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賞析住的夢

賞析住的夢

發布時間: 2020-12-28 21:45:28

⑴ 誰能幫我找到冰心的《夢》賞析,感謝了。

幻想流去的時間——讀冰心《夢》有感
人們常常幻想流去的時間,尤其是一些成功人士,總是懷念自己美好的童年。因為童年的甜、童年的苦、童年的驚心動魄都是現在所沒有的,也都是值得回憶的。

當然,冰心也有她值得回憶的童年,只不過,冰心把它們當作她的夢罷了!冰心男裝到了十歲,十歲前,她會打走隊的鼓、會吹召集的喇叭……跟著父親無意中的訓練,真成了一位矯健的小軍人。而女孩所喜歡做的事情,冰心卻一點兒也不愛做。

可是,「夢」醒了,冰心回到故鄉時,換上了女裝,學會了女孩的性情。可是十歲前那個深刻的「夢」怎能叫她忘記呢?!可是除了拿著筆,寫他幻想中的情緒外,也只能掉下幾滴無聊的眼淚啊!

童年,是一段多麼愉快的時間啊!在我們的腦海里,除了幾本黑白的記憶相冊以外,也只能是回憶這愉快而絢麗多彩的童年了。所以我們要珍惜這短暫的童年,因為在不經意之間,童年就度過了。時間就像流水一樣,想抓也抓不住啊!如果想考驗自己,就必須抓住每一個機會,體驗生活的各種樂趣。

其實,不僅童年像一場夢,人生也像一個漫長但也短暫的夢,用在人生上,似乎這兩個詞並不矛盾哩。一個個刺激而又短暫的事情,一個個驚險而又漫長的經歷,在人生上,難免也會出現幾次。而挺過一次次風雨的人,才是成功的人!

詩詞 與賞析

古詩百首鑒賞

詠 柳

(唐)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①萬條垂下綠絲絛。② 不知細葉誰裁出,③二月春風似剪刀。

【注釋】
①碧玉:青綠色的玉石。這里用來形容像碧玉一般翠綠的柳葉。 妝: 妝飾,妝扮。
②萬條:形容下垂的柳條很多。 絲絛(tāo):用絲線織成的帶子,這 里用來比喻下垂的柳枝。
③裁:用剪刀剪裁。

【解析】
這是一首吟詠初春時的垂柳、贊美春風的詩。詩的大意說:一棵高大的 垂柳,像是用翠綠的美玉妝扮成的一樣。下垂的千萬條柳枝,猶如千萬根迎 風飄擺的絲帶。不知細巧的柳葉是誰精心剪裁出來的?農歷二月里的春風恰 似一把神奇的剪刀。
詩的前兩句,用比喻的手法,從顏色和形狀上對柳樹進行描繪。後兩句
用設問和自答的修辭格式,贊美了給萬物帶來生機、給大地披上綠裝的春風。 比喻貼切自然,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的名句,千百年來為人們傳誦不衰。

登鸛雀樓①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②黃河入海流。③ 欲窮千里目,④更上一層樓。⑤

【注釋】
①鸛(guàn)雀樓:在今山西省永濟縣城西,樓有三層。這里是唐代著 名的登高望遠的游覽勝地。後來鸛雀樓被河水沖沒。
②依:傍著,挨著。 盡:完。這里是落下去的意思。
③入海流:流入海中,流進東海。
④欲:想要,希望。 窮:盡,窮盡。 目:目光,視線。
⑤更上:再上。

【解析】 這首詩寫的是登上鶴雀樓時看到的風光景物,也寫出了詩人當時所產生
的感受。詩的大意說:太陽依傍著西山緩緩地落了下去,奔騰不息的黃河晝
夜不停地向著東海滾滾流去,要想極目遠眺,看到千里之外的遠景,就要站 得更高,再登上一層樓去。
詩以形象的、概括力極強的語言,寫出了只有站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
的生活體驗。「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富有哲理性,成為千古傳誦的 名句。

宿建德江①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②日暮客愁新。③ 野曠天低樹,④江清月近人。⑤

【注釋】
①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經建德縣的一段,在今浙江省境內。
②泊:停船靠岸。 煙渚:煙霧迷濛的水中小塊陸地。
③客:指詩人自己。
④野曠:原野空曠。 天低樹:天比樹還低。
⑤月近人:水中映照的月影在向人靠近。

【解析】 這首詩是詩人旅途中船停泊在建德江邊時寫的,是一首即景詩。詩的大
意說:旅途中暫時把船停靠在煙霧迷濛的江中小洲邊上,蒼茫的暮色給客旅 之人增添了一縷新的愁緒。由於原野空曠遼闊,極目遠眺,在那天與地相接 之處,天比樹還低;江水清澈,映在江水中的月影,好像緩緩移過來向人靠 近。
詩中「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兩句,寫出了逼真的景象,寫出了詩
人此時獨特的感受,達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山 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①萬里長徵人未還。② 但使龍城飛將在,③不教胡馬度陰山。④

【注釋】
①秦:朝代名,公元前 221—前 206。 漢:朝代名,公元前 206—公元
220。這里的秦時、漢時,泛指遙遠的古代。 關:關隘。
②還:返回。
③但使:只要。 龍城:地名。 龍城飛將:指漢朝防守邊疆的名將李 廣。李廣與匈奴在此作戰,匈奴懼怕李廣,稱他為「飛將軍」。
④不教:不讓。 胡馬:指敵人的騎兵。 胡:古時對西方和北方少數 民族的通稱。 陰山:陰山山脈,橫貫今內蒙古自治區內。

【解析】
《出塞》是樂府詩歌的舊題,唐代詩人常用這個題目描寫邊塞生活。這 首詩即藉此題寫了唐代戍邊將士的生活情景,表達了對長期戍邊戰士的同 情,希望能有像漢朝李廣那樣的大將戍守,使邊境得以安寧。詩的大意說: 從秦漢時,明月就照臨著邊境上的古老關塞,至今,這里仍然還有無數離家 萬里的戰士,在這關塞上戍守,不能返還家鄉。只要能有像李廣那樣的將領 在這邊界上把守,外來的敵人就不敢來侵犯了。
唐代,邊境上的戰爭常常失利。人們懷念有漢代李廣那樣的將領守邊,
含蓄地批評了朝廷用人不當。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詩。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①每逢佳節倍思親。② 遙知兄弟登高處,③遍插茱萸少一人。④

【注釋】
①異鄉:他鄉。 為:做。 異客:陌生的客人。
②倍思親:加倍思念親人。
③遙知:這里是在遙遠的地方想像著的意思。 登高:古代風俗,重陽 節要登高,飲菊花酒。
④茱萸(zhūyú):一種有香味的植物。古人認為九月九日登高時佩帶茱 萸,可以避邪。

【解析】 這是一首懷念親人的詩。當時作者才十七歲,一個人客居在外,重陽佳
節時更加思念家鄉和親人。詩的大意說:我獨自一個人在他鄉做陌生的客人,
常常想念家鄉,而每逢歡慶佳節時,就更加思念家中的親人。我在遙遠的異 鄉想像著,今天兄弟們登高的時候,大家插戴茱萸,就少了我一個人。
詩本來是寫自己想念兄弟的,可是並不直說自己如何想,偏說想像著兄
弟們登高都在想念他。這就加深了詩的感情,讀來更加感人。「每逢佳節倍 思親」,已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①夜靜春山空。② 月出驚山鳥,③時鳴春澗中。④

【注釋】
①閑:悠閑,寂靜。這里含有人聲靜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稱。 有的春天開花,有的秋天開花。
②空:空虛。這時形容山中寂靜,無聲,好像空無所有。
③驚:驚動,驚擾。
④時鳴:不時地鳴叫。

【解析】 鳥鳴澗,是一處風景極優美的地方。澗,是山澗,夾在兩山間的溪溝。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山夜晚異常幽靜的景象。詩的大意說:在寂靜沒有人聲的 環境里,桂花自開自落,好像可以感覺到桂花落地的聲息。夜靜更深的時候, 景色繁多的春山,也好似空無所有。月亮剛出,亮光一顯露,驚動了樹上宿 的小鳥,它們在春澗中不時地鳴叫幾聲。
這詩主要寫春山夜靜。花落,月出,鳥鳴,都是動的,作者用的是以動
襯靜的手法,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

望廬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①遙看瀑布掛前川。② 飛流直下三千尺,③疑是銀河落九天。④

【注釋】
①香爐:指廬山香爐峰。 紫煙:紫色的煙霧。香爐峰頂常常彌漫著霧 氣,這煙霧在陽光照射下呈紫色。
②遙看:遠遠看。 瀑布掛前川:意思是瀑布像一條白練高掛於山川之 間。
③三千尺:形容瀑布很長,山很高。這是誇張的說法。
④銀河:天河。 九天:天空的最高層。古代傳說天有九重,最高的一 層稱為九天。

【解析】 這是一首寫景詩,詩中描繪了廬山瀑布的壯麗景象,表現了詩人對祖國
山河的無限熱愛。詩的大意說:香爐峰在陽光的照耀下升起紫色的煙霧,遠
遠望去,這瀑布像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前面的山川之間。飛奔的流水傾瀉 直下有三千多尺,令人懷疑這是天上的銀河從最高的天空落到人間。
這首詩的特點是善於用比喻,也善於展開想像的翅膀,想像得很奇特,
還善於用誇張的手法,大膽誇張,做到誇張而不失真。

題峰頂寺

(唐)李白

夜宿峰頂寺,①舉手捫星辰。② 不敢高聲語,③恐驚天上人。

【注釋】
①峰頂寺:山寺名,舊址在今湖北省黃梅縣,建築在一座高山頂上。
②捫(mén):摸。 星辰:星星。
③語:說話。

【解析】 這是李白夜宿峰頂寺時,題寫的五言絕句。詩中用想像和誇張的筆法,
寫出峰頂寺之高。詩的大意說:夜間住宿在峰頂寺內,一舉手,就可以摸到 天上的星星。不敢高聲談話,怕聲音稍微大一點,會驚醒天上正在睡覺的人 們。
這首詩主要抓住峰頂寺之高來描寫,一舉手就可以摸到星星,不用說高,
人們能想像出其高來。怕驚擾天上睡覺的人們,連大聲說話都不敢,可見離 天之近,也可想像出峰頂之高。李白的另一首《夜宿山寺》原文是:「危樓 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詩的後面兩句與此詩後 兩句完全相同,也許是同一首詩的不同抄本。

橫江詞

(唐)李白

海神來過惡風回,①浪打天門石壁開。② 浙江八月何如此?③濤似連山噴雪來。④

【注釋】
①海神:傳說中的東海女神,她一出現就會帶來暴風雨。 來過:經過。 回:旋轉,回盪。
②天門:指天門山,在今安徽省當塗縣與和縣境內,這兩座山對峙在長 江兩岸,形勢險要。
③浙江:錢塘江。 何如此:比這里如何,比這里怎麼樣。
④噴雪:指噴射著雪一樣的浪花。【解析】 這首詩描寫了橫江浦一帶風惡浪險的壯麗景象。詩的大意說:就像傳說
中的東海女神經過這里一樣,江中惡風旋轉,巨浪拍山,把天門山的石壁都 打開了。聽說八月里錢塘江潮很壯觀,比起這里怎麼樣?這里的浪濤就像一 座山連著一座山層疊而起,噴射著雪一樣的浪花奔涌而來。
詩藉助神話傳說和恰當的比喻,描繪出橫江浦風猛浪急的驚險場面,讀
這首詩如身臨其境一般。

絕 句

(唐)杜甫

兩個黃鵬鳴翠柳,①一行白鴛上青天。② 窗含西嶺千秋雪,③門泊東吳萬里船。④

【注釋】
①黃鵬:黃鶯鳥,叫的聲音很好聽。 鳴翠柳: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
②白鷺:一種水鳥名,俗稱鷺鷥。
③西嶺:泛指岷山。 千秋雪:千年不化的積雪。
④泊:船停靠岸。東吳:指長江下游一帶,因這里古屬吳國。萬里:指 東吳到成都相距遙遠的路程。

【解析】 這是一首描寫成都浣花溪畔草堂周圍景物的詩。詩的大意是:兩只黃鶯
鳥在溪邊翠綠的柳樹上鳴叫,水田中一群白鷺飛起,它們排成一行飛上蔚藍 的天空。從窗口望去,西嶺上千年不化的積雪,就像含在窗口裡一般。門前 溪畔停泊著開往東吳的萬里航船。
這詩的主要特點是一句一景,每句都是一個美麗的畫面,四句一起又渾
然一體,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山水畫。畫中有遠景,有近景,有動有靜,有聲 有色,情景相生。它是千古流傳的名篇。

⑶ 尋夢者的賞析

這首詩歌將我們每一個人心中的夢想抒寫到了極致。
起始句寫到:「夢會開出花來的,夢會開出嬌妍的花來的。」「開出花來」,已經寫出夢的美麗了,緊接著相似的一句中添加了「嬌妍」一詞,就更顯出夢的絢麗,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充滿嚮往之情了。然後又總結夢的特點是「無價」、「珍寶」,這兩個詞讓讀者更體會到夢的可貴性、重要性。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去尋找它。
「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這兩句話意思上是遞進的,「大海里」已是難尋的了,而且又是「大海的底里」,那就更難尋了,又加上「深藏」一詞,可見要尋找一個夢是多麼困難啊,同時也體現了夢的深遠!所以尋找夢要付出巨大的艱辛:「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瀚海」,「九」這個數字並非實指,只言歲月之久長;「冰山」「瀚海」又指道路之艱難了。即使找到了美夢又怎樣呢?要真正實現這個夢,還得付出更大的努力,要精心愛護它:「在海水裡養九年」,「在天水裡養九年」,這樣才能在「一個暗夜裡開綻了」。在「暗夜裡」,可見夢的來臨又是不可預知的,但是只要付出心血,夢終究會來到渴望它的人的面前。當我們用一生去追尋、守候一個夢時,夢啊,它又帶給我們多少的欣慰和滿足。「鬢發斑斑」、「眼睛朦朧」又如何!「桃色」是一種非常艷麗與神秘的色彩,「桃色的夢」讓人的心靈迷離盪漾,為之丟棄生命也在所不惜啊!如果在我們衰老時,如果有一個「開了花的夢」,有一個「開出嬌妍的花的夢」,那麼我們的人生已是最幸福的、最無憾的了。
再讓我們看看詩人是怎樣寫這個美麗的夢的。
開篇寫夢的美麗、珍貴,用了「開出花來,開出嬌妍的花來」這樣的句子;結尾又用了這樣的句子,寫夢實現時的絢麗多姿。美麗的句子回環往復,久久縈繞在人的心裡,成為人們心中一個五彩斑斕的結,很難遺忘了。遞進的句子又很有層次地渲染了作者要表達的意思。「開出花來,開出嬌妍的花來」,像畫家在畫一幅妍麗的畫,潑灑色彩時一層層的塗上去,色彩便一層層的濃麗起來。「在青色的大海里,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這句話中,又給人一種縱深感,一層層地潛下去,越來越深。這樣簡潔、反復的句子造成了波浪狀的美感,讓人贊嘆。
色彩的運用使詩美不勝收。「青色的大海」使人想起波濤翻滾,波浪聲聲;「桃色的珠」讓人產生無限的遐想;「金色的貝」,絢麗奪目,令人珍愛;「鬢發斑斑」使人嘆息。「金色的貝」從「青色的大海」里湧起,非常富有神話色彩;「桃色的珠」映著「鬢發斑斑」,使人嘆息,同時有一種無限的幸福感升起。詩人如此用心的運用色彩,想見對美的追尋是非常刻意的。 用字的精練,產生豐厚的內涵。全詩兩百餘字,卻敘述了一個尋夢的過程。夢的美,尋夢的艱難,找到夢後的幸福感,已經非常完整、充分地表達出來了。四個「九」字的運用,淋漓盡致地渲染了尋夢的艱難。「它有天上的雲雨聲」,「雲雨聲」一詞寫出了尋夢過程的艱難 。「放在你的懷里,放在你的枕邊」,「放」是有聲音的,是輕輕的、柔柔的,好象生怕弄破了、弄疼了夢。細細推敲一個一個的美詞,深厚的意味就濃濃地湧上來了。 ——夢想是什麼?夢想是人心底最深處的一種渴望,它與生俱來,永不熄滅。有夢想的人是幸福的,它是方向,是一支火炬,指引著人前進。努力追尋它,追尋的過程也是一種幸福。就像看到自己心愛的人在前方,追到他之前,必定有劇烈的心跳,這種甜蜜的感覺,一生難忘。追到夢想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是一個幸運者,有多少的人一生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心靈中留下永久的傷痛;他又是一個努力者,在努力耕耘的時候,充實的生活使他的心靈充滿歡悅,整個人產生了一種美感。而能寫出《尋夢者》這樣詩歌的詩人,是能深深體會到夢的魅力的。對於他來說,捕捉、感受到人類心靈最深處的閃光點,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尋夢者》
讀本詩要抓住詩人的藝術構思:將現代人的尋夢思緒寄寓在一個尋找金色的貝的民間故事里,一虛一實,巧妙交織為一體。--細讀全詩,體會詩人怎樣把他這一藝術構思轉化為外在的形式特點:將類似民歌的誇飾、復沓與意象朦朧的現代象徵手法,不露痕跡地結合一體;用親切的日常口語說話的調子,將復雜化、精微化的現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達出來。然後,反復吟誦全詩,體味流動其間的詩情與詩緒:既是明朗的(表現了追求理想的執著),又是迷惘、感傷的(表現追求中的疲倦與蒼老)。
<<尋夢者>> 大時代里個人命運的憂傷,奮斗者心靈的歷史,「華美而有法度」
《尋夢者》是詩人內心世界的形象寫照,也是一個群體精神與靈魂的深刻自白。它用美麗的象徵意象唱出了美麗的尋夢者靈魂的歌,這支美麗的歌告訴了一個人生的真諦:任何美好理想的實現,任何事業成功的獲取,必須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艱苦代價;你的夢「開出嬌艷的花」來的時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時候」。
詩人戴望舒採用象徵的方法來傳達他這一人生真諦的覺識。詩中的象徵本體是詩人自己,象徵喻體則是那「金色的貝」吐出的「桃色的珠」。詩人找到了這個理想的象徵物,在它身上寄寓了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東西。
這首詩有一種抒情內蘊的氣勢。開頭與結尾,既是一個圓圈式的結構,又是情感向更高層次的展開。詩的重點放在尋求「無價的珍寶」的精神歷程,由金色的貝之所在,到逢到金色的貝的艱苦,由對金色的貝豐美與價值的贊頌,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艱苦生成,最後寫人生獲得無價的珍寶之後的快樂與幸福,象徵的喻體與被象徵本體交織融匯,水乳難分,詩人的感情也波瀾起伏,流動其間的詩情與詩緒,既是明朗的,表現了追求理想的執著,又是迷惘感傷的,表現了追求中的疲倦與蒼老。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現代主義特徵
《尋夢者》非常富於民族色彩。詩人選擇了「金色的貝」與「桃色的珠」做為人生理想像征的載體,就深得傳統詩歌意象的啟迪。大海、金色的貝、珍珠、冰山、瀚海、海水、天水、乃至「九年」這個數字本身等一連串的意象,都習見於古典詩歌之中,也與民族審美的心理積淀相契合。詩人用了「青色」、「金色」、「桃色」這些色彩,來寫人生(大海)的深沉、獲得理想與價值的美麗,也容易引起民族心理的呼應。詩每節三行,節奏大體整飭,每節一二句或重復、或排比,三行中大體取aab的韻腳,甚至各句大部重復。讀起來,不僅有意象紛沓而至的美感效果,也有和諧而富於音樂美的聽覺境界的滿足。從詩的情與境,神與形的創造中,完全有理由說,《尋夢者》是擺脫了對西方象徵詩的陰影的典型的現代東方象徵詩。

⑷ <<尋夢者>>的賞析

摘錄的,引自:
http://..com/question/6424738.html

戴望舒是三十年代現代派的代表詩人,先後出版詩集《我的記憶》、《望舒草》(以上兩種又合為《望舒詩稿》出版)、《災難的歲月》等。戴望舒曾以「雨巷」詩人著稱於世。他寫詩「不借重音樂」而借重「詩情」生發的「韻律」,注重意象的疊加、具象的直觀與抽象的暗示(聯想)的融合,以及對傳統詩歌某些手法情調的「現代式」回歸。

《尋夢者》

讀本詩要抓住詩人的藝術構思:將現代人的"尋夢"思緒寄寓在一個"尋找金色的貝"的民間故事裡,一虛一實,巧妙交織為一體。--細讀全詩,體會詩人怎樣把他這一藝術構思轉化為外在的形式特點:將類似民歌的誇飾、復沓與意象朦朧的現代象徵手法,不露痕跡地結合一體;用親切的日常口語說話的調子,將復雜化、精微化的現代人的感受含蓄地表達出來。然後,反復吟誦全詩,體味流動其間的詩情與詩緒:既是明朗的(表現了追求理想的執著),又是迷惘、感傷的(表現追求中的疲倦與蒼老)。

這首詩藝術構思的特點是:將現代人的「尋夢」思緒寄寓在一個「尋找金色的貝」的民間故事裡,一虛一實,巧妙地交織為一體。

《尋夢者》是詩人內心世界的形象寫照,也是一個群體精神與靈魂的深刻自白。它用美麗的象徵意象唱出了美麗的尋夢者靈魂的歌,這支美麗的歌告訴了一個人生的真諦:任何美好理想的實現,任何事業成功的獲取,必須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艱苦代價;你的夢「開出嬌艷的花」來的時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時候」。

詩人戴望舒採用象徵的方法來傳達他這一人生真諦的覺識。詩中的象徵本體是詩人自己,象徵喻體則是那「金色的貝」吐出的「桃色的珠」。詩人找到了這個理想的象徵物,在它身上寄寓了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東西。

這首詩有一種抒情內蘊的氣勢。開頭與結尾,既是一個圓圈式的結構,又是情感向更高層次的展開。詩的重點放在尋求「無價的珍寶」的精神歷程,由金色的貝之所在,到逢到金色的貝的艱苦,由對金色的貝豐美與價值的贊頌,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艱苦生成,最後寫人生獲得無價的珍寶之後的快樂與幸福,象徵的喻體與被象徵本體交織融匯,水乳難分,詩人的感情也波瀾起伏,流動其間的詩情與詩緒,既是明朗的,表現了追求理想的執著,又是迷惘\感傷的,表現了追求中的疲倦與蒼老。已經表現出了一定的現代主義特徵

《尋夢者》非常富於民族色彩。詩人選擇了「金色的貝」與「桃色的珠」做為人生理想像征的載體,就深得傳統詩歌意象的啟迪。大海、金色的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乃至「九年」這個數字本身等一連串的意象,都習見於古典詩歌之中,也與民族審美的心理積淀相契合。詩人用了「青色」、「金色」、「桃色」這些色彩,來寫人生(大海)的深沉、獲得理想與價值的美麗,也容易引起民族心理的呼應。詩每節三行,節奏大體整飭,每節一二句或重復、或排比,三行中大體取aab的韻腳,甚至各句大部重復。讀起來,不僅有意象紛沓而至的美感效果,也有和諧而富於音樂美的聽覺境界的滿足。從詩的情與境,神與形的創造中,完全有理由說,《尋夢者》是擺脫了對西方象徵詩的陰影的典型的現代東方象徵詩。

⑸ 著名現代詩和賞析

斷章

作者: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匯評〕
它是以兩組具體物象構成的圖景中主客位置的調換,隱藏了詩人關於人生、事物、社會等存在的相對關聯關系的普遍性哲學的思考。在詩人看來,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與其它事物相對關聯而存在的。事物相對關聯與運動的變化是永恆的規律。(孫玉石《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史論》)

〔賞析〕
《斷章》寫於1935年10月,原為詩人一首長詩中的片段,後將其獨立成章,因此標題名之為《斷章》。這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文字簡短、然而意蘊豐富而又朦朧的著名短詩。
李健吾先生曾經認為,這首詩「寓有無限的悲哀,著重在『裝飾'兩個字」,而詩人自己則明確指出「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對於自己和詩人的分歧,李健吾先生又說:「我的解釋並不妨害我首肯作者的自白。作者的自白也並不妨害我的解釋。與其看做沖突,不如說做有相成之美」(李健吾《答〈魚目集〉作者》)。實際上,無論是詩人所自陳的「相對」,還是李健吾所指出的互相「裝飾」,都是對於「確定性」的消解。「你站在橋上看風景」,這里的「你」,無疑是在從確定的主體視角觀看「風景」,有著一定的「確定性」或「主體性」;而在「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這一詩句中,「明月」在「向你」或「為你」而存在,這里的「你」,無疑亦有著明確的「確定性」或「主體性」。很顯然,該詩兩節中的首句,都顯示出某種確定性的「喜悅」。而每節中的第二句,卻又是對「確定性」的消解。「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你」在首句所獲得的「確定性」與「主體性」,卻又被這兩個詩句所「相對化」與「客體化」,「確定性」的「喜悅」演變為「相對性」的「悲哀」。如此種種,卻又落入了「詩人」的「觀看」之中,詩作以「你」這樣的第二人稱寫成,又使前面的一切落入了另一重的「相對」。從這首詩中,我們無疑能夠領略到悲哀、感傷、飄忽、空寂與凄清的復雜情緒。但另一方面,如果我們能從這首詩中領悟到宇宙萬物包括現實人生息息相關、互為依存的哲理性思考,卻又能夠獲得某種人生的欣慰……。短短的四行詩句,給了我們相當豐富的感受與啟示!
在藝術上,這首詩所表現的主要是抽象而又復雜的觀念與意緒,但是詩人並未進行直接的陳述與抒情,而是通過客觀形象和意象的呈現,將詩意間接地加以表現。詩作有著突出的畫面感與空間感,意境深邃悠遠,又有著西方詩歌的暗示性,使得詩歌含蓄深沉,頗具情調。(南京師范大學何言宏)

《斷章》的主旨曾引起歧義的理解。劉西渭開始解釋這首詩,著重「裝飾」的意思,認為表現了一種人生的悲哀。詩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這樣。他說:「『裝飾'的意思我不甚著重,正如在《斷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我的意思也是著重在『相對'上。」看來,詩的「言外之旨」是不能*字面上一兩句話完全捕捉到的。它的深層內涵往往隱藏在意象和文字的背後。誠然如作者說明的那樣,表達形而上層面上「相對」的哲學觀念,是這首《斷章》的主旨。
這首短短的四行小詩,所以會在讀者中產生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至今仍給人一種很強的美感,首先是因為詩人避去了抽象的說明,而創造了象徵性的美的畫面。畫面的自然美與哲理的深邃美達到了水乳交融般的和諧統一。詩分兩段獨立的圖景並列地展示或暗喻詩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圖畫:「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你」是畫面的主體人物,畫的中心視點。圍繞他,有橋、有風景、有樓上看風景的人。作者把這些看來零亂的人和物,巧妙地組織在一個框架中,構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構圖勻稱的風物素描。這幅畫沒有明麗的顏色,畫面卻配置得錯落有致,透明清晰。當你被這單純樸素的畫面所吸引時,你不會忘記去追尋這圖畫背後的象徵意義,這時才驚訝地發現作者怎樣巧妙地傳達了他的哲學沉思:這宇宙與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而一切事物又是互為關聯的。是啊,當「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的時候,「你」理所當然的是看風景的主體,那些美麗的「風景」則是被看的「客體」;到了第二行詩里,就在同一個時間與空間里,人物與景物依舊,而他們的感知地位卻發生了變化。同一時間里,另一個在樓上「看風景人」已經變成了「看」的主體,而「你」這個原是看風景的人物此時又變成被看的風景了,主體同時又變成了客體。為了強化這一哲學思想,詩人緊接著又推出第二節詩,這是現實與想像圖景的結合:「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這是畫面,但已不再是一個構架里,但就大的時間與空間還是一樣的。兩句詩里的「裝飾」,只是詩歌的一種獨特的修辭法,如果寫成「照進」,「進入」,就不成為詩的句子了。也許是看風景歸來的人,或許徑是無關的另外的人,總之這「你」可以是「他」,也可以換成「我」,這些不關重要。重要的仍是主客位置的互換所表現的相對性。第一句詩,「你」是這幅「窗邊月色」圖中的主體,照進窗子的「明月」是客體,殊不知就在此時此夜,你已進入哪一位朋友的好夢之中,成為他夢中的「裝飾」了。那個夢見你的「別人」已成為主體,而變為夢中人的「你」,又扮起客體的角色了。詩人在雋永的圖畫里,傳達了他智性思考所獲得的人生哲理,即超越詩人情感的詩的經驗:在宇宙乃至整個人生歷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對的,又都是互相關聯的。在感情的結合中,一剎那未嘗不可以是千古;在玄學的領域里,如詩人布萊克(W·Blake)講的「一粒砂石一個世界」,在人生與道德的領域中,生與死、喜與悲、善與惡、美與丑……等等,都不是絕對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對的、互相關聯的。詩人想說,人洞察了這番道理,也就不會被一些世俗的觀念所束縛,斤斤計較於是非有無,一時的得失哀樂,而應透悟人生與世界,獲得自由與超越。
這首《斷章》完全寫的是常見物、眼前景,表達的人生哲學也並非詩人的獨創,讀了之後卻有一種新奇感,除了象徵詩的「意寓象外」這一點之外,秘密在哪裡呢?我以為,關鍵在於詩人以現代意識對人們熟悉的材料(象徵寓體),作了適當的巧妙安排。詩人說過:「舊材料,甚至用爛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當。只要是新的、聰明的安排,破布頭也可以造成白紙。」詩人所說的「新的、聰明的安排」也就是新穎的藝術構思和巧妙的語言調度。《斷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見的,甚至是古典詩歌中詠得爛熟的:人物、小橋、風景、樓房、窗子、明月、夢……經過作者精心的選擇、調度安排,組織在兩幅圖景中,就產生了一種內在的關聯性。兩節詩分別通過「看」、「裝飾」,把不相關的事物各自聯在一起,內容與時序上,兩節詩之間又是若即若離,可並可分,各自獨立而又互相映襯,充分發揮了現代藝術的意象迭加與電影蒙太奇手法的藝術功能。一首《斷章》實是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斷章》中語言形式的安排與內容的暗示意義有一種協調的不可分離的關系。這使我們想起了一些古典詩歌名句。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有「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李商隱《子夜郊墅》中有:「看山對酒君思我,聽鼓離城我訪君」。清人陸昆曾在評解後兩句用了「對舉中之互文」這個說法,這兩個人的兩行詩,都有這種「對舉互文」的特徵,即前後兩句主賓語在內涵上相同而在功能上卻發生了互換的倒置。卞之琳《斷章》語言安排即用了這樣的方法。「你站在橋上看風景」和「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看」這一動詞沒有變,而看的主體與客體卻發生了移位;「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和「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也是同樣的句法。這樣做的結果,不單句子的首尾相聯,加強了語言的密度,主語和賓語、主體意象與客體意象的互換,增強了詩畫意境的效果,在視覺與聽覺上都產生了一種音義迴旋的美感效果,隱喻的相對關聯的哲理也得到了形象的深邃性和具體性。
卞之琳很喜歡晚唐五代詩人、詞家李商隱、溫庭筠、馮延巳等人的作品。他有一種「化腐朽為神奇」的創造性吸收與轉化的能力。翻開俞平伯先生的《唐詩選釋》,我們讀到馮延巳的《蝶戀花》後半闕:「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不禁驚訝地發現,《斷章》中的立橋眺望、月色透窗兩幅圖畫的意境,與馮詞的「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之間,有著多麼神似的聯系啊!但是,卞之琳畢竟是現代詩人,他的創造性吸收與轉化達到了不露痕跡的程度。我們不能簡單地判斷《斷章》即是馮延巳《蝶戀花》中兩句詩的現代口語的「稀釋」,正如不能簡單地認為戴望舒的《雨巷》就是李璟的「丁香空結雨中愁」的現代口語的「稀釋」一樣。馮詞《蝶戀花》寫別情愁緒,沒有更幽深的含義,《斷章》拓展成意境相聯的兩幅圖,畫中的人物、橋頭、樓上、風景、明月、以及想像中的夢境,不僅比原來兩句詞顯得豐富多姿,且都在這些景物的狀寫之外寄託一種深刻的哲理思考,自然景物與人物主體的構圖,造成了一種象徵暗示境界。每句詩或每個意象都是在整體的組織中才起到了象徵作用,甚至「斷章」這個題目本身都蘊有似斷似聯的相對性內涵。這種幽深的思考與追求,是現代詩人所特有的。其次,馮詞「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還是以寫情為主,友人別後(「平林新月」之時),一種無法排遣的憂愁含於詩句之中,而卞之琳的《斷章》則以傳智為主,詩人已將感情「淘洗」與「升華」結晶為詩的經驗,雖然是抒情詩,卻表現了極大的情感的「克制」,淡化了個人的感情色彩,增添了詩的智性化傾向。詩並不去說明哲學觀念,《斷章》卻於常見的圖景中暗示了大的哲學。它包蘊了詩人對宇宙人生整體性思考的哲學命題,而「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精緻、優美,卻陷入了個人窄小的感情天地,不能與《斷章》的意境與思想層次相比擬。第三,由於詩人「淘洗」了個人感情,即實踐詩的「非個人化」,而增強了詩的普遍性。如作者說明的,由於「非個人化」,詩中的「你」可以代表或換成「我」或「他」(她),就與讀者更為親切,因為用了「你」,又使讀者有一定的欣賞距離,詩人於是跳出了藝術境界的小我,詩本身的思想境界也具有了更大的開放性,為讀者美麗的想像留下了更開闊的創造空間。一旦讀懂了《斷章》,哪一個富於想像的讀者不會在自己的精神空間升起一座「靈魂的海市蜃樓」呢?(孫玉石文,見《中國現代詩導讀》)

⑹ 關於我的夢的好詞好句賞析

1長城華民族偉大象徵其文化內涵飽含著國人民勤勞、朴實、堅韌、向上精神和友誼、和平夢想.2 黑暗盞照亮前進方向燈夢想從西南旱災玉樹地震從28省區市水災舟曲泥石流我們失去了多夢想曾失去.3 「中國夢」具有最大限度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而凝聚人心的偉力,無論面對多少挑戰、多大困難,始終以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積淀和歷史智慧為底蘊,給人以希望、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4 國家不富強,就會被人欺侮;民族不復興,就無顏擔當龍的傳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簡單地重尋昔日的榮光,而是要讓曾經飽受列強欺侮、還是發展中國家的中國經濟發展.5 強國才能富民,國強是民富的最根本的安全保障,民富則是國強的內生動力.沒有人民富裕,發展就不算成功;沒有人民幸福,復興就不算完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要讓中國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讓我們的孩子們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進一步說,就是要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加富裕、更有尊嚴的生活,實現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6 處於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中國,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處於偉大復興進程中的中國,堅持把本國人民利益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結合起來,以更加積極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共同破解人類發展難題.一句話,「中國夢」不僅是屬於中國的,也是屬於世界的.

⑺ 求幾篇名家散文加賞析!!!

朱自清散文《冬天》賞析

說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熏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里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里。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里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歷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劃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劃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而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夫問要不要上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里,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念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特稅了,以後便沒有消息。
在台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里。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里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只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兒們守著。外邊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微笑地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提起冬天,人們自然會想起北國茫茫雪野的世界,灰濛蒙的天空罩著冷颼颼的寒氣,透著冰冷。然而朱自清筆下的冬天,帶來的卻是一股暖流,一種人間溫暖的熱流充盈其間。
散文《冬天》超前地運用了當今攝影藝術手法,用變幻的鏡頭搖出了三幅冬日的大特寫,主畫面中又重現出若干連動的小畫面,大中套小,大小銜接粘合,主次相間補充,形成一組冬天裡獨有的不同景觀,別有一番韻味。
第一幅畫面:古老的房子,昏暗的「洋燈」,烏黑的鍋爐,父子四人圍坐在一起就著氤氳的熱氣吃著白水煮豆腐。熱流在老屋裡滾動,驅走寒潮,給這地凍天寒的夜晚帶來了如春的暖意。溫馨中父子之間盡情品味難得的天倫之樂。這幅畫面看似平實,物都是見慣的,無奇可言,但將烏黑的鋁鍋,雪白的豆腐,桔黃的燈光這些細物疊印放大,就會突發成空間上的視覺形象的拓展,暗示出昔日生活的時空,這便是一種攝影藝術的再現。親子們眼巴巴望著「魚眼睛」似的豆腐塊,嫩嫩的、滑滑的從父親的筷子下掉進自己的醬油碟里,好貪吃好可愛的形象。誰人不曾有過這等往事?圍著爐火一家人吃著煮山葯煮紅薯,聽憑呼嘯的北風吹打著窗欞。此刻的回憶竟變得那麼清晰,頓時勾起一份詩化的溫柔。父子情,父子愛被這幅放大的特寫無限擴展延伸,構成了讀者的想像空間。如今白水煮豆腐不多見了,電火鍋涮羊肉涮海鮮倒成為家家冬天的一大景觀。舊時與現況在想像的世界裡幻化為一體,這就是畫面搖動下的魅力。
第三幅畫面疊印出另一番情韻:靜靜的冬夜,「我」和友人泛舟西湖,頭上一彎明月,遠處一抹湖山,山下一星燈火,身邊一陣槳聲。我們無言相視,盪著飄著,似醒非醒,似夢非夢。與第一幅畫面比,這里少了黑白反差,少了動的知覺,少了喧鬧的音色,強化渲染了清幽寧靜,映襯出友情的悠遠流長。平和沖淡才是一種永恆。這是一幅無聲的畫面,卻勝似有聲的世界,在藝術創意上作者玩味出一種佳境。
下一滴清淚.

⑻ 冰心《除夕的夢》賞析

我和一個活潑勇敢的女兒,在夢中建立了一個未來的世界,

但是那世界破壞了,我們也因此自殺。

仿彷彿佛的從我和她的手裡,造成了一個未來的黃金世界,

這世界我沒有想到能造成,也萬不敢想她會造成,然而仿彷彿

佛的竟從我和她的手裡,造成了未來的黃金世界!

心靈里喜樂的華燈,剛剛點著,光明中充滿了超妙——庄

嚴。

一陣罡風吹了來,一切境象都消滅了,人聲近了,似乎無

路可走,無家可歸。

我站在許多無同情的人類中間,看著他們說:「是的,這

世界是我們造成的,我們是決不走的,我們自殺了,可好?」

他們只冷笑著站在四圍,我的同伴呢,她低著頭坐在那裡,我

不知道她也有自殺的決心沒有。

一杯毒水在手裡了,我走過去拊著她的肩說:「你看——

你呢?」她笑著點一點頭,「柏拉圖呵!我跟隨你。」我抬起

頭來,一飲而盡,——胸口微微的有一點熱。

她忽然也站起來了,看著我,也不知道她哪裡來的一個弓

兒……可憐呵!那箭兒好似彈簧一般……她已經——我的胸口

熱極了。

嗚咽——掙扎里,鍾擺的聲音,漸漸的真了,屋裡還是昏

暗的,簾外的爐子里,似乎還有微微的火,窗紗邊隱隱的露出

支撐在夜色里的樹枝兒來,——慢慢的定住了神。

這都是哪來的事!將來的黃金世界在哪裡?創造的精神在

哪裡?奮斗的手腕在哪裡,犧牲的勇氣又在哪裡?

奮斗的末路就是自殺么?

為何自己自殺不動心,看別人自殺,卻要痛哭?

同伴呵!我雖不認識你,我必永不忘記你犧牲的精神!

人類呵!你們果真沒有同情心么?果真要拆毀這已造成的

黃金世界么?

這是一九二0年的末一夜,陽光再現的時候,就是一九二一

年的開始了。

夢兒呵!不妨仍在我和她的手裡實現!

同伴呵!我和你,准備著:

創造——奮斗——犧牲!

我是頭一回讀這首詩,詩人的感情復雜而激動,有對人們的冷漠的譴責,有對奉獻精神犧牲精神的贊頌,也有對未來美好世界的希望和鬥志。開頭突兀的一句「我們也因此自殺」引起了讀者的興趣。那個夢中的黃金世界先是被作者全盤托出,而後又「一切境象都消滅了」,繼而引出對人們冷漠的描寫和譴責,自殺的一幕是全詩的高潮,悲壯,庄嚴的美麗而沒有悲憫,最後堅定地表達了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和希望 歐了

⑼ 求季羨林《尋夢》的賞析...

夜裡夢到母親,我哭著醒來。醒來再想捉住這夢的時候,夢卻早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著黑暗,一直看到只覺得自己的眼睛在發亮。眼前飛動著夢的碎片,但當我想把這些夢的碎片捉起來湊成一個整體的時候,連碎片也不知道飛到什麼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親依稀的面影……
在夢里向我走來的就是這面影。我只記得,當這面影才出現的時候,四周灰濛蒙的,母親彷彿從雲堆里走下來。臉上的表情有點同平常不一樣,像笑,又像哭。但終於向我走來了。
我是在什麼地方呢?這連我自己也有點弄不清楚。最初我覺得自己是在現在住的屋子裡。母親就這樣一推屋角上的小門,走了進來。橘黃色的電燈罩的穗子就罩在母親頭上。於是我又想了開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課走過的兩旁有驚人的粗的橡樹的古舊的城牆,斑駁陸離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頂上的高得有點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閃,立刻閃出一片蘆葦,蘆葦的稀薄處還隱隱約約地射出了水的清光。這是故鄉裡屋後面的大葦坑。於是我立刻覺到,不但我自己是在這葦坑的邊上,連母親的面影也是在這葦坑的邊上向我走來了。我又想到,當我童年還沒有離開故鄉的時候,每個夏天的早晨,天還沒亮,我就起來,沿了這葦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裡面看著。當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麼東西在發著白亮的時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隻白而且大的鴨蛋。我寫不出當時快樂的心情。這時再抬頭看,往往可以看到對岸空地里的大楊樹頂上正有一抹淡紅的朝陽——兩年前的一個秋天,母親就靜卧在這楊樹的下面,永遠地,永遠地。現在又在靠近楊樹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沒見面的兒子了。
但隨了這葦坑閃出的卻是一枝白色燈籠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親的手裡。我真想不出故鄉里什麼地方有過這樣的花。我終於又想了回來,想到哥廷根,想到現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兩天前房東曾給擺上這樣一瓶花。那麼,母親畢竟是到哥廷根來過了,夢里的我也畢竟在哥廷根見過母親了。
想來想去,眼前的影子漸漸亂了起來。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鄉的大葦坑。在這不遠的後面又現出一朵朵燈籠似的白花。在這一些的前面若隱若現的是母親的面影。我終於也不知道究竟在什麼地方看到的母親了。我努力壓住思緒,使自己的心靜了下來,窗外立刻傳來潺潺的雨聲,枕上也覺得微微有寒意。我起來拉開窗幔,一縷清光透進來。我向外悵望,希望發現母親的足蹤。但看到的卻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戶,現在都沉在靜寂中,裡面的夢該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夢卻早飛得連影都沒有了,只在心頭有一線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從這異域的小城一直到故鄉大楊樹下母親的墓邊;還在暗暗地替母親擔著心:這樣的雨夜怎能跋涉這樣長的路來看自己的兒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濛,什麼東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連一個清清楚楚的夢都不給我嗎?我悵望灰天,在淚光里,幻出母親的面影。

⑽ 紅樓夢第一回賞析

回目「甄士隱夢幻識通靈」,是說甄士隱在一次做夢時看見並認識了通靈寶玉,即賈寶玉生時從嘴裡吐出來的那塊玉。這是書上講到的。這回目還有深一層的意思。「甄士隱」是「真事隱」的諧音。作者在本回開頭就說「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故曰『甄士隱』雲雲。

」這「曾歷過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是不好解釋的。意思是說,作者所經歷過的人生,是痛苦的、曲折的,懷才不遇,理想未能實現,幸而有閨中識他愛他,得以安慰,便來寫這樣的一部書。

(也可能是這樣:作者出身在一個大貴族家庭,接觸了一大群閨中女子,熟悉她們的性格,所友者有幾十個之多,其中有一人是他刻骨銘心愛的,是獨一無二的,即書中的黛妙,——按:近日看了電視劇<曹雪芹>,即筠妹妹。

這個靈的化身的筠妹妹!這些愛,最終都成了夢,悲痛之後,要將它寫成書,但又不能寫真人真事,只好借題發揮,用藝術筆法寫了紅樓夢。通靈,有英譯本作「精神之愛」,妙。

回目「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是說賈雨村在落魄之際(風塵),竟然有閨中小姐(雖然是丫頭)愛上他。他很感激,寫了詩,做了官後第一件事便是接他的愛。賈雨村雖壞,這一點又能引起讀者的欣賞。(這可能也是作者的體驗,在倒霉之時,或在心靈失衡之際,有女性真正愛他)這「賈雨村」,是「假語村言」的諧音。

是說這部《紅樓夢》是用虛構的文學語言寫成的。風塵懷閨秀,也暗喻作者自己在風塵碌碌之時懷念曾愛過自己的閨秀,要用文學語言為她們作傳。

(10)賞析住的夢擴展閱讀

《紅樓夢》,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又名《石頭記》等,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一般認為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說以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富貴公子賈寶玉為視角,描繪了一批舉止見識出於須眉之上的閨閣佳人的人生百態,展現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劇美,可以說是一部從各個角度展現女性美的史詩。

《紅樓夢》版本可分為120回「程本」和80回「脂本」兩大系統。程本為程偉元排印的印刷本,脂本為脂硯齋在不同時期抄評的早期手抄本。脂本是程本的底本。此書新版通行本前80回據脂本匯校,後40回據程本匯校,署名「曹雪芹著,無名氏續,程偉元、高鶚整理」。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人情小說,舉世公認的中國古典小說巔峰之作,中國封建社會的網路全書,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小說以「大旨談情,實錄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體情理,按跡循蹤,擺脫舊套,新鮮別致,取得了非凡的藝術成就。

「真事隱去,假語村言」的特殊筆法更是令後世讀者腦洞大開,揣測之說久而遂多。後世圍繞《紅樓夢》的品讀研究形成了一門顯學——紅學。

國內影響

《紅樓夢》問世不久,曾經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了三十年,被人們視為珍品。「當時好事者每傳抄一部,置廟市中,昂其價,得金數十,可謂不脛而走者矣!」(程刻《紅樓夢》程偉元序)及用活字印刷出版後,立即流行南北。從清代一些文人筆記的零星記載中,看到《紅樓夢》已成為當時人們談論的中心。

京師流傳的竹枝詞說「開談不說《紅樓夢》,縱讀詩書也枉然!」在談論時,有時因雙方爭執不下,「遂相齟齬,幾揮老拳」。民間戲曲、彈詞演出《紅樓夢》時,觀眾為之「感嘆欷 ,聲淚俱下」(梁恭辰《勸戒四錄》)。甚至有人讀了《紅樓夢》,由於酷愛書中人物以至痴狂(見 《三借廬贅談》《庸床齋筆記》等書)。

在中國文學發展的過程中,《紅樓夢》傑出的現實主義創作成就,給後代作家提供了豐富的藝術經驗,直至中國現代文學中,也有明顯受《紅樓夢》影響,取得一定成就的作品。歷來以《紅樓夢》題材創作的詩、詞、戲曲、小說、電影就更不勝枚舉。

兩百年來對《紅樓夢》的研究工作一直沒有間斷,並有大量的研究著作產生,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紅學」,這在中國文學史上是罕有的現象。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