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名言名句 » 司馬遷的名句

司馬遷的名句

發布時間: 2020-12-18 08:43:02

❶ 司馬遷的名句有哪些

1.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作也。
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4.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5.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識理義。
6.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
7.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8.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9.士為知己者死
10.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11.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12.不識其人視其友。
13.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前145年或前135年-不可考) ,字子長,生於龍門(西漢夏陽、即今陝西韓城南,另說今山西河津), [2-8] 西漢史學家、散文家。司馬談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敗降之事辯解而受宮刑,後任中書令。發奮繼續完成所著史籍,被後世尊稱為史遷、太史公、歷史之父。
司馬遷早年受學於孔安國、董仲舒,漫遊各地,了解風俗,採集傳聞。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繼承父業,著述歷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創作了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原名《太史公書》)。被公認為是中國史書的典範,該書記載了從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漢武帝元狩元年,長達3000多年的歷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❷ 司馬遷的名言

司馬遷的名言:

1、不知其人,視其友。——漢司馬遷《張釋之馮唐列傳》

釋義:如果不了解某個人,只要看看他所結交的朋友便可知一二,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朋友是一面鏡子,反映了交友者的思想品德以及為人處世准則。

2、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漢司馬遷《史記·商君列傳》

釋義:得到人們的擁護和支持就興旺,失去人們的擁護和支持就敗亡。

3、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漢司馬遷《史記·鄭世家》

釋義:因為權勢和貨財結交的人,一旦權勢 貨財消失,交情就疏遠了。指建立在私利基礎上的關系最不可靠。

4、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東漢班固《漢書·司馬遷傳》

釋義:一個人,為了國家、民族的事業,可以將個人得失置之度外,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

5、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漢司馬遷《史記·滑稽列傳》

釋義:南方的土山上有一種鳥,三年不鳴不飛,但一飛便可沖天,一鳴便能驚人。後世比喻有才華的人,平時默默無聞,一旦施展才華,就能做出驚人的業績。

6、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司馬遷《齊悼惠王世家》

釋義:應當果斷做決定的時候,卻躊躇不決,必然會招致災禍,而受其困擾。

7、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漢司馬遷《鄒陽列傳》

釋義:有些朋友雖然彼此交結多年,但是縱然雙方頭發都已斑白,交情卻仍然淡薄有如新交一般。有些朋友則不然,彼此可能初次在路上相遇,隔著車窗互相傾談時,就親密得彷彿已經相知許久似的。

8、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漢司馬遷《刺客列傳》

釋義:大丈夫會為了了解自己,賞識自己才華的人,而不惜犧牲生命。女子則為了喜歡自己,愛戀自己的人,而修飾容貌。

❸ 司馬遷史記名句

有很多但不能一個一個的整理只是大概把想到的列出如下:
仁者愛萬物,而智者備禍於未形,不仁不智,何以為國?《史記》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司馬遷名言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捐細流,故能就其深。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史記·陳涉世家》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史記·淮陰侯列傳》
君子拙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 司馬遷經典語錄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史記·五帝本紀》
人棄我取,人取我與。
《史記·貨殖列傳》
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司馬遷名言
《史記·淮陰侯列傳》
士卒不盡飲,廣不近水;士卒不盡食,廣不嘗食。
《史記·李將軍列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李將軍列傳》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 司馬遷經典語錄《史記》
女無美惡,入宮見嫉;士無賢肖,入朝見妒。《史記》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長。《史記》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史記》
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 司馬遷名言《史記》
禍不妄至,福不徒來。《史記》
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史記》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史記》
國有賢相良將,民之師表也。 司馬遷經典語錄《史記》
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史記》
官非其任不處也,祿非其功不受也。《史記》
夫功者難成而易敗,時者難得而易失也。

❹ 出自司馬遷的十句文言文名句

1、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注釋】選自《史記 秦始皇本紀》.
譯文: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賞析:把以往的得失當作將來的借鑒,也就是追溯以往而策勵將來.有些追悔過去的過失,還有些人以炫耀以往的成功,但如果僅僅沉浸於追悔與炫耀之中,而不去覺悟將來過去的重演或成功不可能再來,那對將來事業的成功沒有任何幫助.因此必須吸取以往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防止將來錯誤再度發生.不再去蹈以往的覆轍,那才是有益之舉.就這一點來說,前人已給我們總結出了極為寶貴的經驗.
2、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注釋:選自《史記 項羽本紀》.意:意圖.
譯文:項庄舞劍的目的,在於刺殺劉邦.
賞析:《史記》中記載,劉邦到鴻門去拜見項羽,項羽留他飲宴,謀士范增讓項庄以舞劍助興為名,准備乘機殺死劉邦,劉邦的謀士張良對樊噲說:「今者項庄舞劍,其意常在沛公也.」後即用以比喻說話或行動雖然表面上另有名目,實則想乘機害人.
3、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
【注釋】選擇《史記 魏世家》.思:思慕,懷念.亂:混亂,動亂.
【譯文】家境貧寒就會思慕賢惠的妻子,國家動盪就會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賞析】:魏文候選相時有兩個人選,一個魏成子,另一個是翟璜.魏文候不知道該選誰為好,猶豫不決,於是去徵求李克的意見.李克說:「平時考察他親近的人,富貴時考察他交往的人,做官時考慮他舉薦的人,窮困時考察他不做的事,貧賤時考察他不要的東西.」這里,李克提出了辨別何選拔人才的方法問題.即看一個人操守品德如何,主要是看他面對貧窮與富貴、低賤與騰達時如何為人處事,而不是聽他自吹自擂.只有言行一致,表裡如一的人,才稱得上君子.也只有這樣得人,才能擔當起扶危定傾、理亂興治的重任.
4、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
【注釋】選自《史記 ·周魯公世家》.沐:洗頭發.吐哺:吐出口中所吃的食物.
【譯文】洗一次頭三次提起頭發,吃一頓飯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為的是接待來客.
【賞析】周公告誡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兄弟,成王的叔父,就地位來說在天下也不是低賤的了.然而我仍然「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頻頻起身接待來訪的人,唯恐失去天下有才能的人.說明周公懂得尊重人才,誠心待士和對人極為重視,也說明人才對治國平天下極為重要.
5、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注釋】
選自《史記 管宴列傳》.倉廩:倉庫.實:充實.榮辱:光榮和恥辱.
【譯文】
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賞析】
管仲擔任齊相主持政務以後,與百姓同好惡,流通貨物,積累資財,使得齊國很快走上國富兵強的道路.管仲所說的「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也成為齊國自強求富的指導思想.人民生活富裕,府庫財富充盈,禮儀就能得到發揚,政令才能暢通無阻.管仲抓住了治國的根本,經過多年的治理,齊國逐漸強盛起來,成為春秋第一霸,歷史上也有了齊桓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記載」.
13、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
【注釋】選自《史記 刺客列傳》.士:男子的通稱.知己:了解自己的人,好朋友.說:同悅,使高興,使喜歡.容:裝飾打扮.
【譯文】大丈夫甘願為了解和賞識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願為愛慕自己的人修飾容貌.
【賞析】晉國人豫讓曾服侍范中行氏,不得重用,後做智伯家臣,智伯對他很是尊寵.後來智伯被趙襄子所滅,豫讓發誓說:「士為知己者死」,於是改名換姓,喬裝打扮,多次行刺趙襄子,未果自盡.這句流傳千古的名句揭示出人類一種普遍的知恩圖報的心理.
15、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
【注釋】選自《史記 李斯列傳》.格虜:刁滑而兇悍的奴僕.
【譯文】慈愛的母親有敗家的孩子,嚴格的家庭里沒有刁滑而兇悍的奴僕.
【賞析】這是李斯在秦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為迎合秦二世的殘暴河貪欲獻計獻策的一分奏章,也是李斯奉行的發家學說走向沒落的標志.他借用「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這句話,勸秦二世厲行苛政,他認為,賢明的君主所以賢明,就在於能夠嚴格追究河察處輕微的罪過,這樣臣民就不敢犯法了.這一主張是發家政治的必然產物,它標志著發家學說已從富國強兵的進步思想變成了促使秦滅亡的反動論調,它在歷史的轉折關頭沒有起到任何的積極的進步作用,將它與《諫逐客書》相比,同一個李斯,前後判若兩人.但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即使有不做民賊的賢明皇帝,卻沒有皇帝不是獨夫.如何處理君臣關系、人主與子民的關系,是歷朝皇帝必須精通的一門學問,否則就會危急皇帝的尊嚴、權勢、利益和絕對的統治.所以,李斯勸秦二世厲行苛政的主張,對歷朝都有重大影響,今天讀來,就不僅僅世在讀秦朝政治一份難得的自供狀,而且也是在讀整個封建社會一本難得的教科書,不持批判的態度將會誤入歧途.
16、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注釋】選自《史記 淮陰侯列傳》.智:聰明,智慧.慮:思考,謀劃.愚:蠢笨,無知.得:得到,獲得.
【譯文】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
【賞析】這幾句成語包含了一種樸素的辯證法思想,說明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聰明之人不可能永遠聰明,他也有失誤的時候,只要正確對待失誤,才能將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聰明的時候,只要加以學習,就會有所收獲.
17、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
【注釋】選自《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諾:許諾,諾言.
【譯文】得到黃金百斤,比不上得到季布一句允諾.
【賞析】這是當時楚地流傳得一句諺語.也是對季布「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躬,赴士之 困」俠義品格的由衷贊賞.說明男子漢大丈夫說話要算數,要信守諾言,對自己說出的話要敢於負責.成語「一諾千金」源於此.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注釋】選自《史記 李將軍列傳》.身:自身,本身.正:正派,正直.令:發布命令.行:做,行施.從:聽從,順從.
【譯文】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為不端正,即使發出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
【賞析】此語出自《論語 子路》篇,司馬遷引用這句話是為了贊揚李將軍的為人,說他誠懇質朴,雖不善言談,但在他死的時候,天下無論認識他的人和不認識他的人都為他極盡哀痛.他的品質確實得到了士大夫們的信任.由此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作為統治者要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不是用言語而是用自己的行為感召天下,「上行下效」,這樣才能使自己的國家興旺起來.否則,「上樑不正下樑歪」,就會招致國家的敗亡,人心的離散,導致社會的混亂和無秩序狀態的產生.
19、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敵國破,謀臣亡.)
【注釋】選自《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盡:完.良:好,優.
【譯文】飛鳥被捕完了,良弓自然要收藏起來.
【賞析】身處順境被主人恩寵,往往會招來禍患,所以一個人志得意滿,功成名就,要急流勇退,見好就收.因為「功高震主者身危,名滿天下者不賞」.「弓滿則折,月滿則缺」,「凡名利之地退一步便安穩,只管向前便危險了.」張良、范蠡等人功成身退,急流勇退,常讓後人感嘆贊賞;而李斯為秦國建立功勛而身亡,發出「出賞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出」的哀鳴,正說明俗語說的「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得道路.實際上,「走運」的人深知「見好就收」的道理,他們隨時願意根據情況變化而修訂策略,以抓住良機,全身而退.而一些在事業上「倒運」的人往往剛愎自用,自高自大,不知該在什麼時候改變策略以減少損失,最後往往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20、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注釋】選自《史記 滑稽列傳》.善:友好,和氣.
【譯文】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賞析】這句人們傳誦千古的名言,是世人對禽情人性進行長期觀察後總結出來的精闢之見,它道出了善是人的本來面目,人在生命走到盡頭時,回歸到了善的境界,總願將自己最美好的東西奉獻出來,給人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21、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注釋】選自《史記 滑稽列傳》.
【譯文】不叫罷了,一叫就使人震驚.
【賞析】齊威王喜歡使用隱語,即不直述此事而借它詞來暗示的話語.一次淳於 用隱語對他說:「國中有大鳥,止之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此鳥是齊威王的自喻,用大鳥的一飛沖天,比喻自己雖然暫時不露聲色,實際上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備,一旦行動起來便是震驚天下的遠大舉動,充分表達了齊威王的遠大抱負何理想,以後的史實也正面了齊威王自喻的形象准確.

❺ 推薦一些出自司馬遷的文言文名句

出自司馬遷的文言文名句:

  1. 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出自《史記 秦始皇本紀》。
    翻譯:吸取過去的經驗教訓,可以作為以後的借鑒。

  2. 項庄舞劍,意在沛公。:出自《史記 項羽本紀》。
    翻譯:項庄舞劍的目的在於刺殺劉邦。

  3. 一沐三捉發,一飯三吐哺。:選自《史記 ·周魯公世家》。
    翻譯:洗一次頭三次提起頭發,吃一頓飯三次吐出口中的食物,為的是接待來客。

  4. 家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良相。:出自:《史記 魏世家》。
    翻譯:家境貧寒就會思慕賢惠的妻子,國家動盪就會渴望有才能的宰相。

  5.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出自《史記 管宴列傳》。
    翻譯:倉庫充實,人民就懂得禮節,衣食豐裕,人民就知道光榮和恥辱。

  6.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說己者容。:出自《史記 刺客列傳》。
    翻譯:大丈夫甘願為了解和賞識自己的人去死,美女情願為愛慕自己的人修飾容貌。

  7. 慈母有敗子而嚴家無格虜。:出自《史記 李斯列傳》。
    翻譯:慈愛的母親有敗家的孩子,嚴格的家庭里沒有刁滑而兇悍的奴僕。

  8.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出自《史記 淮陰侯列傳》。
    翻譯:聰明的人在上千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失誤,愚蠢的人在上前次考慮中,總會有一次收獲。

  9.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史記 李將軍列傳》。
    翻譯:在上位的人本身行為端正,即使不下命令,人們也會遵守奉行。在上位的人行為不端正,即使發出命令人們也不會遵守奉行。

  10.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出自《史記 滑稽列傳》。
    翻譯: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叫聲是悲哀的,人將要死的時,他的話也是善良的。

❻ 司馬遷史記的名句

1、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 ——司馬遷
2、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桃李不言,下 自成蹊。 ——司馬遷
3、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司馬遷 《史 記·李斯 列傳》
4、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5、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司馬遷 《史記》
6、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 ——司馬遷 《史記》
7、 今兩虎共斗,其勢不俱生。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也。 ——司馬遷 《廉頗藺相如列傳》
8、 孔子世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吾聞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 ——司馬遷 《史記》
9、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銷毀骨。 ——司馬遷 《史記·張儀列傳》
10、 太史公自序:失之毫釐,謬以千里 ——司馬遷 《史記》
11、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 ——司馬遷 《史記·游俠列傳》
12、 高祖本紀: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司馬遷 《史記》
13、 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葯也,甘言疾也。 ——司馬遷
14、 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 ——司馬遷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15、 不知其人,則不為其友。 ——司馬遷 《史記》
16、 蓋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 臏腳,《 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 ——司馬遷 《報任安書》
17、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 《報任安書》
18、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司馬遷
19、 智者貴在乘時,時不可失 ——司馬遷
20、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司馬遷 《史記·滑稽列傳》
21、 屈原賈生列傳:舉世混(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 ——司馬遷 《史記》
22、 以權利合者,權利盡而交疏。 ——司馬遷
23、 越王勾踐世家:蜚(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司馬遷 《史記》
24、 日者列傳:得不為喜,去不為恨。 ——司馬遷 《史記》
25、 騏驥之踞躅,不如駑馬之安步 ——司馬遷 《史記·淮陰侯列傳》
26、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司馬遷 《屈原列 傳》
27、 戴盆何以望天。(行為和目的恰巧相反,主觀願望難以實現。)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28、 君子拙於不知己,而信於知己。 ——司馬遷
29、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司馬遷
30、 淮陰侯列傳: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司馬遷 《史記》

❼ 司馬遷名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❽ 司馬遷關於生死的名句:-------------,------------,------------。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❾ 司馬遷名言名句大全

  1. 運籌來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源外。

  2. 不知其人,則不為其友。

  3. 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4.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5.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6. 酒極則亂,樂極則悲。

  7.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8. 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9. 唯以改過為能,不以無過為貴。

  10. 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11.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12.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13. 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銷毀骨。

  14. 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

  15.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16.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諾必誠。

  17. 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

  18. 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

  19. 故音樂者,所以動盪血脈,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20. 家貧思良妻,國亂思良相。

❿ 司馬遷的名言名句

1.西伯幽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專丘失明,厥有《國語》屬;孫子髕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氐賢聖發憤之所作也。
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3.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4.好學深思,心知其意。
5.衣食足而知榮辱,倉廩實而識理義。
6.勇怯勢也,強弱形也,審矣,何足怪乎。
7.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8.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
9.士為知己者死
10.千人之諾諾,不如一士之諤諤。」
11.所以隱忍苟活,函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沒世而文采不表於後也
12.不識其人視其友。
不知道這些夠不夠?!

熱點內容
古代勵志的名言 發布:2021-03-16 21:50:46 瀏覽:209
形容兒孫繞膝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9:35 瀏覽:878
席慕蓉賞析印記 發布:2021-03-16 21:48:26 瀏覽:311
權力很大含有手的成語 發布:2021-03-16 21:48:22 瀏覽:584
能聽的兒童故事 發布:2021-03-16 21:48:15 瀏覽:285
關於足球的詩歌詞句 發布:2021-03-16 21:47:40 瀏覽:870
拖拉機的古詩 發布:2021-03-16 21:42:53 瀏覽:571
亮甜的詩句 發布:2021-03-16 21:42:00 瀏覽:831
廣東話生日快樂祝福語 發布:2021-03-16 21:38:55 瀏覽:409
噓的短句 發布:2021-03-16 21:38:07 瀏覽:816