 鄭風·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在城樓上等候她的戀人。全詩三章,採用倒敘手法。前兩章以「我」的口氣自述懷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戀人的衣飾借代戀人。對方的衣飾給她留下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見其相思縈懷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約,只好等戀人過來相會,可望穿秋水,不見影兒,濃濃的愛意不由轉化為惆悵與幽怨: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捎個音信?縱然我沒有去找你,你為何就不能主動前來?第三章點明地點,寫她在城樓上因久候戀人不至而心煩意亂,來來回回地走個不停,覺得雖然只有一天不見面,卻好像分別了三個月那麼漫長。
近人吳闓生雲:「舊評:前二章回環入妙,纏綿婉曲。末章變調。」(《詩義會通》)全詩五十字不到,但女主人公等待戀人時的焦灼萬分的情狀宛然如在目前。這種藝術效果的獲得,在於詩人在創作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詩中表現這個女子的動作行為僅用「挑」、「達」二字,主要筆墨都用在刻劃她的心理活動上,如前兩章對戀人既全無音訊、又不見影兒的埋怨,末章「一日不見,如三月兮」的獨白。兩段埋怨之辭,以「縱我」與「子寧」對舉,急盼之情中不無矜持之態,令人生出無限想像,可謂字少而意多。末尾的內心獨自,則通過誇張修辭技巧,造成主觀時間與客觀時間的反差,從而將女子纏綿的愛戀之情形象地表現了出來。心理描寫手法,在後世文壇已發展得淋漓盡致,而上溯其源,本詩已開其先。所以錢鍾書指出:「《子衿》雲:『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子寧不來?』薄責己而厚望於人也。已開後世小說言情心理描繪矣。」(《管錐編》)
——————————————————————

《 鄭風·狡童》
彼狡童兮,不與我言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
彼狡童兮,不與我食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這首詩寫一個女子愛上一個年輕小夥子,不知什麼原因,兩個人產生了誤解,小夥子對她冷淡了,於是姑娘唱起了這首歌。那個小帥哥,不跟我說話了。因為他的原因,使我飯都想吃了,氣都氣飽了。那個小帥哥,不和我一起吃飯了。因為他的緣故,使我覺都睡不安。戀愛過程是男女雙方不同思想、性格、感情在逐漸了解中取得和諧一致的過程。因此,即使沒有環境的阻礙,中間也不免有所矛盾。也許偶爾因為一句話也會鬧個小別扭,賭氣不再和對方說話。這畢竟是很不愉快的,內心的真正情感和口頭上表現的態度並不協調,因此常常是當對方不在面前時道出自己的真實心情。這種情形也許有些可笑,但確實存在。《狡童》就生動地表現了這種情形。談戀愛是很鬧心的事,談得好的時候,春風得意,甜蜜幸福;談不好的時候,飯吃不下,覺睡不安,心裡非常痛苦。這首詩就是女子此時此刻強烈情感的內心道白,愛怨交加,真實可信。
——————————————————

『王風·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采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子衿》寫的是女子等待男子,表現女子等待男子的焦急心情。《采葛》寫的是男子等待女子,表現男子期盼著與女子見面的焦急心情。女子採摘去了,「采葛」、「采蕭」、「采艾」,男子渴望與女子見面,一天沒有見面就覺得好長時間沒有見了。「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通常人們認為是說一日不見,如隔三年。但在原詩中,「三秋」不是指「三年」。全詩有一個漸進的過程:「一日不見,如三月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里有一個感情的漸進過程:三個月……三個季度……三年。「三秋」是指三個季度。
《詩經》中所謂國風,今天讀起來古意盎然,余香滿口,當年也是流行民間俗得不能再俗的曲調,是原生態。隔了幾千年,說的卻是相似的事實:只要心上人不在身旁,就覺得時間格外漫長,好像所有的季節都從身邊流走,沒有任何賞心樂事,直等得花兒都謝了。「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

『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

這是一首祝賀新婚的詩,它主要描述了新娘的美貌,同時祝願她給家族帶來好運與幸福。全詩內容雖然簡單,但層層遞進,先寫桃花的花來形容新娘的美貌,再寫桃花的果實來比喻新娘婚後生子,最後寫桃花的葉子來比喻新娘福蔭後代。這首詩藝術上的特點是描述生動並充滿喜慶氣氛。恰當的比喻也是本詩的特點。後世形容女人「艷若桃花」,應是從這里來的。
——————————————————————

『鄭風·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雖則如雲,匪我思存。
縞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
雖則如荼,匪我思且。
縞衣茹藘,聊可與娛。
這首詩也是寫愛情的。一個小夥子在眾多如雲的姑娘中間,不愛那花枝招展的貴族少女,也不愛慕那衣錦豪華的姑娘,只有那「縞衣綦巾」、裝飾樸素的姑娘一直占據著他的心。這位男子對待愛情是非常專一的。所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表現了他的真摯、堅貞、忠誠的戀愛觀。這與那些「花心」男人形成鮮明對照。有些人吃著碗里的,看著碗外面的,四處用情,到處採花。
如果問我是否相信人可以同時愛兩個人,我當然相信。但我更相信世上有「取第花叢懶回顧」的感情。愛情貴在專一。《情史》上記載,有個公子遇到了一個瞎了一隻眼睛的歌伎,愛得神魂顛倒,旁人表示不解,他說,美麗的眼睛有一隻就夠了,自從遇到她之後,我看世上的女人都像多了一隻眼睛。多麼讓人盪氣回腸--「這世間有百媚千紅,我獨愛你那一種」。

——————————————————————————————

『衛風·伯兮』
伯兮朅兮,邦之桀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其雨其雨,杲杲出日。願言思伯,甘心首疾。
焉得諼草?言樹之背。願言思伯,使我心痗。

這詩寫一個婦人思念她的從軍遠征的丈夫。她想像丈夫執殳前軀,氣概英武,頗有一些驕傲之感,但別後刻骨的相思卻是夠受的。在她寂寞無聊的生活里,那相思不但丟不開,甚至倒成為她寧願不丟開的東西了。家庭是社會的一個小單位,社會的動盪,直接波及家庭。一旦遇到戰爭,首先遭到破壞的乃是美好和平的家庭生活。有時是去抵抗入侵的異族,有時是去鎮壓各地的叛亂,不管怎樣都要抽男的去當兵,留在家中的妻子,日夜惦念著行役的丈夫。她們的懷念不是一般的懷念,那永遠是充滿不安和憂慮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來,幾乎成為她們生活中唯一有意義的內容。在詩經中有不少出色反映這類情感的作品。《衛風·伯兮》就是其中之一,非常形象地寫出一個女子對丈夫的深深思念。
詩一開篇,我們看到一個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伯」本是兄弟間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這里轉用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所以我們譯作「大哥」),口氣中帶著親切感。——現代的歌謠還常見這種情形。這位丈夫為什麼是值得驕傲的呢?一則他長得英武偉岸,是一國中的豪傑,同時也因為他非常勇敢,充當了君王的先鋒(由此看「伯」身份,當是貴族階層中的武士)。而驕傲的來源,主要恐怕是在後一點上。假如「伯」雖然長得高大英武,在戰爭發生時卻畏縮不前,妻子就沒什麼可以公然誇耀的了。——其實,一般人所知道的光榮,也就是社會所認定的光榮,個人在這方面是沒有多少獨立判斷的能力的。
轉入第二章,寫自從丈夫出征,妻子在家就不再打扮自己了,任由頭發——女性身體最富裝飾性的部分——零亂得像一蓬草。這後來成為中國古代情詩最典型的表達方法,如「自君之出矣,明鏡暗不治」(徐幹《室思》),「終日懨懨倦梳裹」(柳永《定風波》),「起來慵自梳頭」(李清照《鳳凰台上憶吹簫》)等等,不勝枚舉。這是以對女性的美麗的暫時性的毀壞,表明她對異性的封閉,也即表明她對丈夫的忠貞。不過,作為軍人的妻子,這種舉動還有進一步的意味。在古代,婦女是不能上戰場的,因此妻子對從軍的丈夫的忠貞,實也是間接表現了對於國家的忠貞——這就不僅是個人行為,也是群體——國家的要求。試想,假定一個軍人在前方冒著生命危險打仗,他的妻子卻在後方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走東家串西家,哪怕並無不軌之舉,他能夠安心嗎?這不僅對於家庭是危險的,對於國家也有極大的不利。所以,社會尤其需要鼓勵軍人的妻子對其丈夫表現徹底的忠貞。此詩不管是出於什麼人之手(它可能是一位婦女的自述,也可能是他人的擬寫),這樣寫才是符合上述要求的。後來杜甫的《新婚別》寫一位新娘對從軍的丈夫表示「羅襦不復施」,還要「當君洗紅妝」,好讓他安心上戰場,與本篇可謂一脈相承。
然而,盡管詩中的女主人公算得上「深明大義」,她對自己的丈夫能「為王前驅」很感驕傲,但久久的盼待一次次落空仍然給她帶來巨大的痛苦。對於古代婦女來說,生活的全部內容、幸福的唯一來源就是家庭;家庭被破壞了,她們的人生也就被徹底破壞了。而等待從軍的丈夫,這與一般的別離相思是不同的——其背後有很深的憂懼。潘岳《寡婦賦》用本詩為典故,有雲:「彼詩人之攸嘆兮,徒願言而心疼……榮華曄其始茂兮,良人忽已指背。」正是揭示了詩中未從正面寫出,而又確實隱藏在字面之下的恐怕丈夫最終不能歸來的憂懼。知道這一點,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第三、四兩章所描寫的女主人公的期待、失望與難以排遣的痛苦。她甚至希望自己能夠「忘憂」,因為這「憂」已經使她不堪負擔了。
詩必須有真實的感情,否則不能打動人;但詩人的感情也並非可以盡情抒發的,它常常受到社會觀念的制約。拿《伯兮》來說,如果一味寫那位妻子為丈夫的報效國家而自豪,那會讓人覺得不自然——至少是不近人情;反過來,如果一味寫妻子對丈夫的盼待,乃至發展到對戰爭的厭惡(這在事實上絕非不可能),卻又不符合當時社會的要求。所以最後它成為我們讀到的這個樣子:對親人的強烈感情經過責任感的梳理而變得柔婉,有很深的痛苦與哀愁,但並沒有激烈的怨憤。由於本詩所涉及的那種社會背景在中國歷史上是長期存在的,所以它的感情表現也就成為後世同類型詩歌的典範。
關於本篇的題旨,《毛詩序》解釋為:「刺時也。言君子行役,為王前驅,過時而不反(同「返」)焉。」意思就是:理想的政治不應該使國人行役無度,以至破壞了他們的家庭生活。實際所謂「刺」在詩中並無根據,不過作者所表達的儒家政治理想,卻是符合詩中女主人公的願望的。

————————————————————————————

這里已有超過10首之多,想來應該夠了吧?!
transfered by 思無邪
http://t.qq.com/foxsel

⑻ 賞析「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譯文] 他送我鮮桃,我以瓊瑤還報他。
[出自] 春秋 《國風·衛風·木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
投:擲,拋。
木瓜: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薔薇科,果實長橢圓形,色黃而香,蒸煮或蜜漬後供食用。按:今粵桂閩台等地出產的木瓜,全稱為番木瓜,供生食,與此處的木瓜非一物。
瓊琚(jū居):美玉,下「瓊玖」、「瓊瑤」同。 瓊:美玉。瓊琚(jū):佩玉。琚:古人佩帶的一種玉,系在珩(héng佩玉上面的橫玉,形狀像磬。)和璜(huáng半壁形的玉)之間。
匪:非。 報:回報,報答。
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瓊瑤:美玉。瑤:美玉。
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瓊玖(jiǔ):美玉。玖:次玉的美石。

譯文:
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⑼ 兩首古詩要原文、翻譯、賞析.

《詩經·衛風·木瓜》

原文:
投我以木瓜,
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
報之以瓊瑤。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
報之以瓊玖。
匪報也,
永以為好也!

翻譯:
你將木瓜投贈我,
我拿瓊琚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
我拿瓊瑤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
我拿瓊玖作回報。
不是為了答謝你,
珍重情意永相好。
注釋:
1.木瓜: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薔薇科,果實長橢圓形,色黃而香,蒸煮或蜜漬後供食用。按:今粵桂閩台等地出產的木瓜,全稱為番木瓜,供生食,與此處的木瓜非一物。
2.瓊琚(jū居):美玉,下"瓊玖"、"瓊瑤"同。
3.匪:非。
4.木桃!果名,即楂子,比木瓜小。
5.木李:果名,即榠楂,又名木梨。
【賞析】
《詩經·大雅·抑》有「投我以桃,報之以李」之句,後世「投桃報李」便成了,成語,比喻相互贈答,禮尚往來。比較起來,《衛風·木瓜》這一篇雖然也有從「投之以木瓜(桃、李),報之以瓊琚(瑤、玖)」生發出的成語「投木報瓊」(如託名宋尤袤《全唐詩話》就有「投木報瓊,義將安在」的記載),但「投木報瓊」的使用頻率卻根本沒法與「投桃報李」相提並論。可是倘若據此便認為《抑》的傳誦程度也比《木瓜》要高,那就大錯而特錯了,稍微作一下調查,便會知道這首《木瓜》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⑽ 詩經 木瓜寫了什麼事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詩經·木瓜
《詩經·木瓜》,是通過贈答表達深厚情意的詩作,出自《詩經·國風·回衛風》,是先秦時期衛國的一答首描述愛情的民歌,是現今傳誦最廣的《詩經》名篇之一。

作品名稱
《詩經·木瓜》

作品別名
《衛風·木瓜》《國風·衛風·木瓜》

創作年代
先秦

作品出處
《詩經》

文學體裁
古詩

作者
無名氏

作品原文

詩經·木瓜
木瓜

投我以木瓜①,報之以瓊琚②。匪報也,永以為好也③!

投我以木桃④,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⑤,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詩經·木瓜
① 木瓜:落葉灌木,果似小瓜。古代有一瓜果之類為朋友的信物的風俗。

②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你將木瓜投給我,我將回報你珍貴的佩玉。投,投擲,此作贈送,給予。報,報答。瓊琚,佩玉名,古代的飾物。後邊「瓊玖」、「瓊瑤」同此。

③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並非只是為了回報,而是表示永遠相愛。匪:同「非」。好,愛。

④木桃:薔薇科木瓜屬,落葉小喬木,無枝刺。

⑤木李:果名。即榠樝[míng zhā],又名木梨。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