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攝影賞析怎麼寫

攝影賞析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0-12-29 00:13:39

Ⅰ 鑒賞下面攝影作品求寫300字左右賞析文字

構圖很中規中矩,主體抄放在一個比較舒服的位置,符合大眾的審美情趣。

曝光上來說,高光溢出,無甚大礙。
景深上也可以,大光圈虛化背景,突出主體。可能是本身鏡頭所限,開不了很大的光圈,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光圈還可以再大些,背景再柔化一下感覺會更舒服。
照片整體綠意盎然,苦瓜的形狀蒼勁有力,乍一看上去,會使人心情愉悅,用時下流行的話來說,就是充滿正能量。
可是那個紅紅的「苦海無邊」,起這個名字這是鬧哪樣?名字有點文不對題,牽強附會。
單看照片,不會讓人聯想到任何關於苦海無邊的東西,雖說這是苦瓜。我覺得遠不如直接叫「苦瓜」更好,這其實涉及到給作品起名的大問題上來了,好的題目對照片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差的題目就會毀了作品本身。無忌上或者蜂鳥上這種例子太多了,我是特別討厭明明是 個攝影小品類的照片,偏偏苦大仇深的起個富有社會責任感的題目,感覺就像我那不喜歡洗臉的兒子被我硬生生給一頭按到洗臉盆子里,別提多難受了。
另外我個人經驗拍這種東西,逆光效果最棒,尤其是對於樹葉的表現,逆光可以把葉子的色彩和輪廓、紋理表現的淋漓盡致,而且畫面也比較容易出氛圍。
綜合一句話,好圖都讓標題給毀了!

Ⅱ 一張攝影作品賞析

曝光:主體人物的暗部曝光比較適中,同時兼顧了亮部的曝光,人物整體曝光比較和諧;背景曝光過度,因為人物之外的景物佔用了大量的篇幅,所以照片整體曝光稍顯過。

構圖:整體構圖較好。作為一張人物為主的情景照,人物占篇幅的比例較小,而且按照「三分法「和簡化的「三分之一法「曝光理論,人物稍稍偏左。如果篇幅少做調整會更好。

攝影語言:在陽光下,少女奔跑在青翠的草地上,體現了勃勃生機和朝氣。

下面是修改的:

聚焦:人物主體對焦准確,背景虛化,適當突出了人物。

曝光:景物主體-人物的暗部曝光比較適中,同時兼顧了亮部的曝光,人物整體曝光比較和諧;人物高光部雖然損失了部分細節,但是成功刻畫了人物輪廓,成為點睛之筆;背景曝光過度,同時因為人物之外的景物佔用了大量的篇幅,所以照片整體曝光稍顯過。

動態效果:使用了較高的快門速度成功凝固了人物的動作。

構圖:整體構圖較好。作為一張人物為主的情景照,人物占篇幅的比例較小,而且按照「三分法「和簡化的「三分之一法「曝光理論,人物稍稍偏左。如果篇幅少做調整會更好。

攝影語言:在陽光下,少女奔跑在青翠的草地上,體現了勃勃生機和朝氣。

整體:創作主題較好;具體拍攝也比較成功的體現了主題;構圖方面主體不足夠突出;主體人物曝光較好,整體曝光稍作調整為好。

Ⅲ 如何欣賞一幅攝影作品 從構圖 技巧 等專業一點的方面

攝影圖片欣賞的一般方法:說起來也很簡單:一般講,2個方面,內容/構思和藝術/手法。
其實由此對一幅作品進行復雜的審美活動,因人而異,所產生的結果卻是很不一樣的。它並不是有個統一標准或數學運算定律來統一認識,要麼「英雄所見略同」,看法較一致,也有差異,你給99.5,我給99.7,你給5顆星,我給3顆星等;要麼「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你喜辣,我愛酸,你說好,我嫌糟,大家爭持不下。這是由於多種因素造成的:首先,審美對象是美的,其次,我們認為它是美的,問題就出在「認為」上,每個人的知識積累,藝術修養,審美取向,情趣喜好等的不同和差異就會得出大相徑庭的結果。 但無論如何,對一幅作品的認識而進入欣賞審美的路數,方法應該大致差不多的。
首先:這幅作品是否讓俺一見鍾情,第一眼印象不錯,對胃口,願意費些時間和筆墨口水去欣賞它,學習它。這一條跟個人因素關系很大,常因個人趣味而定好惡。
其二:分析畫面內容,題材,主題,意義,以及氣氛,情緒,傾向等等。
有句話說,藝術都是相通的,雖說太籠統,太含混,但如果從任何藝術種類都必須由內容和形式所構成的概念出發,這話就清楚了。
攝影屬視覺藝術,如此,它就離不開線條,塊型,色彩,光線等等視覺基本元素,進而運用這些元素來組合/勾連畫面內容和形式的內在聯系,最終以此來完成藝術形象的塑造,而這個藝術形象所表達的主題,情緒,氣氛因此得到完整表現,創作者的思想也寓之其里。
方法: 也就是胡思亂想,翻來覆去的演繹,歸納什麼的。
1,認知形象,回答畫面是什麼的問題。
2,分解內容/形式,研究畫面主體和客體等之間的內在結構聯系
3,辨析元素,線條,塊型,色彩,光線等狀況
4,整體思考,作品表達的主題意義,情緒氣氛,揣摩作者的立意和思想
5,深層聯想,推己及人,作品有什麼寄託寓意
6,咀嚼品味,觀者自我內心的感受和情感共鳴
其實,各人有各人的招,怎麼順手怎麼來吧!
其三:
如前所述,一幅片子制勝成功的決定性因素在於按快門拍攝前的主題思考和技術准備,也是最終給與欣賞者含英咀華完成審美過程的前提。 如老西名言:沒有照相機就沒有攝影,信然。
那麼,在欣賞所喜愛的風光攝影作品就必然涉及完成作品創作的器材應用和技術手段。有言攝影者有兩類:一是技術類,主要興趣在把玩機器和技術製作;二是主題類,主要精力放在各類攝影流派的研究和創作上,但無論怎樣,誰都沉醉那迷人的小機器悅耳的卡嚓聲,誰都沒完沒了地夢想擁有各種各樣的相機和鏡頭。
方法:也就是胡猜亂想攝影師玩的啥器材和技術處理
1,器材應用處理, 相機牌號是猜不出來的, 但相機的畫幅尺寸要參考的, 還有鏡頭,膠片,濾色鏡等。不同焦距鏡頭,不同種類的膠片和各種濾色鏡的運用對作品有直接影響, 攝影師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對作品產生怎樣的效果。
2,攝影技術手法,基本的攝影技術在每次創作都需要的,快門速度,光圈景深,超焦距,透視效果,曝光組合和補償等選擇和運用。攝影師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對作品產生怎樣的效果。
3,視點和角度變化,風光攝影拍攝點的選擇是很不容易的,充分利用「地利」,上下左右俯仰六合的轉換都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攝影師是怎樣處理它們的,對作品產生怎樣的效果。
4,應該說是拍攝後期的暗房或者PS處理了,特別是PS處理,攝影界對此曾爭論不休,現在的觀念和認識似乎被接受不少了。網上欣賞圖片,不容置疑,沒有很高的PS技術處理,就不能有賞心悅目的最終的作品產生。

Ⅳ 如何賞析攝影作品具體點的,最好有模板……

最高境界:就是作品的意境,作品內容的表述,尤其是內涵。

第一種賞析攝影作品是較大眾化的版,如普通民權眾看掛歷那樣,只能說出風景漂亮,妹妹漂亮、顏色鮮、照片清楚之類的評價,其實只要掌握好天氣,只要你到了風景點,或者妹妹長得漂亮一些,是較容易拍出好看照片的。

第二種賞析攝影作品是攝影愛好者,他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照片的構圖、影調、色彩、用光的技巧上。一般說來,他們拍出的照片已開始向藝術攝影方向發展,這些照片有些看頭了。

第三種賞析攝影作品是發燒友。他們對攝影的執著追求,讓人敬佩。他們非常關注攝影器材的選擇。如相機、鏡頭、膠卷、相紙、葯水等。

第四種賞析攝影作品是攝影藝術家,他們更注重攝影作品構思、思想內涵,拍攝時機與人物神態的把握,作品的視覺沖擊力,表現主題的手法技法、後期製作等等。

模板之類的,可以去 數碼攝影家協會 ( cd-pa )上有很多

Ⅳ 如何寫好攝影圖片賞析

一、 拍攝者的目的是什麼?二、 這張照片之所以成功是在於處理手法,還是在於題材?三、 你能否看出這張照片是在自然的情況下拍攝的呢?還是人為擺布的?四、 機緣這個因素在這張照片里起了多大作用?五、 構圖的效果如何?六、 光線的光源和性質如何?七、 是否運用暴光來控制照片的反差和影調?為什麼?八、 是否利用景深(不論是大景深還是小景深)來創造特殊效果?為什麼?九、 為了控制動作的清晰度,用的是高速快門還是低速快門?為什麼?十、 是否用廣角鏡頭或長焦鏡頭?為什麼?十一、 是否使用濾色鏡控制影調或色調?為什麼?十二、 拍攝者對瞬間的掌握是否准確?十三、 在製作過程中,反差和影調是否得到了控制?為什麼?十四、 這張照片的剪裁是否達到最好的效果?十五、 是否使用什麼特技創造了特殊的效果?十六、 照片製作中是否克服了什麼技術上的困難?十七、 這張照片和你看到的題材類似的照片有何相似之處?十八、 這張照片有哪些與眾不同的地方?十九、 從整個畫面說,照片有沒有再看第二眼的價值?如果有,是什麼原因?二十、 拍攝者的目的在多大的程度上達到了?

Ⅵ 攝影作品怎麼賞析

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欣賞攝影作品。

1、明確的主體。

2、畫面中的其它部分為主體服務。

3、表達盡可能地簡潔。

下面我們配以正反例子,來直觀地感受下這三點。

1、明確的主體。

和很多藝術創作一樣,攝影很重要的一點是——你想表達什麼?

而攝影的主體,直接關繫到畫面的內容,進而影響到攝影的主題表達。

反面例子:

- END -

-----------

更多內容歡迎微信搜索公眾號【攝影貓不斬】查看歷史消息

微博搜索【蔡汶川Swence】私信回復「喵」有100G攝影干貨贈送哦~

Ⅶ 從攝影的角度賞析這張圖片 300字左右

逆光拍攝照片灰度太水平構圖底部反光建議剔除左邊露路燈角知何用意 落低垂專已經遠樹影余暉比屬例足否故意安排 視線聚焦落處視平線空比例與面比例稍主題啥要表現空面要表達路途空偏所必須給照片起標題沒標題沒取捨 同剪裁達同意境經期處理二完全同內涵甚至更沒主題照片沒深

Ⅷ 攝影作品賞析怎麼寫,求大神,言簡意賅即可

了解創作背景,拍攝意圖或者創作意圖

畫面的構成來分析,包括構圖,安排。。回。。

構圖就說採用什答么構圖法(三分法 對角線 三角形 梯形 S形 均衡式 節奏與韻律……)

這樣構圖的好處(平衡增加對比 增強沖擊力 舒緩 有層次 ……)

用光的用法(正面光側面光 逆光 ……)

好處(柔化物體增強輪廓 漏光效果……)

還有虛實處理
攝影作品主要拍攝的是什麼,美術作品主要表現什麼,就是畫面的主體。背景如何烘托,主題如何深化

最後的就是思想性了 表達了毛,評點作者意圖?目的?我們從中的感受和收獲?

Ⅸ 寫照片賞析1000字!從攝影角度還有照片內容和主題思想寫 並且穿插一些國內外攝影師的思想做對比!謝

【鮮明的對比 辛辣的諷刺】
對比,是攝影創作中常用的一種手法,是作者利用事物之間的差異,深化主題,發
人深思的一種手段。著名的美國女攝影家伯克·懷特在1937年拍攝出的這一幅利用
褒貶對比照片《等領救濟糧》。
1937年,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里遭受洪災,大水吞噬了很多土地和無數房
屋,不少窮苦大眾流離失所,成為領救濟糧的災民,尤其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黑人,
每天都需排著隊等待領發救濟的麵包。
懷特在用相機反映這一現象時,不是單純的拍一些災民生活苦難的鏡頭,而是選擇
了一處在災民領救濟糧長隊的後面一塊巨大的廣告牌上的畫面和畫面上的文字來與長隊
對比:飢餓的災民排長隊領救濟糧,廣告牌上是滿面笑容、西裝挺拔的富人坐著豪華的
小汽車享福;汽車里是白人,排隊者大都是黑人;廣告牌上的文字是「沒有一種生活方
式比得上美國生活方式」,車頂上的黑字是「全世界最高的生活水平」。在一幅畫面中
各種信息的鮮明對比,正好入木三分地說明了美國貧富懸殊的社會本質和存在著的嚴重
種族歧視,同時也辛辣地諷刺了美國吹噓的「美國的生活方式」,深刻揭露了「全世界
最高的生活水平」的畫皮。從畫面的對比中我們也看到了攝影家對美國社會現象的看法
、態度和對被壓迫者深深的同情。

Ⅹ 如何描述一幅攝影作品的意境q

攝影藝術作品意境,
攝影藝術中,意境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 體驗生活的意境注入
攝影藝術作為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它的突出特點是把攝影家強烈的主觀因素滲透到攝影創作之中,並且「 物化」為藝術作品和藝術形象,因此,攝影家的內在精神世界顯得尤其重要和突出。故攝影家自身的感受、 意境、思想、心境、願望、志趣等因素,對於攝影創作活動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攝影家必須 具有超出常人的豐富意境。杜勃羅留波夫曾經說過,在思想家與藝術家之間,還有這種區別,後者的感受力 要遠比前者生動得多,強烈得多,他們兩者都是根據他們的意識已經接觸到的事實,來提煉自己的世界觀的 。可是一個感受力比較敏銳的人,一個有『藝術家氣質』的人,當他在周圍的現實世界中,看到了某一事物的 最初事實時,他就會發生強烈的感動。由此可見,作為攝影創作主體的攝影家,對待生活絕不能冷若冰霜, 也不應象思想家、科學家那樣冷靜客觀地對待事物。攝影家藝術修養的全過程,也是培養和陶冶自己深摯的 藝術意境的過程。

藝術意境是伴隨著體驗生活能力、藝術構思能力和藝術表現能力的提高而逐步豐富和深摯起來的,在攝影創 作的全過程中始終充滿著藝術意境,沒有意境的藝術形象是蒼白的、無力的、沒有生氣和神韻的。攝影作品 之所以能以情動人,就在於攝影家在其中飽含著、凝聚著、燃燒著強烈的思想感情,藝術意境之所以成為藝術創作和藝術思維的重要特徵之一,也在於在藝術思維的每一個環節上都滲透著、伴隨著與之相應的藝術意境。因為藝術意境是攝影工作者對客觀事物所持態度的一種情緒體驗,所以,只有具有深厚的藝術修養和對生活認識深刻的攝影家,才會在攝影創作中產生深刻而真摯的意境;才會在生活對象面前自覺或不自覺地產生「浮想聯翩,夜不能寐」的藝術創作激情,才會在攝影作品中表現出感人至深的藝術形象。 歐威特認為自己的攝影創作思想極為簡單:「我力圖使觀眾獲得快樂,但我首先要求的是富有意境、具有人性的照片。
在今天的世界上,太多的事情都是由毫無感情、缺乏人性的人乾的。我的意思是有的照片即使能引人入勝、充滿機智詼諧,技術上也完美無暇,但若不具有個性,那它便失去了作為一張有趣的照片所包含的神韻。」因此,從事這種創造性活動的藝術家必定是具有豐富意境的人。

二、 再現生活的意境表達
攝影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要善於將意境對象化為藝術形象。托爾斯泰認為,藝術創作就是用「動作、線條、色彩、聲音以及言詞」塑造形象來傳達意境,美國哲學家蘇珊?朗格將藝術創作視為「人類意境符號形式的創造」。攝影藝術創作作為一種意境活動,是用攝影的獨特符號系統來表現人類的崇高意境,因而攝影藝術創作對主體思想意境的表現呈現為一種「表現美」。 攝影家在進行攝影藝術創作時,總是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審視被攝對象,對被攝對象進行審美改造和藝術加工,自覺或不自覺地滲透進自己的態度、情緒和意境。因而,塑造的攝影藝術形象凝聚著主體的審美認識和審美意境。當審美主體直觀到自身的意境時,便會因滿足而獲得美感。創作主體的審美意境直接支配著整個攝影藝術創作過程:從審美體驗、藝術構思到藝術傳達;從審美表象、審美意象到藝術形象,甚至從具體的取景、構圖、布光到後期製作,每個階段,每個環節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主體的態度、情緒和意境,體現著主體的審美理想和藝術情趣。 審美意境對攝影藝術創作的支配,還體現在主體意境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上。在攝影藝術創作過程中,主體意境的表現有兩種形態:紀實形態和象徵形態。攝影本身的紀實屬性決定了紀實形態是攝影藝術主體意境表現的主要形式。創作主體或「寓情於景」,或「借景抒情」,將主觀意境潛藏在客觀寫實的藝術形象之中。攝影家表現意境,一方面直接抓攝現場瞬間氛圍和人物瞬間情緒,直接拍攝被攝對象的喜怒哀樂悲等意境,深入發掘心靈深處的意境變化;另一方面由於攝影家對題材的選擇,主題的提煉,構圖的取捨和光影的控制,不知不覺將自己的主觀情緒和意境揉進了藝術形象中。而現代攝影諸流派的創作手法來營造「主體意境的表現美」,將主體意境掩藏在點、線、面的構成關系之中,或潛藏在「無明確含義」的象徵符號之中,認為客觀對象只是主觀意境表現的物質依託,只有削弱其現實時空意義,才能滲透進主體的意境,才能將欣賞者的注意力引導到對作品意境的發掘。攝影藝術意境的表現形式有「情景交融」和「情理交織」。我國攝影藝術的意境,與傳統的繪畫和詩歌一樣,多藉助自然景物而呈現為一種情景交融的詩情畫意。攝影家開拓意境,或以「情」傳神;或以「神似」求「形似」;或在「有限的畫面」中表現無窮的「畫外畫」和「像外像」,情和景交融互滲,才發掘出最深的景,一層比一層更深的情。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為景。當攝影家因體驗人生、體驗社會生活而觸發意境,萌生創作沖動時;當這種意境與人類的意境,與時代的意境相通時,感性意境升華為理性意境,轉化為具有客觀必然性的意境,便取得了情與理的統一,呈現為一種在有限畫面中表現出無限理性外延的意境。

三、 攝影作品中的意境交流

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其作品就不能僅滿足於人的視覺愉悅感,而更應去觀照人的心態和揭示人的本質,因此攝影作品的目的也不僅僅是再現客觀事物和形象,而應當考慮如何揉合進作者的意境,使作品超越有限的方寸具有更深邃的內涵。攝影藝術作品作為審美意識的物化形態,其內容不是純客觀再現的生活,也不是逼真摹寫的生活,而是經過藝術概括,飽浸著攝影家思想意境,審美理想和藝術追求的生活,是一種心靈化的生活和心靈物態化的生活。因此有人說史密斯的作品在深深地感動著每一個懂照片和不懂照片的人,他的影像看不出技術性的語法,只有意境上的的語言,連不識字的人都會產生共鳴。因此,攝影藝術作品的內容不僅包括攝影家能動反映的生活,還包括攝影家對社會生活本質的發掘。概括地說,攝影藝術作品內容的構成,除了呈現的「客觀再現」的內容外,還包括凝聚的「主觀表現」的內容。體現在攝影作品中的主題是攝影家通過藝術形象表現出來的思想意境,表現著攝影家對社會生活的主觀思考、態度和意境,表現著社會的意境和人類崇高的意境,表現著時代的意境和民族的意境。 攝影藝術作品中的表現形式是創作者得以表現意境的物質基礎,點、線、面的安排,畫面布局的擇取,影調、色調、明暗及形體組合的處理產生了「有意味的形式」,才具有了一定的審美意義,同時也具有了承載或傳遞某種意境的屬性。每一種具體的攝影藝術表現形式都對應著特定的心理感受,都能引起或優美、或抒情、或熾烈、或豪放、或優郁等對應的心理反映和感受,能表達出個人、群體、社會或民族的特定精神,這就構成了「形式的內容」。

在攝影藝術鑒賞活動中,欣賞活動必須建立在對作品直接感受的基礎上。只有首先對作品進行感知,才能讀解和闡釋其內容和意境。攝影藝術作品的內容與形式因素一齊呈現在觀眾面前,直接作用於眼睛這種審美感官,讓觀眾充分地感知和盡興地體驗。觀眾的觀賞活動和意境活動正是建立在對影調、色彩和對藝術形象直接感知的基礎上,才實現了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知的飛躍。因此作品內容與形式決定著欣賞者接納的意境和生發的意境,即進行著意境交流。

四、 鑒賞過程的意境共鳴

藝術欣賞中的共鳴是指欣賞中的一種心理現象,在欣賞過程中欣賞者的思想感情同作品蘊含的思想感情相通或基本一致,產生感應交流,引起一種強烈的情緒激動。托爾斯泰在《藝術論》中對共鳴的描述是:「這種感覺的主要特點在於:感受者和藝術家那樣融洽地結合在一起,以致感受者覺得那個作品不是其他什麼人所創造的,而是他自己創造的,而且覺得這個作品所表達的一切正是他很早就已經想表達的」。
意境的共鳴來自兩方面的移情力,一是創作者「移我情」,將自我意境移入作品;一是意境物態化的作品對於欣賞者,產生「移他情」的魅力。所以藝術傳遞意境是一種雙向運動:一方面是創作主體表現意境;一方面是鑒賞主體體驗意境和生發意境。攝影藝術鑒賞活動中的意境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被攝對象的客觀意境,攝影家的主觀意境及鑒賞者生發的意境。畫面上表現的「被攝對象的客觀意境」其實並不「客觀凝聚著攝影家的主觀

意境,而鑒賞者生發的意境也只是對這種意境的一種反映形式。所以,鑒賞主體的意境活動,歸根結底表現為兩種形式:一是體驗畫面表現的意境和潛藏的意境;一是觸境生情,生發的意境。在攝影藝術鑒賞時,鑒賞主體所體驗的意境與生發的意境,往往與創作主體表現的意境和鑒賞客體(作品)呈現的意境存在著不一致的現象。這種「不一致」產生於客觀和主觀兩方面的原因。客觀因素是指內心意境的復雜性和轉移性。意境往往是多種意境的並存,各種意境之間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和相互轉化。主觀因素指攝影創作主體的態度和鑒賞主體的態度:鑒賞主體在體驗作品的意境時,不可避免地受到自己生活經驗、審美經驗、文化修養、審美能力的影響,自覺或不自覺地按照自己的思想意境、審美理想和藝術情趣對畫面意境進行「再創造」。一位西方的美學家舉了一個例子:那些坐在船艙里讀報的人們只是為了打發時間想盡快過河,而坐在甲板上欣賞景色的人們都是對旅途的短暫感到遺憾。對前一種人來說,過河是實際目的,對後一種人來說,浸沉於美景的欣賞,超越了他渡河的實際原望,他獲得的是一種審美經驗。如此看來,產生意境共鳴主要看主體的意境態度。
「人們用語言傳達思想,而用藝術相互傳達意境。」作品中的意境是決定作品成敗的關鍵,是貫穿攝影藝術中最不可或缺的靈魂。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