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徐志摩山中賞析

徐志摩山中賞析

發布時間: 2020-12-28 20:00:07

『壹』 根據讀了徐志摩山中寫一篇作文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應了他詩中所說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徐志摩雖然悄悄地走了,但他留下優美動人的詩歌和散文,經過歲月風風雨雨的洗滌,更加放出耀眼奪目的麗彩。徐志摩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在現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也是因為他的詩,其實他對散文的貢獻也是很大的。梁實秋、周作人等人,甚至都認為「他的散文在他的詩以上」。 (梁實秋《徐志摩的詩與文》)我認為這是有道理的。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我國散文創作的一個高峰,涌現出許多優秀的小品散文和傑出的散文大師,徐志摩就是其中的一位。徐志摩的散文大都收集在《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文集》、《自剖文集》、《秋》,也還有一些集外散文。他的散文是有自己特色的,既不同於魯迅的叛逆峭拔、周作人的雍容恬適、冰心的清新婉麗、朱自清的典雅縝密,也不同於梁實秋的恢諧雅緻、林語堂的幽默風趣、豐子愷的藝術啟迪、沈從文的淳樸敦厚,也不象劉半農的旁徵博引、刻謔辛辣,徐志摩就是徐志摩,他的散文具有濃艷絢麗的詞彩、狂放不羈的想像,是一種激情與意氣的渲匯,是一種「濃得化不開」的輻射。
一切真誠嚴肅的探索將會出現失足,一切追求都必然包含著局限──這失足和局現又恰恰體現著藝術的真諦。引用徐志摩自己的話來說:「一個偉大的作者如羅曼羅蘭或托爾斯泰,正象是一條大河,它那波,它那曲折,它那氣象,隨處不同,我們不能劃出它的一灣一角來代替它的全流。法國的藝術批評家丹納說過「精神文明的產物和動植物界的產物一樣,只能用各自的環境來解釋」,徐志摩散文的思想性和藝術性也可用其所處的環境來研究或解釋。因此,對於徐志摩散文中的一些內容比較駁雜、思想格調不太高的作品,只要我們把他放在特定的環境中來分析和研究,其散文在現代文學史上也會有一個公正的結論。
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的一個殷商家庭,作為徐門的長孫獨子,從小就過著十分優裕的生活,沒有受到生活的煎熬, 這使得他從小就與大自然體驗到一起。況且啟蒙教育中莊子的精奇、屈原的浪漫、李白的飄逸,更有魏晉以來的雍容華麗都對他產生深遠的影響,對他的性格和氣質的形成起著重要的作用。但他沒有走文學道路的願望,他尊從長輩的意願赴美學習金融技術。他寫道:我查過我的家譜,從永樂以來我們家裡沒寫過一行可供傳誦的詩句。一個偶然的機會,他進入了英國劍橋大學學習,在這個資本主義民主革命的發祥地,從此他的志向轉變了
劍橋是徐志摩一生中最重要的時期。在劍橋這個典型的大自然溫床里,他享受的全部是貴族化的生活方式,他散步、劃船、抽煙、閑談、吃五點鍾茶、牛油烤餅、看閑書。他沉緬於帶一卷書,走十里路,選一塊清凈地,看天,聽鳥,讀書,倦了時,和身在草綿綿處尋夢去。正是劍橋優美寧靜鄉村的自然風光和富有的物質生活享受,給詩人以性靈的啟迪,孕育了他浪漫的情懷,培養了他浪漫的性格。同樣也是這種資產階級民主貴族氣息與從小祖母、母親教給的中國傳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之心,使他形成了獨特的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精神。
他還加入各種文沙龍,和名士作家的交往,廣泛涉獵了世界上各種文學名著,在這個貴族名人圈子裡,他傾心接受著資本主義文化的洗禮,如飢似渴地汲著思想和藝術上的營養,受到交往中文藝界著名人物的耳濡目染、潛移默化,這無疑象催化劑一樣促成他文藝細胞的發展。「這一直認為,自己一生最大的機緣是得遇狄更生先生。是因為他,我才能進劍橋享受這些快樂的日子,而我對文學藝術的興趣也就這樣固定成型了。變為一個「分行抒寫」理想、詠嘆人生、情滿胸懷的浪漫主義者。
徐志摩的散文從內容上看,長於用抒情方式來表現自我。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散文都難以擺脫低吟自我,徐志摩也不例外,因為他「長於流露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拙於描寫社會生活。」表現自我是他最喜歡寫的,表現得化較多的,也是他自己認為比較成功的。無論是論說文人和創作的,還是悼念親人和故友的,還是記游大川和名城,訴說悲情的悲觀,他都喜歡用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來表達。他不喜歡單純地記敘事件,客觀地描寫景物,而是重在表現自我內心的感受,抒發內心的情懷。
抒情是他文章中的精華。例如他在散文《翡冷翠山居閑話》中,就用這種抒情的筆調酣暢淋漓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感受。文章一開始,他就用「假如」帶你走進山居,使你「正像是赴一個美好宴會」。又在 「陽光正好暖和,決不過暖;風息是溫馴的,而且往往因為它是從繁花的山林里吹度過來,它帶來一股幽遠的淡香,連著一息滋潤的水氣,摩娑著你的顏色,輕繞著你的肓腰,就這單純呼吸還是無究愉快;空氣總是明凈的,近谷不生煙,遠山上不起靄,那秀美風景的全部正象畫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閑暇的鑒賞。」這那裡是在描寫景物,這分明在描寫自己的心「景」,使你不得不跟著他優美的筆調走進他的心「景」中,與他的「我」融為一體。
接著他又描寫獨行山居時的感受:「但在這春夏間美秀的山中或鄉間你要是有機會獨身閑逛時,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時候,那在是你實際領受,親口嘗味,自由與自在的時候,那才是你肉體與靈魂行動一致的時候……」這議論山居獨處的好處,抒發對自然的嚮往,無一又不是以「我」為中心,加以生動活潑的文筆將作者內心感受抒發得充分盡致。他享受大自然的快樂與幸福,他陶醉大自然,謳歌大自然,自然是受到泰戈爾的否定二十世紀文明、回歸大自然的自然祥物教影響。
有人認為他的散文結構格散,失之嚴謹,其實是比較偏面的。楊振聲在《與志摩最後的一別》中說:「他那「跑野馬」的散文,自己老早就認為比他的詩還好。」正是這「跑野馬」體現了他散文的風格特點,但他的「跑」也不是亂跑一氣。梁實秋在《談志摩的散文》中說,「他的文章真是跑野馬,但是跑得好,……志摩的散文幾乎全是小品文的性質,不比是說理的論文,所以他的「跑野馬」的文章不但不算毛病,轉覺得可愛了。」梁實秋先生的這段話對徐志摩散文結構,無疑是極為精確的評價,他抓住了徐志摩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點。
例如在《印度洋上的秋思》中,他以中秋的月夜為思的起點,開始了「跑」,他跑到別院的樓上,跑到手按在聖經眼睛流淚的老婦,悲泣的少婦,跑到威爾斯西境的鐵礦,然而他的跑都沒有離開月光的線索,他的跑是有自己的軌道。而他的散文章法趨於「定型」後,在布局和結構上也頗為講究。例如,在散文《秋》中,人發現我們這個民族是老得不堪的一個民族。但了不絕望,他講希望,講性靈,思想不再亂跑野馬,邏輯性也較強,理性的思辯色彩較濃厚,不同於以前的散文作品。
狂放不羈的想像也是徐志摩散文的藝術特色之一。在他的文章中,他總是盡情地馳騁想像,放縱聯象的筆墨,寧可偏激,也要盡興。在《想飛》中,他發揮過人的想像力,寫出他想飛的願望,發揮了他豐富的聯想,想飛卻又不能飛,寫出了對社會的不滿。繼續往下讀,還可讀到他文筆生動,富於激情,藝術性較高的句子:飛,超脫一切,籠蓋一切,掃盪一切,吞吐一切。等等,無一不體現了他聯想豐富的風格特徵。

『貳』 徐志摩為什麼要寫山中來函

徐志摩《山中》一詩寫作於1931年 4月1日,發表於1931年4月30日《詩刊》第2期.它是一首四行專節(quatrain)的英國民屬謠體(English ballad)體裁的抒情詩歌,韻腳為abab.華茲華斯好幾首「露西組詩」都是此種體裁的典型,我們就舉其中的一首She dwelt among the untrodden ways為例來加以說明.此詩形式整齊,每段的第一、第三兩行為抑揚四步格(iambic tetrameter),第二、第四行為抑揚三步格(iambic trimeter)押韻次序是abab.
這首新詩是徐志摩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寫給林徽音的;當時作為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在香山療養肺病,徐志摩去探望她,看到昔日戀人憔悴不堪.回到寓所後,在一片深夜的靜謐之中,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抒情詩,表達了詩人對昔日戀人今日好友的超乎友情又異於愛情的細膩情懷.

『叄』 從《一個祈禱》到《偶然》再到《山中》,徐志摩的情感和詩風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這個給聯系徐志摩的感情生活,是從希冀到失望的一個轉變。與林徽因有關吧

『肆』 徐志摩山中的宗旨

表達了詩人對昔日戀人今日好友的超乎友情又異於愛情的細膩情懷

『伍』 把徐志摩的詩:山中,翻譯為五言古詩

一枝紅杏出牆頭,牆外行人正獨愁。
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
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游。
更憶帝鄉千萬樹,澹煙籠日暗神州。

『陸』 徐志摩的《山中》這首詩在語言形式上有怎樣的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

《山中》抄這首新詩是徐志摩襲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寫給林徽音的;當時作為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在香山療養肺病,徐志摩去探望她,看到昔日戀人憔悴不堪。回到寓所後,在一片深夜的靜謐之中,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抒情詩,表達了詩人對昔日戀人今日好友的超乎友情又異於愛情的細膩情懷。
詩人把香山寓所的夜景淡淡地勾畫出來,無以傾訴的萬語干言都落在「不知」兩字上:想必今夜的山中,應是同樣的月白風清吧;而同樣的景中是否有同樣的情生呢?病中的人啊,應知道同一輪清輝下還有人在默默的關注著你呢!可惜,我來不了,也不能來。既然身體收到這樣那樣的束縛,但我的心,靈魂是自由的。「我欲乘風歸去」,融入柔風中的一片,在你上空徘徊,化著清輝中的一抹,灑在你的窗前,似一枚清翠的松葉款款地潛入你的夢境。但我怎能掠擾你的酣眠?怎能再去攪動已經平靜的情感的心波呢?於是只得在輕輕地嘆息中注目著你的安眠。「輕柔如同嘆息—不驚你的安眠!」至此情感的波濤已達到了它的巔峰,思慮是如此的濃烈,但這一切都包裹在一層溫柔而體貼的心膜中,它不像戀詩那樣地直露渲泄,也不像友人贈詩那樣節制有度,把那隔又不隔、蘊而不渲的一縷情思的波瀾細膩入微地表達出來了。

『柒』 從《一個祈禱》到《偶然》再到《山中》,徐志摩的情感和詩風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最近剛讀了與徐志摩、林徽因和陸小曼有關的一些書籍,對這個問題有以下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徐志摩的詩大都與他的感情相關,而這三首詩都與林徽因息息相關,他的情感經歷了以下變化,首先是祈禱他能夠和林徽因在一起,但經歷了很多事情後,特別是林徽因不告而別,他對林徽因的感情發生了一些變化,從偶然這首詩中可以看出,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他覺得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方向,他不再強求了,順其自然吧,但可以肯定的是心裡還是很在意她。《山中》這首新詩是徐志摩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寫給林徽音的,當時作為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在香山療養肺病,徐志摩去探望她,看到昔日戀人憔悴不堪。回到寓所後,在一片深夜的靜謐之中,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抒情詩,表達了詩人對昔日戀人今日好友的超乎友情又異於愛情的細膩情懷,個人覺得這時候他對林徽因的感情上升到了另一個境界,即超乎友情又異於愛情。
至於詩風,『一個祈禱 』展開了一個沖突的、包羅萬象的世界。作者不象宗教徒那樣,把現世簡單描繪為一片苦海或一切罪惡的淵藪,而是敏銳抓住對禮懺聲的感覺和想像,通過動與靜、虛與實的有機配合,構築了一個天、地、人並存的在世世界。後半部分由動而靜,由外入內,最終進入心裡的寧靜和瞬間感悟,發出內心的歡呼。與之相對應,詩人採取了詩的排比復沓抒情與散文展開細節相融合的表現手法,這是散文詩的特點:自由、舒展、純凈而又豐富,十分適合表現崇高和有神秘意味的經驗與感受。
《偶然》這首小詩,在徐志摩詩美追求的歷程中,還具有一些獨特的「轉折」性意義。按徐志摩的學生,著名詩人卞之琳的說法:「這首詩在作者詩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新月詩人陳夢家也認為:「《偶然》以及《丁當-清新》等幾首詩,劃開了他前後兩期的鴻溝,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氣,用整齊柔麗清爽的詩句,來寫那微妙的靈魂的秘密。的確,此詩在格律上是頗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與匠意的。全詩兩節,上下節格律對稱。每一節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個音步組成。如:「偶爾投影在你的波心,」「在這交會時互放的光亮,」每節的第三、第四句則都是兩音步構成,如:「你不必訝異,」「你記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處理上顯然嚴謹中不乏灑脫,較長的音步與較短的音步相間,讀起來紆徐從容、委婉頓挫而朗朗上口。
《山中》 。你看,詩人把香山寓所的夜景淡淡地勾畫出來,無以傾訴的萬語干言都落在「不知」兩字上:想必今夜的山中,應是同樣的月白風清吧;而同樣的景中是否有同樣的情生呢?病中的人啊,應知道同一輪清輝下還有人在默默的關注著你呢!可惜,我來不了,也不能來。既然身體收到這樣那樣的束縛,但我的心,靈魂是自由的。「我欲乘風歸去」,融入柔風中的一片,在你上空徘徊,化著清輝中的一抹,灑在你的窗前,似一枚清翠的松葉款款地潛入你的夢境。但我怎能掠擾你的酣眠?怎能再去攪動已經平靜的情感的心波呢?於是只得在輕輕地嘆息中注目著你的安眠。「輕柔如同嘆息—不驚你的安眠!」至此情感的波濤已達到了它的巔峰,思慮是如此的濃烈,但這一切都包裹在一層溫柔而體貼的心膜中,它不像戀詩那樣地直露渲泄,也不像友人贈詩那樣節制有度,把那隔又不隔、蘊而不渲的一縷情思的波瀾細膩入微地表達出來了。無限的關懷,卻不願讓對方知道。這是何等的大愛!何等的情懷!詩人卻又似乎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了無痕跡。覺得這時候徐志摩的詩風中多了份成熟和穩重。

『捌』 《山中大霧看景》一詩中,大霧是怎麼樣變化的

這一瞬息的展霧——
是山霧,
是台幕?
這一轉瞬的沉悶,
是雲蒸,
是人生?
那分明是山、水、田、廬,
又分明是悲、歡、喜、怒,
啊,這跟前剎那間開朗,
我彷彿感悟了造化的無常!

『玖』 山中徐志摩賞析

這是徐志摩後期比較有名的一首詩作。發表於1931年4月30日《詩刊》第2期,曾收入《猛虎集》。此詩是作者為病中的好友林徽因女士而作。在讀懂此詩,首先我們應了解作者寫作此詩時的心境。徐志摩1897年出生於浙江海寧。1915年遵父母之命與當時政界要人張君勵之妹張幼儀完婚。1921年春,當徐志摩在劍橋大學留學時,深深地愛上了美貌才女林徽因。但林徽因提出,徐志摩必須先離婚,才與他相愛。1922年3月徐志摩在柏林與張幼儀離婚。不幸的是,離了婚的徐志摩還是沒有得到林徽因的愛。1921年林徽因早已隨父回國。1923年n月,當苦苦相思的徐志摩干里迢迢從海外回國時,林徽因已同梁啟超的兒子梁思成相愛了,徐志摩的追求自然落空。只得獨自抑憂飲浪。衛925年徐志摩與京城有名的美女陸小曼相戀。直至1931年n月飛機失事離開人間。
這首新詩是徐志摩在生命的最後一年寫給林徽音的;當時作為梁思成妻子的林徽因在香山療養肺病,徐志摩去探望她,看到昔日戀人憔悴不堪。回到寓所後,在一片深夜的靜謐之中,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抒情詩,表達了詩人對昔日戀人今日好友的超乎友情又異於愛情的細膩情懷。
詩人把香山寓所的夜景淡淡地勾畫出來,無以傾訴的萬語干言都落在「不知」兩字上:想必今夜的山中,應是同樣的月白風清吧;而同樣的景中是否有同樣的情生呢?病中的人啊,應知道同一輪清輝下還有人在默默的關注著你呢!可惜,我來不了,也不能來。既然身體收到這樣那樣的束縛,但我的心,靈魂是自由的。「我欲乘風歸去」,融入柔風中的一片,在你上空徘徊,化著清輝中的一抹,灑在你的窗前,似一枚清翠的松葉款款地潛入你的夢境。但我怎能掠擾你的酣眠?怎能再去攪動已經平靜的情感的心波呢?於是只得在輕輕地嘆息中注目著你的安眠。「輕柔如同嘆息—不驚你的安眠!」至此情感的波濤已達到了它的巔峰,思慮是如此的濃烈,但這一切都包裹在一層溫柔而體貼的心膜中,它不像戀詩那樣地直露渲泄,也不像友人贈詩那樣節制有度,把那隔又不隔、蘊而不渲的一縷情思的波瀾細膩入微地表達出來了。

『拾』 徐志摩 詩歌《山中》意象的美

1.《山中》寫詩人在靜靜的庭院想念山中的戀人,在那花好月圓、松影婆娑的靜夜裡,詩人內「想攀附月容色/化一陣清風/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動」,感情纖細,體貼入微的詩人面對「安眠」的戀人,不忍打擾她,只化作一片碧葉,輕柔的落在她窗前,傳遞著詩人對她的刻骨思念之情。在這副流動的畫面里似乎飄忽著抒情主人公的切切面影。
2.《山中》寫我在庭中月下思念山中的戀人,但詩人卻不直接去抒寫對戀人的思念,而從對山中光景的關心寫起;不直寫我想去見戀人,而是化一陣清風,將針葉青松吹落在情人的窗前,輕輕地不擾亂她的睡眠。這種構思含蓄地將對戀人無微不至的體貼、甜蜜的思戀全都表現出來了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